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3, 2007

[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13 週一週網摘 ─ 舞蹈的涵蘊

“......【余曰】舞蹈到底是另一種敘事語言?還是舞蹈就只是肢體感情的躍動?一幕舞作的場景, 觀者可行以文字思索、或圖像式的解讀, 也可以只以自己的意識感覺來捉撫。西方人的芭蕾舞就像是哥德式高堂的樑架邏輯, 線形延展往上;東方人的往復時空觀, 卻讓我們的傳統舞步是循環圓弧的式樣。在東西文化的交會中, 林懷民的「雲門舞集」於現代舞的詞彙裏溶入了華夏本土的陰性涵蘊, Akram Khan 的北印度 Kathak 舞也同葛蘭姆的動作元素做了不一樣的剪接混造。於是, 兩位舞蹈的哲學家在台北相會, 作了這麼一番極具體會性的談話。......”

╒═══════════════════════════════╕
│大人生活週記第 13 週自民國 96 年 03 月 25 日起至 03 月 31 日止│
╘═══════════════════════════════╛
 
【摘於】03/25/96
【篇名】部落格觀察六個月的十六點觀察/食夢黑貘
【出自】不只是捷運日記
【摘文】 3. 部落格訂閱戶與散戶越來越明顯, 存在一批一群
人只看朋友的, 也更存在一批被 Portal 帶著走
的人, 而這些 Blog Windows Shopping 的人並不
會留下來轉成訂戶.
 
4. 部落格圈圈是相當明顯的, 尤其是有些社群網站
造成的社群, 產生一群會會互推社群的人, 以及
會共同互斥外面的人, 甚至是一種封閉性的造神
運動存在網路上.
【余曰】這是網路老手兼部落格「新手」食夢黑貘對於半年來部落圈的
一些觀察點。不由理論來整理, 而從其所擅長的統計數據分析
「部落格觀察」所呈現的現象, 故點點實際, 就樣本範圍內的
部落圈之生態應具有相當的準度。而就外推性而言, 作者承認
是有「偏差」的, 不過他也果決提供了自己的估計(一如往常
:-)。
 
──‧──
 
【摘於】03/25/96
【篇名】斯坦因與敦煌文物的劫難/郭海成
【出自】歷史月刊
【摘文】由於所藏數量龐大,斯坦因放棄了給每個寫本都編出目錄的打
算,只從考古學標準出發,盡可能多地擇選各種寫本和絹紙繪
畫。其間王道士有些後怕,於是又外出了幾天,到鄉間化緣,
目的是探聽一下他和斯坦因的秘密有沒有洩露,結果發現一如
平常。不久,一筆世界文化史上極不尋常的交易達成了,斯坦
因僅用重約二百兩白銀的四個馬蹄銀和一個絕對信守秘密的保
證,就從王道士那裡換取了經卷8082卷、木板印刷本20卷,以
及圖畫、刺繡及其他文物共計29箱9000餘件,其中包括目前已
知最古老的、刻於公元868年的木刻本《金剛經》。
【余曰】近期於故宮展示的「大英博物館 250 年收藏展」很受歡迎,
人潮不斷, 青年學子猶多。這個展覽充分顯示著大英的優勢,
就在於其藏品的時間縱度與文化地域的廣度上, 大概無他者可
出其右。為何它會有這樣的優勢呢?昔時日不落帝國的博物學
者、探險者、考古學者、傳教士與軍人等顯然是「貢獻」至卓
, 方能累積至此, 而英藉猶太裔探險家斯坦因就是其中的佼佼
者。此文敘述了他那引起西方「敦煌學」熱的兩次敦煌之行裏
, 如何與千佛洞道士王圓籙周旋, 並達成其「發現」與詐得文
物的經過。
 
──‧──
 
【摘於】03/26/96
【篇名】還好有你!──讀《走進瑞典人的家居生活》/劉憶韶
【出自】木馬生活藝文報
【摘文】我沒見到老爸如何架好瓜篷,只知上上回盛夏回家,瓜兒真住
下來了。第一次和它們相見時,未能恭逢其盛產期,但仍有大
小長形瓜在架上搖曳生姿,不輸前頭的「真花」。一個個結實
累累,或弓背臥躺或直直垂吊下來(用它纖細的莖即能抓繫根
頭,不致摔死──真不可思議呀)。
 
老爸的菜瓜較市售瓜稍長,市售瓜短胖結實,屬於可愛型的。
老爸的瓜飽滿札實,而體態秀雅,捧在手心觸撫到的是母性般
的圓潤線條,自有一股暖意。「口感應該不錯,嫩而多汁咧!

