#思語篇﹥#廿世紀綱領﹥[目 次]   * /S.O.S. (A Simplified Outline for Sinology)/ © #ccBYNCSA 2.5 Taiwan   一直忘了為這系列文章編個標題與章節關鍵字(keywords)列表,以利循讀。在定位上,姑且戲稱為「林氏通識講義」可也。   本綱領僅為提綱挈領,細節部分不作深入說明。由於通識涉及領域太廣,敝人所學有限,所述如有繆誤在所難免,請不否指正是幸。〈←學術出版品的行話〉又受到個人學習歷程、修業筆記、以及主觀偏見等影響,在資料的取捨與論述上,無可避免有不周延之處。     #思語篇﹥  ̄ ̄ ̄ ̄ ‧〈一、孫逸仙〉   稚時、反滿、白吉爾、中華民國建國、《建國方略》、求學事略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69522426772515&id=100011442976863)    ‧〈三、民族的因素〉   定義、構成要素、語言的成分、分布、阿拉姆語、宗教的產生、藏傳佛教、亞伯拉罕、伊斯蘭(回)教復興運動、神道教、日皇歷史地位的變遷分期、印歐語族(Indo-European)體系表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74680846256673&id=100011442976863)   ‧〈四、華夏民族〉   文化單源說、土著說、歷程、種族歧視、「效益論」、張伯倫、白人優秀論、孫中山、「後設(於時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77934412597983&id=100011442976863)   ‧〈五、台灣的歷史處境〉   主要遷入者、原住民、先住民族的發展史、近代、漢民族、明鄭、清治時期臺灣行政建置分期表、漢人民族意識的建構、百年反對與抗暴運動史、主權意志、台灣之地位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80017049056386&id=100011442976863)   ‧〈六、政治結構的演進〉   「政治」、政治與權利結構之演進、羅馬、托勒密王朝、中世紀的歐洲環境、人文主義復興、英國代議制度的肇始、湯恩比、《歷史研究》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83140232077401&id=100011442976863)   ‧〈七、民權的內容〉   洛克、盧梭、《社會契約論》、彌勒、《群己權界論》、效益論(utilitarianism)、三權分立、孟德斯鳩、法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91777334547024&id=100011442976863)     #時鑑篇﹥  ̄ ̄ ̄ ̄ ‧〈九、憲法中的民權〉   《中華民國憲法》、人民權利、人民權利的限制規定、《臨時條款》、《國家賠償法》、四六九號解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95805267477564&id=100011442976863)     #厚生篇﹥  ̄ ̄ ̄ ̄ ‧〈十、經濟活動〉   農業期、商業經濟、重商主義、自由貿易、亞當‧史密斯、《國富論》、工業革命、資本主義、重農主義、公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97880767270014&id=100011442976863)   ‧〈十一、社會主義與馬克思 (I)〉   社會問題、烏托邦社會主義、蒲魯東、無政府主義、卡爾‧馬克斯、恩格斯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99839243740833&id=100011442976863)   ‧〈十二、社會主義與馬克思 (II)〉   《共產黨宣言》、唯物史觀、剩餘價值論、生產與勞動力需求的循環關係、報酬遞減法則、共產天堂、溫和的社會主義、費邊主義、英國、社會改革、台灣、左派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02462393478518&id=100011442976863)   ‧〈十三、資本主義的侵略〉   殖民地、天朝、東印度公司、三角貿易、鴉片、孫先生、平均地權、國家社會主義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10696522655105&id=100011442976863)   ‧〈十四、戰後台灣的經濟發展(附文學)〉   1945年、統制經濟、二二八事件、幣制改革、漢文改革論、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1950年代、經建計畫、土地改革、反共文藝、姜貴《旋風》、1960年代、發展年代、《獎勵投資條例》、無根文學、白先勇、《現代文學》、金 庸、1970年代、反省年代、十大建設、石油危機、鄉土文學論戰、許信良、「黨外」、王禎和、黃春明、《鑼》、陳映真、1980年代、解嚴、產業升級、新文學、後設小說、李 昂:《殺夫》、全球歷史發展動力、1990年代、全球資本化、後現代思潮、性別書寫、朱天文《荒人手記》、林江邁之女、歐洲經濟統合組織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36372736754150&id=100011442976863)     #思語篇﹥  ̄ ̄ ̄ ̄ ‧〈十五、哲學與本體論〉   "philosophia"、三段論法、哲學的領域、科學哲學、本體論、一元論、斯賓諾莎、泛神說、二元論、多元論、德謨克利圖斯、原子論、庖犧氏、八卦、中國基本的元素觀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69790860079004&id=100011442976863)   ‧〈十六、西方的心物觀〉   蘇格拉底、柏拉圖主義、亞里斯多德、聖波拿文特拉、培根、「經驗主義」的「歸納法」、笛卡兒、「經驗主義」的「演繹法」、霍布斯、機械論、康德、超越論、黑格爾、絕對理性、費爾巴哈、意識、孔德、實證主義、齊克果、存在主義、尼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06464516411638&id=100011442976863)   ‧〈十七、華夏的心物觀〉   諸子百家、孔子、形上天、《荀子‧天論篇》、老子、自然之「道」、董仲舒、天人三策、佛學、「神不滅」論、《俱舍論》、理學、邵雍、唯物之和合觀、張載、天地性、周敦頤、人極、程顥、性即氣、程頤、存天理、朱熹、理氣不離、陸九淵、心即理、王陽明、存天理、考證、載震、血氣、新儒學、客觀化、牟宗三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16068202117937&id=100011442976863)   ‧〈十九、人生觀〉   吳爾芙、積極的人生觀、萊布尼茲、人擇原理、傅佩榮、奮鬥的人生觀、智慧的人生、創作的人生觀、「勵志」文學、鵝媽媽、消極、被動的人生觀、叔本華、厭世觀、《紅樓夢》、情慾寫作、宿命論、「術、數」、蓍龜、占星術、托勒密宇宙體系、面相、袁天綱、《推背圖》、「反身」之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69718050086284&id=100011442976863)     #器用篇﹥  ̄ ̄ ̄ ̄ ‧〈十八、宇宙觀〉   狹義的宇宙論、星座劃分、渾天說、太陽曆、托勒密、天動說、《甘石星經》、渾儀、歲差、張遂、恆星本動、穿孔成像、哥白尼、地動說、克卜勒三大定律、牛頓力學、彭加勒、混沌、宇宙擴張學說、哈伯常數、愛因斯坦、光量子、廣義相對論、弗里德曼模型、加莫夫、大霹靂、古斯、暴漲宇宙模型、大統一理論、自然論、拉馬克、遺傳性、拜爾、胚胎學、達爾文、天擇、孟德爾定律、突變論、DNA、進化史、大滅絕、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無脊椎動物、植物、「登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30530700671686&id=100011442976863)     ____________________ “宇宙世紀0079年 吉翁公國對地球聯邦挑起了獨立戰爭 就連位於太空邊疆的 SIDE-7 都無可避免地被捲入戰火之中 在偶然的情況下,一位名叫「阿姆羅‧雷」的少年 啟動了聯邦軍的最新型機動戰士 〝鋼彈〞 因為這架白色的機動戰士 他的命運永遠地改變了//「白色流星」的傳說 從此揭開了序幕…………”     ──《GUNDAM WEAPONS ─ “一年戰爭”篇》頁8   (051699.070121 rewritten v.02a.) #思語篇﹥#廿世紀綱領﹥一、孫逸仙   孫逸仙(Sun Yatsen),幼名帝象。稚時,如同其他孩童,放風箏、踢毽子、跳田雞,還喜捉小鳥來養。   六歲時(1871),長兄德彰(時十八歲,1854~1915)出洋至檀香山做工,同年么妹秋綺生(1871~1912)。七歲起同二姊妙茜(時十歲)上山打柴、出海取蠔(養蚵人家?),家裏以白薯為主食。曾求母親楊氏『不要再給二姊纏足』,不被答應。   八、九歲時入私塾,讀《三字經》、《千字文》,常聽聞家鄉附近金星港僑商的故事。十歲入設在陸(皓東)氏祖祠的鄉塾,由台山王氏授四書五經。次年轉入鄭帝根塾中,課餘常與同學楊帝賀、孫梅生至鄰村的三合會武館看人練武。也聽取到前太平軍兵勇馮爽觀講述洪、楊軼事。待隔年受業於塾師譚值生時,言『以洪秀全第二自命』。十三歲時讀完四書五經,不願再幫做挑水、捕漁等勞役(反抗期!?)。   孫於十四歲時(1879)偕母親赴檀香山茂宜島,住兄德彰的牧場平房,先入盤羅河學校,補習算術等西科。秋天進入英國監理會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College)為住校生,十七歲卒業時獲得夏威夷末代國王架剌鳩(Kalakaua)頒發「英文文法」第二名獎品(曾在法庭替華僑傳譯勝訴)。秋天入美國教會阿湖書院。   十八歲(1883)時欲入耶穌教受洗,為兄德彰所反對,並將其遣送回家鄉。次年由於破壞北帝廟神像,不容於鄉里,乃在秋天離家進入香港拔萃書室就讀,第二年轉學皇仁書院,並正式受洗,不久娶了盧慕貞。「中法戰爭」則由前一年延續到這一年。同年(光緒十一年),慈禧太后同意下旨籌議台灣建省。¹   二十一歲(1886)入廣州博濟醫院附設南華醫學堂半工半讀(該院宣教所前傳教師梁發著《勸世良語》,曾影響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 ,並認識同窗鄭士良(為三合會地方首領)。隔年又轉入香港西醫書院,曾與教務長康德黎看顧屈臣藥房英藉東主夏菲士而獲得捐款作為學雜費。在校與陳少白、尤烈、楊鶴齡以「四大寇」聞名。該年蔣介石(Chiang Kaishek,丁亥年九月十五日午時)出世。同年(光緒十三年)八月一日,閩、台分治,台灣正式改制為省。¹   二十三歲時,父達成公去世;'49年前的上海青幫頭子杜月笙於該年出生(戊子年七月十五日午時,1951年客死於香港)。   二十七歲(1892)時,於三月返翠亨村,親繪圖樣,將故居改建為中西合璧的樓房。並以第一屆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先入澳門錢明醫院服務,後自設中西藥局,成為革命活動的第一個先期機關。前北大校長與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出生於本年(辛卯年十一月十七日午時)。次年連同藥局遷居廣州;毛澤東(Mao Tsetung,癸己年十一月×日辰時)是年誕生。其好友江英華(同校第二名畢業)多年後曾回憶說:   『孫先生在院時,喜與同學談及反滿,輒為余言:醫生救人祇幾命,反滿救人無量數,吾此生捨反滿莫屬矣;余當時以為戲言耳,豈知其言之堅,其行之決也,及今思之,慚愧奚似!』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之前,孫〈上李鴻章書〉提到 下述綱領:   「人盡其才有事興,地盡其利民食足,  物盡其用材力豐,貨暢其流財源裕。」   同年十一月於檀香山創立興中會。   1895年,回到香港,策劃發動九九廣州起義未成,同鄉陸皓東被捕處死,本人則逃亡日本,寄居橫濱山下町文經印刷店,並設立新的革命總機關(就在清廷的領事館近處)。隔年六月先後經過檀香山、舊金山,暫居紐約 Pell Street 賴神書館打打地舖。   其後再到英國倫敦,不久即發生使其成為英國新聞人物的「倫敦蒙難」,在清使館英僕查耳的協助通知(動機有 1. 同教說、2. 利誘說)下,獲兩位業師康德黎(J. Cantlie)與孟生(P. Manson)的奔走而獲釋。至於關於被補的緣由有 1. 綁架說、2. 誘捕說、3. 自進說……三種說法,當時英國外交部與蘇格蘭警場的詳細報告可以參見英國 Public Record Office 檔案 HO,144/935/A58272/12,封面寫著「孫逸仙‧綁架」的卷宗。²   在事件後數個月主要是在大英博物館附設國立圖書館(British Museum Library)研修歐洲政治思想,有謂:『三民主義思想蘊育而成』。留居到了次年,再前往日本。   在1898年(戊戌)時,中國光緒皇帝下旨變法,進行「百日維新」(當時當然不知只有百日許,日本明治維新則為1868~1912年),後為慈禧太后的政變所終止,康有為逃亡日本,保皇黨與興中會的先前行動都可謂失敗了。隔年孫另立興漢會於香港。   1900年,孫三十五歲,該年的義和團事變引來八國聯軍的合攻,清廷簽下嚴重危害財政(直到民國北伐統一後才稍解)的《辛丑和約》。閏八月,鄭士良於惠州發動革命黨的第二次起義。該月九日,偕日人平山周、內田良平等自神戶扺台灣,進行策劃,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許以相助,然未到位。   日本右派與維新後期人士對孫革命事業之助,經「黑龍會」陰謀論者缺乏直接史料的臆測而有「賣台」疑說。實際上,他於國外活動募款期間,不時對外國人許以中國利權上的承諾,但在辛亥革命後未曾兌現。主持廣州政府時期,由於不肯同歐、美、日各國談妥援助條件上的交易而難以獲得外交承認,僅有蘇聯願意慷慨資助,乃生「聯俄容共」之(失)策。   長年以來西方漢學界傳記學者如史扶鄰(Harold Schiffrin)和韋慕庭(Martin Wilbur)因此評之為神話化的受挫失敗者,較近期傳記如白吉爾(Marie-Clair Bergere)的《孫逸仙》則提辨出革命家的心態:「孫逸仙為爭取外國人援助的友好姿態,帶有濃厚的機會主義色彩。這位革命領袖並未對換取金錢援助的荒唐承諾,感覺有絲毫的責任束縛。事實上,他似乎把為正當理由而撒謊視為政治技巧和愛國赤忱的展現。」另有學者認為其是「在不得已時行不得已事」。   回到正題。為求革命事業能持續,1902年孫在安南召集三合會會議,為之後一系列的起義活動作準備,並常到堤岸宣傳,這段時間是寄住在黃祥的芽菜場,也幫忙採、曬芽菜。   之後就是有些草率、慷慨犧牲,由多次小型起義所具體構成的中華民國建國前歷程,眾人盡耳熟能詳了,此所不提。孫在文情上,有輓1906年(光緒卅二年)萍瀏醴之役中、廿二歲赴義的同盟會員劉道一──留學生為革命獻出生命第一人──七律一首: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  尚餘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塞地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  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   多經波折後,終於,發生了其未參與、「意外」啟動──歷史大事件似乎常由偶然所造成──的辛亥武昌起義,於1912年在革命勢力各派角力下,因是唯一能獲共識者而當選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職,通電各省時自稱「公僕」。   在民國二年二次革命討袁不成後,於八月二日南下福州,再偕胡漢民來台灣,住在台北御成町(今中山北路)梅屋敷旅社(今國父史蹟紀念館)約半個月;由於適值羅福星幾次抗日革命行動的失敗,為日本密警所監視。之後前往日本東京寄居友人家中,告貸度日。   自民國成立起,孫對於議會政治於中國環境施行,於二年譯美國沙德夫人著之會議規則,定名《民權初步》,指導民眾如何透過「集會」的方式,訓練民權。該書於民國六年三月付梓,為《建國方略》中的「社會建設」。   七年五月,由於不滿廣州政局為西南軍閥所操縱,乃辭大元帥職,至上海並發憤著述,以改變國人觀念。先是租居環龍路六十三號(月租65元),後有四位旅美華僑湊款購買莫利愛路二十九號小洋房贈之,乃有一久居之所。   由於國內革命環境的變遷,革命黨員同志,對於革命的理想與目標的熱誠逐漸冷卻,所以於該年十二月三十日完成《孫文學說》一書,舉例具體實證,欲打破「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之傳統觀念的束縛,提倡「知難行易」之學說。於八年五月付梓,為《建國方略》中的「心理建設」。   在歷經政治環境具體現實的挫折後,深感地方治理的重要性,孫於九年三月出版《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提出辦理地方自治的具體綱領與規範,著重對於地方的重視與鞏固以削減軍閥實力,將有助於北伐革命計畫的完成與中國的具體建設。   民國十年住在廣州總統府內,公餘常坐椅捧書而讀至深夜。鑑於國內經濟環境體質不良、缺乏資金、難以開發資源與推展工業,於四月完成《實業計劃》英文版,十月完成中文版,為《建國方略》中的「物質建設」。書中要旨為希望吸引外資藉以建設中國,一方面為國際資本家解說新的投資方向,另一方面也同時促進中國經濟與自有工業的成長。   民國十三年一月二十七日起至八月二十四日止,透過演講的方式,以十六個講次述說民族、民權、民生思想,輯為《演講本三民主義》。其以口語的方式,系統地告訴民眾建設中國的過程、具體理念,並提出克服障礙的途徑、介紹世界潮流的演進,以及指出中國未來希望之路。   白吉爾寫的傳記又直言三民主義乃「折衷主義的作品,或是混成的大雜燴之作」,然而符合中國時勢所需,「這種徹頭徹尾的務實主義精神,為思想拼貼大開方便之門,因而有時淪入首尾不一。但孫逸仙強力、堅毅不拔的樂觀主義精神拯救了文本內容,讓它超脫種種矛盾。」   同年四月十二日公布《國民政府建國大綱》,規定建設的方法與步驟(軍政、訓政、憲政之建國三程序),並提出確切的實施時間與具體規範,是為其《建國方略》之「政治建設」。   該年底北上與北方勢力談和平與善後之道,次年三月十二日逝於北京。二十四日,台北港町文化講座(禮堂)開追悼大會,到會者二千餘人(時日本大正十四年)。十八年六月一日移葬於南京紫金山。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光緒十一年九月初五日(舊曆)慈禧太后懿旨有「著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下旨研議建省;光緒十二年四月臺灣知府行函各縣一份「臺灣府轉知:改省事宜尚未議定,一切仍循舊辦理」;光緒十三年設立布政使,「福建巡撫」改稱「福建臺灣巡撫」;八月一日福建、臺灣分治,臺灣巡撫和布政使正式行使職權,臺灣正式改制行省。   出版至民國六十二年的臺灣省文獻會《臺灣省通誌》以光緒十三年為臺灣建省;後省文獻會提出〈光緒十一年九月初五日庚子為臺灣建省的學理依據及史料舉證說明書〉,民國七十三年,省政府成立「慶祝臺灣省建省百週年暨光復四十週年」籌備委員會,民政廳和省文獻會舉行了「臺灣建省百週年確定年月研討會議」,改稱建省於光緒十一年。   現今官方歷史教科書多從後者。   ² 孫先生於倫敦蒙難後,自撰其求學事略:   「僕姓孫名文字載之號逸仙藉隸廣東廣州府香山縣生    於一千八百六十六年華曆十月十六日幼讀儒書十二            Hawaiian Islands  歲畢經業十三歲隨母往夏威仁島始見輪舟之奇滄海    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是年母復回華文           Iolani College, Honolulu  遂留島依兄入英監督所掌之書院肄業英文三年後再            Oahu College, Honolulu  入美人所設之書院肄業此為島中最高之書院初擬在    此滿業即往美國入大書院肄習專門之學後兄因其切    慕耶穌之道恐文進教為親督責著令回華是十八歲時    也抵家後親亦無所督責隨其所慕居鄉數月即往香港  Diocesan Home Hongkong Queen's College H.K.  再習英文先入拔萃書室數月之後轉入香港書院又數         H.L.  月因家事離院往夏島數月而回自是停習英文復治中    國經史之學二十一歲改習西醫先入廣東省城美教士  Canton Hospital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Hongkong  所設之博濟醫院肄業次年轉入香港新創之西醫書院    五年滿業考拔前茅時二十六歲矣此從師游學之大略    也文早歲志窺遠大性慕新奇故所學多博雜不純於中                  Darwinism  學則獨好三代兩漢之文於西學則雅癖達文之道而格    致政事亦常流覽至於教則崇耶穌於人則仰中華之湯    武暨美國華盛頓焉   See London a China Telegraph, London 1896.」      ̄ ̄ ̄ ̄ ̄ ̄ ̄ ̄ ̄ ̄ ̄ ̄ 傳文中以西洋實歲紀之,另原稿中英文字係書於中文行右,夏威「仁」島、「達文」乃其所書原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留下幾個名人的生辰,有興趣的人可以推算一下他們的八字、看看命格如何。 :)   (051699.22) #思語篇﹥#廿世紀綱領﹥三、民族的因素   民族(nation)的定義,在狹義上是指「一群在血統上有同一來源關係的人。」廣義上而言,指以生活在共同文化(含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下,無論在血統上之差別,具此一共同文化的認同、共同信仰,且處於相同的歷史命運下、休戚與共者,稱之。   愛爾蘭作家喬依斯(James Joyce)在《尤里西斯》(Ulysses, 1922) ch.12 裏的劇中角色 Leopold Bloom 說:   "A nation is the same people living in the same place."   美國詩人、超越論哲學家(author, naturalist)梭羅(Henry D. Thoreau)在其《日記集》(Journals, 1906)於1851年5月1日項下記有:   "Nations! What is nations? Tartars! and Huns! and China-men! Like insects they swarm. The historian strives in vain to make them memorable. It is for want of a man that there are so many men. It is individuals that polulate the world."   民族的構成要素可分為主觀與客觀兩者。   與自然界物種相較之下,民族的區分,無寧是群體性之人為的表象──有的因素是主觀的,如現在「流行」所謂的主體性種族意識之建構,即乃學術界習稱的「民族主義是一種發明」。人云亦云的民族意識(national consciousness)這種主觀要素,為「民族覺醒」到之與其他民族有異而求分別的感受。有了民族意識,即會產生抗拒外來民族同化的壓力,且主觀上具有追求民族之獨立特性的傾向。   現代民族主義,起源於中世紀結束後封建制度(feudalism)的瓦解,法國大革命(1789)則標誌著傳統上對於君王的忠誠為對祖國的忠誠所取代,在組成新的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後法國也成為法制統一的民族國家。1848年日耳曼統一運動的繼進,代表人民主動性「民族意識」的覺醒,隨著1861年與1871年義大利與德意志的統一,直至一次大戰前,為歐洲各民族國家獨立的旺盛期。兩次大戰後,殖民帝國衰退,世界其他洲各民族的自覺與獨立運動乃成為無可遏止之勢。   一個民族又是在長時間的歷史跨度中,由諸客觀要素交互蘊釀以成;如血緣、生活型態、語言、文字、宗教等俱是要目。分述如次:   1. 血統上像是高加索人種的白種人、蒙古利亞人種的黃種人、格羅人種的黑種人、散佈不定的棕種人。在體質上則可以毛髮外形(如直毛髮、波狀髮、羊毛髮、渦毛髮、鬈曲髮等)、膚色、身材、頭顱形狀等分別。血統的追溯,可得知該民族的祖先或先期民族的組成成分。   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871年出版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認為人類是由二千六百萬至五千四百萬年前生存於非洲之類猿或類猴的祖先演化而來。   2. 生活方式與型態上的區分,可以造成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民族,也影響了個人與群體的態度暨價值觀。   其又具有社會階級的主要意義,於此層面,它是較時尚與表面的,通常呈現於服飾、消費、與娛樂等習性。它不能完全、但能具體勾勒出社會價值觀與社會行為的比重性分布。傳統與反傳統的類型分化,亦屬其內涵之一面。   3. 語言,為人們溝通的主要方式。   語言不斷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演變,歷史因素常影響語言的成分。像是十五、十六世紀時,英語曾經歷一些母音發音上的變革(Great Vowel Shift)。變動發生在語法(syntax)、語形(morphology)與語義,不同語言間的交流也會在字彙、文法與文意間產生變化。語言重建可以使我們推測一種語言在有文獻留存下來以前的型態,語言學家能依據語言的遺傳性質重建其原形(proto-language),而得知語言所共同傳承的一些特性與脈絡。   語言分類原則大致上有類型學(typology)與遺傳上的方法。前者根據其結構,後者則依據語言在歷史上的流變作傳承上的系統整理。目前全世界的語言約有六千多種,而最多人使用者,則有中文、北印度語(Hindi)、英語、孟加拉語(Bengali)、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日語、德語、法語與馬來語(Malay)等。     ‧印歐語族(Indo-European),在歐洲使用最廣者,又分為日耳曼語派(Germanic)、義大利語派(Italic)等支派。另有印伊語支系(Indo-Iranian)該大旁支,其又分為伊朗語系(Iranian)與印度語系(Indic or Indo-Aryan)兩支系,主要分布在西南亞與印度半島。¹     ‧烏拉語族(Uralic),成員主要屬於芳蘭-烏戈爾語派(Finno-Ugric),像是匈牙利語、芬蘭語、愛沙尼亞語等,分布在中歐及北歐部分地區,自中古時代起被歐洲主流民族視為「東方蠻族的語言」。     ‧德拉威語族(Dravidian),為南印度的主要語系。     ‧澳亞(Austro-Asiatic)語族,如東印度的 Munda 語派、東南亞的 Mon-Khmer 語派。後者包括谷美爾語(Khmer,柬埔寨國語)、Mon 語(緬甸方言)、越南語(Vietnamese)。     ‧阿爾泰語族(Altaic),分布在中亞、北亞、東亞等。包含突厥語派(土耳其語派 Turkic),通古斯語派(Tungusic,如通古斯語、滿州語),蒙古語派(Mongolian)。朝鮮語(Korean)、日本語(Japanese)亦屬之。     ‧漢藏語族(Sino-Tibetan),分布在中國(如中國官話 Mandarian Chinese、廣東話 Cantonese、藏語)、喜瑪拉雅山脈、部分東南亞,東界在台灣(中國官話、閩南語 Southern Min)。   有語言學者以新聞媒體常用字平均頻率(AFreq.)表作分析,推論出純就閱讀能力而需得學習的字符數目上,中文基礎用字清單其實可較日文更為精簡,最小數目僅有一百多字,但也有學者不同意此點,不過在發音系統上,那中國話之麻煩大概是公認的。以聯合國及國際通用(台灣「通用拼音」在國外並不通用)的北京普通話「漢語拼音」(Hanyu Pinyin)為例,基礎音素(phoneme, 以音節為單位的發音元素,中文與日文假名皆為一字符一音節)逾四百個,乘上四加一個聲調(tone),竟有兩千個以上有調音素(toneme)──有一說認為中國話乃最具韻律性的語種之一,所以要把中文給唸得標準的難度實在高,南方方言如閩南語、粵語等那更繁複。   而若要把屬於阿爾泰語族的日語或韓語給說得道地呢?與其假名、漢字並用字符系統的複雜度相反,東京腔日本國語(koku-go)反倒是全世界最為單純的發音系統。相對於其他語種,日語僅有區區五個元音與十三個輔音,無聲調、無輔音串接(如 status 中的 /st/),並且輔音必接以元音(中文字如「失」即無元音,而日文外來語必綴補元音)、韻母數少、又無尾音(如 lawyer 中的 /er/,傳承古音的閩南語仍保有尾音)。故而日本人要把外語說得流暢先天上就多層障礙吧?至於和中國相同的是,地域性方言通常會比中央都會性法定官話的發音來得複雜。   (Tweets² 12/15/09.)     ‧泰語族(Tai or Thai),分布在東南亞。     ‧澳大尼西安語族(Austronesian),即習稱的南島或馬來波里尼西安語族(Malayo-Polynesian),世界最複雜語族之一,約含七百多種語言,分布西起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經馬來半島,東至復活島(Easter Islands)與夏威夷(Hawaii)。又分為兩個支派:台灣語系(Formosan),台灣原住民用語;與馬來波里尼西安語系(Malayo-Polynesian),本語族其餘語種屬之。     ‧巴布亞語族(Papuan),新幾內亞島(New Guinea)土著用語,包含六十多種語言。     ‧非洲的語言則可大致分為四支:非亞語族(Afro-Asiatic),北非與大部分西南亞(如阿拉伯語系 Arabic);尼日剛果語族(Niger-Congo),撒哈拉沙漠以南大部分地區;尼羅撒哈拉語族(Nilo-Saharan),主要分布在東非;Khoisan 語族,僅在非洲的西南角。     ‧北美地區語言分類尚有歧見,如愛斯基摩-阿留申語族(Eskimo-Aleut)、Na-Dene 語族、阿爾岡昆語族(Algonquian)、伊洛克語族(Iroquoian)、蘇語族(Siouan)等。     ‧烏托-阿芝特克語族(Uto-Aztecan),由美國西南分布至中美洲,如馬雅語(Mayan)。     ‧南美洲主要有加勒比語族(Carib)、Arawak 語族、圖皮語族(Tupian)、Quechua 語族、Aymara 語族等。     ‧至若各式的變格語(pidgin)與混合語(creole)則因其是由不同種的語言結合而成,難以作傳承上的分類。其主要分布於加勒比海、西非、印度洋與南太平洋諸島等地,產生背景與殖民移民、奴隸貿易相關。   至於文字符號的流傳,並不像語言的轉變,那麼固執於血統親疏性的,而無寧更具有文化工具的意涵,尤以「表音字符」更屬如此。   當今全球分布最廣的文字系統,首推希臘字母。歐洲主要語言,如由斯拉夫系希臘字演變成的大俄羅斯文,及德文、義大利文、法文、英文等,所使用的是希臘字母的各種形式。曾受歐洲國家殖民過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國語,亦多使用希臘字母者,如東南亞的馬來語、印尼語,以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諸多跨國性方言。   另一種使用希臘字母的大宗,主要是由基督宗教的傳教士將全球各地少數民族的語言進行書寫化整理後的結果,在我們周遭最近的例子就是台灣原住民族母語的教會系羅馬字。至於北印度方言經梵文化,成為印度斯坦語(Hindustani)或北印度語(Hindi),為今日印度常民的主要日用語,則是(英國清教徒)傳教士協助殖民地語言文字化時不採用希臘字母的一個重要例外。現時所稱的印度斯坦語除了指北印度語之外,還包括了由次大陸的伊斯蘭教徒自己發展出來的波斯化(或阿拉姆化,後詳)方言烏都語(Urdu),此種語文即現代的巴基斯坦官定語言。烏都語其實和北印度語本來是同一種語言,但使用不同的文字系統來書寫。   除了希臘字母外,在上古與中古歷史的文明流變中,影響力最大的文字系統是阿拉姆語(Aramaic)的文字,如下舉述(略以時間序):     ‧建立最古老文明的蘇美人使用蘇美語,晚期則被流行的阿加底亞語所取代。以波斯/阿加美尼帝國(Achaemen)³的三個移居首都(其一的蘇薩[Susa]古城即漢謨拉比法典石碑在1901年的出土地,但發現的法國考古學家將之運出到巴黎羅浮宮)所代表的三種官方語言,本都以巴比倫文明傳下的楔形文字來書寫,其中的兩種──蘇美文明留下的阿加底亞語及希泰(希提)-波斯語──後來改用書寫較簡便的阿拉姆文字,在帝國民間漸被廣泛使用的阿拉姆語也成為一種法定語言。     ‧亞歷山大大帝滅阿加美尼後,失去官方地位的阿拉姆語並未被希臘主流語言、即雅典方言所取代,反而持續在肥沃月灣區域擴散,成為閃族語系的通用語言。耶穌時代他與他的同族人即使用某種阿拉姆語。     ‧在現代的以色列復國之前,僅能依賴猶太教《舊約聖經》與儀式來傳承的古代聖經希伯來文(Ancient Hebrew)本來只具有子音字符,繼之而起的密西拿/猶太律法希伯來文(Mishnaic or rabbinic Hebrew)於羅馬帝國時代領先前者發展成實用的書寫系統,後者的字彙與語法實則是阿拉姆語的轉化。現代希伯來文(Modern Hebrew)混合了兩種古文成為現代以色列的國語,其字彙依循聖經希伯來文,而語法承繼自律法希伯來文,有二十二個字母。     ‧印度孔雀王朝的聖君阿育王(Acoka or Ashoka),以梵文和加羅(佉盧)文(Kharoshthi)在國土內傳遞佛經。⁴加羅文為阿拉姆文所變化而來,用於曾被阿加美尼帝國統治過的旁遮普地區。     ‧阿拉伯人興起前,與羅馬帝國對立的波斯/薩散匿帝國(Sassanide)³的玻利維人用的玻利維文(Pehlavi)⁵,也是由阿拉姆文變化而來的,並用於書寫拜火教聖典《阿維斯陀經》(Avesta),又稱為古代波斯語/阿維斯陀語(Avestan)。     ‧阿拉伯人用來書寫伊斯蘭教典的阿拉伯文字,當然是承接前述的閃族、波斯等敘利亞地域文明的傳統,採用自阿拉姆文字。阿拉伯政教國(大食帝國)⁵為敘利亞文明的最後一個統一帝國。      ‧東北亞的滿州人在入(山海)關前,已將其滿州語以阿拉姆文字的阿爾泰(Altaic)形式予以文字化。   第三種廣被使用的文字系統是一種「表意字符」,為極少數歷經歷史的洪流遞變後,至今仍能被有效傳承的象形系文字。這種文字的使用者多達十幾億人,但主流使用族群只侷限於東亞的華夏民族與日本民族,配合的語言系統也只有中國話與日本語兩種而已,與前述兩大文字系統相較下顯得非常單純。此即吾等最為熟稔的漢字(Hanji or Han characters)。如今此種文字完整的傳統形式,只有在台灣、香港等有限的小地區將之定為官方語文並普及於日常使用。 (Appended 1/28/06.)     4. 傳統上對宗教的產生有自然的歸趨說、萬物有靈的崇拜說、上天的權威暨契約說等論理。其作用則是在滿足由低層的安全(生存)感、中層的充實感、乃至於形而上的超越感受。李亦園曾提到宗教的功能可分為:生存的撫慰、社會整合、認知等三大功能,而在認知的面向上又可分為三個層次:⁶   1) 提供解釋人生、終極關懷的意義。   2) 回答一些道德倫理、規範的問題。   3) 引導人類,使能達到智慧上、德行上超凡入聖的境界。這是宗教最終極的功能(超越性的功能)。   - - - - - - - - - -                      ‧大乘:中、韓、日                    ‧小乘:東南亞    Hinduism                       創    印度教 (新婆羅門教)   <===>   佛 教 ←─────┐                       │        │    (4世紀BC)              │使       │     ↑                 ↓        │     └─────────────────────┐    │     <復興>              <衰微>   │    │                           │    │       1600BC  ┌─1000BC→婆羅門教(7世紀BC)─┘    │ 中      五   │  恆   ↑            │ 亞      河   │  河   ↓            │  ▍ 雅利安人 ▍ 吠陀經典 ▍ 種姓制度    ▍ 釋迦牟尼 Buddha    Aryan  ︿  Veda ︿  Caste      (悉達多 Siddharta)        入  ︹   移                 ↑        侵  梵語  居        ‧557 or 563BC?  │生        ﹀  veda, ﹀         摩耶(Maya)夫人 ─┘           (神聖的) → 古代奧義書   [又maya:印度哲學中指宇           的知識義  (800~600BC)   宙幻力,原義迷妄]           ︺     「梵我一如                 」的觀念論 ‧29歲(?)出門見疑生、老、                        病、死,而出宮為沙門                         ‧苦行六年後至菩提樹下7×7                        49天悟道(35歲?)                         ‧以四諦說為教綱:苦、集、                        滅、道                         ‧80歲入滅   - - - - - - - - - -   607AD  ▍吐蕃王朝開創   ‧雅魯王松贊統一西藏各部落    Yarlung   629~650在位  ▍棄宗弄贊   ‧追諡「松贊幹布」,莊嚴大    德王之意   ‧正史記載上的統一者,曾威    脅到大唐國都   ‧命學者參考梵文、漢文,創    制藏文   ‧與唐朝文成公主聯姻,佛教 ===> ﹝大乖佛教顯宗與唐密﹞    始盛,並推行「唐化」       │   ‧建都拉薩             +加入                     ↓                   ﹝黑教 / 苯教 / 巫鬼派﹞                    ‧西藏本土起源的泛靈宗教                     │                     │融入 747AD (唐玄宗天寶六年)         ↓  ▍印度蓮華生上師被聘至藏  ====> ﹝紅教 / 古派 / 寧瑪派﹞     Padmasambhava         ‧僧衣紅色,稱為「紅教」   ‧梵名巴特瑪三巴幹        ‧教規以「護持菩提心」為主   ‧周行全藏,熱心布教       ‧藏人仰蓮華生上師為教主   ‧以神通力,驅除感化巫鬼派    ‧三年內密宗普及,奠定﹝藏傳佛教   ‧大弟子二十五人,分化各地        Tantric Buddhism   ‧後藏汗尊為「國教」開祖      無上教﹞之基                     │ 866AD                 │  ▍古格國               │   ‧成立於藏地西部          │   ‧吐蕃已分裂成數個小國       │                     │紅教衰,流於妖妄  ▍元代                ↓   ‧1207年,蒙古入侵藏地     ﹝花教 / 薩迦派﹞興   ‧1247年,闊端汗封薩迦寺住    ‧1073年(宋神宗熙寧六年)袞曲爵保    持潘迪塔為藏地「次王」,     於衛州建薩迦寺、創﹝薩迦派﹞    以文殊菩薩化身治理後藏     ‧寺廟圍牆繪有紅、白、黑三色花紋   ‧1270年,忽必烈汗委帝師及    ‧主「菩薩智慧之本性光明照耀入大    薩迦派第五世教主八思巴以     樂定」之說    全藏統治權           ‧傾向密咒,僧人可成家                    ‧有血統、法統[轉生]兩支傳承                     │ 明初                 ↓  ▍宗喀巴(1357~1416)    =====> ﹝黃教 / 新派 / 格魯派 / 德行派﹞   ‧明永樂十五年示寂        ‧令徒侶染衣黃色,以別於紅教   ‧西寧人,出家於後藏之札什    ‧為近代藏傳佛教主流,分二大派:    倫布(今日喀則)薩迦寺       。甘丹派   ‧改革紅教之流弊,嚴立戒規     。額爾德尼派 ┌ ‧有兩大弟子:           皆尊尚德行戒律,故稱「德行派」 │  。根敦珠巴           ‧出家修行 │   (達賴喇嘛第一世)       ‧為法統[轉生]傳承 ↓  。刻珠尼瑪冑濟勒布格爾 │   (班禪額爾德尼第一世) │  受其敕,以「呼畢勒罕」轉世 │ │1720AD │ ▍中國的統治 │  ‧準噶爾部族入侵,清康熙皇帝派福康安領兵逐之,並接管藏地 │  ‧設「駐藏大臣」 │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清廷頒行「金瓶掣簽」制,明文規定達 │   賴、班禪轉世靈童認定的三階段宗教儀軌,政府再予形式的冊封 │ │   (設二個金本巴瓶─┬─北京雍和宮<掣內蒙、外蒙、青海大活佛系統> │           └─拉薩大昭寺<掣達賴、班禪轉世系統> │   ,首位掣簽者為八世達賴) │ │ ▍十九世紀末 │  ‧英國等西方勢力入侵 │  ‧英國、中國、俄國分別聲稱擁有西藏主權 │ │1940AD │ ▍第十四世達賴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冊立第十四世(現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 │ │1950AD │ ▍中國的再次實質統治 │  ‧1950年10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解放軍進駐 │  ‧1959年,西藏發生抗暴運動,共軍大肆鎮壓,達賴出亡印度,從 │   此駐於達蘭沙拉,成為舉世皆知的和平宗教家 │  ‧1960及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等運動摧殘藏民風俗,並全面性迫 │   害喇嘛階層 │  ‧1980年代,中共實行開放政策 │  ‧1995年,達賴與中共各自宣布尋獲不同的十世班禪轉世靈童 │       | 達賴所認證者,一家人已為中共安排「失蹤」 │       | 中共所認證者,同年於札什倫布寺行坐床大典,即現 │        今外界所「認識」到的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 │ │ │ ◇ 「呼畢勒罕」 │  ‧蒙古語「自在轉生」之義,謂死後皆能不昧本性,寄胎轉生, │   復接前身之位 │ │ ◇ 「喇嘛」 │  ‧藏語「最勝無上」之義,乃男子出家者之通稱;爵秩有十數等 │   ,最尊者曰國師、曰禪師、次曰札薩克大喇嘛、曰副札薩克大 │   喇嘛、曰札薩克喇嘛,以上給印;餘給劄符,其次曰大喇嘛、 │   曰副喇嘛、曰閒散喇嘛等 │ │ ◇ 「呼圖克圖」 │  ‧經由呼畢勒罕轉生方式而接替其前生所遺職位之職稱,蒙古語 │   意為「明心見性,生死自主」;後來呼圖克圖演變成乃受政府 │   冊封的一種行政上之職稱,呼畢勒罕則為轉生而仍不昧本性之 │   修行者之謂 │ │ ◇ 「活佛」 │  ‧經呼畢勒罕,世世自在轉生、隨緣度眾之現世佛;《合部金光 │   明經》卷一之三〈身分別品〉載,如來昔在因地修行中,為一 │   切眾生修種種法至修行滿,因修行力故,得自在而能隨應眾生 │   現種種身,稱為「化身」;活佛乃源於輪迴轉世與三身佛之化 ↓   身的思想 │ ├ ▍ 達賴喇嘛 │  ‧黃教之主,以拉薩哲蚌寺為主寺的轉世系統 │  ‧蒙古語「大海」之意,言其德深廣如海,無所不納 │  ‧第一世為宗喀巴大弟子根敦珠巴 │  ‧藏人尊為始祖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化身,為藏地的守護神 │  ‧以呼畢勒罕轉生至第三世瑣南嘉本磋時,蒙古俺達汗尊奉之, │   稱曰「達賴」,遂為定號 │  ‧第五世創立黃教之神權統治,獲得蒙古固始汗支持 │  ‧駐前藏拉薩布達拉宮,攬全藏政、教、軍權 │  ‧現任第十四世於1940年冊立,1959年流亡印度,暫駐達蘭沙拉 │ └ ▍ 班禪額爾德尼     ‧黃教之主,以日喀則札什倫布寺為主寺的轉世系統     ‧班,梵文「班智達」簡稱,意博學;禪,廣大之意,表智德深      廣     ‧第一世為宗喀巴二弟子刻珠尼瑪冑濟勒布格爾     ‧以呼畢勒罕轉生,無量光佛(阿彌陀佛)化身,神格較達賴高     ‧駐後藏日喀則札什倫布寺,掌理西藏教權     ‧十世班禪於1959藏亂後與中共互相取得諒解,時為中共政府中      任職最高的西藏代表;1989年圓寂於北京,享壽五十     ※ 「唐密」的發源地   -據大陸文物考古與佛教界近年的發掘和考證,顯示唐代都城長安(今西安地區)是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唐密」的核心就在西安市的大興善寺、青龍寺與扶風縣的法門寺。   1) 大興善寺   ‧位於今西安市城區南部   ‧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元三大士」的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先後來到長安,在本寺設立道場   ‧三大士將「印度密宗」傳入中國,並譯出密宗經典多部   2) 青龍寺   ‧位於西安市城區東南,始建於隋   ‧唐時惠果主持,在不空大士傳授的基礎上,創立具有中國特點的「唐密」體系   ‧惠果弟子遍及海內外,其中日本弟子空海回國後,創立日本「東密」,即真言宗   ‧在北宋至明中期被毀廢,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唐城工作隊於'60年代確定其遺址位置,'74和'79年發掘出大量文物   ‧當地與日本佛教界在遺址區建立惠果空海紀念堂、空海紀念塔   3) 法門寺   ‧位於西安西邊一百二十公里的扶風縣境   ‧為唐代皇家寺院   ‧1987年4月在真身寶塔下發現「地宮」,內藏釋迦牟尼「佛指舍利」以及唐皇奉獻的大量珍寶,包括一件武則天的絲織繡裙──她唯一現存的遺物   ‧「地宮」為供奉佛指舍利的內道場,即唐密曼陀羅(壇場),地宮「志文碑」上有記載「結壇於塔下」   ‧為唐代最後一次皇室迎佛骨後所封閉的地宮,亦為最具代表性的唐密道場     -由法門寺地宮藏有來自青龍寺、大興善寺法物及文獻,推知:    ‧該次供奉唐密曼陀羅世界的策劃者,為以大興善寺主持智慧輪為首的高僧    ‧法門寺處於唐密最高法界之地位    ‧三大寺同為長安唐密的核心   - - - - - - - - - -   1900BC?           970BC            1948  ▍亞伯拉罕﹝始祖﹞      ▍所羅門王國 ─┬─猶 太…┐▍以色列   Abraham           Solomon   │     ︰ Israel   :「上帝即和平」             └─以色列 ︰    │              │     ‧亡於亞述 ︰    │〈生以撒-生雅各〉     │          ︰    ↓  Isaac  Jacob     │          ↓   巴勒斯坦(迦南地)        │巴比倫俘虜期(586~538BC)    ↓              │<舊約申命記歷史羣書定稿期>   埃及 Egypt           ↓  ̄ ̄¯¯¯¯¯¯¯    ↓   摩西 Moses --> 西奈山十誡 --> 猶太教 ==>> 基督教   (13世紀BC)          Judaism   ‧4BC, Jesus Christ                        ‧母瑪利亞 Madonna                        ‧12AD,教會    〈亞伯拉罕-生以實瑪利〉 --> 阿拉伯人 ==>> 伊斯蘭(回)教 Islam         Ishmael            ‧570AD,穆罕默德生                             Muhammad                        ‧610AD,創伊斯蘭教                        ‧632AD,昇天                        ‧《可蘭經》為教典                          'Koran'   ※ 伊斯蘭(回)教復興運動為往復發生之歷史現象:   9世紀         13~14世紀       18~19世紀  ▍Ibn Hanbal 學派   ▍Ibn Taimiya     ▍Wahhabi Movement   ‧堅守《可蘭經》訓誡  ‧教法學者      ‧發生於阿拉伯半島   ‧抗拒外來文化的污染  ‧「回歸《可蘭經》」 ‧意圖重返創教時的嚴   ‧﹝阿拉伯帝國的分裂﹞ ‧﹝十字軍東征、Seljuk 肅教規儀範                Turks 為蒙古所滅、 ‧﹝主張統一阿拉伯民                Ottoman Turks 興起﹞ 族,抗拒西方﹞   19世紀         一戰  ▍西方殖民回教世界  ▍Ottoman Turks 帝國解體┌民族主義派   ‧掀起爭取民族獨立  ‧土耳其共和國建國──┤‧堅持土耳其人的土耳                         │ 其路線,親西方                         └泛回教主義派                          ‧反土耳其式政教分離                           政策   '50~70年代      '70年代後  ▍「西方路線」現代化 ▍現代回教覺醒運動   ‧民族主義派佔上風  ‧西方謂之「回教基本(教義)主義」,其受激於:   ‧泛回教主義派成為  ‧以阿戰爭失利,兼且西方或蘇聯經濟模式失敗,    在野黨或轉入地下   民族主義派受到挫折              ‧石油危機時歐美「轉嫁」經濟危機,阿拉伯國家               外債高升、經濟停滯,泛回教主義派氣勢升高              ‧美國亦陷入為阿拉伯人的「新仇」              ┌─ 什葉派 -- 主力以何梅尼所發動"伊斯蘭革命"的            │       伊朗為大本營,倡導向外輸出革命,            │       美國於'80年代支持伊拉克海珊獨裁    有兩大基本宗系 ┤       政權與之抗衡            │            │     ┌─ 溫和派 ﹝主流派﹞            └─ 遜尼派 ┤  ‧各國的"回教兄弟會"、巴基斯坦                  │   的"回教促進會"、印尼的前"馬斯                  │   友美黨"等                  └─ 激進派 ﹝多屬非法組織﹞                    ‧分布在西亞、北非阿拉伯世界的                     諸多草根團體,人數少、精神力                     強,講究"行動主義"                    ‧企圖推翻回教國家離經叛道的世                     俗派統治者,以求教義之回歸                    ‧美國有時會暗助激進組織,如策                     動 911 事件的賓拉登本為 CIA                     在阿富汗所培訓的抗蘇軍份子   - - - - - - - - - -   551BC  ▍孔丘 Confucius  --> 儒 教  ﹝神 -> 懷疑論者﹞   - - - - - - - - - -              ﹝南派﹞ -> 江西             ↑  ▍道教 <---- ▍漢張(道)陵    ▍宋 ─┬─ 劉海蟾       創   ‧張天師         │  ‧呂純陽弟子           ‧又稱"五斗米教"、    │  ‧﹝南宗﹞            "天師教"        │  -主修性                       │                       └─ 王嘉                          ‧世稱重陽真人                          ‧﹝北宗﹞                            │[傳弟子丘長春                            │ 等,盛於元代]                            ↓                           ﹝全真教﹞                          -主修命、出家道士   - - - - - - - - - -   民69  ▍天帝教   ‧以「天帝」為教主   ‧奉孫中山與蔣中正為台中縣清水鎮「天極行宮」的殿主、副殿主   ‧以奉行天帝真道,邁向精神重建、道德重整,而「化延核戰毀滅    劫」與「確保台灣復興基地」為「奮鬥」目標   ‧信徒逾二十多萬,為台灣十大宗教之一   ‧信徒之間互稱「同奮」,稱首席使者為「師尊」,以為掌教者;    設樞機使者團,有選舉首席使者之務,並以首席樞機使者為執教    者   ‧天帝駐人間首任「首席使者」 ─ 「涵靜老人」李玉階    。江蘇武進人,1901年生    。民8年19歲,參與五四運動,任上海學生聯合會總務部長    。民17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機要,完成國民政府第     一部《所得稅法》草案廿二條    。民19年30歲,在南京皈依天德教主蕭昌明,蒙賜道名「極初」    。民26年蘆溝橋事變前五天,辭官,偕妻與子歸隱華山修練達八載    。民34年抗戰結束,下華山返回上海;民36年東渡來台灣    。民40年於白色恐怖最高壓時期接辦《自立晚報》,民55年由吳三     連接辦,期間樹立「無黨無派,獨立經營」為報社的精神標竿,     並曾兩度受當局處分短期停刊    。民69年,內政部同意「中華民國財團法人天帝教」成立    。民75年,成立「中華民國紅心字會」社會福利團體    。民83年12月26日證道,於次年1月22日於天極行宮舉行飾終追思     大典,再將金座移駕南投鐳力阿道場行飾終臨安大典;人間壽九     十五春秋    ‧『人人都有道根,人人都與道合,人人都能修道,人人都可得道      ,修道不外修身,身外無道,修道必先正心,道在人心』   - - - - - - - - - -    ▍日本神道教      ▍明治維新 ─ 公布「祭政一致」(國家神道教)     Shinto                 Ex.