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生活日誌] 97 年第 11 月日新簡記 ─ 海角輿論壓力
╒═══════════════════════════════╕
│大人生活日誌第 01 期自民國 97 年 10 月 26 日起至 11 月 30 日止│
╘═══════════════════════════════╛
97/10/26 [自摘] 刻意定下「俗字清單」有所必要嗎?我想到的最好的回答, 可舉《紅樓夢》第七十六回談「凸碧堂」、「凹晶館」之命名事為例... [Link]
97/10/27 [自摘] 這個表格是《錯構──衛斯理回憶錄1》(葉李華著)一書中, 關於主角衛斯理「所作」相關書名於內文出現的頁次整理。... [Link]
97/10/28 [自摘] 原作逐漸變成「借景、借事與借人」, 新的故事已走出框架了, 形成一種對於封建婦女權益的辯證「公案」。... [Link]
97/10/29 [自摘] 在文字集結興起之前, 書本的形式並不能謂之具有「人性化載具」的本質,後來的共進發展才是文化慣性的因由;... [Link]
97/10/30 [網摘] 〈真实幽默王跃文〉我很小的時候,總聽說「一九四九年,春雷一聲震天響,東方出了紅太陽。」我們鄉下八九歲左右的孩子都以為解放前天上真的沒有太陽,就想像那時候大家出門不都得提著馬燈?多不方便!本來是很多小孩子在一起說這事兒,傳到老師耳朵裡去,卻都是我說的了。→
97/10/30 →好在老師還算厚道,沒有打我的反革命,跑到家裡告訴我的父母,要我今後再也不要講反動話,他說這是諷刺「紅太陽」。於是,我從此謹慎,說話很小心。比如,煤油不能講成洋油,不然就是崇洋媚外;肥皂也不能說成洋皂,不然罪名同樣是不愛國。→
97/10/30 →可老百姓講洋油、洋皂的照樣很多,我卻很小心地忌口。... [Link]
97/10/30 [自摘] 中文版「維基百科」仍然保有內容豐富、分項條列、分節整理等優點, 但錯誤率其實不算低, 所以在引用上要有所謹慎與斟酌,... [Link]
97/10/31 《海角七號》的田中千繪與茂伯入圍金馬獎新人獎, 但《赤壁》裏的志玲姐姐沒有入圍...
97/11/01 罵黃哲斌的人好像越來越多了, 像是在這一篇〈我也要談《海角七號》〉的回應裏, 黃先生對於被人指著鼻子罵明明不太愉快, →
97/11/01 →卻得像受到委屈的小媳婦般在面對挑剔的公婆時, 仍得忍氣吞聲, 在效法老萊子說盡好話之餘, 自己的抗辯之語還是得一再往腹內吞。這多少反應出某種「海角輿論壓力」的社會效應吧?我看真正要擔心的應該是「金馬獎」揭曉後的評審團吧?呵呵。→
97/11/01 →其實各種評論的角度都應該並存的, 沒有一種聲音能想當然爾壓制另一種聲音。眾聲喧嘩, 好不熱鬧, 不正是這部片子裏所呈現出來的島內社會實態嗎?我是各種正、負影評都看, 看越多越有意思, 對照起來頗有其趣, 在出了電影院後所衍生出來的社會思考脈絡因而有更多的延展性, 如此不是甚好?
97/11/02 [自摘] 本來具有一定成份「反社會建構」傾向的憤怒青年──至少當他們還「年輕」時曾這麼表現過, 怎麼會淪為消費主義行銷網羅下的「文青商品路線」拜物者(commodity fetishist)呢?... [Link]
97/11/03 [Link]:「維克是我師。」只幫忙挑一個訛字也能當「師」呀?老貓社長實在是不吝鼓勵人呢, 我只在小時候當過班上的小老師。 :)
97/11/04 〈事半功倍的運動強度〉裏面提到 MHR (每分鐘最大承受心搏率) = 220 - 年齡, 以及適度運動可消耗過多的脂肪, 但過度的運動卻會改消耗碳水化合物, 血糖降低加快, 導致肚子餓了反而更有食慾!