【余曰】「有機」的菜瓜布是怎樣長成的?一位編輯於寫書介文案時,
卻回想起了自己的鄉居經驗。原來阿嬤和老爸那最為樸實、簡
約且平凡的菜園生活, 就是最合於 natural style 的時代品
味了。
 
──‧──
 
【摘於】03/26/96
【篇名】漂流的教室,漂流的人性
【出自】淨化與堆棧之板
【摘文】面對著絕望的人性猶有夢想的質素, 它能與現實進行衡協與綜
權, 漂流的人心因此得其希望。
 
孩子們最後還是須離開保存著熟悉的「過去」痕跡的校園, 因
為人為的資源已經耗盡, 他們得求其生機, 去尋得在荒廢世界
的新生之道。前途仍是不可預料, 他們唯一所能憑藉的, 只是
在受到一連串的挫折與考驗後, 所生的信心。故事的最終, 他
們會往哪裏去, 沒有人知道, 但那位母親, 卻仿佛看到了小翔
在雲端奔跑了──在未可知的未來荒地上, 真正的自我將索引
其出路, 誠然而探的人性乃跨越了時空之隔。
【余曰】人性的素質是變動的, 有時在提陞, 有時卻在沉落。最變態者
將成為「怪物」, 然即是在其醜惡外貌底下, 亦具有人性的餘
存, 與仍保有「人形」、猶在爭鬥的人類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日本恐怖漫畫經典《漂流教室》即把一群人(大部分是未長成
大人的小學生)給拋進了未知的異景惡地, 在那裏考驗著人性
的種種磨練。最終, 在連串的挫折與氣餒之後, 「真正的自我
將索引其出路, 誠然而探的人性乃跨越了時空之隔。」劣者如
是以為。
 
──‧──
 
【摘於】03/27/96
【篇名】中華聯合省郵票?/最高蘇維埃
【出自】討論區-清清集郵網
【摘文】現在, 從這些郵票設計印樣中, 大概可以得到一個旁證:
1. 武漢起義初期用 China of Republic, 並非國號, 而是國
體性質敘述, 實際上當時叫大漢的省比中華還多, 中文國名都
還不確定了, 外文國名根本就是不急之務
2. 臨時政府立於南京後, 支持聯邦制的人 (多為江浙人士,
如章太炎等) 希望把國體導向聯邦制, 故約法採用聯邦精神,
連譯名也想用 United Provinces of China, 反正清末民初時
的 "民國" 只是指元首非世襲而已, 至於要用 Republic 還是
United Provinces 來對譯都是一樣的, 當時就是這樣把 Unit-
ed Provinces of Netherlands 翻成荷蘭民國的
【余曰】不久前「中華民國郵票」被改成「臺灣郵票」, 引起了一陣風
波;然而, 風吹浪起波, 波落風隨去, 對無法說支持或抗議的
一紙郵票來說, 百多年來印在其上的方寸圖案所記錄的點點史
事, 才是其本貌。像這篇討論串即由中華民國開國之夕的試印
票上的「國名」, 勾溯了當初英文國名與政體在定用時的線索
。對照以今日的「『政』名」之舉, 不得不覺一切的名義之變
, 待更長的時距過後, 不過都會成為蒼海桑田裏的一顆落地而
爛的粟米粒吧。
 
──‧──
 
【摘於】03/27/96
【篇名】一位關鍵字廣告玩家的經驗談/Roach
【出自】在世界的盡頭呼喊愛情
【摘文】當你大量使用關鍵字廣告後,你的網站就會需要依據會上網搜
尋的潛在客戶的特性進行改版,甚至針對不同關鍵字設計不同
的網頁內容。你必須去摸索這些客戶的特性,重新訓練客服人
員、規劃客服流程。同時,你還必須注意跟你一起買關鍵字廣
告的同業有誰,如何突顯出自己的特色。甚至你必須為新開發
出來的客戶群設計新產品。唯有提昇公司面對搜尋客戶時的競
爭力與品牌形象,才能穩定帶進客戶。
 
