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6, 2007

[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38 週雙週網摘 ─ 哲學之本來面目

“......【余曰】如讀書人伊塔所言, 《蘇菲的故事》只能算是本哲學引題的書, 而《西洋哲學故事》讓你於明白大哲學家的思想脈絡之餘, 更能接觸到其理論之梗概與最精華的部位。且較之於一般條理整齊的教科書, 裏面有不少引用哲學家之語與行動的地方, 更顯回復哲學本來面目之可貴。敝人猶記得在國中初閱此書時, 猶如開了一扇窗, 算是進入哲學之門的鑰匙之一。這本書當然可當作一般傳記式的記述來讀, 但在論及思想本旨的部分, 請一定要慢下來思考, 且將前文與後文聯繫起來, 你就會發現, 其實它已是一本對關鍵命題有所深入的哲學概論了。至於裏面的譯詞就像《新潮文庫》的很多作品一樣, 並不是很流暢, 帶有不少英式中文。然而, 如敝人曾提過的意見, 受到原文羈絆的語句結構, 更能讓非原文讀者揣想出原作的本味, 尤其是在重視語詞上的邏輯結構、因果關聯分析的哲學之作中, 反而成為一項在意料之外(、俾益於文本脈絡思維上)的優點。......”

╒═══════════════════════════════╕
│大人生活週記第 38 週自民國 96 年 09 月 16 日起至 09 月 29 日止│
╘═══════════════════════════════╛
 
【摘於】09/16/96
【篇名】品悅糖/yymeow
【出自】白貓星球頻道
【摘文】先說這個千層派吧,老闆親自操刀幫我們切分,
切這個千層派,就如同切鐵火捲一般,講求「一氣」
動作太慢的話,一來派皮不會如願地沿切線斷裂,二來,焦糖
將會溢出
最慘的結局就是整個散去了,不過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
的是味道
 
一般而言,焦糖很躁,容易膩。但是呢,這裡的焦糖蘋果,卻
有一種幸福的魔力
不知為何的所有的味道竟然能夠如此地調和,一如人類求得自
身與宇宙間的平衡一般
一瞬間,嘈雜紛擾的世界也變得平靜
【余曰】這個店裏的主餐為奇異的三角飯團、生菜與肉材的組合, 但味
道的搭配仍使其亮麗的裝潢更得其益彰。而不能在法式甜點店
錯過的, 還是它的甜食了, 看來是味、色俱全, 以喵兄的品味
而能得其高評價的, 果然值得一試其所以吧?
 
──‧──
 
【摘於】09/18/96
【篇名】非洲為何窮個不停/顏敏如
【出自】南方電子報部落格
【摘文】非洲以外國家對非洲的投資大都集中在原料產業,並不直接觸
及民生,而外援的百分比甚至超過國內生產毛額,非洲寧可保
持貧窮,因為救濟將會源源不斷。外援不僅讓非洲國家無法產
生「制度競爭」,讓貪污和錯誤經濟永遠存在,不但剝奪原本
屬於國家的工作,更使得政府能專心自肥。大概就除了南非和
奈及利亞之外,黑非各國的公路修築多由外援包辦(在這件事
情上,台灣的金錢外交不也插上一手?),地主國既不曾花心
思與金錢修建,也就沒有繼續維護的興致,只等著外國再來協
助。
 
瑞士的共同發展部門(DEZA,Schweizer Direktion für
Entwicklung und Zusammenarbeit) 因不再需要和當地的NGO
工作,而可以直接和地方政府接觸,所以贊揚現在尼日已有「
地方自治」。然而這種「分散中央集權」的做法,不無「將中
央的剝削與貪污分散到地方」的嫌疑。因買不起或沒錢購買糧
食,並不算饑荒,而是糧食危機的說法,不僅是尼日的官方定
義,DEZA的工作人員也同聲附和,原因是「協助發展」的組織
希望自己的「市場」恆久存在,只要受助國繼續貧困,他們就
不至於失業。此種儘量配合「剝削如同昔日殖民主」政府的作
為,是種吊詭的供需情況,到底誰需要誰已經顛倒錯亂。
【余曰】貧窮絕非「原罪」, 卻可能是現實政經文化結構下的「原命」
。自從幾百年前白人勢力侵入起, 黑色非洲似乎就注定得成為
現代化全球社會裏的貧兒。這塊在輪廓上最為完整的大陸事實
上已接受了最大份額的國際援助, 但在當地貪贓枉法、利益勾
連與軍事頭子等勢力的龐大黑影下, 外來的資金卻總成為利益
獨佔者的囊中物。是因殖民歷史所帶來現代性「文化適應不良
」所導致的宿命?還是當權的剝削者不肯改革既有的醜陋經金
結構, 且土地資源配置不彰所造成的呢?而傳統部族所傳承的
「共產分享」觀念也造成了生產效率無用化的後果──成吉思
汗曾破除了這種大鍋頭般的族規, 讓有戰功者能專享更多的戰
利品, 青年勇士乃爭相於大草原上逞其英雄豪猛。現代化的社
會既然是資本主義的社會, 效率化與收益率的關係乃是同向連
動的, 若法定私有財產權與契約制度無法獲得確實的施行, 當
然就會讓想走向現代化成就的企圖概屬徒勞無功的。
 