97/11/04 之前經過這家曾是蔣宋美齡御用地的〈中山堂堡壘咖啡廳〉, 但友伴說不想去, 所以也就沒上樓瞧一瞧其所以囉。
97/11/04 還是〈[Ivy食記] 基隆廟口夜市酷熱行〉比較挑動小市民的味覺神經, 鼎邊銼、天婦羅、豆簽羹等, 哪一天該找誰陪我去吃呢? :)
97/11/05 之前與友伴同行時, 曾想要試這家〈食記‧台北微風一排骨〉, 結果沒看到... 幾天前發現有麵店撒攤換人了, 大概是一樣的情形吧?不過也沒仔細找... PS. 再下一次經過時發現是我「眼花」。 XD
97/11/05 [自摘] 至於安靜無言的羅絲瑪麗呢?她本人倒是得享天年, 直到前年才辭世, 活了八十多歲。只是, 自從腦部為人力所刻意改造的半個多世紀以來, 她的生命不再互動, 對於外在的世界與人們終底不發生任何感受了。... [Link]
97/11/06 繼「挖女孩」(Diggirl.net)之後, 又興起了一個同樣奠基於「無名美女」現象的「正妹牆」, 為服務女性同胞裏面也有座「帥哥牆」喔!但據說有演變成「男男牆」的趨勢。 :p
97/11/06 [自摘] 東、西文化介接之地, 才是其中精華所在──所謂的「邊疆即是前沿」, 星艦企業號(USS Enterprise)的探索目的地不在中央的煌煌母星, 而是在端末的前沿之疆, 那邊才是新機會與新知的聚合新生之處。... [Link]
97/11/08 〈民進黨宣佈結束圍城, 但台灣人民仍集結於北美館〉, 隔天民進黨及蔡主席聲稱那些「台灣人民」是黑道!那麼「勝利」了嗎?好像只見到阿 Q 式的精神勝利法?→
97/11/08 →而這不正是典型的中國人劣根性嗎?自稱最最台灣的人反而更像中國人, 不亦怪哉?
97/11/08 幾個月前微軟出價買 Yahoo!, 儘管大股東威脅利誘, 楊致遠仍是「寧死不屈」, 微軟只好摸摸鼻子、自討沒趣而回。→
97/11/08 →現在美國司法部在挑 Yahoo! 與 Google 的廣告合作案有觸犯反托辣斯法之嫌, Google 因此打算抽腿落跑, 楊致遠乃改口「微軟買 Yahoo! 是好選擇喔!」然而微軟的 Ballmer 卻聲稱他們沒興趣了... 仍是一場貓捉老鼠、欲擒故縱的遊戲吧?
97/11/09 摩根大通前交易室負責人親自表白的〈連動債殺人〉, 果然投資銀行是啃人不吐骨頭的唯利是圖者!每個投資者都被騙了, 而在獲得人民稅金來紓困後, 他們樂得繼續吃香喝辣。
97/11/09 基本上很多政治人物都是這樣, 台上、台下不一樣, 只要一見到攝影機鏡頭就會「起乩」了。政治是表演術, 人民是看戲的傻子, 能稱為公民的看得出究竟在演什麼, 看不出的只能謂之為愚民了。
97/11/09 [自摘] 證嚴法師一再以最簡單的語辭強調了珍惜環境的重要, 相信這都是慈濟在過往與未來所堅持的一貫主旨──就也成為它儆醒自己的基準:不論是對於內部實際事務的運作者、義工或者外面的信徒、受福者等等而言, 皆應如此共許。... [Link]
97/11/10 [自摘] 語言栓塞的經驗是人人都有過, 何以苛人寬己?難道國族立場上的宣誓就一定比一個自由民的自由意志更為神聖且具有優先性嗎?果真是如此的話, 那作為近代民主與民權運動理論基石的「社會契約論」之說也在根本上不成立了。... [Link]
97/11/10 原來只要你的創意與 Apple 的創意不幸「撞衫」, 它就不承認你的創意是創意:〈iPhone 2.2 支援 Podcast OTA 下載〉!
