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5, 2009

美國牛肉輸台是零和議題,抑或真實選題?

“......為了在「產出-飼養」成本上獲取最高的報酬率, 進一步給牛隻混食以同屬偶蹄目牛科近親、染上羊搔癢病(scrapie)的羊屍所製成的肉骨粉, 不巧使得變形普利子蛋白得以跨越物種藩離而進入畜牧產業的食物鏈裏, 其遺患何廣何久至今難以精確估算。已開發國家數十年來在飼養技術上的「快速進步」讓原本要養四、五十個月才適合宰殺的肉牛, 如今只需十幾、廿幾個月就可以賣給肉販了, 主要就是因為渠等已改變了牛隻的「吃草天性」所使然。然而, 其成果卻造成了狂牛症的隱憂, 人類吃了病牛就可能罹患無藥可治、潛伏期極長的新型庫賈氏症, 實是「執意人為, 天意示懲」之惡疾共業。......”

到底是因為人嚇人、還是資訊的公開透明度不足, 才讓屬於狂牛症疫區的美國牛肉進口議題在肉品業者與消費者保護團體之間如此針鋒相對?人類新型庫賈氏症(vCJD, Variable CJD)由病牛肉品裏的變形普利子(prion)所引起, 而普利子不過是人體內數萬種蛋白質其一, 一個非屬「垃圾 DNA 序列」的基因(垃圾序列或為關啟因子、或為不合成蛋白質僅轉錄成 RNA 者實非「垃圾」)即為一種蛋白質的編碼藍圖, 本來並不特別, 其化學性質卻發生了索命性的畸變。就與新型 H1N1 流感一般, 兩種疾病所造成的「個案統計」累積死亡人數尚非顯著──台灣每年因季節性流感而喪命者「以流行病學估計」即達三、四千人之數(請留意兩個引號詞語所代表的意義可能存在顯著的實態性誤差), 但民情反應似乎特別敏感而擔憂。
 
社會與教育學者告訴我們, 適當資訊的傳播與學習可有效減輕「因未知而生疑懼」的社會性盲從心理。然而, 每個現代人的作習時間有所拘限, 平時適必只能接收少量的學術性新訊息, 而決定怎樣的訊息該流入大眾腦裏之「常識 vs. 知識」的適度界限又究竟在哪呢?生理學者潘震澤寫了一篇〈新書介紹:《蛋白質殺手:狂牛病、致死性失眠症與普利子的糾葛之謎》〉, 其以實證所提的概念, 正合於我稱之為「過憂而零和」(zero-sum)者的兩分法思考模式:有即全有, 無即全無, 牛肉偶疑即皆不食。讀畢其文, 頗期望未來能拜見這位科學知識之理性辨正者能提供更多有關這個難題的思考線索, 其有理有據的論證方式一向讓人敬佩。然則, 知識與常識雖然為重要的思惟基石, 在社會基礎上基於反霸權式貿易磋商手段的非關科學立場, 敝人還是選擇拒買美國在台協會(AIT)所強銷的美國牛肉, 但真正該思索的迥非如此單純。
 
我們只要一觀全球狂牛症疫區分布圖, 就會發現都落在已開發地域, 如英、美、歐盟、日本等先進國家, 只有南太平洋以天然放牧為主的澳、紐是例外。跟成長速度異常之快、並能集中發育特定部位(如胸肉)的美國白(肉)雞一樣(台灣的封閉集約型飼養場多為該種雞), 這批疫區國家具有大幅提升肉牛生長速率的營養攝取精算控制與荷爾蒙、抗生素施打技術, 同時為了在「產出-飼養」成本上獲取最高的報酬率, 進一步給牛隻混食以同屬偶蹄目牛科近親、染上羊搔癢病(scrapie)的羊屍所製成的肉骨粉, 不巧使得變形普利子蛋白得以跨越物種藩離而進入畜牧產業的食物鏈裏, 其遺患何廣何久至今難以精確估算。已開發國家數十年來在飼養技術上的「快速進步」讓原本要養四、五十個月才適合宰殺的肉牛, 如今只需十幾、廿幾個月就可以賣給肉販了, 主要就是因為渠等已改變了牛隻的「吃草天性」所使然。然而, 其成果卻造成了狂牛症的隱憂, 人類吃了病牛就可能罹患無藥可治、潛伏期極長的新型庫賈氏症, 實是「執意人為, 天意示懲」之惡疾共業。
 