‧靖國神社   天照大神(帝)          ─ 明治二年(1869)初設東京招魂所,   ‧大和氏族尊為「萬世一系」的皇   十二年改名,奉陣亡將士    室之祖           ‧明治神宮   ‧552AD,佛教傳入後,始有神道  ─ 1902年建,祀明治天皇,視為「天    教一詞以示區別          皇」與﹝神格﹞雙重性的現世表徵   ‧712AD,《古事記》(Kojiki)   ─ 天皇是﹝現人神﹞乃﹝天尊神子﹞    ─ 最早記載其事的編年史          ↓   ‧崇拜:﹝神 <-> 靈﹞ kami     1946年元旦裕仁發表〈人間宣言〉   ‧天皇為傳統上神道的主祭           ↓                        ﹝人格﹞之主、虛位元首                  ‧二次大戰後,十三大宗派各自立事,                   不再受政府控制     ※ 日光山內的「東照宮」(神社 ← 佛寺)   ─ 元和元年(1616)德川家康逝,後改葬於此寺之奧社內。三代將軍家光於1634年擴建成今日規模,其富麗逾天皇的神宮。   1) 原為佛寺,後改為神社,祠德川家康、豐臣秀吉、源賴朝。 2) 神社與佛寺形式揉合之典範;許多社殿配置於狹窄的境內,而以調和為配置本意。   ┌─ 神社建築:鳥居、水盤舍、神庫、神樂殿、拜殿、本殿等 ┤ └─ 寺院建築:仁王門、五重塔、鐘/鼓樓、經藏、本池堂等     ※ 柰良市雜司町「東大寺」(佛寺)   ─ 太平年間聖武天皇(八世紀)廣建國分寺,本寺為「天下總國分寺」,又稱「大華嚴寺」,重建於江戶時代中期。   1) 大佛殿,世界最大的木造古建築(第二大為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奉本尊廬舍那佛,在古代長期為世界最大的鑄造青銅佛像。 2) 戒壇院,歡迎唐僧鑑真和尚舉行受戒儀式而建,為日本最早的戒壇。 3) 正倉院,收藏聖武天皇遣唐使所帶回的唐代珍寶。 4) 法華堂,因每年陰曆三月舉行「法華會」,改名「三月堂」,為東大寺內最古老的建築(天平五年,723),以及日本最初的華嚴道場。收集許多佛像,主要配置為:   ┌─────────────────┐ │廣       執       多│ │目   吉    金    弁   聞│ │天   祥    剛    財   天│ │王   天    神    天   王│ │                 │ │        本        │ │    帝 月 尊 日 梵    │ │  地 釋 光 不 光   不  │ │  藏 天 佛 空 佛 天 動  │ │  菩     羈     明  │ │增 薩   金 索  密  王 持│ │長     剛 觀  跡    國│ │天     力 音  力    天│ │王     士    士    王│ └─────────────────┘     ※ 日皇歷史地位的變遷分期:   統一的初期 ﹉﹉﹉﹉﹉ ‧第六世紀起,大和氏族的天照家系建立繼承為基的﹝封建制度﹞,致力以武力征服各地部族、土豪的勢力, ‧﹝榮光﹞時期,「大王」為強力的專制君主,掌握祭祀與政治實權 ‧持續約兩百年之久,中期以後出現豪族與大臣的權力大增,皇室權威掃地,ex. 安康天皇被從兄弟眉輪王所殺、崇峻天皇被大臣東漢直駒所弒   大化革新時期 ﹉﹉﹉﹉﹉﹉ ‧在朝鮮半島之政局動盪、分裂及與日本的衝突中,展開史上最重大的第一次「改革」 ‧646年(大化二年),聖德太子執政與主導下,孝德天皇發布「改新之治」,踵接朝鮮三國,仿中國唐律建立「律令格式」的國家政制,確定天皇掌有支配性法定權力,並制定輔弼大臣式的公卿官僚體制與官吏選拔制度 ‧﹝大化革新﹞使其成為律令國家,於興建新都藤原京時,也定「日本」(天照大神所在的日出之國)為國號,以「天皇」代「大王」為君主稱號(仿華夏遠古三皇之一、以及唐高宗之自稱「天皇」),皇族家勢鞏固 ‧待朝鮮半島情勢安定後,恢復了遣唐使之派,直至唐末黃巢亂局方止   女帝時期 ﹉﹉﹉﹉ ‧律令中,對於天皇的繼承未詳加規定,太子幼小時母后可監位,以待太子之成長 ‧出現數代的掌政女首腦,時為﹝奈良時代﹞,八世紀初開始   外戚政治時期 ﹉﹉﹉﹉﹉﹉ ‧九世紀稍晚,大化時期功臣中臣謙足後裔、藤原氏勢力大興,一代又一代將女兒送納後宮,成為天皇之后,所生之子又繼承皇位 ‧Ex. 清和天皇九歲即位,由外祖父藤原良房﹝攝政﹞ ‧律令制度崩解,幼帝即位、人臣攝政時時發生,天皇成為傀儡   武家政權時期 ﹉﹉﹉﹉﹉﹉ ‧又稱﹝幕府時代﹞,為以爭奪大將軍名位為鵠的的世襲軍閥統治時代 ‧前述的外戚攝政時期前後,中央失勢而遷至地方發展的貴族的後裔成為「武士」;朝廷得勢的新貴族先以舊貴族之後的武士為爪牙,以後演變成須仗武士之力以自保,武士乃發展成一種新的關鍵階級 ‧十二世紀,武人源賴朝於關東的鎌倉開設「幕府」,控制全國武士,掌握軍權及部分徵稅權 ‧從此武家政治延續數百年,遠離幕府的天皇失去實質權威,朝廷僅成為類似中國東周時期周王室的象徵形式,將軍不滿朝政風氣時會「整肅」朝廷公卿 ‧源賴朝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將軍成為武家首領的稱呼 ‧在鎌倉時代(1185~1333)的源氏幕府後,接續有北條幕府;室町時代(1333~1587)京都有足利幕府(早期為﹝南北朝﹞時代,後期出現﹝戰國時代﹞);桃山時代(1573~1603)始於織田信長消滅足利幕府(1573),1582年織田遭暗殺後豐臣秀吉繼起,1590年統一;江戶時代(1603~1868)德川幕府設於江戶(今東京都),幕末發生「尊王攘夷」運動,皇權復辟   明治維新時期 ﹉﹉﹉﹉﹉﹉ ‧﹝西方化﹞的關鍵時代(1868~1912),1889年頒佈《憲法》 ‧天皇從幕府時期之與實際政治系統無所關連,到復位後成為新政治結構的儀典象徵與權力媒介;新的政府組織採折衷系統,借用古代朝廷機構的名稱,但運作上全盤西化 ‧西方化普及到各層面,如義大利的藝術、德國的學術研究與法制系統、英國的海軍事務、美國的國民學校教育、法國的民法與政令制度;1890年代廢除或修正了大都為幕府末期所簽定的不平等條約 ‧維新進程由1864年(元治元年)英、法、美、荷聯合砲轟馬關,1867年(慶應三年)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1868年(明治元年)「王政復古」大號令、明治天皇〈五箇條誓文〉起;推至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大勝,簽定英日同盟協約(1902),日俄戰爭(1904~1906)之首次擊敗歐洲列強,乃成為世界級先進國家   大正民主時期 ﹉﹉﹉﹉﹉﹉ ‧大正年間遇第一次世界大戰,採取不直接介入的立場,但趁機取代德國在東亞(中國)的殖民勢力 ‧期間出現了﹝大正民主﹞潮流,亦為全面發展西式「大眾文化」的時期,模仿西方的理性主義、自由主義思維,新聞業、工會、政黨等速興;新興財閥與軍閥間鬥爭愈趨激烈 ‧權鬥政黨政治的出現使得明治維新的理想份子消逝,右翼政客與軍閥的當權,讓軍國主義之發展走上了不能回轉的軌道 ‧天皇的權威亦為政黨政治所削弱,儀式性象徵地位則仍甚堅固;大正天皇本身患有癲癇性精神病,多次在國事會議上發作;1921年,皇太子裕仁成為首位訪問外國的皇室成員,回國後「攝政」   「出入」周邊與「自衛」時期 ﹉﹉﹉﹉﹉﹉﹉﹉﹉﹉﹉﹉﹉ ‧1926年,裕仁25歲即皇位,依《尚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_萬邦_」,改元「昭和」,以明建立「大東亞主義」之皇道樂土之旨,邁進日本右派史學界所稱的「出入周邊」(替代「侵略」一詞入中小學教科書)與「自衛」時期 ‧1932年,發生「櫻田門事件」,於出席「陸軍始觀式」途中遭擲手榴彈 ‧﹝軍國主義﹞成為大日本國家主義的思想主體,陸續「出入」各鄰國,其稱以「皇上之慈悲」欲解放亞洲各受壓迫之民族,以成全大東亞「共榮圈」之皇民聖國 ‧軍國主義軍閥在強化天皇的「神格化」神聖印象的同時,也順勢架空了「祂」的部分世俗權威 ‧裕仁天皇在御前軍事會議上大都保持緘默,「自衛」戰爭在其「聖斷」下最後獲得「終戰」,數次發言則聖意不定:  -1938年7月,就皇軍在「蘇滿國境,欲行使武力」有「陸軍混帳」說;1941年要求軍部「為四海同胞反省」說;同年9月,駁斥陸軍參謀總長「三月敉平南方」說;為日本史家主張以為裕仁「反戰」之據  -「現人神」的地位兼憲法規定的最高統治者,可解散內閣卻不斥免將領;1945年2月對前首相說:誘敵『於菲律賓作戰,菲律賓敗了,就在台灣,台灣再敗,就在沖繩』,支持以「國民不在」的國體護持論,欲以百姓生命之犧牲進行「削竹保衛戰」、「本土決戰」、「一億玉碎」來換取戰爭的延長與敵軍的損失,以便運用外交手段求皇室無恙,又屬另一種「好戰」的態度   人格化時期 ﹉﹉﹉﹉﹉ ‧1945年8月15日,「玉音放送」裕仁的「終戰」廣播,日本國民首次聽到「聖音」,二戰正式結束,「地下天皇」麥克阿瑟入駐指導 ‧1945年9月27日,裕仁首次拜會聯軍總司令麥帥,麥帥於次年的《天皇與戰爭責任》報告裏傾向維持皇室體制 ‧1946年元旦,發表〈人間宣言〉,否定本人之神格。二月起展開「地方巡幸」,在聯軍總司令部(CHQ)支持下由川崎市出發,各地高喊「天皇萬歲」的動人場面引起美國《芝加哥報》作友善報導,各國媒體也陸續跟進 ‧1945年12月,日本共產黨(台共原本為日共台灣民族支部)宣布「打倒天皇制,建立人民共和國」綱要;聯軍為免日本「赤化」,除了配合天皇巡幸、重整日本人民對其支持,次年6月17日遠東國際軍事裁判法庭首席檢察官喬涉夫‧基南並且宣布對裕仁作不起訴處分 ‧1947年新的「非戰憲法」實施,天皇地位由戰前的「統治權總攬者」改為「日本國及日本國民統合的象徵」,ex. 第一條規定天皇地位乃是基於國民的總意、第八八條規定皇室財產國有化;同年國會開會式上首次不自稱「朕」,改稱「私」;文部省通令禁用「宮城遙拜」和「天皇陸下萬歲」;基南檢察宮指稱:『天皇及實業界無戰爭責任』,為日本戰後的「維穩和諧」(今語)發展掃除了司法及民族心理上的巨大障礙 ‧1948年,為進一步褪去舊日的皇國色彩,「宮城」改稱「皇居」(華人卻把美國「白屋」(White House)譯成「白宮」) ‧1950年臨時國會開會式,天皇的「敕語」改稱「御言」 ‧1960年,十二月號《中央公論雜誌》刊載深澤七郎諷刺天皇制的小說《風流夢譚》,該社社長的管家為右翼份子慘殺,寒蟬效應下日本媒體從此對於天皇制問題採取了「自限」態度,至今依然 ‧1969年,裕仁接受民眾新年參拜時被以「博青哥」鐵彈襲擊 ‧1971年,裕仁展開皇室外交訪問歐洲,在首站英國手植的紀念杉樹被人砍倒 ‧1975年,裕仁訪美,於白宮演講中提到『那個令我深感悲痛不幸的戰爭』,美國擴大解釋為其對大戰的「謝罪」,因而在各訪問城市獲友善歡迎 ‧1989年逝世,為日本在位最久、享壽最長、最習現代學問、首位身兼(海洋生物學)科學家、首位訪問外國的天皇。病危期間日本各地興起「自肅」律己運動,而裕仁終死未曾對侵略戰爭作過任何公開的正面道歉   皇室庶民血統混成時期 ﹉﹉﹉﹉﹉﹉﹉﹉﹉﹉ ‧1959年4月,皇太子明仁打破二千六百年的菊朝皇室傳統,首次迎娶「庶民」──日清製粉公司董事長正田英三郎長女美智子(日本皇族有名無姓,入嫁者去姓)為太子妃 ‧明仁夫婦不依傳統把子女交宮內廳撫養,而自行教養 ‧皇太子夫婦自1960年起,出訪過數十個國家並遍訪國內各處,為日本皇室成員中最深入民間者 ‧1983年,首次有皇位繼承人──其長男浩宮德仁至外國學府(英國牛津大學)留學,攻讀中古歐洲交通及經濟史 ‧明仁多次表示,將僅成為一種精神象徵,而不願做一位真正握有實權的君主;其本人為日本魚類學會會員,從事蝦虎科分類研究 ‧1989年1月7日,明仁五十歲繼位為第一百二十五代天皇,年號「平成」,為首位以的「凡人」身分繼位者,美智子也成為首位「庶民」皇后     ※ 「平成」年號   ‧為日本自南北朝啟用年號後第二百四十七個「元號」,以1989年1月8日為元年始   ‧古中國新年號從次年元旦起算,「民國」依舊慣但從西曆;日本則為繼位隔日即起算,故在皇位交替時一年內會有兩個年號   ‧根據1979年新憲《元號法》所定,新年號由漢學家與史學權威依《元號選定手續》提案,經相初裁、國會正副議長協商、內閣會議選定,最後由首相核可,天皇無介入之權   ‧年號傳統承自中國,反映「君權至上,朕即日月」觀念;須是兩個漢字,易識易讀,且不能與中國、日本歷代年號及宮殿名稱重複   ‧「平成」典出中國《史記·五帝本紀》的「內平外成」及《尚書·大禹謨》的「地平天成」   - - - - - - - - - -   5. 共同的歷史經驗、文化風俗、與法制的習慣等,具有保守的基性,且在有意識與無意識中形塑了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與生活特徵。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印歐語族(Indo-European)體系表:   ┌─ 脫卡黎語 Tocharian │ ├─ 塞爾特語派 Celtic ─┬─ 高岱爾語 Goidelic ─ 愛爾蘭語 Irish │            │            蓋爾語 Gaelic │            │            曼島語 Manx │            ├─ 不列顛語 Brythonic ─ 威爾斯語 Welsh │            │             不列塔尼語 Breton │            └─ 高盧語 Gaulish │ ├─ 希臘語派 Greek ─ 希臘語 Greek │ │            德語 ─ 中古高地德語 ─ 古代高地德語 ──┐ │            German Middle High "  Old High "    │ ├─ 日耳曼語派 ─┬─ 西日爾曼語 ─── 德語 ─┬─ 高地德語 ──┘ │  Germanic   │  West Germanic   German │  High German │         │  │            └─ 低地德語 ──┐ │         │  │              Low German  │ │         │  │     北部德語 ── 古代撒克遜語 ──┤ │         │  │     Plattdeutsch Old Saxon    │ │         │  │     荷蘭語 ─ 古代低地法蘭克語 ──┘ │         │  │     Dutch   Old Low Franconian │         │  │     法蘭德斯語 │         │  │     Flemish │         │  └ 英夫語 ─┬─ 古代英語 ─ 中古英語 ─ 英語 │         │ Anglo-frisian│Old English  Middle " English │         │        └─ 古代夫里斯蘭語 ─ 夫里斯蘭語 │         │          Old Frisian    Frisian │         ├─ 東日爾曼語 East Germanic ─ 哥德語 Gothic │         └─ 北日耳曼語 ── 古代斯堪地那維亞語 ─ 冰島語 │           North Germanic Old Norse     Icelandic │                              瑞典語 │                              Swedish │                              挪威語 │                             Norwegian │                              丹麥語 │                              Danish ├─ 亞美尼亞語派 Armenian ─ 亞美尼亞語 Armenian │ ├─ 義大利語派 Italic ─ 古代拉丁語 ─ 拉丁語 Latin ─ 葡萄牙語 │            Old Latin           Protugueese │                           西班牙語 │                           Spanish │                           加泰隆尼亞語 │                           Catalan │                           普羅凡斯語 │                           Provencal │                           法語 │                           French │                           義大利語 │                           Italian │                           羅馬尼亞語 │                           Rumanian │                           其他…… ├─ 阿爾巴尼亞語派 Albanian ─ 阿爾巴尼亞語 Albanian │ ├─ 斯拉夫語派 ──┬─ 東斯拉夫語 East Slavic ─ 俄語 Russian │  Slavonic    │               烏克蘭語 Ukrainian │         ├─ 西斯拉夫語 West Slavic ─ 斯洛伐克語 Slovak │         │               捷克語 Czech │         │               波蘭語 Polish │         │               汶德語 Sorbian │         └─ 南斯拉夫語 South Slavic ─ 保加利亞語 │                         Bulgarian │                      塞爾維亞‧克羅西亞語 │                         Servo-Croatian │                         斯洛維尼亞語 │                         Slovene ├─ 波羅的海語派 Baltic ─ 立陶宛語 Lithuanian │             拉脫維亞語 Lettish │ ├─ 印伊語支系 ──┬─ 伊朗語 Iranian ─ 古代波斯語 ─ 波斯語 │  Indo-Iranian  │           Avestan    Persian │          │                  庫德語 │          │                  Kurdish │          │                  其他…… │          └─ 印度語 ─ 吠陀語 ─ 梵語 Sanskrit、 ┐ │            Indic   Vedic   巴利語 Pali ──┤ └─ 希泰語 Hittite                      │                              北印度語                              Hindi                              旁遮普語                              Panjabi                              古加拉特語                              Gujarati                              其他……   ² #大人生活週記﹥   ³ 若依梵語或印度當地發音, 阿育王是 "Ashoka", 英文中常譯成 "Acoka", Ashoka 偏用於東方學、宗教或靈修學, 例如菩提樹是 "pipal", 或直稱為 "Bodhi tree", 靈修學者有稱之為 "Ashoka tree" 者。阿育王全稱則是 "Acoka Maurya", Maurya 指孔雀王朝。   "Kharoshthi" 中譯不下五個, 「加羅」或「佉盧」是較近似的兩個, 還有長譯名以一個一個音節譯成, 也有更英文化的拼法 "Kharosti"。   ⁴ 阿加美尼帝國英名為 "Achaemenian Empire" 或 "Achaemen", 即居魯士(Cyrus)所率領的阿加美尼人(Achaemanid, 古波斯人的一個分支)所建立的帝國, 在國中、小教科書中只稱為「波斯帝國」, 但在希、羅勢力入侵兩河流域之前與之後各出現過一個波斯帝國(後一個為薩散匿帝國), 由不同的波斯人分支所建立, 附加族名會更清楚。就像征服敘利亞文明與正教系文明地域的兩個土耳其人的帝國, 也以其族裔的分支分別稱為「塞爾柱土耳其帝國」(亡於蒙古西征)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於一戰後解體)的道理是一樣的。大陸人則譯為「阿黑門尼德帝國」(本地出版社請對岸譯者譯的書常翻成此詞), 民初稱為「阿契明帝國」, 台灣近年習用的應是「阿契美尼德帝國」。   ⁵ 玻利維(Pehlavi)即何梅尼革命前伊朗巴勒維王室的國姓, 媒體習慣譯成「巴勒維」。阿拉伯政教國就是一般教科書中的「阿拉伯帝國」(小學)或「大食帝國」(中學), 歷史上先後出現過數個政教國。由於網路是近二十幾年才常民化, 只依賴搜尋引擎的話, 很多早期或學術書籍用的譯名會找不到(misgoogled)。   ⁶ cf. 中研院士李亦園於民87/9/12演講〈台灣宗教信仰中的知識分子角色〉   (051999.19) #思語篇﹥#廿世紀綱領﹥四、華夏民族   華夏民族乃人類可考歷史時代裏,血緣融合之種族最廣、持續最為長久的一個民族。對於其本土史前先祖文化的源流則有近代西方之文化單源說與中國之現代實證等兩類主要理論。   文化單源說流行於十九世紀殖民帝國主流思潮時期,依其發源地可分為:   ◇ 西來說   ‧埃及說 ─ 以同具有象形文字的傳統,埃及出土古墓中且發現有類中國陶瓷器為依據(後來證實是由絲路交易過去的)     ‧巴比倫說 ─ 黃帝 <=> 巴比倫克族 Bak 的酋長奈亨台 → 土耳其 → 新疆 → 中國   ◇ 新西來說   ─ 土耳其斯坦 ───────→ 甘肅、河南(中國彩陶文化)           西方彩陶文化   ◇ 東來說   ─ 庖犧氏、少昊氏 ───→ 「華胥」             生於    ‧一說是庖犧之母    ‧日本有指為東海之安樂國「扶桑」,亦﹝神話說﹞之一   ◇ 南來說   ─ 1) 緬甸 ───────→ 中國         早期家畜文化      2) 盤古 <=> 印度梵天神話的翻版,        印度 ──────────→ 中國         東方式神靈文化移殖     「南來說」較可能是中國智人種的確實發源。人種以外在文化面上,廿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人類學以考古證據從實證面主張華夏文化為土生土長的「土著說」,其依據有多端:    ‧史籍 ─ 如《尚書》、《春秋》等古史皆無文化外來說。    ‧膚色 ─ 明顯與西方人不同,且數千年來為東方黃種人文化的主流。    ‧考古 ─ <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北京人、藍田人、元謀人等,與後人關聯有疑;<舊石器時代晚期>有真人種山頂洞人;進入<新石器時代>後,出現仰韶文化(約五千年前)、龍山文化(約三千六百年前),以陶器上的魚紋、人面紋暨蛇紋、鳥紋等作為表徵的各部族遷徙路徑,與傳說中炎帝、黃帝、蚩尤氏族間的互動競爭模式吻合,玉豬龍、黃琮等文物並已具現器物文化面的華夏特色雛形;又有如殷墟甲骨文的發現,由其遠較古埃及象形文字更為高度抽象化的形式,顯示在之前相當年代,應該還有更為古老的原始象形文字存在。    ‧本土陶瓷業於彩陶時代即勃興,至今遺有世界最多的遠古陶器;持續最久的本土蠶桑業於新石器時代即存在,俱屬產業文化在地樹立的明確證據。        ──.──   在民族的演進上,簡單歸納其歷程:   1) 炎帝與黃帝為各宗族尊為共祖。   2) 春秋時代(722BC~481BC)的夷狄交侵,與戰國時代(403BC~221BC)的混戰,至於秦、漢的首次一統華夏民族(221BC~220AD)。   3) 漢末的爭鬥,加上魏晉南北朝(220AD~589AD)的胡、漢競逐,而有隋、唐(589~907)的黃金時代。   4) 唐末的割據到五代十國(907~960)的紛立,並有突厥、回紇、高麗、吐蕃之逼侵,又有宋朝的延續。   5) 宋之武力積弱(960~1279),先後有契丹(遼)、女真(金)、蒙古(元)的侵佔統治(1279~1368),再有明朝之嚴謹持國(1368~1644),為漢人自立之最末一個封建皇朝。   6) 滿清入主,與清末遭逢西方列強的侵蝕,中華民族意識的覺醒乃成為課題。   中原對於四方民族的融合之道向來是「文武並進」的,手段有武力征服、屯田移民、招致內徙、經濟的貿易往來、異族婚姻的血統交流、與主流的強勢文化融合等。        ──.──   中華民族對異民族的融合力,於清末時面臨了自信心完全喪失的危機,基本上的問題則以近代國內、國際上的「種族歧視」為主軸。   民初國學學者曾基於「漢族本位」歸納得出,對內有滿族人對漢族人在制度與文化學術上的壓制:    ‧清初的鎮壓 ─ 屠殺、文字獄等  ‧對知識份子籠絡 ─ 科舉名額、博學鴻儒科的設立等  ‧生活型態與服飾、髮式上的移易,歷經兩個多世紀之治而起了「文化麻醉」兼自我矮化的作用,漢人已於主觀上視該等強施式滿族文化為其主體「正統」文化,像是割台、進入民國後剪辮子皆引起不少人落淚並向祖宗牌位告罪  ‧隱瞞或欺騙 ─ 刪改史書、史籍編纂(如《四庫全書》)之重作解釋,以便隱蔽與明朝、金國有關而不利於滿人的歷史記載   清季中葉以後對外受到西方工業產品輸出體制下帝國主義者由弱轉強的侵蝕壓力。洋人為這種國際環境建立理論性的合理化依據,如:    ‧達爾文(Darwin,英國)的「進化論」推衍成社會達爾文主義與國家達爾文主義,加上自由主義的「效益論」,成為十九世紀殖民主義在社會哲學上的兩大支柱,今人在批判殖民之惡時多忽略了後者之歷史源流。    ‧戈比納(A. deGobineau)提「人類不平等論」,對殖民販奴之與「兄弟、平等」基督教義的矛盾,以「不同」人種的說法為之開脫,且教廷以傳教之便默許。    ‧張伯倫(H. S. Chamberlain)的「白人優秀論」為一種「先-鐘形理論」,產生了「白種人負擔」於「開化人種拯救落後人種」此一殖民主義除罪化論衡。   由是中國人於清末民初在國內承受不平等條約、國際上遭受種族歧視主流環境的現實所束縛。處境日益惡化下,居民乃產生了:    ‧排外  ‧懼外  ‧媚外  ‧恃外   等多種反應,其中並且彼此交雜纏繞著,無從全然區分。時至今日,中共政權暨人民對於外力的疑慮仍深受這種集體心理情結所影響,就連台灣人面對前殖民宗主國的複雜歷史感受亦無可跳脫之。        ──.──   孫中山對近代中國處境之艱難有深刻體認,並「後設(於時代)」性提出恢復民族精神的方法在於:    ‧能知-『/中國從前因為不知道要亡國,所以國家便亡,/』『/至於多難可以興邦,也就是由於自己知道國家多難,故發憤為雄。/』   今日共產黨顯然已從另類角度貫徹其「遺教」,力倡「多災興邦」氛圍。    ‧合群-『/我們既然知道了處於很危險的地位,便要善用中國固有的團體,像家族團體和宗族團體,大家聯合起來,成一個大國族的團體;結成了國族的團體,有了四萬萬人的大力量,共同去奮鬥,無論我們民族是處於什麼地位,都可以恢復起來。/』   中國人與台灣人就各別偏好訴諸「人多吐口水就夠淹死你」、「輸人不輸陣」(閩南語)式的精神勝利法。   -- ☆ [Origin:椰林風情] (052299.) #思語篇﹥#廿世紀綱領﹥五、台灣的歷史處境   台灣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中華民國政府所重新納入中國版圖之中,並於1949年後,成為其中央政府唯一能有效統治的區域。   在憲法中有明白規定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相關條文散見於憲法第五條(民族平等)、第七條(平等權)、第二十六條(國代名額之保障)、第六十四條(立委名額之保障)、第八十五條(公務員考選名額之保障)、第九十一條(監委名額之保障)、第一六八條(邊疆民族地位之保障)、第一六九條(邊疆事業之扶助)、與憲法增條條文諸條目之中。雖然在法制與實施上都作了不小的修改(尤其是為了滿足最高領導人的「現實」需求),但其精神還是可以作為台灣人於歷史的紛紛擾擾與統治權的數易其主之後,各族群追求──名目上、與實質上──和諧共處的一個明文標竿。   外籍配偶除外,現居台灣的主要遷入者大致有:     ・高山族--中州→華中→華南───     ─┬──────────→台灣    │ (更新世冰河期)    │    └→中南半島→南洋群島───       ──────────→台灣      (隨黑潮、西南季風)   ・平埔族--中州、華中→華南───     ─→中南半島→南洋群島────      ───────────→台灣      (隨黑潮、西南季風)   ・河洛、客家--中原→華中→華南─     ─→閩南、嶺東─────→台灣           (黑水溝)   ・外省籍--大陸各省────→台灣           (海、空運)        ──.──   台灣現存最早的先住民族是所謂的「原住民」與平埔族,在體質之特徵上,諸如淺褐的膚色、佔臉部面積比例較大的雙目、雙眼皮、個子較矮、聲音嘹亮。於日治時代初期首次作人類學上的明確種族分類:   ‧「生蕃」- 高砂(山)族、「山胞」       ‧法制上的「原住民」       ‧原本分九支族,分布約如下圖   ‧「熟蕃」- 平埔族、過去俗稱「平地山胞」       ‧較高山族晚來台灣,漢化頗深,研究較少       ‧原有九族,但面臨同化而消失的危機;ex. 費時四年的原音採集《平埔族音樂紀實》專輯中,僅西拉雅、噶瑪蘭、巴宰族部落中留存較多傳統歌謠         。台北        ﹉﹉        泰     賽  丿     夏  丿       丿        雅   。台中   阿    ﹉﹉ 布 │    鄒﹡ 丿 │        農  美       魯凱  卑        南       排   雅美       灣    。蘭嶼      。恒春    ﹉﹉       ﹉﹉   ﹡民87/11/6,原住民委員會正式將「曹」族(為 "Tsou" 的日文音譯)正名為「鄒」族,其分布在阿里山鄉。雅美族後正名為「達悟」族。     關於先住民族的遷入主要有來台三說,至今仍有一些歧見,而近年台灣學界的「新看法」又與東南亞當地學者的見解有所牴觸:    ‧南來說  ‧西來說  ‧南下北上輾轉來台說   兩種南來說為傳統上學界的看法,不過越來越多人類學與考古學的本地學者研究顯示,初構於華南的南島語系原民族──原馬來人之祖是「到了台灣後再散播到整個南島海域」,早在菲律賓成為「第二擴散中心」之前千年,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台灣即為南島語族的「第一擴散中心」。現在的台灣原住民/高山族(現存的原馬來人)各支族是否包括有舊石器時代先民族的就地繁衍族裔,仍缺乏明確的考古證據,新石器大坌坑文化(華南來的「新移民」)則被視為現居部族可確信的最早祖先,還有的族群(如蘭嶼達悟族)是擴散出去以後又回到台灣來的。蕞爾台灣島的史前種族遷徙歷程之複雜,尚有許多待揭露的篇章。   而不管其遷入的時間先後與來源,各支族都具有同源的文化屬性:   1. 種系:澳大尼西安語族或南島人種(Austronesian)之原馬來人(Proto Malay)   2. 語系:馬來波里尼西安語族(Malaio-Polynesian)中的印度尼西安語系(Indonesian)   3. 文化圈:東南亞文化圈/印度尼西安-馬來安文化圈(Indonesian-Malayan culture system)   在受到現代文化影響之前,其一直是獨立於中國、印度、阿拉伯三大亞洲文化圈外,自成一個次文化圈。(日本、朝鮮分屬中國文化圈下的次文化圈。)   以下面略為追溯先住民族的發展史:   1. 更新世最後一個冰河期(一萬年~八萬年前)   ‧台灣與大陸相連,可直接以陸路過來台灣   ‧﹝舊石器時代晚期﹞     。網形文化 ─ 分布於台灣西北部台地     。左鎮人文化 ─ 西南部丘陵地     。長濱文化 ─ 東部太平洋岸   2. 更新世末期(約18,000年前)   ‧海水侵入造成台灣海峽,形成與大陸分離的台灣島   ‧此時期尚留下者,可謂是最早的台灣土著(定居住民)   3. 6,500年前   ‧﹝新石器時代﹞   ‧先前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已滅絕,不再繁衍   ‧大坌坑文化    。北部淡水河口附近,以及西南部新化丘陵、鳳山丘陵    。屬於由大陸東南沿岸渡海而來的「新移民」    。為台灣南島語系民族(今「原住民」)最早的祖先   4. 4,000年前   ‧﹝新石器時代中期﹞   ‧已發展多種農業,漁獵活動減少   5. 3,5000年前   ‧人口壓力增大,各部族溯流而上並進入山區   ‧由於地形阻隔,各區域形成地區性文化   ‧為今日各支原住民族文化異態發展的﹝奠基期﹞   6. 2,000年前   ‧進入﹝金屬器時代﹞   ‧十三行文化    。分布於淡水河口至花蓮間的海岸地帶    。其居於北部者,與島內及海外進行鐵器、銅器等貿易    。以淡水河口南岸的「十三行遺址」煉鐵遺跡為代表   7. 唐末、宋、元時期   ‧已有漢人定居澎湖,與本島少有往來   ‧原、漢貿易集中在北部地區   8. 荷蘭人入據時期   ‧荷蘭人主要居住在西南部   ‧其以熱帶單一栽培農業為主   ‧由福建招徠漢人勞工,使原住民數量上相對減低   9. 明鄭至現代   ‧為﹝漢人主體開發與治理時期﹞   ‧漢人向各地墾殖,傳統上原住民族依賴的漁、獵、農生態環境蒙受鉅幅變動   ‧原住民族的生存領地與相對人數快速且大幅度削減   ‧陸續被漢人社會同化,或者成為其邊緣文化     原住民族普遍存在著「祖靈」信印,相信在軀殼死亡的同時,靈魂可以永遠地獨立存有。祖靈護臨在後代身旁,如有作奸犯科者,必為降殃;而祈求祖靈的庇護,則可償心願之效。   傳統原住民族部落又保有濃厚的「圖騰」崇拜。有的部社以樹、箭竹,有的以腹蛇、山貓、山羊,有的以高山、大石、硫磺口、火山口等為崇拜對象,以之作為部族、或氏族血統識別的標誌。他們又深信自然界的異象乃凶兆之說,如以日蝕預示瘟疫將臨,以地震代表觸犯祖靈所致。祖靈不僅為祈佑的對象,也是如西洋聖靈般神聖不可侵犯、且具有權威的存在,族內巫師能降其旨意、命令,以為族人生活信條,違者必得天譴。   日治第二年起(1896年),先有日本學者伊能嘉矩、鳥居龍藏、森丑之助等對山地民族作探查,接續有台灣總督府展開的全面調查(如1914年佐久間總督完成「五年理蕃計畫」)、台北帝大設立人類學系後的學術性研究,一一記錄下將於現代快速變遷的原住民文化。   日治初期的日籍人類學者也記述了高山族當時尚留存的一些風俗,當中可以見到原始社會典型的禁忌之多。像是有些族群於祭祀、出草時不得觸及麻類;於祭祀、收穫時,不得與社外之人往來、也不入別人耕地;不在屋裏烹食魚類;男子不碰觸婦女專用的器具,有些族群把農作栽培、收割、飼畜、掃除之事視為女性的專業;常年不可斷火,否則不祥,生病之人亦不得近火……諸類。此等之於外族人所謂的「奇風異俗」,其實正是他們維持社會組織與日常有機運作上一些習俗性的表徵。譬如部分原住民族有「出草」的獵人頭習慣,在信仰意義上,乃為透過儀式轉換的形上功能,經由靈魂崇拜觀念,將被害者的生命給「轉化」成守護其社群的靈能。   在現代文化入侵前,他們各種工藝品上的紋飾,全部都是具有實用或祭祀意義的象徵性圖案,純美學欣賞的繪畫則幾不得見。〈因為傳統上其對藝師的訓練中,如同古埃及般,人像姿態、特定神靈容貌、圖案線型意涵等都有嚴格限定,作品好壞非以「原創性」而是以「重現性」作為評價的,這也是原始部族與現代化社會在「藝術欣賞」之價值觀的基本差異。〉原住民族流傳有豐富的神話、歌謠,但還未產生具有文法意義的文字系統。曾發現過少數幾件記載行事的木製「曆板」,其中存在一些具有記事意義的刻畫,通常是用來表示如天數、當日禁忌、當日行事的單一意義,類似中國遠古及昔時琉球土著所用結繩記事的作用,而距離如文字般代用語言的程度尚遙。   國民政府治台以來,原住民在任意改用漢姓政策下,又面臨了氏族宗親難以辨認、甚至有近親交配之虞的問題。傳統上,其各支族命名方式也不一而足,通常有幾種形式:    ‧母子連名制,母系社會,無姓氏,孩子以自己的名字加上母親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名字。    ‧父子連名制,父系社會,無姓氏,孩子以自己的名字加上父親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名字。    ‧氏族共姓制,自己的名字加上氏族的共姓,作為自己的姓名。    ‧家族共姓制,自己的名字加上家族的共姓,作為自己的姓名。    ‧從子名制,無姓氏,以直接嫡系晚輩之首者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名字;即長子出生後,父母親要改用長子的名字為自己的名字,待長孫出世後再依此原則改名一次,此制見於蘭嶼達悟族。   民國八十二年起,政府同意原住民改用傳統名字音譯的漢字來登記身分,但辦理者極少。部落族譜的重建成了當前的重要工作。   當前環境下,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迅速被現代化壓力所變造,無論是母語、習俗、傳統技藝、部落原生價值觀等各個層面的獨特性,都面臨消逝的危機。他們的族群意識與漢文代用文學在近年來萌生,但即使是同族人,在不同的階級與身分間也面臨著溝通及觀念上適應性矛盾的難題。        ──.──   處於東亞第一島弧中間的台灣,自古以來其東西水道即是海上貿易的要徑,近代尤其不斷有各方勢力陸續介入,簡述如下:     十七世紀初 ﹉﹉﹉﹉﹉ 德川家康幕府的長崎地方官村山等派兵四千遠征台灣,遇到風暴,全滅   1624 (明熹宗天啟四年) ﹉﹉ 荷蘭人進入台南地區   1626 (明熹宗天啟六年) ﹉﹉ 西班牙人登陸基隆   1642 (明思宗崇禎十五年) ﹉﹉ 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台灣首次有由南到北的單一政治勢力   1644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 ﹉﹉ 明朝崇禎皇帝自縊,滿清入關   1652 (大明永曆六年、清世祖順治九年) ﹉﹉ 台灣發生「郭懷一抗荷事件」,陣亡、刑死漢人男四千人,婦孺五千人,為臺灣人首次反抗外來政權而大規模遭難事件   1661 (清世祖順治十八年) ﹉﹉ 鄭成功攻台,驅逐荷蘭人,建首次完整的南北政制統一政權   1683 (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 ﹉﹉ 鄭克塽敗降施瑯,清治時期開始   1721 (清聖祖康熙六十年) ﹉﹉ 四月,發生「朱一貴抗清」,清領台後臺灣首度漢人武力抗清事件   1732 (清世宗雍正十年) ﹉﹉ 三月,發生「吳福生反清事變」;五月,中部發生「大甲西社番亂」事件,死傷數萬人,為原住民首次大規模反清廷暴亂   1786 (清高宗乾隆五十一年) ﹉﹉ 十一月,「林爽文率天地會眾舉事」起義,死數萬人;其部將莊大田等二千人續亂,為清廷大將軍福康安圍殲   1795 (清高宗乾隆六十年) ﹉﹉ 三月,「陳周全起事」,陷鹿港、彰化,死數千人   1840 (清宣宗道光二十年) ﹉﹉ 鴉片戰爭清廷戰敗,英國一度考慮要求台灣為割讓地   1853 (清文宗咸豐三年) ﹉﹉ 美國海軍提督伯里(Perry)打破日本幕府的「鎖國」政策,稱為「黑船事件」   1854 (清文宗咸豐四年) ﹉﹉ 伯里登陸基隆,對美國政府的報告,建議以台灣為爭奪東方海權、發展遠東貿易的基地(至十九世紀末改由菲律賓實現)   1858 《天津條約》 ﹉﹉   │      │增加條款      ↓ 1860 《北京條約》 (清文宗咸豐十年) ﹉﹉ 安平、台北(淡水)、雞籠(基隆)、打狗(高雄)開放為對外通商口岸,為台灣正式與西方貿易之始   1868 (清穆宗同治七年) ﹉﹉ 日本「明治維新」   1874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 ﹉﹉ 台灣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於三月攻台,屠殺原住民,為日軍武力侵台之始,並導致後來琉球莫名成為日本領土,埋下百年後釣魚台列嶼歸屬爭議的火種   1895 (清德宗光緒二十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 ﹉﹉ 《馬關條約》簽定,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治時期開始   1945 (日本昭和二十年、民國三十四年) ﹉﹉ 國軍登陸基隆,中華民國統領時期開始   1947 (民國三十六年) ﹉﹉ 「二二八事件」,戒嚴與白色恐怖統制手段的先期肇端   1949 (民國三十八年) ﹉﹉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台,台灣本土首次真正駐有具備「主權」(sovereignty)的獨立統治組織     台灣的主流民族是漢民族,之中又以河洛(閩南)族群為大宗,下圖簡述一下河洛人/閩南語的歷史變遷:     古──+──┬─閩北語系--福州話、 漢 ︹ ︹ │       福建話 語 四 古 ├─閩東語系--建寧話、   世 吳 │       汀州話   紀 語 └─閩南語系--七世紀河南陳   初 、    政、元光父子入閩開漳→   東 古   晉 贛     ┌─漳音系┐ ┌⑴   衣 語  ─→─┤    ├─┤↓   冠 的     └─泉音系┘ └⑵   南 融   遷 入   ︺ ︺       ┌⑴宋元降,五嶺阻隔,與北方官話   ──┤ 產生極大差異     │ ⇒十七世紀起,閩南漢人移民台     │  灣,漳泉二腔成為台灣的「優     │  勢腔」 (今所謂「台語」)     │↓     └⑵廈門開埠,漳、泉移民在廈門雜       處,二腔混和       ⇒產生「廈門音系」(清代傳教        士所謂「閩南語」腔)     台灣於清代的移民通常是抱著下述幾種態度來台的:¹    ‧攜帶祖宗牌位來台,表示對於宗族延續的堅持。  ‧黑水溝險惡,故抱著必死之決心。  ‧通常是因為在大陸的生活困頓,故打破傳統「安土重遷」的觀念,欲尋出路。   當時的移民到了台灣後,雖然將神主牌位一併帶來,但是還是抱持著有朝一日回鄉的心態。   早期的移民潮(像是康熙末期)中戚屬可數,若干與土著通婚,也有部分人又回籍搬眷;同鄉聚族的村莊可能稱為同安厝、潮州寮,以寄故地之思。產業較大的家族,在分家產時,常把兩岸房產平均分配,在台灣的族人有部份大陸的產業,在大陸的亦反是;早期移民尚多有落葉歸根的念頭,家境富足的就運柩回籍安葬;一般人則撿拾部分骸骨(撿骨時)以瓦棺歸葬。無法歸葬的,也刻祖籍地望或堂號於墓碑,以示不忘故土,這是台灣漢人現在堂號的由來。此種念頭同於老一輩於1949年後來台的外省第一代移民的心態。   也有人質疑堂號為清廷為鞏固其統治地位而加諸他們身上。但初期移民多為非法偷渡,清廷之正統所為何能強加於其渡海孤身?何況漢人之地望、堂號多已經十數世不等之襲用,久於滿人之治,清廷焉賜?光復初期台籍大老謝東閔等曾對堂號、河洛人的源由另有詮解,不過此早期本土研究不甚發達之際,又雜以政治因素,真得只能作為歷史陳蹟了。   至於黑水溝險惡,則經明朝的少數先期移民和明鄭海權的拓路建(海)圖,在康、雍時逐漸熱絡的來往實已非那麼困難了。   關於早期移民的規模說法不一,像有一項較悲觀的估計,指出在明代荷據時期,起航者約十二、三萬數,途斃五萬,至台貧病死者亦眾,最後存活移民數不足五萬,在明鄭時則大增至十萬,康熙末期至雍正朝則數十萬之數(乃清季之移民最盛期),至二戰光復來台者百數十萬眾(此為歷史上時期最短,但人數最多之移民潮)。最早期存活率確實非常低,不過隨著時間的經過其改善也非常明顯。   荷據時期死亡率之高,跟1900年代前後,美國、加拿大進口中國廉價奴工²,以取代短少與勞動法律地位日增的黑人勞工時、華工的死亡率有得比。其實當時美、加國會還通過一連串「排華法案」,明文將華人移民法律定位在黑人、猶太人和南太平洋移民之下。1921與1924年美國的限制移民法案甚至使紐約 Ellis 島的移民事務走向蕭條。至於澳洲於獨立建國後,聯邦國會所通過的第一種法案(可視為不成文憲法)即為令當地原住民長期深受歧視之痛的「白澳政策」之確立,新的聯拜本來以此宣示為其立國基本精神,其並明文在歐洲白人移民與亞洲黃種人移民間實行制度性差別對待。     在移民的組成方面,很多人總以為早期移民盡為在彼岸貧苦不堪者,實則移民分子分屬社會各階層。有來台灣抱著作一票心態的機會主義者,進行日本至菲、汶等走私貿易、甚或避罪者;但也有考運不佳的泉、漳子弟來台應試新增的生員名額〈清廷對台試生資格和錄取率都較大陸各省放寬許多,以拉攏新領地的人心〉,其所代表是閩南較精緻的文化,可更積極地有組織、有計畫地參與台灣的拓墾,往往也成為日後各地墾殖的主力與大號。   在定居久了後,移民也開始建立各姓祠堂,有的回籍抄錄族譜,有的則在本地建譜,即據以為「開台祖」,嘉慶以後轉盛。和一些人認知相反的,此種認祖的風氣在日治時期反而達到高潮,因為被異族統治的台灣人,不願子孫數典而忘祖之故。而在田野調查時,有極少數的長者竟認為祖先為來自日本南部或琉球一帶的移民,則屬於其幼時全面皇民化時期,受到一些殖民學者刻意捏造的偽科學宣傳所誤導了。   移民土著化後當然成了台灣藉,這就和客家族群以及歷史上中國幾次大遷徙過後一段時間,移民成為當地藉是一樣的現象。   另外,河洛人於遷居閩南、百越等地,與土著進行長期的混居通婚之後,血統自然與中原漢族有所差異。在歷史上,漢人本來就一直是個不斷在進行異種族血統融合的長衍民族(相對於極不成熟融合的美國近衍民族),各地各族系在不同的時期與不同的族群交換婚配,都會產生此般差異,不獨閩南與客家人如此,各省各地皆然。不過這過程通常僅被視為漢民族的歧演現象,除非有政治力干預操作,很少會影響到彼此對於同一華夏宗族在文化認同上的意識。   有人還誤解,在台灣純漢人血統者僅佔一成的比例,欲以此證明漢民族為一個假象,以與大陸的漢族作區別。其實這個數據指的是漢人中具有純閩南開台祖血統的比例,其他的部分則漢人支系及與其他族群(如閩、客間,漢、蕃間)的通配有關,應該說是大部分台灣的漢人都具有大部分或一部分大陸開台祖的漢人血統,但大部分的漢人也都雜混著其他族群的血統。   如果真得以僅佔一成左右的所謂純漢人血統者作為「漢族」的定義,那不就等於說其餘的九成福、客並不算是漢人,那台灣又怎會由歷史遷徒與宗族認同所傳承下來的漢人族群呢?由人種學的觀點嚴格說來,並沒有真正的純漢人血統,如先前所提閩南、百越等地的混居及各地漢民族與土著民族的通婚皆為如此,即使是「正統」的北京世居民眾,也在相當程度上混有滿人或蒙人的血統。而不用提的是, 遷自法國諾曼第的英國王室根本是血統極「不純正」的英國人了, 但沒人批他們「不是英國人」。   譬如去年中研院民族所《台灣南島族群的生物類緣關係》研究報告即指出,平埔族與山地九族的 HLA 分布相似,與台灣漢人有相當差別,而台灣漢人又與華南的漢人有親近的類緣關係。該項研究即對於漢、原血緣混成的親疏性質作了科學上的證明。〈HLA,人類白血球抗原,為現代研究人種間類緣關係的新工具,族群間的 HLA 分型頻率愈相近,類緣關係愈近。〉   提及漢人早期與平埔女性的半強制性通婚,其實在島內(或任一主流民族)的歷史上一直重演著。荷據時期荷蘭人就對當時權力相對薄弱的漢人與平埔族女性施以強迫的暴徵洩慾手段,今日台民有荷人血統者其起因多在此。〈近年來,台灣人在審美觀日漸洋化下,一部分人希望自己或孩子長得像西洋人或東洋人,還有幾位藝人以強調自己具有荷蘭人的血統為尚,這不過為歷史的遺痕。〉在更早期的史前時代,像是最初在一萬數千年前冰河期最早遷到台灣的南島民族,也有可能在後來的南島移民(現在的原住民祖先)壓迫下亡族或全被同化了〈這比較難加以確斷,這批先住民所留下的考古文物中,關於其在島內進一步的遷徙路徑所留下的遺跡線索實在不多,而本來皆屬同一種系,體質人類學也派不上多大用處〉,最近一批南島移民(三千多年前至七、八百年前,即平埔族)又把較早期者(即原住民的高山族)給壓迫上高山去,後來又來了一大批漢人,施以最強大的種族間壓迫力。民族生存領地鬥爭的本質在島內各個族群間一直表現得非常明顯。   又與美國情形相較,台灣在近五十年來的漢、原通婚率是美國自南北內戰百多年來白、黑通婚率的二十倍以上,美國黑人佔總人口的比率還是台灣原住民的好幾倍;不過同樣都具有的類似情形,主流族群男性與少數族群女性的通婚率都遠高於主流族群女性與少數族群男性的通婚率。     ..........   §明鄭、清治時期臺灣行政建置分期表   ■□ 明鄭時期(明永曆十二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62-1684年) □■   □ 一府二縣 □   承天府 ┬─── 天興縣(州)     └─── 萬年縣(州)   ■□ 清朝統治時期(康熙二十三年至光緒二十年)(1684-1894年) □■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隸福建省,設一府三縣 □   臺灣府 ┬─── 諸羅縣     ├─── 臺灣縣     └─── 鳳山縣   □ 雍正元年起(1723/1727/1812年) □   臺灣府 ┬─── 噶瑪蘭廳(1812年設立)     ├─── 淡水廳     ├─── 彰化縣(由諸羅縣析出)     ├─── 諸羅縣(乾隆五十二年,     │    1787年改稱嘉義縣)     ├─── 臺灣縣     ├─── 鳳山縣     └─── 澎湖廳(雍正五年,1727年          設)   鹿防廳 ──── 北路理番同知兼理海防   臺防廳 ──── 南路理番同知兼理海防   □ 光緒元年(1875年) □   臺北府 ┬─── 宜蘭縣(原噶瑪蘭廳)     ├─── 淡水縣     ├─── 基隆廳     └─── 新竹縣   臺灣府 ┬─── 彰化縣     ├─── 埔里社廳(由彰化縣析出)     ├─── 嘉義縣     ├─── 臺灣縣     ├─── 鳳山縣     ├─── 恒春縣(由臺灣縣析出)     ├─── 澎湖廳     └─── 卑南廳(由臺灣縣析出)   □ 光緒十一年至二十一年(1885-1895年),臺灣設省³至臺澎割讓日本 □   臺灣省 ┬─── 臺北府     ├─── 臺灣府     ├─── 臺南府     └─── 直隸州   臺北府 ┬─── 宜蘭縣     ├─── 淡水縣     ├─── 基隆廳     ├─── 新竹縣     └─── 南雅廳   臺灣府 ┬─── 苗栗縣(由原新竹縣析出)     ├─── 臺灣縣     ├─── 彰化縣     ├─── 埔里社廳     └─── 雲林縣(由彰化、嘉義二縣析          出)   臺南府 ┬─── 嘉義縣     ├─── 安平縣(原臺灣縣)     ├─── 鳳山縣     ├─── 恒春縣     └─── 澎湖廳   直隸州 ──── 臺東直隸州(原卑南廳擴大)   (Test board 091898.)   ..........   中國人傳統上沒有太深的民族觀念,在台漢人民族意識的建構,一個主因是受到更強勢的外來統治階級──日本人的壓制而生。日治時期的台灣民族運動仍然和祖國意識有相當深的情結,也有人說若是沒有日本人的高壓統治,台灣當時根本不會有民族運動。而中國歷史上又有那一時期真得有發自民間的民族運動與自覺呢?也是於近代受到帝國主義的壓迫下才產生的。另外其時台灣的民族與民主運動中,不論是「祖國派」或「自治主義派」,所追求的都是反日本「同化」,訴求建立「台灣意識」;當時由於《六三法案》而興起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和更早(1919年)朝鮮的「三‧一獨立運動」都具有類似的時空背景與思惟。不過當時台灣島的主流民族運動人士從沒想過在欲擺脫日本同化之餘、也要與中國割離;後來台灣文化協會被左派把持時,創會人物都已被其所排除,且在日本加強大陸擴張與同化政策的雙重影響下,本土的民族運動也因此分崩離析。日治時期真地主張台灣獨立的就只有後來「回歸中國」的台灣共產黨人而已。〈他們其中不少人接著遭到慘酷的批鬥;現在有香港「回歸中國」熱題,當年(1965?)李宗仁也是被稱為「回歸中國」。〉   光復後,台灣人曾熱烈地主動歡迎「祖國」軍隊的來到,但是殘敗的軍容與渙散的軍紀,跟台灣人記憶中威武整齊的日軍相差甚遠,造成台灣人對於中國的第一個不良印象。當時日本人看到他們「聖裁」「終戰」的皇軍回到日本時,見到的也是同樣令他們不堪的感覺,台灣的日本軍則因為本島未成為直接戰場還能維持軍容。〈由從小看到大的日本漫畫,諸位可以知道日本人對當時回國日軍的印象也是非常差。〉本來國民政府計畫派新編美式裝備、訓練的內地青年軍(裝備可比日軍還好)來台,結果因為東北告急(蘇、中共入佔),乃改派滿目瘡痍、在福建等地以打游擊為主的殘破「草鞋部隊」來台接收。這種情況的出現,以及台灣人、日本人對於戰末皇軍的印象呈現相反的評價,正反應出分隔已久的兩岸漢人實在欠缺彼此了解,在溝通有隔閡、與歷史之偶然與誤會下,才生成一種反諷式的時代性場景。   日治時期無法著根的台獨運動,戰後則由於國民黨當局連串不智的專權獨斷統治手段,才得以「感到相異之意識」而獲致發酵的素苗。但至少於「二二八事件」時受害的知識份子大部分至終(死)都仍深具中國情懷式的民族意識,基本上台美斷交前還很微弱的台獨勢力,還是這十幾年來在民主化與本土化的環境下,才能夠大肆發聲並推到政治檯面上。   (Politics board 1209-121197.)   ..........   民進黨執政期間偶爾會聽到要將耶誕節放假給制式化,而這是出於長老教會長期的構想。眾所皆知,此教會與台獨淵源甚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由十九世紀後半來台的安平馬雅各系英國長老教會,及淡水馬偕系加拿大長老教會後來的發展所組成的。英國長老教會其實就是蘇格蘭長老教會,數百年來都支持蘇格蘭的分離理念,這種氣氛也被他們帶來台灣。早期的美國十三州,反對教條主義的英國系桂格派(Quaker)信徒掌有政府部門的財政系統,如一美元紙鈔上那個「金字塔加眼睛」的圖案即來自於他們繼承自中古 mysticism 的符號。而蘇格蘭長老教會則在民營金融界活躍,猶太人後來才與他們分享美國金融界的權力。香港上海匯豐銀行(HSBC)與台灣的英商德記洋行也是由蘇格蘭人的資金所創立,長老教會長久以來一直有訓練與贊助教友在經商上才能的傳統,我記得亞當‧史密斯也是其教友;台灣長老教會則是隨著日帝殖民教育體制下、台籍大學生在醫學與法律系所具有被統治者「恩准」的較多名額,而隨著此種「台灣本土菁英階層」的成長在二戰後一起深入地方政界的。   德記洋行約在馬雅各抵台前後由廈門來到安平,今日常見到的德記代理商品,包括有白蘭氏雞精、海尼根啤酒等。後來的德記已台資化,物流中心也設在基隆七堵,重心很早就北移了。   至於早期的馬偕系對於政治運動好像就沒那麼熱衷,直到現在,馬偕首創的淡水教會仍以馬偕抵台日為設教紀念日,與其他長老教會以馬雅各為設教日不同。   1909年全台長老教士會集會,決議以台中大甲溪為南部和北部中會的界線。將近百年後,發生在2005年的縣市長版圖改選,民進黨所喊出的「跨越大甲溪!」口號,其實是長老教會先踏出來的,此口號因而恰巧有其歷史源流。   (Isaacc board 012506.)   ..........   自從國民政府遷台起,兩岸業已經過半個世紀各自發展,實際上在人文與政治上的差異程度,已形成兩個明確獨立治理其地的主權政府暨政、經制度。只是隨著時代形勢的不同,從前是兩方、後來是一方的主政者無法在心理上與法制上接受這個再真確不過的事實,乃造成了海峽兩岸要進一步進行正式性政治接觸與體制理解的根本障礙。   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前殖民地和聯合國託管地與中立地已有歸有獨。1950年代起,各曾被殖民國家之中,一批曾受前殖民主高級教育體系所培育出來的精英,所提出關於國家定位的疑說,仍以殖民母國的法制定位為思考主體⁴;加上美國行「模糊」性政策,如在舊金山對日和約所留下的轉圜漏洞(以防制中共萬一統治台灣的 drawback)……而產生了「地位未定」環節。然而,在後殖民主義觀點與新生地域自主論等以受殖民者為意識重建主體的思潮當道後,先前的疑說幾早成了歷史緬懷性的陳舊思維。述及我島,則一直對於本身曾為殖民地的處境認識不清,1970年代以來關於第三世界國家擁為主流的新主體論述接觸不夠深入,復加政治勢力之有心誤解愚弄下,於是仍有人會執著於如「台灣地位未定論」等在國際上新興國家間、獨力國格發展相關論述中已失去嚴謹學術立場的說法,就不足為奇了。     就台灣的未來,無論是統治當局對兩岸立場的搖擺,最高領導人的日系權術格、獨台疑慮,抑或台獨運動的與中隔離立論,還是基於經濟利益而越加親中自重等方向,都難以讓全體台灣人民看到長治久安之道。   