97/11/11 「神」怎會蹺辮子?(尼采倒喊過「上帝已死」)但連喪禮要採基督教或佛教儀式都在二房、三房間角力, 看來朱門恩怨尚難解:〈王永慶過世 豪門愛恨情仇卻未止息〉。
97/11/11 [自摘] 未若男兒因身起, 後人惟崇「雅致心」;「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循宗法以歸配代其身分, 謝道韞也為詠頌者困於顰女圖框, 非若《兒女英雄傳》中的俠女十三妹猶行其俠義矣。... [Link]
97/11/12 天下烏鴉一般黑, 別以為「敵國」充斥黑心食品, 就忘了「本國」也不遑多讓:〈製造國別:幫助外國剝削我們的觀念〉, 對品牌商責任的縱容更讓這種監督不善的問題難以解決, 像是此波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中, 其實口稱「受害」的品牌進口商所屬的紐西蘭母公司即是彼岸黑心奶粉製造廠的策略性大股東!
97/11/03 柏拉圖認為表演藝術(特別是戲劇)會激化人民的情緒, 是有害於人心的, 藝術家因此不該存於共和國(Republic)的理想裏。他的話就連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也不贊同, 不過放在政治上, 或許可以改成「政治上的表演藝術會激化人民的情緒, 是有害於人心的」, 這樣應該大多數人都會同意, 事實上就連亞里斯多德也點頭了。
97/11/13 近來跟中國作協老作家們「開幹」的年輕作家兼知名賽車手韓寒, 對於「華南虎」造假事件曾寫了一篇諷造「假」文:〈國家林業局5個小時後的記者發佈會的現場記錄〉, 「亦真亦假,亦假亦真」, 真是貼切的形容哪!
97/11/15 一個學運, 不同聲音:〈Y!LIVE,我們的媒體,我們的聲音!〉。或許學生的動機是純真的, 但所訴求的社會卻是複雜的, 而教授、記者、警察、政客等都早是社會人了。
97/11/16 在〈Google 發布瀏覽器: Goolge Chrome〉有這麼一段話:「而 Google 的 Chrome 不斥是在向 Windows 宣戰,→
97/11/16 →並且朝向 Thin Client 邁進。Web 真能成為電腦的 Portal 嗎? Web OS 真能取代 OS 嗎? 我們真的只需要 Thin Client 嗎? 無論如何,Microsoft 現在都面臨著兩難,→
97/11/16 →面對著 Google 在 Web 上面放手一搏,Microsoft 反而有很多束縛,在自家的 Windows 與 WebOS 上面的抉擇是衝突的。」所引文段諸多問句似有相識之感, 然後我發現, →
97/11/16 →若將文中的 Google/Chrome 換成 Netscape/Navigator, 其他如 Microsoft、thin client、Web OS 等幾個概念都不用變, 然後將這篇文章的發文日期改為十三、四年前, 好像也沒問題呢?話說回來, 現在的客觀環境已不同於當年, →
97/11/16 →軟體社群界的資源也非昔日可比, 而 Google 的網路觸角更遠遠超出於 Netscape 的瀏覽器介面之外, 或許真正的差異處並不在於行動的策略本身, 反而是在產業環境的變動上。→
97/11/16 →就像是太陽能發電、生化能源、油沙開採的技術與願景已存在了數十年之久, 但直到了這幾年油價一飛沖天後, 它們才被正視為已可投入大量資本的替代性產業部門了。
97/11/16 LHC 啟動時引來了會造成「世界末日」的一些質疑, 那就不妨了解一下:〈9 個關於大型強子碰撞器的八卦〉。「好消息」是 LHC 啟動後不久就故障了!故「末日」至少可以延期到明年。
97/11/17 「經營之神」的真實面貌, 其實不少人都清楚, 但主流媒體從來不重視:〈慈善的天使還是不擇手段的魔鬼? 社運座談「經營之神」與臺灣環境恩仇〉, 公視的《我們的島》等節目倒有不少相關的報導。
