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Vol 4. state of mind. 另一種的非抒情。 | ![]() ![]() |
||
[A哲|A論|B政|C社|D圖|E抒|F寵|G競] | ||||
感 受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A論1_論性的分別 | ![]() ![]() |
||
[by Peter_Lin|Test board|Re: 性的分別?|Fri.Feb.12.06:31:43.1999] 在生理解剖研究裏, 發現男女性徵的形成相關於腦部一些區域不一的分 化程度. 前一篇的原文寫得不夠清楚, 本來當中的"組織體系"指的應是 認知的心智運作對於概念的組織機制而言. 正如 柔軟 所說, 男女在腦 部各區域分化的程度是有所不同的, 像有項腦電圖研究顯示出, 於朗讀 時, 男性只用到半邊腦, 而女性則兩個腦半球同時運作; 以腦的比例來 看, 女性的胼胝體較男性發達(所以她們的兩個腦半球較男子更能溝通? )... 這可能是先天的遺傳因素, 及後天於性別的社會性角色之要求而起的適 應性作用, 造成腦細胞各部於神經網路連結的狀態有了一些差別. 不過於生理分佈機能上的差異, 會造成心智運作的機制也有功能上的差 別嗎? 姑且以 Unix 與 DOS 平台類比, 各別用一段程式去檢驗一組概率的觀 測值是否遵從威布爾分布、或者列出某個邏輯函數各變元組合的真值表 (這些只是要以極抽象的形式避開牽涉到主觀偏誤而舉的例子). 可能原 始程式碼要部分改寫(也可能不用 :), 在執行時則須譯成兩個系統各自 所能執行不同的二元碼, 而其依賴的作業系統與硬體的元件與介面、電 子脈衝信號的流動等的細節也會有所差異. 最後我們由兩個系統可獲得邏輯形式相同的輸出(不論畫面的呈現樣式) --這也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原因則很單純, 程式碼在運作時, 雖然經歷 過前述在"體質"上的差異(比之兩性腦部生理上的差異), 但程式運作與 編寫的邏輯架構、演算的法則卻是一致, 在因果律的前提下, 結果當然 相等. 而在實際課堂上, 兩性對於概念要求極精確化的學科--如數學幾 何、計量統計等的題目解答程序與結果上也不會有實質上的差別吧. 當然, 真實的運作內容仍是智能方面的研究者所探討的主題, 上述認知 的計算論觀點也早為神經網絡結合論者多所質疑 (而後者也是在尋求一 個一致的構造). 到底男女思維上的差別, 在社會適應層次、解剖的生理、認知程序的機 制上, 是孰輕孰重? 又真得存在思想內涵本身的"本質"性差距? 或者兩 性於因應不同的情境條件而演化出細節有異, 但仍能保持概念之機能性 上的一致性呢? 若前者為真的話, 那我以為把男性與女性給分別列為不 同的智人亞種可能會是更為適當的分類.(這好像犯了太重"人本"態度上 的偏差了. :) 以上疑問, 也許尚有待精密的神經心理學界、經驗的認知科學界、與人 的社會心理學家等的共同努力, 才能求出一個大概上於心於物都較周全 的解釋. 至少以程式演算作心智模擬的認知科學家與電腦論者, 在自己 所利用的機器性能的領域, 還有得奮鬥呢! 至於古往今來的諸偉大哲學家們, 則除了偶爾點出自以為是的男女有別 之外, 好像從不曾認真思索過基本上的兩性思想差別在否. 可能也是因 為'他'們大部分是性別上的既得優勢者吧. :p ──‧── 到底人性是生理的突現偶然, 還是生理機制決定並操控之呢? 我是一直 對於人格與人性的組成, 是由微觀的控制系統之遺傳構造、電化學作用 主導, 還是由心的認知表徵即可支配神經層次之網路平行運作的機制等 有所疑問, 當然我沒這方面的背景, 只是外行人由思惟的角度希望能看 得清楚一些, 並得到更多的啟發. :) 在人類文化學的角度上, 或許關鍵處在於到底前述的兩種方向, 於 sign 與 symbol 的處理上, 誰先賦予了真正的意義與概念: 是化學系統能由 無意義的 sign 逐步組成有意義的 symbol? 或者是較為形上的認知體 系即給 sign 類型化 symbol 的作用? 等到這點釐清後, 大概生理的化 學作用的主導/從屬性質更具有思想性推理上的價值的. 到底是微系統的生理化學, 還是總體的意識體系, 在決定人格的組成性 上, 起的作用較大呢? 我是寧願以人於性格的表現、思惟的結構, 來定 義"人"的... , 至於生理機制的影響則屬於不言自明的'天賦', 其對於 "人"的賦義為後設的隱義. @octw 引用有 @fauzty 的推文: "說到網路聊天有無意義這個話題,端 看「意義」的定義。說穿了蘇格拉底只不過特別愛與人聊天,不過他聲 稱是「愛好智慧」。計算機科學界的聖杯之一 Turing test 也只是個 聊天機器人。假如一段文字署名李家同,其實是AI寫的,那豈不妙哉。 " 這正好關乎一個雖簡單但幾十年來一直受到辯論的認知科學根本問題 /毛病. 首先, 所引論證要成立, 得等到 AI 系統真能寫出李家同或蘇格拉底般 的文章或對話品質, 才具有(能)進行評價的"意義"。逕將聊天、意義與 智慧的過程隱而不察, 直接做出"等同推論", 可能產生衍義過度的瑕玼 . Turing machine 的概念畢竟只提供一個"輸入-輸出"判斷式邏輯架構 ( 我們現在用的電腦都算是 Turing 機器的實作) , 意義體系仍有賴於後 設脈絡思惟系統之建構推估方得呈現其相. 不少計算機論者忽略了一件 事: Turing 當初的計算機心智模擬實驗設計(Imitation Game) 要求受 測者於兩個未曾謀面的通話對象中判斷出"誰是電腦?" 其本身即預設了 一個非對稱回饋性的陷阱: 真人在回答受測者的提問時假裝成是電腦在 回話, 要比電腦或 AI 系統模仿人腦的真實反應實在容易得太多了! 由於測試條件並未能於現實技術水準下獲得齊準化, 所以 Turing test 從來無法在嚴謹的學術實驗裏讓受測者'誤以電腦為人腦'. 要不然的話 , 我就可以反過來宣稱: "敝人這系列推文只不過是在鍵盤上隨便做的 無意識亂打亂敲, 但於宇宙機率下恰巧於這個最偶然的時刻, 不小心在 推特版面上堆疊組成幾個'看似'有推論意義的句子罷了!" 見著此番說 辭的你可會相信? :) 這般詭辯--"你無法確定網路上跟你聊天的是不是 一隻狗"--顯然違逆於主體的認知經驗, 而主體是否能'去意識化', 才 是在社會化個體同個體溝通層次上評價其"有無意義"的一個關鍵. (The 4 paragraphs above are appended from Tweets 11/30/09.) ──‧── 關於前述所提計算機平台的論理, 由於依賴於'既存的邏輯結構'這個大 前提, 所以該種推理受到嚴重的質疑, 像是"人工智慧"(AI)就是在這種 理論下發展出來的, 但是現在可沒人相信 AI 可以擬似人類頭腦的運作 的. 不過 AI 不受演化體會疲乏的限制, 也有人說它給未來的結晶機體 生物有了個開端... 其實計算機結構細節不影響最後的邏輯計算結果的預期, 也是在表明演 化上除了"分化"的驅向外, 尚有"中心化"的動力在. 這個假說造成了物 種於屬種漸繁之後, 在到達生存區間的飽合時, 則種的數目將趨向平衡 甚或減少, 這在恐龍與現代哺乳類的演化史上都看得出來. 在人種身上, 則只要訊息交換/交通的系統足夠發達, 且種的遷移能力 是自由的, 則: 1) 種的數目在會合的競爭下, 會隨著種在演化上的減緩達到一個不 再增加, 甚或減低的數(所以現代人種只剩一種). 2) 剩下的少數種, 生理上演化的速度會變慢, 但由於已滅亡的種所 釋放出來的生存空間, 其個體的數目會大增. 而於各地再演變出 各種於現代體質意義上的人類亞/亞亞種的分類(俗稱的"人種"), 其變異程度也將不會太大, 由這些新的不同次位人種要再演化出 新的生物分類上'種'的可能性趨近於零, 除非環境發生鉅變. 3) 雖然配子生物會有雌與雄兩性上的分別, 彼此在基因上差異的程 度或許會超越亞種間的程度, 但除非各自能演化出全然新的種出 來, 不然"中心化"的動力, 會使兩性的基因不會演化到無法交換 的地步. 主要是因為兩性間的基因交換能力是超越同性間的交換 能力的, 所以雌雄不能分置種, 演化上在構造的細節差異, 短期 內並不會影響到種的一致性. 這種論點, 其實運用在思考運作的層面來看, 則表明了人種或兩性間在 組織的差異性存在, 並不會使他/她們在共同行為的表徵與程序會存有 實質的差距. 不同(體質上)人種或性別上, 於接受"邏輯"化的訓練後, 都可以表現以同等的方式作其思考上的運用, 像是數學上不證自明的" 公理"是他/她們間都可共同接受無礙的. "中心化"的驅力使得兩性在 歧演上的細微變化不影響其所以為同一'種'生物的"種性"與生存型態的 . 而如果屬於生物學分類上的不同物種, 則無法作此相同的期待與推論 , 因為不同種之間, 並無那個短期的同向動力. 這就如同由平行電腦所建構的類神經網路, 也是可以經由集中演算的單 一電腦來模擬出來的道理, 在表相與輸出結果上類似. 不過, 模擬的效 率會慢得多(very!)就是了. 這種類比還只是偏流吧, 其說法也過於著重在生物求生存於行為科學上 的'目的性', 以及外部行動之表徵性優先於內裏的化學運作機制, 論證 方式上也較偏於程序式的認知理論. 以上不過是提出一個另類的想法.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50 ] [Login: **] [Post: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A論2_唯心/物、二元論 | ![]() ![]() |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 調戲的光菱 ζ’), 信區: Test 標 題: Re: 我討厭類神經網路學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Tue Feb 23 06:11:04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心智之運作可從腦部神經的化學作用加以解釋的主張, 認為 心智的變化在神經的層次上都可以找到明確的根由, 這種論 證正是典型的 identity 唯物一元論者的想法, 也是大多數 鑽研物理的科學家所受訓練的思惟所使然. 唯心的思想家則 同樣認為心智與物質的世界都是一體兩面的, 兩者是真實的 相對性觀照, 但其主張唯有內心所表徵的世界才是絕對真實 的世界, 一切外在事物, 全是經由心的反映而方能表現其存 在. 對於唯心論者而言, 思惟的表現中, 腦神經的運作只是一部 分的印象的對外投射. 心的定義本身是完全的、自足的, 任 何器官組織體的運作「觀察」所得不過是其範疇中的「相」 . 不過, 人類於實務生活中, 偏偏又極為依賴於物的操作與 呈現格式來認識並接觸世界的其他部位... 至於唯物的科學家則以為在實證上, 人腦的運作確實可以說 明認知的組成, 甚至先天缺陷、生理疾病、精神病徵對於心 理的影響, 證據非常充足. 由於他們對心智的定義, 比之腦 部運作的定義無甚差別, 主要的疑難即出現在心之概念的歷 史性、不同學門間的差異與模糊化的性質, 且其對於腦生理 又尚不到真正全盤熟透的地步, 故所定義心與腦兩者的範圍 與相互作用存在著「不明」的模糊地帶. 此點正為唯心論者 質疑有自圓其說之嫌. 若以實驗證明的手段來「確認」兩種想法的臧否, 則又因使 用的方法/手段對於心/腦間的範疇與形式, 趨同於唯物論者 的觀點(因為該等方法通常即「科學」上的方法), 犯了論衡 的秤子從起始即沒調到平衡之立基(base)上的偏差. 是故, 其雖可以不斷地以符合物質科學求理的方式來證明唯物論點 的「實用」暨「正確」, 但卻無能調和定義範圍上的 gap ( 本然的出發點不公) , 故雙方不會對心物本質產生一交集的 共識. 心物二元論者, 則承認這個 gap 的存在, 作其機械觀與意 識的自我領域之協同運行的相互性思考--至少思考本身無法 否認主體在「思考」, 亦無法由邏輯的角度否認人是在脈絡 世界的範疇(scope) 中運作其腦力. 兩個世界之一致性的追 求則是其探究的真理同出發點的條件所在, 由此即產生了諸 多的論理與主張, 這些就不是這個 thread 談的焦點了... ‧‧‧‧‧‧‧‧‧‧‧‧‧‧‧‧‧‧‧‧‧‧‧‧‧‧‧ 有種二元論主張心由腦產生, 且能影響腦, 但基於心是腦組 織的「突現」(emergent)性質, 其不會與頭腦的任何物理性 質相近. 強硬的唯物論者, 認為那個性質的心智作用, 如果 能化約為組成物的理論, 則心的運作還是可以腦的化學運作 解釋的, 所以又回到了唯物的一元論, 很多科學家可能會根 深柢固的採用這種說法. 這是由「物質」的層面來看. 康德的二元論則由「理性選擇」的角度來解答這個 gap 的 存在: 自然科學的學者或唯物論者以物質的理論, 由「客觀 」的角度看世界, 則心智作用可以腦神經的作用加以明確地 化約說明; 而在「主觀」上, 人類的自由意志 (「行為選擇 」的存在) 也是「真」的, 所以在主體的生活觀點上, 心智 有其獨立性, 是與腦的作用分別的. 這種想法即是由「經驗 」的層面承認主觀/客觀角度的並存, 所以只是採用的觀點 不同而已. 而並存的實在性, 則還可以因果的斷鍵、emer- gency、物質鍵的集合律等加以申述的, 其實這些也為現代 物理學的因果論論衡所討論. -- 由以前PO的〈純綷的感受〉一文, 大致可看出彼得對此 的態度是偏向於後者的... 中間偏×? 心吧.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tml-222.tpml.edu.tw ] [Login: **] [Post: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A論3_由主體性論自殺 | ![]() ![]() |
||
[by Peter_Lin|Test board|Recompose:|Orig.Wed.Feb.24.07:26:33.1999] 1 有人的親友自殺死了, 他覺得恐懼, 因為「不理解他選擇死亡的理由, 也不理解自己活著的理由」。這樣的恐懼何來呢?即由於人與人間的「 不了解」, 就是因為人們之間有所不同, 所以這個「不了解」自始就有 存在的必要了,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人「際」之別。 人是一種動物, 動物之所以活著為其本能的一種遵行, 而人類個體的自 殘看起來像是他想要改動自己的命運軌道, 這是無力之下的一種選擇。 不過, 就物種整體來看, 無生存競爭力的個體之消除, 正可以空出新的 區間給新的生命作為成長的空間。生命個體若不尊重自己的既有「存在 」, 就生物的整體性來看, 其實還是沒有什麼命運上的改變吧? 一般會自殺的人都有種種理由, 而為什麼想死就要有理由呢?有主體性 思考的生物才會為此而煩惱吧, 純粹獨立的客體則其生滅唯從天之意了 。這兩者最後都是回到了演化的集體性層面, 結局又有什麼真正的區別 呢?思考「生、死」的價值大概也是一個個體行「自我慰藉」的思想手 段吧, 誰叫我們這種生物偏有了這種能力! 鄙人曾謂: 「至少思考本身無法否認主體在「思考」, 亦無法由邏輯的角度否 認人是在脈絡世界的範疇(scope)中運作其腦力. 」 有思考才顯現出主體, 對思考的有意否認反而洩露了其主體性的當然存 在。一個人「活著的理由」也許不需什麼高尚之處, 我們都活得下去; 至於認為自己沒「活著的價值」, 其實即是在與其主體性作抗爭, 甚至 以為惟有以結束思考的終極手段──「死亡」, 則其主體性才得以消滅 。但是, 若這個時刻真得來到, 則物質的軀體終底歸於自然演化之下, 所謂個體之自行改變命運的手段, 恰使其回復到了生命全體的運作範疇 之中了。 也就是有思考, 才代表主體性的存在, 若是要使主體本身顯得與客體 ( 相對於主體而言) 有其不同而施以執意的手段, 卻反顯得有所多餘── 大自然裏的野生動物顯然不做這樣的無謂思考。此時, 求一人生態度的 方向, 並推及於人際間的共業, 也許正是人類之所以會對思想的集體歷 史做出取捨與整理的動力之所由來。如自然主義哲學家之摒棄道德律、 訴求於全體回歸於自然因果律的共存, 經濟歷史性的基進社會主義者在 共產天堂的夢想中要求以主體性的壓抑來創造全體的更多福利, 而自由 主義實踐者卻又汲汲於追求主體性的剩餘價值……, 這些企圖的目的, 不外是為群體求取一個可以共赴的完美命運軌道。