不管是事實獨立論、49年獨立論、台灣共和國民族論、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獨台、中華民國在台灣、新台灣人、在野黨聯合執政、自力執政、首都外交、新中間路線、新三角、新領袖主義、瓦倫達效應、地方主義、新賣台集團、聯邦或邦聯制……就連倡導者本身恐怕都未經深思熟慮與詳細論述之詞,一般百姓恐怕更只能隨著媒體同此等口號去搖旗吶喊了。一頭霧水、卻也一頭熱的島民真能夠體會出這塊土地的未來可有一個明確的國格發展方向嗎?魏京生於八十六底訪台時,曾於在野勢力的訪客面前把台獨主張同天安門前民運份子並列為不成熟的「天真」,其比擬之言迅即受到不可以相提並論的批評。其實魏所指的是心態與事實間(見當時《聯合報》專訪)的矛盾:不管你說得多有理、多麼有法理根據,敵人就是不跟你講理、不跟你談法,什麼都白搭,而盲目地硬做下去可能是「一廂情願」的政治自殺行為。台獨基本教義派給人一貫的印象,即常會故意忽視中國的影響力,有陷入孤立主義之嫌,旁鄰如日、韓、菲、印等完全獨立國家都不可能不觀察中共的臉色。相較之下,許信良的交往政策與「新興民族論」就曾有一些辯證的經驗與價值,也實際多了,不拘於連自己都說不通的法理,不過要以之喚起民眾的「熱情」卻又比不上偶發性的口號之利,乃淪落到只能在主流與次主流的邊緣中尋覓其利基。   至於近年以來,執政當局內部則不時在省籍情結的或明或暗陰影下發生奪權政爭。連年修憲對對憲政體制的無端操弄,導致決策人士在權責分配上的失衡〈今年五月新一波「修」憲計畫中,如同政治權力分贓式的國大自審預算、以及破壞權力分立精神的三院到國大作業務報告,將又是惡例〉;主政者的大陸政策模糊與變化不定,加深了兩岸常態交往進程的不安感;尤有金權任行、白道同黑道透過選舉漂白而進入民意殿堂,具體破壞財政資源的合理配置;在國家領導的最高層,甚至還懷有個人-家長式情結的激盪及前殖民主遺留的幽靈情結,外加自比為先知或神聖化其繼承人地位的無上綱目,這種「政治偶像」化之舉,其民萃過程正足以動搖民主制度上政權交替的常規,而難以讓人民去信任理性參政的信念真可存在。   政客對於政治與文化符碼的操弄,固然已到了相當嫺熟的地步;然而對於特定議題進行激化,並刻意塑造民意表象的手段,早有德國諾爾紐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論已告訴我等「沉默的大眾」必然存在。不實地耕耘以為台灣貢獻一分真心的人,遲早會嘗到自以為然後的苦果。   總之,分離派陣營之純綷主觀式孤立思惟,同主政當局的愚民手法,只要放諸台灣幾百年來變動不居的歷史來對照,一樣都難以成為擺脫「悲情」歷史之正向的動力,也無從提升人民的政治素質。話語與權術的遊戲也許可以先玩得過癮,卻無能助於相對上反顯得趨於淡漠的流轉性歷史思慮的澄清。   實然,台灣要有更明顯的(無論好的、或壞的)出路,顯然還是要待彼岸內部發生改變,才能讓我們看出來有什麼更為清晰、可供作抉擇的選項,現在一切似仍言之過早,終究還無法瞧出真實趨向的這一代人有那麼急迫的需求、或者資格去為下一代人做出提前的決定嗎?台灣的前途和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當然應該由「現代」的台灣人來選擇,卻也不得不認識到:所謂的「主權」之稱,有時似乎也僅止於意思上的表態。在國際情勢的現實環境下,外部體系的因素反而超越於國內的政經因素而具有其「強權力」的性質,而島民是獨、是統的實際動作反而都不怎麼務實了。   對現在的台灣島而言,同舟者的命運方位始終難以自己的意識來論定,操舵的權限往往無法全然操於我手,在取決航線的途程裏,歷史偶然與際遇所佔的成分或許還更大一點。新的千禧年的到來,對島民而言其實不過只是一個慶典與儀式較多的年份而已。     - - - - - - - - - -   ※ 第二個千禧年以前,台灣人百年反對與抗暴運動史幾可謂是血跡斑斑,僅簡事舉例如次:   1895 (清德宗光緒二十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 ﹉﹉ 清廷割台,在台官吏與本島士紳成立「台灣民主國」抗日,僅持續一百四十八天;為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的序幕   1896 (日本明治二十九年) ﹉﹉ 六月,「雲林大屠殺」,「抗日三猛」之一柯鐵軍(另二為高屏的林少貓、台北的簡大獅)攻擊雲林、嘉義,日軍在雲林施行「無差別」報復性「討伐」,焚燬村落六十個、民房近五千間,雲林人民被殺者約三萬人   1898 (日本明治三十一年) ﹉﹉ 新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改採經濟誘使與坑殺雙重政策對付抗日武力   1902 (日本明治三十五年) ﹉﹉ 四月,林少貓於日軍砲轟後壁林堡壘中戰死;五月,日軍於雲林「歸順式」中,屠殺七百六十五名投降義軍;持續七年的期初武裝反日勢力至此為日軍的「大掃蕩」所消弭,日本政府正式確立對台全域的有效統治;期間於日方正式檔案中所載被視為「匪徒」的抗日義軍,判死刑者近四千人,戰鬥而亡者達三萬二千人   1907 (日本明治四十年) ﹉﹉ 平息五年後,又出現一些規模較小的「陰謀暴動」事件   1911 (日本明治四十四年) ﹉﹉ 梁啟超遊台,影響往後新知識份子以取得參政權為和平抗日手段的思維   1912 (日本大正元年) ﹉﹉ 三月,發生南投頂林「林杞埔事件」;六月,發生雲林大埤頭庄「黃朝土庫事件」,其欲自立為臺灣王,二十餘人被捕;九月,「陳阿榮南投事件」;由於受到中國辛亥革命的影響,台灣進入了第二個高峰的武裝抗日期   台灣總督府在東京興建「高砂寮」,供台灣留學生住宿及方便監督,反倒成為其後台民對日政治運動的搖籃   1913 (日本大正二年) ﹉﹉ 四月,發生「張火爐大甲、大湖事件」;七月,「李阿齊台南關帝廟事件」;十二月,「賴來台中東勢角事件」,日人搜捕革命黨人達九百二十一人;十二月十八日,同盟會台灣支部創立人羅福星被補(「苗栗事件」),與另二十位志士於次年受死   1914 (日本大正三年) ﹉﹉ 五月,發生「羅臭頭六甲反日事件」,百餘人被捕   1915 (日本大正四年) ﹉﹉ 七月,發生余清芳、江定及羅俊策動的「礁吧哖事件」(「西來庵事件」),起義者攻擊屏東甲仙埔、台南礁吧哖等處,後為日軍弭平;在日軍的無差別屠殺中,死難台人約五千餘人至近三萬人,法院紀錄有被檢舉者一千五百餘人、判死刑者八百餘人   1919 (日本大正八年) ﹉﹉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幹事馬伯援、吳有容、劉木琳與留日學生林呈祿、蔡培火、彭華英、蔡惠如等,於東京成立「聲應會」,其中堅人物林呈祿又與林獻堂、蔡惠如組織「啟發會」   1920 (日本大正九年) ﹉﹉ 台灣士紳林獻堂與留日學生林呈祿、黃呈聰、吳三連、蔡培火等在東京創設「新民會」,出版《台灣青年》(《台灣新民報》/《台灣新生報》的前身),決定了自「治主義」、反對日本同化的和平運動路線,由林獻堂任會長,蔡惠如副之,林呈祿任幹事   1921 (日本大正十年) ﹉﹉ 新民會與蔣渭水等在台北成立「台灣文化協會」,成為反對運動的大本營,推行《六三法案》撤廢運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文化啟蒙運動   1923~1926 (日本大正十二年至昭和元年) ﹉﹉﹉﹉﹉ 文化協會於全島各地舉辦七百餘場演講會,遍及七十八個市街(町),聽眾二十八萬餘人次   1926 (日本昭和元年) ﹉﹉ 八月,「台灣農民組合」成立,農民運動的組織化   1927 (日本昭和二年) ﹉﹉ 楊逵籌備召開「台灣農民組合第一回全島大會」   1928 (日本昭和三年) ﹉﹉ 台灣各抗爭團體組織「共同戰線」   1929 (日本昭和四年) ﹉﹉ 「二‧一二事件」,農民組合各處遭搜索,成為台共的外圍團體   1930 (日本昭和五年) ﹉﹉ 十月,發生「霧社事件」,日軍進行報復性鎮壓並施用毒氣,原住民死難近千人,引起日本與國際媒體譴責台灣總督府治理失當且不人道;莫那魯道酋長所率領、參與反叛的泰雅族亞群西賽德克部族六社成年男性遭受極慘重屠戮,僅存的二百九十八名生還者被從霧社遷移到川中島(今清流部落)集中控管   1931 (日本昭和六年) ﹉﹉ 總督府大捕台共,農民組合停止公開活動   1936 (日本昭和十一年) ﹉﹉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台灣地方自治聯盟運動被迫終止;三月,林獻堂考察中國,於上海有「林某歸還祖國」之語,回台後受邀在台中公園參加台灣始政紀念日慶祝遊園會,台灣軍參謀長荻洲立兵唆使右翼流氓賣間善兵衛當眾對他掌摑羞辱,稱為「祖國事件」   1937 (民國二十六年) ﹉﹉ 黃埔軍校二期李友邦成立「台灣義勇隊」,總部設在浙江金華,配合第三戰區國軍作戰   1941 (民國三十年) ﹉﹉ 台灣各歸(中)國抗日團體在重慶成立協調組織「台灣革命同盟會」   1947 (民國三十六年) ﹉﹉ 爆發「二二八事件」,台灣警備總部報告中,官兵死亡四十人、受傷三百餘人、失蹤者四十人,各地擊斃民眾四十三人、拘捕一千八百人,僅列出四十六人遭起訴、五人處以死刑,私下擊斃與私刑者不為其所認列;事件隨後閩台監察使楊亮功、監察委員何漢文赴台調查的報告稱:「當遠在統計數字之上也。」該報告責引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被台民呼為「新總督府」,坦率指陳各方矛盾,遲至解嚴後隔年(1988)才公開內文   後來所估計本省與外省籍死難人數有三千(據陳儀言)、兩萬八千(陳寬政以人口學生命週期表組成法推估)、一萬八千(2006年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以及部分台獨人士「聲稱」的逾十萬人等幾個說法;至2006年底止於二二八基金會申請認列者則甚低於上述任一數據,在刻意放寬補償核認資格下有六百八十人死亡、一百七十九人失蹤,而其分布與楊亮功報告所列各縣市死傷人數有較高正相關性   1950年代 (民國四十年代) ﹉﹉﹉﹉ 「白色恐怖」時期,被疑或陷涉匪諜案者,動輒被保安司令部(警備總部前身)軍法處(今來來飯店、後來改喜來登飯店,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上)審問或處刑   1957 (民國四十六年) ﹉﹉ 發生「五二四事件」,美軍槍殺劉自然,引起台北民眾(先於伊朗人)攻打美國大使館;所謂「暴動份子」與「中共潛伏份子」被大肆逮捕,多名記者被判重刑   1960 (民國四十九年) ﹉﹉ 中國民主黨組黨失敗   1970年代 (民國六十年代) ﹉﹉﹉﹉ 發生數起台獨人士襲擊與暗殺國民黨高層不遂事件   1977 (民國六十六年) ﹉﹉ 許信良自行參選桃園縣長,遭國民黨開除黨籍;「中壢事件」發生   1979 (民國六十八年) ﹉﹉ 「中泰賓館事件」,「黨外反對人士」施明德、許信良、姚嘉文等於台北中泰賓館舉行1970年代首次公開性的反對運動組織性聚會,為右派疾風集團等鬧場   「高雄事件」,《美麗島》政團瓦解   1980 (民國六十九年) ﹉﹉ 二月,發生蘭陽「林宅滅門血案」,被害者中僅林義雄的大女兒(時年六歲)得以存活,且至今尚未破案   1984 (民國七十三年) ﹉﹉ 許信良和由台獨聯盟出走的洪哲勝等人共組「台灣革命黨」   1986 (民國七十五年) ﹉﹉ 「民主進步黨」成立   1987 (民國七十六年) ﹉﹉ 宣布對部分政治事件入獄者的減刑與假釋   七月,蔣經國總統宣布解除戒嚴;十一月,開放赴大陸探親   1989 (民國七十八年) ﹉﹉ 四月七日,鄭南榕抗拘自焚身亡,為近年主張臺灣獨立殉身第一人;五月十九日,詹益樺自焚身亡   1990 (民國七十九年) ﹉﹉ 三月份發生「野百合運動」,為光復後本島第一次以本土政治議題為主的大型學生運動,在中正紀念堂參與的各校學生人數最多時達五千多人;其訴求為:   「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提出民主改革時間表」   後由李登輝總統接見學生代表,允諾召開國是會議   五月二十一日,李登輝總統頒布特赦令宣布「美麗島事件」之判決無效,施明德等受難入獄者獲得釋放;政治犯時代結束   1990年代 (民國八十年代) ﹉﹉﹉﹉ 多次政改與憲改之後,反對運動納入體制內的政黨政治運作之中,80年代與政治反對運動結合的社會、環境運動在多元氛圍下,同政治反對陣營的主流、非主流間開始有行動上的差異化   1994年 (民國八十三年) ﹉﹉﹉ 民進黨籍候選人陳水扁於台北市長選舉中勝出,為至當時為止反對人士所擔任行政首長職務最高者(直轄市長),本來以頻頻舉發弊案而站穩於台北政壇的陳水扁因而戴上了無可動搖、寄託最高期望的政治綠色「廉潔」光環   1999年 (民國八十八年) ﹉﹉﹉ 五月八日,民進黨先期主力及前主席許信良發表〈同志們,我們在此分手〉的脫黨聲明,自行展開參選總統之途;台灣最主要反對黨之中生代接掌組織運作的權力   2000年 (民國八十九年) ﹉﹉﹉ 陳水扁當選總統,台灣政治歷史上首次發生政黨輪替,中央執政權和平合法轉移,民進黨上台;從此刻起反對運動的理想性「純潔神話」也逐漸黯淡、幾近消亡,學界長期所企盼兩黨制政黨政治藍圖的具體實現乃演進成為謀權爭利、口水較勁下的市儈式算計格局        ──.──   現今的台灣還面臨國際處境處處設障的不利困局。   一個國家在主權意志的完整性,表現於兩方面:    ‧對內,國家系統具有最高性、不可分性與絕對性,且為全體國民所公認。    ‧一個國家對外之主體的獨立性,除受國際法與權利互惠原則之限制外,不應受到其他國家的干涉或作統治權力的侵蝕。   「外交」即是一個國家對外關係上的作為與表現形式,《憲法》第一四一條有規定,「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即道出了上述原則。   只要存在二個或以上的獨立國家交往,即發生所謂的「外交關係」。其是一種運用國民的智慧、組織的權謀,藉以處理國際間因國格存在所發生之相互關係的一種技藝。在消極性方面首求本國的生存與獨立性的完整;在積極性上,則要進一步謀求對外發展的空間與資源。   一個穩健的國家,長期的外交原則並不應有太過頻繁的變動,且應具有向國民與外國宣示的意義。在短期的外交政策上,則要因應國際潮流、時勢之變化,把有限度的外交資源作有效率的發揮,因而可以有適應性的更動。   至於台灣在外交的擴展則是幾乎全盤地受制於彼岸政權,可施用的手段與資源也相對地稀少,外交國的數目與國際組織的席當然也難以讓國人滿意。   1949年中共建政隔週,美國遠東專家圓桌會議上儘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呼聲即佔了上風;國務院向美國駐東亞的使節們發出備忘錄,表示不須插手台灣的求援事務。後來還是朝鮮半島戰事之爆發,美國才協防台灣。R.O.C. 與 P.R.C. 的外交戰火從此無歇無止。   下述簡表列出兩岸對峙以來雙方的外交國數目變化:    │ 50  72  81  89  90年 ─┼───────────── 台│ 53  39  22  26  27 ─┼───────────── 共│ 26  85 122 120 120      ↑      └─ 1971年雙方聯合國地位互易     可以瞧出兩岸的邦交國數目一向是我消彼長地相對。尤其在我國退出聯合國、與日本斷交前後,於「漢賊不兩立」思維下的「面子外交」,形勢上最是危峻。在1972年美國與中共的《上海公報》中,美國表示出對於台灣地位的認定上「認知到(acknowledge)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之後美國在卡特總統任內與中共建交前,學界曾擬出兩個折衷共存的模式:    ‧德國模式 ─ 互相承認對方為政治實體  ‧韓國模式 ─ 以共同的邦交國作為交叉承認   但是在兩岸政府都不可能容忍的現實下,只成為紙上談兵,卡特又急著在大選前「立功」(不過後來反而成過雷根的槍靶),故決然在未妥善安排台灣新地位的情況下與北京建交。   在美國行政當局的背離與卡特的否決權威脅下,美國國會還是主導通過了《台灣關係法》,以此「國內法」作為台美未來新架構及保障台灣防衛力量的法源依據(總統簽署時正好在中共-美國建交第一百天)。1982年雷根當局與中共的《八一七公報》中,美國政府重申,「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也無意追求『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策」。這是第一次美國公開接受了北京立場上反對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看法,也幾乎斷絕了台灣加入任何以主權國家為單位之國際組織的機會。   台灣在體驗國際現實後,開始把經貿為主的「實質外交」作為主要工作,爭取到幾個新獨立的邦交國。自1989年起,更與對岸同時展開「金錢外交」的較勁,還出現只要求他國「承認」但不正式建交等私下結交的模式,但目前尚無同時承認兩岸政權的實例。「務實外交」成為日後的主軸。   1990年代,台灣再陸續失去了南韓、沙烏地阿拉伯、南非等三個最主要的邦交國;於年代將末,彼岸又曾聲稱要以「三光」手段讓台灣在甫進入二十一世紀之際即喪失所有的邦交國。如此威脅之下,我島人民又居於「人小志不窮」的「大台灣氣度」,也不是很情願花太多代價維持與其他「小國」的邦誼。新世紀伊始,朝野高層且玩起了需時經年、不斷消耗有限邦交資源以求進入聯合國的選舉遊戲,卻不明白告知人民其心中所瞭然之幾近「零成功率」的無奈事實,生長於敵國湄洲島的媽祖更一度「面目錯亂」地被抬轎為「入聯公投」戲碼的動員道具。或許今後如何在「創造性模糊」的「分治」框框中,各自解讀或自尋滿意之途,兩岸仍只得走著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cf. 〈林衡道講古:台灣簡史〉(https://web.archive.org/web/19970215223541/http://www.gio.gov.tw/info/sinorama/8601/601094c1.html)   ² 當時白話即稱為「豬奴」,因為大多數華工是美國輪船抵華卸貨後,回程時順便塞進貨艙中的,這些貨艙常將豬畜與華工圈在一起;登陸美國東岸者,在經過自由女神像後,進入當時被稱為「血泊與希望之島」的紐約 Ellis 島,歐洲移民在做完健康檢查和智力測驗的冗長程序後,94-89%通過者即可入境;華工尚須在此接受動物等級的檢疫,一大群華工通常要擠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數十天,傳染病一發生死亡率常常過半。   ³ 敝文〈#廿世紀綱領﹥一、孫逸仙〉(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69522426772515&id=100011442976863):註¹   現今官方歷史教科書多從所引註中的後一個年份,本表亦不得不從之了(故本表所列此年份僅供「參考」而已)。   ⁴ 若欲以前殖民母國──日本的法制地位為依據,則台灣之地位在日本的法律系統中亦已有相當的定論。   在1952年《中日和約換文》(Exchange of Notes)中第一條規定:「本約各條款,關於中華民國之一方,應適用於現在在中華民國政府控制下或將來在其控制下之全部領土。」即表達出日本放棄台灣主權的對象為當時控制台灣領土的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   在聯合國秘書處出版的《國家繼承資料》中,收錄了兩個日本政府提供給聯合國的法院判例。首個是1959年12月20日,東京高等裁判廳對賴進榮一案的判決書有「不管怎麼樣,至少當1952年8月5日中日和約生效時,台灣與澎湖歸屬中華民國」。另一個是在1960年6月7日大阪地方裁判廳關於張富久惠告張欽明的判決,之中裁定:「當1952年(中日)和約生效在法律上轉移主權時,中華民國就在台灣建立了永久主權」。   所以,有人謂台灣自1945年或1949年後出現「地位未定」的說法,如以其一貫採用的日方法律立場來看,並不成立。反而是在1972年日本承認中共政權之後,對於台灣主權屬於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法完整解釋。這種狀態根本無法從1972年回溯成二戰後的狀態,所以日方法制觀點中若存在對於當前台灣地位「未定」的疑慮,也只在兩岸政權之間搖擺不定罷了,並非「完全未定」──所謂無主權歸屬之不定。   於1998年11月24日,日本外務省報導官沼田貞昭在簡報江澤民訪問日本、被問及關於台灣歸屬問題的表態時,重申日本對此無權過問,日本政府在1972年與中共建交的《共同聲明》中對中共主張台灣是其一部分,表示「充分尊重和理解」,但此聲明也同時指出日本堅守《波茨坦宣言》第八項的立場。沼田在追問中,提到根據該宣言可追溯到《開羅宣言》,日本實現其決定,將滿州、台灣和澎湖「交還」給「中華民國」。接著指出,日本根據《舊金山和約》,宣布放棄對台、澎的所有權利,不再有任何立場判定台灣的歸屬。   (052299.19) #思語篇﹥#廿世紀綱領﹥六、政治結構的演進   「政治」指的是,一種統理政治實體(ex. 國家),管理與控制其內部與外部事務之統治性技藝或學問。美國尼克森總統曾說過:「政治即是誰上誰下為常態的事務。」法國符號學者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在 'Figures of the Transpolitical', /Fatal Strategies/ (1983)中嘗言:   "The era of the political was one of anomie: crisis, violence, madness and revolution. The era of the transpolitical is that of anomaly: an aberration of no consequence, contemporaneous with the event of no consequence."   孫中山則謂:「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政治事務以權力形式體現在統治組織與人民身上。權力,即指能有效地表現或作為的能力。英國哲學家羅素(B. Russell)有言:「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就是權力,如同物理學的基本概念是能量一般。」毛澤東在收錄於其《選集》的1938年一次演講中說:『槍桿子出政權。』權力統治人民,駕馭與驅策人民,它可以使我們苦,也可以使我們生。在人民與權力者的鬥爭之中,生的權力逐漸可為人民所掌握或享受,名之曰「權利」。   而政治與權利結構之演進是隨著歷史環境的推移而進展的。        ──.──   在遠古時代,是人同獸爭的時代,生態的結構即直接影響著人類生存的能力。   這個原始生存競爭的時期,人與生態的關係可簡單地以非洲草原上食物鏈的關係作比擬:   - - - - - - - - - -            ┌─┐  氣候        │鹿│  土壤 =>  獵食 ↗└─┘\ 居,草食  族數      /     \         /       ↘ ﹝環境   ┌──┐     ┌──┐  因素﹞  │獅子│←───→│草原│       └──┘ 居,藏 └──┘ - - - - - - - - - -   歐洲地區在進入希臘時代受文化與科學的啟蒙之後,人類便懂得以理性的思維去利用自然資源,而城邦式政治組織的確立,也開啟了具政權體制意義──政府同人民的關係──之政治運作的演進。   到了古典時代,羅馬人對於所處環境各領域的統治與資源組織能力,進一步樹立了「強權專制國家」形式的政治結構運行模式。      【ROME】   1200BC?  ▍拉丁人   ・傳說特洛伊(Troy)勇士伊尼亞斯於敗給希臘、城毀後,逃至義大    利中部拉丁姆(Latium)平原重建新特洛伊城,為拉丁人先祖   753BC  ▍羅馬城立   ・相傳由母狼拯救並哺乳的孿生兄弟羅慕路斯(Romulus)、雷穆斯(    Remus)在「七丘」上建城,前者殺弟、登基為羅馬首位國王,後    代奉其為戰神奎里納斯(Quirinus)  │  │︹  │王 ・建國後,羅馬相繼為拉丁人及北方的薩賓人、伊特拉士坎人(  │政  Etruscan)嗣位統治  │時  │期 ・貴族組成元老院(Senate),平民無參政權  │︺  ↓ 509BC  ▍羅馬「復興」,羅馬共和國(Republic)立   ・驅逐自西元前七世紀中葉起的伊特拉士坎族統治者,建立公民議    會組織與執政官(consul)制度  │  │﹝共和時期﹞  ↓ 250BC  ▍羅馬統一義大利地區   ・221BC,秦始皇帝(Qin/Ch'in Shihuangdi)統一中國(China)   ・對其他民族行「種族歧視」措施   ・貴族與平民不同勢力間有軍政鬥爭   150BC  ▍羅馬併希臘   ・「希臘化」文化的正式引繼   133BC  ▍社會立法   ・新任護民官(tribune) T. S. Gracchus 推行社會改革:制定《    土地限制法》分配土地給小農,為歐洲最早的法制性社會變革,    但部分大地主階層抗法拒絕還地,Gracchus 於陰謀暴動中被弒    ,屍身投入台伯河;其弟繼志,未成亦受弒   ・其後軍隊將領權威大增,共和末期出現凱撒(Caesar)、屋大維(    Octavian)等軍功英雄   27BC  ▍羅馬﹝帝國﹞立   ・歐洲史上首個嚴格意義上的法政專制國家,共和的議會政治失落   ・屋大維平定內戰,獲元老院上「奧古斯都」(Augustus)尊號   ・屋大維稱帝時定頭銜為 Imperator Caesar Octavianus,尋又改    稱 Augustus Caesar,"imperator" 自此成為 "emperor" 字源    ,其可謂是歐洲的「始皇帝」  │  │﹝羅馬和平(Pax Romana)時期﹞  ↓ 286AD  ▍東、西羅馬帝國分立   ・戴克里先皇帝任命馬克西米連為「共治皇帝」(co-emperor)轄西    半部,皇帝(emperor)本人轄東半部   ・西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於出戰「僭主」馬克森提之前(312)在    空中望見火燃的十字架,以為勝利天啟,結束迫害基督徒並受洗   ・君士坦丁一世於324AD成為獨裁皇帝,330AD遷都希臘拜占庭,易    其名為君士坦丁堡,337AD逝後帝國復分裂   ┬   ├────────────────┐   │                │・君士坦丁堡時期承認並定基督   │                │ 教為國教(「正教」)   ↓                ↓  ▍西羅馬帝國           ▍東羅馬帝國   ・正教教區羅馬公會的發軔     ・奉希臘正教,乃政教合一的皇權  │                 ・較西羅馬安定及繁榮,中央集權  │日耳曼蠻族的侵擾         ・用希臘文,為希臘化文化的延續  ↓                 ・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拜占庭文化 476AD               │  ▍日耳曼侵亡西羅馬        │・一方面保存了中古時代後西歐重   ・日耳曼塑成中古封建結構的典型:│ 建的文化基礎,另方面拜占庭文     領主↔農民 「莊園」    │ 化成為東歐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淵   ・分別建立「王國」:      │ 源    |東哥德           │    |西哥德           │    |法蘭克           │     ・最早接受基督教的的日耳曼人│     ・拉丁文深入西歐和中歐   ↓     ・800AD,查理曼受教宗加冕 │      ↓            │ 843AD               │  ▍法蘭克分裂           │    |西法蘭克          │    |東法蘭克          │      ↓            │ 10世紀AD              │  ▍神聖羅馬帝國立         │   ・由東法蘭克王鄂圖一世成立   │   ・實權在各邦諸候,類邦聯制   │                   │ 1096AD起             │  ▍十字軍東征       ===>│・羅馬天主教十字軍的擾攘   ・由羅馬教宗與神聖羅馬帝國發動 │・信伊斯蘭教的塞爾柱土耳其人入   ・共七次,至1254AD止     │ 侵                   ↓                  1453AD                   ▍東羅馬亡                    ・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率領鄂圖曼                     土耳其人攻克首都君士坦丁堡     古埃及王朝歷史的最後階段進入了波斯、努比亞、希臘等外族入主時期,大希臘地域的馬奇頓人所建立的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即帝王傳承的最後一幕。   末世王朝裏最為後人所心儀的莫屬埃及豔后 Cleopatra VII。托勒密王室統治下的埃及可謂是環地中海地區的穀倉,其政教合一的體制將君王給神聖化了,而自從屋大維(Octavian)打倒 Cleopatra 起,羅馬皇帝也承繼了這種神化的作風。具體的做法上,他們常會將自己被美化、雄偉化過的塑像放在神殿中與萬神同列,接受民眾的供奉。屋大維就是這樣將凱撒及自命為其繼承人的自己同塑為具有神格般威嚴的統治者,屋大維也被後代帝王在祭儀中敬為神明,其尊號奧古斯都(Augustus)更成為八月(August)的字源。一些天主教繁瑣的敬神儀典其實乃起源自古羅馬人拜皇帝的儀式,但嚴格說來,羅馬帝國的皇帝神化從來沒有發展到完全政教合一的地步。   在個人行為上,彼類統治者又強調自己是有學能與教養的(這倒與現代台灣的政治風氣有別),早期的羅馬皇帝幾乎每位都將自己表現為柏拉圖式的哲學家國王(philosopher-king),平素愛與學者攀談,並發表具有邏輯思路的演說。   這種重辯術的風格其實早自亞歷山大大帝時期起就這麼做了,他正是 Cleopatra 所屬的托勒密王朝的前開山祖。羅馬人的古典文化與托勒密王室的血統具有歷史同源性,但卻在截然不同的環境開花結果,或許這也是那時的埃及大地對於凱撒(Julius Caesar)、安東尼(Mark Antony)特別有「致命吸引力」的一個因素吧。   然而,在歷史影集《羅馬的榮耀》(/Rome/)第八集裏,卻把 Cleopatra 描述成誘人的淫婦,凱撒則是受制於美色。劇中忽略了埃及末代君主 Cleopatra 本身所具有的學養,以及埃及物產與文化的高妙,更忘了托勒密君王神格化的統治術是更具有魅力的文化因素。如果由同樣的一批製作團隊去拍攝《霸王別姬》的話,獨鍾情一人、力拔天下的楚霸王項羽大概也會被拍成為色相所困的莽夫之流?   ..........   《羅馬的榮耀》裏女孩子皆著薄紗,像演現代歐洲片似的,就此點來看,顯然不合史實。在古羅馬,高級布料是印度的棉布及中國的絲綢,一般布料是用羊毛或麻料織的,而以當時的技術,只有絲綢才能做成薄紗,不過這只有少數有錢人才花費得起。   並且在那個時代,衣物多寡即反映出該人的社經地位。像是標準的男用寬長袍,具有公民資格者才能穿,窮人只著短袖的。而婦女呢?她們穿的是袍裙加罩衫,在宗教節日或出大太陽時臉上還習慣加個面紗,包得可緊呢。出門時穿得太露會被當作是特種行業的。   但古羅馬男女普遍的鞋子是涼鞋,這倒合現代的時尚。那個時代被視為廉價品的羊毛織品反而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高價品,在這個時代就連棉布也不值錢了。   ..........   究竟其細,托勒密王室具有比流落羅馬七丘之地(Seven Hills of Rome)的乳狼之子更為正統、且早在共同的發源地即已先開化的文化脈絡,後來他們又能在同樣是被蠻族圍繞且自視甚高的埃及本土人文環境中,將異教的 Osirian 崇拜與希臘神教融合在一起,達成一種兼具埃及神秘論與希臘哲派理性的統治術,也延長了本該隨著異主波斯/阿加美尼帝國的崩潰也一起結束其歷史的古代埃及的祚命,難怪因此而能有幸見證的凱撒會流連不已。雖然流連者終因鬆弛了根基地的支柱而倒下,但繼承者卻由他的經驗學到了建立帝國和平(Pax Romana)的統治者該有的修為與姿態。   故以,凱撒最後的失敗對整個羅馬來說只是一時的,任何人總有思慮不周之處,「禍常起於所忽之中」¹,這卻不能減損他的英雄氣格。如同〈深慮論〉¹中所說的,人是不能謀天的,英雄只是在天意、在整個大歷史的角色遞擅中,到了該交出自己的位子的時刻了!   (Isaacc board 011506.)        ──.──   經過上古之激動變革後,中世紀的歐洲環境結構反是一個基層體制呈長期穩定、變革難尋的封建時代,挑戰的力量得待外來:   - - - - - - - - - -            ┌────┐ 十字軍  =>    │政治組織│     <=文藝復興 ‌Crusade    │════│     1300s起 1096~1254  │封建體制│           ↗└────┘\ 蒙古西征 =>  /        \ 1218~   /          ↘ 1258 ┌────┐       ┌────────┐      │經濟結構│       │  社會思潮  │ ﹝環境  │════│←─────→│════════│  因素﹞ │莊園經濟│       │中古基督教會思想│      └────┘       └────────┘ - - - - - - - - - -   先是在十一世紀初,伊斯蘭教勢力中的塞爾柱往小亞細亞擴張;到了十五世紀中,鄂圖曼人征服東羅馬與巴爾幹半島,代表著中古歷史之結束。其間並發生:    ‧十字軍東征期間,因戰爭的長期持續、生產力的需求、與貿易往來的快速增長,使莊園經濟為之解體,城市應勢而興,商業經濟大行其道。    ‧1206年,蒙古鐵木真稱「成吉思汗」,1218年起展開「西征」,為西方帶來火藥、火器及新工藝技術的運用,也摧毀了象徵封建的「城堡主義」。    ‧自十四世紀起,人文主義蔚為思潮,一股尋求革新之文藝復興的熱切,不斷地衝激著僵化的中古基督教會思想。   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即標誌著保存在東方之羅馬古典文化氛圍的終結。同時隨著文藝復興的熱潮與東方新事物、制度的引進,以環阿爾卑斯山的歐洲本體地域為中心的西方文化在歷經中古漫長的保守歷史以後,逐漸取得主導地位。   - - - - - - - - - -        ┌────┐        │政治組織│        │════│        │君主政體│       ↗└────┘\      /        \     /          ↘ ┌────┐       ┌──────┐ │經濟結構│       │ 社會思潮 │ │════│←─────→│══════│ │商業經濟│       │人文主義思想│ └────┘       └──────┘ - - - - - - - - - -        ──.──   在中古之封建、教會專制與守舊的體制過後,近代則是一個於人文主義復興、再次理性啟蒙的背景下,具現代性意義的「民權」與「民主」思潮大肆發展的時代。   商業經濟已成為主流,在當時重商主義潮流之下,商業關係的主要架構如次:   - - - - - - - - - -           武力、法律        ┌─────┐        │君主、諸侯│    共生 ↗└─────┘↖ 租稅、保護      /         \     ↙           ↘ ┌─────┐       ┌───┐ │貴族、教士│←─────→│新興中│ │、特權階級│   金流   │產階級│ └─────┘       └───┘  土地、特權         生產財、  、資本財          貿易知識   - - - - - - - - - -   中產階級的興起,無疑地成為近代政治思潮進化的基礎與後盾。政治的權力是難以讓渡的,封建時代的擁有者為了持有它,不會讓既有的階級地位輕易喪失或降低;而新起之知識、或更屬明確的資產階級,則意圖以財產權利所具有之利用暨交易的雙重價值,在商業經濟系統之下增強其效益,並進一步求取統治權力的分享,以便保護其擁有的財富資產。此即政治「民主化」承諾與追求之所由來。以「制度」來重新權衡不同階級在身分及政治權力的對等關係,即為近代法制社會的真意;人民對於自然律與啟示律的適應鬥爭,又造成了現代法律的根基。   這個時代民權的進程,當然得從具代表性、英國代議制度的肇始來談起:     1215AD  ▍英王約翰(John)───── 財政權 ←┐同                     │意  《大憲章》(/Magna Carta/)=>大會議 ─┘權   13世紀末  ▍大會議 ─→ 國會 Parliament          ・上議院 House of Lords  ─ 貴族          ・下議院 House of Commons ─ 鄉紳階級、                         中產階級          ・政務的諮商權   16~17世紀  ▍「君主專制」、「君權神授」的時代    ・歐洲君主專制為主流政體,英王詹姆士一世(James I, 1603~     1625在位)公然鼓倡「君權神授」說,歐陸專制君主同時採用    ・17世紀起,下議院成為英國國會中的代議主力     ﹝都鐸王室﹞ House of Tutor  ・1485年,亨利七世(Henry VII)起   1534AD  ▍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創立英國國教會(Anglican Church)   ・脫離羅馬公會系統,屬於新教(路德宗教改革後新生的教派)   ・不屬於國教、另外信仰喀爾文教派的新教徒稱為「清教徒」   1553AD  ▍瑪麗一世(Mary I)繼位為英王   ・亨利八世之女   ・為天主教(羅馬舊教)徒,迫害新教徒,有「血腥瑪麗」之稱   ・夫婿為西班牙王菲力普二世(1527~1598),其稱西班牙為「日不    落國」   1558AD  ▍伊利莎白一世(Elizabeth I)即位為英王   ・時年二十五歲,亨利八世之女,瑪麗一世之異母妹   ・為新教徒,採宗教寬容政策;終生未婚   任內:   ・制定《救貧法》,賑濟因地主「圈地」而失去耕作土地的佃農與    貧民,為近代最早的社會福利法案   ・制定《勞工法》,限定工人每天工作的時數   1581AD  ▍荷蘭發表對西班牙獨立宣言   ・英國由海軍提督杜累克(曾隨麥哲倫環繞世界一周)暗中(扮成海    盜)偷襲西班牙船隻,協助荷蘭獨立   1588AD  ▍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Armada)   ・5月,無敵艦隊一百三十艘軍艦由里斯本港出發   ・先在途中遭遇到暴風雨,在英國普利茅斯外海被杜累克擊退,次    日在加萊港(今法國地方)又敗,返國途中再遇暴風雨   1600AD  ▍英國首個「東印度公司」設立   ・掌理英國與印度、印度支那(東南亞)的貿易     ﹝斯圖亞特王室﹞ House of Stuart   1603AD  ▍蘇格蘭王詹姆士一世(James I)即位為英王   ・開啟﹝斯圖亞特王室﹞   ・從此,英國國王身兼蘇格蘭王,直至1707年兩國合併   ・主張「君權神授說」,禁止國會批評國王,大增關稅等稅率   ・強制國民信仰英國國教;1620年,有清教徒乘五月花號遷往北美   1625AD  ▍查理一世(Charles I)即位為英王   ・主張王權有任意徵稅權,不須經國會同意   1628AD   ▍英國國會提出《權利請願書》   ・規定課徵新稅須經國會立法,並禁止隨意軍事審判人民   1629AD  ▍查理一世解散國會   ・逮捕部分議員,不再召開國會   1639AD  ▍蘇格蘭宗教叛變   ・反對英王強制信仰英國國教   ・查理一世於1640年重新召開國會,要求徵收船舶稅、及發行強制    性國債以籌措軍費,為議員所反對   1642~1649AD  ▍英國爆發以國會為先導的「清教徒(Puritans)革命」   ・國王派(以貴族及教士的國教徒為主)與國會派(以下議院領導的    清教徒為主)發生內戰   ・國會派領袖為奧利佛‧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   1648AD  ▍荷蘭獨立成功   ・建立「共和國」,由奧倫治家族任共和國總督   ・改為王國後,由該家族傳承王位     ﹝共和政體﹞ Commonwealth   1649AD  ▍建立﹝共和﹞政體   ・1月30日,公開處死查理一世,廢除王政   ・由克倫威爾主政   1651AD  ▍英國制定《航海法》,與荷蘭發生「貿易戰爭」   ・英國取得勝利,奪得不少海外市場   1653AD  ▍克倫威爾任「護國主」(Lord Protector)   ・解散國會,自訂法律,實行獨裁統治   ・1658年,由其子理查‧克倫威爾(Richard Cromwell)繼任     ﹝斯圖亞特王室﹞ House of Stuart 復辟   1660AD  ▍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復辟」   ・由法國歸來,國會承認其為英王,王政復位   ・國會制定法律以鎮壓清教徒   ・欲效法其表兄弟法王路易十四,以建立絕對王權地位   1670AD  ▍查理二世與法王路易十四締結密約   ・宣言自己為天主教徒,獲得法國出兵援助   ・國會議決,官員及議員只得由國教徒擔任,以與國王抗衡   1685AD  ▍英王詹姆士二世(James II)即位,與國會發生權力衝突   ・查理二世之弟,亦為絕對王權論者   ・信天主教,與清教徒再次衝突   1688AD  ▍爆發「光榮革命」   ・國會暗中決定迎請瑪麗二世(Mary II)與威廉三世(William III)    伉儷回國接位    |瑪麗二世為詹姆士二世之女    |威廉三世本為荷蘭總督奧倫治公爵   ・此「不流血革命」中,詹姆士二世逃往法國,並丟棄國璽   1689AD  ▍瑪麗二世與威廉三世正式即位「共治」   ・制定《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消除議會與國王的對立,    確立議會政治之規律,奠定現代民主政治的標準範例    |國會 ─ 表決權 ─→ 法案        ─ 同意權 ─→ 徵稅、徵兵        ─ 會內自由發言權(議員言論免責權)    |人民 ─ 請願權、自主選舉議員權、法律的人身自由權     該時代因於商業經濟的繁盛,君王的專制,制式軍隊的持有,及都市、與非一級產業的發達,復加以後期於英國所發軔工業革命的影響,歐洲各國與其他洲國家的發展間產生了鉅大的差距。先有君王之專政、後來則是政治決策權勢集於中央化,獨立民族國家乃成為主要的劃分界域。英國首先協助荷蘭爭取從西班牙治下獨立,又在1588年打敗了無敵艦隊,積極發展外向型貿易經濟。與傳統貴族階級有所別的鄉紳及中產階級因此興起,而在他們的主導下發生了「清教徒革命」與「光榮革命」,英國的國王專制因而被推翻,以代議士選舉為中心事務的公民政治至此確立。   十八世紀,繼英國國會立下了「代議政治」與「政黨政治」之民主常規化改革後,在十八世紀末,又發生了兩個對世界各國具有啟發性質之「立憲」與「共和」的政體革命:     1620AD  ▍英國清教徒乘「五月花號」前往美洲   1756~1763AD  ▍英、法在北美洲爆發殖民地戰爭   1764AD  ▍英國對北美殖民地課苛捐雜稅   1775AD  ▍美國「獨立戰爭」   1776AD  ▍美國發表《獨立宣言》    1789AD  ▍法國大革命     從此民主政治的火苗隨著人民的請願、政府的改革、甚至革命的鉅變,廣布於五洲各地,及至二十世紀末、共產主義亦破產以後,終成為普為世人所公認的合理性政治體制。        ──.──   我們不斷在史頁的巨冊中見到各個民族、王朝、帝國、體制、文化之興起與衰亡。一進入國族主義達至極盛的二十世紀,即便人類在政治理念、科學知識的探索上已大有長進,仍然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之禍。文明會走向沒落,依湯恩比於全盤史觀式鉅作《歷史研究》中的分析,本講可簡示其關鍵概念為:                     自決之失敗 「文明」───────────────────→「衰落」      生力(扭曲、減)     │   │ ∴   *            *  ◎   ◎   創 「制度化、偶像化」  不大 勝   黷 ∵技術退步、外力   造------------事  利--→武  打擊﹝徵象﹞  《的            創 》的 戰 的   少────→制←─────造 →陶 國 自   數 迷戀先 度 偶像崇拜 的眾 醉   殺     前成就         〔緣   由﹞     《HOME:搶救家園計畫》一書中即引有此位英國史家之論:「史學家阿諾德‧湯恩比認為:文明之所以會消失,是因為自殺,而非被謀殺(civilizations die from suicide, not by murder)。」²湯恩比會有此說,是因為他相信文明之有演進的歷程,如同人之有生命週期一般。當一個文明發展到了表象上最為輝煌、官式建築物最為雄偉、軍事力量最為強盛的帝國時期,即代表此文明走到了由盛往衰的轉捩點,因為其人文精神價值已不再邁進,僅一味注重外在的權力誇耀形式。   當內部有權階層的權力與財富已壓制了內部無權階層的創造性活力,中心式的主流文明總會走向自毀崩潰,而外部蠻族──外部無權階層的侵逼壓力不過是加速了這個時程,羅馬帝國的滅亡即是典例。和一般人對歷史的認知有異,湯恩比把古羅馬由共和體制走向帝國化視為文明的「退化階段」。而大不列顛從「伊莉沙白-莎士比亞」文藝興創時代推演至維多利亞「日不落」殖民帝國之時,亦走入了類似的「人文精神沒落」過程,英吉利帝國因此才沒隔多久於甫進入廿世紀即迅速失去領袖群倫的地位。若依此論,那麼近年力倡「大國崛起」論調的新興東亞強權應該獲得什麼啟示呢?   (022210 via Tweets³ 122009.)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敝文〈[筆札] #雜思 之三〉(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40445809680177&id=100011442976863):註⁹   ² https://twitter.com/flaneur_tw/status/6692158092   ³ #大人生活週記﹥   (052899.19) #思語篇﹥#廿世紀綱領﹥七、民權的內容   本講只略為提及在前講次所述時代環境下,對於時局及後人的政治理念卓有貢獻的幾種學說。   首先是在傳統君權至上的時代,為體制變革與革命所提供的理論基礎中,關於人民權利的部分。    ‧洛克(J. Locke,英國人,1632~1704)   -在1690年發表的《政府論二篇》(/Two Treatises on Government/) 中,率先由基督宗教的角度之外,強調「/人天生都是自由、平等、獨立/」的理念,主張主權不是國家的、而是人民的,以駁斥君權神聖的觀點。國家是至高無上的,但還是要受到公民以及自然律的約束。被視為《美國憲法》精神之父。    ‧盧梭(J. J. Rousseau,法國人,1712~1778)   -在1762年發表的《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或稱《社會契約論》(/Of The Social Contract/)中,主張「天賦人權」的說法,與「君權神授」說交鋒,強調自由的天然性質:      「/放棄自由,即是放棄做為人;放棄做為人,就等於放棄了做為人的權利與義務。/」「/說奴隸之子是生而為奴隸,就等於說他生來不是人。/」      明確指出人民的基本權利,應包括「生命或生存的權利」、「人身自由的權利」、「財產使用及處分的權利」等,成為法國大革命時《人權宣言》的理論依據。      至於「社會契約」是指:國家是由社會所有成員自願且一致的協議所組成之統一的政治社群,成員並服從於所集體選出的政府的法律。──國家正當性的主張由此確立。但這通常只是一種「假設」的契約,實際的國家並非由公民間這種明顯的「契約」所建立。雖存在理論不合現實之病,卻無害於社會契約論之廣受普世接納,因為歷史經驗彰示出:無更適切可行的理論。    ‧彌勒(J. Mill,英國人,1806~1873)   -於1859年發表《自由論》(/On Liberty/,嚴復譯為《群己權界論》¹),以功利主義的立場強調「/人民有以自己的方式來追求自己幸福的自由;只要不剝奪他人的自由,或妨礙到他人爭取到的自由,就是自由。/」基於效益論(utilitarianism)的原則²,「/應該絕對禁止國家或社會介入人民思想和感情的內心生活。/」      在《政治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提出:      「/自由放任原則……應該普遍推行:除非某種極大的善要求,每一項偏離這項原則的行為都是一種確定的惡。/」      不久之後,彌勒對於「極大的善要求」略作讓步,不再主張「絕對」的善要求,「/政府應制定法律來維護每個人善意的自由,而限制個己去侵犯到他人權益的自由。/」      申明經濟政策須與人民的自由相一致,並主張當時算是相當激進的一些理念,如自然資源的全民所有權、男女的平等、節育及強制性教育等。        ──.──   關於政府的運作體制方面,則出現了「責任政治」與「三權分立」等廣納為現代各國政制基本架構的學說。    ‧前述洛克的《政府論第二篇》(/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或《政府論次講》)中,主張政府是受全體人民的委託而組成的,倘若政府違背了受委託──為一種「默許」(tacit consent)成的「準契約」──的目的(如為全民謀取福利),則人民有權取消(由國家出去)或撒換之。     提倡三權並立的政府,而立法權應大於行政權或司法權,並相信宗教自由與政教分離的重要性。至於人民約束政府的手段,則有罷免、連帶處置、輿論、甚至以革命對抗冥頑不靈者,強調的是「責任政治」的重要。其很多理念都在《美國憲法》中表達出來了, 包括允許人民持槍以便反抗政府的權利。    ‧孟德斯鳩(B. de Montesquieu,法國人,1689~1755)   -於1748年出版《法意》(/The Spirit of Laws/),在該演講集中詳細地分析了共和、君主、專制政體的利弊,而強調法治政府的建立合理性。      主張政府體制必須依法成立,政府的執法與施政須依據「法治」的原則;為使政府能貫徹法治的精神、不至於濫權,則須將政府的權力予以「分權」,並讓其相互「制衡」;應將政府給分成行政、立法、司法三個部門,相互獨立運作,且相互牽制,使得政府無法濫用其職權,而得以保障個人的自由與權利。   - - - - - - - - - -        ┌────┐        │ 立 法 │        │════│        │(立法者)│       ↗└────┘↖      /        \     ↙          ↘ ┌────┐       ┌──────┐ │ 行 政 │       │ 司  法 │ │════│←─────→│══════│ │(執法者)│       │(依法審判者)│ └────┘       └──────┘      | 立法者 + 執法者 => 獨裁    | 立法者 + 審判者 => 民權無據    | 執行者 + 審判者 => 民權無保障   - - - - - - - - - -      其「三權分立」的建設性主張,首先在美國獨立後的憲法中加以實現,進而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政制楷模。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敝文〈自由主義? ──主義、效益論與宗師〉(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88362634888494&id=100011442976863):註³   ² 前參:──效益論   -- ☆ [Origin:椰林風情] (053099.19) #時鑑篇﹥#廿世紀綱領﹥九、憲法中的民權   James Barr 嚐言,法律乃植基於自然律與啟示律(或道德律)的基礎而演進而來的;至若人民的權利即是相對於這些律則的「適應」鬥爭而逐步取得。   法律通常不由人民、而是由統治或特權階級的精英所制定,即便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亦復如此。《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為國民政府時代召集的學者擬稿研妥後,再經由「名義」上為各省各地的立憲國民大會代表所通過制定。而當時的人民實際上並無真正表達意見與臧否的機會,與台灣地區人民的決意更是難涉關係。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號稱是人類首部公意的民主制度之成文憲典,其於制定時參與者亦僅限於極少數的殖民地領導階層──實即斯時最主要的既得利益者,與仍過著英國上層生活方式的菁英們所為。¹   那人民為何後來能夠、且應該接受它們為其「民主」制度的根基呢?首先是憲法本身會保留對於時代、環境之異動而相對變動的彈性〈Ex. 修憲、釋憲、立法、甚立新憲,即律則的相對「適應性」〉。人民的生活與文化,即是在律則的支配下,同步進化與適應的過程。人民同律則演進的同時,與憲法之關聯的正當性(所謂民意的「基本合法性」)因以建立(當然是在該憲法仍保持變動的彈性與機制的前提下)──生活在一個國家之疆域內的人民,依洛克(J. Locke)的〈政府論〉,其即與國家構成了「默許」(tacit consent)的「準契約」。²   台灣地區實施《中華民國憲法》半個多世紀來,無論其中幾多波折,以之為核心的法律系統確實與人民的生活適應性給關聯在一起了。即使是欲另新憲的獨派人士,在由體制外的抗爭中、到了為取得合於當前法制的權力而進入體制內時,亦同時經由目前憲政之運作,適應了中華民國體制、律則下的環境,而同時得「關聯」於目前的憲法。如有時在野立委不時引用憲法中的條文及申請釋憲等手段,以為捍衛、堅持或解釋民權、法制上的爭論依據,而其也在該法律系統下競選公職。至少在今時的時空環境,我們俱皆遷就律則的環境,而這個環境也因應法制而作了部分的演進。   另在國際的社群上,諸如西方式人權與常態性的人道標準(所謂「國際人權干涉主義」的成熟)³、環境保護的義務等,已逐漸被認知為現代社會、進步國家的指標,其也是在未經公眾決意下,成為新的、各國人民(包括我們)須去適應的道德律。權利也同時具有國際性妥協的性質的。   所以,為了增強一點適應的能力,就稍微復習一下我國憲法中有關人民權利的部分規定,當有其公民常識性價值。        ──.──   1. 民族平等的規定   ‧憲法第五條:「/中華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為民族平等的宣示性原則。   ‧第二十六條、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六十八條、第一百六十九條等條文中有關選舉名額與地位保障的規定,為具體性的規定。   2. 平等權的規定   ‧憲法第七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為現代法治國家裏,「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宣示。   3. 自由權的規定   ‧第八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乃「人身自由權」或身體自由的規定,保護人民不受國家系統行非法侵害的權利,為一切自由權利的基礎。     ‧第十條:「/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為人民的「居住自由權」及「移置自由權」的規定。     ‧第十一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為「意見自由權」的規定,美國憲法中則全由「言論自由」的概念統攝之。     ‧第十二條:「/人民有秘密通訊之自由。/」此「通訊自由權」之規定,易受政府予以「秘密」之監控,而通訊之自由,亦常受私人單位之侵害,乃法與執所不周也。     ‧第十四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在《國家安全法》中則對此自由施加「/不得違背憲法或主張共產主義,或主張分裂國土/」之限制,已為大法官會議宣布違憲。在《集會遊行法》中對於室外集會、遊行之活動,又原則上採用事前許可制。結社之自由,如組黨、公開社團,也有登記制的限制。     ‧第十三條:「/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為「信教自由權」的規定,但我國宗教法則對於「本土」之宗教另有限制性的差別規定(相對於外來宗教、如基督宗教而言)。   4. 生存權的規定   ‧第一百五十五條:「/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人民之老弱殘廢,無力生活及受非常災害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扶助與救濟。/」為社會安全層面下,人民最根本的「生存權」的保障。   5. 受益權的規定   ‧第十五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為人民的「經濟受益權」的規定,也是市場經濟體系國家的基本規約。     ‧第十六條:「/人民有請願、訴願及訴訟之公權。/」為人民的「行政及司法上的受益權」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就權利方面著眼,為人民的「教育受益權」的規定。   6. 參政權的規定   ‧第十七條:「/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為人民行使政權或「直接民權」的規定。但創制、複決之權在二十世紀仍有立法上與實施上的困難。   7. 義務的規定   ‧第十九條:「/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為市場經濟國家維持財政基本收入而加諸於人民身上的「財政義務」的規定。     ‧第二十條:「/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為維持國家安全而加諸人民身上的「國防義務」的規定。我國的徵兵制度中,只有男性國民具此義務。     ‧前述第二十一條關於國民教育的規定,同時亦為維持國民基本素養的「受教育義務」的規定。   8. 其他權利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為對於人民其他正當性權利作事前保障的概括性條款。   9. 人民權利的限制規定   ‧憲法第二十三條:「/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此乃限制人民自由權利的各種法律的立論基礎,規定各種權利之限制在「必要」時可以立法程序為之。憲法第四十三條,有規定《緊急命令法》的法源依據。     ‧過去在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前,《臨時條款》尚有一規定:「/一、總統在動員戡亂時期,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為緊急處分,……/」則讓總統可以迴避立法院查核或追認的程序,而幾乎可以任意限制人民之權利(合法的獨裁權?),可謂是台灣在該時期政治發展上的一塊陰影。     ‧以下對上述兩條款與戒嚴權作一個比較:    -法律依據     | 戒 嚴 權:憲法第二十九條、《戒嚴法》     | 緊急命令權:憲法第四十三條、《緊急命令法》     | 緊急處分權:《臨時條款》第一項      -發布原因     | 戒 嚴 權:國家正值戰爭、內亂或特別事變,情            勢危急     | 緊急命令權:國家遇有天然災害、病役或國家財政            經濟上有重大變故,須為急速處分     | 緊急處分權: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            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      -發布時期     | 戒 嚴 權:立法院集會或休會期間     | 緊急命令權:立法院休會期間     | 緊急處分權:動員勘亂時期      -發布程序     | 戒 嚴 權:行政院會議之議決,並經立法院通過            或追認     | 緊急命令權:行政院會議之議決,但須於一個月內            提交立法院追認     | 緊急處分權:只須經由行政院會議之議決即可,不            須通過立法院的追認      -效力     | 戒 嚴 權:在戒嚴區域內,行政、司法機關須受            當地最高軍事長官指揮或掌管,並得            停止、限制人民之各種自由及權利     | 緊急命令權:在發布後,可以停止或變更既定法律            的效力     | 緊急處分權:同上,且不受憲法第三十九條及第四            十三條所規定程序的限制,惟立法院            事後可依憲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關於            覆議程序的規定予以決議要求變更之   10.自由或權利受公權力侵害時的保障   ‧憲法第二十四條:「/凡公務員違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者,除依法律受懲戒外,應負刑事及民事責任。被害人民就其所受損害,並得依法律向國家請求賠償。/」因此制定了《國家賠償法》作為該項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法》第二條:「/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受損害者,亦同。/」前半段條款是就公權力作為的積極面作規定,後半段條款是就不作為的消極面亦可以請求賠償的規定。並採無過失責任主義;國家為其公務員的侵害而作賠償,則表明了當中的公法人與其職務代理人的連帶關係。     ‧《國家賠償法》自民國七十年施行,而於最高法院七十二年第七0四號判例限制被害人對於上述條款中「/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的情況,必須有公法上「請求權」存在,才可請求國家賠償;至於對於不具公法上請求權,而僅具有「反射利益」、「自由裁量」之公務員於行政上不作為的事件,國家責任在援引該判例上難以在判決中成立。民國八十七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作成四六九號解釋,認為該判例係對人民請求國家賠償增列法律所無之限制,有違憲法意旨,今後應不予適用,回歸到原規定。     ‧除《國家賠償法》外,國家賠償的規定又散見於其他各特別法之條款,如《國家總動員法》、《行政訴訟法》、《冤獄賠償法》、《核子損害賠償法》、《土地法》、《鐵路法》、《民用航空法》、《警械使用條例》等法條文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敝文〈#廿世紀綱領﹥七、民權的內容〉(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91777334547024&id=100011442976863)   ² 敝文〈自由主義? ──主義、效益論與宗師〉(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88362634888494&id=100011442976863):──宗師   ³ 八、九0年代以來政治範疇之事務的「全球化」,使得人權議題蔚然成為外交政策的本質與潮流。寄望能獲致後工業化開發國家地位的開發中國家,想在新世紀之生態與生物科技、資訊超速流通、資本流動更為自由的新經濟體系中得到利益,全球化是不可擋的趨勢,政治議題亦然。   -- ☆ [Origin:椰林風情] (060599.19) #厚生篇﹥#廿世紀綱領﹥十、經濟活動   孫先生謂:『民生兩個字是中國向來慣用的一個名詞,我們常說甚麼國計民生,不過我們所用這句話,恐伯多是信口而出,不求甚解,未見得含有幾多意義的;但是今日科學大明,在科學範圍之內,拿這個名詞來用於社會經濟上,就覺得意義無窮了。』歐陽勛於其《經濟學原理》提到:「經濟學研究的是如何利用經濟資源,來保障民生──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重點是以人役物,而非以物役人。不是為個人的滿足,而是以社會大眾的滿足與利益為主的經世濟民、國計民生之學。」這算是一位傳授資本主義經濟學之社會理想主義者的理想定義吧。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卷一冊一第二章即有提及:   "The propensity to truck, barter and exchange one thing for another... is common to all men, and to be found in no other race of animals."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interest. We address ourselves, not to their humanity but to their self-love, and never talk to them of our necessities but of their advantages."   則由現實勢利角度,指出經濟活動為人類所獨有的活動,而經濟的原因在於利益之交換。   簡而言之,經濟活動,即是資源,如金錢、物質、勞力等,在人為的交易系統下,如何分配與利用的活動。        ──.──   人類的經濟活動,在未行集居生活的「前農業期」中,主要是直接去面對大自然的環境,以採集野果和漁獵的「採食」活動為生。不管是收集野生食物的成果或是居住的地點,都隨氣候之變化而常常呈現不穩定狀態。   在進入新石器時代後,由於工具的進步,人類可以自己行農耕之「產食」而穩定為生,並且也會固定地長時間集居在一處適於耕種與畜牧的地點,而跨入了人類文明生活的「農業期」。   在這個時期,生產的分工、交易的市集、階層式的統治組織開始出現,交易制度也漸明確化,並產生了一些經濟活動的問題:    ‧生產的問題。像是為使農業活動能穩定進行,發明了曆法,而建立了春耘、夏耕、秋收、冬藏的規律。    ‧分配的問題。如何使生產物透過交易系統有效地分配到每個人的身上。    ‧人口的問題。人口的數量因定居而急速成長,生產力必須提高,以供應更多的人口;在人口數一向最眾的華夏地區,更成了關鍵性的歷史問題。    ‧土地的問題。可耕地相對於人口的成長而顯得稀少,新土地的開闢與所有權的制度,造成了封建下「地主-佃戶」的階級分別。    ‧交換的問題。隨著交易制度的速度與交易標的的複雜度日增,交易系統也不斷演進,像是:     | 個人式 ── 物物交換     ↓   | 市集式 ── 物物交換、先期代用品交換     ↓   | 貨幣式 ── 間接交換    ‧到了市場與生產之間接交易模式成熟後,產生了資本的問題。由原來於「地主-佃戶」系統下的土地私有制度的買賣體系,演變到了以生產工具之持有為差別的「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社會體系。   這個時期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其環境結構是一個基層體制呈長期穩定、變革難尋的封建時代:   - - - - - - - - - -            ┌────┐ 十字軍  =>    │政治組織│     <=文藝復興 ‌Crusade    │════│     1300s起 1096~1254  │封建體制│           ↗└────┘\ 蒙古西征 =>  /        \ 1218~   /          ↘ 1258 ┌────┐       ┌────────┐      │經濟結構│       │  社會思潮  │ ﹝環境  │════│←─────→│════════│  因素﹞ │莊園經濟│       │中古基督教會思想│      └────┘       └────────┘ - - - - - - - - - -   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即標誌著保存在東方的羅馬古典文化時代的終結,同時隨著文藝復興的熱潮與東方新事物、制度的引進,以環阿爾卑斯山之歐洲本體地域為中心的西方文化在經歷漫長的中古保守歷史之後,逐漸取得主導地位。資本為中心的「商業經濟」成為「後農業期」經濟活動的主要特徵。   - - - - - - - - - -        ┌────┐        │政治組織│        │════│        │君主政體│       ↗└────┘\      /        \     /          ↘ ┌────┐       ┌──────┐ │經濟結構│       │ 社會思潮 │ │════│←─────→│══════│ │商業經濟│       │人文主義思想│ └────┘       └──────┘ - - - - - - - - - -   在中古的封建、教會專制與守舊的體制之後,近代則在人文主義復興、再次理性啟蒙的背景下,貿易成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主要活動。   當商業經濟成為主流,基於當時的重商主義,商業關係的主要架構如下:   - - - - - - - - - -           武力、法律        ┌─────┐        │君主、諸侯│    共生 ↗└─────┘↖ 租稅、保護      /         \     ↙           ↘ ┌─────┐       ┌───┐ │貴族、教士│←─────→│新興中│ │、特權階級│   金流   │產階級│ └─────┘       └───┘  土地、特權         生產財、  、資本財          貿易知識   - - - - - - - - - -   「重商主義」或「商業本位主義」(mercantilism)乃進一步主張,政府應該監控國家工業與貿易的發展,視經濟實力為國力的最佳表徵與後盾,而在國際貿易的戰場中,尤應協助本國商人與資本家,設法損害或削弱競爭對手的實力,以取得本國更大的商業利益。   盛行於十六至十八世紀歐洲的重商主業型經濟政策,認為出口即增強國力,應優先於進口與國內貿易,國家的財富主要是以黃金與白銀的持有多寡來代表,為了創造貿易順差,政府的干涉是再正當不過了。又被稱為「重金主義」。    「重金主義」(bullionism):    英國學者 Thomas Mun、Oliver Cronwell 所主張。    以為黃金、白銀為各國主要的財富,為獲得更多這    類財貨,國家對內得實施統制經濟,對外則實施產    業保護政策,並以實力去降低貿易對手國的貿易障    礙與限制,以圖己利之增。   重商主義者的政策作為,先求減低對手國貿易壁壘,協助產業的成張以提供更多稅金,去加強國家的發展。接著為了取得貴金屬與原物料等生產資財,對殖民地之擴張乃成為資助母國的「必然」手段。   重商主義在刺激經濟成張與殖民地的發展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隨著殖民地的自覺、及茁壯得不再須要政策保護或設限的產業界壓力日興,在十八世紀中,自由貿易的思潮還是取代了重商主義。        ──.──   1776AD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發表《國富論》   ‧1723~1790年,蘇格蘭人   ‧該書(/Wealth of Nations/)被視為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肇始之作     史密斯花了十年的時間寫作其全名為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的論文,其成為第一本將政治經濟之研究,從政治學、倫理學與法理學中獨立出來的嚴謹著作。     書中大要分析在以工資、地租與利潤為收入的主要來源下,經濟財富如何產生與分配。其主要論點主張,在無政府的干涉及在自由貿易的情況下,資本可以達成最佳的生產與分配效率。史密斯以「看不見的手」來描述各個經濟個體在市場的引導機制下,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涉越少,其決策的效力越高。因此政府對任何自由競爭市場上的經濟活動所施加的措施,均是不智的。        ──.──   孫先生提到:『民生問題,今日成了世界各國的潮流,推到這個問題的來歷,發生不過一百幾十年。為甚麼近代發生這個問題呢?簡單言之,就是因為這幾十年來,各國的物質文明極進步,工業很發達,人類的生產力忽然增加。……外國叫做實業革命。』   傳統上,1769年,英國人瓦特(Watt)將蒸氣機改良成蒸氣引擎,而得以推動生產的機器,被認為是近世「工業革命」的正式開端。   工業革命,本意是指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間,財貨生產的體制由傳統以農業為主的經濟,轉移到大規模的實業之機械化(mechanization)生產。成功的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除了帶動國民平均收入的提高之外,也導致了所得分配、生活與工作情況、以及社會行為與規律的全面性變動。   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最先發生在英國,深遠地改變了英國的社會與經濟結構。勞力被由第一級(基本)財貨的生產,給轉移到製成品與服務的生產上。技術生產的效率急遽提升,且大批企業的集中化也促成了都市化(urbanization)的加速。產出的成長不再存在於傳統上家庭的手工業或莊園的地主經濟,而是在新興的企業體與工廠中。工作也變得例行化與「分工」之專業化。以實體生產工具所有權作為區別的新的社會與職業階級因此興起。   身為最早經歷工業革命的國家,英國成為十八世紀時的世界工廠,這段時期,倫敦居於整個世界工業化貿易網絡的中心地。工業革命很快就擴散出去,先是在法國、比荷蘆、普魯士及美國;接著延伸到北歐、日本、俄羅斯及加拿大等國;在二十世紀,第三世界的拉丁美洲、南亞、中東、非洲、以及中國也開始了工業化。        ──.──   工業革命下,主流宰制的經濟體制思想稱為「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是在價格與市場的網絡中,由經濟個體與企業自行進行財貨、服務的生產與交換的制度。它有幾個主要的基本原則:    ‧基礎的生產設施、土地與資本,為私有的。    ‧經濟活動是由買方與賣方在市場的互動而組成的。    ‧土地與資本的擁有者以及勞力的提供者,為了追求最大利益而可以自由追逐其私利;消費者也可以在滿足最大的前提下去自由花費他們的所得。即市場的競爭可以使生產者的產出決策與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滿足)進行合意。    ‧只要有自由競爭,經濟活動即可以自律進行,政府的監督越少越好。   近代的資本主義於十八世紀浮現,首先是1750年代後在法國的「重農主義」(physiocracy)學派。他們的論理認為,在經濟體系中存在著自然的秩序,不須要國家指示其人民如何達到繁盛之路。初級的生產活動,如農業、漁業及礦業,可以產生經濟上的「剩餘」(surplus)或「淨產出」;到於製造業的經濟活動,只是單純於產品的種類與產出上作轉換與循環而已,不會產生淨財富。   另外在英國,亞當‧史密斯也是主張在政府干涉越少的情況下,經濟體系本身存在其秩序性,但是他還認為製造業也是具有淨產出效應的。由於勞力的分工與市場功能的延伸幾乎是無限制的,製造業與貿易活動即可擴張社會整體的財富。   史密斯與重農主義者為十九世紀社會在物質層面全面轉換的現象──所謂「工業革命」──提供了理論背景。工業化的過程中,人力與獸力被機械力取代,以製造財貨,生產趨於專業化且集中於大型單位,如工廠中。機械力提高了勞力的生產效率,財貨的產量增加且更加便宜。   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同時付出人道的代價,早期的工業化伴隨著大多數勞動者的犧牲。像在英國,對於童工的搾取、超長的工時或有礙健康的工作處所,所在多有。在德國,政治哲學家卡爾‧馬克斯(Karl Marx)乃出版了《資本論》三卷(1867~1892, /Das Kapital/),嚴厲控訴資本制度的缺陷。馬克斯直接攻擊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生產工具的「私有制」,認為土地與資本須為社會全體所共有,並根據需求作生產系統上的配置(計畫)。   其時,特別是美國,現代化公司(corporation)組織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蓬勃,開始成為商業組織的主流型態。生產過程經組織性的管理,使得企業間出現合併、壟斷、甚至是能控制整個產業的「托辣斯」(trust)。美國國會也在民意的反彈下,制定了「反托辣斯」(anti-trust)法規,企圖制止企業體的壟斷行動,以保證產業與商業上基本競爭性的存在。   到了二十世紀的現代,資本主義又總與戰爭、革命、以及經濟蕭條(depression)如影隨形。不過資本型經濟體制也展現了其顯著的適應力,像以政治力行適度介入以緩和「景氣循環」(boom & bust cycle)的週期效應。一次世界大戰的革命,產生了首個馬克斯共產主義國家──蘇聯;之後在德國,其遺禍也使得混合著資本主義與國家社會主義(state socialism)的納粹黨(Nazi)體制(national socialism,民族社會主義)得以建立,其集合暴力與領土擴張政策(expansionism)的政權本質,甚至導致另一次更大規模全球性衝突的發生。   二次大戰後,共產制度支配著東歐、中國與北朝鮮等。於通貨膨脹及失業的間歇性問題之中,西方式資本主義國家則仍得享受著經濟成長與生活水準的提升。1980年代末「冷戰」(Cold War)終結,前蘇聯共產集團國家轉向到資本主義的改革路線,中國成為唯一仍維持共產政權的強權,但亦向著市場經濟靠攏中。許多開發中國家,在後殖民(postcolonial)初期強烈受到馬克斯主義的衝擊,後來在尋求經濟困境的擺脫之道時,則傾向於改採資本主義的部分修正形式。   (061099.) #厚生篇﹥#廿世紀綱領﹥十一、#社會主義與馬克思 (I)   孫生先有謂:『因為有了這種實業革命,工人便受很大的痛苦。因為要解決這種痛苦,所以近幾十年來,便發生社會問題。』『社會主義的範圍,是研究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的問題,就是研究人民生計問題。』『社會主義中的最大問題,就是社會經濟問題,這種問題,就是一般人的生活問題。因為機器發明以後,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被機器奪去了,一般工人不能夠生存,便發生社會問題;所以社會問題之發生,原來是要解決人民的生活問題。』   社會主義,是主張以和平、民主、代議或暴力的程序,在國家對生產工具的所有權、財富分配的控制下,進行經濟與社會改造的學說。它擁護將自然資源、基礎產業、銀行與信用機構、公共建設等都給進行國有化(nationalization)。   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communism)有時會被搞混。近世的共產主義,根據馬克斯以及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著作,特別是指,主張在有必要時以革命的激烈手段,進行廢除資本主義與私有利潤制的理論暨運動。這種主張後來經由俄國列寧(Vladimir Ilich Lenin)的革命行動而擴散出去。   現代的社會主義運動主要是起源於十九世紀晚期,時當資本主義的極盛。很多社會主義者,如英國的費邊社(Fabian Society)成員,支持透過代議的程序遂行社會主義的理想。1889年在巴黎成立的「第二國際」(Second International,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很多成員都是修正主義(revisionism)派之溫和的社會主義者。在美國則有1877年社會勞動黨(Socialist Labor Party)的創始,1901年時該黨內的一個溫和派系與德布斯(Eugene V. Debs,1900年起連四屆競選美國總統)創立的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合組成社會黨(Socialist Party)。   一次大戰期間,除了美國與英國之外,歐洲很多社會主義者紛紛支持各自的政府。各國的左翼反對黨把該次大戰稱為「對帝國主義的鬥爭」(imperialist struggle),並催促各國的工人集合其力量來把大戰給轉變成「世界工人革命」(workers' revolution)。大戰結束後,在英國、丹麥、挪威、瑞典、澳洲、紐西蘭等國,社會黨派曾短暫取得執政的權力。   1920與1930年代,對於新生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的支持態度上,社會主義者與共產主義者之間發生了一系列的衝突。由於法西斯主義(fascism)的興起,部分國家的社會黨曾試圖與共產黨組成聯盟關係,但隨著1939年蘇聯與德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German-Soviet Nonaggression Pact/),這些聯盟都告瓦解了。隨後二次大戰爆發,同盟國(the Allied)陣營國家內的社會主義者更轉而全力支持其政府。   二次大戰結束後,社會主義的力量隨而成長。英國的工黨(Labour Party)擊敗邱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的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贏得大選,並推行部分產業的國有化政策。稍後在其他歐洲國家,如法國、義大利、比利時、挪威,社會黨派相繼獲得執政權力。在亞洲國家中,像是印度、緬甸、日本等,社會主義也取得部分進展。蘇聯在東歐的附庸國家則被共產黨所支配,中國與古巴也建立共產體制。非洲與拉丁美洲國家則不時在政權的激烈更替中時而採用社會主義的政治觀。美國在小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任內為提振經濟景氣的一系列「新政」(New Deal)裏,則也加入了不少社會福利觀點的政策。   時至二十世紀之末,冷戰的終結被標誌為資本主義的全面勝利。然而在行將進入下個世紀之際,東歐大部分國家由前共黨改造後的化身重新執政。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成員中的主要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也紛紛為中間偏左的社會黨派取得政策的主導權。而歐洲經濟與政治上的進一步統合,仍是勢在必行。        ──.──   在馬克斯主義與其他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的社會主義現身以前,從十八世紀後期開始,近代一些社會主義思想的雛形開始出現。部分可以說是帶著烏托邦色彩的社會改革理想(Utopian socialism)。      烏托邦社會主義:    欲將社會定於一「理想狀態」, 使其不致  變動其/上層/及/下層/結構。      ┬   ┬      │   └→生產的社會關係(馬克斯語)      │      └→政、法、文、藝、哲……      -傅立葉(Charles Fourier, 1772~1839,法國人)   ‧1808年出版 /Theory of the Four Movements and of General Destinies/,相信宇宙的諧同性(harmony),可以維持社會組織的協同組合化,稱為傅立葉主義(Fourierism)。   ‧把世界分為四個部門:物質界、有機生命、動物生命及人類社會,只要廢除各種社會上的抑制機制,讓人民能自生生滅,諧同性即可保證社會的繁榮。   ‧社會以「密集隊」或「工作隊」(phalanx)為單位,大約1600人共同生活在集約農場中心的集合住宅中,並建立行為的詳細規範,工作則依天生才賦加以分配,同樣以維持個體生活為公平分配的準則。    -聖西門(Saint-Simon, 1760~1825,法國人)   ‧16歲時曾參加美國大革命,回國後其發展促成了聖西門學派(Saint-Simonianism)。   ‧主張廢除自由主義的制度,組成由科學及產業菁英指導、且資本與土地公有的社會型態,以增進全體社會大眾的利益。   ‧創立「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一詞,相信其可以抑制戰爭與貧窮,並以公義的手段,改造社會。   ‧1825年出版 /The New Christianity/,認為基督教的精神可作為工業化的指導力量。    -歐文(Robert Owen, 1771~1858,英國人)   ‧合作(社)運動(cooperative movement)的創始人。   ‧改善個體的工作環境,能提高人類的生產力。   ‧1825年,在美國印第安那州建立共同村 New Harmony,但志願村民的熱情很快消退、不遵行公約,1828年該村成為諷刺烏托邦主義的笑柄。     ‧實驗: 利潤[消除] <-> 貨幣[廢除]              => 勞動券的交易制度      -蒲魯東(Pierre Joseph Proudhon, 1809~1865,法國人)   ‧被視為現代無政府主義(anarchism)之父,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後被選為立憲議會議員,1849年由於批評路易拿破崙總統(Louis Napoleon,後來的拿破崙三世皇帝)而下獄,1852年獲釋後長住比利時。   ‧在 /What is Property?/ (1840)小冊子中譴責經濟力(資本)集中與私有財產制。認為財產的擁有為偷盜、罪行、有產階級統治權的根源,私有財產制是為不正當、剝奪大眾利益的手段依據,所以應以自發性的勞動力為尚,以人民的勞動為產出價值的評判。   ‧構思一個以人民的倫理天性與道德的責任感為尊、可以高度發展,而不需要規範性之政府存在的社會;只要廢除資本與財產的私有化,讓生產工具得以平等為人民的勞動力所用,社會的產出效率與總體利益自然會成長。經濟力量(資本力)的集中使得報酬分配極為不平等,應以人民勞動的付出為分配的標準。        ──.──   激進的社會主義之代表是共產主義,一種由卡爾‧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德國人)所創立、「科學」物質觀的現代社會主義思想。     1818  ▍誕生   ‧出生於德意志(Germany)的特里爾(Trier)¹,為猶太人血統   1835   ▍十八歲   ‧自特里爾中學畢業,進入波昂(Bonn)大學   ‧喜觸浪漫主義(romanticism)的文藝,練習鬥劍的技術、愛寫情詩   ‧與女友珍妮‧威斯特華(嫁後即 Jenny Marx)訂婚   1836  ▍十九歲   ‧轉到柏林(Berlin)大學研究法律學   ‧由浪漫主義的浸淫,轉向嚴謹性黑格爾主義論述的研讀   1841  ▍二十四歲   ‧獲得博士學位   1842  ▍二十五歲   ‧任職於科隆的《萊因報》(/Rheinische Zeitung/),擔任撰稿主筆,受「青年黑格爾學派」學者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的影響,立論主左派與唯物論   1843  ▍二十六歲   ‧《萊因報》因過於激進而被查禁   ‧遷往巴黎,研讀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的資料,思想上由黑格爾的哲學探討擴大到政治與經濟的總體領域   ‧寫作《神聖家族》(/The Holy Family/ or /A Critique of Critical Critique/),次年出版   1844  ▍二十七歲   ‧開始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一起工作   ‧著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On The Jewish Question/、/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Law/   ‧恩格斯著 /Outlines of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1845  ▍二十八歲   ‧被迫以發表革命性文章的政治理由而離開巴黎,遷居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ussels),並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確立其「唯物史觀」的思想體系   ‧著 /Theses on Feuerbach/   1847  ▍三十歲   ‧和恩格斯共同起草《共產黨宣言》(/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著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恩格斯著 /Principles of Communism/,兩人合著 /Communist League/   1848  ▍三十一歲   ‧正式發表《共產黨宣言》,聲言「工人無祖國」的理想,揭櫫「科學的社會主義」旗幟²   ‧法國發生「二月革命」,成立「第二共和」   ‧被比利時政府驅逐,遷往巴黎,之後又遷回科隆,並發行《新萊因報》(/Neue Rheinische Zeitung/),宣揚其理念   ‧演說 /Communism, Revolution, and a Free Poland/   1849  ▍三十二歲   ‧遷居英國倫敦的貧民區(蘇荷區,與唐人街同區)   ‧著 /Wage-Labor and Capital/   1850  ▍三十三歲   ‧四兒子因生活困頓、營養不良而死   ‧著 /The Class Struggle in France, 1848 to 1850/,恩格斯著 /The Peasants' War in Germany/,兩人合著 /England's 17th-Century Revolution/   1851  ▍三十四歲   ‧二兒子去世   1852  ▍三十五歲   ‧著 /Revolution and Counter-Revolution in Germany/、/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Revelations on the Cologne Communist Trial/   1853  ▍三十六歲   ‧著 /The Duchess of Sutherland and Slavery/   1856  ▍三十九歲   ‧大兒子去世   ‧獲得家鄉來的一筆小遺產,家境改善   1857  ▍四十歲   ‧著 /Pre-Capitalist Economic Formations/   ‧1857~1860年期間與恩格斯在《紐約每日論壇報》(/New York Daily Tribune/)上發表關於中國戰事的文論   1859  ▍四十二歲   ‧出版《政治經濟學批判》(/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1861  ▍四十四歲   ‧母親離世   1863  ▍四十六歲   ‧1861年開始的《剩餘價值論》(/Theories of Surplus Value/)三卷全部出版完成   ‧著 /Proclamation on Poland/   1864  ▍四十七歲   ‧在眼炎、肝病、癤瘡等病纏身下,於資本主義的首都──倫敦成立「第一國際」(First International),又稱「國際工人協會」(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時為9月28日,成員兩千餘人,自任主席;揭示以「無產階級工人無祖國」,積極參與歐洲各國勞工運動與經濟會議   1865  ▍四十八歲   ‧開始撰寫《資本論》(/Das Kapital/, /Capital/ 德文版)³   ‧恩格斯著 /The Prussian Military Question and the German Workers' Party/   1866  ▍四十九歲   ‧恩格斯著 /What Have the Working Classes to Do with Poland?/   1867  ▍五十歲   ‧開始由漢堡的奧圖梅森公司(Otto Meissner)出版其《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Kritik der politischen Oekonomie/)第一卷/第一冊:《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Buch I : Der Produktionsprocess des Kapitals/),討論財貨的流通、資本的產生過程、絕對與相對之剩餘價值(surplus-value)的產生、勞動力轉換成工資(wage)的過程、(剩餘價值轉變成)資本的積累過程……諸主題;對由少數資本家壟斷生產利益的資本主義制度予以全面性與根本性批判,主張廢除私有財產制,施行階級鬥爭,將生產所得由社會分配   ‧次年恩格斯為之著 /Synopsis of Marx's Capital/   1869  ▍五十二歲   ‧著 /The Abolition of Landed Property/   1870  ▍五十三歲   ‧「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爆發,國家主義的熱潮使「第一國際」分裂,大批無產階級為祖國而戰,且德國首相 Otto von Bismarck 和法國第三共和宣布其為非法組織,總部改遷往費城,之後形同解散   1871  ▍五十四歲   ‧法國罷黜拿破崙三世、成立「第三共和」,巴黎在四個月的圍攻後投降、普魯士軍隊戰勝   ‧3月發生「巴黎公社黨」(Commune⁴ of Paris)革命,在5月內戰中的 Bloody Week (5月21至28日)後為政府軍敉平;這是馬克斯詳細觀察(生平僅見)的一場革命,期間如同法國大革命般,兩方展開大肆仇殺,革命黨殘餘領導人後被流放至 Melanesia 的 New Caledosia   ‧戰後,作 /The Civil War in France/,其妻珍妮作 /Escape from Post-Commune France!/,馬克斯於事後對第一國際委員會發表此〈法國內戰〉演說,頌揚公社黨人   1872  ▍五十五歲   ‧提出 /Report to the Hague Congress/   ‧恩格斯著 /On Authority/   ‧兩人發表關於「第一國際」紛爭的立場:/The Alleged Splits in the International/   1873  ▍五十六歲   ‧中風   ‧《資本論》第一卷法文版(/Le Capital/)出版,M. J. Roy 負責翻譯工作   1874  ▍五十七歲   ‧著 /Political Indifferentism/   1875  ▍五十八歲   ‧著 /Conspectus of Bakunin's Book: Statism and Anarchy/   ‧與恩格斯合著 /For Poland/   1876  ▍五十九歲   ‧恩格斯著 /The Part Played by Labour in the Transition from Ape to Man/   1879  ▍六十二歲   ‧與恩格斯合著 /Reformists in Germany's Social-Democratic Party/、/Strategy and Tactics of the Class Struggle/   1880  ▍六十三歲   ‧著 /Introduction to the Programme of the French Workers' Party/   ‧恩格斯著 /Socialism: Utopian and Scientific/   1881  ▍六十四歲   ‧妻子珍妮(Jenny Marx)去世   1883  ▍六十六歲   ‧女兒去世   ‧馬克斯本人於3月13日去世⁵   ‧恩格斯著 /The Dialectics of Nature/   1884  ▍‧恩格斯著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1885  ▍《資本論》第二卷   ‧恩格斯整理馬克斯遺稿,出版《資本論》第二卷   ‧恩格斯著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League/   1886  ▍‧恩格斯著 /Ludwig Feuerbach and the End of 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   1887  ▍《資本論》英文版   ‧在恩格斯策劃下,《資本論》第一卷英文版(/Capital/)出版,翻譯者為 Samuel Moore 與 Dr. Edward Aveling,後者之妻──即馬克斯的小女兒──亦負責引言等校正工作   1889  ▍第二國際   ‧「第二國際」(「社會主義工人國際」)成立,後為一次世界大戰的愛國主義熱潮所解體   1891  ▍‧恩格斯著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Paris Commune/   1894  ▍《資本論》第三卷   ‧恩格斯整理其遺稿的《資本論》第三卷發行³,並於次年發表 /Capital III: Law of Value and Rate of Profit/   ‧恩格斯著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Christianity/   1919  ▍第三國際   ‧蘇俄共產黨於莫斯科成立「第三國際」,又稱「共產主義國際」,因二次世界大戰時史達林發起斯拉夫民族主義而於戰後解散   1920  ▍中國共產黨創立   ‧第三國際派東方部長胡定斯基來華,指導陳獨秀、李大釗等,於上海成立「馬克斯主義研究會」;於1921年7月23日,該會假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李公館(舊說為1922年7月1日於法租界蒲柏路的博文女中),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代會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The Karl Marx House at Trier in Germany (https://web.archive.org/web/19980419015342/http://www-fes.gmd.de/marx/index_en.htm)   ² 1998年為共產主義一百五十周年(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Board/Test/00index.htm#共產主義一百五十周年)。   參見: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40812163517/http://csf.colorado.edu/psn/marx/Archive/1848-CM/)   ³ 中共中央黨校的《資本論》教本已濃縮成一百五十頁,教授重點亦有所轉換。在「文化大革命」時,重點在第一卷,主題為「以階級鬥爭為綱」;1978年確定鄧小平行改革開放的經濟路線後,重點轉向第二卷,主題為產業平衡發展的相關理論;1992年鄧「南巡講話」的熱潮則正式以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名目,重點轉向第三卷,主題為市場運行機制的理論。   馬克斯與《資本論》等著作之參考資料網站: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https://www.marxists.org)   Marx and Engels' Writings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20813000634/http://www.eserver.org/marx/)   Marx/Engels Internet Archive (https://web.archive.org/web/19970418023710/http://www.marx.org/)   ⁴ "communism" 一詞之法文 "communisme",即由 "commune" (義 common)衍生而來。   ⁵ 馬克斯在晚年戒除煙酒,並常去捷克西境的 Karsbad (今 Karlovy Vary)的溫泉療養;1881年12月,其妻珍妮因癌症去世;1883年3月13日,在恩格斯的陪護下,馬克斯也辭世了。   (061999.19) #厚生篇﹥#廿世紀綱領﹥十二、#社會主義與馬克思 (II)   在現代共產主義的最基本文獻、《共產黨宣言》中,明白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原則與目標。該宣言於1848年在倫敦發行,本來是馬克斯與政治經濟學者恩格斯共同為德國知識份子及技工所組成的秘秘會社──共產主義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所寫。   在該宣言裏,馬克斯認定「階級鬥爭」(class struggle)為歷史進化的主要動力,並預言階級間的對立將導致無產階級(proletariat,勞動者)對抗資產階級(bourgeoisie,資本家)之「革命」的發生。在革命中,私有財產制會被廢除,由勞動者取得經濟生產的主導權,且階級的區分最終將消弭於無形。共產黨徒即要做無產階級行動的盟友以及理論的先鋒!   其最後以一個著名的口號作結:「工人無祖國!」/「世界工人大團結!」("Workers of All Countries, Unite!")。該宣言是馬克斯唯物史觀之最簡潔與最易理解的陳述,且為其作品中最廣為流傳者,也是社會主義者的經典中最具影響力的單一文獻。        ──.──   馬克斯的理論是以「階級鬥爭」為其核心,並以「唯物史觀」來觀察及解釋經濟體系演化的趨向。    -唯物史觀   ‧階級鬥爭的經濟原因,以為:人類歷史〈社會〉的變化是「辯證」的關係   ‧思維的決定在於「物質」        [社會的下層結構]   ‧生產方式(或生產工具):為﹝物質問題﹞      │      │決定      ↓    經濟制度           決定    (物質的經濟 ───→ 社會制度/意識)              [社會的上層結構]        其有言:「勞動力的發展,必然帶動社會結構與思維模式的改變。」「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過程。」¹    -階級鬥爭   ‧為理論的核心   ‧黑格爾的絕對觀念論(idealism)倡「正、反、合」的「辯證法」:            「絕對」之存在           ↑           :        合/正→← ……        ↑   ︵    │   ︵   主 合/正→←反 客   觀 ↑      觀 ︵ ︶ │  ︵   ︶ 主 正→←反 客 觀      觀 ︶      ︶       正   反   合    ̄    ̄    ̄     統一矛盾   存   否   實 新     ↑   在 肯→定┬─→在 肯=>矛盾─┘ 三 ︵ 定 ︵│  ︵ 定     唯 定→進↗  否┘  迴↗      心 律 展   定   歸   ︶⒈  ︶⒉  ︶⒊ (「絕對」理性   │   │   │  的存在)   │   │   │   │   │   │     統   分   再    ──→ ──→統…→絕對【理性】   一 推 裂 奧 一  (辯證法的目的)     移   爾         赫         變     ‧馬克斯的「唯物辯證法」:      馬克斯以辯證的唯物論(dialectical materialism)為其哲學基礎,以唯物辯證法為階級鬥爭理論之應用,藉以解釋:無產階級對資產資級的「鬥爭」的發生         正  反   合 ︵    ̄   ̄    ̄ 中︱矛▏原  矛盾  統 心︱盾▏狀─→分裂─→一=>矛盾→新矛盾 ︶︱律▏│  │   │    唯     │  │   │    物  ︱質▏舊  質/  新  ︱變▏質─→量變─→質 *物質:第一性  ︱律▏│ 漸 │突 │   ↓     │ 變 │變 │  理性:第二性  ︱否▏肯   否  否定  ︱定▏ ─→  ─→之  ︱律▏定   定  否定         ︻↖         鬥(辯證法的根本)         爭         ︼    -剩餘價值論   ‧物質或產品的價值包括使用價值、交換價值與勞動價值等三種涵義;使用價值是心理上的效用價值,交換價值是名目上的價值,這兩者在私有財產制下是受到保障的,勞動價值則是產品價值之實質決定的可變因素     ‧而剩餘價值: 資本家利潤←─勞動者           ─┬─     ↑            └──────┘               剝削             ┌─固定資本(constant capital, C.) 資本 T. = C. + V. ─┤           └─可變資本(variable capital, V.)   產品價值 = 固定(不可變的)投入 + 額外投入                  ─┬─                   │┌─可變價值[工資]                   └┤                    └─剩餘價值[利潤]   利  潤 ───── = 利潤率 R. (資本家的目標) 資  本 (C. + V.)   if V. ↓ then R. ↑  ∵ 工資 ↓ ﹝剝削﹞        資本家在維持總資本之增長以求生產繼續成長的要求下,須要固定資本的擴充以累積資本;而將可變資本予以減少之手段,就在於提高勞動者平均生產力,並降低對於勞動力的需求。如此,「C.↑、V.↓」同時實現,資本乃發生組成「內容」上的質變;則勞動市場上的供給過剩,不過乃資本主義的經濟學家掩飾資本家進行剝削勞工〈可變的工資對生產價值之比率的減低〉、同時能累積資本以提高生產的詭論。     生產與勞動力需求的循環關係  ̄ ̄ ̄ ̄ ̄ ̄ ̄ ̄ ̄ ̄ ̄ ̄ ̄   ◇ 產 業 停 滯←──────剩餘勞動力的閒置←──────┐     │     舊部門                 │     ↓                         │ ◇新興生產部門←──────吸納閒置勞動力        │     │     再生產                 │     ↓                         │ ◇經濟中度活躍←──────勞動力需求成長        ↑     │    資本增值                 │     ↓                         │ ◇生產高度活躍←──────勞動者平均生產力提高﹝剝削﹞ │     │    C.↑、V.↓                │     ↓                         │ ◇社會發生危機←──────勞動力剩餘 > 資本增值(速度)─┘          資本積累↑        產業界技術的改善,提高了勞動的生產力,降低了可變資本,促成資本累積;也同時使得生產部門能用更少的勞動力達成其生產量﹝剝削﹞,而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因此而發生剩餘勞動力的「閒置」現象。      由於資本家持續投入且集中其固定資本,造成總資本的進一步積累。新增的資本將投入新興的生產部門,此時前述舊的部門因可變資本降低而閒置的勞動力,正好可以為新部門在無需提高勞動條件的情況下所雇用,並「暫時」解決社會上「結構性失業」的發展停滯問題。由此即造成資本主義的「產業擴張」表象。      在此資本主義工業體制的先天體質下,勞動者無可避免地陷於制度中「投入生產-剝削-閒置-再投入生產」的週期性循環之內,成為資本積累的代價。       提出「報酬遞減法則」的李嘉圖 (David Ricardo),著重以技術進步和機器設備的累積來增加生產;機器是一種資本,要發展經濟,就要儲蓄,進行投資,以累積資本。在農業生產方面,不斷增加的人口,投入到固定的土地上,必發生報酬遞減;工業生產方面,資本累積愈多,生產增加愈慢,資本的報酬率愈低,儲蓄與投資愈少。如此經濟成長緩慢下來,勞動者仍舊只能維持在最低生存的生活水準上。只有資本家有足夠的報酬時,才會持續投資,經濟才能持續成長,而擁有固定土地的地主自應與其分享剩餘價值。     馬克斯則主張極端的「勞動價值說」。勞動決定產品價值,但資本家在分配報酬時,勞動者得不到剩餘價值,剩餘價值成為資本家的利潤。²之後資本家又會以此去投資,當投資超過剩餘價值,利潤就會短缺;於是資本家開始合併及進行產業擴張,資本日漸集中,資本家因此積累資本。但經濟體系會因剩餘價值的壟斷而呈現衰退的循環現象,最終於資本主義體制下、數量上成長但不斷受到壓榨的無產階級勞動者,即會反擊而發生「革命」以改變形勢。     在馬克思的理想裏,提出了社會革命進行的程序,以及對於「共產天堂」實現的描繪:    -在資本主義發達到極致的工業化國家,將會發生全面性的經濟危機,而自發性地產生「無產階級革命」。     〈不過本世紀在該等已開發國家內,由於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協商」,ex. 工會的妥協、勞動條件的改善,共同渡過經濟景氣循環的問題,而沒發生共產革命過。反而是在剛開始工業化、資本發展尚不成熟的國家,才發生過該種革命。〉    -在「無產階級革命」中,將要:     ‧透過一切手段,包括革命的武力      「突變」────→武裝鬥爭         不妥協       ‧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進行以無產階級專政的勞動者民主政治      「矛盾律」:內在矛盾            │          階級│經濟利益衝突            ↓          內在鬥爭       ‧以實現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被剝奪之無產階級勞動者的應得利益      貨幣 ─ 媒介 [交易工具]         │         │質變律         ↓        資本 [剝削勞動者利益的工具]      -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真正民主的共產主義社會。    -基於「否定律」,社會問題將引起不斷的鬥爭。最終,國家政體會凋謝、階級區分也將消失,共產主義的天堂將成為事實。              否定  否定 原產  奴社   封社  資義  社義  共義 始社         ─→本社─→會社  產社 共會  隸會   建會  主會  主會  主會 ┌─┐↓┌─┐ ┌──┐↓┌─┐↓┌─┐ ┌─┐ │ │私│奴│ │地貴│機│有│無│無│ │ │ │ │有│隸│ │  │械│產│產│產│ │階│ │無│財│主│ │主族│革│者│階│階│ │級│ │階│產│-│ │--│命│-│級│級│ │消│ │級│制│奴│ │佃農│ │無│革│專│ │逝│ │ │ │ │ │  │ │產│命│政│ │ │ │ │ │隸│ │農奴│ │者│ │ │ │ │   └─┘ └─┘  └─┘ └─┘ └─┘  ︿   ︿   ︿  _ ︿ _  原   希   羅  一 近 二  始   臘   馬  次 代 次  部   及   及  革 歐 革 〈未  來〉  族   上   中  命 美 命  及   古   古  │ ﹀ │  遠   ﹀   ﹀  工   社  古          業   會  ﹀          革   革             命   命              ̄    ̄        ──.──   在激進的共產主義式社會革命以外,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也產生了一些較溫和的社會主義實驗,其精神與部分主張也較能融入資本主義的制度修正與適應之中。    -國家社會主義(state socialism)   ‧應賦予國家立法、行政上的權威,廢止企業間的競爭制度,將所有產業的管理集中在國家機關,來統籌其規劃與分配的制度。   ‧有人認為德國宰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建立了一個實質上國家社會主義的體制,不過他於1883年推動的勞工與雇主分攤額制度的《疾病保險法》,及1884年由雇主全額負擔、所謂「人民權益及社會立法」(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的《意外保險法》等,卻有效抑制了國家社會主義激進者的發展。   ‧德國希特勒(Adolf Hitler)將國家社會主義、民族主義、資本主義結合而成「民族社會主義」(national socialism or Nazism)。    -費邊主義(Fabian socialism、Fabianism)   ‧1884年,費邊社(Fabian Society)由倫敦一群年輕的知識份子成立,目標在「依據人類崇高的道德責任」重建社會。其名稱是取自西元前三世紀跟漢尼拔(Hannibal,迦太基將軍)對戰的羅馬將領 Quintus Fabius Maximus 所用的「迂迴側擊」拖延戰術,並認為社會的重建途徑是要「長期之商議」的。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經濟學家韋布(Sidney James Webb)與作家波特爾(Beatrix Potter,後與 Webb 成婚)等都是最早的成員。   ‧拒絕馬克斯的革命,而主張社會進程可以從民主獲得改革,經由國家資源(土地、資本等)之集體所有權與民主監控的制度(民主的集產主義 collectivism),能夠達成社會各階層的平等。國家乃有機體,具有可進化的(evolutionary)性質。     ┌─────────────────┐   │:為溫和的 collectivism,     │   │ 而極端的 collectivism:共產主義 │   └─────────────────┘     ‧費邊社並非政治組織,乃集中心力於教育與社會體制的研究。1900年,其加入了工黨(Labour Party)的前身──勞工代表委員會(Labour Representation Committee)的創立。    -修正社會主義(revisionism)   ‧廣義上,指社會主義的體制內妥協。主張以合法、如選舉的途徑,爭取到法治上的發言權,立法保障勞動者的權益,並逐步強化工會組織與合作社型態組織的運作力量,以推行其理想。   ‧狹義上,是指在共產主義的運動中,不斷出現、對於馬克斯主義的修正論而言,通常會以社會改革者的立場、而非革命者的立場出現。   ‧伯恩斯坦(Eduard Bernstein, 1850~1932)在十九世紀末成為德國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的領袖之一,於流放倫敦期間於恩格斯相識。於1899年出版《進化之社會主義》(/Evolutionary Socialism/)一書,批判馬克斯與恩格斯以暴力顛覆資本主義的主張,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之實現是可以經由逐步進化、而不是革命的程序,其理論即被稱為 Marxist revisionism。    -工團主義或工會組織主義(syndicalism)   ‧工團主義,主張由工會掌管政府暨產業的工會組織運動,其描述了一個由工會聯盟與非工業勞動者協會管理生產之無國家形式的社會。其要以總罷工及怠工的手段,促使資本家交出權力,而由工會控制生產與分配。該主義的理想最早在1860年代由馬克斯述說,並由俄國無政府主義革命者巴庫寧(M. Aleksandrovich Bakunin)所發展。至於正統的工團主義,於1870年代末期在法國發軔,並強烈地受到法國的蒲魯東(P. J. Proudhon)與索羅所影響。   ‧索羅(Georges Sorel, 1846~1922),工團主義運動的主要理論家。他認為權力必須由腐敗的中產階級給轉移到工人階級手中,而唯有透過激烈的總罷工才能有效地取得權力。其構想影響了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與列寧(Lenin)等政治運動的實踐者。最著名的作品為 /Reflections on Violence/ (1908)。   ‧工團運動於一次世界大戰前達到極盛,與之相呼應有英國的基爾特主義運動,及在美國成立的世界勞工聯盟(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 IWW)。在西班牙,全國勞工聯盟(Confederaci'n Nacional de Trabajo)曾吸收到一百萬名會員,而在其他國家的工團運動則於一次大戰後趨於衰微。    -公會制(基爾特)社會主義(guild socialism)   ‧Guild,「公會」一詞,指稱技藝或專業上分享其興趣而成立的行會。特別是指歐洲中世紀兩種勃興的組織:商會(merchant guild)與技藝公會(craft guild)。十五世紀起,由於資本主義的興起,公會開始衰微。資本家為了在大規模生產與市場競爭的情況下配售其商品,廣泛設立公會無法插手的商行與銷售點,使得公會失去影響力。   ‧英國在1906年出現「公會復興運動」(guilds restoration movement),於1915年成立全國總公會聯盟(National Guilds League),在'20年代會員開始減少,1930年就解散了。   ‧二十世紀初期在英國興起的公會制主義,建議將生產工具的所有權、分配與交易的運作,都給集中化於全國性的同業公會。每一種同業公會的成員包含所有在其產業、貿易與專業內的勞工,在生產體制上實行「工業自治」,並民主地選舉其官員。      至於國家的性質則在基爾特主義者間出現分歧,部分人士主張國家應只保留維持公共秩序與遂行外交關係的工作;有些人認為應該組成「公社制度的政府」(government by communes),成立分別代表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組織,個別規劃其經濟計畫、制定法規、管理財政、以及執行外交事務。        ──.──   在各種社會主義的不斷挑戰與刺激之下,作為西方工業化國家經濟體制主流的資本主義當然不會坐以待斃。該等國家除了對於有害其穩定的社會主義革命者不時施以逮捕、拘禁、放逐、禁止其著作流通等消極手段外,在本身制度的調適上,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是以妥協式手段消減階級間的對立,並適度地採用了社會主義者所主張的一些措施。   像是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母國──英國,彼時的「世界工廠」,即相繼採取了一些社會改革政策:   1825 ﹉﹉ 國會於7月16日通過立法,允許工人組織工會,以確保其薪資與工時的調整,但本法亦包含禁止工人使用罷工及暴力威脅的手段,其並引入了勞資的仲裁制度。   1833 ﹉﹉ 8月29日國會通過《工廠法》(/Factory Act/),對童工設限:    ‧九歲以下者不得雇用  ‧九歲至十三歲者每週工時不得逾四十八小時,每日工時不得逾九小時,且應給予他們每日至少二小時的學校教育時間  ‧十三歲至十八歲者每週工時不得逾六十九小時,每日工時不得逾十二小時   且勞工應有飲用食物的時間。本法於制定時受到堅守亞當‧史密斯「放任主義」(laissez-faire)原則的保王黨(Tories,保守黨)與部分維新黨員(Whigs,自由黨前身)的反對。該法也設立了有給職的督查員制度。只適用於紡織工廠,且保護條款仍為不足。   1842 ﹉﹉ 《礦場法》(/Mines Act/)生效,禁止礦場雇用婦女與十歲以下的男孩。   1897 ﹉﹉ 進一步限制婦女及童工的工作,且立法減少一般工人的總工時。   1906 ﹉﹉ 立法對於童工的工作情況作嚴格的限制與規定,適用於各行業。   1908 ﹉﹉ 國會立法通過七十歲以上老人週領5辨士(5d.)、且由雇主攤額的「老年年金」制度。   老年年金最早由德國俾斯麥在1889年推動《老年保險法》,並於1891年生效。美國由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財務長草擬的《社會保險法》(/Social Security Act/)則於1935年簽署生效,建立了老人年金與失業保險津貼的制度。        ↑ 1909     │ ﹉﹉    ─┴─ 創立新稅制,以掖助前項(1908)的社會保險計畫。財政大臣(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勞埃喬治(David Lloyd George, 1916~22任首相)提出的預算書中,包括課徵房地產溢值稅(steep estate taxes),及年收入超過5,000英磅以上部分以每磅6辨士徵收的「超額累進附加稅」(supertax)。   立法規定最低工資數額。   1911 ﹉﹉ 國會於12月制定有限度的《英國國民保險》計畫(British National Insurance),提供建築界與工程界等約二百二十五萬臨時解雇者失業保險。保費由勞工、雇主及政府分攤,提供最多十五個星期的救濟金。   《商業爭議法》(/Trade Disputes Act/)保證工會有和平地罷工及組織糾察隊(picket)的權利。   ……     這些措施可總稱為「社會立法」。   在此類體制內的改革之下,資本主義在二十世紀始終能成為工業化國家的主體精神,而社會主義的部分主張亦在保障市場經濟的前提下,融入了社會福利與社會救濟等名目之內,並成為衡量一個現代國家生活與勞動品質的標竿。        ──.──   百年來,台灣在日治與國府統治時期,都抱持反共產的立場,教科書中灌輸著當局的意識型態,社會主義被視為與共產主義同質的思想,同左派的勢力一樣遭到全面性打壓;至於多元化的今日,猶難以在先天與後天皆失調的台灣地區獲得發展。加諸今日崇尚「金權」、功利主義色彩濃厚的社會環境,使得台灣知識份子界在汲汲於西方思潮的引進與鑽研時,「左」的與「紅」的、或「粉紅」的思想成了非主流中的非主流。     日治前期 (日本明治時期) ﹉﹉﹉﹉ 在殖民體制的西式教育系統下,社會主義理論與書籍首次被學界與知識份子引進台灣。   日治中期 (日本大正及昭和初年時期) ﹉﹉﹉﹉ 1926年(日本昭和元年)八月,「台灣農民組合」成立,農民運動的組織化之始。   1927年(日本昭和二年),楊逵籌備召開「台灣農民組合第一回全島大會」。   1928年(日本昭和三年),台灣各抗爭團體組織「共同戰線」。左派逐漸取得反日運動的主導權。   1929年(日本昭和四年),發生「二‧一二事件」,農民組合各處遭搜索,之後成為台灣共產黨的外圍團體。   1931年(日本昭和六年),總督府大捕台共,農民組合被迫停止公開活動。   農民組合、台灣共產黨以台南為基地,並向各地擴展。後來在日本準備「西進」與「南進」的政策下,遭到全面清除。   日治後期 (日本昭和、皇民化及戰時動員體制時期) ﹉﹉﹉﹉ 中國共產黨發起人之一周佛海所著《三民主義解析》日譯本傳入台灣,宣揚左派的「祖國」(中國)民族主義觀。   有組織的左派團體活動全部瓦解。   1940年代 ﹉﹉﹉﹉ 「二二八事件」,左派被指為肇端者,台共遭勦,左派理論書籍受到國民政府全面查禁。「麻豆事件」中,林書揚等被捕。   1949年,台大等校園延續大陸的「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學運,發生「四六事件」,師大、台大、國防醫學院疑似左傾師生被集體逮捕。³部分下獄者於牢中進行社會主義講授,土城生產教育實驗所及綠島的「感訓」中另有獄方推行的批評馬克斯主義課程。   這時期的左派主張工農聯合、反對內戰、國共和談、新民主主義。當局推動禁書政策的全面化、及文字獄、告密制度等,校園則為執政者防堵左派的首道防線。   1950年代 ﹉﹉﹉﹉ 執政當局在「白色恐怖」之「掃紅」的整肅行動中,開始全力清除左派份子,1950年韓戰後展開分批處決,存活者即為今日的「老左派」之較長者。十年間包括左派在內,約有三、四千人殉難,六、七千人被監禁。左翼勢力為之殲滅,運動上亦因此斷裂,失去傳承。   1953年蘇聯史達林(Stalin)過世,西方的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因此勢消。   校園內社會學理論的課程中,馬克思成為絕對的禁忌。   1960年代 ﹉﹉﹉﹉ 自50年代後期起,《自由中國》、《文星》等雜誌在大專知識份子界中風行;西方國家學運的反戰思潮與「文革」紅衛兵的理念被引進本土左派思想中。   1968年,陳映真被搜出《毛澤東選集》、《共產黨宣傳》等左派書刊,被判刑十年。   成功大學學生吳榮元等進行校際串聯,組成社會主義的地下聯誼組織。事發時被捕學生十九名,含師範體系、海官、空官等學生,吳榮元被判死刑,後遇大赦改為十五年徒刑。   這年頭隨著大批學生留美,美國式的社會科學從此成為社會學科的主流,客觀、中立、技術性質的實證主義,在學術界中徹底取代哲學性質的(左派)社會主義。   1970年代 ﹉﹉﹉﹉ 1976年7月,發生「三省堂書房企圖推翻政府」事件,陳明忠等四、五十人被捕;在《陳明忠等判亂案搜獲違禁書刊目錄》數百本書中,大多被冠以「宣揚匪黨理論」、「頌揚匪偽」、「頌揚勞動階級」等名目,其中有七本桌球雜誌被視為「頌揚匪偽乒乓球術精進」、世界旅遊書籍五本被視為「刊登匪區各地景色」、社會科學入門書籍被視為「匪黨理論書刊」、一本《新唐詩選》被認為內容不妥等;被捕者大多被處以寫悔過書,而傳遞者被判以為匪宣傳的罪名。   黨外政治運動分為《夏潮》系統的陳映真、王拓、蘇慶黎的左派,以及《美麗島》陣線的右派,尚能不分統獨立場而合作。   1970年的「保釣運動」,愛國主義者亦分為左、右路線,產生「中國的中國人」與「台灣的中國人」的認同歧異;在鄉土文學論戰中,抗拒外來文化的左派鄉土觀,跟現代主義的右派觀點產生對立。   在毛澤東去世後,歷次「運動」與文革時的真相流出,造成部分台灣左派對於「毛左」的幻滅。   隨著思想監控網絡的逐漸鬆弛,大學校園中現代社會學科開始引入馬克斯思想。   1980年代 ﹉﹉﹉﹉ 1980年許信良在美國辦《美麗島週報》時,人力和財力都發生問題,乃和史明共同成立了「民主民族同盟」。史明為其解決發行問題,《美麗島週報》則大幅刊載史明的左派解放思想文章。   在「民進黨」成立後,昔日的左派勢力漸退出原來的黨外反對陣營。   如民進黨立委王義雄創立「工黨」,與左派《夏潮》系統合作;工黨分裂後,左派路線者成立「勞動人權協會」,繼於1989年3月29日成立「勞動黨」,以五星紅旗為徽,黨綱中規定:「根據社會主義的理念,勞動黨以改造物質生活活動中的佔有方式與分配方式,實現精神生活中的人性自由解放為終極目標,黨所追求的目標,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實現勤勞大眾的正當利益。」為二戰後台灣首個合法的左翼政黨;勞動黨中的老左派亦成立了「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互助會」。   在80年代政治反對運動的勃興下,「老左派」仍處於極為邊緣,主要留在勞動黨內,且不再具有宣傳力,遠不如獨派份子的影響力。自此在西式民主化與本土化的浪潮下,「左」與「統」乃被視為不識時務的小逆流。老左的統派失去活動力,新生的小左派,則走「左獨」路線,多數投入民進黨陣營,以取得活動的資源並降低在社運權力運作上的挫折感。   國際上「新馬克思主義」興起,針對文化霸權、女性論述、社運策略等議題進行全面性文化反省與批判,而取代了傳統「階級論」在社會主義領域內的解釋主導權。批判主義學派經由留美學生傳到國內,不再受到任何政治控制的壓力。該領域在學界中的發展,於社會與哲學系所較偏向於理論派,至於傳播系所及台大城鄉所、清大文史所等則以人道與文化批判的觀點,時而加入社會運動之中,時而發出諍言。   1990年代 ﹉﹉﹉﹉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與隨後東歐共產政權的瓦解,國際社會主義的左派面臨合法性之空前震撼。   《夏潮》聯誼會實質上已停止發展,在1993年底舉辦「毛澤東百年誕辰紀念會」,1994年5月4日舉行「尋找青年毛澤東」活動,同年6月25日有「韓戰紀念會」……,參與者呈減少之勢。   1994年10月,台南老兵王老養宣布成立「台灣民主共產黨」,因違反《人民團體法》:「不得主張共產主義」之規定,組黨申請不被核准;該黨(或該人)以白色恐怖時涉匪諜判亂罪犯李凱軍為秘書長(自行加封),黨綱中以三民主義為宗旨,且聲明其絕非「共產黨」。   1998年12月10日,正是「美麗島事件」十九周年,亞洲首座「人權紀念碑」在昔日囚禁「思想犯」的綠島動土⁴;推動者為作家柏楊領導的「人權教育基金會」,「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則因左右之爭、意識形態的分歧而缺席。   此時,傳統左派同與保守非主流的政治運動者,動輒為保守主流與右的獨派貼上「台奸」、「中共代言人」等標籤,在政治選舉上總成為微不足道者。⁵   社會科學界中仍以西方的實證主義、計量技術等為主流。   左派理論之傳播不再受限,但在社會學界實際從事於研究者仍屬少數。校園中,馬克斯思想成為少數年輕人的「時髦」或「立異」的思潮,但幾不被當作終生志業,行動上則常須依附在民進黨屬性的組織羽翼或其名目下。     數十年來, 台灣當行的社會思潮在論辯時, 總是少了美、日現代主義及正統教育體系下訓練出來的知識份子以外的視野。這跟我們的社會少了左眼, 有很大的干係。二十世紀將沒,台灣的左派,仍難以見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出:馬克斯《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收於《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82頁   ² 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 Development Program)主持人 G. Speth James 於1996年發表的《人類發展年度報告》中顯示出:   1) 工業國家與開發中國家每人平均所得的差距,已由1960年的5,700美元,擴大為1993年的15,400美元,成長了二倍多。   2) 今日,全球三百五十八位首富的淨值,相等於全球最窮的45%人口、即廿三億人的收入總合。   ³ 有人以為蔣經國骨子裏實是左派. 而這或許是當年其諒解並同意李登輝入黨(引狼入室?)的心理因素。四六事件時李登輝正就讀台大, 曾加入一個農民運動的學術小組, 後來退出。黃文雄刺蔣案發生後, 情治單位曾對其背景作過調查, 發現李是黃的學長且往來密切, 後來靠內政部長徐慶鐘〈為日據時代唯二得到博士學位的農學者, 曾任教農學院, 李首次踏入政界就是他掌省農林廳時召來的〉與蔣彥士的力保, 才解除了李在官宦之途上的第一個(入黨)危機。在80年代末李要任國民黨主席時發生第一次政爭, 日式家父長性格本使得他不願讓步, 也是在蔣彥士力勸下才對非主流勢力安排一些出路, 像是日後郝柏村出任閣揆。   ⁴ 12月10日亦為「世界人權日」,即聯合國通過《世界人權宣言》五十周年紀念日。聯合國在1966年又制定了《經濟社會文化國際盟約》及《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盟約》,迄今分別有一百卅七個、一百四十個簽約國。該兩項盟約加上後者之《任擇議定書》,與《世界人權宣言》合稱為《國際人權法案》,是國際上最重要的人權典章。中華民國政府已於1967年簽署之,退出聯合國後則被排除於參加聯合國各項人權公約的正式活動。   ⁵ 這也是歷史的一大反諷。在近年獨派人士逐漸取得政治權勢之時, 昔日黨外政治運動時期曾與之合作的老左, 卻於凋萎之際還要受到昔日合作夥伴的打壓。說得坦白點, 老左為台灣人的聲音爭取發言權的時間向度與犧牲的「人頭」數量上, 都遠非今日的右獨所可以相較, 但在民主化果實採收時所可以獲得的政治資源, 卻極為不相對地反襯著。政治的現實, 與歷史的現實, 它們在短期內呈現不一致的常態, 又得到了一個印證。   (062299.19) #厚生篇﹥#廿世紀綱領﹥十三、資本主義的侵略   西洋重商主義者的政策作為,主張設法減低對手國貿易壁壘,協助產業成長以提供更多稅金,加強國家的發展。接著為了取得貴金屬與原物料等生產資財,對殖民地的擴張乃成為資助母國的「必然」手段。   重商主義在刺激經濟成張與殖民地的發展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隨著茁壯得不再須要政策保護或設限的產業界壓力,在十八世紀中,自由貿易的資本主義思潮取代了重商主義。   資本體制雖然取代了重商主義,但由於工業化與自由化的效應,使其在本國面臨產業間競爭愈趨激烈、社會改革行動法制化對於工資與成本的提升、以及工業生產技術快速改良而產生供給過剩等壓力,國內市場因此相對飽和而威脅到經濟的進一步成長;在國際間,由於貿易與民族戰爭的摩擦,及歐洲各國的陸續工業化,以武力為後盾的消費市場保護主義趁勢而起。   因此,「帝國主義」的擴張壓力仍是有增無已,並且在相繼征服美洲、非洲、印度、南洋群島之後,其勢力乃進而侵入人多地廣、且為少數尚未淪落為西洋白種人盤中魚肉的中國之壤。        ──.──   自古以來,中國並無平等性「相互貿易」原則的認知,與國外的商品交易行為,一向被「天朝」視為對於「蠻夷」之邦的「恩惠」。中國底層生活的經濟體制長期以來始終保持所謂「超穩定」的結構,人民向來習慣於自給自足式農業生產,對外國產品的需要性一直不高,也因此中國的朝廷對於與境外的往來採取了「閉關自守」的立場(如明成祖後終止海外探險),只能注意到來自北方與中亞的威脅,對於西方世界以資本主義之擴張為核心的趨勢與工業化的進步始終蒙昧無知。在西力不足以直接威脅中國時,尚足以自保;一旦帝國主義者決定瓜分這塊肥羊,劇變之勢將讓中國人難以調適,被迫開放門戶後悲劇也就發生不止了。   1588年大英帝國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Armada),確立其海外擴張政策與海上霸權。其後,英國、葡萄牙、荷蘭、法國等紛紛設立各自的「東印度公司」,有組織地逐步取代阿拉伯人而掌握跟南亞及遠東地區通商貿易的路線暨權利。英國的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1600年設立)先是主動性地與印度各地域建立貿易關係,迨其正式獲得軍事力之支持並掌控住各地區商業政策後,於是在1690年一變而為具「侵略」性質的龐大(英國政府)「代理」機構,公司本身即兼有課稅的權力與調度兵力的權限。1859年正式消滅印度的國君體制,使其成為完全的殖民地。   在掌握住印度,且將其改造成帝國工業生產體制下層「基本財」的勞動密集生產基地後,進一步圖求擴張以尋找新的消費市場,自然又成為維持母國經濟成長的途徑。於是,較之印度更為廣大的中國乃成為其行此「三角貿易」的目標。而當其以合法貿易手法來獲利的意圖無法順利遂行時,以武力為後盾的帝國主義面貌乃猙然浮現。   西方國家自明朝中葉起即為了進口紡織品、茶葉與瓷器等特產品,到中國沿海港口進行小額、且部分為走私的交易;像是1517年,在廣州附近海港,首次有葡萄牙人登陸,之後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也陸續抵達。十六世紀起,一些耶穌會(Jesuit)傳教士,如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 1583年抵粵、1601年入京)、湯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等到中國傳教,帶來了西洋的近代科學知識;至於其對於中國以儒家為主的傳統思想之浸淫與儀式上的妥協,卻受羅馬教廷敕令為不容於教義。十七、十八世紀,隨著大批遠東新奇物品的輸入,歐洲上層階級間掀起了一陣「中國流行風」。1723年,清世宗雍正皇帝鑑於傳教衝突事件日增,一度下令禁止天主教的傳佈。   1757年,為了日漸增多的文化(如宗教)衝突及商業爭端,清廷乃限令唯有「廣州十三行」具有代理與貿易的權利,等於是賦予其合法式貿易壟斷的權限。此外,海關徵稅的手續亦日益繁雜,如清末更於各個海關、各省水陸交通要衝處普設關卡,重複徵收釐金(至1930年始裁撤)。類此對於「夷商」出入交易的多重限制與不公平貿易的舉措,西人之不滿,是自清初即有;迨印度與南洋成為殖民國家生產與轉運的前進基地、跟中國的貿易更加重要後,國外貿易商營走私、賄賂等非法手段也就逾加普遍。   歐洲國家對中國長久處於貿易「逆差」,英國也即因為茶葉的進口流失大量白銀。英國在十八世紀後半先是將機器量產的綿織品賣給印度,再將賺得的白銀用在自中國輸入茶葉、陶瓷器、絲織品等項,但中國並無意由英國進口物品,而幾乎形成僅為「單向」貿易的形勢。1793年,英使馬戛爾尼到京要求公平貿易;先是遇到跪叩之禮對洋禮的爭議,待晉見乾隆皇帝,又被告示以中國可以自給自足、不必費心通商,無意改善嚴格設限的貿易條件。而英國人以印度的廉價勞力生產鴉片,自清朝中葉起,即有進行輸入;1816年東印度公司決定大量走私鴉片到中國市場,而改變(逆轉)了雙方貿易收入之順差、逆差的地位。   清道光皇帝在地方官員的上報與財政的惡化中,認知到問題的嚴重性,乃於1839年下令禁售鴉片,並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貿易中心地──廣州,進行查禁。林則徐在先前上給朝廷的奏章中即詳述了煙毒的危害,並發出如此下去則國將「/無可禦敵之兵,無可克銅之銀/」的警語,在禁煙的行動上更是雷厲風行。   林則徐的查禁行動嚴格到了要求外國商人立切結書、保證不再進口鴉片的地步,卻也因此斷了其主要財源。而在本國內禁售醫藥用途以外鴉片的英國則在國會激辯後,內閣通過派兵,以「/保護自由貿易的暢通/」為名於1840年派遣艦隊遠征中國,掀起英國現在部分史家稱為其歷史上「最不名譽」的、且自此完全改動了中國歷史地位及進程的「鴉片戰爭」(Opium War)。   1842年中國在戰敗的屈辱中簽署了《南京條約》,從此開啟了延續至下個世紀受制「不平等條約」的外交局勢。在該等條約的歧視性措拖下,被迫接受了許多被殖民國家所受的不合理待遇,像是二千一百萬兩白銀的賠款、開放五口通商、鴉片解禁、治外法權的給予等。西洋各國又陸續跟進享有該等特權,中國乃從此門戶洞開。〈1930年列強宣布放棄在華治外法權〉   英法聯軍之役(1857~1860)中,連京都也陷於外人之手,於《北京條約》中,白人勢力終於由海口深入內地,中國幾乎全面成了對外國人出、入境不設防的「國」度。〈1927年廢止英國的內河航行權〉而新興的殖民帝國,如俄國、日本、德國也開拔至中國圖取利益。   處在此般經濟權益喪失的氣氛,中國人民開始出現主動性「排外」情緒,如各地的傳教抗爭、「義和團」的興起等,而貧困下引起的內亂亦有興無已。然而他們的行動卻往往把本國帶入更不利的處境之內。   在被迫融入國際資本──即帝國主義進行國際分工的「生產-消費」體系後,以西方白人工業化國家為中心的「核心-半邊陲-邊陲」型政、經體系地位強施於身,華夏百姓從此在越來越不平等的交易條件中,蒙受著傳統經濟制度完全崩潰後、愈加難以重建的經濟危機的苦難漩渦裏。不幸的中國人,在往後的一個半世紀,只得不斷地尋求自我救贖與對外地位的解放之道,也面臨著在一次又一次日益激烈的變革中,復加以歷史命運的無情擺弄。        ──.──   孫中山先生,基於其出外東西各國考察的視野及推動革命的經歷,認識並分析了中國經濟困局之全面性問題。   直接看到的是財政壓力。主要是來自於一再戰敗的賠款;單是1901年的《辛丑和約》,所謂「戰費」的賠償,加息總計竟達逾九萬萬八千萬兩的鉅額,即相當於清政府全年度財政總收入的五倍!〈中國對類此財政資源上單向外流的沉重負擔,直到1930年代才獲債權國較大的緩頰,至二戰加入同盟國時,才得全部廢止〉使中國財政幾乎完全失去自主規劃的能力。   國際資本主義的勢力,更是挾眾多不平等條約的規定,直接對中國經濟的各個層面蠶食鯨吞:先是工業化機器製成的廉價洋貨大量傾銷,以手工業為主的國貨在價、量上之劣勢加上失去政府的保護,根本不是其競爭對手。外資銀行之設立,在洋商的經濟優勢與條約的保障下,其所發行的新式紙鈔等貨幣在當代交易程序中凌駕於本國通貨之上,使得中國失去大部分金融自主權以及貨幣規劃政策的實施力量;洋商於使用洋銀的貨幣時,又得享有匯兌率的折扣優待與支票轉讓、融資等優惠,尤加遽了貿易條件的不平等。通路上,由於外人取得主要路段的築路權、內河航行權與港埠業務的管理權,交通工具也呈現使用上有差別待遇,在進出口貨物時本國商人又面臨著運輸契約及運費只得任外人擺佈的局面。〈1928年國府收回海關及郵政自主權〉同樣地,在鐵路、礦場、承包政府契約上,洋商亦由不平等條約及與地方政府的掛勾中,取得特權營業的權利,直接在中國境內遂行產業發展上差別性歧視與關鍵性產業的壟斷。他們又與本國新興資本勢力勾結及合謀,從事諸多投機性的事業,破壞交易秩序,不僅使得經濟景氣更容易趨於動盪不穩,國民生計更是被嚴重剝削。〈1949年共產黨革命成功後,廢除外國人之資本所有權〉   中國本身的產業發展與現代化,就在內外交侵的現實不利環境下,處於停滯不前了。        ──.──   孫先生不僅對於資本式帝國主義的侵害,提出其肆應的經濟主張,且對於中國在現代化後可能重蹈資本主義的覆轍,也提出了全面預防的制度。   『/民生主義,則為打破社會上不平之階級也。/』『/民族主義是對外打不平的,民權主義是對內打不平的,民生主義是對誰去打不平呢?是對資本家打不平的。/』這是其經濟主張的基本出發點。在目標上則有言:『/資本主義以賺錢為目的,民生主義以養民為目的。/』『/因為既有了土地和主權,自然要想一個完全方法來享受,才能夠達到生活上圓滿的幸福。……幸福的道理,便叫民生主義。/』『/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這樣的說法,人民對於國家,不只是共產,一切事權都是要共的,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在作為中國傳統社會問題根本的土地改革問題上,他提出了平均地權與耕者有其田的主張。    -平均地權   ‧『/土地價值之能夠增加的理由,是由於眾人的功勞,眾人的力量,地主對於地價漲跌的功勞,是沒有一點關係的。所以外國學者認地主由地價增高所獲的利益,名之為「不勞而獲」的利,比較工商業家的製造家,要勞心勞力買賤賣貴,費許多打算許多經營,才能夠得到的利益,便大不相同。工商業家壟斷物質的價值來賺錢,我們已經覺得是不公平,但是工商業家還要勞心勞力,地主只要坐守其成,毫不用心力,便可得很大的利益。/』『/民生主義,目的就是要把社會上的財源弄到平均,……頭一個辦法,是解決土地問題。/』『/我們要預防這種由於土地的關係,有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惡例,……非用從前同盟會所定平均地權的方法不可。/』〈預防貧富差距的擴大〉『/地權既均,資本家必捨土地投機事業,以從事工商,則社會前途,將有無窮之希望。蓋土地之面積有限,工商業之出息無限,由是而製造事業日繁。/』〈積極功能〉   ‧『/因為地價漲高,是由於社會改良和工商業進步。中國的工商業,幾千年都沒有大進步,所以土地價值常常經過許多年代,都沒有大改變。如果一有進步,一經改良,像現在的新都市一樣,日日有變動,那種地價便要增加幾千倍或者幾萬倍了。推到這種進步和改良的功勞,還是眾人的力量經營而來的。所以由這種改良和進步之後,所漲高的地價,應該歸之大眾,不應該歸之私人所有。/』〈漲價歸公〉    -耕者有其田   ‧『/現在的農民,都不是耕自己的田,都是替地主來耕田,所生產的農品,大半是被地主奪去了,這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我們應該馬上用政治和法律來解決,如果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民生問題便無從解決。/』〈目的〉   ‧『/土地應由國家收買,以防專占投機之家,置土地於無用,而遺毒於社會。國家所得土地,應均為農莊,長期貸諸於民。而經始之資本、種子、器具、屋宇,應由國家供給,以實在所費本錢,現款取償,或分期攤還。/』〈公地放租〉   對於西方國家在資本主義之工業化後,造成財富之壟斷與階級之對立的副作用,則提出了消極性預防措施。    -節制私人資本   ‧『/夫吾人所以持民生主義者,非反對資本,反對資本家耳。反對少數人佔經濟之勢力,壟斷社會之富源耳。/』『/不是先提出一種毫不合用的的劇烈辦法,再等到實業發達以求適用,是要用一種思患預防的辦法,來阻止私人的大資本,防備將來社會貧富不均的大毛病。/』〈預防的目的〉『/民生主義為預防政策,但須研究對於將來之資本家加以如何之限制,而不必遽各國將資本家悉數掃除。/』〈不等同於「廢除私人資本」的目的〉   ‧『/企業,或有獨佔的性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道、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使私人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此節制資本之要旨也。/』〈關鍵產業公營〉『/就是用累進稅率,多徵資本家的所得稅和遺產稅。行這種稅法,就可以令國家的財源,多是直接由資本家而來,資本家入息極多,國家直接徵稅,所謂多取之而不為虐。/』〈直接稅〉『/……買賣制度,也可以說是商人分配制度。消耗者在這種商人分配制度之下,無形之中,受很大的損失,近來研究這種制度,可以改良,可以不必由商人分配,可以由社會團體來分配,或者由政府來分配,……省去商人所賺的佣錢,免去消耗者所受的損失,……可以說是分配的社會化。/』〈市場交易、分配制度的社會改造〉    -發達國家資本   ‧『/現在外國所行的所得稅,就是節制資本之一法。但是他們的民生問題,究竟解決了沒有呢?中國不能和外國比,單行節制資本是不足的。因為外國富,中國貧,外國生產過剩,中國生產不足,所以中國不單是節制私人資本,還是要發達國家資本。/』〈國家資本的需要〉   ‧『/中國今尚用手工為生產,未入工業革命之第一步,比之歐美,已臨其第二革命者有殊。故於中國兩種革命,必須同時並舉,既廢手工採機器,又統一而國有之。/』〈「社會革命」的實行〉『/振興實業方法很多,第一是交通事業,像鐵路、運河,都要興大規模的建築。第二是礦產,中國礦產極其豐富,貨藏於地,實在可惜,一定是要開闢的。第三是工業,中國的工業非要趕快振興不可,中國工人雖多,但是沒有機器,不能和外國競爭。/』〈發達資本的方向〉『/這三種收入,每年都是很大的。假若是國家經營,所得利益歸大家分享,那麼全國人民便得享資本的利,不致受資本的害。/』〈國家資本的利益分享〉     總體來看,在其折衷式的、帶有國家社會主義色彩之國民資本經濟的政策之下,孫先生的目標除了求建立國家經濟之獨立自主、生產之現代化與工業化以求民眾生活的改善,並且注重保障經濟公平的原則及建立均富社會的終極目的。   -- ☆ [Origin:椰林風情] (062499.99) uploaded:   圖1 五七年‧二月 (stamp-OfficePresident)   五七年‧二月 #厚生篇﹥#廿世紀綱領﹥十四、戰後台灣的經濟發展(附文學)   1945年(日本昭和二十年、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廿五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在台北中山堂舉行,國民政府公告即日起台灣人恢復中國國籍;1949年中央政府撤退來台,以迄於今日在開發中國家中居於領先地位的經濟體質發展過程,分別經歷了二戰後的重建、進口替代、出口擴張、第二次進口替代、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的發展、金融與貿易的自由化及國際化等階段。   這段期間,台灣經濟發展的快速腳步,享有「經濟奇蹟」的稱譽。同時在整體的社會、文化、政治氣候上,亦隨著生產體制與國際局勢的轉變,與時推移,可以說是本島歷史上最具變革、觀念上變動最為劇烈的時代。        ──.──   二次大戰後,台灣追求發展的焦點集中於經濟成長上。揆視發展的環境裏,便首先面臨了戰後經濟凋敝的困局。大戰期間,主要的大型公共建設與工廠嚴重燬於盟軍的轟炸中,經濟的首要工作即是要重建生產規模,使之回復到戰前的水準〈歷史問題〉。而在資源規劃上,台灣平地過於狹小、能源與礦藏資源缺乏,同時面臨著大批的遷台國軍與歷史上最大批的移民,就供給與需求之搭配上,一向為各期政府經建計畫的重點,並因此衍生出土地與經濟資源分配利用的問題,直到現今仍是政治上、社會上與經濟上的難題〈資源配置問題〉。   隨著產業的升級與生產效率的提升,初級產業之生產-消費系統已經不可能滿足成長的需要,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進行輸出乃成為台灣維持經濟成長的動力所在〈貿易問題〉。近年台灣於財經政策之實施相當程度上受到「金權」勢力的箝制,又由於中共的軍事威脅,1990年代中期以前軍費支出一直佔用國家預算中的最大成分,致使當局對於財政之規劃往往受到各方非經濟部門的干擾〈政治問題〉。國際與外交關係上的困頓,也成為有待突破、但又難以操之在我的不定因素〈外交問題〉。   即使有「海島型」經濟體先天上諸般不利的限制,在全民「向錢看」的一致目標之下,台灣的經濟還是相當程度地成長起來了。而在不同的時期,因應相異的時空條件,本島的發展自然呈現了不斷改變的面貌與策略。        ──.──   當台灣光復時,各校教師曾為各地民眾教唱〈慶祝台灣光復歌〉:   「台灣今日慶昇平,仰首青天白日青。  六百萬民同快樂,壺漿簞食表歡迎。」   但是回歸祖國的興奮情緒持續不了多久……     日本人離開後的台灣,主要的工業基礎建設幾已盡被炸毀。前殖民主雖有留下一些工業技術,但不過只是作為日本內地工業生產體制下游低層級產品的補充廠罷了。自1928年(日本昭和三年)「台北帝國大學」成立起直至國府接收時,平均每年台灣籍大學新生僅三十五人,且科系分布極為失衡,習醫者佔達61%的高比率。物價一度飛漲至戰前的一百一十五倍,銀行放款利率曾高達年息180%。   當時全台發電總量僅餘戰前的三分之一,國府機電處長孫運璿率領台電員工在五個月內搶修完成。全省包括兩萬六千具電話在內的電信措施花了五年(1951,民國四十年)方完全復原。大同鐵公所(今大同公司)替政府修復五百七十七輛火車,並於1949年製出第一台國產電扇,為台灣自製家電產業之始。甘肅油礦局(今中油公司)的李達海等工程師於高雄參與設立全國首座煉油廠,而於1947年煉出了第一桶油。     回到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廿九日,南京政府接受陳儀的提議,設立了專權性「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作為接收初期的統治機關。   往後數年,當局仍舊沿襲日治時期之「統制經濟」的管理方式,齊一式政策雖然於短時間內能使台灣的生產規模恢復到戰前的水平,但無法兼顧到各個層面的需求,使得市場運作機能面臨嚴重扭曲的狀態。   由於行政上的醜聞不斷,於1946年底,陳儀等之「豬官」惡名已是傳遍各地。其時官僚舞弊與貪瀆盛行,用人又不公,軍紀的維持也不佳,造成了「省籍」上的對立情緒。   在市場上,專斷性生產政策無法與人民的需求相配合,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尤其與民生攸關的糧價不斷地上漲,致使民情益加激動。長官公署猶不思改善市場分配之道,反而設立了「專賣局」(負責島內交易)與「貿易局」(負責島外交易),不僅進一步扭曲市場機能,且其行「壟斷商業」之實,不啻斷了本省企業及貿易商的財路與融資途徑。   在民間預期物價持續上漲的心態及壟斷導致的分配不均下,「走私」的地下經濟因此昌盛。長官公署乃加強稽查,特別是直至今日仍保有專賣權利的菸、酒等項物品上。走私交易的不僅有投機商,不少人是生活困難而不得不從事者,取締的行動更是時有爭端。   於1947年二月廿七日,查緝人員在台北市今南京西路上的太平町圓環,查獲一寡婦林江邁販售私菸並打傷她的頭部,因此引起旁人不滿而發生爭執,查緝人員在衝突中甚至擊斃一名看熱鬧的市民。¹由於處理的憲警未能給予群眾滿意的答覆,在廿八日發生市民罷工、罷市以示抗議,並有示威者佔領中山公園(後來的新公園、二二八紀念公園)內的「台廣」電台,向全省廣播該事端。越次日,抗議風潮即蔓延全省,並從「治安事件」變質為全島性的「政治動亂」──後所謂「二二八事件」。釀成該事件的本質,則可緣自島民對於當局一年半來統治的不滿情緒,終於爆發了。   各地陸續發生大小不一的暴動,而台北地區於三月五日漸漸恢復秩序。原本可望平復下來的暴亂,不意國民政府蔣中正主席過於信賴長官公署與台灣情治系統的單方面報告,對於台籍人士的意見置若罔聞,大致上依陳儀之要求派兵來台。三月八日下午,由憲兵二營於基隆登陸起,各批部隊陸續抵台,事態之惡化自此無法挽回。十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解散,成員陸續遭到污陷與捕殺,陳儀再無所顧忌地展開鎮壓。武力平亂之後,繼之「綏靖」與「清鄉」,到處脫法濫監、誤殺無辜。到了三月底,善後撫卹陸續展開,但亦有所不公;事後,蔣氏知悉了事件完整的報告與實情,然仍未能接納建議懲治失職者,錯失了最後一次補救的機會。該慘劇陰影之深,乃不時存在於相關親屬與人士心中,長達半個世紀亦難以平復。   國府接收台灣後不數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成為大戰後本島最大規模的單一政治迫害事件。而往後數十年中被壓抑住的族群矛盾、統治-被統治階級的互不信任等疑惑也因此始終揮之不去,並於民主化進程中屢次成為政治操作、造勢的議題。至於1990年代,統治當局始能正面看待並處理該事件留下的歷史遺憾。     到了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東北撒守,全國金融崩潰,中央銀行的「金圓券」幣制改革政策徹底失敗。次年一月,蔣中正總統於任命陳誠為台灣省主席(48年底)不久後引退,稍前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蔣經國已轉告央行總裁俞鴻鈞,將一百二十萬兩庫存黃金密運台灣,後來起了穩定財政並作為新台幣發行後盾的重要作用;四月,共軍渡江,攻陷南京;七月,新任行政院長閰錫山命令發行「銀元券」,迅即失敗;八月五日,美國國務院發表《對華關係白皮書》,完全撇清其「不處理」之責任;十月一日,中共在北京「建政」,次日蘇聯即予承認,美國軍事代表團也公開撤離中國;〈西方世界中,駐法公使凌其翰投共叛變,勞法國政府派武警保衛使館,中法邦交又延續了十五年;英國則於50年一月六日率先承認且移交我使館予中共〉十二月初,行政院與蔣中正撒退抵台,中央政府正式在台北辦公。大批大陸各省難民也於是時前後來到,台灣人口快速膨脹到七百九十萬平民加上六十萬軍人,又面臨國際上冷眼現實、不願伸出援手的冷漠反應,本島情勢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   此刻台灣銀行外匯存底已用罄,次年其開立的信用狀(L/C)不為貿易對手國的銀行接受押匯。該(49)年六月十五日台灣省政府公告《新台幣發行辦法》,初期採取最高發行額度的設限(二億元,後廢)規定,及十足(100%)的準備發行制度。〈51年底前新台幣曾因此短期處於金塊本位制度〉雖然50年代初,即證實其缺乏彈性的設計,並無法適應貨幣需要的成長,但以舊台幣40,000元折換新台幣1元的規定,終於有效穩定了幣值,乃得以收拾嚴重通貨膨脹的局面。     ┌──→ '23,黃朝琴「漢文改革論」 │      黃呈聰「以白話文做文化普及 │      的急先鋒」 │影       =>「台灣特種文化」 │響   '24,張我軍,推動「新文學革命運 │      動」以『倡盛中文』 │ 中︹ 日︹  「台灣人意識」─×→日本人 國白 本描        ↑ 五話 系寫   台灣文化啟蒙運動,'20年 四文 統主   代(Ex. 台灣文化協會、《 系‧ │義   台灣新民報》……) 統新 │‧   王育德:『帶有中華色彩的 │文 │新   對日反感』 │學 │文 │︺ │學 '日本國民教育下成長者,逐漸 │  │︺  以日文書寫為習慣 │  │  '37,七七事變前廢止「漢文欄 │  │   」=> 中文轉日文創作 │  │  '39,全面「皇民化」政策 │  │  '41,成立「皇民奉公會」 │  ├─→'西川滿、黃得時、濱田隼雄、 │  │   新垣宏一、周金波、陳火泉… │  │   …,「台灣文藝家協會」:皇 │  │   民文學 │  │    │ │  │    └>『日本文學之一環的「 │  │     外地文學」領域。』(張 │  │     良澤語) │  │ │  │  ﹡鍾肇政同意東京大學「日本台 │  │   灣學會」一篇專題的觀點,視 │  │   台灣文學為: │  │   1) 日本邊地[日文]與中國邊 │  │     地[中文]的「複合文學」 │  │   2) (日、中)國籍上的「越境 │  │     文學」 │  │ │  │  ﹡「終戰」前,吳濁流完成《亞 │  │   細亞的孤兒》: │  │   ‧「孤兒」身世之台灣新「認 │  │    同」建構主義名目?! │  │   ‧主角胡太明偷渡抗戰時題壁 │  │    :「志為天下士,豈甘作賤 │  │    民……漢魂終不滅,斷然捨 │  │    此身。」!? │  │ ┴  ┴ - - - - - - - - - -   1940年代文學 ══════ ﹝接續祖國﹞    張文環、楊逵、  ┐  吳濁流、龍瑛宗、 ├ 以日文「國語」創作  呂赫若等     ┘    抗拒皇民化及內地延長主義    ↓  ┌ 台灣意識 ┐  │ ──── │(含)  │ 中國意識 ┘  │  └→ ﹝寫實主義﹞(本土)   △ 決戰前 (與中國完全隔絕) ▆▆▆▆▆1945▆▆▆▆▆▆▆ ▽ 光復後 (大量大陸知青移入)     [兩條路線]   │   │   ├─×─┤228事件   ↓   ↓  台合  摧英  、作  殘、  中建  台仕  知設  籍紳  青   菁    台灣情結:不深入->正視台灣歷史←┐  ────────        │壓制  中國意識:膨 脹->漢人沙文主義─┘   【楊逵】    〈壓不扁的玫瑰花〉、〈送報伕〉……  ‧跨越殖民、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臺灣)三朝的歷任台灣當權者皆反共貶左的不變思考起自日殖中期,總督府以嚴刑與武力清掃最早實際投身台獨運動的台共,搞農運組織台灣農民組合受牽連的楊逵也在那時出入監獄十次,國共內戰時更因「四六事件」關了十二年。  ‧中譯〈送報伕〉的〈新聞配達夫〉刊在東京的左翼《文學評論》,是第一個台籍作家作品獲登於日本「內地」知名文學刊物。  ‧祖國主義小說〈春光關不住〉選入蔣經國任行政院長時的國編本國中《國文》課本(1976),編輯改題復名化出代表作〈壓不扁的玫瑰花〉的楊貴(原名),又為首位殖民期即寫作的本島作家入選國民教育教科書者。故事中水泥塊下挖出的玫瑰花苞被主角姊姊植在「黃花缸」裏長出花朵,後來並嫁給中國同盟會的黃花崗起義者。  ‧反殖反帝反資反戰反黨的左翼運動家一生從未屈從當權,時代性的抗爭精神落幕否?        ──.──   1950年(民國三十九年),「韓戰」爆發,美國對中國的姑息政策急轉直下,改採「圍堵」赤禍策略,台灣因此獲得喘息,且得到美軍第七艦隊協防的安全保障。    ‧台灣加入國際反共軍事體系,美國軍經援助,台灣得以穩定金融,採取「反共富國」國策  ‧「強兵主義」下同步發展經濟:為「反共國家安全主義」下的對美附從經濟體   整個1950年代為經濟復興的時期,台灣在經濟上的主要發展策略則包括:    -金融穩定後,開始實施整體性的「經建計畫」,1953至1956年為第一期,1957至1960年為第二期。    -實行具社會性質的「農業改革」,以改善農業生產力:   ‧實施「土地改革」。延續數百年的地主階級基本上消失,形成獨立自耕農為主的農村社會形態,生產力大增,「農村剩餘」往後成為國家、資本家攫取的對象。至於改革能在短期內見到成效,一大主因是因為政策之制定者(「外來」政府)與土地之所有者(「本土」地主)於身分、關係能有效「區隔」的緣故,而得以避免了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中執行者與地主形成利益勾結網絡的阻礙。   ‧實施一系列的農村社會建設,改變了農民的組織型態。於1949年實施「三七五減租」,1951年起分五期辦理「公地放領」;1953年頒布條例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徵收土地地價裏,償還地主的部分分為土地債券七成、公營事業股票三成,在往後工業化階段中因而滋生了大批的戰後新資本家。    -由於資金與技術的限制,發展以勞力密集產品為主的「進口替代」產業。〈以消費財為主力,如紡織業、食品業等〉在政策延續期間(1953~1963),不僅有效滿足了民間因經濟條件改善下的民生物資等基本需求,新興工業也因此得以提供大量新的就業機會。在此階段,農業部門的成長仍高於工業資本部門的成長。    -在外貿上,由於外匯的短缺,對進口作嚴厲管制,以保護幼稚產業的發展。外匯管制上並採用複式匯率制度。     1950年代文學 ══════ ﹝反共文藝﹞    │    │‧'50~'54年「肅清運動」消滅日治以    │ 來之反帝、反美思想    │‧冷戰思維下由美國輸入資本主義成    │ 熟期的文藝思潮──「現代主義」    │‧所謂「自由中國文壇」,以及御用    │ 文學的勃興    │‧Ex. 苗裔姜貴《旋風》(開山祖)    ↓ ﹝現代主義文學﹞        ──.──   1960年代(民國五十年代),是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所謂的「發展年代」(the Development Decade),東亞、巴西、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國家、西非、西亞及西歐積極從大戰後之重建,進入到全面成長的階段,全球經濟乃一片資本與工業化的榮景。   而此時台灣主要的產業發展策略,乃為:    -持續農村改革,並發展主要糧食作物以外的經濟作物。   ‧由傳統以米、糖為中心,轉換為以加工農產品為中心。    -通過《獎勵投資條例》,吸引資金投入工業部門,以改善投資環境,並鼓勵國人增加儲蓄率。    -由於國內市場的飽和,推動「出口擴張」政策(1963~1972年),以建立可供創匯的出口導向產業。   ‧Ex. 加工出口區、保稅工廠的成立:依賴、從屬於美、日市場和資本財的底層加工體制。   這個時期對於推動工業部門發展的積極政策,產生了初級與次級工業層次上的重大變革:     ‧「農民分化」效應,大批農民擁至新興的工業城鎮,為剛起頭的工業部門提供超低工資的勞動力。   ‧「工資」工人階級取代「自產」農民階級,成為生產主力。   ‧農產品佔出口比例急速下降,輕工業產品則大幅上升;在'60年代中期後,輕工業取代了米、糖的出口地位。   而該年代的經濟成長率,維持在平均為9.2%的高檔。     1960年代文學 ══════ ﹝無根文學﹞    西北作家為經營主力:    ┌現代主義  └歐美前衛文學     │     │‧忽視:鄉土意識     │‧與現實脫節     ↓   無根文學    Ex. 白先勇:代表性    1. 創刊《現代文學》雜誌 => 推動台灣文學西化      2. 發表《流浪的中國人──台灣作家的放逐主題》         ↓         遷台二代人         ┌─┴─┐         拋   旅         棄   居         台 + 陌         灣   生             土         ↓   地         內         疚         └─┬─┘      描寫主角「牟天磊」心境      3. 著《台北人》(1971)、《孽子》(1986,男同志)    Ex. 鹿橋校園小說《未央歌》(1967)   - - - - - - - - - -   【香港 → 中國味的通俗科幻】    倪匡 (衛斯理-白素為核心)…… ────────────────────  張曉風:'68年《潘度娜》起、《地毯的  那一端》、《哭牆》,黃海,呂應鐘,張  系國:《行星組曲》……   【台灣 → 西式科幻】   - - - - - - - - - -   【武俠小說 ←江湖世界之互文 ─ 中國古典小說敘事傳統的衍生】    諸葛青雲、臥龍生、    ─→﹝舊派﹞  古龍、司馬翎……      初  │後                期  │改  梁羽生《七劍下天山》奠基、    ↓走  金 庸(查良鏞)      ─→﹝新派﹞  ─┬─               :   │       (翻案)史理+俠情(關)   ↓  '55,《書劍恩仇錄》,其首部武俠小說  '59,於《明報》連載《神雕俠侶》  '65,赴歐期間,《天龍八部》部分連載由倪匡代筆  '72/9,《鹿鼎記》完結,宣布正式封筆   〈*1955~1972年為創作期〉  '79,台灣遠景獲正式授權出版其作品集   〈*在解禁之前,其作品不能「正名」〉  '85,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94,《金庸傳》港版發行  '98/11/4~11/6,台灣首次舉行「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作者親自與會   - - - - - - - - - -   【瓊 瑤 ← 新、舊社會轉變期的、懷舊、夢幻、反抗、言情的小說】²    '63,《窗外》於《皇冠》113期一次刊完,中廣以國、台語轉播,為其成名處女作  '64/10,成為《皇冠》基本作家  '63~78,連載《窗外》、《幾度夕陽紅》、《船》、《寒煙翠》、《翦翦風》、《彩雲飛》、《庭院深深》、《星河》、《湮沒的傳奇》系列小說、《海鷗飛處》、《心有千千結》、《一簾幽夢》、《碧雲天》、《在水一方》、《人在天涯》、《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雁兒在林梢》、《一顆紅豆》等長篇小說,及《六個夢》短篇小說集;'65年《六個夢》〈追尋〉拍成其首部電影《婉君表妹》  '76,巨星影業公司拍攝該公司首部電影《我是一片雲》  '79,出版《彩霞滿天》、《金盞花》長篇小說  '79/5/9,與《皇冠》發行人平鑫濤結縭   〈*其作品皆由《皇冠》雜誌連載、皇冠出版社出單行本〉  '79~84,連載《金盞花》、《夢的衣裳》、《聚散兩依依》、《卻上心頭》、《問斜陽》、《燃燒吧!