別忘了,不是只有你會買關鍵字廣告,你的同業也會。關鍵字
廣告會將你們湊在一起,彼此競爭,為了爭奪來自關鍵字廣告
的客戶帶動不同形式的轉型。
【余曰】智邦生活館的經營者以其實務經驗, 詳解了「關鍵字廣告」採
訂的細節。文中以設題法, 提及了此種廣告形式的產品定位、
決策模式、網頁轉型、刊登服務選擇、及入手的流程等諸端,
條項羅列在目。即使你只是一個網路的瀏覽者, 在面對越來越
「無所不在」的關鍵字廣告時, 了解一下它們是如何被下訂的
?想要怎麼影響你?也不失為一種「廣告識讀教育」哩!附帶
一提:作者還揭示了自己的業務關聯單位與工作內容, 這也是
部落客、網頁主或任何新舊媒體, 在貼文時需「自清」以示負
責的一種新聞道德:利益揭露原則。又附:本則書籤所使用的
服務由智邦生活館所提供(:-)。
 
──‧──
 
【摘於】03/28/96
【篇名】自我中心語言/秤子
【出自】秤子.文字奴窩
【摘文】Vygotsky(維高斯基、維果斯基都有人翻),討論兒童認知協
調發展時提到,「自我中心語言」就是思想認知雖然先於語言
發展,但等到語言學習到可以表達思想的時候,語言具有輔佐
思想發展的作用,Vygotsky舉了一個小孩子畫畫的例子:
 
小孩兒拿著畫筆畫畫,想塗上藍色卻找不到藍色的筆,這時候
他就開始自言自語啦:我需要藍色的筆、藍色的筆,沒有藍色
的筆(或藍色的筆用完了),怎麼辦…,沒關係,我拿紅色的
筆,畫上去,沾點水弄得濕濕的,就會有點像藍色了…。
【余曰】「語言具有輔佐思想發展的作用」, 據說年歲越大, 這越明顯
。或許這暗示著:人越成長, 想像能力越弱, 越需要以抽象概
念的組織系統(如語言、文字和數理符號)來幫助自己整理思緒
?另一個考量, 愈是社會化、或交際網絡愈複雜、活躍的人,
其以「語言輔佐思考」的成份比重也會越大。這倒是比較容易
理解的, 越是外向活潑、擅於交友的人, 說的話通常也越多嘛
。至於很多沉思中的文學家, (至少在獨處時)卻是內向、自我
中心式的, 他們傾向於讓「思想浸入語文」, 而不全然降服於
「以語言來荼毒(?)思考」之必要呢。
 
──‧──
 
【摘於】03/29/96
【篇名】學運的意義/食夢黑貘
【出自】不只是捷運日記
【摘文】 在參與學運的過程中, 蠻接受一種說法的: "學運是社會
最後的道德良知, 學生應該在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或不敢說話時
站出來, 因此也是弱勢中最強大的力量".
 
所以學運的存在是給那些不到 20% 或 10% 的社會認同時
才有必要發起的, 甚至是 1% 不到的超弱勢族群, 而不是對於
那種明顯擁有 30% 或半數的人說話, 因為這個交給社會就好.
【余曰】天真的人最不需為現實所妥協, 故以, 年輕學子所發起的社會
運動的出發點往往是最單純的。已長大並投入社會戰場的我們
並不會過於天真, 自然知道其路線或許會被制度內的政治勢力
所利用, 有些學運份子可能難以拒絕權力體制吸納的引誘;然
而, 當社會全員對一個議題的聲音太小、不夠誠實時, 也只有
「現任」的學生最能坦誠無畏地喊出自己的意見!在樂生院的
保存運動裏, 最沒有利害關係、卻投入最深, 因而其言論最不
具開發建設之「效益性」的發言者, 也就是天真的學生了。若
少了這些一腳猶踩在少年期、另一腳行將跨入成人界限的學子
, 先天不足的社會就會缺了沒有人能移植的左眼瞳了。
 