渠等和個體的「求解 脫」思考又真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呢? 行動有時反而比臆想是更不實際的:「自己結束性命」, 就主體尚存時 , 可以「幻想」成是在追求主體性的歧異;而就客體與全體的角度言, 當那成為行動時, 他不過是在移動生命軌道的「幻覺」裏毀滅自己的主 體性呀! 2 就一個自殺者的「幻想」主權來論, 他願意放棄自己的性命與肉體, 但 卻能在最後擁有了將思考化為具體行動的權力。就外界的觀點, 其中看 來似乎有些矛盾, 鄙人則以兩種不同的屬性來看待這種差距的源起。 主體性具有兩種明白的性質──「獨立性」與「擴張性」, 這兩者是可 以並存發展的。一個人的獨立性強, 則認同自我的傾向與客觀觀察的力 道越強(像是越不會在心理上依附於特定的政治意識型態或政客);擴張 性愈強, 則利他的動機越強, 所以愈能以「同理心」看待事物, 如慈善 事業的發願是。而當擴張性強大到能壓倒獨立性時 (有可能其時獨立性 並不弱, 甚至很強) , 則犧牲小我, 完成大我的高尚行為就發生了;獨 立性太強者, 則可能成為孤癖之人, 至於太弱者, 則易成為人云亦云者 ;若兩種性質能均衡發展到一定的強度, 則一個心智極健全的完人才會 出現的, 如千古所仰的聖之時者! 由社會上的自殺之例而言, 又可以說明一下這兩種性質於不同情境下的 面向與相對性──這表明了它所具有的動態性質: 新聞常見為情愛而自盡的人, 可能是因為他在戀愛時其「獨立性」減弱 或持平, 同時「擴張性」卻只朝特定面向加強;在該面向上也只強到能 多容納一個異己(即他的愛人)而已, 莫非所謂「自私的愛情」即由此以 稱!?就是因為其單面向的擴張性扭曲性地相對大於獨立性, 才會在不合 己意(而更加削弱其獨立性)時走向了自殘之路。 至於憤世嫉俗者、與社會格格不入者, 則其「獨立性」特強、特別地孤 絕!「擴張性」的發展卻非常微弱。此種極端的不均衡現象, 使得他的 主體性的「自覺」面臨被撕裂的危機, 嚴重的話, 可能就會採取足以消 滅與主體性糾纏同在之「不快感」的手段──自殺;或者不願面對他的 主體性而逃避其自我的面貌──他發瘋了, 連與社會勉強相處亦不得其 道。還有些既自戀、又唯我的瘋狂藝術家, 或者在總統府前自焚、留書 譴責社會對不起他的無名男子, 皆可為其例。 因此, 像是「生命線」等機構的電話協談服務, 其目的就是要在經訓練 人員的開導下, 可以幫助詢問者提升其「擴張性」:還是有人關心我的 !及/或減輕過烈的「獨立性」:我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啊!這樣能使 個人與群體的鴻溝縮小, 自絕的動機暫且減弱。不過若要求兩種性質能 進於更進一步的和諧, 則顯然需要更長久的輔導與努力。 想要消弭一個人的自盡動機, 就得由獨立性與擴張性兩者去根據情況來 做調節, 不明所以就多管閒事、反而越管越糟的事例, 可能就是搞錯了 調整的標的與方向, 才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像是一個剛被離棄的女 子, 可能自殺的念頭才在縷縷思索中浮起一股, 還沒那麼強烈, 打個電 話給閨中好友尋求安慰, 結果其朋友也以「過來人」的身分述說昔時心 痛的經驗談, 若不幸與該女子的主體性起了覆疊強化的效應, 反而會在 不經意中加強了她自殺的動機。對於一個人尋求自盡的信號的注意也是 滿難的, 所以受過專門訓練的輔導人員(協談、心輔諮商、心理醫生等) 才應有這個判斷的能識。 那麼, 你再敢遽爾斷言, 自己是一個獨立性強或擴張性強的人嗎? Link: 「自私的愛情」=cf. 筆記'embedded':〈愛一定是自私的?〉 「至少思考……腦力. 」=ref. 〈唯心/物、二元論〉:「心物二元論者」段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A論4_由主體性論人類的開化 | ![]() ![]() |
||
[by Peter_Lin@Palmarama|Test board|Recompose:|Orig.Thu.Feb.25.07:32:42.1999] § 節 次 □ 演化式的成長 □ □ 開化之於原始 □ □ 獨立性與擴張性 □ □ 大我之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化式的成長 □ 我等智人的生理長成, 由胎兒、經幼兒、過少年、到成人, 這可能也反 映出人類心理之由動物的獸性發展至於人性的一個演化歷史的留痕…… 幼兒初期尚無法分辨「夢」與「現實」的差異, 對「它」 (英語中正好 以 "it" 來稱嬰孩) 來說, 主觀之意識建構的圖像尚不到可以明白區分 出客體的清晰度。隨著孩兒的成長, 則小孩子對於「主體」與「客體」 的辨別能力逐漸成長, 則對於思想與物質世界也開始懂得分別。 很快地, 幼兒能從鏡中分辨出自己, 而動物中除了較高等的靈長類外, 大都不具備這種能力;大象會排斥對於同類的骸骨的直視, 但仍無法由 水中的倒影辨認自己。這個差距在心理上正好用來解釋「自我」觀念的 存在/無, 而自我也顯然具有演化的性質在的。 幼兒狹隘的對世界的經驗叢, 使他們無法確實認知「死亡」的意義, 但 當他們看影片想到裏面的怪物會把人給吃掉, 若類推到自己處於同等情 境時, 也會感到恐懼──這種現象正是其逐步成熟的自我, 已能把主觀 的「我」的消逝, 視之為「主體性」的消滅, 也對於「主體」不見後之 「未知」的世界(即沒有「我」的世界)感到茫然無措的緣故。成人則對 於主體與客體的差別性及「自我」的不再存在會感到「(一生)經驗」上 的難以接受──但成人儘可以創想宗教上的極樂世界來幻想「我」的保 存──而畏懼已有明確社會性意義的「死亡」。 相比於沒有自我意識的「物」來說, 「主體」與「主體性」是需予以進 一步辨述的觀念, 這樣人類才能在主體性上與之作出區別, 至若「主體 」只能是與「客體」相對的概念。 □ 開化之於原始 □ 由基因的層次來看, 現代社會所謂的「開化的文明人類」與僻遠部落的 「原始部族的人類」, 確實無具體的差距。而由原始部族可以為較開化 的人所同化, 學習而得新的技術技能、生活工具、社會的組織形式、並 適應於城市生活的價值觀, 儘管程度上會有些差別, 但該等「學習」─ ─可內化的調適機能──的能力之具備是無所疑義的。若把其他的靈長 類動物施以同樣的訓練、教導, 除了少數幾種在手工上的初級技巧的「 模仿」(僵化的記憶性反射, 也可視為一種基礎性的「學習」), 我們並 不會期待牠們將能成為開化社會之一個具有生活關聯性的成員個體, 更 不消提牠們會具有完備的感知、記憶、思考、語言等認知能力。在主流 心理學的機械觀, 把這個差別歸到負回饋的外顯行為的進化發展機制。 以上所述, 先說明了當代較原始的人類群落在演化進程上實具備了完整 的(人類式)社會化學習能力與同理力, 待證者不過是他們在組織與心智 成長上和開化文化間的差異。這些為以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的心 理分析理論、社會心理學與社會生物學為基的演化暨成長的發展理論的 討論內涵, 其具體內容像是對於各個運思期、階段論(!/?) 、先天/經 驗發展派等等的看法, 也曾論及不同文化/開化程度的人種之間於不同 性質/面向下之發展階段的分布型態與投射模式等等學術解釋……, 不 過那是另一個大題目了, 就不在此多提了。 對於夢與現實, 幼兒隨著主/客體的清晰度(於其意識界)的成熟, 其「 辨別」能力不斷的成長;而不同部族或民族間在這方面的發展落差, 則 應視他們看待夢的重要性、內在同外在心靈的聯屬性、甚至於夢所能反 應現實情境的程度等項而觀察, 這些就屬於文化層面的影響了。主觀與 客觀的對立在人類的社會層次上應視為文化差異下的態度問題。 人類的生化系統所突現的心智屬性, 使我們能感受到「自我」, 至於主 體的「主我」則是自我與外界互動的呈現。「自我」即是意識的中心, 潛意識則常把動物或自然物的外在形式(form)轉變為符號(symbol)。由 於「被壓抑的本能是文明人的威脅, 放任的本能卻是原始人的威脅」 ( 榮格語) , 自然界的異物與人們在本性上所具有的差距, 使得接受牠們 的靈魂──使融入我們的心靈, 是一種可抵制威脅的「心理補償」。所 以在原始部落中, 動物常以具異能或助人的形象來表徵。 至於心靈乃是意識與潛意識的整體, 「我」的統覺既是整個心靈, 也是 心靈的核心, 「我」的調和也就是藉由夢與現實的外徵──透過意識的 「自我」──作調節的性能了。真正的佛教修行者的工作, 則在追求「 超越」自我(意識的界限)之上的「虛我」的直覺感通:所謂空間的超感 知, 「我不是我、我又是我」, (邏輯形式之)範疇和合阿賴耶識的圓融 與一致的境界。明顯地, 哲學的主體與佛家的心的集起, 在精神 (心、 意、識) 的層面上是不同的。 原始人對於動物的所謂圖騰式認同, 夢與現實的所謂合一, 其實是上述 「概念」與觀察主體的隔閡不清所產生的混淆──主體性為自我的擴充 , 主體為溝通之介面的表現, 對異物心靈的接受(或謂「想像」)則是下 意識地對於人們心靈的填補作用。對於文明人而言, 其程度常僅止於情 感上的認知, 就如你我把寵物視為家庭成員, 其死時或有如身受 (心靈 之傷), 但我們還是知道(基於意識之作用) 死的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啊! 除非生命個體死亡, 圖騰物的消亡並不能代表社會性個體之主體性的消 滅, 然而其中的暗示性卻是不用迴避的。 【註】Discovery 頻道在 8:00PM, Tue. 播出的《石器時代的人類》節 目或許可以幫助觀察一下該等情境, 當然它沒這裏所談的那麼形 式化。 □ 獨立性與擴張性 □ 主體性具有兩種明白的性質──「獨立性」與「擴張性」, 這兩者是可 以並存發展的。一個人的獨立性強, 則認同自我的傾向與客觀觀察的力 道越強(像是越不會在心理上依附於特定的政治意識型態或政客);擴張 性愈強, 則利他的動機越強, 所以愈能以「同理心」看待事物, 如慈善 事業的發願是。而當擴張性強大到能壓倒獨立性時 (有可能其時獨立性 並不弱, 甚至很強) , 則犧牲小我, 完成大我的高尚行為就發生了;獨 立性太強者, 則可能成為孤癖之人, 至於太弱者, 則易成為人云亦云者 ;若兩種性質能均衡發展到一定的強度, 則一個心智極健全的完人才會 出現的, 如千古所仰的聖之時者! 由社會上的自殺之例而言, 又可以說明一下這兩種性質於不同情境下的 面向與相對性──這表明了它所具有的動態性質: 新聞常見為情愛而自盡的人, 可能是因為他在戀愛時其「獨立性」減弱 或持平, 同時「擴張性」卻只朝特定面向加強;在該面向上也只強到能 多容納一個異己(即他的愛人)而已, 莫非所謂「自私的愛情」即由此以 稱!?就是因為其單面向的擴張性扭曲性地相對大於獨立性, 才會在不合 己意(而更加削弱其獨立性)時走向了自殘之路。 至於憤世嫉俗者、與社會格格不入者, 則其「獨立性」特強、特別地孤 絕!「擴張性」的發展卻非常微弱。此種極端的不均衡現象, 使得他的 主體性的「自覺」面臨被撕裂的危機, 嚴重的話, 可能就會採取足以消 滅與主體性糾纏同在之「不快感」的手段──自殺;或者不願面對他的 主體性而逃避其自我的面貌──他發瘋了, 連與社會勉強相處亦不得其 道。還有些既自戀、又唯我的瘋狂藝術家, 或者在總統府前自焚、留書 譴責社會對不起他的無名男子, 皆可為其例。 因此, 像是「生命線」等機構的電話協談服務, 其目的就是要在經訓練 人員的開導下, 可以幫助詢問者提升其「擴張性」:還是有人關心我的 !及/或減輕過烈的「獨立性」:我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啊!這樣能使 個人與群體的鴻溝縮小, 自絕的動機暫且減弱。不過若要求兩種性質能 進於更進一步的和諧, 則顯然需要更長久的輔導與努力。 □ 大我之道 □ 有修行者宣示我們可以「放棄主體性, 也就沒有死亡與對立性的種種問 題了」。只是如此一來, 我們也就不成所以為「人」矣。在失去主體性 的大前提之下, 道的探求反而無甚必要。對於「大我」這種綜觀底下眾 多的主體與客體的對立/聯同行動, 又越出前述的個體之主體性的考量 , 而屬於大的群體互動行為的領域了。 在群體生活中, 人對於種種課題, 如道德、人倫、經濟、環境、生態等 總會產生種種的「要做些什麼」的念頭。這些念頭的源起在某個歷史的 階段曾使得生活環境受到了破壞, 在歷史的其他階段, 其主動性卻又使 我們能觀注到環境的變異而想去糾正過往的作為。對「無為」主義者來 說, 一切的破與立皆起因於諸般念頭的造業, 若自始就捨棄了它們, 不 就無煩也無憂了嗎?但是要放棄所謂的念頭, 與人類目前主流的科學/ 格物的利用觀點相較, 不就得先說服我們:「作出改變, 去尋回自然之 道的本貌」, 這不也是一種相對性的積極作為嗎?而與維持現狀的不作 為相對, 這不又緣起了另一種「返回的念頭」?敝人因此以為「無為/ 有所為」其實是一種相對性的觀念, 不可偏於任一而一概而論。 在人類懂得關心並組織社會後, 同理心趨於強化, 「擴張性」即成為主 體性的一個主要性質, 也是社會體系持續演進的動力。欲以棄之, 則唯 有人性之完全變態, 絕滅其性質, 則往昔古賢所「期待」的社會之初始 狀態 (initial state), 方能以「重新落在幾乎不可能復現過往時空下 的演化情境的相空間(phase space) 集合之內」的形式而「回歸」── 但是不管怎麼求其「無為」, 要成為返回到從前那個狀態的時空吸子的 可能性總是極微渺的。 只要人類還有追求理性演進的意念, 我們所本賦的心智的活力、外向的 探求力, 自然地會生成創造性的觀念與趨力。如同在野生動、植物的競 爭與共生的交替作用、動而愈動的生存系統之下, 不停地往生存區位平 衡掙其競合的諸多生物, 當環境因素的變化已逾越現生機能的侷限時, 也是要以「變異」的手段, 才能有繁衍下去、維持其生命力的希望。全 然的「靜」的生命質素, 自從在太古元開始其躍動之後, 其「動」的韻 律即與自然物理的法則同步;演化到了我們這種地步, 惟以特賦的「心 」的能力, 去體會到其脈動、且發揮以感受的潛力, 則已經過於摧殘環 境的智人種, 才能有一絲喚醒返歸自然之道的本能的機會。 算是以「為」成全「無為」的功夫嗎?最基本的無為是不出生、也不存 在。至於對於已類化、投入現象界的吾等, 外表的存在形態是內心意象 的、又屬於具象的──即內在的涵蘊發而為觀照、呈現於心內構成的豐 富表情。終於, 在理知與意志之外, 無關心(uninteresting) 的「感情 」, 同時體會了 1) 感官的形式之秀美, 與 2) 直覺的奇偉之壯美, 則 有意義的對於世界/生命的「善」的價值(或康德謂的本初道德)──即 純粹感受的標的──得以塑造。 上古的有道者述其方法為,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 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我想成這是道家的本來的世界觀的形貌: 「白露沾野草, 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 玄鳥逝安適?」(出《古詩十九首》) 吾既生, 往而物移, 時之不待回。莊子有比干戮、惡來死, ……陰陽錯 行, 天地大台亥, 於是乎有雷霆、水火之焚槐……等語。無辜者之處天 地, 主體與世情之相摩, 危險並生;果絕性迴避以救其性命乎?境既已 變, 何妨體劫判道, 與時推移, 持之心性之動靜感受哉。【參此註】 -- 靜而生動, 動中亦可觀靜…… 道之道, 是有不同的角度與途徑的相對性視界的。 -- ◇ 皮特‧林@PalmBBS (理性之鬱 ζ’) ◇ ____/| 台大◎椰林風情◎站 『假象的 錯愕的面容,窺見而得真實』 \ o.O| 《電腦漫談|PC板》 ν=(_)= ∮ 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 ∮ U ◢BM鞠躬◣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210.71.60.254] [Login: **] [Post: **] Link: 符號(symbol)=cf. 筆記'writing':〈符號 ──Signs & Values〉 主體性的消滅=cf.〈由主體性論自殺〉 「自私的愛情」=cf. 筆記'embedded':〈愛一定是自私的?〉 「擴張性」=前文 "□ 獨立性與擴張性 □" 段 純粹感受=cf. 筆記'writing':〈[筆札] 雜「思」 — 純粹的 感受〉 【參此註】=cf. 筆記'writing':〈[筆札] 雜「思」 — 引註 〉:「補註拙文」段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A哲1_「憂鬱是我心的一個屬性。」 | ![]() ![]() |