火鳥》、《昨夜之燈》、《匆匆,太匆匆》、《失火的天堂》等長篇小說;'83年《幾度夕陽紅》上華視八點檔  '85/5,「瓊瑤文藝座談會」  '87/2,出版《失火的天堂》單行本  '88/7~'89/1,《皇冠》413至419期,連載《剪不斷的鄉愁──我的大陸行》遊記        ──.──   1970年代,為二次大戰後資本主義與國際貿易達於極盛時,發生反挫的「反省年代」。在這個年代中,資本主義世界的長期景氣因兩次石油危機而停頓,作為國際警察暨撐持世界生產力支柱的美國其經濟力也面臨著成長停滯、外貿競爭力下跌的情勢。1971年美國尼克森總統為解決國際收支失衡的問題,採取保衛美元措施,暫停國際上美元的黃金兌換性;同年底的《斯密松寧協議》(Smithsonian Agreement)重訂各國通貨對美元的匯率;1973與1978年「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經濟史上組織最龐大、影響力最深遠的獨占卡特爾(cartel)〉接連掀起兩次全球性的「石油危機」,造成國際金融機構中大批的「石油美元」(Oil Dollar,油元)存款現象。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危機,使得國際貨幣基金(IMF)之固定匯率體制同與維持國際經濟持續成長的夢想破滅,美元的國際地位也已不再絕對強勢。   在國際氛圍上,幻象的文革思潮、反戰主義、反種族歧視、反西方侵略、反資本的無限擴張等浪潮,迴響於知識界具文化反省意識者的良心中。     圖1 五七年‧二月(https://m.facebook.com/photo.php?fbid=935746943483396&id=100011442976863)   台灣自60年代中期起,在 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我國早於1949年退出,但與美國等國簽訂的雙邊貿易協定、及日本等未簽約的主要貿易對手國,仍互享同於 GATT 規定之關稅待遇〉、IMF、美國資金為主的國際經濟金融框架下積極擴張貿易,地位上處於工業國家垂直分工生產體制的下層;而本身生態環境的破壞及傳統人際關係的分化已嚴重危害到人民的生活品質,這些於「經濟起飛」年代之後即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負擔的巨大外部成本,總是被有意、無意地忽略。   這段時期,台灣把產業政策的焦點集中在發展石化、鋼鐵等重工業,以富厚「基礎工業」的實力,並推動如「十大建設」(1973年起)等政府投資、高耗能、高產業自給率之重大的源頭工業建設,期使台灣的經濟體質能徹底從半農半工轉換到完整的工業體制;貿易上則為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第二次進口替代」政策的實行時期。輕工業所佔總生產額比例開始下降,而重、化工業則提升到與輕工業相等的比例。   在成為「都市化」與工業化邊緣的農村地區方面,則推動第二次的「土地改革」,以便推行農耕作業機械化,並意欲縮短農村在建設與所得上跟工資階級社會間之愈來愈大的差距。隨著全面工業化政策收到成效,農業的角色乃退化成為資助工業發展的一個手段;製造部門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則讓農村流出的「逃兵」成為其「生力軍」,農業就業人口也從此開始降低。台灣在農業的再發展上,面臨了人口外流、收益相對減低、難以吸收大筆資金等結構上的難題,農民個人的平均耕地面積小到只能行集耕的同時,大型農場的壟斷與經銷體系上的不健全更嚴重剝削了自耕農的利潤,農村人民的老化也使其漸漸失去成長與革新的活力。凡此種種於工業化榮景背後的農村景象,在在使得往後施於農業上的各種改革政策都難以見效,「農村衰敗」直至今日仍在持續之中。     在政治與社會層面上,台灣的威權體制則開始鬆動。1970年「釣魚台事件」發生,港、台留學北美的學生開始思想上的論爭運動,「保釣」的左翼展開對於「現代詩」的批判論戰,並以香港《抖擻》雜誌為核心,展開全新地認識台灣的現實主義小說的工作。   70年代也是台灣得再一次正視國際現實及殘酷的開始。在1971年先被中共逼迫退出聯合國,1972年再次發生釣魚台事件並伴隨著中、日的斷交。1974年由於「石油危機」的衝擊,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由兩位數遽跌到1.12%,人均實質所得增加率竟為-3.7%,物價上漲率高達47.5%,皆為自50年代初期推動第一期「經建計畫」以來最差的表現;該時「擴大內需」則為因應國際需求減低的政策主軸,並及時有效穩定了「停滯型通膨」(stagflation)的困局。而從此起,台灣過往一路順風的平滑斜線式成長模式,為波狀的「經濟循環」周期模式所取代,經濟不景氣的定期出現再也無法規避。即便如此,70年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還是有居於國際龍頭的10.3%高值。   1977年,許信良脫(國民)黨參選桃園縣長,隨後並引發全民關注的「中壢事件」〈許信良支持群眾圍警局,抗議做票〉。接著於1978年,發生一次為時不長但影響深遠的「鄉土文學論戰」,現代派的余光中、彭歌等首先發難,鄉土文學理論與工作者陳映真、王拓等亦對應接戰【附】。³次年年底的中、美斷交,則讓台灣人民感受到被國際社會徹底「背叛」的辛酸。   先是於十二月八日「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起跑,「黨外」人士的政見首次能在公開場合獲得大量正面的曝光;政大會計系學生侯德健有〈捉泥鰍〉等民歌;外交部次長楊西崑正在面見菲律賓總統馬可仕夫人伊美黛談農耕隊事。到了十六日凌晨,新聞局副局長宋楚瑜急趕到大直總統官邸,搖醒蔣經國總統,外交部常次錢復隨後傳譯了美國大使安克志的「斷交」通知。在人心惶惶中,股市跌停了六十八種股票,外交部長沈昌煥請辭獲准,增額中央民代選舉更被宣布延期。這個氣氛中,侯德健寫了首〈龍的傳人〉,在學生活動中心內以一把吉他唱起: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 它的名字就叫長江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 它的名字就叫黃河  雖不曾見長江美   夢裏常神游長江水  雖不曾聽見黃河狀  澎湃洶湧在夢裏  ……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 它的名字就叫中國  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 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   位於華府、尤較白宮大一英畝的「雙橡園(Twin Oaks)」被以US$10暫賣給美國友人(自由中國之友協會),三年後歸還。昔時的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館名號,日後被降級為無法望文辨認出國別的「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辨事處)」(猶如「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之不冠「日本國」名稱),及至於今日則為「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同時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或稱「高雄事件」)中,《美麗島》政團瓦解,政治受刑者如施明德、許信良、姚嘉文、林義雄、張俊宏等日後陸續出任最大的反對黨──民進黨的主席,而當時的辯護律師團成員、今日的中生代主力,也在90年代漸漸掌握該黨的運作,成為台灣政治權力競逐舞台的主角之一。     1970年代興起 ══════ ﹝鄉土文學﹞⁴   【王禎和】    《美人圖》、《嫁妝一牛車》、《來春姨悲秋》……  ‧書寫小人物際遇的鄉土寫實作品。    《玫瑰、玫瑰、我愛你》  ‧1984年於《聯合副刊》連載。  ‧中心內容與文句的粗俗、多種語文的混用,引起爭議。  ‧龍應台〈王禎和走錯了路〉:   「這部不好笑的喜劇有嚴重的語言問題」「《嫁妝一牛車》的一流作者受到了錯誤的鼓勵而『走火入魔。』!」「小說所需要的深度、發展、人物的雕刻,全都不顧了。」  ‧王德威〈王禎和走錯了路嗎?〉:   「這樣『諷戲』讀者的寫作方式,是《玫》書與同類小說最具魅力的地方。」「不但不矯情,反而是《嫁妝一牛車》中人道精神更上層樓的表現。」  ‧1990年,五十歲病逝。  ‧1998年,由葛浩文英譯為 'Rose, Rose, I Love You',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   - - - - - - - - - -   【黃春明】    〈北門街〉的道士阿塗、〈溺死一隻老貓〉的清泉村阿盛伯、〈蘋果的滋味〉、〈青番公的故事〉的歪仔歪水災與蘭陽濁水溪、〈鑼〉的憨欽仔、〈莎喲娜啦‧再見〉、〈看海的日子〉……  ‧60、70年代創作旺盛期,趨向民族主義的情感,批評資本帝國文化(日帝、美帝)之入侵。   〈如有〈莎〉篇中,較溫和地批判「皇民化矛盾」的鄉愁和記憶(或「情結」!),感受到人民對此的不自覺。〉  ‧把社會轉型期的變貌及鄉土人物的性格與適應問題表現出來,具強烈的城市與鄉村的對比性。  ‧寫實的面向上,社會的實錄感、底層生活的反映,如色情行業等的描述。  ‧形式的面向上,作者的浪漫傾向雜入寫實   的成分中多少? ←────────┐    *如〈鑼〉中「憨欽仔」的塑造。 ─┘       人物塑造之社會存在性? ←┐    *如〈看海的日子〉的「白梅」在現 │    實的存在對應。 ────────┘    〈現此時先生〉的死亡、〈瞎子阿木〉、〈打蒼蠅〉、〈放生〉……  ‧80年代後期,回到蘭陽的鄉土。  ‧老人處境的反省。    〈死去活來〉的山地與粉娘、〈銀鬚上的春天〉的小土地公廟與榮伯、〈呷鬼的來了〉的宜蘭鄉下老廟祝、刣豬炎……  ‧98年獲國家文藝基金會「文藝獎」。  ‧老人與村童、台北大學生的共同演出。  ‧把人物由城市帶到鄉下,說鬼怪故事之場景交錯,反映常民俗世的信仰、及陰間觀的扭曲。   - - - - - - - - - -   【陳映真】 【楊青矗】 【王 拓】 【………】       【附】陳映真曾為「現代主義文學」與「台灣鄉土文學」的差異,作其對照³,整理如下:      民族視野     ̄ ̄ ̄ ̄    ‧鄉土文學:     倡言以西方為對立面的中國「民族主義」,主張語言、形式、內容的民族特點,反對盲目、惡質模仿西方。    ‧現代文學:     主張面向西方,文藝超越國境的「國際主義」。對於「中國特色」的水墨、禪、天人合一的提倡,偏於形式和工具性。      內容問題     ̄ ̄ ̄ ̄    ‧鄉土文學:     主張寫人、生活、具體歷史和勞動的「現實主義」。文藝要為人民、民族、社會反映客觀生活與世界。    ‧現代文學:     反內容、反情節、反思想,主張文藝絕對的「純粹」的「抽象主義」。文藝是主觀的、心理學的、唯心主義的與「自足」、「自主」的世界。      形式問題     ̄ ̄ ̄ ̄    ‧鄉土文學:     主張形式與內容相應。主張能普及、人民皆能理解的語言與形式的「現實主義」。以自己的母語文寫作。    ‧現代文學:     主張「形式主義」,表現形式、技巧、方法的「創新」與「實驗」。形式重於內容,因內容的消失而得形式膨脹的「超現實主義」。如有能力,可以用中心國家(相對於邊陲國家、如台灣而言)語言寫作。      對象問題     ̄ ̄ ̄ ̄    ‧鄉土文學:     各階層人民、老幼皆為文藝的對象。首先要得到自己的民族、即人民能欣賞與閱讀。    ‧現代文學:     訴諸文藝的精英與貴族,拒絕為大多數人民所俗化。不以國內民眾的欣賞為優先,而以西方的學術觀點為預設讀者。      對外來文化的態度     ̄ ̄ ̄ ̄ ̄ ̄ ̄ ̄    ‧鄉土文學:     對外來支配性文化、文學、藝術採取批判的態度。    ‧現代文學:     為中心國家文藝意識形態的代理人、代言人、模仿人。        ──.──   1980年代,是政治體制全面解除威權(如解嚴、86年民進黨成立)、國民黨領導階層權力轉移至本島成長者、社會運動勃興、環保與生態意識覺醒、且是「金」與「權」得以嚴密掛勾的時代。在民主化的趨勢下,政治活動愈趨「常民化」;國家認同符碼的操演,普遍存在於社會、文化、政治各領域中;在後期,選舉舞台發展成嬉耍、反智的「表演」文化,「包裝」性伎倆尤凌駕於實質政見的「牛肉」之上。這些風氣,依然延續到於今日,並成為無冕王目光的焦點且彼此互利共生。   繼上個年代的全面工業化後,台灣此時在經濟發展上,又面臨了「產業升級」得轉型〈由60年代的勞動密集、至70年代的精密勞動密集、到當前的資本與技術密集的產業〉及金融體系健全化的挑戰;長久以來由政府操控的公營事業開始轉為民營,環境保育與開發建設的兩難局面也成了不得不正視的議題了。   在國際上,則普遍認知台灣為「新興工業化國家」(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NICs)之一。在前半期,台灣還能維持9.7%的高成長率。於產業升級上,如興辦「十二項建設」、「十四項建設」(84年起),著重於擴充社會資本〈如電力、交通、通訊、港埠等〉,重、化工業佔出口額比例繼續上升。   為了改良整個產業結構,以應付同時來自於世界貿易保護主義(貿易壁壘)之壓力〈如歐洲共同體⁵及日本嚴格化貿易規定、美國在80年代後期通過《綜合貿易法案》修正案後的立法〉、以及中低層開發中國家(如東南亞、中國大陸的成長)的雙重競爭,選擇重點、集中資源來促進「策略性產業」〈如機械、電子、電機、汽車、資訊等產業〉的發展乃成為加強競爭力的必要手段,其挑選原則為:    ‧生產效果大,市場潛力大  ‧技術密集度高,附加價值高  ‧消耗能源小,環境污染小   等所謂「二大、二高、二小」的指導方向。   至於傳統輕工業,如紡織、成衣、製鞋、與石化成品加工業等,佔外銷比例雖逐年降低,但仍為國內產業的主流,也仍提供了大部分的工資工作機會,在提高「收益-成本」比及生產效率上仍屬必要部門。像是協助中小企業獲取制度性經營的知織、組織結構能更現代化、採用自動化的生產設備,並建立「中心-衛星工廠」制度,以整合上、下流的產製結構等。   由於天然資源的限制及資金增加率之無法快速投入,政策上乃加重對於人力素質的強化與科技關鍵技術的發展,使台灣逐漸脫離勞力密集產業下強調成本觀念的「勞動供給」型架構。而民眾對環保意識的建立及勞工工作條件的重視,工業污染防治與職場環境的保障也成為企業經營所面臨的新背景。     ﹝傳統寫實﹞    │    ↓ 1980年代文學 ﹝新文學﹞ ══════                 “孤立/冷漠”             [表 現 形 式 :]      ↑  大眾化消費 ┐                 後設小說  傾向    │ ︹ ─超現實─反小說─魔幻──→ ─────        │ 新  主義      寫實  : 後現代主義  生長於:  ├ 人   :          : 文學  60~80年代 │ 類   :×         :        │ ︺ ──:──────────→ 本土文學  暴露於廣泛 │   ↑ ↓  (前進)  ↑     ↓  多元的媒體 ┘  新/寫實      台灣歷  “懷舊/傷感/            主義      史脈絡   批判”⁶   - - - - - - - - - -   【女性文學】    李 昂:《殺夫》 => 女主角被推向非人化及崩潰,不留情地描寫人性之陰暗面,官能感染的深刻表現      《暗夜》(1985)、《迷園》……  廖輝英:《明華太子》、《不歸路》(1983,外遇愛情)……  袁瓊瓊:《自己的天空》……  蕭 颯:《給前夫的一封信》……  蕭麗紅  ………  張曼娟:《海水正藍》(1986)        ──.──   回顧這個世紀,全球歷史發展動力上的特色,主要有:    ‧經濟與社會上,大眾文化、流行文化與普遍性消費市場的出現。  ‧政治上,人民的主體力量崛起,群眾的聲音與要求得到空前的重視。  ‧體制的解構與革命浪潮,種種的制度、不平等與壓制獲得解放,不同的人權意識獲得伸張。  ‧學術工作者與人文的知識份子界,紛紛投入對於世俗、社會關聯網絡之各層面中予以解釋、教育與論述,世界進入了鉅大「知識負荷」的時代。   這些主題,當然也深刻地影響著一向(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為文化、制度與思想「入超國」的現代台灣的發展軌跡。   二次大戰後,台灣在經濟發展的策略基本上是相當成功的,也因此搏得「經濟奇蹟」之名。另一方面,在生態、生活環境、社會道德與治安上,都付出不少代價,人心之庸俗化與「去精緻(文)化」的情氛,也使台灣得到「貪婪之島」(Greedy Island)與生活在「豬寮」(德國《鏡報》語)的惡名。   日治時期殖民統治下,繼劉銘傳為現代化啟端之後,真正開始了全面「西化」與現代化的過程。好的方面,五十年間留下了全島性交通網的規畫與建設、天然與人力資源的現代化普查與配置、基本社會建設的提供,成為光復後早期經濟復興階段的基礎,雖說其本意不過是在以「建設本島,以資內地」的邏輯下運作。至於日治時的歧視與皇民化措施,則為日後族群關係的分化投入難以消弭的社會與政治變數。               二等      土地、  平民 ‧二戰前:資源、  ──→ 皇民化階級:      知識   集中    戰後 ┌本省社會 ﹝被壓迫﹞┐ 既得優勢者 │、知識菁英     │ /利益者 ┤          ├…───×→衝突 │戰後   ﹝從屬於 │ /從屬者 └新資本家  國民黨﹞┘ 新統制階級  、派系   40年至54年美國基於圍堵共黨的戰略,對台灣給予達十三億六仟多萬美元的援助,主要是投入農復會的農業計畫中,為當時無力吸引國際資金的台灣,提供了重建經濟與建立初級產業生產規模的經費。而台灣本省及外省籍人力資源的充裕,及農業社會傳統勤儉的勞動觀,且經由政策上的配置,成為支撐經濟成長的主力。又先後把握住韓戰、越戰時美軍的訂單,成為其生產、後援、及轉運基地(高雄港之速興即是明例);並在大部分開發中國家於內部紛亂連連、尚未能全心致力於國際貿易上的商品競賽時,即掌握機先地以「進口替代」、「出口擴張」、「二次進口替代」、「策略性產業」、「金融與貿易國際化及自由化」等集中資源於不同階段之優勢產業的方向,台灣的經濟發展乃能在部分的挫折中獲得相當的成效與穩定成長。     時至1990年代,台灣在政、經上又面臨了全新的局面:   1. 經濟上,產業朝技術集中發展,資本在國際間流動的加速。「資訊基礎建設」(NII)之推進,資金需求空間龐大的「六年國建」之實行、以及「全民健保」等社會福利政策加諸財政赤字上的巨大壓力。   2. 對於中國大陸經貿依存度的急升,成為當局在政治與經濟天平上抉擇的難題。加入 GATT/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所需求開放進口與內需產業轉型的壓力(如長期受政策保護的農業、汽車、金融、服務業等)。   3. 東歐「鐵幕」崩解後,成為發展圭皋的「全球資本化」,促成開發中國家(主要為亞洲、南美洲)一波快速成長的熱潮;不意,在後期(97年起)卻遭逢因資金融貸與帳務管理體質長期不良、又經「熱錢」炒作而起的連鎖性「金融風暴」,所謂「亞洲模式」的「裙帶關係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政商勾結的不成熟資本主義)受到衝擊;台灣與相關被波及國家面臨經濟繼續「自由化」或反向操作──「加強管制」間的選擇問題。   4. 兩大(或一大一中)一小的政黨政治的形成,國民黨無法再單獨主導經濟與財政政策的論衡。最高領導人自陷「台灣人」族群情結、如「中國結」或「台灣結」之爭,使認同問題涵蓋到各個面向;加上執政者「制度化的新保守主義」心態,以不符自由主義的國家干預和政治力介入政制運作,進而加深「黑」、「金」勢力對於政策過度干擾、並操弄議會政治,在在損害自由經濟之公平競爭的市場法則,導致社會資源、預算與文化活動上的配置錯亂,斲傷台灣永續發展的體制與體質。   高希均在〈新台灣人:改寫台灣生命力的新劇本〉一文中,談及「新台灣人」要將「島嶼」性格提升為包容開放的「海洋」性格,走出「不睬政治,只重經濟」的順民性格,以及建立環保意識、擴大世界關懷等層面的見解。其希望新台灣人要建構一個「乾乾淨淨的社會」,以扭轉時下重財富不重道德、重價格不重價值、重名位不重原則、重當前不重將來的病態。⁷   89年「六四」前曾在北京天安門參與民運的侯德健,現在以占卜為業,不再作曲,也不願再唱〈龍的傳人〉,「已經不需要我再努力。」   毫無疑問地,過去的人際與統治-被統治型態已不復返,台灣的整體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的概觀,只有往新的、也可能是更為混沌難測的方向前進之中。摸索與前進的責任就在全體人民身上,排斥與漠視者都將成為社會(往正面)進化與改革的負擔。     文化/文學(1990s)  ̄ ̄ ̄ ̄ ̄ ̄ ̄ ̄    ‧名目的多元主義、表象的後現代思潮氛圍。     〈F. Jameson:其特性,表面 > 深度;    詹明信      模擬 > 真實;            遊戲 > 嚴肅……    反科學化約的 neo-transparence 觀。    後現代世界,主體不是異化,而是斷裂的:    ┌異化 → 假定一種中心化、其可能喪失的  │    統一自我。  ┤  │    去中心化、且多元的,渴求的身  └斷裂 → 分認同是「流動的」;ex. 在電       腦網路的虛擬世界中,認同是多       元且變動的,理解主要透過在       cyber-space 中悠遊、而不是       analysis 的方式而為。〉      ‧性別書寫/情慾文學、酷兒文學、國際模倣(先期-後殖民式)文學。       【酷兒小說】      李碧華《青蛇》(女)、《霸王別姬》(男)    朱天文《荒人手記》(擬男聲,寫同性戀者的救贖)    邱妙津《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邱後來自絕)    董啟章《安卓珍尼》(為 androgyny 的音譯,「雌雄同體」義)      ‧本土論述的勃興,中國文化、菁英文化的相對性貶抑;中產階級之「政治務實」傾向的形成。    ‧地域/鄉土文化與社區總體營造等「在地」文化主體性之構建的崛起。    ‧國家「認同」的意識型態造成選民於政治領域的區隔、民萃的疑惑〈族群意識的議題(族群式民族主義)與民意滿足的「斷層化」〉。「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觀念建構、「台獨」向主流價值修正路線的分立;昔日「體制外」或「反體制」的反對勢力,率多為體制內權力運作的機制所吸納,至少於最大在野黨內已不存在。    ‧【普化宗教(民俗信仰)】     │     │功利化、私慾化、巫術化     ↓   庸俗、迷信、隨波逐流〈理想性的喪失〉     ↑     │媚俗化、過分入世(出世觀的衰微)     │   【制度化宗教(正信宗教)】        ※ 正信宗教的特徵,除了有較制度化的教會、經典、傳教組織、或修習程序外,主要即是在歷經長時間發展所衍生出形而上的「出世觀」。        「入世」的「行善」應成為宗教的附屬功能,而「出世」的心靈、生命、靈魂之「超越」境界的模造與追求,方是其理想性典範的建立與維護,也是宗教理念的核心基礎。        於現世的台灣社會,宗教「入世」功能面向的過分強調與聚焦,一般人民在多次「宗教-倫理」衝突的事件裏頭,也傾向於要求宗教於「善施」與「俗世」層面作優先化的考量及強化。果當正信宗教的「入世觀」壓制、戰勝了「出世觀」,則其將與慈善團體或組織化的服務性社團有何多大的差別呢?    ‧美學與哲學論述上,龔鵬程以為,台灣延續「五四」以來的「生命美學」傳統路線,原來具有「消化西學」的特長,近年則有「被西學消化」、「消費別人文化」的趨勢;台灣的歷史軌跡,因政治力的擺盪與意識形態的糾葛,呈現由過去的「空白」至於今日的「面目模糊」。    ‧1994年「女書店」開幕;蘇偉貞《沉默之島》(女性情慾之旅);平路《行道天涯》(國母的 love 紀事)。    ‧女書店於1998年發表:     1.《女/藝/論》    〈為第一本台灣女性藝術史〉    〈包括:陸蓉之的中國閨秀藝術、賴瑛瑛與羊文漪的女性邊緣論述、薛保瑕論女性創作者與抽象畫、簡瑛瑛論台灣女性美學特質、吳瑪悧論台灣女性的美學觀點……諸篇專文討論的主題〉   2.《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    〈譯者:謝鴻均〉    〈80年代西方最重要的女性主義藝術史著作之一〉    ‧「女鯨詩社」於98年十一月一日「陳秀喜作品討論會」上成立,為台灣首個以女性為主體的女詩社。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原來歷史事件常出於偶然, 於此又一得證。由十多年前開封的事件後監察院調查報告及賴澤涵總主筆的行政院《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 到了近日的《責任歸屬報告》, 對於成為導火線的「私菸」最初的細節, 依當事人的描述來看, 反而有些小出入?有以為由於有心人士的利用, 此事件至今仍是「進行中的政治事件」。不過, 歷史本身是無意志的, 而就如「天行健」⁸一般, 時間會將一切都沉積下來, 而用心的學者就能為我們的後代理出更趨於客觀的真相了。 (030706.)     引自《聯合報》2006/3/6四版台灣新聞:   〈語言隔閡 一支菸燃228巨禍〉   ──59年前爆發悲劇 賣菸婦林江邁之女回溯當日現場   「林江邁是引發二二八事件的關鍵菸販,她的女兒林明珠(右)、女婿曾德順(中)回憶事發緣由;左為林江邁孫女林素卿。   【本報系記者蔡惠萍專訪報導】林江邁,這個無意間引爆二二八事件轟天巨火的寡婦菸販,成為後來研究二二八文獻中必然被反覆提及的名字,但卻少人追查林江邁的下落。對於自己在某一個程度上成了改寫台灣戰後史的關鍵人物,她的感受是什麼?她又是如何看待二二八事件?   「10歲林明珠在現場」   1947年2月27日,影響台灣往後一甲子的關鍵夜晚,跟著林江邁一起賣菸的10歲小女兒林明珠,如今已是七旬老嫗。   幾乎未曾在媒體前曝光的林明珠接受聯合報專訪,回溯當晚在「天馬茶房」走廊下所發生的事;身為二二八事件「原爆點」的林明珠指出,二二八根本不是從查緝私菸而起,更非「外省人欺壓本省人」,純粹是出自語言溝通不良所產生的糾紛。   林明珠是在父親過世後七個月才出生,林江邁身懷六甲時還不到30歲,在大家族的妯娌間飽受欺凌。因此,林江邁隻身從桃園龜山到台北市,為在延平北路開茶行的公婆煮飯,林江邁就近在延平北路當時台北市最繁華的大稻埕賣菸。當時的國府並沒有發放賣菸執照,並沒所謂的公私菸之分。   1947年2月27日,一如往昔的黃昏時刻,放了學的林明珠跑到天馬茶房,「太平町」繁華的夜晚正要開始。當時雖是冬夜,但天還沒全暗,林明珠照例捧著菸盒四處兜售,林江邁則是在離她十幾公尺外。   這時,一個配槍的阿兵哥身影靠近了她,拿起菸盒裡的菸,右手夾著點燃的菸,左手放進口袋準備掏錢,以國語問她「多少錢?」受日本教育只會講日、台語⁹的林明珠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沒想到,一旁的地痞混混見狀立刻在旁鼓譟、叫囂「有人呷(吸)免錢的菸!」並且大聲呼喚附近的林江邁,「阿桑,有人欺負妳女兒喔!」   「有人鼓譟引發動亂」   一群人立刻擁上,與阿兵哥拉扯,林明珠手上的菸跟著散落一地,就在語言不通及旁人起鬨下,衝突愈演愈烈。這時阿兵哥掏槍想要嚇退圍堵他的人,一舉起槍,尖銳的槍管剛好頂到了急著衝上前找女兒的林江邁的頭頂,一柱鮮血立即順著她的臉流下,圍觀者情緒更加沸騰、激動。這時,被人拉到一旁的林明珠聽到有人喊「阿桑,妳流血啦,還不快倒下!」「阿山仔(外省人),打人喔!」   事發後,林明珠立刻被送回龜山鄉下躲藏,從此失學,受傷的林江邁則是被送進附近徐外科診治。林江邁在醫院住了沒幾天就倉皇出院,當時她並不知道,全台灣已經陷入了遍地烽火、風聲鶴唳之中,更沒想到的是,她就是那個點燃引信的導火線。從二二八那天起,國府才雷厲風行開始查緝私菸。   二二八風暴漸次平息後,林江邁從耳語得知當天的賣菸糾紛演變成一場空前災難,但是為了生計,她仍堅強繼續賣菸,此時她也拿到政府發放的菸牌,林明珠也回到她的身邊。   對林江邁折磨更深的不是身體的病痛,而是深鎖在心底、日夜啃噬的巨大秘密。很長一段時間,二二八是台灣社會的禁忌,林明珠不只一次追問她,「那一暝(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也曾把在人們竊語中聽聞的「二二八事件」,好奇地拿來詢問母親。   「媽媽自責成「罪人」」   林江邁總是把她拉到屋隅,驚懼發抖地說:「妳嘜(不要)講二二八啦!傻瓜,林江邁就是我啦!」唯恐因此招致牢獄之災;林明珠暗夜時偶爾也曾聽聞林江邁悠悠感嘆:「唉,為了一支菸,惹了這麼大的事。」自責自己成了歷史「罪人」。」   ² cf. 《皇冠》480期 pp.62 & 44:言情小說   ³ ref. 《金石堂出版情報》47期 p.7   ⁴ cf. 南天《台灣研究書目》:HD 散文、小說‧詩 & HC 報導文學、雜文, 本土文學的書目   ⁵ 歐洲經濟統合組織的整合歷程:   1951/4 ▔▔▔  簽訂《巴黎條約》,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 ECSC),於1952/7/23生效。   1957/3 ▔▔▔  修訂《羅馬條約》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EEC)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 Euratom),1958/1/1生效。   1965/4 ▔▔▔  合併 EEC、ECSC 及 Euratom 三者成立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 EC),1967/7/1生效。   1970/10 ▔▔▔  提出三階段的貨幣整合具體方案。   1975 ▔▔  歐洲領袖會議(European Council)定為每半年集會一次。   1979/3 ▔▔▔  創設歐洲貨幣體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EMS)以安定匯率,包含成立統一的歐洲貨幣單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 ECU)及設立以 ECU 為核心的歐洲匯率機制(European Rate Mechanism, ERM)。   1985/6 ▔▔▔  提出完成內部市場(Common Market)白皮書。   1986/2 ▔▔▔  簽訂《單一歐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1987/7/1生效。   1990/7 ▔▔▔  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EMU)第一階段啟動,致力於單一市場之完成、尋求會員國間對經濟及貨幣政策之密切合作。   1992/2 ▔▔▔  在荷蘭簽署《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 or Treaty on European Union)。   1992/9 ▔▔▔  義大利、英國退出 ERM。¹⁰   1993/1 ▔▔▔  單一歐洲市場啟動。   1993/8 ▔▔▔  歐體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被迫將 ERM 波動幅度由2.25%升為15%。   1993/11 ▔▔▔  11/1《馬斯垂克條約》生效,EC 升級為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EU),EC 成為 EU 的決策體。   1994/1 ▔▔▔  EMU 第二階段開始,於德國法蘭克福設立歐洲貨幣機構(European Monetary Institute, EMI)。   1995/1 ▔▔▔  單一貨幣名稱決定為「歐元」(Euro)。   1996 ▔▔  新匯率機制 ERM-2 成立,取代 ERM。允許歐聯國家對歐元波動幅度為15%,非歐聯國家則為30%。1998/9希臘、丹麥公布其幅度為15%與2.25%,英國與瑞典無意參與。   1997/6 ▔▔▔  簽署《阿姆斯特丹條約》,EU 準備向東擴張。   1998 ▔▔  實施歐元第一階段開始,為時一年。   1998/5 ▔▔▔  確定第三段參與 EMU 的十一個會員國。設立會員國間貨幣的雙邊中央匯率。設立歐洲中央銀行,取代 EMI 的工作,並負責歐元紙鈔、硬幣的設計與製作。   1998/7 ▔▔▔  歐洲中央銀行正式成立。   1998/12 ▔▔▔▔  決定歐元加盟國貨幣對歐元的轉換匯率,與歐元地區對外發言權的代表。   1999/1 ▔▔▔  實施歐元第二階段開始,EMU 第三階段開始。元旦起歐元正式啟用,與各會員國原有貨幣並存,金融市場交易與公債之發行,將以歐元計價;銀行體系行雙軌會計制度,於三年內完成共同清算、支付制度運作等工作。   2002/1 ▔▔▔  實施歐元第三階段開始,歐元紙鈔及硬幣正式流通,並開始回收成員國原有的貨幣。   2002/7 ▔▔▔  EMU 各成員會貨幣停止流通,歐元成為法定交易通貨。   ⁶ 敝文〈八0年代十大國片〉(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08291906228900&id=100011442976863)   ⁷ 見《遠見》雜誌1994/10號   ⁸ 敝文〈#廿世紀綱領﹥十七、華夏的心物觀〉(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16068202117937&id=100011442976863):天行健   ⁹ 敝文〈淺談通用的台語文〉(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19781848413239&id=100011442976863)   ¹⁰ 敝文〈消費緊縮與基金炒油〉(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30726827318741&id=100011442976863):熱錢的威力   (070299.19.23) #思語篇﹥#廿世紀綱領﹥十五、哲學與本體論   西語中的「哲學」-"philosophy" 一詞,由法文及拉丁文中 "philosophia" 遞擅而來,並源自於西洋哲學的故鄉──希臘:    "philosophia"     (philo- = love 愛;    sophia = wisdom, knowledge 智慧)     即為「愛‧智」之義,而「lover of wisdom 愛智之人」,則可有哲學家──"philosopher" (Greek: philosophos)之謂。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 /The Gay Science/ 中有一則格言:   "/It was modesty which in Greece invented the word "philosopher" and left the splendid arrogance of calling oneself wise to the actors of the spirit - the modesty of such monsters of pride and self -glorification as Pythagoras, as Plato./"   於近代西方崇尚「物質理性」的科學(science)觀以後,philosophy 的意義有所分化:natural philosophy 指稱以物理學(physics)為核心的物質學科,古典的哲學則被範疇為 intellectual and moral philosophy。這裏講的是後者。   《爾雅》早有清楚的定義:「/哲者,智也。/」   哲學為「/求知識(knowledge)的學問/」(梁啟超語),即為「憑理智(intellectual)與心靈上(moral)的方法,去推論(reasoning)出萬事萬物(objects, things)實體背後之根本原因(causes)的學問(science)。」   在這個意義上:    -理智     [Latin:]    interlegere     (inter- = inter; legere = to choose)      ↓    intellect      (the capacity fo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    intelligence     (the capacity to acquire and apply knowledge)       指去分辨出事物的理絡、是與非、善與惡、真與偽的能力。    -推論(reasoning)     古典上,其為基於 logical reasoning 而非 empirical methods 的,也是其與現代科學的一個歷史性分別。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of things based on logical reasoning rather than empirical methods."     哲學需求的是邏輯式(logical)的推理,「因」與「果」(cause and effect)的關係之聯繫乃其理路。像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有三段論法,要求結論由前兩個前提中推演出來:     if (大前題) 為 .true.     第一命題  第二命題  第三命題    ̄ ̄ ̄ ̄   ̄ ̄ ̄ ̄   ̄ ̄ ̄ ̄   (大前題) < (小前提) → (結論)    ‧同一律     A = B  , B = C  則 A = C    ‧矛盾律     A = B  , B ≠ C  則 A = C    ‧因果律     ∵ 因  ,  ∴ 果  則 exist 果              → exist 因     因能生果,果為因生。在反饋機制中,則輸入(input)之刺激與輸出(output)的反應間,有當然的關聯性。       在邏輯標的之定義中,要把相關元件分別歸納於特性相同的門類中,並把不同門類的元件之特性給指示出來,才能在求解問題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出發點。    -萬事萬物(objects, things)     哲學上,為心智(mind)所可以理解(intelligible)與察覺(perceptible)的對象。     可能為物質體,可以看到或觸摸……,即可被感官所知覺者;可能是主觀上引起注意、情緒、思考、甚至行動者;又可以為特定行動的目標、目的或意向者。    -根本原因(causes)     即事物的本質及由來(nature of things)。     事物的成立可能有遠因、中間因、及近因,而哲學就是要深入到根本的原因,即其最終極的原因(最初因,primary cause)。    -學問     [Latin:]      scire    (to know)     ↓    scientia  (knowledge)     ↓    science       哲學為追求事物的外象(phenomenon)與本體(noumenon)諸端之因果的學問。     現代科學則為透過觀察、描述、實驗、理論等程序,推知事物的現象(phenomenon)之構成與解釋的學問。   總之,由於人是探詢「意義」的生物,於生活周遭所感受者,俱有思索而後賦予「意義」的天生傾向。在面對「未知」時,對於萬象之差異性所引起的不安與困惑,會存在底層意識上的焦慮。故尋求以分析、綜合、辯難其質素的手段,遂行批判、內省與實踐,求得其「意義」的脈絡,而使得人能夠心安。哲學的構成由此而生。        ──.──   古典希臘的哲學樹立了西方學術分科的傳統與基礎。當今哲學的領域大致可簡單分類如下:    ┌ 邏 輯 ─ 演繹 & 歸納、觀察 & 推理  │      等論證之學  │ (logic)  ├ 美 學 ─ 藝術哲學、審美之學  │ (aesthetic)  ├ 倫理學 ─ 善 & 惡、人生觀之學,道德  │      之起源、發達、原理、及規  │      範之學  │ (ethics)  ├ 政治學 ─ 社會、組織、體制的型態、  │      原理與運作之學  │ (politics)  └ 形上學 ─ 探討存在、實(本)體、宇宙         (時空)、同一性等根本原理         之學,又稱「純粹哲學」,         可分為:    (metaphysics)     ┌ 本體論 ─ 關於存在之一般性概念、   │      意義之學,為形上學之基   │      礎   │ (ontology)   ├ 心理(哲)學 ─ 研究心理特徵、心智   │        狀態與構成之學   │ (psychology)   └ 認識論、 ─ 探討知識的本質、前提     知識論   與基礎、範圍與效能之           學     (epistemology)     德國理性論者吳爾夫(C. von Wolff, 1679~1754)對哲學的體系則分別如下:          ┌ 本體論        │ (為以下學門的基礎)        │  ↓  理論哲學 ─┤ 神 學        │ 心理學        └ 宇宙學 ………→ 物理學              衍生          ┌ 倫理學        │ 經濟學  實踐哲學 ─┤ 政治學        │  ↑        │ (為以上學門的基礎)        └ 邏 輯     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傳統哲學的領域逐漸被分化到科學部門去而顯得越來越窄。在科學全面掌握學術發言權的優勢後,哲學家也開始涉入現代科學之中,探討「科學為何能這麼成功?」「科學家對問題之解決的面向?」等主題,而出現了「科學哲學」。但由於「哲學方法」與「科學方法」於觀念上存在基本差距、相異論述風格,科學哲學家以自己設想的角度去解釋科學的構造、辨證的程序與邏輯實證的必要性,並試圖賦予科學在跨學門間的全面性評價;而科學家依然堅守其長久訓練下所培養出的紀律與視野,深信已普遍被人類認知為能有效解決疑問的科學方法,自發展出其世界所依循的理論體系。雙方各有其看待事物之詮釋,哲學家不懂科學研究的實作細節,科學家亦不願費事去理解哲學論證的法則。所以,哲學與科學的鴻溝,仍是明白存在的。   至於科學尚無法介入與具體解答者,則仍為努力的哲學家所戮力的範圍暨領域。     ──.──.──.──   「本體論」(ontology),為形上學的基礎、哲學的古老部門,乃探索有關於「存在」(being, real existence/reality)之一般性且普遍的概念、意義及其法則的學問。它欲指明的是組成宇宙的實體(entities)的基本成分。又被稱為「存在論」。    ┌───────────────┐  │「實體」的「存在」,即「本質」│  └───────────────┘   在康德(Immanuel Kant)之前,形上學的題目為純理性主義(rationalism)所佔據。在本體論的構成上,有「一元論」(monism)的主張,認為宇宙的終極實體由一種原素(substance)所演化而成,主要有三種看法:    ‧唯心的(idealistic monism),物質為心(mind)所呈現的形式。    ‧唯物的(materialistic monism),宇宙的所有事物皆可回歸到由單一的物質(matter)所組成。    ‧中性的(neutral monism),心與物質,不過是彼此的不同反照而已。   一元論者以為精神與物質間的區分,只是「表象」的「屬性」而已。心與物的作用,是完全對應且一致的。其將事物的範疇給瓦解,使「存在」之整體性(即本質)得以呈顯:    ┌─ 為普遍的心的表徵  │     ……… 精神(唯心)的一元論  │  └─ 為意識也包含在內的物質過程        ……… 唯物一元論/同一論     在古希臘時,最早有唯物論者如:    -泰利斯(Thales, 七世紀BC)   ‧為古希臘七賢人(Seven Sages)的領導者,為幾何學奠基。   ‧以為「水」為一切物質的原素。    -阿納西明尼斯(Anaximenes, 570?~500BC)   ‧以為「空氣」(air)為物質的原素。   ‧空氣之生與滅,可以生石,可以幻成風、火,可以密成水、土;空氣與無形之火,化育萬物。   而斯賓諾莎(B. Spinoza, 1632~1677)則有「泛神說」(pantheism):      本 質    屬 性     ̄ ̄ ̄     ̄ ̄ ̄  ︹            ︹  實      ┌─ 精 神 宇    (泛)神 ─┤  體      └─ 物 質 宙  ︺            ︺   在中國,則古來有「道」(太極)、以生萬物的思想,所謂「太初」者也。        ──.──   而「二元論」(dualism)者,由法國的笛卡兒(Rene Descartes)始,則主張「心」與「物」以各別的實體而存在,皆為宇宙萬物組成的要素。   笛卡兒將身體視為複雜的機器物質實體,心為一有規則且獨立於物質之外的實體。兩者之間的作用構成了存在的本質,而物質世界與心智世界是同時真實且共存共生的。從此,關於「心」、「物」問題中於範疇、屬性、與作用(或不作用)及本質的探討,成為西方心物觀論辯的重心。¹                ──.──   至於「多元論」(pluralism),則承認宇宙組成的原素是多重的,存在有兩種以上根本實體或原理。    -恩培多克利斯(Empedocles, 490?~430BC)   ‧西西里島哲學家,主張萬物由四種基本粒子組成:地(earth)、氣(air)、火(fire)、水(water)。   ‧「愛」(love)與「憎」(hate)兩種主動、根本之力(forces),使四種粒子分合而成萬物。    -德謨克利圖斯(Democritus, 460?~370?BC)   ‧希臘的「笑樂的哲學者」,繼承並完成其師雷卡巴斯(Leucippus)的「原子論」(atomism)。   ‧以為一切物質均由不可再分割下去的基本粒子──原子所構成。   ‧『/本質上,只有原子和空間兩種東西。/』   德國數學、哲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有所謂「單子論」,以為萬物皆由單子(monad)所構成,單子是絕對單純而完全獨立的存在,不同單子之間不可能有直接的相互作用或影響。〈即承認與一元論之單一「終極實體」相對的「多元實體」的存在性〉        ──.──   中國傳統思想中,由「太初」的「道」始,相衍相生,終以成萬象。「本體」的哲理,始終是一個相依而連貫的系統,而見不到如西方那般對立與分割的哲學型態。     《易‧繫辭》云:「/昔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適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庖犧氏,即伏羲氏。《呂氏春秋》有:「/太一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者,老陰、少陰、老陽、少陽也。     ⊿兩 儀(:天地)       【陽】       【陰】﹡        日         月   ⊿數位元        1         0   ⊿爻(《易‧繫辭上》:「/爻者,言乎變者也。/」)       ──        --     ──   ──   --   --   ──   --   ──   --   ⊿(先天)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乾  巽  離  艮  兌  坎  震  坤  –  –  –  –  –  –  –  –  天  風  火  山  澤  水  雷  地   ⊿邵康節《梅花易數》    一  五  三  七  二  六  四  八                       今     ﹡1. 《說文解字》中,陰陽本字「云」「         今     雨     昜」,「云」又作「去今」,《說文           /今/     通訓》解為「/云者,見雲不見日也     ;昜者,雲開見日也。/」原始意義     僅為對照自然現象的一個觀察。      2. 戰國時(400BC)鄒衍等二十一人闡述     陰陽 → 成「陰陽學派」。      3. 《繫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不測之謂神。/」 ==> 道為「體     」,陰陽之相對為「用」     太極圖,「/陽中有陰(白邊有黑點),陰中有陽(黑邊有白點)。/」作合抱形,表現出「/陰陽相交,萬物化生/」(《內經》)。《內經》提及:「/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百,推之可萬。/」萬事萬物,可分陰陽,而陰陽之中,又可分化陰陽之連綿無窮。   由陰陽出發,中國基本的元素觀為:                ┌ 十干  道  陰  五  八  │  ︵ →  →  →  ─┼ 十二支  自  陽  行  卦  │  然        ︵  ├ 實/虛星  ︶        伏  │           羲  └ 易-六十四卦           ︶   (周文王推演)   每三爻合一卦,可成「八卦」;二卦相重,得之「六十四卦」。當中「五行」,即為金、木、水、火、土。            乾、兌        〈金〉       ↗   \ 生……      /     \     /       ↘  坤〈土〉       〈水〉坎     ↖       ∕      ﹨      ∕      ﹨     ↙      〈火〉←─〈木〉       離   震、巽     五行如箭頭所示而相生,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設若由金至木出發作對角線,則為相剋,如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           北        〈水〉         ︵         黑         ︶         │   西     中     東  〈金〉───〈土〉───〈木〉   ︵     ︵     ︵   白     黃     青   ︶     ︶     ︶         │         南        〈火〉         ︵         赤         ︶   如:1. 中國處四方之中,尚中道,黃帝即以「土」德稱王、著衣尚黃,龍袍稱為黃袍。   2. 《呂氏春秋》、《淮南子》載有黃帝與炎帝的「水、火」之戰;《山海經》中黃帝派應龍於冀州以「水」阻蚩尤,後者以「風、雨」退應龍,帝則以女魃之旱「火」以息風雨,是為「風水」之戰。   3. 秦國以水成數六,尚黑色,幟黑,車廣六尺。   4. 漢高祖劉邦,稱為斬殺白帝子之「赤帝子」(火剋金),故尚赤色,以紅旗為幟。   而將「五行」與「陰陽」相合,可化成「十天干」:      │ 木 火 土 金 水  ──┼──────────   陽 │ 甲 丙 戊 庚 壬    │   陰 │ 乙 丁 己 辛 癸     至於「十二地支」與「五行」的關係如下:     木 火 土 金 水  ──────────   寅 巳 丑 申 亥     卯 午 辰 酉 子         未         戌   在「實星」系中,包括了:    太 太  木 火 土 金 水  陽 陰  星 星 星 星 星    ︵    月  │       │    亮  └───┬───┘    ︶      │  │ │     ﹝五星﹞  └┬┘      │   └───┬───┘       │      ﹝七政﹞     於《尚書‧舜典》載:「/在璿璣五衡,以齊七政/」,以璣、衡觀察七政,以測算天象。   而「虛星」甚眾,如常見的「紫微斗數」為例:    紫 太 天 天 貪 天 七 炎 文 羊  薇 陽 同 府 狼 相 殺   曲 刃 (星)……    天 武 廉 太 巨 天 破 鈴 文 陀  機 典 貞 陰 門 梁 軍   昌 羅     全天球的恆星總數通常以《步天歌》所引三國時吳國人陳卓所編訂星圖中的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為準,而分屬於三垣、二十八宿等三十一個天區。   西洋占星術中,只用「實星」而已。〈日、月、五星加上土外三行星〉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敝文〈唯心/物、二元論〉(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55990024792422&id=100011442976863)   -- ☆ [Origin:椰林風情] (070699.19) #思語篇﹥#廿世紀綱領﹥十六、西方的心物觀   「心、物」問題所關切的乃實體之本質及其終極性的存在。在本體論(ontology)中,處理的是基本原素、或實體的「一、多」問題;而實體之面貌與存在性的描述,則是形而上的哲學的重點。    -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BC)   ‧與普洛特哥拉斯(Protagoras)、哥吉斯(Gorgias)等詭辯家相對,糾正當時功利主義與主知主義的風潮。   ‧以「問答法」作為達臻認識真理的助力,主張「心靈為不朽(immortal)」的唯心觀。    -柏拉圖(Plato, 427?~347?BC)   ‧蘇格拉底的弟子,欲統一永遠不變的「超越性觀念」、及生長發展的「普遍性概念」。   ‧超越性的靈魂具永恒的存在性;存在心(腦)中的(1)/理性/部位是不朽的,依附於脊髓的(2)/情慾/部位則隨肉身而死滅。      (1)──→(2) ‥‥‥‥‥─→ 節制之人    約束        成    ==> 靈魂三分說:        理性、spirited element、慾望      △世俗的愛情不真實,且不能持久。理     想的愛,屬純精神式的神交,肉慾的     性應受摒棄。     (「柏拉圖主義」)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BC)   ‧師事柏拉圖,創逍遙學派(Peripatetic School)。   ‧靈魂有三種型態:理性的(人類)、感覺的(動物)、營養的(植物),心臟為其所寄;具主動之力者得以永恆存在,失去動力者依身而滅。   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在其《形上學》(/Metaphysics/)中討論了物質、因果的關係、存在的本質、及神的真實性等主題,成為往後多個世紀西方對心物本質思索的主要內容。十三世紀的義大利煩瑣哲學家(Schoolman)阿圭那斯(Sain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宣稱對於神的探究為哲學的目標。    -如上講次所言,古典希臘的唯物觀中,像是恩培多克利斯(Empedocles)有地、氣、火、水為萬物原素的說法。