人類想要改變動物「天性」的例子不少, 除了種種育種出來的寵物「型式」, 最有名的例子大概是第一隻哺乳類的克隆(clone)生物「桃莉」羊。牠在萬眾矚目中亮相, 成為全球焦點, 六個多年頭後卻因染了短肺腺瘤而只得施行安樂死。克隆動物較短的染色體端粒是否與其壽命相關(恰是本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得獎成就), 仍屬未知, 培育出桃莉的羅斯林研究所卻已歷經滄桑。研究團隊的成員或早或晚、紛紛離去, 甚至反目, 計畫主持人魏爾邁於前年也被控告侵佔了同仁的研究成績, 就連其金主也陷入財務危機。其實, 克隆羊的研究目標本來在於發展基因轉殖技術, 讓大型哺乳動物的乳腺能產出更具經濟價值的藥用蛋白質, 但是桃莉羊誕生幾年來無法突破其中障礙, 以致於投資收獲無成。生物技術的前進是一回事, 而社會是否準備好如何接受並利用它又是另一回事, 克隆技術只會越來越熟練, 遲早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它的, 而加速牲畜生長的技術亦是如此, 雖然已產生了狂牛症之患, 相關研究勢必會進行下去。到新技術真正實行的時候, 其選擇性、而非可行性, 才會是真正的難題吧, 而牛用肉骨粉之「人擇式同類相食」正是一個錯誤的抉擇。
 
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 一個統計上無法忽視的事實是, 多年以來全世界所發現的狂牛症病體皆為飼養場中發病而查悉, 而罹病人類所食的變形普利子「肉源」從未由市場抽檢出來過, 此乃防疫盲點。飼養場中所查到的狂牛症病牛都會被處理掉, 不會流出到市場, 新型庫賈氏症病人所食的必為已進入市場流通體系中的牛肉, 全球累積有數百例。「肉源」未曾從市場抽檢出來過的防疫盲點, 則代表著兩種相對性的意涵。首先, 這表示有問題牛肉所佔比率極微, 低到無論怎樣進行抽檢都檢驗不出來, 所以會被感染的機率也是極低的, AIT 台北處長司徒文所言「比騎機車撞死」的機率更低的說法應該沒有疑義。不過, 這同時意味著, 現行的抽檢技術想要從市場裏找出有疑肉品出來, 根本無能為力, 台、美衛生官員並沒把這點給坦誠道出。我們只能就源管制, 一旦牛肉流出飼養場, 就幾乎不可能抽檢到實際上存在問題的肉品了。所以, 一般人受感染的機率確實極低, 但是若染上了也只能算他「倒楣」, 因為市場抽檢機制在防範含有變形普利子蛋白牛肉的作用上, 本來就只是「盡人事, 做樣子」的自我安慰動作而已。此所以衛生署表示, 對於進口牛肉只會以肉眼檢視所屬部位特徵, 有疑問者才送檢驗, 然而所檢測標的也非變形普利子, 此乃各國普遍的做法, 其說法正為一種無可奈何的事實「陳述」。
 
在行政院終於敲定美國牛肉輸台所引爆的近日爭議上, 國人對於帶骨牛肉的開放大概已有心理準備, 卻沒料到居然連內臟腦髓之物也一併在開放範圍裏。該進口議定書的真正標的在於大得多的日本市場, 美國人希望以週遭國家如韓、台已開放為籍口迫使日本政府也放鬆進口管制, 美國因此才會同意台灣私底下可以施行「行政措施」達到實際擋住臟器進口的作用。此種默契本來不能鼓之大堂, 山姆大叔所要的就是一份可以提示並壓制日本與歐盟官員的「明文具約」。政府在談判完成後最早發布的新聞稿裏, 其實已將此番「默契」給點了出來, 然而媒體一向以「製造新聞」為業, 非聳動之無可, 接著在吳揆照著字條唸出行政設限的方式後, 包括公視在內各家新聞大都報導為「政策急轉彎」, 實乃是失誤新聞又一椿。
 
