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生活日誌] 100 年第 03 月日新簡記 ─ 起乩島的「義民」情結
100/03/17 菊劍之邦頗有可效法處, 我島流傳的「日本神話」卻也不少。如新幹線零事故已破功, 近年雪印等名牌屢傳食品紕漏, 核安「世界一」早在刈羽廠輻射外洩、福島核一廠臨界事故掩蓋中破產, 這次還突顯「有準備≠有能力」應付核災, 但此刻台媒仍普頌日本第一。島民有否損人常太甚、捧人則自卑的情結呢?
100/03/18 NHK 對震災的報導謹慎不妄、冷靜無腥、配合管制的表現, 頗受本地網民、新聞學者所激賞, 自問我島何以沒 NHK。我則詫焉:此非即中央社乎?若 NHK 果為台媒, 恐受眾嘴義民嚴批有輕描淡寫、遮掩災情、為發言人擦脂抹粉、淪於政府傳聲筒之嫌。起乩島應有、能有、甚至配有 NHK 嗎?......”
╒═══════════════════════════════╕
│大人生活日誌第 29 期自民國 100 年 03 月 1 日起至 03 月 31 日止│
╘═══════════════════════════════╛
100/03/01 [捕蟲捉漏] 日昨發現前一日推文怎麼不見了呢?就連 RSS 也尋不著。這現象每隔一段日子就會遇到, 此時若發一則新推, 佚失的推文又現身了。看來似乎是 @twitter 曾提過 account cache 未同步的類似問題, 只要一有新推即會更新 cache 而找回消失的推文。
100/03/02 黃偉哲曾是少數較能憑理來議論政策的立委, 近來每聞其言卻多令人搖頭。像近期國際油價高漲波及國內物價, 黃批馬政府喊了「節能減碳」兩年還無法擺脫油價影響, 證實「完全失敗」。但又有哪國已能甩開油價?便是最積極於「去石油化」的北歐諸國據樂觀估計也須費廿年呢!理性問政乃不符時務而難求?
100/03/03 石說:「政策的設計或推動看,確實空洞,但若從政策原則來看,……都不空洞」, 不亦對仗於「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以彼之高來高去評論蔡之高來高去, 就只能成一篇高來高去文囉。 XD RT @WuyouLan: 石之瑜這篇文章高來高去,不知所云。>《台獨的「和而求同」──百姓在哪裡?》
100/03/03 民運領袖王丹(@wangdan1989)自洛杉磯返台搭機一度受阻, 已證實乃昔為綠營長期金主的長榮旗下航空公司櫃檯以缺證件而擋駕, 經查證移民署才放行。其友人先未搞清楚而誤會移民署刁難, 起乩島上的一些鄉民亦不明究裡公訐起移民署來, 協助者反倒被罵成了壞蛋──當然也沒忘了順便批馬英九。
100/03/03 王丹(@wangdan1989)明白搭機受阻事由後已致歉, 而那些個淨「幹!」無絲毫歉意的「正義之士」是否也了解何謂「具反省力的正義」?秉理義民與五毛憤青的分際實在哪呢?「罵爽」者真得就可以沒實據亂罵人, 便知其誤亦不需自省嗎?如此又跟常被我們罵的昧瞀官僚有何心態上的高下之別呢?
100/03/04 [碎筆瑣集] 馬克斯以辯證的唯物論為其哲學基礎,唯物辯證法為階級鬥爭理論之應用,藉以解釋無產對資產資級何以「鬥爭」。其以矛盾律為中心律,以「否定=鬥爭」為辯證法的根本,舊質(正)漸變有質/量之變(反),復突變成新質(合),矛盾統一後又生唯物之新矛盾。物質乃第一性,受造的理性為第二性。
100/03/04 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勞資對抗突顯, 「天下太平」時政客只會忽視日益屙苛的赤字來交賊民眾, 等錢包破個洞彼此就更難持成熟風度求其讓步了。無怪乎雙方互批的尖酸難堪之辭被狀以雙關語 "vitriol", 諷之尤酸於醋。州政府與工會共同把一個資本主義顛峰體制之最「不體面」給擠到了檯面上的崖壑邊。
100/03/05 《小叮噹》的大雄走在路上最怕的是被狗咬, 無獨有偶, 台灣郵差最恐懼的也是送信時遇到惡犬。據統計, 全島八千多名郵差過去三年來就有兩千五百人次慘遭狗吻。身處國營事業, 類公務員的「敏感身分」往往使得郵差在受傷時亦不敢對「狗……主人」責備動怒, 多自認倒楣。狗仗人勢, 此有其謂?