而「原子論」中更認為包括心靈在內的事物皆由原子的實體構成而存在。    -中古基督教義的至上權威下,像是聖哲聖波拿文特拉,主張:神性的觀念自然「光照」出靈魂知性的說法。以為物質界與感官的俗世為「相對」知識的領域,而透過靈魂為中介,得以反悟上帝啟示的「絕對」真理。這是神學的唯心論。   早在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之前,哲學家即習慣由理性的立場來探詢事物的本質。關於一元論、二元論、及多元論,在前個講次〈十五、哲學與本體論〉(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69790860079004&id=100011442976863)中已提及,笛卡兒以為物質世界與心智世界是同時真實存在的,而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則提出有多元之獨立存在性的「單子論」。    -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著有《隨筆集》(/Essays/)。首次採用「歸納法」(induction)說明科學論的英國哲學家、政治家。   ‧以挑戰、了解自然為思想家的目標,以便建立「新亞特蘭提斯」之科學烏托邦。   ‧主張人類可以破除現象界的迷惘,以客觀性態度,去對經驗的事實作觀察及實驗。實行「歸納」的方法,將經驗加以形式化,即可在科學的原則上得到事物所含知識的真理;即從個別的事實,推演出普遍性的法則。    〈「經驗主義」的「歸納法」〉    -笛卡兒(Rene Descartes, 1596~1650)   ‧被稱為近代哲學之父,主張經由「方法上的懷疑」,達到最初的確信──「我思,故我在」的境界,即是「直觀」的心靈。   ‧在1637年出版的《方法論》(/Le Discours de la Methods/)中,說明世界為受數學定律所支配的空間、質量、運動所形成的「準力學」。並提出「演繹法」(deduction),由事實的已知法則或原理,引導出特殊的結論之法。    〈「經驗主義」的「演繹法」〉   ‧1641年出版《冥想錄》(/Meditations/):      1. 以第一人稱(主觀)來推理,                即           存在本質 ─→ 思考    2. 存  ┌ 物質世界 …… 軀體 [機器]    在  │        ↑    範 ─┤        │作用    疇  │        ↓      └ 概念世界 …… 心 [獨立的非                 物質實體]    3. 「二元論」的鼻祖。    〈由範疇二元論支持物質二元論〉      -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   ‧於《巨靈》(/Leviathan/, 1651)一書中,闡述基於契約論之絕對主權觀的英國哲學家。   ‧認為人類本質上為「利己主義」的,人的行動起因於物質的現象,並為慾念與憎惡所驅動。   ‧主張事物的原則乃為「運動」(motion),生命作用即為物質的作用。並以機械論(mechanism)的立場,解釋人的動機與社會組織的原則皆適用於機械作用的原理,成為近代社會學的成立基礎之一。   「經驗論」(empiricism)者主張實體的認知只來自於經驗。另有「懷疑學派」(skeptic),承奉古希臘懷疑主義,同意終極實體是存在的,但對其真理的確實認識是不可能的。英國生物學者赫胥黎(T. H. Huxley, 1825~1895)的「不可知論」(agnosticism)由神的實體著眼,以為認識神之存在是不可能的,能認者僅為經驗過的事實;而事物的本體是全然不為知覺到的,能被表示出來的不過它的假設(形式)而已;並以具體行動表現對於達爾文(Darwin)「進化論」之生物起源觀點的支持。   德國的康德總前大成,倡其批判性的觀念論──「先驗哲學」或「超越論」(transcendentalism)。其藉著重新推知「思想」的過程,而非是依憑於對「格式」上客觀物體的感官經驗,去理解現實之本體的性質。其論點有多個面向:否認對於終極實體之完全認知的可能性及其客觀的獨立性,為不可知論的(agnostic);確定的知識可以來自於經驗的認知,此時是有限且相對的,這是經驗論的(empirical)面向;經驗的相對性不能指示出普遍的真理,對於經驗的知識之「構造」的維護、及真理之真實性的成立,則有賴於內在的必然性──即心的「理性」能力〈超越的統覺面向〉。   康德由兩個層面整合了科學與信仰的世界。實體(noumenon)的世界,客體為感官所不能真實認知,而為理智所構解。現象(phenomenon)的世界,事物可以感官所知覺,可行格式化的具體推究。至於自由、人性與神的存在為實體的範疇,不可能為技術性的經驗知識所評判,而只能由理性的「心的道德」所完全感知。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   ‧德國「觀念論」(idealism)的開啟者,由萊布尼茲、伍爾夫的合環性形上學的信仰,經休姆(David Hume, 1711~1776)的「懷疑」經驗論所動,而作其「批判哲學」。   ‧在「經驗」的面向上,以為知識受限於觀念與「印象」,故對經驗知識之真偽的最終驗證是不可能的,乃有限度的感覺所致。「超越」的面向則指向真理成立之道。   ‧論理的批判,要由經驗論(empiricism)與合理論(rationalism)的結合著手。「理性選擇」的角度為兩個世界的分別性之所以存在的緣由:      自然科學的學者或唯物論者以物質的理論,由「客觀」的角度看世界,則心智作用可以腦神經的作用加以明確的化約說明;而在「主觀」上,人類的自由意志〈「行為選擇」的存在性〉也是「真」的,所以在主體的生活觀點上,心智有其獨立性,是與腦的作用分別的。這種想法即是由「經驗」的層面承認主觀/客觀角度的二元並存,不過是採用的觀點不同而已。     ‧康德在「認識論」的二元論,分別由「經驗的理性」與「實踐的理性」來理解「心-物」之因果及化約的關係,從而為今後的決定論者與意志論者的思維之間建立起辯證的課題與橋樑。   接著有些哲學家對康德的超越論作出相對性修正,像是德國一元論者謝林(F. von Schelling, 1775~1854),主張精神與自然具有絕對的同一性;菲希特(J. G. Fichte, 1762~1814)有唯心哲學;黑格爾主「絕對觀念論」,以為純粹的存在即為純粹的思想。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德國「觀念論」的集大成者,絕對的觀念論者。   ‧宇宙全體的體系即為「純粹思想」的展開,精神現象存在「絕對理性」。¹   ‧上述展開以「正、反、合」的「辯證法」進行:            「絕對」之存在           ↑           :        合/正→← ……        ↑   ︵    │   ︵   主 合/正→←反 客   觀 ↑      觀 ︵ ︶ │  ︵   ︶ 主 正→←反 客 觀      觀 ︶      ︶     正   反   合    ̄    ̄    ̄     統一矛盾   存   否   實 新     ↑   在 肯→定┬─→在 肯=>矛盾─┘ 三 ︵ 定 ︵│  ︵ 定     唯 定→進↗  否┘  迴↗      心 律 展   定   歸   ︶⒈  ︶⒉  ︶⒊ (「絕對」理性   │   │   │  的存在)   │   │   │   │   │   │     統   分   再    ──→ ──→統…→絕對【理性】   一 推 裂 奧 一  (辯證法的目的)     移   爾         赫         變    -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 1804~1872)   ‧黑格爾的學生,建構其宗教心理學體系。   ‧原為「青年黑格爾學派」〔左派〕,後轉向唯物的觀點。   ‧在1841年出版《基督教的本質》(/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以為宗教與神性乃人性之「主觀的投射」(projection),惟當其能滿足心理上的需要時才具有正當性。   ‧主張個體完整的意識(consciousness),為感官與外在之客觀世界交互作用下的結果。        外在世界      ↑     互│      │==> [意識]     動│      ↓    感  官     之後,有徹底的經驗主義、即「實用主義」(pragmatism),主張命題或理論的真理與真實性以生活上實際的效用來決定。像是美國的杜威(John Dewey, 1859~1953)的「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以達爾文主義為起點,主張實證的價值系統,以為心靈不過是環境內的有機體,人類的理智為達到目的與理想的工具。另外尚有「現象論」(phenomenalism)的主觀唯心主義,否定物質自身的存在,以為人的所知皆來自現象界;強調意志與感官為尚的「任意主義」(voluntarism);突現的(emergent)或層創的進化論(evolutionism),跟創造的(creative)進化論成對比;以及有機的組織哲學(organism)。   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開啟的「實證主義(positivism)」,要求根據經驗的事實或科學方法來研究行為與社會,反對超經驗現象的學說;到了二十世紀的「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者,更明白質疑了心物問題類抽象哲學的有效性。而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的「辯證唯物論(dialectical materialism)」,承費爾巴哈,也主張心靈為物質實體所規範及其映照,物質實體之外的心智之構建與理解力俱非真確存在。   丹麥的齊克果與德國的尼采著重主體性之思想,則催生了現代由法國興起的「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其著力探討存在的本質、個體之存在性、內在之自由意志等問題,且不論客觀性回應能否獲得,皆視其具有人生的重要意義;個體內在的自由意志,應為生命所觀注的重心。    -齊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1855)   ‧與尼采被視為近代存在哲學之祖。   ‧著有《不安的觀念》(/Either/Or/, 1843)、《致死之病》(/Sickness Unto Death/)、/Stages on Life's Way/ (1845)、/Fear and Trembling/ (1846)等書。   ‧批判:純理論 ← 合理論(rationalism            )的正當性?    主張:尋找人 ← 由宇宙和神、現實和       生意義  理想、信仰和智慧的            絕對對立中。   ‧ ﹁ 真 ┌批判:黑格爾的「純理論」┐ 正─┤            ├┐  ︿ 的 └反駁:教會形式的基督教 ┘│  真 基      ︴        │  正 督     〔神〕       ├-→的 徒Para-↗↑        │  自 ﹂dox   │        │  我 ︵(myst-├本質的→「主體性┘  ﹀ 終 erio-│隔閡  」的信仰 身 us,r-↓      ↑ ︶ isky)〔人〕────┘      -尼采(Friedrich W. Nietzsche, 1844~1900)   ‧德國哲學家、古語言學者、詩人。   ‧但以敝詩〈弗烈特里希如是我聞〉(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58119594579464&id=100011442976863)一首誌之。     ※ 1. (反)基督教存在主義者:      ‧齊克果     (見上 △)    ‧尼采     (見上 △)    ‧雅斯培     (Karl Theodor Jaspers, 1883~1969,德國哲學家、精神病學家)    ‧西蒙‧葳尤     (Simone Weil, 1909~1943,法國社會哲學家、政治運動者、神秘主義者,女性)     ‧……     2. 無神論(atheism)存在主義者、懷疑論者、荒謬主義(absurdism)者:      ‧杜思妥也夫斯基     (Fyodor Mikhaylovich Dostoyevsky, 1821~1881,俄國小說家)    ‧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奧地利(捷克)小說家、短篇故事作家)    ‧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國哲學家、現象學家)    ‧沙特     (Jean Paul Sartre, 1908~1980,法國哲學家、劇作家、小說家、政治新聞記者;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向排斥制度性獎項的沙特,也成了唯一非因政治因素拒領該獎者)    ‧卡繆     (Albert Camus, 1913~1960,法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貝克特     (Samuel Beckett, 1906~1989,愛爾蘭詩人、小說家、荒謬劇作家,196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尤尼斯哥     (Engene Ionesco, 1909~1994,法國荒謬劇作家、戲劇評論家、小說家)    ‧……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敝文〈[筆札] #雜思 — 純粹的感受〉(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44521205939304&id=100011442976863)   (070999.19) #思語篇﹥#廿世紀綱領﹥十七、華夏的心物觀   周代(1111~256BC)晚期,正是世衰道微、政治混亂、經濟失序、禮義難守的崩解時代。該時,也正當諸子百家爭鳴,各自立說立學,以求改制救世、回復社會秩序之道。    -「天人合一」   ‧中國哲學的傳統標竿,特別注重「自然」與「人」、「天道」與「人道」的和融一致的關係。   ‧《莊子‧天下》有:「不離於宗,謂之天人」。   ‧戰國子思、孟子重之,漢儒董仲舒強調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觀念。   ‧在佛家中,又作「天眾」。即住於欲界六天及色界諸天之有情。亦指住於天界或人界之眾生。天人歡喜讚歎佛事,奏天樂、散天花、薰天香,飛行於虛空。以多披掛瓔珞,飛於天空,故稱為「飛天」。欲界諸天仍有婬欲,其成婬事之法:夜摩諸天互執兩手,兜率天彼此憶念,化樂諸天相互熟視,他化自在天則須共語,魔身諸天僅須相視。諸天之壽量竭盡時,必呈五種衰敗之相,稱「天人五衰」。   孔子(Confucius),為中國古典學術思想的核心,他主張舊社會之秩序與家庭組織的重現,如尊而述《周禮》、作《春秋》以「正名」,期能「撥亂世而反之正」。孔子開啟的儒家思想(Confucianism),主張「入世」、身教的教育,對個體重在「成己」、「盡己」以培育坦蕩、進取的人格,並要以所悟來濟世。教導人民要修養忠恕、誠正、博愛、孝道的「仁」──即德行的總體。而在上位者應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程序,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諧社會。在人生觀上,趨向於實際的生活面,不語「怪、力、亂、神」,罕言「性與天道」,也不談天地起源;在這種現實主義的傾向中,孔子有主「遠鬼神」之「懷疑論」,但又要「敬鬼神」,以倡人間「慎終追遠」之德〈而非對於陰間或來世的期望〉。其以為今由古來,可由今之現象而推知古,事理應從能見能知者去推究於未見或未知者。¹又以為「天」是有/意志/的,是具主宰力量的,「知我者其天乎!」、「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故人力不得違天。   另有一說,孔子不崇拜「人格天」(自然神),所敬的是「形上天」(天道),而後者是無意志的,孔子所法的是天的運行規律(「天行健」),此人力不得違也。子曰:「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指自然的運行,規律如常,不待天言。   孔門的代表人物還有孟子(Mencius)與荀子(Xunzi)。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說,以為人有「仁、義、禮、智」四端,以教育的自動及環境,發展其而盡「人之所以為人者」,尤注重「義利」之辨;政治上,居天子位者有妥善照顧生民的責任,而其位唯薦之於民,又唯百姓歸心,方得安座,強調民意的重要。他也同孔子以為「天」是有意志的:「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若夫成事,則天也」成敗之運命,是握之在「天」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性」是「心」的理,又從出於「天」,盡「心」能知「性」,知「性」即能知「天理」。   荀子則主張「人性本惡」說,要「法後王」,強調「功利」主義,以為禮樂的約束──即制式的教育與嚴格的法例,可以有效規範人民的行為,使之為善。他算是一個「無神論」者。《荀子‧天論篇》:「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天」為自然的「機械論」式作用與運轉,不具有意志,也不能授命;故君子治國之道貴在盡「己」,不在於天。荀子也否定「神」的存在,認為天地間的變化不過儘是自然的現象與律動。對於祭祀行為,則視為生者對於死者的盡志而耳。     -【孔 子】   ┬   │   │宋國裔   │ ↓   │ 魯   │   孔子(551~479BC)   │   三歲喪父(:武士)       ?   │       │史據少→性格--從小看大   十五歲向學   │  ﹡後天學習而成聖人乎   │       │   十七歲喪母   │       ?   │       │  六藝傳學--參考時制   十九歲成婚   │        而推   │       │  夫妻關係?   廿歲生子「鯉」 ┘   │   │   廿七、八歲開始教書   │・〈談人生大道理→早熟老成〉   │ ﹡創造中國獨有人格:「君子」   │ ﹡告訴伯魚:「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   │  以立。」(《論語‧季氏篇》)   │  學生覺得老師公平---不私傳兒子   │           ↓   │         教師>父親〈角色〉   │   卅歲鄭國子產死,感嘆其為「古之遺愛」   │∵其疏導、而非阻止人民批抨--人道─┐   │                  │   │         君子典範〈入世〉←┤   │                  │   │ 不信怪力亂神      --不迷信┘   │   五十一歲出仕   │・〈僅有四年,之後不如意〉   │ │   │ │具熱心參政的意願   │ ↓   │不黨─→if 處於現代政黨政治 => 吃癟!?   │   五十五~六十八歲周遊列國十四年   │・回國後,作《六經》:   │   │ -釋《易》(作《繫辭傳》)(舊說)   │  刪《詩》、《書》   │  定《禮》、《樂》   │  制《春秋》=>手訂→完整精神意象   │           →反映傳統價值主軸   │   ┴  【歷史形象的不一致】   ┬   │   西漢   │・武帝採董仲舒議,「罷黜百家,獨尊─┐   │ 儒術」              │   │              政治家←┤   │                  │   │ 「今文」學者:孔子 -→「素王」 │   │       《春秋》-→治國大法─┘   │   魏、晉   │  ┌─《易經》:成道家「三玄」之一   │・儒┤   │  └─時高僧常以「格義」匯通儒、佛   │    ,儒家思想引證佛學   │   ┴  【以上:先期儒學】   ┬   │   宋、明   │   ┴  【以上:第二期儒學,理學】   ┬   │   五四運動   ├────┬────────────┐   │    ↓            │   │ ﹡打倒「孔家店」        │   │                 ↓   │        【第三期儒學,新儒學】   │                 ┬   │                 │   大陸、中共             海   │・文化大革命:          外   │ -「批孔揚秦」:        、   │  「孔老二」→封建餘孽、為人民 台   │        首號「階級敵人」 、   │                 港   大陸,「改革開放」期        │   │・反挫=>復古「顯學」      │   │                 │   └──────〔再次交會〕─────┘      ﹝▽ 儒家﹞    子曰:「未知生,焉知│《易經・象辭》:「天  死?」人雖來自於自然│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屬性」),但有│。」非取法自然之神秘  更高的精神「價值」 │,而取其正然剛健,以            │來培育人格²  ──────────┼──────────  古希臘-      │文藝復興-    「反物質主義」 │   「理性」思維,            │   反宗教制約    ﹝△ 西方人文主義傳統﹞     老子(Lao-tzu),被視為道家(Taoism)的始祖。其以為個體若要進入與自然完全和合的境界,須與自然之「道」(Tao)融合,知足知止。主張自然主義,返歸自然,並要「禁慾」(asceticism);又袪除「主知」的教育,才能排除誘惑,故主「絕學」。政治上則主「無為」,以為聖人之仁義皆致亂之源,以不治治之,正不治而無不治。³   墨家(Mohism),則提出「交相利」與「兼相愛」的思想,以為天下之亂,皆人類不相愛所起,主張「非攻」的反戰主義。在位賢人,應由勞動階級選出。而衣食娛樂上,則以功利主義的立場,以為非所必要者即所不用。又尚人之進取自強、宿命觀不足取之「非命」說。在信仰方面,主「法天」,以君有不仁者,而天無不仁者,惟天可法也。   陰陽家(Naturalism)以為宇宙之象為「陰」與「陽」的普遍性法則所支配,自然現象具有交互作用的二元性質,而由此相衍相生,以生萬物萬象。   名家(Nominalist)特注重邏輯分析,由認識論的觀點而欲求明「象」與「名」的實質意義,以避免邏輯上的語言陷阱。如惠施重在合同異,公孫龍則有「白馬」之「形名」、及「堅白」之離於感官的分析論。   法家(Legalism)有類似荀子的觀點,強調用法與嚴刑、重干涉與賞罰、以法律為教材,來規律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個人的自由,應置於權威政府之下(即「尊主卑臣」),以求整體的秩序。如有申不害,重「帝王南面」之「術」,闡述君以授事臣下、法以治民之道,循名責實、君名臣形。商鞅為「重法派」,主張以法為體,以刑為用,賞罰必於民心,農戰則為持國之本務;秦國之強盛頗得助於其事奉孝公時的「變法」。韓非曾師事荀子,主張「術、法」並用,以為法尚變易,而仁愛無用、功利為先,要變禮治而任法治;為人君者,則須修己、要明宮闈,柄勢則在「術執於主、法師於臣」,以駕馭群臣。        ──.──   在漢代(206BC~220AD)初期,武帝曾表章「六經」,並以之授課太學,孔學經典乃成為教育主科,並有「今文」〈視六經為「託古改制」之書,以為堯、舜皆孔子所依託,尊孔子為至聖〉與「古文」〈視六經皆史,崇奉周公,以孔子為先師〉的爭辯。傳經上,大致前漢重師法,後漢重家法,說經著作則衍生有故、章句、傳、說、微、通、條例等諸多立名。名儒紛出,如有孔安國者,傳《古文尚書》及《毛詩》;董仲舒,精《公羊春秋》,強調正誼明道、及義利之辨;劉向,精《穀梁春秋》,校書秘閣;劉向之子劉歆,精古文經,並校理舊文、稽考群籍,輯有《七略》;鄭玄,注諸經,作《六藝論》、《毛詩譜》、《駁許慎五經異義》;許慎,最通五經,著有《孝經古文說》、《五經異義》、《說文解字》;劉安,集賓客作《淮南子》,主去外物之蔽、而復人性之本體,與道相合,意欲調和儒、道兩家思想。又有揚雄,著《法言》,其仿《論語》,欲推定道德政治之法則;《太玄》,則仿《易傳》,述萬物現象之理。王充,著有《論衡》八十五篇,解說物類同異、釐清時俗嫌疑;以為「性」分三等,上等孟子所述性善者,下等則荀子所述性惡,中等人之性介分其中,而教育正可以因勢利導,變移性情;又注重論事須引效驗,並主宿命。    -董仲舒   ‧漢武帝時以賢良應舉,其「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之議,為帝用為「獨尊儒術」。   ‧著天人三策,立「天人合一」說,以天道為人道,雜陰陽家之學。     ┌───────────────────┐   │董氏在賢良對策曰:「天令之謂命,命非 │   │聖人不行;質樸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人│   │欲之謂情,情非制度不節。」稱為「天人 │   │三策」,開後世談論性命之風。     │   └───────────────────┘     ‧〈實性篇〉云「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以為人之天性可以為善,但非即是善。後天之教育可以導之向善。   ‧主道義之辨,嘗言「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反對功利主義。   漢末兩次黨禍之後,知識份子逐漸避評實際政事,到了魏晉(220~420)起,發展出「清談」的風氣。清談中有「名理」派,以「形名」的談論為主,較切合實際,處事嚴謹。而成為清談正統的「玄論」派,以道家「無為主義」之思想為主,談論「玄妙」,反禮法、薄儒家,行事虛蕩苟得;其競尚「虛無」,並近佛家之消極「厭世」觀,喜談人情之究竟、保性以全真,並反對制度的壓抑。時人崇老莊之學,猶如漢人之讀五經,如有魏時王弼之《老子注》、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及太學博士郭象的《莊子注》。   佛學也同玄學而興,如為東晉佛教中心人物的道安,整理漢譯經論,編成《綜理眾經目錄》,將經典解釋分為沿用至今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科,定「釋」氏為僧姓,且開拓經文批判之先河。慧遠,為淨土宗初祖,曾感嘆「儒道九流皆糠鱈」,遂投道安座下,精「般若性空」之學,亦倡小乘禪數之學,時引《莊子》連類以明佛教之「實相義」,道安乃聽其不廢俗書之議;並著有《沙門不敬王者論》,闡論出家眾無須屈服王權,主張於當時君權治下之佛教應保有本體的傳統性。北齊的任道林,履次上奏北周武帝,請復興佛教;南齊法安,師事白馬寺慧光,博通內外典,宣講十地、成實、涅槃、維摩等經論。此佛家哲學初興期,正是名僧輩出。而援老、莊、佛理入(儒)經的亦所在多有,如魏時嵇康的《周易言不盡意論》、鍾會的《周易盡神論》、晉時郭象的《論語體例》、阮籍的《通易論》等。        ──.──   從一世紀到六世紀間佛教(Buddhism)由印度與中亞傳入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AD),白馬載佛經抵洛陽。十一年,白馬寺立,《四十二章經》始譯。桓帝初,安息國安世高傳小乘佛法。桓帝末,大月氏國支婁支讖傳大乘佛法。獻帝時,佛教大舉流布於中原民間。三國吳赤烏十年(247),沙門康僧會至吳國建業,孫權為立建初寺,江南乃佛法大行。又有魏僧朱士行,於甘露五年(260)出塞至于闐,抄得般若正品梵書九十六章(名《放光般若經》),為中國僧人往西域求法之第一人。這段時期,正好歷經漢的衰亡與內外交侵的分裂時代,佛教的出世觀與三世報應之說頗符人心而得以大行,而其也成為本土的制度性宗教。佛教對於存在本質具有複雜的解釋哲學的系統,至於對當時的一般人民而言,其教導主要還是宗教性質的。很快地,佛學對於中國傳統道學、文學、畫風、建築、雕鑄等文化各個層面,都產生全面性且深刻的影響,終底「中國化」而成為中國學術思想的一個大支。    -【佛 家】      佛家的本體觀,主要集中在精神與心靈上,如:      ‧有「神不滅」論,揭示人之形體雖會滅盡,然精神不會隨之滅盡,且將「輪迴」不已。      ‧「輪迴」者,謂眾生由惑業之「因」〈貪、瞋、癡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輪轉,恰如車輪之迴轉,永無止盡,是為生死、流轉、相續。〈三界,指眾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係生存界之分類,皆屬生死輪迴之迷界,又稱苦界、苦海;六道,即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等五道,再加上阿修羅道。〉      ‧「因果報應」,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則支配之,善因善果,惡因惡果。佛教因果論,以為任何思想行為,必然導致相應之後果,「因」未得「果」前,不會消失;反之,不作一定之業因,不會得相應之果。並會循及前世、來世之宿命應報。      出家即是為斷除宿業、脫離輪迴之網,有者不應順從世俗之軌範。於釋傳盛極時,佛教時而成為影響國家、社會文化與風氣的重要因素。〈和尚:本受戒者師表之稱,後沿用為弟子之尊稱師父〉      北魏(386~535)時,以俱舍宗(又稱小乘有宗)與成實宗(又稱小乘空宗)最盛,皆為小乘:      ‧《俱舍論》,印度世親著。以界品為諸法之「體」,根品為諸法之「用」,世間品為有漏之「果」,業品為有漏之「因」,隨眠品為有漏之「緣」。賢聖品為無漏之「果」,智品為無漏之「因」,定品為無漏之「緣」,而歸本於「破我品」,以明「無我」之理。       佛的空間,為無「實體」之「我」的存在。萬物萬象,不過因果之緣起存在,不以「我」為原理,即「諸法無我」。      ‧《成實論》,訶梨跋摩著。以五根五境,為「極微」之集合;心王心所,俱非「實體」。澈悟世界萬有之「空」,解脫生死輪迴之「苦」,始達修養之極致,得「滅諦」之真理。       人心誤以為「諸行」之連續為「實體」,而生之「慾」;而「無常」、「無我」之現實,無能滿足「假的實我」之慾,而生成「苦」。唯以「無我」,「絕滅愛慾」,方入「無苦」之「無為法的顯現」境界,即是「涅槃」。   ┬ │・桓潭有《形神論》,以精神、身形為同在同滅。 │ │・南朝梁時范縝作《神滅論》,以為: │          ↑   「神、形合一」。 │          │    ↓ ↓ │          │    用-質 │      六朝論爭メ 〈反佛論、反業報, │          │  <=由中國傳統, │          │    鍼砭時/佛風〉 │          ↓ │        「神不滅論」 │  〈佛教「輪迴報應,法身神識常在」之觀, │   ex. 東晉盧山慧遠有《形盡神不滅》說〉 │ │・菩提達摩至廣州(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 再至建業謁武帝示以「福報-功德」,又渡江至 │ 魏。 │ │ 於北魏孝昌三年(527)至少林寺面壁坐禪, │ 九年修定。 │  │ │  │創「禪宗」,為中土之「初祖」,入寂前傳 │  │《楞伽經》〈據敦煌出土考據,《二入四行 │  │論》語錄似為其真正思想〉   ┬─ │ 傳│               ↓ │  │            "理入、行入" │  │                ─┬ │  │                 ↓ │  │ "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  ↓ │ 之間見神光和尚(其斷臂求法),為改名「慧 │ 可」,傳安心發行之真法,立為「二祖」。 │  ↓ │ 僧璨 │  ↓ │ 道信(〔本宗〕) │  ↓ │ 弘忍(「五祖」) │  │ │  ├──→ 神秀(〔北宗禪〕) │  │        ↓ │ 傳│     "南頓、北漸" │  ↓        ↑ │ 慧能(「六祖」,〔南宗禪〕,禪法大揚, │ 638~713) │ │ ・一日,五祖令眾人各述一偈以傳衣授法,上 │  座神秀遂於壁廊書偈曰:「身是菩提樹,心 │  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慧 │  能聞之,謂此偈未見本性,遂請一童子代於 │  壁間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 │  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聞之 │  ,識其為真能傳大法者,乃以慧能為正統。 │ ・禪者,斷念識苦,不立正依之經典。「萬法 │  唯心造」,弘「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頓 │  悟法門,回其本來面目。《楞枷經》即有「 │  佛語心為宗」為立場。 │  │ │  │發達時期 │  │ │  │(十三個大乘小乘宗派融為八個大乘宗派: │  │ 天臺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淨土 │  │ 宗、律宗、禪宗、密宗。 │  │ │  │  ┌─小乘:南傳巴利文系、上座部佛教 │  │ 三│    ,印度佛教早期 │  │ 大┼─大乘:北傳梵文系漢譯佛教,印度 │  │ 系│    佛教中期 │  │  └─藏密:藏傳梵文系的大乘密教,印 │  │       度佛教晚期      ) │  ↓ │唐末五代 │  │ │  │守成時期 │  │ │  │(禪宗一枝獨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 │ 宋末 │  │ │  │衰頹 │  ↓ │ 清乾隆 │  ↓ │  ・虛雲和尚(1840~1959),〔振興 │   法脈〕,以一身而繫五宗法脈之禪宗大德。 │  ・楊仁山居士,太虛、印光、弘一等大師。太 │   虛號召改革教制,印順倡印度中觀學的回歸 │   ,法尊譯介西藏佛學,支那內學院復興唯識 │   學。 │  │ │  ↓ │ 日本 │ │ ・六、七世紀由中國、高麗傳入,繼承中國型 │  佛學。 │ ・於現代以西方治學方法研究佛學,並由梵文 │  及巴利文尋其原義,成績超越中國。歐美的 │  大乘佛教,多受日本人影響。但日人重學、 │  不重修持(解脫道)。 │  │ │  ↓ │ 台灣 │ │ ・法鼓山聖嚴法師倡導「人間化的佛教」,要 │  「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淨 │  化人心、淨化社會。 ┴   中國在隋代(581~618)與唐代(618~907)的再次一統之時,因承五胡亂華,造成漢、胡文化得以融合,而思想上的表現尤呈現於光彩耀目的當代文學上。有「古文運動」之駁六朝的淫靡夸飾之風。如韓愈之「尊儒排佛」,復古明道,以文章為貫「道」之器;並主性有上、中、下三品,批評孟、荀、楊雄只重中品而失上、下二品。至於伴隨著長達數百年的宗教與哲學的辯論,不同且爭鋒相對的教義逐漸獲得和解,即所謂「儒、釋、道」的調和揉參。在盛唐詩人中即常見多味,如王維詩帶佛家禪味、李白詩有道家仙氣、杜甫詩近儒家聖域。至於明後,民間信仰則往往有三教合一之俗。        ──.──   時至宋代(960~1279),「理學」(neo-Confucianism)興起。理學,即「道學」,要以「體認性命之理,而求配當事物之理,合天理、物理而一之」的學問,其注意宇宙的「本體」論,及人性與理之脈絡。佛家謂此身根塵幻合,業不可逃;惟體悟萬物皆「空」,以啟迪人心去拒絕世俗塵務的干擾。道家不信天命,不信業果,「我命在我」,要人去合自然變化;以為宇宙為「虛實」相合,尋找引導個體遠離塵囂且領悟「超越生死」之道。理學則本孔孟義理,重修身以侍天命,融合道家玄理與佛家心性,而成一新的儒學。   周敦頤,開啟宋代道學傳承,主寂然而「誠」之存有觀,二程師事之。司馬光,歷事數朝,不喜釋老,仿《易》而作《潛虛》,治學以久,治心以正。其後理學光大,在發展歷程上有三個主要門路。十二世紀南宋朱熹(Chu Hsi),集宋代理學大成,偏向「理性論」(rationalism)的學說,主張萬物由兩個要素構成:「理」,為太極(great ultimate)的一個映射;「氣」(matter),為致物之向。在心中昇華「理」(本質的人性之善)與調和「氣」(後天的質素之傾向),個體將能理解宇宙之脈絡(「窮理」之謂),且以個人的德行力予以調節之。    -【宋起:第二期儒學,理學】    ‧「儒、釋、道」交流 → 理學(道學)興起。    -邵雍(字堯夫,世稱康節先生,1011~1077)   ‧著〈觀物篇〉、《先天圖》,深含道家。   ‧以「道」為本;人知天道,可以參天地,育萬物。「天地為萬物之本,以天地觀萬物,則萬物為物。」   ‧人為萬物之靈,能「上識天時,下盡地理,中識物情,通照人事」之至完善者為「聖人」,其能「彌綸天地,出入造化,進退古今,表裏人物」。    「天地萬物之道盡於人。」    「人亦物也,知人者物之至。」    「萬物亦我,我亦萬物;何物不我,何我不物。」⁴    〈唯物之和合觀〉    -張載(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1022~1077)   ‧其學以《易》為宗,以《中庸》為的,以《禮》為體,以孔孟為極。   ‧《西銘》有「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萬物有序,「禮」為自然之秩序,學貴乎禮,以變化氣質。   ‧《正蒙》:「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性有天地之性、物質之性,變化成形,有性命之原;天地之無有不善,氣質之性有善有不善;「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以「虛」與「氣」為萬物本體,名曰「天地性」,「除惡去妄,而成無我」,人貴變化氣質以合天地之善,以成就人之(心)性。    〈「虛」與「氣」的二元觀〉    -周敦頤(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1017~1073)   ‧《通書》:「靜無而動有」,「誠無為」,「無欲故靜 」,主「寂然」而「誠」的本體論。   ‧《太極圖說》以明萬物發生的次序。如「太極動而生陽……生陰……陰陽……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變化無窮。」太極又生「人極」,「人極」即「誠」,即「純綷至善」的存在。    〈唯物-唯心觀〉     【△ 師、▽ 生,傳「二程」】    -程顥(字伯淳,世稱明道先生,1032~1085)   ‧〈識仁篇〉,言先識仁體,後以誠敬存養,可以進德。   ‧〈定性篇〉,言性無內外,能動靜皆定;物我兩忘,能廓然大公;澄然無事,則心知所止,能定能靜。     ┌─────────────────┐   │《禮記‧大學》:「定而後能靜。」  │   └─────────────────┘     ‧遺書有「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真理自在人心。心性本善,發情而有善惡;忘物忘我,可以識仁(人),惟「誠」與「敬」,可以兩忘。發其極致,性命可與天地同體,「天者,理也。」   ‧主「沉思靜悟」以合天性。尊德性之立。     【△ 兄、▽ 弟】    -程頤(字正叔,世稱伊川先生,1033~1107)   ‧主涵養須用「敬」,可以修己,不為物惑,然後進學可以致「知」。   ‧語錄:『性即理也,所謂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理無不善,性亦所善;「氣」之清濁乃分善惡。   ‧學問之道在「窮理」,窮宇宙萬物之終極原理,「在天為命,在人為性」。主張「存天理,滅人欲」,而「心有主」;持身有「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之謹嚴。       △ 北   【 ─── 宋 】     ▽ 南    -朱熹(字元晦,世稱紫陽先生,1130~1200)   ‧祖述程頤,集理學大成。   ‧主敬立本,窮理致知,反躬踐實的功夫。方法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理氣不離」,而「理在先,氣在後」。「致知在格物,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強調「持敬窮理」。「性即理」,而「窮理」以致知,「持敬」以成始終,尊學問以保其「性」;合「二程」之學。   ‧道問學,重「致知」,由博返約。譏陸象山之學簡易空疏。    〈經驗觀〉     【△▽ 「朱陸」為學敵,有「鵝湖之會」,論       辯《太極圖說》,各執己見,乃有兩派       之爭。】    -陸九淵(字子靜,世稱象山先生,1139~1191)   ‧主遵德性,「尊重本有之良知良能,發揚光大,以充塞於天地之間」,「心即理,理即心,不容有二。」明「心」可以見「性」,「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讀書須血脈骨髓理會,今學者讀書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脈。」主張「向內省察」的簡易工夫。   ‧尊德性,重「存心」「明理」,易簡為教。譏朱學為艱難支離。    〈先驗觀〉   在「觀念論」(idealism)方面,十五世紀末明代中葉的王陽明(Wang Yangming)以為心不是「理」與「氣」的併合,而是純然的「理」;「心即理」,所以心即存在人性本質上的「善」,而可以「致良知」,並會對現實產生影響;其開啟明代(1368~1644)的「姚江學派」。後如無錫顧憲成、高攀龍之薄白沙而譏陽明,重「道問學」,而立「東林學派」。    -王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1472~1529)   ‧姚江學派始祖。   ‧「人人心中有良知」,主「致良知」。「知善知惡是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要以「知行合一」,以去朱熹知、行二元之分。   ‧慎去私欲,以存天理,「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故此而明天地萬物與人合一之本體,則「良知」可致。    〈實踐的唯心觀〉   到了清初,出現對陽明之學落於空談的反彈。如顧炎武,著有《日知錄》,本諸「貴創、博證、致用」,倡「舍經學,無理學」,要以古經、古注為理路之途;同向者有胡渭,於《易圖明辨》中,說明宋理學所衍自《河圖》、《洛書》,乃道士陳搏書,非承自周孔,而知孔學之方不必然由宋學;黃宗羲、全祖望、章學誠等人,主張依史為據,推求致用於當世實務,黃氏並以為「致」良知即在「行」良知;梅文鼎等,則專治天算,以「自然」之學為求理之徑。「實證」(practical learning)主義的精神,成為清代(1644~1911)於治學方法的主要潮流。   十八世紀安徽的載震(Tai Chen)則為十七世紀盛起的「考證」之學的代表人物,以兩漢經學為引證,「無徵不信」。其態度類「經驗主義」(empiricism),主張「理」僅存於事物之中,只能透過對具體資料的集合與分析、作客觀研究而得。    -載震(字東原,安徽人)   ‧考證之學中「皖派」的代表。   ‧治學「深刻斷制」,重實證主義,要求「實事求是」,以漢代經學為引證取材的重心。   ‧「無稽者不信,不信必反復參證而後即安,以故胸中所得,皆破出傳、注重圍。」(余廷燦評之)治學要去「人蔽」及去「己蔽」,以客觀考察的態度,求出真相。   ‧陰陽五行為「天道」,生分為「性」,而有「血氣」、「心知」,因此有慾、有情;「理」即在情慾之中,捨之無理。即情慾發動之合乎理,引導之以成正途,而不宜一貫壓制。   及至清末,有康有為、梁啟超師徒,別今文、古文分野,宗《公羊春秋》,倡六經為「託古改制」說。在清亡前後,舊學已式微,西學則東漸,遂成為現代中國革新及建立新式科學觀點的學術基礎與主要內容。        ──.──    ┌────────────────────┐  │1898年,張之洞〈勸學篇〉主張「中學為體 │  │,西學為用」,而「西政急於西藝」。   │  └────────────────────┘   二十世紀的中國哲學立基且徘徊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態度。對本世紀中國影響力甚大的西方哲學觀,主要是實用主義(pragmatism)與唯物主義(materialism)。前者由受業於美國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且作有新文學運動時第一本白話新詩集《嘗試集》的胡適(Hu Shih)的闡述為代表,以為思想為應付實際事務的「手段(方法)」,「要怎麼收獲,先那麼栽」,更強調其成果、成就之要目。在唯物觀方面,則主要為德國馬克斯(Karl Marx)的「辯證唯物論」(dialectical materialism),隨著共產革命之進行,成為「五四」運動以來「左派」思想的主體,於1949年後更成為推動中國本地(所謂「新中國」)演變及教育理論的無上綱目。在海外,現代的「新儒學」仍繼續其探索之路。    -【現代:第三期儒學/新儒學】      ・主題:現代化←─→客觀化          中學⦅體⦆←保住/引進→⦅用⦆西學         │         │        德│  ▕自我轉化  │認 ▕客觀化  ▕現        性│--------→│知------→▕代        心│   「今時」  │心       ▕化         │         │         ↑         │         │         │    超越的體<=道德之體 知識之體=>內在的體    │      │    ↑↑          │     │      ╰────︰︰─文化活動之────╯     │・           ︰︰ 上、下兩體     │    │一兩         保住︰︰           │    │心層 ▕現 保 保    ︰︰           ↓  ▕轉│開存 ▕代 皇 教  ︿-┘└-----︿     └+─▕化┤二有 ▕化 、(孔) 傳    反抗  西      ︰   ︰門論 ▕逆←─────統        化      ︰   ︰─╯ ▕轉 「民初」 派        派  [黑格爾︰   ︰康德] ▕!?     ﹀        ﹀      ︰   ︰           __            ︰   ︰ ﹝錢穆、張丕介﹞──香亞─﹝熊十力:師>徐復觀、唐君毅、牟宗三﹞  ┬─       港書                ─┬─  └───────→新院←────────────────┘   ・創(民38)  ̄ ̄   ・轉(民57) (民前3~民84) (民前17~民79素書樓事件後)     在新時代中對儒學的反思,應當回到原初思想家的本身來探討。平實而論,孔子實在是人生的哲學家,其所言所行都是在生活中印證而得來的。所以傳統上只求經義衍繹、或經典論句的背誦與作文,當然存在有距離先師真義越來越遠的危險。   回到孔子所處的時代,其背景是禮法與秩序逐漸崩壞的春秋,因而其思想中特別著重人倫五常的重建,而他又以為人君之治為生民之所據,所以也講了很多在上位者的持心體政要點。至於在精神的存在面向,則以務實為先,敬天而不語怪力,自然界既是無意志的,惟其物理為順天之道。   其後孔學為何成為八股禁錮的面目呢?因為後代的專制君王僅取出了儒學中「由上而下」的秩序理念,以之為統御體制的條理,表彰諸方,而實質上渠等「外儒內法」裏的「法家之術」才是帝王術之權力操控的實柄,故天道淪為天子君權的神授。故以,若不從孔子那個時代的文化脈絡去看他所說的諍語,那能有真正的體會呢?志有美者,浴沂而誼,孔子的思維中實具有童真的羨然成分,只是後來的統治者總只摘要自己想利用的章句,而受教者也常忽略了孔子的真實人性面,於是就被「孔子」的名目給「拖著天下人的鼻子走了」。   傳到朝鮮半島與東瀛之地的儒學,進一步教條化成了「儒教」(李氏朝鮮定為國教,南韓至今有兩百多所鄉校與孔廟),過去數十年又隨著現代工商業化的進程,儒學衍生成了企業的經營管理之道。如南韓大財團的頂樓往往設有供奉大成至聖文宣王牌位的拜間,但在其執拗強悍的民性上吾等卻見不著孔子「循循然善誘」之溫和柔煦的教化態度。至於日本人則是以禮多飾禮,社會交際習於表是實非,口說 hai (是)實含 iie (不),真意被覆於禮數深井,當「忍」道之無以自矜而致使武士刀出鞘時,卻是自殘的鋒芒太露,寧為玉碎、斲己傷人,西人乃將此反差喻為《菊花與劍》(1946)。這當然是因為彼等也只取了孔老夫子及中庸之道所闡述的一部分,以便宜其環境世態而已。   千年流傳爾後,儒學已成為北自日本、南迄越南的東亞地區,其傳統學術思想的一個大支,雖然曾在西化與左派思潮的引進中備受爭議與質疑,然而時過境遷,孔夫子的生活性哲學又在許多地方被重新拾起了。除了華夏文化傳播地域之外,儒學也對西方世界起過一些漣漪。就像佛教在初引入中土時,僧人常將佛經相類於道、易之書而引起士大夫階層的興趣,孔學最早也由化身為「西儒」的耶穌會傳教士介紹回歐洲,「獅子高吼」般的啟蒙主義大哲伏爾泰就把家中的耶穌像換成了孔子像。然而,被歐洲理性主義者過度「理想化」的中華帝國體制也引起了一些「想像」上的誤解與偏見,後來在清末中國的腐朽底子被船尖砲利給揭穿時,孔學並成為自由主義-帝國主義者與社會主義者這兩個死對頭所一致唾棄的思想敵人,其負面印象至今猶存於西方漢學與史學界。   如今在去中國化口號當頭的福爾摩沙島上,曾被先前的威權統治者所刻意教導並保存的儒家教本似已成為一種不合時務的偏流,反倒是曾經「鬥臭人民首號階級敵人」的海峽彼岸正在重新探討孔子思維的現代適應性,而受惠於中央台《百家講壇》節目之賜,相關的書籍就不時以百萬本的銷量登於排行金榜上,乃為以洋書譯本及通俗生活類書為主流的本島書市所未得見。春秋時代的孔門教導有「射御」之藝,「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正是運動員精神的體現。雖則發展的步調被拖遲了三十年,今日的中國在經濟上還是逐漸發達了,外匯存底已破一兆美元鉅數,「禮儀之邦」卻早被數十年的革命爭權運動給革掉了,人民的生活習性仍趕不及水泥摩天樓乍起的「文明」。以此而論,在北京奧運熱頭的當刻,孔子曾諭示子弟的公平競賽精神在公德心猶待塑造的現代化社會──包括民主趨於淺溥化的一座島上,應該具有可供斟酌一二的價值吧。   (12/20/07 appended.)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莊子‧知北遊篇》:「冉有問於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耶?』仲尼曰:『可,古猶今也。』」   ² 「不語怪力亂神」的孔子沒有自然神(即人格天)崇拜,而有形上天(天道)的概念。無意志的「天」的行健,即自然運作的規律。   ³ cf. 敝文〈[筆札] 老子... 之五〉(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Board/Test/00index.htm#[筆札] 老子... 之五)   ⁴ ref. 拙文〈由主體性論人類的開化〉(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63951140662977&id=100011442976863)   (071499.19) #器用篇﹥#廿世紀綱領﹥十八、宇宙觀   宇宙觀有廣義與狹義,廣義者包含本體論,在第十五講中已略述過。¹本文則主要著眼於狹義的宇宙論(cosmology),即對於宇宙之時間與空間的整體現象,探討其生成、構造與組織動力(演化)的法則,且將著眼於科學上的發展。     由於近代物理學與天文學的突飛猛進,完全改變了人類對於宇宙的觀念〈不論是時間的全新定義、與空間概念上的鉅大延展〉。對於大尺度上時空的解釋權,哲學向是同西洋占星術般遲緩(至少在古典希臘時代後就不再是重心了),而近代哲學更可以說是完全居於下風,可能僅剩神學的部門仍可以自顧自盼地堅持固有的「上帝」式世界觀吧。   在古希臘時代,哲學的宇宙論(狹義上)、天文學、占星學間可說沒有確實的分別,學者往往同時兼具此三種身分。而在希臘時代後,著名的哲學大家,幾乎從沒以狹義宇宙論為其論述的主要工作的。   漫長的中古世紀中,古希臘的宇宙觀成為教會之不可侵犯的教條,直至文藝復興與理性啟蒙精神的發動,新的宇宙觀方得以建立。不過此時的宇宙觀,已是由哲學所分化出去的一個科學部門的宇宙觀,不再是哲學的宇宙觀了;哲學本身於物質的時空觀念,已成為哲學裏極為落後的一個部門。   這點也就成為本文的取向。        ──.──   宇宙學,主要研究整體及秩序體系的源起、演化、構成、及其可能的將來。中國《淮南子‧原道》有:「橫四維而含陰陽,紘宇宙而章三光。」高誘《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表明了宇宙為往古來今的「時間」與四方上下的「空間」的綜合體。當今的宇宙學即在探討這個在性質上,為有限/無限且無界的空間、即以一個奇點(singularity)為起點的時間之可觀察到的區域,以及可能的域外宇宙的論理與想像。   在上古時代,美索不達米亞人以為地球為宇宙的中心;蘇美人以星星為神明,賦予其占星的意義,為今日西洋占星學及星座劃分的最早發祥(約4000BC)。巴比倫人已給各個行星配上具有主宰力量的特定神祇的性格,如月神 Sin 之兒子、即太陽神 Shamash 搭船橫越天際,完成「年」的季節循環,為地面上的生命之源,後來成為阿波羅(Apollo)的神力起源;Sin 之女則衍變為羅馬愛神維納斯(Venus),掌繁殖、司作物生長。印度在約西元前三千年出現其最早的占星記錄,他們想像宇宙的結構由象徵永恒時間的眼鏡蛇所圍立,下層為龜所馱負的地獄、中層為六頭象背負的地面(人間)世界、上層則為極樂世界所在的須彌(至高)之山;約西元前一千多前的《吠陀經》(Veda)中,明顯受到中東的星象觀所影響,以為星宿乃靈魂昇天而成。猶太人的《舊約聖經》中,另有描述上帝以「七日造天地」及萬物的創造故事。   至於中國,古代傳說中有可能起源於南方的「盤古開天闢地」的創世說,其後乃有三皇〈燧人氏(鑽木取火)、伏羲氏(作網罟制嫁娶)、神農氏(作耒耜播五穀、即炎帝),27世紀BC之前〉。對於宇宙的構造論,如是有所謂的「蓋天說」,以為地如棋局、天如圓蓋,地是平而方的,有海角、天涯;而太陽由冬至到夏至,正好南北往來一周,形成一年之四季寒暑,循環不已:     天圓    ○   ↑北(夏)         ︵   │             │         人   │             │   地方  ───── │南(冬)     漢代楊雄、張衡、及唐代張遂則主「渾天說」,以為天形渾圓如雞卵,地如卵黃,天大地小,天包於地外,猶殼之裹黃,天動地靜、且周旋無端:     ╭        ╮      蛋 白 (水)   〔天地蛋〕       ︵      (黃)       ︶       ﹏﹏﹏    ← 其旋轉成為   ╰        ╯   天體運行     自漢代以後,渾天說作為中國宇宙構造論的主流思想,而為歷代以渾儀、渾象為中心的天文儀器秉持的基本星空觀念。