||
作者: Peter_Lin (maya 與意志十字鎬 ) 看板: Test 標題: [ded91787] MacDonald's Hello-Kittys 時間: Sun Aug 15 07:31:13 1999 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temp-file/ 那個 M_kitty[1-5].JPG 即是... * 「憂鬱是我心的一個屬性。」 * 所欲觀察的世界, 是剝離假象去尋那真實底蘊的世界, 乃我的統覺而感知的能力範疇, 即是所謂「視界」的相域。 客觀, 為實現於形相的表現。 私者之知性的設定域, 於現時空下受到事件集合的歷史經驗所拘限; 「理性」認知於面諸象徵的隔閡, 同心靈的集聚力量於遂行溝通「我的視界」的成份之時, 復以純粹與萬物隳象的纏雜, 心之感知乃掙出「憂鬱」的性質 ──一種與「理性」互為襯托、互為動機的屬性。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 皮特‧林@PalmBBS (理性之鬱 ζ’) ◇ ____/| 台大◎椰林風情◎站 『假象的 錯愕的面容,窺見而得真實』 \ o.O| 《電腦漫談|PC板》 ν=(_)= ∮ 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 ∮ U ◢BM鞠躬◣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64] [Login: **] [Post: **] 作者: Peter_Lin (maya 與意志十字鎬 ) 看板: Test 標題: Re: 憂鬱是我心的一個屬性? 時間: Tue Aug 17 05:11:50 1999 ==> crazyhorse (完全沒必要) 提到: > 這篇真的太深了....看不懂.... > 彼德兄可願為小弟開示? 這篇可算是其所附簽名檔的一個「宣示」, 一個模糊的 聲明。自是無庸多作解釋吧... :) 不然, 參閱下面數篇舊文可也: 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Struc_Reason.htm 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Board/Test/00index.htm#[筆札] 雜「思」 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Moonlight_Night.htm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45] [Login: **] [Post: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B政1_台灣與中國外交情境模擬之一例 【邊緣緩衝篇】 | ![]() ![]() |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愚者與 Imi.boy ζ’), 信區: Politics 標 題: 台灣與中國外交情境模擬之一例 【邊緣緩衝篇】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Mar 19 05:31:10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目 錄  ̄ ̄ ̄ ̄ ̄ ̄ ̄ ̄ ̄ ̄ ̄ ̄ ̄ ̄ ̄ ̄ ̄ 一、前 言 二、台灣之外交立場 三、地緣的戰略位置 四、情境模擬──衝突 五、衝突的預防──友好同盟條約 六、強權的挑戰 七、台灣的中立化 八、結 語 -- 『耶!我們獨立勝利、成功了!』 『然後呢?』 『……』『 我等一下再想一想。』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53 ] [Login: **] [Post: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愚者與 Imi.boy ζ’), 信區: Politics 標 題: 一、前 言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Mar 19 05:32:44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一、前 言 主導世局者總為大國,如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海權帝國──大 不列顛,二十世紀的全面性的超強──美國。 西方在台海三角關係中,是以《美日安保條約》為防衛機制 的基礎,以東亞的新強權──中國為擬制對象。對在此防衛 限定範圍內(不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台灣政權而言,「弱國無 外交」的國際現實,一步一步進逼而來。 李登輝總統於去年(一九九八年)九月初曾以我們要跳脫「三 強格局」,把大國外交稱為「變動無常的現象」,「這些策 略是騙人的」,我們(特別是媒體)「自己嚇自己」等語,作 為對自己的「鼓勵」。 不論李總統對於中共「高姿態」的抨擊火力夠不夠強烈,至 少他承認了我們是「小國」。 二次大戰後,國際外交局勢的大原則是於強國勢力範圍的劃 分下,追求地區性的一定的「均勢」。小國與依附國家或者 採取親美/親蘇的偏向立場、或者嚴守中立、或者組成無拘 束力的鬆散的對話機制(如第三世界、歐洲安全會議)、或者 集體防衛機制(如西歐的北約、東歐的華約),在維持軍事力 量的平衡下,主要國家間不會發生直接衝突,除非大國政策 改動,小國的立場也不會有大幅變動。 台灣未來的國體走向與外交應運的模式也有多種可能。在野 獨立勢立常為獨立後之外交地位作過辯護(如果能算是辯護 的話),李登輝的意向亦常有不同的解讀。 此文不對立場良窳、法制與合理性等做討論,而是由未來台 灣可能的走向,以各種外交情境/形勢之設定、模擬與可能 之對應政策,作個開端。模型的組成要素與種類有非常多種 ,如標題【邊緣緩衝篇】所指,本篇於此先就單一情境之設 定──台灣獨立後之狀況與選擇親中國之路線,模擬一些外 交戰略的細節,以避免傳統上一廂情願、自我解釋、看不清 未來的「自我主張」式狹隘政治「道德」性質的勸說。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53 ] [Login: **] [Post: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愚者與 Imi.boy ζ’), 信區: Politics 標 題: 二、台灣之外交立場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Mar 19 05:34:07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二、台灣之外交立場 在 James Rosenau 與 Gray Hoggard 的 Pre-Theoretical Extension 理論中,把主權國家分為八種類型: 國力強弱 經濟開發程度 政治制度(民主化)  ̄ ̄ ̄ ̄  ̄ ̄ ̄ ̄ ̄ ̄  ̄ ̄ ̄ ̄ ̄ ̄ ̄ ̄ 強 工業化 民主化 弱 開發中 非民主化 當中台灣是屬於國力弱、工業化、民主化的「小」國。而外 交行為的變數則分為國際因素的體系、與國內因素的社會、 政府與個人等四種。就此略述我國政治環境的幾個特徵: 1. 被殖民過,種族認同因此發生歷史性的歧異。 〈體系、社會〉 2. 曾分別隸屬於不同的外來政權──荷蘭、西班牙、大清 帝國、大日本帝國、中華民國,但較之香港與澳門,則 已取得明顯之獨立性。 〈體系、政府〉 3. 傳統械鬥與派系風氣影響之下,民主共識不易培養。 〈社會、個人、政府〉 4. 教育普及、有偏向集權的中央政府與草根性的逐利性格 ,二十世紀中期快速工業化。 〈社會、政府、個人〉 5. 與海洋周邊國家的地理、人口、資源等條件,都相差懸 殊,有東海與南海的經濟海域與島嶼的糾紛。 〈體系〉 6. 與中國間的台海戰役結束後,即不再發生戰爭,但為區 域性潛在衝突的一個加溫點。 〈體系〉 7. 中、美、日大國外交權力角逐的一個主要政治戰場。而 國內各政治勢力對於應扮演角色各有不同解讀與主張。 〈體系、政府〉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台灣與周遭國家的性質的屬性差異甚大 ,難有如歐洲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等那般具有政策實質統 合意義的整合。而國際因素一直是影響台灣歷史命運的主角 ,前面提到的四種外交變數中,體系的份量也因此置於另三 種國內因素之前。身為「小國」的台灣,明顯地不能全然以 內部的自主意願,去決定外交決策的主要方針,而需學習去 適應新的「三強格局」下的競賽規則。 後文分別就戰略地緣、模擬的衝突例子、與中立性,來做個 政策性的說明。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53 ] [Login: **] [Post: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愚者與 Imi.boy ζ’), 信區: Politics 標 題: 三、地緣的戰略位置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Mar 19 05:35:46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三、地緣的戰略位置 美國在亞洲駐軍的實力於蘇聯解體後,在國防預算削減的限 制下,以對日本、南韓的防衛承諾,勉強維持軍力上的不減 ;相對於區域性強權──中國之邁向大洋強權地位的增強而 相對上呈現戰力減弱的現象。 台灣與中國隔著一條台灣海峽(為東亞第一島鏈離中國大陸 最近的點),地緣關係上明顯為中國向外突破的關口,且常 為其歷史性主張的「領域」。台灣之非處於中、美兩強中位 ,而是較近於中國邊界,逐漸成為該國防衛的周邊陣地── 即所謂「邊緣緩衝」的地位,使得從軍事觀點而言,台灣對 於防衛中國具有主要的戰略性意涵。 而中國亦基於與美、日保持戰略均勢上的格局,在下述作戰 略想的前提下,容忍台灣之保持獨立地位。 早於台灣宣告獨立前,中國基於西方「中國威脅論」思想的 興起,就立意以台灣作為合理的強權之勢力範圍的「底線」 ;對它來說,任何西方軍力之介入該地區,都是很危險、而 不能忍受的(即為容忍台獨之另一種底線)。台灣對其具有加 強近海防禦縱深的功能。只是有《台灣關係法》做屏障,台 灣在未公開的名義下成為美國的受保護國,並對於中國的勢 力介入一直持抗拒的立場。 一九九八年七月美國國務卿歐布萊特女士於參議院作證時, 描述美國的中國政策,「是一個正在演化的概念」。對照於 冷戰時期、一九八七年雷根的國務卿舒茲於上海的演說中, 只提及「期待」在兩岸間「培養」某種「環境」的說法;然 後歷經一九九六年三月台海導彈試射危機,不過短短十年左 右的光景,美國進一步於期待建築兩岸消極性的「防火牆」 之餘,更越過正在「戒急用忍」的台北頭頂,另行籌建較積 極的美、中新關係的「架構」,而為台北所難以企及。 其後在一九九0年代末,中國陸續與聯合國另四個常任理事 國家建立「戰略對話夥伴」的關係,爭取到對於台灣事務更 大的國際發言與干涉的權利。台灣雖然在美國的庇蔭下在「 名目」上宣告獨立,但隨著中國實質上取代前蘇聯成為東亞 太平洋強權,以及美國新左派與第三種思潮的「和平論調」 所影響,台灣的地位轉向強國之「共同」決定。國際勢力對 於台灣外交與軍事政策之決意,皆須事先與中國商量。伺後 其以輕型航母為中心之出洋作戰武力,及竊取自美國三叉戟 II 型 W88 迷你核戰頭技術為基礎──即配置多彈頭最終報 復火力──的戰略核子彈道潛艦部隊之建立(繼美、蘇之後) ,美國部屬在東亞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TMD) 作用因此減 低;與西方國家本來即沒在台灣地區有任何駐軍以求對中國 進行主動式限制發展性之戰力平衡作對比,台灣東部太平洋 海域成為其巡邏範圍,本島在戰略上的意義,實質上已成為 中國之作戰腹地。 由於歷史及地緣政治因素,對於台灣而言,若欲保有自己的 獨立地位與強權均勢下的和平,中國的安全顧慮也非要考量 不可。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53 ] [Login: **] [Post: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愚者與 Imi.boy ζ’), 信區: Politics 標 題: 四、情境模擬──衝突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Mar 19 05:38:13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四、情境模擬──衝突 1. 衝突之前 台灣於宣告獨立後,曾試圖與日、韓及東南亞諸國結盟, 但在中國積極介入下,無法成功,於是採取與美、日、中 都保持有距離的中間政策,這路線在日本新的右翼改憲勢 立興起而侵蝕均勢前,並沒受到挑戰。 二0二0年,隨著東南亞自由貿易聯盟與中立原則的建立 ,台灣亦循著中間政策與他們對話。並拒絕與日本新的鷹 派右翼政權簽定戰略合作關係的備忘錄,以免刺激對日本 軍國勢力再起有所疑慮的中國。美國則在「新黃禍」思維 與軍事預算受制於國會裏「和平論調」勢力的限制下,乃 促成同意日本廢除麥克阿瑟時代的「和平憲法」之「非戰 條款」,協助日本建立自我武裝的正式軍隊。 次年,中、日關係已呈緊張,中國憂心日本利用台灣作為 抵制其大洋發展的關卡,故向台北提出「意見書」,包括 租用東部之花蓮港(效法前蘇聯租借越南金蘭灣以與美國 駐菲律賓兵力抗衡)的要求,但為台灣拒絕。後來中國暫 時與日本簽定互不侵犯條約,以便維持兩強之和諧,並在 不公開的議定書中把台灣納入中國的勢力範圍。 2. 中國的入侵 中國在解除與日本右翼之緊張關係後,為免夜長夢多,於 該年底,以維護主權彊域的名義,揮軍包圍金、馬、澎湖 群島。 作戰期間,台灣希望能以外交手段來解決爭端,並強調不 結盟立場。台灣若同意中國的要求,等於喪失主權並捲入 中、日的爭鬥;向日本與美國尋求幫助,則美國基於「日 、美協防」、日本與中國間互不侵犯條約的制約、及國內 民意的畏戰,愛莫能助。既然無法把三強的另二個勢力給 牽扯進來,台灣只得單獨對抗中國。這顯示出,小國要利 用外交行動來抗衡強國在軍事戰略上的要求是非常難的。 在該入侵行動中,台灣曾向西方要求協助,但西方基於在 該地區已喪失的地緣優勢及和平思潮的姑息下,只允許以 第三國行外交折衝的立場,故在軍事對抗上甚感無助。次 年春節期間,雙方在廈門達成停戰協定,條件比起戰前的 要求更為嚴刻。 這場衝突顯示,跟用談判相較,強權以武力謀取其所求, 是更快且多。小國在無軍事援助的現實下,只得採取增強 自身防禦的「堅固」程度,即使居於劣勢,入侵者也要付 出不小的代價,使其不願追求「決定性」的勝利,而得以 在有限制的讓步下停戰;而小國也不應主動挑起與強國的 衝突,以免自找苦吃。 3. 與美、日的結盟──邊緣緩衝地位的挑戰 台灣對於中國施加的不平等待遇一直不滿,且在上一場戰 事中亦顯示出己方武力具一定耐壓性,故想藉著日、美與 中國可能的衝突中取回權利,並扭轉自己身為中國邊緣緩 衝位置的不利處境,而獲得對等的地位。 