100/03/06 [捕蟲捉漏] 在「解放」時來到台灣的林旺爺爺活了八十六歲, 在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與世長辭, 據悉為全球動物園裡最長壽的大象。 RT @ljqu: 象的壽命是50到70歲,長壽紀錄是82歲,這頭長壽象名叫Raja,住在斯里蘭卡。http://zuosa.net/5nbld.u
100/03/06 〈泰國小館〉提到:「不知哪位始作俑者污名化炒飯,害我現在都不太敢直接說愛吃炒飯,怕心術不正者連我也污名化。……小黃瓜,讓人不會一下就膩,深得我心。」一樣愛吃炒飯的我見此不禁點頭, 到底是誰污名化炒飯呀?其實, 就連小黃瓜也受污名化了。 :p
100/03/07 盡信百科不如沒百科?媒體舉維基百科「松露巧克力」中、法文條目以證但狀其貌而非指其材。有時還是查舊冊原典的好, 才不至於像美食家被咚哄猶自以為熟稔時尚:我們確定在受商業宣傳給變造其義前不存在真‧松露巧克力?又可知松露從前譯成「塊菌」?此詞顯然非具「高貴美味」引涎之效故亦「正名」了。
100/03/08 前日所疑「炒飯」另用是誰起的頭, 多聞的 Reach 再解:「始作俑者是黎明柔 當年她在主持 非常DJ的時候 以談論麻辣話題為主打 因為話題中不停地出現會被上層關心的關鍵字 所以就拿炒飯一詞來替代」。原來就和天朝網民把「埃及」改「法老」、「茉莉花」改「兩會」一樣, 皆敏感代用詞哪!
100/03/08 Bob Dylan 所代表的抗議音樂的節奏, 同 60 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緊密共振。他承繼了民謠歌手 Woody Guthrie 於大蕭條期間唱遍全美、打工掙活的先範, 在嬰兒潮「轉大人」的 Counter-Culture 年代巡迴唱出受壓制者(the downtrodden)的心聲。
100/03/08 除了台灣 Bob Dylan 還會來上海, 票房吸引的約多是累積一定資產的前文青-現中年世故社會中堅份子, 已後退些保守性。Bjork 中國演唱喊「西藏!」遭封殺, 他則會彈出何等「醒語」呢?一世反抗心靈不至於嚐了河蟹即緘唇沉默吧?搖滾舊夢將滅頂於獷哉天朝之潮乎?莫如不來不醒的好?
100/03/09 [讀經時刻] @raininglight 於〈[羅馬]啊,卡拉瓦喬,你在此〉敘述保存在 S. Luigi dei Francesi 教堂裡的卡拉瓦喬真蹟, 以對上帝服務的一種奉獻形式:投幣捐款後才有的人工打光, 讓你有幸乍見畫作的清晰實貌。
100/03/09 [讀經時刻] 卡拉瓦喬該幅畫需求打光方顯其徵, 我另聯想起 Holman Hunt 的《世界之光》對靈魂之門扉的叩打, 乃欲以光之啟示, 賦乎眾生。至於暴躁易怒的卡拉瓦喬呢?他其實信奉以天性呈現的自然主義(naturalism), 善與惡因此併現於聖堂中的聖像裡, 無需過於隱諱。
100/03/09 [讀經時刻] 在所連結 @raininglight 文內、位於祭壇上的《聖馬太像》裡, 福音書的作者就以禿頂赤足的凡人形象現身, 為符合教堂的要求而經過修飾的聖徒容貌仍緊緊地皺著眉頭, 這其中又賦示予朝覲者什麼樣的沉重意蘊呢?──應是, 福音惟述, 使命其殷。 (081507.)