繼前朝逕自開放美國無骨牛肉進口後, 此次進一步對於帶骨牛內放行海關之議定, 明顯由最高層所決行, 絕非單靠衛生主管單位可以定案。然而, 馬執政團隊的「政治敏感缺乏症候群」病徵再度顯露, 他們於談判過程與國內醫衛學界、消保團體溝通不足, 不解媒體必捨稿中細節而僅強調大標, 於選前完成並公布此案無可免成為政治操作材料, 而老百姓歷經一年多來各種人為、天儆危機紛來踏至之下, 更已不堪承受再一「聳動」議題所襲擊, 民意於焉反彈。於是, 我國官員對於「默契」從「有言難言」之立場被逼成得做出「公然保證」, 如今把話明說後, 引來老美官員質疑有違背協議之嫌就不足為奇了。農產品產銷補助一向為美國中西部農牧業大州最為僵硬的政治素材, 並且此項談判是在 WTO 貿易架構下議定, 台灣非經磋商程序自行以行政手法設置非關稅障礙亦不合國際貿易規範, 一處理不當恐將引來國際間牛肉輸出國施加貿易報復之壓力。
 
至若朝野協商修法禁止狂牛症疫區牛肉內臟、絞肉、脊髓等高風險部位進口案若一旦通過, 那麼重啟美國牛肉輸台談判公投案的目的已然實現, 是否仍有舉行公投的必要呢?在南韓去年那麼激烈的大規模街頭抗爭過去後, 美方於後續討論所允許的細項修訂也不過即是台灣所獲得的「默契」而已, 帶骨牛肉仍得進口上架, 那時美國甚至提出具政治意味的警告:「韓國要成為不可靠的國家嗎?」向來蠻強的朝鮮子民只能吞下受保護國的代價。現階段由消基會、主婦聯盟推動的公投立案連署敝人以為應該支持, 此舉不僅具有公民團體自發性進行民生救濟行動的正當性, 還隱含一種俾於增強公部門對外交涉籌碼的效用。至於公投案最終會不會再度淪於「為選舉服務」的附庸伎倆, 那我們只能信賴有越來越多人民的政治敏感度並不會差勁於馬總統, 故以, 此椿公投之「必要」屆時將是基於民意表現暨法案創制上、抑或民萃營造同選舉操弄上有所「必要」而為之?迨立法院對《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作業完成, 答案隨即瞭然。牛肉輸台當然是一個議題, 而要否示範為民意自決之選題、還是深陷入政客謀略之選題, 就取擇於人民之明湛其目了。
 
就牛肉生產本身, 尚有更大的考量。長期以來, 生態環境學者已有的一個共識是, 牛肉產製過程所需耗用的地力與溫室氣體排放量, 遠超出豬、雞之數倍, 並且還帶來了農地及農產品資源被畜牧業給佔了去的「以價搶糧」問題, 像是美國所產玉米一大部分即餵給牲畜, 而傳統上玉米為美洲印弟安原住民族的主食。就如「減碳生活部落格」格主張楊乾於〈美國牛進口 不光是衛生署的事〉所提及的, 一直在增產的大型畜牧業不僅會加重全球暖化的負擔──牲畜本身會排放非當前管制焦點的「超級溫室氣體」甲烷, 開墾牧地直接導致森林被大量砍伐──麥當勞等美商的用肉來源已成為亞馬遜雨林面積不斷縮小的一大禍首, 還產生了人道上的糧食疑慮, 而紅肉也有更高的致癌機轉性。看來, 少吃牛肉不僅對個人健康有益, 對地球生態、對貧民生活皆有其益。這因而亦會是一個選題──非唯關乎人體保健, 且對於地球整體環境都具有更長遠真實意義的選題。

發表於 November 5, 2009 04:23 AM
| 未分類文章◎財經厚生[]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大人生活日誌] 98 年第 08 月日新簡記 ─ 「奈米」魔法科技←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大人生活日誌] 98 年第 09 月日新簡記 ─ 老文青記述裏的傳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