──‧──
 
【摘於】09/20/96
【篇名】朱蒙神話在召喚韓國崛起/顧爾德
【出自】新新聞電子報
【摘文】與其說《朱蒙》是部歷史劇,不如說是韓國成功地運用兩千年
前的神話故事,再度轉化成一個宣揚韓國崛起的新神話。而韓
國左邊也正在崛起的大國「天朝」,讓韓國感到不安,正是不
利於韓國崛起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反抗「天朝」,追求獨
立統一的高句麗,成了激勵韓國向上的新神話。
 
近年來,韓國一連串神話創造運動,目標都是針對中國,從豆
漿、漢字、中醫到端午,韓國人都當仁不讓地宣稱是其國粹。
蚩尤也成了鮮族的祖先,而且還打敗了黃帝。中國人看了跳腳
,韓國人卻得意洋洋。當痛批日本人改寫殖民史之際,韓國人
義正辭嚴--畢竟這還祇是不到一個世紀前發生的事,許多人
證物證都還在。不過,要改寫兩、三千前,本來史實證據就有
限的神話,韓國人可比日本人大膽多了。
【余曰】新歷史神話的虛構編造, 可以作為一個民族自主主體意識的堅
持象徵, 韓國人即此中佼佼者。在檀君的半島上的第一個信史
王朝、由衛滿所建立的衛氏朝鮮為不折不扣的「外來政權」,
比倭國人更早開化的高麗人在早期還曾為日本列島的入侵者。
隨著大和王朝的興起, 朝鮮半島漸漸成為中、日兩國間的折衝
地, 屢屢成為附庸政權。於是, 現代化的大韓民國所標榜與前
代最大的不同就是, 它是偉大的「崛起」──歷史教科書修掉
了, 作為李氏朝鮮治國基調的「小(中)華」立場乃成為隱諱,
「漢城」被正名成了「首爾」, 漢字的日用更是早已廢除。只
是, 「漢江」猶存其名, 「韓」字根本是華夏的侯國名, 而第
一個以「朝鮮」為名的衛氏王朝還是漢人所創, 更不消提現代
韓國人的名字仍遵循著舊有的漢語發音的。新的文化主體神話
是塑造了(北朝鮮也以金氏「主體思想」為最高指導原則), 但
是文化的根脈是否能那麼容易地斷然切離、而刻意「修改歷史
」的做法就能讓國家建立起貨真價實的主體性嗎?同樣地, 某
位教子無方的教育部長的「同心圓」歷史建構理論真可以讓一
座島成為世界史的中心?
 
──‧──
 
【摘於】09/22/96
【篇名】擦肩而過˙太平島再見/白鯨夢
【出自】游離在海洋與城市之間
【摘文】立法委員:「如果有整體的南沙政策,興建機場有其必要性,
但是目前看起來似乎只為了某些人巡視之用,另外國防部兩年
來共編列7億多元執行太平專案,立法院以違反預算法為由,
已決議不得動支,如今機場興建工程算是偷渡。」
 