100/03/10 [碎筆瑣集] 剩餘價值論以為,物質或產品的價值包括使用價值、交換價值與勞動價值等三種涵義。使用價值是心理上的效用價值,交換價值是名目上的價值,這兩者在私有財產制下是受到保障的,勞動價值才是產品價值之實質決定的可變因素。至於剩餘價值即是: 資本家利潤=剝削─→ 勞動者 。
100/03/10 [碎筆瑣集] 資本(T.)=固定資本(C.)+可變資本(V.);產品價值=固定(不可變的)投入+額外投入;額外投入=可變價值[工資]+剩餘價值[利潤];利潤/資本=利潤率(R.)。If V.↓ then R.↑ ∵ 工資↓。故所謂剝削即是:可變價值的工資對生產價值之比率的減低。
100/03/10 [碎筆瑣集] 依《資本論》,要維持總資本增長以求生產成長,資本家會擴充固定資本而減少可變資本,其手段就在於提高勞動力平均生產力並降低對其需求。如此,「C.↑、V.↓」同時實現,資本乃發生組成「內容」的質變。勞動市場供給過剩因此不過是資本主義經濟學要掩飾資方剝削勞工並累積資本的詭論。
100/03/10 生產因素的剝削中, 我島刻下面臨的是土地剝削的百年「建國大業」。引朱淑娟〈四大條例架空國土計畫〉:「所謂「發展條例」只是剝削人民的工具……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黃瑞茂說,如此規避法律,國家的治理就會出問題,政府做莊把人民的財產過度到財團手中。」
100/03/10 所以他父王才改名阿肯納「頓」? :) 他繼位後還面臨重臣搶權奪妃、祭司復神反正。 @Doriscafe: 古埃及法老名字裡面的「頓」跟「蒙」(-ten 跟 -mun) 其實就說的是他信的神的名字,圖坦卡蒙小時候叫圖坦卡頓,因為他爸信阿頓多點,長大繼位的時候他就改名叫圖坦卡蒙了……
100/03/11 記得其名字就是指「讚頌偉大的阿頓神」。其實不只「信阿頓多點」, 他根本是眾法老中唯一把多神教改成一神教者!這被稱為古埃及史僅有的宗教革命, 故他就只信阿頓, 只不過去世後就被改回去囉。納芙蒂蒂(「從面前而來的美人」義)即其后。 RT @Doriscafe: 對,阿肯那頓就是信阿頓多點的。
100/03/11 [正名之論] 把 PC、Mac 兩詞對比已然落伍。長年來 Mac 自誇非惟作業系統佳, 專屬硬體規格也優於 PC, 故賣貴有理、拜物無價。Steve Jobs 重掌蘋果後縮減成本、轉虧為盈的最大舉措卻是把其硬體給 PC 化, 所以今日應比稱 Windows PC 與 Mac PC 方適其實。
100/03/12 探險家中還有大、小麥哲倫星雲, 比美洲大了何止億兆倍?另外像伽利略衛星群、卡西尼環縫也遠大於美洲。 :) RT @ljqu: 美洲大陸是用意大利探險家Amerigo Vespucci 的名字命名的。這是用人名命名的最大面積的地方。 http://zuosa.net/5ovtt.u
100/03/12 然而依測不準原理, 就算使用次中子級微電位偏向高精度掃描顯影技術, 當你越確定一個尺度的定位, 對另一尺度就越失準, 故還是有「差」的。以上純屬胡說。 :D RT @thecat: 基本上只要是絕對定位,不管用 pdf, html5 或其它任何技術做,最後都沒差啊,這就是偽命題。
100/03/12 想起先前高雄甲仙地震時, 有人硬要把震因同馬英九南下扯在一起。見獵心喜的政治昏頭病者還真是不缺, 見其言只讓人為之羞愧。 RT @swpave: 在FB上看到某人把蔡英文演講跟日本大地震牽拖在一起,雖然說是玩笑話,但也讓人只能再次沉默。http://on.fb.me/ha0ARy
100/03/12 於天道有虞、不仁蒸民的鉅災之際, 多一人快樂, 就多一份溫心。還是應祝福現下生日的朋友時刻懷以人溺己溺, 且亦能珍惜既有的幸運。 RT @book686: 感謝各位朋友的祝福,眼下在日本有更多人需要好運及祝福說,還有核能電廠的緊急狀態仍未解除,這個生日實在不敢自己一個人快樂啊!