後來在朝鮮半島的南北內戰中,三強分別予以軍事力量介 入南、北韓的衝突(南韓為美、日、韓共同協防的夥伴)。 台灣則在美國的要求下,趁機加入西方陣營,如同上個世 紀,作為美、日與中國對抗的防衛前鋒,並成為美軍的補 給基地。台灣乃由不結盟轉換成為防止中國再擴張的戰略 立場,捲入三強衝突的格局。 隨著半島戰事的膠著與美、日不願真正與中國正面交戰的 迴避態勢,台灣發現自己陷入了強權鬥爭的泥沼中,在無 法達到戰略本意是要藉以提升地位的形勢下,反而難以自 北京的指責與武力脅迫中脫身,中國並準備以雄厚的海上 /下實力封鎖台灣的對外通道,腰斬其運油命脈。 南、北韓議和後,西方國家欲協助台灣解除面臨衝突的危 機,但台北無法接受過苛的條件;最後,在台灣也積極備 戰,中國亦考慮到持續性的軍事對抗會危害自從軍援北韓 後即岌岌可危的國內經濟,在僵持數個月後,同意訂定條 件較鬆的政策議定書。台灣表現出的是小國本身在蓄存一 定的國防實力下,做到不被佔領、並拖延時間到外在的國 際環境變得較為有利時,則縱然沒什麼討價還價的談判份 量,也可免於前蘇聯時代東歐國家於二次大戰後之不設防 ,而淪為強權宰制的無奈。 對於台灣人而言,兩次與中國的衝突都居於下風,而被迫 簽下在國際與軍事事務上讓步的文件,但至少未被全面性 、無條件的降服。危機後,得到的是生存的機會,同時也 使台灣體認到與中國這個新起的強權相處之道。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53 ] [Login: **] [Post: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愚者與 Imi.boy ζ’), 信區: Politics 標 題: 五、衝突的預防──友好同盟條約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Mar 19 05:39:06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五、衝突的預防──友好同盟條約 在多年諮商後,台、中將先前之政策議定書提升為《大陸與 台灣友好同盟條約》。此項半強迫性訂定的條約中,關於安 全事務的主要內容為:假定日本及其同盟國,以武力威脅台 灣或經由台灣威脅中國時,則雙方發生有關軍事規定的關係 ,包括給予援助、運補路線的方便或要求召開臨時軍事安全 會議。其他情況下,兩國不會達成國防性的結盟,並且相互 尊重對方管轄領域之完整, 並且不干涉他方內政。 友好條約,成為台、中新外交關係的基礎。台灣希望利用此 條約之明文規定,避免中國於平時的進一步干預,並儘可能 於和平時期,保持對於三強格局的中立性。 本條約於強權非處於「激盪」時期是無害於本國的獨立性, 但所規定的「假定」狀況若發生,或台灣中立性發生動搖, 則將造成中立地位喪失的危機。 後面即就中國的插手內政,與中立性的問題繼續作模擬式的 敘述。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53 ] [Login: **] [Post: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愚者與 Imi.boy ζ’), 信區: Politics 標 題: 六、強權的挑戰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Mar 19 05:40:40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六、強權的挑戰 1. 干涉內政的危機 強權國家對於邊緣國家的強勢,常會於阻止不合己意的政 權取得執政地位時,表現出其跨越國界的「權力」。 台灣無論在政治、教育、社會與商業制度,都是採西方民 主模式的亞洲「範例」。故北京有時會擔心台灣走回親西 方的老路,預計以干預內部事務的方式,表示其作為「強 權」的容忍度界限,即使這將與友好同盟同約有所抵觸、 甚或作條款的擴大解釋。台灣在明白自身國際地位的情況 下,無法多作爭辯,為應付其政治壓力,有時不得以只好 調整內部的政治狀態作為因應。 在前項條約簽定隔年的立法院改選後,台灣李光輝的國民 組合聯合政府,即受到中國之嚴厲抨擊與軍事演習的威脅 ,李揆乃宣布會繼續遵循許信義總統的西邊路線,使新的 內閣得以安然渡過一年多。二0二九年,中國表達對於李 光輝的不信任,認為其有親日的傾向,逼使李閣總辭,後 由新民意連線黨的趙中興組閣。 2. 聯合政府 二0三一年立法院改選後,李光輝再度出任閣揆,內閣中 有國防部長陳土長等守舊派,受到中國新華社等官方媒體 強烈批評。在北京對台工作小組成員與軍委部門的連續恫 嚇下,又因陳系所屬聖民黨對於李氏的台灣國家黨的退縮 不滿而退出國民組合,新政權只得宣布與新民意連線黨暫 時組成共治局面。一個主因是許信義總統即將退休,而趙 中興聲望未足以獨當一面,故北京採取干涉手段,逼迫李 氏不得不與趙中興合作(任為新任國防部長),以解除中方 的疑慮。 3. 總統大選 二0三二年,北京向台北遞交通知書,要求依據友好同盟 條約舉行臨時軍事安全會議,以對抗來自日本右翼政權擴 充軍備、以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名義出兵南海及其同盟 國的「新圍堵」意圖。 此時正值台灣總統大選期間,陳土長的聖民黨與自台灣國 家黨分裂出來的國民重建黨共同推派民調支持度最高、但 政治立場一向歧變、投機的宋永平為候選人,對另一候選 人趙中興構成極大的挑戰。 北京本意是擔心趙氏落選,影響到雙方關係的發展與台灣 的路線,所以藉著安全會議的召開,提出警告。會議結束 後,緊張解除,台方主談人趙中興部長聲望大漲,獲得當 選新任總統,並受《人民日報》社論肯定,而台灣人民也 具體體認到親中國路線在政治穩定上的現實作用。 以上北京對於內政的指涉事件中,中國要制止的是親日派 與陳系,以防止台灣走回親西方老路,以及日本國防擴張 政策的延伸。中國的主要目標即是對於中、台兩岸關係親 密程度及戰略優先順位的確保。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53 ] [Login: **] [Post: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愚者與 Imi.boy ζ’), 信區: Politics 標 題: 七、台灣的中立化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Mar 19 05:41:39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七、台灣的中立化 欲探知台灣的中立地位,得先從中、台友好同盟條約與前述 干預事件的過程配合,才能得到較具體的概念。 條約主要是規定,當日本及其同盟國,以武力威脅台灣時, 則雙方發生軍事關聯,台灣的中立有由中國「保護」的意涵 。但是如果威脅者正是中國時,台灣應如何自處?雖然,台 灣強調其中立範疇為條約中「尊重對方管轄領域之完整, 並 且不干涉他方內政」的規定,似乎仍難以在現實層面上抵抗 強國的干涉「權力」。 前面的內政干預事件為北京向台北施加壓力,但也引起了周 圍國家的警覺。除了趙中興採親中路線,使得緊張狀態得以 解除,主要還是趙氏告訴北京,若安全會議上達成過於具體 的軍事協調「措施」結論,恐將引起日本人民對於「周邊有 事」的心理敏感而提昇戰備,並導致圍繞南海的東南亞國家 增加國防儲備。一方的擴張行動,將改變遠東的戰略均勢, 亦中國所未樂見。 北京先前以擴大解釋引用條款的手段,要求於和平時期召開 安全會議,為台灣中立性的負面;同時也代表著條約之愈不 受援引,愈能維持台灣的地位,且也成為遠東之軍事平衡的 一個要素。 台灣的中立地位,有賴於對各國分別澄清並表明不結盟的戰 略立場,以便進一步獲得東、西方強權的交叉承認;則在應 付中國發動國際威脅時,可以保有較多處在強權格局裏的協 調「緩衝」空間。在國際均勢確保以後,將更得讓中國能夠 正視台灣之中立性也有俾於其本身利益的維護。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53 ] [Login: **] [Post: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愚者與 Imi.boy ζ’), 信區: Politics 標 題: 八、結 語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Mar 19 05:43:32 1999)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八、結 語 親中國的路線,平時對於台灣政治的運作不會起太大的影響 。在政黨政治方面,由於台灣從未允許本土共產黨的政治參 與,也不具備左派的政治傳統,北京只能與現存的黨派合作 ,等於是中國接受了台灣實行民主制度的現實。 而從外交經驗構成的「體悟」為背景,島內各個黨派與政治 勢力,也習慣並承認了以現行路線為共識。 在台灣之中立性質上,趙中興總統的主要目標,是使人民相 信可以尋求各個國際陣營都能信賴的策略。其措施包括了自 願加入美、歐與中國間戰略夥伴的對話機制(傳統上為台北 認知為服從新架構的象徵而有所遲疑);限制己身指向性武 力的發展與配備,不使周邊國家視為潛在的馬前卒,同時合 於中國的利益;台灣並且加入了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 國同時為會員)、NAFTA 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以中美洲自由 貿易區協定成員身分成為當然的擴充會員)、及成為東南亞 國家協會的對話伙伴。以上政策都使中立地位具有實質的確 定與遵行意義,也使台灣仍然具備一定的國際活動空間。 綜上所述,今後台灣與中國於基本關係的架構,可以定義一 下其範疇為: 台灣不會成為附庸國,雖然在受到大國的挾制下,形成 了傾向該國的外交政策,失去了部分的國家意志(國際 體系運作上主動性的喪失);至少台灣仍在各個對抗結 盟集團之外,在格局「邊緣」但不試圖加入格局之中, 並仍能保有本身的政治、經濟制度。 小國的生存,須依憑於圓滑的外交手腕與對現實的正確認知 。在地緣位置,以及總體經貿、外交、國防實力呈相對弱勢 的制約之下,即便曾被強國施以內政的有效干涉,但保住了 主權自治體的中立地位,亦屬於另一種負回饋的外交價值。 【註】1. 愚人節前,射人名: 李光輝, [台灣的李主席+星島的李資政,人民的李爺爺與大家長。] 陳土長, [南、北的海港與內陸京城的水土不合+長扁之爭。] 許信義「總統」, [自稱從小就有總統「命格」的國+民黨員。] 趙中興, [中國的夏朝不是有×康中興嗎?] 宋永平, [某黨內最有希望當選總統的「夢幻」組合 dream mate, 至少這個名字使他們倆人終於可以合體了。 永平:某公子父母怕中日「戰」爭打個沒完沒了,另取的 「號」。] 2. 文後聲明: 以上所述俱為形式性的假設。在一個有遠景的現代化國 家中,對於國家未來的走向與處境預作各種因應的模式 ,是應有的政策性作為。這裏只是一個不合於「當前」 現實的虛擬模型而已,本文亦僅為一模倣性的文本。請 勿有過當的推論。 【其他虛擬設定模式,待之有緣再續……】 -- ≡Pεtεγ≡ N*×fp×ne×fl×fi×fe×fL = N ≡£ιn≡ ﹢St.~(?~67?):12使徒,遭Nero吊死,葬地330建聖彼得教堂.掌管天國鑰匙之人. ﹏ ㄙ 。敦 品 , 力 學。 ▌ ‧θvocls、kparew ‧ ˍ Ο O灣[岱輿員嶠] ㊣ 。愛 國 , 愛 人。 ▌ ‧ 自然 + 統治 ‧ ▕聿▏<█>  ̄  ̄ 。 -傅, 民38.11 。 ▌ ‧ ↖ Divinity ‧  ̄ ¯∥¯ ∮ 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 ◢PC板bm◣ Ψ Peterloo﹡ -Br.六四 ﹊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53 ] [Login: **] [Post: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B政11_六四,九週年到了... | ![]() ![]() |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山川卉木化不息... ), 信區: Test 標 題: 六四,九週年到了...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Fri Jun 5 06:49:46 1998)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又到了這個日子, 雖然人數不如九七, 香港燭光晚會仍於大雨中續行, 去 年車禍肇事早逝的張雨生為王丹所譜的〈沒有菸抽的日子〉成為主題曲調 。對柯林頓總統而言, 在釋放魏京生、王丹後所謂中國人權有「顯著」改 善的基調下, 即將回訪北京, 並於「六四」發生地的天安門廣場接受人民 解放(自由之意)軍樂儀隊及首都衛戍部隊──沒錯!正是九年前「驅趕一 小撮反革命反動份子」的主力──的官方歡迎禮式。 九七「回歸」後的香江港都, 瘟疫突發、房市降溫、產業外移、觀光卻步 ──這萬象之都, 突地萬象地凋弱... , 然而, 香港大學學生仍在保守校 方的反對與政治氣氛的轉換下, 重新油漆校牆旁的「六四」圖騰。至於台 灣人呢?或許, 我們是冷靜的。僥倖避開亞洲金融風暴後成為四小龍中經 濟成長率最高者, 乃一如往常, 政客翻雲覆雨始終是媒體的最愛, 自由精 神號任其生鏽弊破, 藍營三黨間宛如「羅生門」 (雖然這詞已被「非讀者 」給濫用、錯用其意了, 但社會常態不總是如此?) 的分分合合, 島民還 是選擇冷眼旁觀吧。 * 九0早期大陸的網路不甚發達, 不過卻早成了檯面上沒啥消息的地下民運 人士的重要聯絡管道, 一封一封編碼過的訊息, 流經 Oregon Univ. 一個 郵電部不會太在意、沒 domain name 的 Newsgroup server。時時在中國 內地的同志不得不以微薄的收入透過昂貴的越洋電話撥接聯通國外的 ISP , 只為了取得通常沒什麼新意的簡單 GB 碼文字檔, 至少國外相關網路設 備的維護還有海外民主人士的打點。台、港的兩岸線記者也極少人知道這 些管道, 而少數有心人也絕不會公開聯絡細節 (雖說去年一位香港記者很 「白目」地揭開過) , 才得以保住這個已算是很有限的民運資源的一小部 分。 在島內 BBS 的政治版上, 又常見到一向佔上風的偏綠網民責備那些民運 人士對台灣政情的無知、還屢口出不遜。其實, 即使是原本在大陸學術界 備受尊重的流亡海外學者, 或是入監時把監獄當書房的學運領袖, 他們終 究也是吃「人民=共產黨」的奶水長成的, 其民主觀念當然還處於幼稚啟 蒙階段。便是到了國外, 想要在腦子補充、或探究所謂「六四真相」的, 也只能先學習切身的事物。至於台獨、獨台等主張, 他們直覺性地反感, 有時遇抱著的一點同情, 也因受到「政治正確」島民的言詞挑釁, 以致於 共產黨從小所賜予、根深柢固的大中國民族思想就蹦出來了。莫忘, 彼等 從幼兒園起就要接受政治課程的洗禮啊! 是否口出粗俗, 可又是兩岸人民「文化水平」之一個弔詭的歷史性差異。 此岸教科書的「國語」多植基於民初散文大家的作品, 仍一脈相承自當時 新文學運動的成果【註】, 今日島民雖然學不來北京人的捲舌腔, 但我們 的文章用辭反倒比中國人民更能貼近於民初或「解放前」北平知識界的文 學用辭, 而報紙副刊也多次見及大陸知名作家以為台灣人說或寫的文句都 比較「雅」, 或許乃其來有自。至於紅色中國的「普通話」則已經過革命 、再革命下破舊詞、破除封建文化的洗禮與改造, 又刻意由其黨用左派學 者於訂定《語文》教科書時, 特別雜入老共的鄉音──即「偉大的、人民 的、親切的」領導用語, 怎能不教導予人民, 使成為優秀「新中國子民」 的生活語言呢?其中不少詞彙本來是華中偏僻農村的口語, 所以話說出來 當然就顯得比較白、粗、且俗了, 諸君或許有聽不慣者, 不過近年台灣的 政治流行用語不就盛行這麼一套嗎? 如此種種, 就看你要不要苛責他們的出身了。以出身來評斷一個人的「質 量」, 正是共產黨的鬥爭本事。