97/11/18 並非日本習俗都不用在意。像我小時候根本沒人在摺紙鶴, 但現在的青少年一想到「祈望」就要摺(千)紙鶴, 有的年輕女老師也會帶頭來摺呢:〈孤鸞年禁忌多 殊不知是日本傳統〉。→
97/11/18 →另一個常見的日人習性是看鏡頭時擺 V 字手勢。在我當學生時只有一些女生會這麼擺, 男生都是揮揮手而已, 而現在的青少年不論男女, 一見鏡頭全都一起擺 V 字了。→
97/11/18 →究此「習慣」原本為美國大兵在二戰 V-J Day 後佔領日本到各地擺出的勝利手勢, 那時的日本孩童卻誤以為「照相時就要擺 V 字」是慣例, 就模仿了起來, 其實至今美國人平常在鏡頭前根本不擺 V 字, 你有瞧過柯林頓或歐巴馬擺過 V 字嗎?→
97/11/18 →後來 V 字隨著日本流行資訊傳進台灣, 也成功「教育」台灣子弟了, 近年好像一些中國大陸的都市孩童也開始受到影響了。人類是由擅於模仿他者動作的猿猴類進化而來的, 果然具有行為心理學上的意義。→
97/11/18 →所以若看日據時期的老照片、影片, 不論是台灣人還是日本人, 或者《海角七號》裏的友子與日籍落跑老師, 以及新聞上常對鏡頭打招呼的李登輝、馬英九等等, 都沒人在擺 V 字呢。喔?那賤... 建國英雄阿扁幾天前高舉銬著手銬的雙手算是在打大大的 V 字嗎? ;)
97/11/20 〈「總統蒞臨」造假?! 呼籲總統府交出影帶接受科學驗證〉, 到底是總統府在次日造假, 還是該深綠電視台在造謠呢?→
97/11/20 →明明於接見「當天」的午間新聞敝人即看且聽到司儀高喊著「總統蒞臨」, 難不成是我耳聾目聵了?看新聞後添加自己的評論是不錯的, 但若只根據立場明顯的特立媒體報導就做出過於急切且主觀的論斷, 容易有被動失據、甚至受到誤導之虞。如果會有造假, 那也該是「當天」就「效率極快」的造假了吧?
97/11/21 基金業會有什麼說不出來的「心裏話」嗎?請收看:〈投信不想告訴你的10件事(下)〉, 文末有(上)篇的連結。
97/11/22 除了一枝獨秀的《蘋果》外, 報業的不景氣與關門潮已好幾年了, 至今不見好轉, 不過小時候最熟悉的報紙仍一如往昔喔:〈六十年的堅持與理想──我讀國語日報〉。
97/11/23 面試時的禁忌不時有人整理出來, 見怪不怪, 但美國大企業所面對的蠢面試者還真誇張呢:〈13種面試蠢樣 讓主考官抓狂〉。
97/11/24 原來兆豐是「匪資」銀行啊:[Link]!這些「匪資」是「秋海棠」時代就已持有的中國商銀、交通銀行股份, 到了「老母雞」時代仍存在喔。
97/11/25 到底是「有害的生物大量繁殖」影響了人類的生活, 還是人類才是「有害於環境」的特殊生物呢?讀〈從奧運帆船賽談生物的大量繁殖與滅絕〉當有所思。
97/11/26 台灣的西洋古名稱作 Formosa, 不過全世界曾有幾十個地方都叫此名, 正巧台北市在地球表面的另一端也叫 Formosa 呢:〈地球對面是哪裡?Antipodr說台北市對面是阿根廷福爾摩沙〉!
97/11/27 先不論此文所持的立場, 謹就其 ASCIIart, 實在發揮了 BBS 上純文字圖案創作的精妙了:〈我為什麼反對這次"野草莓"學運〉!其中還有幅「蔣公顯靈圖」喔! XD
97/11/28 創作型民歌手黃大城去世了, 又是一位因胰臟癌去世的藝人, 此癌實在難治。黃的〈今山古道〉大概是民歌時期最豪邁的歌聲了:〈53歲的人生句點~歌手黃大城〉。
97/11/29 自從多才多藝(化學、教改、震災、選舉、網球、兩岸關係等)的李遠哲得到諾貝爾獎後, 台灣終於有學者因研究殺精蟲劑獲得 Ig 諾貝爾獎中的化學獎:[Link]!這麼光榮的頭等大事媒體怎都無聲無息呢?
97/11/30 [網摘] 〈曾振農在立法院鬧過的笑話〉出身農業縣的立委, 要為農民爭取權益, 台灣有很多生產過剩的在來米和蓬萊米, 都銷不掉了, 政府絕不可以再去補助什麼"次微米"... [Link]。
──‧──
【最新微網誌:巴布(Buboo) - 維克拉倫的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