此外,尚有較少被提及的「地中說」:          ︵   ╭    天球   ╮            地中   ─────●─────   ≡≡≡≡≡≡≡≡≡≡≡   ≡≡≡≡≡≡≡≡≡≡≡   ≡≡≡≡≡≡≡≡≡≡≡   ╰    大地   ╯        ︶   於天象的推算上,相信與國家、民族、乃至個人的運勢極為相關,且以陰陽、五行之道予以推演。早在遠古的殷商時代,甲骨文片上已有以十天干合十二地支相配,用以計日與計年的「干支表」;而西元前一千二百多年前商代武乙時的甲骨上,即有以日食斷吉凶以貞卜的刻載。西元前十二世紀,周公(?~1105BC)發明「圭」、「表」,可以日影測量冬至之日期,又可觀測北極附近星體的旋轉以確定北極星的位置。     ﹝上界﹞     Nat   ﹏﹏      /♀───── ──○︴     /       ︸  ω\    /          /  \   /  /\ ♂    <   │ /  /  \│     \  │ ﹋  ﹋    ┴───-──○︴∩ ﹝下界﹞     Geb   ﹋﹋     古埃及人以土地神 Geb 及天空女神 Nat 的分離與支持為天地之構成,天狼星預示了尼羅河的氾濫周期,其與太陽的配合修成了早期的「太陽曆」;在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es II,1279~1212BC在位)任內,已制定十二宮中的牡羊座、摩羯座、巨蟹座、天秤座等四個基本星座。亞述王阿叔巴尼帕(Ashurbanipal, 669~626BC)於尼尼微建立藏有大批楔形文字泥板的大圖書館,據說曾存放遠在西元前三千八百年前的占星手稿;其占星師們建立定期向國王報告天象徵兆的系統,而據以治理國事,並完成西方世界最早的星曆表。西洋的黃道十二宮(zodiac)於稍晚由巴比倫人制定完成(約450BC),並很快地傳到希臘。   早先人類對於天象的觀察著重在季節與曆數的運用,西方與東方同雜有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到了古希臘文明時,西洋古典的理性主義才興起。首先有塞利斯(Thales, 640~560BC),以為太陽並不是神明,而是一個火球的物質體。其弟子海洛克來特斯(Heraclitus, 535~575BC?)主張不斷變化的「火」為萬物根源,且以為宇宙是永恒的,不是由神創造的。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540~510BC)由月亮的盈虧現象推論出月球是圓球形的。安納薩哥拉(Anaxagoras,五世紀BC)則認為構成宇宙的無可數元素,是由最高力量源的「理性」來支配旋轉運動的結果;並由月蝕時地球投射在月面上的影子,推斷出地球也是圓球形的。哲學家柏拉圖(Plato, 427?~347?BC)認為哲學的概念,就是起源於探討宇宙特性的動力。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BC)與羅馬時代亞歷山大城的托勒密(Ptolemy, 00?~170?)同以層層旋轉之透明天球體的假想模型來解釋星體的運動,即為繞著宇宙不動的中心──地球──作旋轉的「天動說」(Ptolemaic system),以為星體的軌道皆為完美的圓形,後者並被視為現代占星學於初期基礎形式的首本專書 /Tetrabiblos/的作者。雖然薩摩斯島(Samos)的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 310?~250?BC)也已提出地繞日的「地動說」,然而與聖經的宇宙觀若符合的「地球中心說」觀念,還是一直延續到中古世紀的結束才受到實質的挑戰與質疑。        ──.──   約當同時期的中國,戰國時代齊國甘德、魏國石申二人合著《甘石星經》(四世紀BC),有經緯度的計算及重要星宿的圖表,為推定二十八宿可考的最早紀錄;在長沙附近的馬王堆漢墓三號墓出土有西漢呂后及文帝時(二世紀BC前期)的星象帛書《五星占》;《周髀算經》則闡述「蓋天說」,並以勾股定理進行天文計算(也為引用該定理最早的著作)。以上都算是中國最早(或世界保存最早且完整)的天文學專著。又史載西漢時落下閎始製「渾儀」(armillary sphere, 104BC)〈《益部耆舊傳》中說其「於地中轉渾天」〉,經後代陸續改進,遂完備有地平圈、子午圈、卯酉環、赤道環、黃道環、白道環……諸天球構造,為直接觀測天體座標的儀器。稍後於西漢宣帝時(西元前一世紀中)大司農中丞耿壽昌始製「渾象」(即「渾天儀」,52BC)。東漢時,《後漢書‧張衡傳》載:「遂乃研竅陰陽,妙盡璇璣之正,作渾天儀。」張衡(78~139)於《渾天儀圖註》上明記製作圖法,以漏水轉之,可以精確演示星垣之始沒,為模擬天體運行的儀器;張之原儀上列有星官三百二十名、都二千五百星,較之同時之托勒密定星座四十八、凡一千零八十星,尤為完備,惜圖今不存;其《圖註》並闡述「渾天說」。   南朝時的祖沖之(429~500)將虞喜發現的「歲差」現象〈赤道與黃道之交點(即春分、秋分二點),每年沿黃道向西退行約五十點二角秒,約二萬五千八百年迴轉一周〉,首次引進到曆法的計算,不顧宮廷守舊派的反對而編制「大明曆」。《隋書‧律曆志》存錄有隋代經學家劉焯(544~610)的曆法,其首次考慮到太陽視運動的不均勻性,較牛頓插值法還早一千多年即創立以三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速度的方法。   唐初李淳風指出前朝渾儀的設計只有赤道而無黃道,於貞觀七年(667)重製成一架「渾天黃道儀」,奠立中國渾儀三重結構的形制。一行和尚(張遂,673~727)於玄宗時任太史令,製黃道游儀、水運渾儀等重測三十八宿及一百五十餘顆恒星的位置,較之英國天文學家哈雷(Edmund Halley, 1656~1742)早約一千年發現「恆星本動」〈恒星間相對位置會變動〉的現象;並發起中國古代天文學工作上首次的天文大地測量(於全國十二個地點),求出子午線一度的長,又以「步日躔術」〈太陽於天球上的運行計算〉的「自變量不等間距二次內插法」,據以編製出「大衍曆」。   北宋元祐三年(1088),刑部尚書蘇頌組合用於天文觀測之「渾儀」,可與天球同步運行、演示天象之「渾象」,及機械式報時台「司辰」三元件,而製成以水力轉輪作用、中國古天文儀器中最為精密的「水運儀象」(1088),也為世界上第一個確切的天文鐘,並載述與圖記於《新儀象法要》一書。²沈括(1031~1095)於神宗時曾提舉司天監,推荐衛樸主持「奉元曆」的修訂,親撰渾儀、浮漏、景表三議以改進天文儀器;他創制與西方陽曆類似的《十二氣曆》,且比歐洲早四百多年發現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晚年舉生平見聞撰《夢溪筆談》。南宋淳祐年間(1247年)於今江蘇省蘇州文廟原地所刻之星象全圖石碑,詳載二十八宿的分類,則為中國現存最早(也是世界最早之一)的全天星圖。   到了元代,郭守敬(1231~1316)於世祖至元年間(1276)與王恂簡化前代的渾儀而製作成精密度更高的「簡儀」,另設計建造出仰儀、玲瓏儀、正方案等觀測儀器,於計算七政的視行星度數中加入行星不等速運動的因素,採用三次內插法與球面三角,以為距離是時間的三次函數;其後主導中國史上第二次全國性的天文大地測量〈「東極高麗,西極滇池,南踰朱雀(海南島),北盡鐵勒(青海),四海測驗,凡二十七所」〉,並以實測的數據編訂「授時曆」。同時有越友欽者,著《革象新書》,以中天觀測法求恒星的赤經差,研究光的直線傳播,實驗得出光「穿孔成像」的原理。        ──.──   十三世紀的義大利煩瑣哲學家(Schoolman)、大神學家阿圭那斯(Sain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引用占星學的宇宙觀來潤飾天主教的教義。在之後的文藝復興期,古希臘一支將人的個體視為反映大宇宙之「小宇宙」的神秘論思想曾一度興起,並衍生為人相術。   歐洲於漫長守舊的中世紀之末,終於有波蘭裔天文學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提倡其「太陽中心說」(地動說,Copernican system),主張行星是以繞日的圓形軌道運轉的,地球也不例外,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於臨終前發表於《天體運行》(On Revolutions, 1543)一書中,該書聲明是獻給當時的教皇保祿三世(Paul III),不過直到1835年仍在天主教會的禁書之列。於1582年時,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Gregory XIII)修訂古羅馬儒略凱撒(Julius Caesar)於西元前46年制定的「儒略曆」(Julian calendar)〈以365 1/4日為一太陽回歸年,即平年為365日、每四年閏一日〉,頒布或稱「新曆(New Style)」的「格列高里曆」(Gregorian calendar)〈規定以400不能整除的百年不為閏年(leap year),以減除每一回歸年多出的11分10秒的影響〉;至今仍為我國與普世所通行的制式(陽)曆法。   稍後,德國的克卜勒(Johann Kepler, 1571~1630)分別於1609年的《新天文學》(New Astronomy)中提出「行星以太陽為焦點的橢圓形軌道運行」〈第一定律〉、「行星與太陽連線,在同等時間內掃過同等面積」〈第二定律〉,與1619年的《宇宙的調和》(Harmonice Mundi)提出「行星公轉週期的平方,與其距太陽的平均距離的三次方成正比」〈第三定律〉,即著名的「克卜勒三大定律」(Kepler's Laws)。同時期義大利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提出自由落體的運動定律〈S = Kt^2〉,並以自製的折射望遠鏡(1609)觀測到月面的地形、木星的四顆衛星(木衛一~四,1610)、太陽的黑子、金星與水星的盈虧、土星的光環等現象,驗證了哥白尼學說與克卜勒的運動定律(Keplerian Copernicanism),因此於後來出版《天文對話》(1632)時遭到宗教法庭〈1542年由原來教會的宗教裁決所改名成立〉的禁刊處分,且被強制發誓否認其「地動說」(1633),還受到終身軟禁的判決〈1992年羅馬教宗始承認該案的判決錯誤〉;其並創導了「聲音的波動論」(音波)。   近代物理學宗師、英國的牛頓(Sir Isaac Newton, 1642~1727)發明牛頓式(Newtonian focus)反射望遠鏡(1668年),實際用來觀察行星的運行;1672年的《光與色的新理論》中以為光有粒子性,提倡「光的波動論」,另於1675年發現「牛頓環」,建立光譜分析的基礎,並出版《光學》(Opticks, 1704)一書。他更在克卜勒的理論基礎下,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1687)書中正式提出運動與重力的一般力學法則,以微積分法(calculus)確立了「萬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on)的定律,而該法則能適用於包括天體在內的所有宇宙物體的運動,成為古典力學基本核心理論的「牛頓力學」,以之解釋了「潮汐」現象、「歲差」現象、及預言出地球不是正球體。   英國的宮廷天文學家赫雪爾(Sir William Herschel, 1738~1822)於1781年以自製的赫雪爾式反射望遠鏡(Herschelian telescope)發現天王星(Uranus),數千年來定基於五大行星的傳統幾何模型的完美天體論於焉徹底瓦解,他還以當時最大的四十八吋望遠鏡作觀察對八百餘顆雙星(double stars)編目。在法國,大數學家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 1749~1827)在《宇宙體系論》中提出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及數學上的論證;另在《天體力學》中,專以數學理論闡述地球形狀、月離理論及行星攝動(perturbation)等問題,嚴謹地系統化了牛頓力學的數學分析。德國的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1885)建立最小二乘法(method of least squares),沿續拉普拉斯發展勢論的工作;其不僅研究地磁強度,且以自創的行星軌道計算法與最小二乘法計算出小行星──「穀神星(Ceres)」的軌道,並作成《天體沿圓錐曲線繞日運動的理論》一書。   前法國科學院主席彭加勒(Jules Henri Poincare, 1854~1912)於《天體力學的新方法》(New Approach to Celestial Mechanics)中研究三體、軌道穩定性及天體形狀的問題,在其間發現完全確切的太陽系軌道模型是無法證明為可預測得到的,而首先陳述出「自然系統中任一初變量的微小變動將會導致結果上的巨大差異」的結論,以後科學家以電腦將「混沌」(chaos)系統給模型化而逐漸證實其先行理論的前導性;他另外首創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s)的定性理論和組合拓樸學(topology)。   廿世紀伊始,伊斯敦(C. Easton)於1900年發現我們所處的銀河系(Milky Way)並非如字面所暗示的呈現河流式流向,而是一個會旋轉的近圓形星雲系統;這點正和古印度表示吉祥,且為太陽、電光、火、流水等之象徵的梵形「卍」字〈存於「梵天 」(《奧義書》中為唯一常住獨存之絕對原理、創造世界之原理)胸部的旋毛〉,不謀而合。   美國天文學家哈伯(Edwin Hubble, 1889~1953)尤發現在銀河系之外尚有大批的其他星系(extragalactic systems)存在,且大部分的星系正以每秒數千公里的速度與銀河系彼此遠離,稱為「宇宙擴張學說」(theory of the expanding universe);越遙遠的星系其徑向遠離的速率也等比率提高,這個關係即稱為「哈伯定律」,至於整個宇宙則正在擴張中,幾乎所有星系都相對於其他星系遠離而去。如果能確定宇宙擴張速率的話──即計算出「哈伯常數」(Hubble's Constant)來,就可估計出宇宙的年齡。關於這個常數的估計,目前有多個版本,而對於宇宙年齡的估算也大致落於七十億至二百億年的範圍之內,時有修正;在這個範圍內較低的數字,跟目前以為最古老的恒星年齡(超過一百億年、或一百六十億年),則尚有觀測上無法協調的難題。³   原籍德國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首先於1905年將浦郎克(Max Planck,1858~1947)的「量子論」(quantum theory)給推論到「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層面,而提出了「光量子(light quantum)假說」,以為光在表現為粒子的性質上其單位能量(光子,photon)的強度決定於光的波長,如此解釋了輻射出的電子之特定最高能量只決定於光的頻率因素〈原子若發出各種頻率的電磁波,將形成一個完整的發射光譜〉;丹麥物理學家波爾(Niels Bohr, 1885~1962)基於該假設,而導出了限定電子軌道的「能階」(energy level)的原子模型。1916年愛因斯坦於《相對論》(Relativity: The Special and General Theory)一書中更提出了自然時空的全新概念──「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可描述具有加速度(acceleration)的相對運動的坐標系,重力被視為「四維時空連續體」(four dimensional space-time continuum)中的「曲率」;其三個理論上的預言〈水星近日點的攝動、遠處星光之受太陽重力的偏折效應、重力紅位移的效應〉陸續獲得驗證,因而取代了傳統古典力學的核心──牛頓力學,建立一新的大尺度力學體系。   其後,陸續有人解出愛因斯坦的方程式,發現在相對論理論架構下的宇宙不能是靜止的,該是會演化的,或膨脹、或崩陷。⁴在各種新的非靜態理論中,俄國數學家弗里德曼(Alexander Friedmann)提出的模型成為今日宇宙學的基礎。弗里德曼模型中宇宙的命運,有賴於對整個宇宙物質的平均密度的估計而異。如果這個物質密度較低的話,則星系間的引力相對較小,宇宙將是無限的,且會永遠膨脹下去(即「開放的宇宙」(open universe))。如果密度高於一個臨界值,宇宙的膨脹終將會停止,然後逆轉成收縮、星系間會彼此趨近,最後整個宇宙會崩潰(即「封閉的宇宙」(closed universe));至於崩潰後的狀態無法確定,有種理論認為到時宇宙會「爆發」,誕生一個新的膨脹宇宙,並重複其崩潰、又再生的過程。   英國天文學家蒙達(Hermann Bondi)、哥爾德(Thomas Gold)、豪爾(Sir Fred Hoyle)則提出完全不同的假設模型。其以為隨著擴張而密度逐漸降低的宇宙,會不斷地有物質新生,起了引力平衡的作用,而使得宇宙將永遠維持目前的「穩定」(steady-state)狀態。該想法現今並不為大部分的天文學家所接受。   1948年俄國物理學家加莫夫(George Gamow)提出其主張,以為宇宙是在一個後來被稱為「大霹靂」(Big Bang)的巨大爆發中生成。該模型提供了對於宇宙最早期及之後演化的解釋基礎。在爆發初始的極端密度使得宇宙開始快速擴張,氫(hydrogen)與氦(helium)逐漸形成我們所見的星系與各種天體。加莫夫的理論也預測了在大霹靂時所遺留幅射的存在,其今日已冷卻到約絕對溫度 3 K(約合攝氏 -270°C),稱為「宇宙微波背景幅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該種幅射於1964年為美國貝爾電話公司實驗室(AT&T Bell Laboratories)的賓奇亞斯(Arno Penzias)和威爾遜(Robert Wilson)無意中於紐澤西州的一座微波天線架接收的雜訊中發現,成為大霹靂學說的最主要證據。早期基於大尺度的愛因斯坦理論所推導出的膨脹模型尚有一些難題,諸如創生時隨機運動的粒子之不相碰的可能性等,在後來小尺度性量子理論的發展中已獲得一些進展。   宇宙的未來會永續擴張下去,還是會反縮,目前尚無定論,方向上如前所述,是要去研究出宇宙總的物質的平均密度。目前發現,以各個星系為單位,乘上星系的數量得出的總質量,只能達到弗里德曼模型的臨界值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而已。如果改以星系「群」乘上「群」的數量得其總質量,則求出的質量密度非常接近於臨界值。這個總質量上的差距,暗示著不可被觀測到的「黑暗物質」(dark matter)的存在,可能就位於星系群內的星系之間,而在宇宙空間中,還均勻地散佈著更多的「黑暗能量」。除非我們摸清這個不協調的現象,否則宇宙未來的命運仍在未定之天。   1980年代初,美國物理學家古斯(Alan Guth)提出「暴漲宇宙模型」(inflationary universe)之理論,作為大霹靂學說的一個延伸。其描述在宇宙創生時最初的極短時間內,宇宙直徑會有一個暴漲的現象,使得目前我們可觀察到的宇宙(「視界」),只是宇宙真實大小(「宇宙直徑」)的一個部分而已;而早期的暴漲也可能把宇宙的物質給平滑到一個密度,而產生今日科學家在估計上該密度近於臨界值的情形〈即可能為「平坦的宇宙」(flat universe)〉。傳統的大霹靂標準模型對於大尺度上永續熱平衡的假設,無法妥善解釋如何保持臨界值與觀測上密度值的逼近。古斯的模型則解釋了這個問題的部分答案;在其理論中,結合三種次原子力〈膠子(gluon)傳遞的強力(strong force)、光子傳遞的電磁力(electromagnetic force)、W子(W+與W-)與Z子傳遞的弱力(weak force)〉的「大統一理論」(Grand Unification Theories, GUTs)被用來導出創生時最初的「相變」(phase transitions),因此造成的「暴漲」現象,使得初期的物質之混沌不均的狀態得以在極短時間的膨脹內,形成為今日平坦的宇宙外貌。     ──.──.──.──   古典時代,對於自然萬物的生成變化,有兩種基本論衡。   一種說法以為,自然萬象全可以物質的原因與機械或力學的原理加以解釋,稱為「機械論」。持此論者,認為世界可單以力學的過程來理解;通常他們想證明的是,宇宙不過為巨大的運動體系。有時又被稱為「自然論」(naturalism),即為相信自可以化學與物理的自然科學法則予以充分闡明一切的世界觀。通常這個觀點也以為世界是靜態與消極的,新生事物是難得見到。在生物學上,持這種主張者,會以為有機體對於既定的刺激,其反應是無意識且前後一致的。這種由啟蒙時代留下來的「物質主義」(materialism)的思維,否定形上學的觀念,相信物質與能量都是不變的,空間與時間是永恒的,自然界的運轉有如古典力學般地規律。   「目的論」者,則以為自然的變化,有軌跡與目的可循的概念之存有。生物的性狀是有動態變化的可能,但生物本身並無自動適應以求取更佳生存策略的意志存在。自然界所有存在物,都有其被創造與生存的「傾向」的終極目的。基督宗教的神學體系,傳統上即持這種看法,終極目的的存有性,即代表著至高上帝的「意圖的真實」。        ──.──   近世以來,生命科學以達爾文學說(Darwinism)為中心。關於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時受外界環境影響,而內部的發展因其「適應性」(fitness)而趨向於複雜或簡單的現象,即所謂的「進(演)化」(evolution)。由於「天擇」(natural selection)的作用,有機體的子代在經過相當時間的變化累積後,在形態與生理上,會發生歧異。   在古希臘時期,即有人注意到生物的群體可能會轉變成不同種類之後代群體的現象,而真正科學化的研究直到十八世紀才進行。十九世紀早期法國植物與動物學家拉馬克(Jean Baptiste de Lamarck, 1744~1829)證明在不同種類的動物身上,經由共同世系上的推定,發現牠們具有相似形質的存在;譬如獅子、老虎、與其他的貓科動物都可能系出於同一個類貓的祖先。拉馬克在1809年的《動物哲學》(Zoological Philosophy)一書中,相信個別的動物可以經由對環境變遷的適應,將所獲得的新「特性」留傳到其後代身上;較複雜的生命形式是由較簡單的生命形式變化而來的,且自然界由三項生物的法則所支配:1) 環境之於器官發展的影響、2) 身體構造的改變基於其可用性、以及 3) 新特徵的可遺傳性。   愛沙尼亞裔的德國博物學者拜爾(Karl Ernst von Bayer, 1792~1876),為發生學或胚胎學(embryology)的早期開拓者,在 /Papers on the Origin of the Mammalian Egg and Man/ (1827)中首先描述出哺乳動物的雌性生殖細胞──即「卵子」(egg or ovum),並發現動物胚胎發育早期的形態都極為類似,肢幹由「臂芽」(arm bud)開始分化。   英國科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則最早成功地解釋了進化的歷程。其將年輕時(自1831年起)搭乘海軍測量船「小獵犬號」(HMS Beagle)環巡南美、南太平洋、紐西蘭、澳洲等地,特別是在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調查所得的結論,於1859年發表於《物種原始》(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一書裏,注意到當後代繼承親代的外觀特徵時,其實並不完全是相同的,如此畜農可以對家畜選擇最想要的特性。達爾文推論出,擁有較佳特性的個體更能適應所處的環境,因此能繁殖出較多的後代;即其具有較佳的「適應性」。經由「天擇」的篩選,存活下來的群體更能適應其環境,即是「適者生存」與「自然淘汰」的法則。他並且從人、猿胎體的對比中,推測出人類是由其他動物(如猿猴)所演化而來的。⁵          ↑       ﹝漸變﹞      ─────       ﹝突變﹞        ↓   奧地利一位修道士及植物學者孟德爾(Gregor Mendel, 1822~1884)在豌豆的雜種交配實驗中,另外發現(1866年發表)自發性、經由「基因」〈gene,或遺傳因子,即遺傳的基本單位,分為顯性(dominance)與隱性(recessiveness)兩種性狀〉行特徵遺傳的現象,即遺傳(inheritance)的基本法則──「孟德爾定律」(Mendel's Laws)。於1900年,荷蘭植物學家狄費里(Hugo Marie De Vries, 1848~1935)再次發現孟德爾的法則,並確認遺傳性狀變異的「突變」(mutation)現象,大規模的基因變動使新品種可以在一代間產生。他們的想法在二十世紀成為眾所皆知的學說。該種與達爾文的「天擇說」相對的「突變論」(mutationism),以為隨機的突變才是基因變動的主要來源。   在突變論凌駕於達爾文學說成為進化理論的主流後,群體的遺傳學科(genetics)就創立了。遺傳學的推論,當一個有利的突變產生時,其在群體中的擴散性會依情況的不同而異,一個既定的基因只能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才會成為有利的基因。某一品種一個世代的遺傳結構中所含的全部基因集合,稱為「基因池」(gene pool);當一個群體的生態保持穩定時,基因池的變動頻率也會保持穩定不變,當然就各個個體而言,其基因都是不同的重組結果;當基因池變動頻率超過可被承受的程度時,就會因突變發生了「進化」的現象。   1930年代後期,美國遺傳與動物學者杜布桑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 1900~1975),以實驗與觀察上的證據,顯示出遺傳學與達爾文的天擇說,在本質上是相容的。這兩種理論的綜合學說又特別得力於三位美國科學家的貢獻。德裔動物學者梅耶(Ernst Mayr)顯現出新品種的出現具有地理上的區隔性;古生物學者辛普森(George Simpson)從化石紀錄中發現,進化的速率與形態間具有相互的關聯性;植物學者史第賓斯(G. Ledyard Stebbins)證實植物的進化模式,近似於動物。   在綜合學說確立同時,遺傳學發生了一件極為根本的重大發現:1953年美國生物化學家華生(James Watson, 1928~)與英國生物物理學者克里克(Francis Crick, 1916~)揭曉了遺傳物質的結構──「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一條去氧核糖核苷酸(nucleotide)聚合的長鍵,由鹼基對、磷酸及五碳糖所鍵架起來的雙螺旋構造;鹼基對的排列順序即含有製造蛋白質的遺傳密碼(基因訊息)〉。相關的發現,使得進化的研究可以深入到分子結構的基礎化學層次。        ──.──   生命的進化史,由化石紀錄中可推論出具有極為繁雜多變的形貌。其關鍵主要在於自然環境變動的速率與性質。物種對於已存在一段時間的環境條件已具有適應性,當這個條件有重大的變動時,牠們須進化出新的適應能力或者面臨被淘汰的命運。當環境遭受特別快的及廣泛的變異,通常就會發生物種集體滅絕的現象,之後伴隨著大批新物種的產生。最著名的「大滅絕」(mass extinction)即為六千五百萬前年白堊紀(Cretaceous,1.38~0.66億年前,中生代第三、末紀)末、恐龍〈蜥龍目(Saurischia)、鳥龍目(Ornithischia),另加上翼龍目(Pterosauria)、魚龍目(Ichthyosauria)、蛇頸龍類(plesiosaur)的總稱〉滅種的那一次事件。在更早的化石紀錄中發現,近六億年來,至少發生過五次大滅絕。在前述最近的一次中,巨型爬蟲類滅亡,哺乳類存活下來,人類則由於對工具的掌握與使用,使其具有相當上改造環境以適應環境的獨特能力。今日的人類已大幅度地改變了自然環境,不過整體生態進化的機制,仍會對人類的進一步發展產生影響;有朝一日,人類是否可以其科技力量擺脫生態聯屬上的限制,仍難以預料。   生物在分類學上的上下、從屬、階層等分類單位的關係,可以反映出其進化上的關聯性。親近的「種」(species,存於種群內的個體可繁殖)被歸類為「屬」(genus),相近的屬又被歸類為「科」(family),乃至於「目」(order)、「綱」(class)、「門」(phylum)、與「界」(kingdom),乃分別代表更高的分類單位,逐級而上。較高的分類單位的起源,為越域距離越長的進化,在這些分類單位間的生物有很大的差異,特別是不能行異種交配;如不同「門」的生物之間,在身體的基本構成方式上即有所差別。   由於生態環境是極為歧異與多變的,不同的生命模式須要特異之身體構造的突現;在世系的繁衍上,將會產生新的生命形式。如脊椎動物(vertebrate)門即包括兩棲(amphibian)綱、爬蟲(reptile)綱、鳥(bird)綱、與哺乳動物(mammal)綱等,都可以回溯到其共同先祖於進化適應的歷程及痕跡。        ──.──   生命約於三十九億前至二十五億年前之間〈約當太古元(Archean〉出現在地球上。最初的生物是類似於現代細菌(bacterium)的細胞生命體;這些「原核生物」〈prokaryote,如細菌及藍綠藻(blue-green algae)類等,為單細胞,不具分隔主要遺傳物質與細胞質的細胞膜〉群,最初牠們是厭氧的〈anaerobic,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生長〉,後來分化成許多嗜氧性〈aerobic,需要氧氣進行本身的代謝作用〉、行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或稱碳酸同化作用)的生物,如含有葉綠素的藍綠菌(cyanobacterium,即藍綠藻)。       地質年代序:     世代(元)(eon)      │    代(era)      │    紀(period)      │    世(epoch)     單一的原核生物後來演化成更高等的「真核生物」(eukaryote),其細胞核與細胞其他部位已有細胞膜作為區隔。早期僅為單細胞的真核生物,終究演化出多細胞形式的植物與動物。約在七億年前最早的軟體動物誕生了,稱之為「艾迪卡拉動物群」(Ediacaran)。無脊椎動物(invertebrate)的一些早期世系,大約於五億七千萬年前〈寒武紀(Cambrian,5.8~5億年前,古生代首紀)初期〉出現不具骨骼、但有脊柱的「脊索動物」,而約在五億一千萬年前(寒武紀末期)演變出最早的「脊椎動物」。   植物約從四億年前〈志留紀(Silurian,4.40~4億年前,古生代第三紀)後期〉由低地的沼澤擴散,而首先「登陸」。接著是昆蟲等節肢動物(arthropod)與無脊椎動物的繼進,在近三億六千萬年前〈泥盆紀(Devonian,4~3.45億年前,古生代第四紀)後期〉,淡水魚的後代──兩棲類終於成為首先登陸的脊椎動物。就在約六千五百萬年前〈白堊紀與古新世(Paleocene,6.6~5.4千萬年前,新生代古第三紀第一世)之交〉一場使恐龍絕跡的「大滅絕」的災難中,哺乳動物存活下來,並陸續散佈到地表各個棲息地去,且演化出包括人類〈洪積世或更新世(Pleistocene,2~0.1百萬年前,新生代新第三紀第三世)時〉在內的多種生命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敝文〈#廿世紀綱領﹥十五、哲學與本體論〉(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69790860079004&id=100011442976863):「本體論」   ² 參民85年六月號《光華雜誌》〈復原「水運儀象台」〉(http://web.archive.org/web/19991007022751/http://www.gio.gov.tw:80/info/sinorama/8506/506116c1.html)   ³ 1929年哈伯發現宇宙膨脹時,由於高估了宇宙膨脹的速度(即「哈伯常數」),所推導出來的宇宙年齡僅有二十億年,與當時地質學家證實的地球年齡──超過四十億年相違背。   近年大部分的觀察,估計宇宙年齡約在145億年上下,另外有人認為要更古老才對。經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 HST)的觀測能力,天文學家提出進一步的數據。澳洲物理學家 Charles Lineweaver 由觀測統計中發現,宇宙質量比原先估計要小,沒有足夠的重力能夠阻止宇宙持續擴張,宇宙年齡應在134億年左右。Wendy Freedman 的小組則根據了 HST 八年來對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一種亮度有週期性變化的後主序帶恆星,其週光關係成正比,常用作衡量大尺度的距離指標〉的觀測,推論出宇宙年齡約在120億年,其估計膨脹速率的誤差在 10% 以內;若將「宇宙常數」的斥力給考慮在內,則修正後的值將接近於 Lineweaver 所估計的數據。   Allan Sandage 的小組,則以 HST 測量了九顆超新星(supernova)的距離,且以造父變星加以確定,最後所得到的宇宙膨脹速率較慢,估計相對的宇宙年齡約在140至180億年之間。   ⁴ 敝文〈#大人生活週記﹥[有此一說] 黑洞暗影〉(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33213437070080&id=100011442976863)   ⁵ 拉瑪猿(Ramapithecus)爭議時期(1960~70年代)古生物學家所評估出的猿-人分裂時間約為一千五百萬年前。當時有將此估時視為 the lost link 的說法,因其缺乏化石證據來聯結。而後分子生物學及免疫學首次作此估計的推斷時間則為五百至二百萬年前之間。   (072099.19) #思語篇﹥#廿世紀綱領﹥十九、人生觀   人生觀,簡單地說,即人生活上的態度。   美國小說家米勒(Henry Miller, 1891~1980)曾在 /Creative Death/ 的 'The Wisdom of the Heart' 中提及「就是由於人生沒有意義,才要給它個意義。」英國小說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在 /Modern Fiction/ 的 'The Common Reader' 中,有「人生不是一堆對稱排列的二輪馬車燈;人生是個光環,一個由意識之始、至於意識之末,圍繞著我們的半透明的信封。」之語。   羅斯(Eric Roth)改編的《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中,臨終的母親對那 IQ 僅75的兒子有感而道:『生命像盒巧克力,你不會知道你會得到什麼。』   梁啟超則謂:「人類以心界、物界兩方面調和結合而成的生活,叫做人生。我們懸一種理想來完成這種生活,就叫做人生觀。」   人生,介乎生與死,為生命的過程;又具有那超越軀體死亡之上的精神態度,其普遍性地干涉於人的存在感、社會或人際的關聯性與活動性。人生觀,乃是一個人生存上各方面的價值觀的總體集合;即是在其生平中,以具特出意向、或尋求箇中寓意的理念,作長久的探索與歸宿之路的一種指引。   人生觀的派別有無數的分法,像是出世的與入世的、重靈的與重肉的、宿命的與人為的、利己的與利他的、保守的與創造的、個人主義的與社會主義的、以及樂觀的與悲觀的……諸類。在個體身上,人生觀又是無法截然劃分的,往往表現成不同的相對概念混同在一起的態度。像是一個極為樂觀者,也偶爾會宿命性推算一下自己的占星術出生圖。   由於人生觀乃人言人殊,又常為個人主觀所認定,實難以道盡其範圍。這裏也不過是作個點題而已。        ──.──   在積極的人生觀中,通常有正向的、向上的、有企圖心的理想或目的指引著。其傾向於把人生之境遇,視為可朝向存在「希望」的角度而得到其成果,在德行中總含有樂觀的成分。   萊布尼茲(B. von Leibnitz, 1646~1716)相信,我們居住的世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宇宙論之強的人擇原理,或稱為「人*本*原理」〉「樂觀」主義者,以為宇宙的演化是往改良的方向進行,「善」的意志終究會戰勝「惡」的意念。     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在〈走向成功人生〉一文中即明白揭露並鼓勵讀者走向這種態度。其以為「成功」是要個體的主動投入的,而成功有四個條件:    ‧/要有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有三種特性:人生的階段性、態度的持續性、及目標的終極性。  ‧要能全力以赴。首先,要態度專注,一次只做一件事;其次,要計畫周詳,步步為營。第三,要接受考驗,咬緊牙關撐過去。  ‧要能自得其樂,在過程中享受一刻的快樂。  ‧要能提昇心靈,不要在一個小圈圈的平面內打轉。/   要建立成功的人生,大致上可以循著三個途徑:    ‧/要瞭解何謂「辯證的和諧」。在動態的歷程中,把握住生命的「選擇」的特性,使自己越來越好。一個人的「自我影像」也要比現在的實況要更高,才能讓動態發展的生命,有依循的方向。  ‧要設法做到「反省」的創造。忽略作為基礎的「傳統」的人,最後常會迷失;需要反省的創造,時常回到自己的基礎,以確立目標。  ‧要有終極的關懷。像是人格的成全、理想的執著、種族生命的肯定、及對國家與文化的熱愛。人是使相對真理變為絕對真理唯一的條件,當真理是以生命作為代價去印證,所謂的真理就由相對進入絕對。人有終極關懷,就會喜歡思考,將焦點放回內心之中。在統合自我之後,再提昇自我,能往那終極關懷走去。/   這也就是「奮鬥的人生觀」。   傳佩榮以為人生也是要「修行」的。以儒家的觀點申述,人與生俱來「成全自我」的能力,「為仁由己」,仁義之源在於人性之內,不待外求。人性充滿發展與實現的潛力:「平凡人」立志,以「士」心為志,走上「仁」之途徑;進德修業可以為「君子」;發而浩然之氣,動靜皆宜,則成為「大人」者,能「與天地合其德」;從心所欲,心映天理,無入而不自得,是為「聖人」。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人人都有如此潛能,使人能奮發向善,同時怡然自得,必待「止於至善」而後已。「修行的人生觀」,即是要覺悟自己的可貴本性。   他又以老子辨別三種知識:    ‧/區分的知識。非分慾望,起於相對的判斷,如善惡、是非、美醜。「使民無知無欲」,不昧於人生真相。  ‧避惡的知識。「無尤、無患、長保、長生」,「知其榮,守其辱」,處世持以懦弱謙下,而可以無爭無怨。  ‧啟明的知識。「自知者明」、「知常曰明」,啟蒙人的自我的知識,解迷出惑,以洞見萬物與人生的根本真相。如此,可以平息情感起伏,可以化解意志掙扎,而默觀自然界的造化之跡。/   擺脫內在、外在一切束縳之心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具有自立自主的精神者,方得過此「智慧的人生」。     天地萬物,浩渺繁複,又在須臾間不斷演生變化。人可以身、耳、口、鼻等感官*經驗*之,而能感知物同我的「相對性存在」;以音樂、文學、圖書等的形式為表現,反映出人的生活。經驗又是片斷、不合群的豕羊,不牧之不長之;*學習*的記憶,可以幫助吾等整理散布於時、空中的諸多線索,將能入你我之心,永誌於情,則或許某天蹦出為表達自我的材料。莫名的感動、經驗的沉澱,又有孤絕於大地的疑惑;尋覓你的*心意*,編造自己的織網,去網羅希望與生命的材料,以主體的話、行動給表示出來,去同世界的意義作其聯結。則生活的歷程,在經驗、學習與心意之中,有了自我的陳列與交流;而在此「創作的人生觀」中,去分享那擷取得的喜悅吧。   在「創作的人生觀」面前,不忘超脫自己的心靈,體驗萬事萬物的正、反兩面,去發覺人性的奇觀與人性的充實。再以自然一份子的態度,或悠遊神往、或自我醄醉,撫弄宇宙的純真、美善、運行、演化,則「欣賞的人生觀」,不亦使你的心胸可如天空之清藍坦蕩嗎?     常為青少年主要讀物的「勵志」文學,也一向為表現積極的人生前景的。通常它們訴諸觀念上的啟發,讓讀者能立定一個努立向上的目標。該類作品常建構於澄明、寬敞的氣氛,以真實的實行故事,塑造「正面的人生」方向。   像是王鼎鈞的人生三書──《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我們現代人》,及《一頁小品》、《勵志小品》,是在日常生活瑣事裏表現的小品文。描寫偉人奮鬥的傳記更是此中主流,有《史懷哲傳》、《邱吉爾傳》、《林肯傳》、《華盛頓傳》、《愛迪生傳》,本地的《國父傳》、《孫運璿傳》、《張忠謀傳》等等。   具有問題探討性質的,如劉鏞的《超越自己》、《肯定自己》系列,《朱光潛修養三書》、《天地一沙鷗》等。類此書店排行榜中的常勝軍,顯示出了一般人對於生活性更高層次目標的滿足渴望。   將纏病終身的「類風濕關節炎」徵狀,美其名稱為「花式」的杏林子,於民國七十一年成立「伊甸福利殘障事業基金會」,宣揚殘病人士應有回到社會與工作的機會。經兩度養女生涯,在巔峰期曾保有五項世界紀錄卻在亞運摔掉選手職涯,「飛躍的鈴羊」紀政仍不改其樂觀,至今依舊為全民體育的理念奔走中。中研院院士許倬雲,拄著手杖,由戰禍中的大陸轉徙東西,成為來台的流亡學生,在美國芝大邊讀書邊受手術,從不影響其從小對於傳統與歷史的熱愛。   曾應試過五度大學聯考、三次研究所考試,落榜經驗豐富的鄭登貴,竟獲得英國劍橋大學家畜生理所博士學位,完成豬、羊「體外授精」的技術,對畜牧業極有貢獻。「鵝媽媽」趙麗蓮(Lilian)於幼時因其中、德混血而常遭同學取笑與排斥,抗日時被日軍拘禁在集中營,戰後以北平《英語講座》廣播節目成為國人首位從事於空中英語教學者,華視成立後以「鵝媽媽」的身分再成為國人首位電視英語教學者,生平的最後又與血癌奮鬥達二十年,其間仍無間斷地享受其教學職志。這些人,他們都身體力行地述說著其人生觀。        ──.──   在消極、被動的人生觀方面,有持負面態度的「悲觀主義」者,認為生命同世界常是「惡」甚於「善」。他們的心靈狀態為否定的信念所固守,總是預期著萬事萬物往更惡劣的方向走去。「悲觀的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可為箇中代表,以為世人的現實生活是建基於悲慘、痛苦、及無盡的掙扎之上。   他的「厭世觀」認定絕對現實之求得,不過是為了盲目和無止境的慾望。人生基本上即為「痛苦」,唯有生命的「意志」(will)為根本的實體,在其不斷地掙扎之中,主體仍將不會滿足,且最終仍只能承受痛苦。在終身的寡居生活裏,其涉獵過佛教、印度教與神祕論中宿命、空虛的思想,也終成為一個無神論者(atheist)。   叔本華認為,物質的表象之內在實體為「意志」,終極的實體為「宇宙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觀念」。「意志」之體不斷地催促個體去滿足一個接著一個的目標,但卻無法尋到使「意志」得以永久滿意之道,人生的「悲劇」由此浮現;因此無可避免地落入痛苦、受難與死亡,及生、死返復之循環的命運中。此種意志之「造孽」,唯有以「意志的滅絕」,進入寂靜而純粹的理智境界,則塵世的爭鬥及慾望的操使將得以消逝。     古典小說中,《紅樓夢》破除了傳統故事上團圓的結局,作了個可長久吟誦於後世的悲劇收場。在一個盛極的大家族背景下,以少年和眾女子的故事為中心,刻劃世故人情。賈寶玉遊太虛時,諸配殿匾額題由「癡情司」至於「薄命司」;及《紅夢夢新曲十二支》由〈終身誤〉至於〈飛鳥各投林〉,唱出了眾釵的「命運」,到最後為「木石前盟」的終結。呈現的乃人生的無情蛻變,與無可轉換的宿命觀。則開卷自告「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的作者,會以寶玉的「出世」作結,就不足為奇了。   嚴肅的「科幻」文學作品,常意圖戳破科技「烏托邦」的神話。其以「陌化化」的筆調,指出「現代性神話」塑造的是難以預料的「未來」,人類只能懷抱著現世的焦慮去面對將來的疑惑。   在上世紀末的情慾寫作中,以「肉體的煽情」去剖析底層的人性與慾望。對「性」之空前公開與想像的語句中,不留情地道出人類「原始性格」的陰暗面,意圖把人性的真面目由情慾深處給挖掘出來。官能的刺激與色調的大膽,常把人性與社會間的不可捉摸與處境中的掙扎,赤裸裸地描寫,其血汗淋漓、體液橫流的「動作」,或具感染讀者的意圖常是極為明顯的。再者,其為文固然是要深入慾火的底部,然情節中動物化行為的外顯,反應出的社會共同心態不也正是「價值觀物質化以後的台灣……」「很多人都變成腔腸動物,只顧從口腔到生殖腔的管狀地帶,食色到底。」(時中研院副院長楊國樞語)嗎!?   具政治與種族反抗意識的作品,則在文化、感情的歸屬上著筆,以極為寫實的描述,道出不同階層及族群間在「性格」與「身世」上的差異與抗爭。地域意識的建立,有時屬「刻意」的企圖或訴求;歷史主體性的探討,則往往混和著悲情與懷舊的情緒,而難以釐清。   至於戰爭的故事,可以是正面的壯烈、愛國主義的、激進人心的;也可以是屠殺的、無情的攻伐、殘酷且無奈又無情的。但在近年的台灣這方面的寫作幾乎成了一片空白,是我們有一種不願正視過去的戰爭與未來可能的戰爭之社會集體潛意識在作祟嗎?   對現實的貶抑與批判精神,到底讓我們洞悉人生的真實底蘊?還是更加陷入於無止盡的懷疑與退縮之中呢?     尤有「宿命論」者,相信事件是由不變的與必然的「定則」所支配,而個體無操控之力。另外有「決定論」,以為事件是由先前的事件所確定、遞變而來。「宿命論」與其相對,認為命定的事件不受自然律所支配,而是由具神秘性質的天命、天意所注定。持此論者,且常入諸「術、數」或西洋星象之信。   《尚書‧湯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致天之罰。」《易‧无(古「無」)妄》:「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晉書‧卷三‧武帝紀》:「應受上帝之命,協皇極之中。」命者,天之道也。人道本乎天道、天命,人生之福與禍、窮與通、夭與壽、乏與裕,皆為天之定數所致,謂之「命運」。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聽天由命」、「命中注定」,即是這種態度。孔子也有「天垂象,聖人則之」之語;《詩經‧大雅‧文王》〈詩序:「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首章曰:「文王在上,於昭于天。」   於「術」如有占筮者,以人之神智與超自然力量的接觸,而得悉隱約記號的涵意。在西方,占筮與異教徒、希伯來人、及早期基督徒的宗教儀式有緊密關聯。跟超自然的溝通,通常是由具有異能、感通力的靈媒(psychin medium)來進行。如古希臘,德爾菲(Delphi)的祭司在進入恍忽之境時所發出的訊息中,隱含著晦澀的神喻(oracle)。其他類似者,像是解夢術、以咒文召喚死靈的通靈術(necromancy)等。   對自然現象的解釋也可以成為占卜,如部落時代,對動物臟器的檢視、對鳥活動軌跡的研讀等是。古羅馬的占兆官與僧侶會解讀儀典中的細微預兆,羅馬人在從事重大工作前都會先徵詢他們的意見。到今日,占星術、水晶球占卜(crystal gazing)、掌紋、茶葉、紙牌的卜卦、及命理學(mumerology)等仍然通行。   中國殷商(1751~1111BC)時,在龜殼與牛骨進行刻記、燒烤,再以其裂紋貞卜,以斷福禍,《易‧繫辭》有「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皆大乎蓍龜。」占後刻以卜辭,而為「甲骨文」。早先在筮竹上出現「爻」的二元符號(──、--),以三位排序即為「八卦」之「易」數,周文王又以八卦兩兩相重,成「六十四卦」,之後數千年來中國的命、卜、相等「術」皆以其為基礎。¹   而以天文星象為運者,西洋有實星系統的占星術。西元前二十四世紀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的阿卡得王國(Akkad)與蘇美(Sumer)的統一君王沙岡一世(Sargon I)留下的楔形板中,即有依據行星位置作預言的紀錄。羅馬時代的托勒密(Ptolemy, 100?~170?)整理上古巴比倫、埃及、希臘的星象知識,完成貫穿整個歐洲中古世紀的「托勒密宇宙體系」(Ptolemaic system),並寫成了首本占星學專書 /Tetrabiblos/,為流通至今日的占星學的初基。十三世紀的義大利煩瑣哲學家阿圭那斯(Sain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以為由星象可知悉世上所有事物的起因,將占星學的宇宙觀給用來補充天主教的教義。在印度,亞利安人攜入的巴比倫占星術則與本地的宿命式星宿觀念結合在一起。中國別有實星系統的「七政星學」與虛星系統的「紫薇星學」,這些複雜體系應用極廣,幾乎滲入傳統生活上如婚葬、居屋、工作、旅行、及生育等各個層面。   「相」者,為對有形物體的觀察。如「面相」之術,以十二支與星學合臉面之形、性,斷人之氣運、吉凶。這種直接性占術,易解善變,在古代史書與哲書中,其觀人且成為典例,甚有引為「御用術」者。如《左傳》中有以「骨相」推知其過去,預言未來貴賤禍福事;《北史‧卷七十七‧趙綽傳》:『朕於卿無所愛惜,但卿骨相不當貴耳。』   又《孟子‧離婁篇》:「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范曄《後漢書‧卷四十七‧班超傳》:「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後班超成西域都護,又以功封為定遠侯。元太祖召見「貌醜質粗」之遼裔耶律楚材,贊曰:「耶律楚材,目光湛湛,如龍睛之威,開闔閃灼逼人,其材足以正天下也。」重用為相,遂立開國典制。²   盛唐時,袁天綱曾訪武士彠,相其女武曌「龍睛鳳頸」,曰『若是女,天下共主』,後果成之「周天冊金輪聖神皇帝」。相傳袁天綱與李淳風共作《推背圖》³:    -預言後世變革興衰之事,編至第六十回(圖)時,因袁推李背,要莫再泄漏天機而止,故名。金聖嘆曾為之注。    -Ex. 一象為:     「一朝聞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沒。」         ┬      ┬──         ↓      ↓     〈民國三十四年為 〈日本戰敗?〉      乙酉「雞」年〉     台灣於日治時,曾有人私下油印《燒餅歌推背圖》,第卌五象有圖為:       兩小孩持矛刺向一個大圓圈     ─┬─      ─┬─      ↓        ↓    〈弱小中國?〉 〈太陽→強大的日             本?〉       以之附應為中國必將抗日。     相、術之說,頗多歷史若符合之故事,但亦不少「反身」之例:    -周文王姬昌演「(易)卦」,時有為商紂囚於羑里之災。    -姜子牙(呂尚)以命待運之術,然至八十方顯。    -孔明創其「六壬神課」、「奇門遁甲」、「太乙神算」等術,著《奇門遁甲》全書,仍有祭七星延壽未成而命喪五丈原事。    -前述袁、李著《推背圖》,能預卜萬世,然難阻武曌篡權。    -邵康節著有《皇極經世》書,推萬眾一生吉凶休咎,卻無力為己回天。〈該書以易六十四卦分配元、會、運、世、年、月、日、辰,以證古今治亂,數皆前定,稱為「皇極數」。〉    -劉伯溫有《滴天髓》(「子平推命」秘傳書)、《奇門遁甲天/地書》等,《燒餅歌》尤能先知數百年,終難逃胡惟庸之鴆害,兩子且均死於非命。   此命者,不運其命。命者,所以宿其命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五術分類:    代│作 者│ 著  作 │  術  ═╪═══╪══════╪════  周│老 子│道德經   │山‧玄典   │莊 子│南華經   │山‧玄典  ─┼───┼──────┼────  秦│黃石公│太公兵法  │卜‧遁甲  ─┼───┼──────┼────  漢│京 房│京氏易傳  │卜‧斷易   │張介景│傷寒論   │醫‧方劑  ─┼───┼──────┼────  蜀│諸葛亮│六壬    │卜‧六壬  ─┼───┼──────┼────   │皇甫謚│甲乙經   │醫‧鍼灸  晉│魏伯陽│參同經   │山‧築基   │葛 洪│抱朴子   │山‧食餌  ─┼───┼──────┼────  唐│楊筠松│撼龍經   │相‧家相  ─┼───┼──────┼────   │徐子平│淵海子平  │命‧子平   │王惟 │鍼灸圖經  │醫‧鍼灸  宋│張紫陽│悟真篇   │山‧築基   │陳希夷│紫微斗數全書│命‧紫薇   │   │麻衣神相  │相‧人相  ─┼───┼──────┼────   │野 鶴│增刪卜易  │卜‧斷易   │郭載騋│六壬大全  │卜‧六壬   │李時珍│本草綱目  │醫‧方劑   │吳承恩│西遊記   │山‧玄典   │陳自得│琴火重光  │山‧食餌  明│劉伯溫│紫薇闡微錄 │命‧紫薇   │   │滴天髓   │命‧子平   │   │奇門天地書 │卜‧遁甲   │   │金面玉掌記 │相‧人相   │   │陽宅遁甲圖 │相‧家相   │梅素香│透派五術大法│五  術  ─┴───┴──────┴────   ² 元太祖言:「朕常與紫碧眼道者論相,不必全美,只要辨明清濁二種,方入其妙。形骸外見,神氣內滋,氣清形濁,雖醜必貴;氣濁形清,雖美亦賤,今楚材之相,面雖黑醜,奇在目中之真光湛湛,如有源之泉,愈動愈清,眉雖濃,而有伏彩之秀,此誠輔佐良臣也。」   ³ cf. MatLab Chang〈欺世偽書.推背圖〉(https://m.facebook.com/groups/1454340131537767?view=permalink&id=1997768940528214)   (072499.19) -- ◇◇ 全講次之字元數統計 ◇◇ 檔案名稱  = (BBS Text)\《講義綱領》 Peter.01e版\[??) S.O.S.  §第*講.txt] 檔案大小     = 511470 bytes 字數       = 160219 字元數(不含空白) = 258091 字元數(含空白)  = 304572 半形字      = 16398 全形字      = 143821 行數       = 12692 ___ 25382 U+0000 - U+001F: Control Characters __ 123000 U+0020 - U+007F: Basic Latin _____ 112 U+0080 - U+00FF: Latin-1 Supplement ______ 37 U+02B0 - U+02FF: Spacing Modifier Letters ______ 63 U+0370 - U+03FF: Greek and Coptic ____ 1233 U+2000 - U+206F: General Punctuation ______ 20 U+2100 - U+214F: Letterlike Symbols _____ 363 U+2190 - U+21FF: Arrows _____ 105 U+2200 - U+22FF: Mathematical Operators ____ 4267 U+2500 - U+257F: Box Drawing _____ 233 U+2580 - U+259F: Block Elements _____ 197 U+25A0 - U+25FF: Geometric Shapes ______ 39 U+2600 - U+26FF: Miscellaneous Symbols ___ 40830 U+3000 - U+303F: CJK Symbols and Punctuation _______ 4 U+3100 - U+312F: Bopomofo _______ 2 U+3200 - U+32FF: Enclosed CJK Letters and Months __ 126043 U+4E00 - U+9FFF: CJK Unified Ideographs ______ 32 U+E000 - U+F8FF: Private Use Area _____ 405 U+FE30 - U+FE4F: CJK Compatibility Forms _____ 208 U+FE50 - U+FE6F: Small Form Variants ____ 7379 U+FF00 - U+FFEF: Halfwidth and Fullwidth For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