100/03/12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如何翻轉我們的世界》、《和蘇格拉底吃早餐,與傅柯一起跑步,跟著佛洛伊德去shopping,隨著彌爾去蹺班……哲學家教你學會過一天》這兩本書分別算是「譁眾取寵」與「一網打盡」式取名法?原書名裡前者無任一產品, 後者僅蘇哲一人。
100/03/13 「漢語是彈性過高以致難以嚴謹運用的語言。」(@lecielazure)中文是否真較西歐語言在本質上不嚴謹?中古時代的法蘭西人、不列顛人以為拉丁文才足夠嚴謹, 並「敬用」成學術論文、重大文告之上選用語, 彼時騎士法語、中古英語仍嫌鬆馳, 惟較落後的英格蘭、條頓民族諸邦宮廷喜持法語。
100/03/13 迨其社會發展到階層間交流密切、工商活動超前於農業部門, 本土語言方成為不得不然的現實選擇。此後西歐語文的使用直接受制約於漸趨普及化的教育教材, 又間接受制約於新興語言、文法、法律學術的規範典制, 「邊區的方言」如法文、英文至此才具有相當的公認嚴謹性而取代拉丁文為國際學術優勢語文。
100/03/13 漢語於現代化進程中, 白話文既解放出更多的語言常民化活力, 西式文法語構且在語格形式上限縮了詞位靈活性, 定義條目的字典亦下放成為國民工具書, 並大量引入狹義化的和製新漢詞。類此制約均使得現代中文逐漸有了規範性, 而像是法律修辭學、《公文程式條例》暨用語表尤為其中嚴訂詞義之彰者。
100/03/14 [雞同鴨講] 近月中東革命風起雲湧, 國民黨威權統治年代罪行始終未受到全面清理, 不少獨派與右綠對此猶憤憤不平──雖則白色恐怖殉難者以左派與祖國論者居多。要不是該黨執政時感受到人民壓力順應了民主化改革, 必會像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獨裁者被推翻且遭清算, 即便其後常會陷入動亂仇懟。
100/03/14 [雞同鴨講] 會計學、《公司法》、共同基金等所謂「清算」是把資產抵負債後就殘值去分配利損。就曾聽過國民黨黨工很反動的詭辯:好!若殺幾人就該殺回去、污的錢也都要吐出來, 那故宮文物、央行黃金準備暨其孳息、快速工商業化政策的「管理人分紅」等, 是否也該一併清算給國民黨, 方為公平呢?
100/03/14 [雞同鴨講] 他接著的話頗有階級論意味:而台灣「淪陷」給國民黨後, 可惡的土改竟把數百年傳統祖傳佃農體制轉變成收租剝削效率不良的自耕農社會, 是不是也該把土地歸還給日據時的本土士紳菁英利益階層呢?如此「清算」後則國民黨在餘額、農民選票上, 「可能還賺到喔!」黨工如是侃論。 Orz
100/03/14 台灣一樣是由分區票數決定不分區的分配比例。不分區的總席次固定, 並非補足分區的席位。 RT @WuyouLan: 台灣目前不也是嗎?分區和不分區立委> @baiwuya: 德國聯邦議會選舉採用兩票聯立制……。第一票成功的候選人當選,不足的部分由第二票的政黨候選人名單補足。
100/03/15 訂正:剛發現「分區票」前漏打「不」字, 不分區選票即「政黨票」。總之, 台灣立委選舉的兩張票是彼此獨/並立的, 德國國會是聯立制。←台灣一樣是由分區票數決定不分區的分配比例。不分區的總席次固定, 並非補足分區的席位。 RT @WuyouLan: 台灣目前不也是嗎?分區和不分區立委
100/03/15 當年許信良在美國辦《美麗島週報》沒錢, 就是由史明幫忙, 條件是要登他的馬克思思想解放文章。兩人還成立了「民主民族同盟」, 但民進黨成立時省掉「民族」。 RT @ioktek: 挖靠,竟然有人研究這個耶。 台灣中山大學政研所碩士論文:《階級與民族之間:史明的馬克思主義民族觀》……
100/03/15 摘記:東京的大陸推友 @StarKnight 於規模 7.2 前震後譯推:「“地震時的必需品” □現金 □證件 □印章/存折/醫保卡 □飲用水(每人每日3立升左右) □儲備食品(罐頭、真空米飯、方便食品等) □手機/緊急充電器 □家人的照片(失散時確認用) 以上用品要做到常備」。
100/03/15 看來最實用的是大背包, 這些物品全可塞進去。食物倒可省了, 台灣處處是店家嘛。孰料隔天即發生東北「311 超震」, 其公司廣播:「請不要使用電梯。」讀其推文, 東京雖非重災區, 但超商、超市裡很多空貨架, 都被搶購光了, 「以面包、便當和飯團為代表」, 不過「各種商品沒有漲價」。
100/03/15 東京街頭在上班日前人車少了, 因千葉煉油廠持續大火, 「天上雲都是髒的」, 接著要分區限電。若震後房子可住但停水無期, @StarKnight 還有段話:「放了一浴缸水,有備無患。上次看的阪神大地震體驗記裡,最困難的不是飲用水,而是沒有沖廁所的水。」應沒人的尿多到能沖「黃金」吧?