島民需要效法我們過去所不齒的政治手法 嗎? * 除了兩次天安門事件的受難者外, 尚有十萬多名早於反右鬥爭、文革時流 放南疆、北大山與巴丹吉林沙漠間集體合作勞改農場的所謂「反動」、「 黑右派」、「奴隸主」之頑固封建、死不悔改的中老世代(當年為年輕人) 思想不純正的份子, 那就不獨美國每年度的全球人權報告不再提及他們, 連新一代的民運分子也都不認識、甚至不清楚還有這批人的存在呢。 當然, 我等還可以由歷史篇章裏一瞧昔年最喜歡「活學活用毛思想」的「 毛澤東同志的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曾為中共黨章的規定語)的下場, 再 與今日人民共和國對於與「反華反人民的帝國主義敵人」成為戰略夥伴而 攜手合作的態度, 再相對照於「美帝同路人」所受到的待遇, 也該能體會 政治歷史在情勢變幻上之詭譎難辨了。 我們又需認識到, 現在於北京就讀的大學生們已經不記得八九年時的學長 們所曾發生過的事蹟了。別忘了, 「六四」後北京的大學曾施予的停課與 「軍訓」等措施, 已經切斷學長、學弟間的傳承關係, 而這些新同學往後 的第一要務還是畢業後找個賺錢的工作。故我們可預見「六四」本身在曾 經主導其運動的幾所大學裏, 未來多年內都難獲得「有為者亦若是」的評 價, 且將從校園的傳說裏淡去。畢竟在共產黨的憲法、教科書裏, 中華人 民共和國早就是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民主(能?)集中制」理想國家了, 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邏輯領旗而發展經濟、封閉政治的雙軌錯行 之下, 個人性的良心之聲仍只會被集體性的體制之口給噤掉難語的。 【註】民國初立, 革命臨時政府參議院議員多屬廣東籍革命黨員, 所以大 都支持以廣東話作為亞洲首個共和國的新「國語」。然而, 同樣出 身廣東的中華民國國父/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並 不基於「當然性的在地思考」, 認為自己的「母語」一定要成為國 語。孫先生基於兩個考量, 決定還是該以北京話繼續當作全中國的 通行官話。首先, 他一向主張要實施國民普遍教育, 而他了解到粵 語比北京話難學, 會增加語文教育上的困擾。其次, 清末民初說北 京話的人口數雖然不見得比說廣東話的佔優勢(各地皆有方言), 並 且西洋人還把廣東話與北京官話(Mandarin Chinese)並列為兩大中 國話, 然而廣東話主要僅侷限南端一省所用, 而北京話經明清兩朝 之施已成為各省間公教體系暨知識份子溝通的通用語, 故基於現實 考量, 定北京話為中華民國國語的推行成本最低, 也有利於國民精 神之統一。孫中山先生並沒受制於「母語沙文主義」之本位思考, 於是確立了「國語」的法制化, 後來的白話文運動即以北京話為基 礎而發展出來。不過, 數十年後共產黨在進駐中南海帝王御苑時顯 然就沒完整體會到這一點。 -- Pεtεγ N*×fp×ne×fl×fi×fe×fL = N £ιn ﹢St.~(?~67?):12使徒,遭Nero吊死,葬地330y建聖彼得教堂.掌管天國鑰匙之人. ﹏ ㄙ 笑獅應該到了,好了, 〡 US DoJ 以反托拉斯控告 M$. Ο O灣-岱輿員嶠 Voltaire 終於到了, 〢 印、巴加入 N-weapon Club. 卍 <█>  ̄  ̄ 他大笑地破壞一切。 〣 ‧東方見聞錄七百周年‧ ¯∥¯ ∮ COSMOS ─Carl Sagan (-12/20/'96) ∮ ◢PC板bm◣ Ψ Peterloo﹡ -Br.六四 ﹊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5.30 ] [Login: **] [Post: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B政2_§S.O.S. 第九講 -- 憲法中的民權 -- | ![]() ![]() |
||
作者: Peter_Lin (maya 與意志十字鎬 ) 看板: Test 標題: S.O.S. §第九講 時間: Sat Jun 5 06:37:24 1999 §廿世紀綱領 第九講 -- 憲法中的民權 -- James Barr 嚐言,法律乃植基於自然律與啟示律(或道德律) 的基礎而演進而來的;至若人民的權利即是相對於這些律則的 「適應」鬥爭而逐步取得。 法律通常不由人民、而是由統治或特權階級的精英所制定,即 便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亦復如此。《中華民國憲法 》的制定為國民政府時代召集的學者擬稿研妥後,再經由「名 義」上為各省各地的立憲國民大會代表所通過制定。而當時的 人民實際上並無真正表達意見與臧否的機會,與台灣地區人民 的決意更是難涉關係。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號稱是人類首部公意 的民主制度之成文憲典,其於制定時參與者亦僅限於極少數的 殖民地領導階層--實即斯時最主要的既得利益者,與仍過著 英國上層生活方式的菁英們所為。 那人民為何後來能夠、且應該接受它們為其「民主」制度的根 基呢?首先是憲法本身會保留對於時代、環境之異動而相對變 動的彈性〈Ex. 修憲、釋憲、立法、甚立新憲,即律則的相對 「適應性」〉。人民的生活與文化,即是在律則的支配下,同 步進化與適應的過程。人民同律則演進的同時,與憲法之關聯 的正當性(所謂民意的「基本合法性」)因以建立(當然是在該 憲法仍保持變動的彈性與機制的前提下)──生活在一個國家 之疆域內的人民,依洛克(J. Locke)的〈政府論〉,其即與國 家構成了「默許」(tacit consent)的「準契約」。 台灣地區實施《中華民國憲法》半個多世紀來,無論其中幾多 波折,以之為核心的法律系統確實與人民的生活適應性給關聯 在一起了。即使是欲另新憲的獨派人士,在由體制外的抗爭中 、到了為取得合於當前法制的權力而進入體制內時,亦同時經 由目前憲政之運作,適應了中華民國體制、律則下的環境,而 同時得「關聯」於目前的憲法。如有時在野立委不時引用憲法 中的條文及申請釋憲等手段,以為捍衛、堅持或解釋民權、法 制上的爭論依據,而其也在該法律系統下競選公職。至少在今 時的時空環境,我們俱皆遷就律則的環境,而這個環境也因應 法制而作了部分的演進。 另在國際的社群上,諸如西方式人權與常態性的人道標準(所 謂「國際人權干涉主義」的成熟【註】)、環境保護的義務等, 已逐漸被認知為現代社會、進步國家的指標,其也是在未經公 眾決意下,成為新的、各國人民(包括我們)須去適應的道德律 。權利也同時具有國際性妥協的性質的。 所以,為了增強一點適應的能力,就稍微復習一下我國憲法中 有關人民權利的部分規定,當有其公民常識性價值。 【註】八、九0年代以來政治範疇之事務的「全球化」,使得 人權議題蔚然成為外交政策的本質與潮流。寄望能獲致 後工業化開發國家地位的開發中國家,想在新世紀之生 態與生物科技、資訊超速流通、資本流動更為自由的新 經濟體系中得到利益,全球化是不可擋的趨勢,政治議 題亦然。 ──.── 1. 民族平等的規定 ‧憲法第五條:「中華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為民 族平等的宣示性原則。 ‧第二十六條、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六十八條、第一百六 十九條等條文中有關選舉名額與地位保障的規定,為具 體性的規定。 2. 平等權的規定 ‧憲法第七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 、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為現代法治國家 裏,「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宣示。 3. 自由權的規定 ‧第八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非經司法 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乃「人身自由權」或身 體自由的規定,保護人民不受國家系統行非法侵害的權 利,為一切自由權利的基礎。 ‧第十條:「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為人民的「居 住自由權」及「移置自由權」的規定。 ‧第十一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為「意見自由權」的規定,美國憲法中則全由「言論 自由」的概念統攝之。 ‧第十二條:「人民有秘密通訊之自由。」此「通訊自由 權」之規定,易受政府予以「秘密」之監控,而通訊之 自由,亦常受私人單位之侵害,乃法與執所不周也。 ‧第十四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在《國家安 全法》中則對此自由施加「不得違背憲法或主張共產主 義,或主張分裂國土」之限制,已為大法官會議宣布違 憲。在《集會遊行法》中對於室外集會、遊行之活動, 又原則上採用事前許可制。結社之自由,如組黨、公開 社團,也有登記制的限制。 ‧第十三條:「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為「信教自由權 」的規定,但我國宗教法則對於「本土」之宗教另有限 制性的差別規定(相對於外來宗教、如基督宗教而言)。 4. 生存權的規定 ‧第一百五十五條:「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 險制度,人民之老弱殘廢,無力生活及受非常災害者, 國家應予以適當之扶助與救濟。」為社會安全層面下, 人民最根本的「生存權」的保障。 5. 受益權的規定 ‧第十五條:「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 障。」為人民的「經濟受益權」的規定,也是市場經濟 體系國家的基本規約。 ‧第十六條:「人民有請願、訴願及訴訟之公權。」為人 民的「行政及司法上的受益權」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就 權利方面著眼,為人民的「教育受益權」的規定。 6. 參政權的規定 ‧第十七條:「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 為人民行使政權或「直接民權」的規定。但創制、複決 之權仍有立法上與實施上的困難。 7. 義務的規定 ‧第十九條:「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為市場經濟 國家維持財政基本收入而加諸於人民身上的「財政義務 」的規定。 ‧第二十條:「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為維持國 家安全而加諸人民身上的「國防義務」的規定。我國的 徵兵制度中,只有男性國民具此義務。 ‧前述第二十一條關於國民教育的規定,同時亦為維持國 民基本素養的「受教育義務」的規定。 8. 其他權利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 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為對於人民其他 正當性權利作事前保障的概括性條款。 9. 人民權利的限制規定 ‧憲法第二十三條:「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 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 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此乃限 制人民自由權利的各種法律的立論基礎,規定各種權利 之限制在「必要」時可以立法程序為之。憲法第四十三 條,有規定《緊急命令法》的法源依據。 ‧過去在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前,《臨時條款》尚有一規定 :「一、總統在動員戡亂時期,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 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 之決議,為緊急處分,……」則讓總統可以迴避立法院 查核或追認的程序,而幾乎可以任意限制人民之權利(合 法的獨裁權?),可謂是台灣在該時期政治發展上的一塊 陰影。 ‧以下對上述兩條款與戒嚴權作一個比較: -法律依據 | 戒 嚴 權:憲法第二十九條、《戒嚴法》 | 緊急命令權:憲法第四十三條、《緊急命令法》 | 緊急處分權:《臨時條款》第一項 -發布原因 | 戒 嚴 權:國家正值戰爭、內亂或特別事變,情 勢危急 | 緊急命令權:國家遇有天然災害、病役或國家財政 經濟上有重大變故,須為急速處分 | 緊急處分權: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 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 -發布時期 | 戒 嚴 權:立法院集會或休會期間 | 緊急命令權:立法院休會期間 | 緊急處分權:動員勘亂時期 -發布程序 | 戒 嚴 權:行政院會議之議決,並經立法院通過 或追認 | 緊急命令權:行政院會議之議決,但須於一個月內 提交立法院追認 | 緊急處分權:只須經由行政院會議之議決即可,不 須通過立法院的追認 -效力 | 戒 嚴 權:在戒嚴區域內,行政、司法機關須受 當地最高軍事長官指揮或掌管,並得 停止、限制人民之各種自由及權利 | 緊急命令權:在發布後,可以停止或變更既定法律 的效力 | 緊急處分權:同上,且不受憲法第三十九條及第四 十三條所規定程序的限制,惟立法院 事後可依憲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關於 覆議程序的規定予以決議要求變更之 10.自由或權利受公權力侵害時的保障 ‧憲法第二十四條:「凡公務員違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 利者,除依法律受懲戒外,應負刑事及民事責任。被害 人民就其所受損害,並得依法律向國家請求賠償。」因 此制定了《國家賠償法》作為該項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法》第二條:「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 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者,國家 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 或權利遭受損害者,亦同。」前半段條款是就公權力作 為的積極面作規定,後半段條款是就不作為的消極面亦 可以請求賠償的規定。並採無過失責任主義;國家為其 公務員的侵害而作賠償,則表明了當中的公法人與其職 務代理人的連帶關係。 ‧《國家賠償法》自民國七十年施行,而於最高法院七十 二年第七0四號判例限制被害人對於上述條款中「公務 員怠於執行職務」的情況,必須有公法上「請求權」存 在,才可請求國家賠償;至於對於不具公法上請求權, 而僅具有「反射利益」、「自由裁量」之公務員於行政 上不作為的事件,國家責任在援引該判例上難以在判決 中成立。民國八十七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作成四六九號 解釋,認為該判例係對人民請求國家賠償增列法律所無 之限制,有違憲法意旨,今後應不予適用,回歸到原規 定。 ‧除《國家賠償法》外,國家賠償的規定又散見於其他各 特別法之條款,如《國家總動員法》、《行政訴訟法》 、《冤獄賠償法》、《核子損害賠償法》、《土地法》 、《鐵路法》、《民用航空法》、《警械使用條例》等 法條文之中。 -- ◇ 皮特‧林@PalmBBS (理性之鬱 ζ’) ◇ ____/| 台大◎椰林風情◎站 『假象的 錯愕的面容,窺見而得真實』 \ o.O| 《電腦漫談|PC板》 ν=(_)= ∮ 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 ∮ U ◢BM鞠躬◣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45] [Login: **] [Post: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B政3_政治之論:陳述或偏見? | ![]() ![]() |