──‧──
 
【摘於】03/29/96
【篇名】§政治結構的演進
【出自】淨化與堆棧之板
【摘文】中產階級的興起,無疑地成為近代政治思潮進化的基礎與後盾
。政治的權力是難以讓渡的,封建時代的擁有者為了持有它,
不會讓自己的階級地位輕易的喪失或降低;而新起的知識或更
明確的資產階級,則會以財產權利的利用與交易的雙重價值,
在商業的經濟系統之下增強其效益,並會求取統治權力的分享
,以保護其既有的財產權利。此民主政治的承諾與追求之所由
來。以「制度」來權衡不同的階級身分與政治權力的對等關係
,即為近代的法制社會的真意;人民對於自然律與啟示律的適
應與鬥爭,又成為了法律的根基。
【余曰】以歐洲為例, 簡單介紹統治的型態是如何演變的。內文由簡單
的定義起, 自遠古、古羅馬、中古、英式代議制度的衍造, 整
理至十八世紀止的一些歷史過程。民主不是一蹴可幾的。
 
──‧──
 
【摘於】03/30/96
【篇名】一卡通不如卡卡通/資訊傳真周刊
【出自】CPRO 資傳網
【摘文】基本上,交通部該做的,並不是去整合所有票證,強迫高鐵、
台鐵不能自行發行卡片,而應該是設立一套共通平台的技術標
準,以及跨票證的清算的機制。換句話,交通部老早就應該是
朝「卡卡通」,而非「一卡通」的方向規畫;交通部不應該強
迫大家只能用同一張卡片,再將全國分成三大區域設立三家公
司來分?,以便有更多的交通部高級官員退休後有好的去處;
交通部應該設法讓不同的票證可以使用於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
、設施上,也就是,各種卡片都要能夠通。而且,不應該只是
交通卡片可以通,如果金融機構願意配合開發的話,金融機構
、國際信用卡組織發行的金融儲值卡、電子錢包也應該可以通
才對。
【余曰】交通部日前宣示將推動運輸電子票證「一卡通」化, 能夠正視
相關儲值卡越來越多的事實, 將不相容的諸家服務給整合在一
起, 本來是件好事。然而, 目前的規劃方向卻是朝分區業者壟
斷式的「一卡通」, 而不是由多家業者競爭, 並以共通的介面
標準來營運的「卡卡通」。難道是另有玄機?像是弊端重重的
高速公路 ETC 系統 BOT 案一樣, 將再次以「便利」為名, 而
其他更有利於人民、且俾增於產業競爭性的方案, 只因不合所
謂「資源合理配置」(於特定的利益圈子)的理由, 又被奇怪的
技術規則給排除掉了?
 
──‧──
 
【摘於】03/31/96
【篇名】林懷民與阿喀郎 同是英雄出少年/梁越美記錄
【出自】聯副電子報
【摘文】阿:西方的舞蹈事實上是非常線性的。而亞洲的藝術形式是循
環形的,像球體一樣,和周期有關,這也是宗教、哲學、看待
生命的方式,當事物進行到終點的時候,同時又開啟了另一個
起點。
 
林:所以它是流動的,而在芭蕾裡面,即便呈現的是圓的手勢
,但它的能量實際上是線性的。雲門舞者學習武術和太極導引
,所有的精力都是螺旋性的走勢,如同地球和日月星辰的自轉
。熊衛老師就說,即使是西方人都知道,以螺旋性前進的子彈
具有更大的威力。身體非常微妙的反應文化。西方教堂向上拔
尖,芭蕾往高處伸展。但在亞洲,我們往下扎根,往平面發展
,我想卡達克也是這樣的。
【余曰】舞蹈到底是另一種敘事語言?還是舞蹈就只是肢體感情的躍動
?一幕舞作的場景, 觀者可行以文字思索、或圖像式的解讀,
也可以只以自己的意識感覺來捉撫。西方人的芭蕾舞就像是哥
德式高堂的樑架邏輯, 線形延展往上;東方人的往復時空觀,
卻讓我們的傳統舞步是循環圓弧的式樣。在東西文化的交會中
, 林懷民的「雲門舞集」於現代舞的詞彙裏溶入了華夏本土的
陰性涵蘊, Akram Khan 的北印度 Kathak 舞也同葛蘭姆的動
作元素做了不一樣的剪接混造。於是, 兩位舞蹈的哲學家在台
北相會, 作了這麼一番極具體會性的談話。
 
──‧──
 
【最新網摘:我的 MyShare@URL 書籤

發表於 April 3, 2007 05:28 AM
| 連結與荐文[]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首頁│ 下一篇→§S.O.S. 第七講 -- 民權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