100/03/16 [捕蟲捉漏] 為什麼都沒懷疑過, 說不定是床主人的「『重』力加速度向下壓力當『量』」所造成的呀...? :x RT @Doriscafe: 我的床塌了。/估計是床上書放太多了囧…………/我知道了!一定是日本地震震塌了我的床!
100/03/16 「這就是一個總是強迫所有人體貼、嚴酷地要求溫柔、逼所有人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自虐自憐,喜歡強調恐慌的民族,面對大型災害時所能產生的強大力量……站在理性觀點,全世界的人都要學日本才好,最冷靜、最堅強、最團結、最守秩序,但感情上我又不願意見到世界上都是犧牲自我……」(@ashec86)
100/03/16 推友 @ashec86 對和の族自矜、自憐且自制的民性描述剴到入裡。日本震災新聞見有受困三天缺水斷炊的村民, 猶平靜無怨, 記者語氣亦平實求確不煽情。至若台灣八八水災同樣的情況, 則無分災民、媒體、名嘴、政客、鄉民, 多有激動詈罵。到底怎樣才是最適於急刻救難情境的集體同理態度呢?
100/03/17 曾在新聞上看過, 美國某女權團體選出現代工商文明對婦女最友善的生活發明, 並不是啥生理用品、節育醫藥、托育設施等, 就不過是「沖水馬桶」。 RT @hildegardtschen: @verklarung @StarKnight 現代都市能住人就是因為供排水系統啊....
100/03/17 RT @torrentpien: "梁東屏現場直擊 救難、救援出奇鬆散 日本怎麼了?|焦點新聞|中時電子報" ( http://bit.ly/fGBZKv )
100/03/17 菊劍之邦頗有可效法處, 我島流傳的「日本神話」卻也不少。如新幹線零事故已破功, 近年雪印等名牌屢傳食品紕漏, 核安「世界一」早在刈羽廠輻射外洩、福島核一廠臨界事故掩蓋中破產, 這次還突顯「有準備≠有能力」應付核災, 但此刻台媒仍普頌日本第一。島民有否損人常太甚、捧人則自卑的情結呢?
100/03/18 好個「邪惡」的陰謀呀!所以說, 沖水馬桶乃現代文明之存在指標, 就如同礦工一齊帶進礦坑裡的金絲雀一般囉。 :)) RT @hildegardtschen: @verklarung @StarKnight 故而只要毀滅抽水馬桶就可以毀滅大部分的都市文明了(咦)
100/03/18 幾天來網路輿論及非/主流媒體不約而同:明明災禍發生在奧羽三陸一帶並懼及鄰邦, 對因應無方的日本都沒啥批評聲, 民調亦顯示台民絕大多數認為「日本政府做得好」, 反倒是對台灣官方的質疑聲浪越沖越大──另類民情海嘯?怪哉!莫非核災其實是發生在台灣?我們都被 NHK 或中央社給矇騙了? ;)
100/03/18 NHK 對震災的報導謹慎不妄、冷靜無腥、配合管制的表現, 頗受本地網民、新聞學者所激賞, 自問我島何以沒 NHK。我則詫焉:此非即中央社乎?若 NHK 果為台媒, 恐受眾嘴義民嚴批有輕描淡寫、遮掩災情、為發言人擦脂抹粉、淪於政府傳聲筒之嫌。起乩島應有、能有、甚至配有 NHK 嗎?