||
[by Verklarung|Isaacc board|Re: [轉載] 國會沈淪,誰來抗衡?|Fri.Feb.17.06:26:52.2006] 評論可以是偏見, 也可以只是陳述。這應由其所指陳的究是對事而論、 抑或眥人以貶來判別。當部分社會輿論或媒體批評說「司法品質不可信 任」(在前朝、本朝都聽過的話), 則我們會以為這句話是陳述出整體的 問題(而有待解決的)?或只是設定一偏見:「所有的司法人員都是壞人 」?──前一種態度真得是在作所謂的「分類」嗎? 我想, 對諍語是否有要延伸解讀, 得視文意而定。至少敝人就以為, 「 現在的執政黨貪腐」這樣一句斷語, 並不能假想出「所有屬執政黨內的 每一個官員, 甚至每一個黨員都是貪腐的」這樣的意思, 且從來不可能 是百分之百的實情, 同樣是不論就 KMT 或 DPP 時代都是如此: 「另一種情形, 若客方明白地在內文表示出反面的「先斥(preclu- sion) 」的言論, 且未在其中提供獲得非法訊息的線索, 那麼若 果解讀者以為那個「反面」的陳述才是他的隱藏真意, 卻顯得是 在沒有一定的條規下, 過於以主體預設的價值推斷套在他人的用 意上。這成為一種過當的聯想。」 若有人仍堅持「執政黨貪腐」這樣的話根本就隱藏了那句不可能為真確 的「假想」, 所以此語萬不可用。那麼當我們要求一個部長為某名屬下 的不當行為道歉, 不就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那只是「特定對象」的疏失 , 而「特定對象」不僅不能類推到「整體」, 並且得是「孤離於全體」 之外的唯一標的!?如此說來, 所有對於弊案的報導都只能是純「個案」 的, 不可因此而推論出社會上某一整體部門的風氣與問題, 評論因此皆 是多餘而無謂的偏見, 那我們只要的新聞媒體不就該只是一個「新聞稿 刊登物」了? 又以近日刊登在《自由時報》頭版的那則馬營廣告來論, 以文意來看沒 啥特別的, 且內文所出現的「獨立」與「選項」兩詞本非所標注的重點 , 但好事者特作解讀, 加以聯繫, 文句中此兩詞就由被動的意味變成了 KMT 的主動式。這不也是一種假想?而是不是過度的延伸, 則又有待事 實以證。像馬英九主席這種把「統、獨」並列為選項的廣告, 雖為「兩 造並陳」的一個表明, 但不論是他的同志、政敵、還是媒體, 皆只選擇 自己所不喜的一面來做出批評, 這才屬「偏見現形記」不是? 至若敝人並不曾預想, 對於立法院秘密協商慣例的質疑是出於「嘴巴上 一時的憤慨」。當然, 他人盡可以對在下作出這樣的假想, 而思想本來 就是自由的, 不才者無以干涉。而遺憾的是, 就因自由的思想, 導致人 言言殊;不可否認, 一個評論的動機在人際溝通、訊息傳播流程的現實 隔閡下, 常是難以判然若定的。私以為, 不要做太多預設了動機推斷的 過多聯想, 並衡之以立場的良心天平, 且不偏於任一 (學說、意識型態 、符號、個人等的)定性偶像, 想必是可供各人用功的一個方向吧。 -- 正經八百是正道。 -------------------------------------------------------------------------- [Orig. discussion thread was as follows:] 作者: 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 看板: Isaacc 標題: Re: [轉載] 國會沈淪,誰來抗衡? 時間: Mon Feb 13 05:14:17 2006 ※ 引述《kaky (Sound of Silence)》之銘言: : [Cut: 是誰編列預算?是誰可以拒為執行?] 對呀, 行政院不是有對法案的「抵抗權」嗎? 這是公務員的「基本人權」吧? :> : NCC 為什麼可以到現在還不能掛牌上路? 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擋, 倏忽兩個月就過去 了, 即使行政院長好容易簽字了, 我猜接著可 以繼續擋的關卡還多著呢:像是文件的移件, 相關委員會的重選, 經費的實際撥用等, 每一 項都可以再拖一拖。即使都上軌道, 對於 NCC 的措施不想做的話還是有「抵抗權」啊! 就像是監委名單, 假設被監察院調查中的殷琪 確實是公正無私地提出那份名單, 一切都是在 野黨的阻撓, 那麼現在名單上有幾個人已進入 行政院, 還有什麼藉口不重提名單呢?偏偏執 政者的臉皮是其厚無比啊。 種種之故, 以惡法治惡官果然還是有必要的。 :> : [Cut: 立法者充其量不過是幫兇正主在哪?這篇文章卻忘了告訴大家] 對遊說團體來說, 根本不能從行政機關口中得 到承諾, 而民代是民選的, 所說的話本來就該 對遊說團體負責嘛。幾年下來, 他們也學聰明 了, 知道對行政部門 (包括一堆道貌岸然的專 家) 再怎麼溝通都沒有用, 所以才對最後希望 、能把關的立法院這麼失望。 黨團間的秘密協商制度本來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 所要談的都是公共議案、預算、民生工程等 項, 那有不能公開的道理?秘密協商根本就是 在不同黨團間、政院與立院間進行利益交換的 場合, 這也是該檢討的。不然連立法過程也有 黑箱作業, 在委員會、在院會討論再多也沒用 , 等行政部門在密室中花個幾億元打點立委, 立院就允許可以合法浪費掉幾百億元的事就會 一再出現。 作者: 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 看板: Isaacc 標題: Re: [轉載] 國會沈淪,誰來抗衡? 時間: Wed Feb 15 05:53:39 2006 ※ 引述《croak (蛙小小)》之銘言: : ※ 引述《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之銘言: : : , 等行政部門在密室中花個幾億元打點立委, : : 立院就允許可以合法浪費掉幾百億元的事就會 : : 一再出現。 : [Cut] 打點是真的啊 :)。像這次總預算案審查, 最後的結果 不過就是砍掉的數目是 DPP 上台以來之最。但是與之 前吵了幾周的一些報導對照下, 會發現很多議題在最 後的秘密協商中都被搓掉了, 然後一堆聊備一格的「 凍結預算」(只要官員到立院委員會提出報告就能支用 , 過去從無真正凍結的例子), 只是做做樣子而已。而 執政黨也看破了在野黨的手腳, 給點甜頭就破功了, 更好玩的是, 政院明知很多預算的凍結沒有什麼, 這 次卻還擺出了「嚴重得不得了」的樣子, 在野黨等於 在協商後被倒打一耙, 偏偏有苦說不出(誰叫它要搞密 室), 這和過去幾年來宋幾次與扁見面後總會慘遭背後 插刀是一樣的情況。 政院對立委的打點, 本來就不用在委員會明說, 一些 工程怎麼發包, 在言詞對答中自然有了「默契」, 很 多建設的回饋金、睦鄰基金也會應立委所好, 成為替 他賄賂選區民眾的合法資金。而在秘密協商中, 則在 各黨大頭心照不宣的共同見證下, 利益交換的契約就 成立了。 台灣就連地方上的選舉, 涉及利益與職位分配時, 都 要求還要請派系老大、甚至政黨的幹部出面簽下承諾 書呢。這是常態, 像去年底的縣市長大選, 中南部派 系要求的承諾書馬英九不願簽字, 由王金平替他簽。 2004 總統大選, 對於台南地區的派系合同, 是由扁 中彈後隨他去醫院的立委王幸男 (319 案中最早「檢 舉」陳義雄、並且是槍擊後開頭數小時內的「總統發 言人」) 代表他出面的。很多政治上利益交換的醜事 其實沒那麼「遮遮掩掩」, 早就已經「程序化」了, 正是所謂的見怪不怪。 作者: 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 看板: Isaacc 標題: Re: [轉載] 國會沈淪,誰來抗衡? 時間: Fri Feb 17 06:26:52 2006 ※ 引述《croak (蛙小小)》之銘言: : [Cut] 所以敝人不是說了, 密室政治得要檢討, 不然委員會很多事 不都做白工了?委員會與公聽會才是人民可以看到立法過程 的機會, 也該是立法協議的程序主體。這是重點不是? 當部分社會輿論或媒體批評說「司法......[Ditto Cut]......不才者無以干涉。 -- 正經八百是正道。 -- ☆ [發信地:不成器之板: http://verklarung.24cc.cc │Peterloo﹡ -Br. 六四] 作者: jimmyduh (百般柔情 將化鬼影) 站內: a-bian 標題: [轉載] 國會沈淪,誰來抗衡? 時間: Fri Jan 20 21:32:24 2006 國會沈淪,誰來抗衡? --最可悲的不是政治的黑暗,而是沈默的人民。 李根政2006/1/12 http://eec.kta.org.tw/eec-paper/eec-paper063.htm 國民黨祭出黨紀,支持一個有爭議的開發案! 為阻止湖山水庫的興建,環保團體近二個月來,在立法院推動刪除湖山水庫預算案, 立委中最積極當屬賴幸媛(台聯黨)、田秋堇、王塗發(民進黨)等人,以及在地立 委尹伶瑛(台聯黨)等永續會立委,至於其他立委的動向則始終不明,目前的立法院 有理念且堅持理想的立委,已變成極需保護的稀少動物! 要求刪除湖山水庫預算的遊說工作,一開始便面臨重重阻礙,首先是見不到立委,事 先約說沒空,直接拜會一樣見不到人,環保老將林聖崇在拜訪民進黨立委李俊毅時, 這位立委寧可在辦公室吹笛子也不願接見,拜會立委洪奇昌時還一度被警衛驅離;其 次是承諾了不保證兌現,例如12月29日,反湖山水庫和曾文越域引水的團體陸續拜會 各黨團時,國民黨立委羅世雄、林益仁出面接見,現場承諾在湖山水庫仍有爭議的情 形下,黨團願支持凍結或刪除預算,留待社會討論,然而政黨協商時,僅賴幸媛等人 堅持刪除,與張麗善等人對幹,國民黨團對兩大開發案全無表達任何反對意見,最後 湖山水庫預算以交付院會表決收場,曾文越域引水則以保留50%,輕騎過關,更荒謬 的是雲林民進黨立委林樹山提案凍結預算,但真正要表決時便撤案,直接向環保團體 表態支持湖山水庫的興建。 在投票之前,環保團體仍積極到每個立委辦公室散發文宣、專論,希望爭取支持刪除 預算,其中最堅持支持刪除預算者僅台聯黨團,親民黨團總召黃義交本人支持刪除, 黨團開放投票,無黨聯盟因為張麗善的因素,全部反對刪除水庫預算,僅高金素梅有 連署凍結預算。然而最關鍵的兩大黨則始終混沌不明,在拜會兩大黨重量級人物時, 「在地立委」的意見,始終是每個人最重要考量,直到預算表決當天( 1月12日)民 進黨團經多次討論才在田秋堇、王塗發等人的努力下作出開放投票的決定;國民黨團 則始終態度不明,即使有幾位有心人士如林滄敏立委、永續會執行祕書蘇俊賓等人的 努力,還是敵不過許舒博、張碩文等人的利益結構,最後黨鞭曾永權決定,祭出黨紀 支持湖山水庫的興建─不開放投票,此時勝負幾乎已成定局。 表決當天下午,環保團體兵分兩路,在立院議事廳必經的兩個路口(青島東路、鎮江 街)手持「刪除湖山水庫預算」的海報,並散發文宣做最後的努力,傍晚 6點40左右 ,表決結果出爐,立院以73票支持刪除預算,125票反對,6票棄權決定了水庫的興建。 對此,民間譴責執政黨、水利單位,無視湖山水庫計畫尚有許多重大爭議未獲得解決 ,仍執意推動湖山水庫計劃!更可議的是國民黨和無黨聯盟,身為在野黨竟傾全黨之 力支持一個有爭議的開發案湖山水庫的興建,民間合理懷疑,若不是為了工程利益, 雲林縣張麗善所屬的張派和許舒博所屬派系,何以如此堅持要蓋水庫,又國民黨為何 會如此支持? 治水預算,集體分贓,公然做出違憲決議! 行政院8年800億治水特別預算,在選前被在野黨批評為綁椿工具,計畫草率而遲遲不 肯通過。然而在選後藍軍大獲全勝之後,立法委員竟強力加碼,把原住民、偏遠地區 、離島地區等治水方案300多億綁進特別預算,於是,原本倍受爭議的 8年800億,竟 暴增為至少 1,160億,另外桃園立委林正鋒(國)、高金素梅立委(無)又趁火打劫 提出「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共 250億之特別預算,於是治水預算就暴 增為1,410億(表1),這些新增的預算連計畫內容都看不到,純粹是山區、都會、農 業縣市選區立委編出來的,石門水庫整治條例,原條文共計七條,連標點符號共計約 608字,換算起來,每個字值4,000多萬。 立法院擴張預算之提議,明顯違反憲法第七十條:「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 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之規定。儘管王金平院長反駁本案為法律案非預算案,然 而水患治理條例內包裹鉅額預算,本質上也是預算案,如果此舉不違憲,則三權分立 (或五權分立)之憲政體制豈不大亂! 更誇張的是,國民黨某位形象頗佳的立委(jimmyduh注:賴世葆)竟提案「水患治理條 例」所有建設案免環評,導致協商的版本第七條第四項中明訂:「本條例施行日起二 年內得免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辦理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本條件後第三年 起,得免依環境影響評估法進行者第二階段環評」。 擴張預算和免環評完全是立法院的密室協商,若非環保團體臨時得知緊急抗議,以及 賴幸媛、田秋堇、王塗發、陳重信等立委的堅持下,環評制度可能就此崩潰(免環評 的條文在最後協商時被刪除),但1,410億的違憲預算還是過關了。 這 1,410億的治水預算,大都仍是傳統的治水工程,諸如攔砂壩、堤防、抽水站、排 水溝等,一旦開始執行,立委們為了利益,必然想方設法於任期結束前完成發包,可 以想像的場景是,數以千計急就章的工程從設計、發包、執行,必然粗糙無比品質低 落,全台灣宛若一個超級大工地,數以萬計的工程、砂石車穿梭於山區、河床、海岸 ,工程可能多到連好的設計人才、施工人員都找不到。連帶的,由於水泥、砂石需求 暴增,衍生的盜採砂石更加嚴重,錯誤不當的工程,則又為台灣帶來更大的災難。屆 時遍地烽火,民間即使傾所有力量進行監督,也分身乏術了! 蘇花高、博奕條款綁預算 國民黨立委楊仁福提案要求行政院應在今年年底前恢復蘇花高速公路動工,否則行政 院的預算全數凍結,結果是藍軍全面支持,最後在立法院長王金平略為緩頰下,決議 凍結行政院三分之二預算,等行政院於今年底前恢復蘇花高速公路動工後,才得動支 ;另外無黨聯盟林炳坤則是以「澎湖賭場若不過,中央政府總預算也別想通過!」進 行要脅。 總之,立法院本會期的最後幾天,所有妖魔鬼怪總動員,存心要黑箱作業讓反對者措 手不及。這純粹是本屆立委在面臨未來立院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衝擊下,利 用僅剩二年任期大撈一筆的集體分贓! 國民黨沒進步,民進黨卻國民黨化! 在野黨六年來,始終不脫爭取建設進行地方綁椿之手法,完全不顧這些建設所帶來的 財政浪費、環境破壞,社會爭議;民進黨執政以來在拼經濟的大帽子下,從經發會開 始便毫無掩飾地與資本家更緊密的站在一起,不斷推出破壞土地、生界,圖利財團的 法案與開發案,而該黨的政治人物只剩下選舉時看板上莫名所以的「堅持」,但我們 不知道其還堅持些什麼?高喊「改革」,但從不知道他們要改革些什麼?更荒謬的是 除了「愛台灣」的口號,再也提不出任何前瞻的政治理念,當面臨中央政府扭曲民主 程序,強行推動重大的破壞工程,政治人物往往以民意風向球來決定反對或支持?等 而下之,更直接加入分贓體系,一同荼害生靈,凡此種種,憑什麼要人民支持他們? 立法院僅剩一黨,叫做黑金黨,叫做利益黨。 沈默的人民 不可諱言,台灣大多數人民仍沈溺於要靠更多高速公路,更多的水庫、更多的工廠的 「經濟成長」模式,當環保團體閃躲群眾根深蒂固的價值,試圖直接透過立法院遊說 政治人物接受環保或另一種成長理念時,勢必面對選區立委挾著多數民意贊成的民意 對抗。 簡而言之,今日環保運動所對抗的不僅是無是無非、集體分贓的立法院,而是與全台 多數人民為敵了! 面對群魔共舞的時代,最可悲的不是政治的黑暗,而是沈默的人民。 作者/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 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論壇召集人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B政4_楊甦棣所反映出的強權姿態 | ![]() ![]() |