監察院:「接獲檢舉函指出,太平島機場跑道上被替換的珊瑚
礁碎屑沙土,被運回台灣販售,獲利二千萬元以上。」
 
機場到底要不要建,我想各方一定有各自的立場,然而是誰造
成這樣的局面呢?就算機場一定要建,至少也該評估一下,該
如何建可以比較不破壞到生態,更何況現在就連機場該不該建
,都還沒有定論之前,政府就貿然動工, 這種「先斬後奏」
、「黑箱作業」的作法,難怪會引發各方爭議 ,最後也賠上
了島嶼的生態。
【余曰】綠色是代表著環境的顏色, 綠色民間團體與與綠色政治團體的
合作更曾使得台灣的政治同社會氛圍起了很大的轉變。過去那
些變換帶來了社會多元化與民主化的一些成果, 如今的綠色當
權者卻使得依法得公開審議的環評大會變成了閉門會議, 而幾
個海岸山林的環保敏感地帶在 BOT 化中被快速出賣給財團蓋
水泥飯店。就連遠在南海之涯的南沙太平島上也在加速趕工著
要蓋機場, 不惜干冒著破壞幾十年來南海主權爭議之平衡狀態
的風險, 似乎只是急著讓別人能趕上剪綵的好日子。瞧著這篇
一年前的文章與照片, 又在公視新聞上見到現今太平島惡化中
的生態情勢, 看來它真得要與大自然界道聲「再會無期」了,
思之不禁令人噓唏。
 
──‧──
 
【摘於】09/24/96
【篇名】地下台北人/蠹魚頭
【出自】天上大風
【摘文】「地下台北人」比「地上台北人」可愛許多。但,為什麼呢?
答案眾說紛紜,各有其邏輯。首先是「惜物說」:台北捷運造
價實在太貴,有些垃圾桶要幾千塊人民幣一個,打輸法國承包
商官司還要賠上幾個億。官僚亂花錢,百姓心不忍,一絲一縷
皆知得來不易,所以格外珍惜使用。接著是「憂患說」:台北
捷運飽更憂患,官僚貪污、地層下陷、火燒車、淹大水……不
一而足,大家一路相隨,休戚與共,好不容易修成正果,所以
特別疼愛這「小孩」。還有「科技說」:捷運系統是最新科技
,迅速便捷光亮,就像「飛機」一樣,大家懾於其「威權」,
於是戰戰兢兢,不敢放肆灑野。最後一個是「無救說」:地上
的台北,被政客的口水淹沒無救了,大家只好跑到地下,好好
做人。厭此穢土,欣彼淨土。地上種種譬如昨日死,地下種種
譬如今日生——這是我覺得最有創意的答案!
【余曰】傳統的道德教條常淪為八股, 在華人染缸世界裏總只是在為黑
醬汁略作表面色澤的潤色而已。而我們的社會已是現代化的社
會, 形式上也被「稱」為是民主式的, 這樣的社會又需要什麼
呢?無它, 唯公德心而已。民主法治的精神既然以保護每一個
社會成員的權益不受侵犯為首要, 那麼, 各人對各人有一定的
尊重當屬必然。在進退應對上固為如此, 在職場、公共交通工
具、公園的草坪上、乃至於政治場域裏, 不也該是這般?一個
有公德心的島嶼, 才能成為一個有公民品質的跨域性社會, 法
治精神也才得以落實。
 
──‧──
 
【摘於】09/26/96
【篇名】活版自由詩 與務力波行動╱鴻鴻
【出自】聯副‧創作
【摘文】這種「限制性寫作」的實驗有其傳統。最具影響力的當為創立
於1960年的「務力波」團體(Oulipo),此名為「潛力文學作
坊」(Ouvroir de littÙ| rature potentielle)的縮寫,
發起人為法國文學實驗大師奎諾(Ray-mond Queneau)。奎諾
的文學實驗包括用九十九種文體描述一個事件的《風格練習》
,以及切開十四首十四行詩自由重組的《一百兆首詩》。其他
參與者還包括杜象、卡爾維諾、佩黑克等巨匠。
 
「務力波」的主要精神就是「限制性寫作」,相信限制越苛,
越能令作家突破慣常思考模式。他們相信嚴肅的文學開拓,實
奠立於文字遊戲當中。
【余曰】一個位家在題材或文字範圍受限的情況下, 要如何做其文學表
白?文章的創作本是肆意應行, 然而在一定的遊戲規則之下,
也可以產生不在狀況內的驚奇。Potential literature 即為
樂於此中之道, 而消逝中的「活版」鉛字又能實驗出什麼樣的
文學新生命呢?
 