100/03/19 [碎筆瑣集] 依馬克斯,在無產階級革命中有幾個主要理論進程。其一,要透過一切手段,包括武力: 「突變」──(不妥協)─→武裝鬥爭 。其次,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以無產階級專政的勞動者民主政治: 「矛盾律」:內在矛盾──(階級│經濟利益衝突)─→內在鬥爭 。
100/03/19 [碎筆瑣集] 其三,實現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被剝奪的利益: 貨幣=媒介[交易工具]──(質變律)─→資本[剝削勞動者利益的工具] 。基於否定律,社會問題引起不斷的鬥爭,無產階級革命的目標為無產階級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最終,國家政體會凋謝、階級區分將消失,造成共產主義天堂。
100/03/19 [碎筆瑣集] 中國共產黨為何統治六十年以後,猶口口聲聲不斷提醒廣大人民: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因為,若祖師爺所預言的共產主義天堂真實現,則國家凋謝=中華人民共和國亡國,階級消失=黨階級消滅、亡黨。馬克斯若復活過來成為中國人民,其預言必成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鐵證!
100/03/19 Apakah Anda ingin mendapatkan pekerjaan full-time? Itu bagus. Toinem akan senang untuk anaknya tumbuh. :) RT @CReaChessa: yang tau info...
100/03/19 「或許」? Orz 引朱淑娟〈台灣為核安掛保證 憑什麼保證?〉:「一般人的認知日本的工安管理以及應付緊急狀況的處理應該都在水準以上,更何況是核電廠這種可能發生巨大危險的設施。台電或許是在日本核安事故後翻箱倒櫃找一些比日本好的備用設施,……」
100/03/19 [捕蟲捉漏] 台電邀媒體參觀核一廠, 展示較福島核電廠先進的備用設施, 但引來質疑:「日本工安水準只在台灣之上, 怎可能比他們好?會看來更好必定有假。」既然台灣「不能」比日本好成為大前提, 在「全域性先設否證」邏輯下豈非無從證明真「能」有所改善?此或是一種社會性認知的矛盾命題吧。
100/03/19 我亦有此疑, 乃發前推。若「必然」不能更好, 那就算後來真改進了也會被當作「必然有假」囉? RT @hildegardtschen: 台灣人對日本還是有某些情結吧。竊以為種種頌揚日本貶低自己的言論也算台灣典型的落後焦慮症?例如鐵口直斷當局「必然絕對」無能「必然絕對」草菅人命云云。
100/03/20 就一戰、二戰、越戰看, 法國人最易陣前落跑。就現代職場言, 法國人又最愛罷工圍廠。職人精神? ;) RT @torrentpien: Laughing at: @ancorena 有這種事嗎?「若發生在法國,則可能以騎士精神自命」"這是我的職責" http://bit.ly/fb76OV
100/03/20 和之國東北地方自古以來被關東人或近畿人視為落後偏遠, 貶稱「奧羽」、「細道」或「狹路」, 芭蕉有俳句云:「我不如到世界的盡頭」。古昔甚至跟羅馬皇帝哈德連防範蘇格蘭的匹克特人一樣, 關東人也在今福島縣白河築了一道關卡以隔開該區域的「蠻子」。奧羽後來改稱「東北」, 以去其過往污名印象。
100/03/20 在倒幕維新的大時代東北幾乎置身事外, 耇老至今還操著東北方言, 青森縣恐山尤為靈媒之鄉, 就連日本民眾探訪奧內深村亦偶爾需求通事。時至西化的現代, 人口稀、工業開發慢的東北反倒幸而保存較多的故舊風俗, 且受文豪筆士頌之為傳統精神與山川靈氣的匯聚之所, 成為道地東瀛文化的最後城池。
100/03/20 位處寒帶、三月中旬的東北還偶爾會像這幾天一樣降雪, 但山形市曾創下 40.8 度全日本最高溫紀錄。聽一位曾久居日本者所言, 在當地老饕「口」中, 山形縣的尾花澤牛排口感絕不亞於知名的神戶、松阪牛排, 那裡竟有泡漢方中藥材的「藥湯」, 甚是潤養。不過對台灣遊客東北仍屬於冷僻路線。
100/03/20 這次受海嘯侵襲的東北名景不少, 如日人譽為三美景之最中的松島、海鮮饕客必訪的石卷漁港、以鯊魚料理聞名的氣仙沼、有「淨土濱」之稱的三陸海岸國立公園等。雪國東北以景攬勝, 然人其勝天乎?何以大都會市民所享用的光明電力, 卻要鄉下人承擔蓋核電廠的風險, 並付出了籠罩於闇恐塵幕的代價呢?