||
October 31, 2006 楊甦棣所反映出的強權姿態 “......美國的確是世界強權, 不管台灣與他們在外交上有多麼一致的 立場, 島民都莫要忘了根本的一點:小國與大國在外交上的往來與對話 , 從來不會是平等且均向互利的, 而會有程度上的差別。所以, 小國萬 不可以將大國所謂的「善意」俱當作是肺腑之言。強權國家(powers)常 試圖展示其跨越國界的「權力」(power), 這就是一種對於內政的實質 干涉, 也是國際現實。當一個國家的政治自由度(民主不民主?)與透明 度(貪不貪腐?)發生不對稱的現象時, 老美的政治表態就會傾向於忽視 對於政治品質上的期望(所謂的民主價值), 而趨從於僅以己方的戰略與 產業利益來決定其方向。......” Re: 楊甦棣2006.10.26記者會 此文翻譯大致合於原字句意, 可惜最後的評論有所差池, 過於 執著於國內的黨派爭端, 敝人將只對美方的態度作一些提示。 首先, 據我來看, 本地媒體這次倒難得地將美方的重點給提出 來了, 由其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對楊甦棣(S.M. Young)發言中 媒體所「指出來」的重點的力挺, 即可見一斑。楊甦棣是美方 難得在大使銜甫卸任即確定轉任 AIT 在台代表的例子, 其白 手套的性質因此減弱幾分, 先前更奇怪的例證是根本不了解美 、台複雜關係脈絡, 也未有外交經歷的夏馨──她因而被陳水 扁欺弄於股掌之間, 導致後來 AIT 理事主席的職位懸缺了好 一陣子 (這是對扁政府的一種形式「懲誡」)。小布希對 AIT 人事上的做法確實極不同於之前的數位美國總統, 少年時曾居 於高雄的楊甦棣本身是在駐吉爾吉斯共和國大使任內因被質疑 有不當介入內政之嫌(鼓動該國的「鬱金香革命」), 而在受到 國際外交圈視作「爭議性人物」的氣氛下離職的, 其於 2000 年任 AIT 副處長時就不避諱他對於民進黨上台的個人偏愛, 這麼親台、卻有些讓人起疑的人物被轉派台灣很少見, 會是「 不簡單」嗎?以這樣的標準, 那對島民而言, 誤入叢林、卻直 到現在仍自鳴得意的夏馨其實也不算簡單。 譯者談到楊處長只是對在野黨不客氣, 但這和對台灣不客氣難 道是兩回事嗎?既然美國視台灣為民主國家, 就當知國會與行 政部門同樣是代表台灣政府的一個完整體制, 對一個民主國家 在野黨派的羞辱, 難道會是對於台灣的所謂「諂媚」?駐地職 業外交官在用詞上, 出於「來者不善」的指示, 本應以明捧暗 諷為原則, 而楊甦棣卻於明捧之餘, 更幾乎是說得很白了。美 國當真就一直尊重任何同盟國家的現有體制嗎?別忘了, 當年 馬可仕和海珊還聽話時, 山姆大叔支持他們, 在美國國務院官 員於國會就 80 年代兩伊戰爭的作證發言紀錄中, 還可見到「 海珊是美國可考慮的盟友, 支持海珊對抗伊朗, 既保護了伊拉 克人民的利益, 也維護了美國的國家利益」之言。當年於德黑 蘭大使館人質危機事件後, 在兩個對於美國在中東的利益都可 能造成傷害的對象中, 合眾國選擇了(當時自認為)比較小的一 個, 而在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後, 又由於對於美國油源利益即刻 產生的威脅, 以前的盟友變成了「邪惡敵人」──海珊當時還 不能理解昔日的朋友怎麼翻臉翻得那麼快;其實在更早、兩伊 戰爭還未終了前, 伊拉克遜尼派政權已感受到美國人對其援助 的承諾已出現背信行為(其中包括後述的伊朗軍售案)。中美洲 的尼加拉瓜左派桑定政權(Sandinistas) 成立之初, 曾接受美 國的經濟援助, 沒過幾年翻臉後雷根政府轉向支持軍紀敗壞的 遊擊反抗軍(Contras, 西班牙文「反」意) , 該國乃在桑定部 隊推翻被美國撤銷支持的蘇慕薩(Somoza)獨裁家族後, 繼續陷 入內戰的泥淖。楊甦棣既然提到其母國置身事外的泰國政變、 匈牙利反「騙」示威、蘇聯解體動亂……等民主進程憂慮之例 , 怎麼不提及美國涉入密切的那些事例呢?他們不是很關心這 個島嗎? 美國的確是世界強權, 不管台灣與他們在外交上有多麼一致的 立場, 島民都莫要忘了根本的一點:小國與大國在外交上的往 來與對話, 從來不會是平等且均向互利的, 而會有程度上的差 別。所以, 小國萬不可以將大國所謂的「善意」俱當作是肺腑 之言。強權國家(powers)常試圖展示其跨越國界的「權力」 ( power), 這就是一種對於內政的實質干涉, 也是國際現實。當 一個國家的政治自由度(民主不民主?)與透明度(貪不貪腐?) 發生不對稱的現象時, 老美的政治表態就會傾向於忽視對於政 治品質上的期望(所謂的民主價值), 而趨從於僅以己方的戰略 與產業利益來決定其方向。 至於由所述前例衍生出來的事端, 如透過以色列中介的伊朗軍 售案、與秘密軍援尼游案中, 共和黨政府就一再欺騙了美國國 會與人民, 捏造虛假的交易文件 (甚至前一案資金被違法挪用 到後一案上, 連台灣都牽涉被動供應輕兵器在內, 直到二十多 年後的現在還有未能依法核銷的爛帳) , 但在明裏, 他們總跟 媒體與法庭說, 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利益 (後來發現有軍火商主 動介入, 並對兩方敵對勢力同時交易武器的嫌疑) , 美國行政 部門連自己的人民都能矇騙了, 外國政府能期待會受到更多的 真誠嗎?而這位譯者所論「防禦的經濟性比進攻高得多」這句 話只適用於當軍事衝突已發生的時候:進攻時的能量須大於防 衛者的能量, 才能得到壓制性火力。而在平時備戰時的武力展 示與軍備競衡, 情況正好相反:進攻的經濟性比防禦高得多! ──這只是軍事關心者的普遍常識。像是要防範一枚中共的短 程M族導彈, 我們得以五倍至十倍(一至兩枚愛國者飛彈)以上 的成本來步署攔截裝備, 還不保證屆時能作效, 且依據美國要 求台灣採購的反飛彈武器的數量, 根本只夠擋一小部分。至於 老美對於以色列的軍事採購, 向來是明買暗送, 於近前的入侵 黎南之戰時, 美軍甚至直接將駐地中海部隊的現役軍備、彈藥 直接搬給以軍使用, 他們卻公開說會在以、黎兩方衝突中取一 平衡的協調立場, 此乃大國之「信」乎?台灣則缺乏這種「優 惠」, 自不待言。 如果我國的利益真得等同於美國的利益的話, 且在《台灣關係 法》的屏障下, 本島已長期在未正式公開的名義下成為美國的 受保護國, 他們為什麼要厚彼薄此呢?其中當然有所蹊蹺:為 什麼陳水扁總統已將「四不一沒有」裏面的「一沒有」給拋棄 了, 美國官方在先前一再提出的嚴厲警告被違背後, 還能睜眼 說瞎話:「我們相信陳政府會遵守對於『四不』的承諾」?他 們不就退了一步?吾等別忘了, 小國與大國的外交本來就是以 不對等的利益折衝換取妥協空間的, 最近北韓搞核試爆以企圖 取得更多談判籌碼, 就是對於「邊緣緩衝地位的挑戰」很好的 例子(明不明智、成不成功則得另行評價)。而外交官所說的堂 皇之語, 從來就不該施以完全的信任, 若不然, 楊甦棣的這句 話是最合於禮節(他所指的 "a bit of courtesy")的了: "I fully respect Taiwan's democracy and I respect the fact that the people of Taiwan ultimately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the privilege of deciding these matters." 這樣的場面話才是標準的外交語辭, 「尊重在地國政策的決定過 程」, 很好聽, 但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美國行政部門這次透過駐 台代表所說的話, 不論是視為善意的規勸、還是惡意的恐嚇也罷 , 由現實來看沒有什麼差別, 台灣最後可能還是得接受美方在單 邊戰略利益上的安排與索求, 卻不能不探究其背後的深沈動機。 在國際上多方勢力各有所圖與所爭之下, 島民總得有所見地, 而 莫要在政治決定上屈從於強權的意志之時, 連真正的 privilege ──政策思惟辯證上的自由, 也被自己給剝除了。 - - [以下為轉載]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 apflake (聖人生而大盜起) 看板 a-bian 標題 楊甦棣2006.10.26記者會 時間 Sat Oct 28 12:30:44 2006 ─────────────────────────────────────── 在 AIT 網頁的記者會全文 http://ait.org.tw/en/news/speeches/docs/20061026-dir.pdf Press Conference Stephen M. Young Director,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merican Cultural Center Taipei, October 26, 2006 DIRECTOR YOUNG: 刪節, 開場白.. 舉行記者會的原因 1. 十月初回美國會晤白宮, 國務院, 國防部官員以及參眾兩院議員後, 分享關於此行 所得到目前美台關係的印象 2. 距上次被在街上, 電梯間被記者們堵到, 已經有五個月未發表意見. 3. 是討論與美國合作台灣安全防衛議題的時機, 老闆 Rice 剛發表東北亞安全事務的 演講, 我必須說很多討論美方關切焦點和美方的立場並不精確, 所以我給各位機會 可以記錄關於這些議題官方的觀點, 我不是故意對準聯合報開砲, 只是要舉一個例 子, 上週聯合報有文章提到美國與陳水扁政府關係緊張, 我必須強調, 完全不是這 麼一回事, 事實上雙方廣泛地合作推動台灣防衛能力的現代化, 我們計劃雙方合作 直到陳水扁政府任期結束. ( 注: 聯合報上週專訪美國務院亞太副助卿周慶生, 談台灣政軍情勢和東北亞問題, 只不過不但聯合報完全不提所有議題, 專拿陳水扁政府與美方關係大作文章, 使美方認為訊息被扭曲, 不得不舉行記者會公開向台灣各界說明. ) First of all, why am I having a press conference? I was back in Washington at thebeginning of October and had meetings with a number of senior policy- level officials in the White House, the State Department and the Defense Department as well as with Congressmen and Senators on the Hill. So I thought I would share with you the impressions I have of where we are with U.S.- Taiwan relations. Secondly, it has been five months since I sat down and met with you, although some of you have cornered me on the streets and elevators of Taipei. And third, there are issues in terms of Taiwan's national security, Taiwan's defense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at I think are particularly timely to discuss. In that regard, I would draw your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a few hours ago, Secretary Rice gave a speech in Washington addressing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issues. So it's nice to know that I'm in sync with my boss. I also have to say there has been an awful lot of discussion about what America's interests and America's positions on issues of concern to Taiwan are, sometimes not very accurate, so what I would like to do is give you a chance on the record to discuss those things from an authoritative perspective. I'll give you an example of what I mean, and I want to stress that I'm not picking on Lian He Bao [聯合報United Daily News] but the example concerns them. Last week, there was an article that sought to characterize U.S. relations with the Chen administration as "strained." I just have to stress that that's not the case; in fact, we have a very broad cooperation with the Chen Administration, and as an example, we are working very closely with them on modernization of Taiwan's defense capabilities. We intend to continue to work on issues of mutual concern with the Chen Administration until the end of its term in office. 