──‧──
 
【摘於】09/28/96
【篇名】威爾‧杜蘭 《西洋哲學故事》/伊塔
【出自】世界末日
【摘文】威爾‧杜蘭這種,將哲學家生平與主要思想學說的方式,使我
們知道,原來那些執見都其來有自,受限於哲學家自身的時代
背景、經歷與學養。比如說,由於柏拉圖因援救蘇格拉底,遭
民主黨人嫌惡,自紀元前三九九年避禍遊歷,見過埃及神權政
治深覺震撼,又對雅典的民主政治大為反感(因為蘇格拉底因
此制度而死),遂使他的《理想國》架構了哲學家皇帝的,精
英專權治國的政治。康德母親是虔誠教徒,他自小在宗教氣氛
長大,這使得他成人後一方面對宗教反動,永遠脫離教會;另
一方面企圖將宗教關於信仰的真諦完全保留,建構的倫理學注
重義務反對快樂,充滿嚴肅氣氛。尼采的父親是牧師,情感纖
細女性化,又信仰虔誠,小時甚至有「小牧師」的稱號。長大
卻打著紅旗反紅旗,高唱「上帝已死」。曾熱愛露莎樂美,但
因眼光深刻銳利,不夠溫柔叫人害怕,而未得美人心,這使得
他日後終生厭惡女性,充滿詆毀婚姻愛情的言論。這些,都不
是單讀哲學專論所能知道的。
【余曰】如讀書人伊塔所言, 《蘇菲的故事》只能算是本哲學引題的書
, 而《西洋哲學故事》讓你於明白大哲學家的思想脈絡之餘,
更能接觸到其理論之梗概與最精華的部位。且較之於一般條理
整齊的教科書, 裏面有不少引用哲學家之語與行動的地方, 更
顯回復哲學本來面目之可貴。敝人猶記得在國中初閱此書時,
猶如開了一扇窗, 算是進入哲學之門的鑰匙之一。這本書當然
可當作一般傳記式的記述來讀, 但在論及思想本旨的部分, 請
一定要慢下來思考, 且將前文與後文聯繫起來, 你就會發現,
其實它已是一本對關鍵命題有所深入的哲學概論了。至於裏面
的譯詞就像《新潮文庫》的很多作品一樣, 並不是很流暢, 帶
有不少英式中文。然而, 如敝人曾提過的意見, 受到原文羈絆
的語句結構, 更能讓非原文讀者揣想出原作的本味, 尤其是在
重視語詞上的邏輯結構、因果關聯分析的哲學之作中, 反而成
為一項在意料之外(、俾益於文本脈絡思維上)的優點。
 
──‧──
 
【最新網摘:我的 MyShare@URL 書籤

發表於 October 6, 2007 04:51 AM
| 連結與荐文[]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醫療的面向←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天上之崑崙。

回應

在幾個月前(09/22)摘錄這則〈擦肩而過˙太平島再見/白鯨夢〉的網摘時, 違法預算法的太平島機場完工時程並不確定, 週邊國家則陸續在私底下表達對於台灣破壞南海和平均勢的關切, 本地環保團體與學者亦一再表示反對。不過呢, 有人稱「馬屁將軍好本事」, 不才早已料定會在聖上任期結束前完工的(:「似乎只是急著讓別人能趕上剪綵的好日子」), 以便一償龍心大悅之快志哉。
 
因此, 在聖上終於足踏南沙之際, 所有的國際政治與戰略專家真得不用費心想太多, 還煞有其事地去思索分析太平島機場之所以興建的戰略考量與策略等諸般呢。其緣由再簡單不過:既然所管機場裏出現管制問題造成空安事故的, 都可以排出「扁帽軍隊」恭悅龍顏而高升飛將軍了, 胸有大志者豈能不抱「有為者亦若是」的襟懷, 以順遂「一個願打, 一個願挨」之宏圖大業呢?──君不見, 不久前最近一批將官晉階名單中, 連風紀不良、甚至有性騷擾疑案者亦升將階了!
 
古來有智言:「馬屁、馬屁, 萬拍不穿!」臉皮何其厚, 馬屁何其香, 軍士降格求, 聖上榮寵降, 上下皆如願, 國泰民安康。(最末一句是借用呂副座的話。)

Verklarung 於 February 4, 2008 06:48 AM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