100/03/21 冷戰時由於 CIA 的暗殺行動惡名昭彰, 美國曾明文禁止政府派人刺殺他國元首呢。不過, 美國國務院也已表明「利比利政府已失去所有的合法性」就是囉。(儼然自居為國際警察!) RT @WuyouLan: 應該對卡扎菲實施斬首行動,哪怕派出特種部隊。誅此一人,脅從不問。
100/03/21 [蓍龜云夢] @kenworker 謂:「富士山也蠢蠢欲動,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雖然日本人早知道會有這天,但總也沒想到會在自己這一代遇到。美國那邊,黃石公園超級火山似乎也不太安寧。」來年要是富士山、黃石公園、龜山島一齊發生火山爆發, 我就相信《2012》有 1% 的成真可能性。
100/03/22 核四復建十年後才再現的反核遊行, 由於昔之「背叛者」佔據舞台而陷入分歧:貢寮人與環境基進者痛心失了主體性, 綠民卻鼓舞於「仿造的反核」的復辟, 執政黨約在暗爽急於收割社運的反對黨替其解了圍。環運歷史的教訓可儆:同無信政客演出「大和解」的反核戲碼, 其純潔性已有自受雜色染污之虞耶?
100/03/23 引潘震澤〈在科學世界裡撥亂反正〉:「高達可對媒體的評論如下://我的基本假設是:經營媒體的人是一群對科學認識有限,拿無知當榮耀的人文科系畢業生。或許他們私底下還深懷怨懟,怪自己畫地自限,不肯接觸過去兩百年間西方思想史上最偉大發展;」
100/03/23 續引潘震澤〈在科學世界裡撥亂反正〉:「不過,媒體一切科學報導都暗含一種責難:媒體精挑細選題材和報導它們的方式,創造出仿擬科學的劣作。」另參 PanSci 泛科學 @Portnoy 〈為何主流媒體的科學新聞報導不連結回原始資料來源?〉。
100/03/23 從前可以用 #我是標籤_ 之類的形式來產生中文連結效果, 但後來 Twitter 好像修掉這個 "bug" 了。 :p RT @hildegardtschen: Twitter的#標籤好像不能做中文的?
100/03/23 [雞同鴨講] 日本官方的遇難統計保守嚴謹, 對死亡、失蹤、失聯有一定認列程序。在台灣, 近年則是媒體打電話不接、家門口堵不到人的即當「人間蒸發」, 兩三天沒上班的稱「失蹤」, MSN 幾日沒見有上線的就是「失聯」了。幸好一般記者還不太讀《人間失格》, 否則楊淑君就非僅「失格」囉?
100/03/24 胡晴舫〈孤獨〉有句「記憶是孤獨的唯一伴侶」, 實在是一個人生斷語, 真正浸於孤獨者必然有所體會。人生如蒼狗, 往昔爾後只存記憶, 而在人生過後, 記憶也即消逝。唯有堆棧, 築起一方陳舊的塊壘, 一切也就是循跡踏痕的偶然鴻爪, 在風停雨歇後, 什麼都不再留存了。 (070508.)
100/03/25 摘 @Chyng 〈蝶光〉:「覺得,早晨和深夜漲潮中的海,比起其他時刻,帶有「全有亦全無」的矛盾感;而那矛盾卻又充滿「完全/成」的意象。因此處於那樣的時刻,……會想只聽見浪聲,不去看浪手何時觸及,或超越所謂安全的界線,而自己是否立於那地。」
100/03/25 [掛舊貼陋] 思。〈思緒‧或乃除不盡的原罪〉。普希金。《聖馬太像》。福音惟述, 使命其殷。一九八九。「竹本」。「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信使。Lolita。社會型通用謬論。Bob Dylan。日本神話。「不能」的矛盾。奧羽。仿造的反核。
100/03/26 [有此一說] 澎湖將展開「低碳島」建設計畫, 輿論初步反應正面, 鄙人卻不禁浮起一股疑慮。一個年財政收入沒幾億元的島縣要在五年投資逾八十億元, 漁民大概也入股不了多少佔比, 勢必大都得仰賴中央, 依台灣慣常的地方「建設分贓」風氣, 會否淪為假環保之名、行工程大餅分食之實的陽謀呢?
100/03/26 [有此一說] 要蓋在幾座人煙稀少、生態相尚原始的小離島, 尤讓人擔憂「低碳足跡」(以排碳量計)-「高生態足跡」(以耗用土地面積計)的風能, 因需求大範圍集風場基地整平, 會否造成沿岸景觀單一化、海鳥頓失棲習地的另類生態災難呢?德國與西歐有些環團基於類似理由而反對海岸線風力發電機佈建。
100/03/26 [有此一說] 風能「發電量/面積」密集度甚低的缺點在台灣尤為突顯──發電原理本身的「環保」並不代表發電設備的生產設立維護亦必然「環保」。如水庫發電曾是「環保誤會」, 即因少了大煙囪而長期被視為最乾淨。「低碳島」將起建於澎湖離島這種環境特敏感區, 所謂低碳發電是否也應求循序性驗證呢?
100/03/27 大陸推友提及洛陽的老子有 38 米、360 噸, 鶴鳴山道源聖城的老子更要費 1.5 億人民幣蓋到 99.9 米。觀賞中國史蹟風景片即留意到各處正門外皆立有「入鏡用」古人石像, 且男性清一色為列寧輪廓風, 諸文化名人雕得顴骨嶙峋。看來彼岸正熱的是比大、比高、比重的「聖人」銅像囉。
100/03/28 [掛舊貼陋] 箋。〈囈語‧祂已然失去童貞〉。Che Guevara。意志圖騰。裝飾圖樣。彼生而似常既往, //舊事如蒸如朦。陳黎體。101。太陽。童貞。浪子。杜鵑。賦之形兮莫徵羽。世哂我兮塵蜉豈蹙兮!Guinea。戴奧尼索斯。醉歌。
100/03/29 推上見別人提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書名可譯為《煉金術士》, 我突然想抽出櫃上 Grieg 的 Op.54 Lyrische Suite 唱片來耹聽一番。其中正巧有首幻想曲風的 No.1 Shepherd's Boy, 起首緩步低沉而出的提琴聲裡起伏以挪威人的鄉情丘壑。
100/03/29 1212 年法國牧童 Stephen 幻見耶穌賜諭, 與科隆少年 Nicholas 各領著十字軍童軍, 朝往聖地。途中蹇運不蒙恩寵, 傳說前者之軍受人蛇販子拐賣到埃及, 後一隊行至義大利即裂解中輟。少數人返家, 更多在馬賽被販奴, 約五萬孩子從此無蹤, 是為「牧羊少年幻滅之旅」。
100/03/30 主人常身教, 潛移默化有成。於是, 過勞罷工抗議? :p 看來似乎是家裡電腦的卡槽 power 供電衰減? RT @KarlMarx: 家裡電腦連續幾次讀取照片就會停止作業,並且把記憶卡整個搞壞,用救援程式也無妨救援,怪的是到辦公室的電腦幾乎都可以救回來。這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呢?
100/03/30 [正名之論] 每當政府做出不解特定業態的迂退言行, 網民就常以新「警總」、網路「白色恐怖」、媒體「戒嚴」等狀之。道斯詞者真比對過什麼是真正的威權統治嗎?民主老前輩曾面對的竟只是如此「小兒科」的處境?動輒輕易濫用這些詞來簡化白目的官僚作風, 是否也不經意間輕視了彼時代的歷史重量呢?
100/03/31 綠能發電方式中真正面臨土地(生態足跡)問題是還是風能。太陽能則可改善效率, 目前單位屋頂面積能發的電供不了幾戶, 樓稍高肯定不足。且, 台灣大部分屋頂早都「加蓋」利用了吧? XD RT @octw: 拿「沒有土地」來反對綠能實在太沒概念了,先不說全國每一棟建築的屋頂都還沒利用……
100/03/31 老實說, 這問題難解, 有時要修主機板。雖然有一個 USB 規格擺在哪裏, 但各家實作的產品對供電要求的嚴格度都不同, 可能就只有這麼一家會有問題, 值不值得也要考量。 RT @KarlMarx: 是這樣的話該如何解決呢?卡槽供電衰減?所以該把電腦的usb槽換掉嗎?
100/03/31 二階堂黎人有本推理小說《手塚治虫密碼》。手塚之作少時閱過不下數十部, 除幾部知名長篇, 其短中篇作品更多, 幽默中且深含反二/越戰、機器人社會化、神話與現代性衝突的省思意識, 發揮尤力。短篇比長篇更不受情節合理鋪排之限, 非惟小說, 漫畫亦然。大師的許多作品在版權年代反難復見了?
──‧──
【最新微網誌:維克拉倫@推特(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