今天的三大主題, 民主發展, 經濟繁榮, 安全 Today I'd like to touch on three themes: democratic development,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security. DEMOCRACY ------------------- 民主是台灣最偉大的出口, 人民理所當然的驕傲, 台灣民主的和平轉變, 特別是過去 二十年, 是東亞和全世界的模範, 對海峽對岸的鄰居有正面的影響, 但民主還是困難 和需要時間的過程, 美國兩百二十年的民主試驗也還在努力當中, 就是說憲法觀念和 價值必須要建立, 像是法治, 負責任的媒體, 非政府祖織(NGO) , 結社自由, 和政府 許多部門的合作, 以避免民主憲政的倒退, 像是最近的泰國和匈牙利, 雖然泰國政局 紛擾, 但讓軍方介入就是民主發展倒退, 對區域有不良影響, 匈牙利也是一樣, 我們 十五年前蘇聯共產黨垮台已經面對過像人民暴動, 示威抗議警民衝突等場景, 讓我們 相當擔憂. I think that democracy is one of Taiwan's greatest exports. It is something the people of Taiwan are justifiably proud of, and the friends of Taiwa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round the world are also very, very impressed by it. The peaceful,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particularly over the last twenty years, is a model for East Asia and the whole world. I think that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Taiwan's democratic influence is the salutary effect it has on your neighbor across the Strait. And yet, as I've said before, this is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 work. As a student of democracy, I must admit that 220 years after we began our experiment, we are still working on it today in America. That said, it is important to build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values, things like rule of law, responsible media, NGO activity, freedom of assembly, and cooperative work between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government. I think it's also important to avoid things that set back democratic institution-building. A couple of recent examples are Thailand and Hungary. Even though Thailand faced a difficult domestic situation, I think the intervention by the military set back the progress of democracy in Thailand and was bad for the region. Similarly in Hungary, we have been treated to scenes of rioting in the street and clashes between protestors and police which, in a country that just threw off Communism and the Soviet yoke fifteen years ago, is really something that concerns a lot of us. 很多台灣朋友問我對九月十月遊行活動的看法, 我提出本人的三和政策, 和平, 合 法, 合憲, 還要再加上個原則叫 "有一點禮貌" , 我想兩天前立法院的事件可以展 示我的觀點, 這些影像沒有向上提昇台灣民主進程給人的和平觀感( 指李敖事件上 到CNN ) , 總結來說, 台灣民主發展得不錯, 即使往民主深化和成熟邁進有很多挑 戰, 但人民是值得為此十分驕傲的. I was asked by a number of my Taiwan friends what I thought of the protests that went on in September and into October, and I developed the "Steve Young san he zheng ce 三和政策", the "three he" policy: heping, hefa, hexian 和平, 合法,合憲 -- peaceful, legal, and constitutional. I would add that the means and the ends should be in sync. I have in mind that there should be a sense of decorum, or what at one point I called "you yi dianrlimao 有一點兒禮貌" [a bit of courtesy]. I think there was an incident in the legislature two days ago that illustrates my point. These images do not promote the concept of Taiwan's peaceful democratic transition. But to conclude my discussion of democracy, I think that Taiwan's doing just fine, and that the people of this island have much to be proud of, even if there are challenges to moving forward in terms of maturing and deepening the democratic experience. ECONOMIC TIES ----------------------- 我提一下經濟事務, 雖然最近很少被新聞提到, 但是這是美國和AIT 很重要的部份, 台灣是美國第八大的貿易夥伴, 第六大農產品貿易夥伴, 希望今年雙方貿易可以達 到六百億美金, 我們有八百多個活躍且積極的商會成員, 在美方觀感, 台灣的經濟 是相當好的, 我們也總是尋求機會能更積極地促進島內的經濟繁榮, 五底月美方貿 易代表Karan Bhatia訪台, 鼓舞了我們在TIFA架構下從事的努力, TIFA就是貿易投 資架構協定......... ( 這段英文對本人太難了, 略過, 大意是台灣爭取台美自由 貿易協定, 目前的相關協定到2007年夏季才到期, 而且今年底美國國會大選, 還要 看選出的議員狀況, 所以短期內不可能, 且美國商界裡同意支持的力量還很弱, 相 關的困難很多, 但特別強調的是, 美國不會坐視台灣經濟在東亞和全世界邊緣化, 像以往的APEC和WTO , 找不到別的國家比美國更支持台灣對全球經濟的參與. ) Let me just briefly touch upon the economic agenda, because while it's less in the news now, it'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does here and what AIT does. Taiwan is our eighth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nd our sixth largest agricultural trading partner. We expect two-way trade to top $60 billion this year. We have a very active and engaged American Chamber with over 800 members. I think the American perception is that the Taiwan economy is doing pretty well. We are always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to take a more active part in the building of economic prosperity here on the island. Many of the things that we do are under the TIFA framework that was reinvigorated by Deputy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Karan Bhatia when he visited here in late May. Since I hate it when other people use acronyms that I don't understand, I'll tell you that TIFA stands for 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But we're working on things like trying to establish a consultative council of agriculture to discuss some trade liberalization measures in that area. Other areas of focus include pharmaceutical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We expect to have other high-level visitors from Washington coming here from time to time, just as senior Taiwan officials such as Steve Chen from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s go to Washington from time to time. Just to reiterate, we know there is interest here in negotiating a Free-Trade Agreement. To paraphrase Karan Bhatia, this is not off the table, but it is a difficult task for us to deal with just now, and I'll give you a couple of reasons.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the fast-track authority that allows us to look at FTAs expires next summer, and unless the Congress which emerges from elections this November 7 authorizes its extension, FTAs will not be possible after mid-2007. Another thing we look for in FTAs is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American business community, and thus far Taiwan has not had that much support from the U.S. business community for an FTA. But I have to say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certainly not interested in neglecting our economic relationship or seeing Taiwan marginalized in East Asia, or globally. We support Taiwan's involvement in such organizations as APEC and the WTO with that in mind. You will find no better advocate of Taiwan's active involvement in the globalized economy than the United States. SECURITY TIES AND THE DEFENSE BUDGET -------------------------------------------------------------- 進入到主題, 今天台灣國防的爭論, 台灣關係法要求美國提供台灣自衛武器, 基本上 長久以來美方承諾確保台灣的自由不受威脅, 這也是為甚麼我前幾週去華府, 發現決 策者相當擔憂台灣無法通過強固國防預算, 來購買2001年布希總統核可提供的新武器, 五年過去白白浪費了, PRC 可沒有呆呆坐著不動, 過去十年以來軍力不斷現代化, 還 持續強化當中, 台灣和PRC 軍力的差距不斷擴大. But now to the main point, which is the defense debate that is going on in Taiwan today. As you know,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requires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sider providing Taiwan with self-defense weapons. I think more fundamentally, there has long been an American commitment to ensure that Taiwan's freedom will not be threatened or coerced by any other party. that is why, when I was back in Washington a couple of weeks ago, I found considerable concern among policymakers over the failure of Taiwan to pass a robust defense budget that responds to President Bush's offer in April of 2001 to authorize certain new arms purchases. The five years that have gone wasting have not seen the PRC sitting idly. The PRC's robust military modernization process over the last decade or more continues,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PRC and Taiwan has been growing. 我完全尊重台灣的民主, 尊重台灣人民有最後的責任和權力來決定這些事務, 但我想 台灣在安全上不可或缺的夥伴, 也特別關心於此的美國, 應該說出心裡的話, 我希望 透過記者你們, 讓我們的訊息可以傳達給台灣的選民, 以及全體國民, 自美國回來台 灣後, 我已經和台灣主要政黨領袖, 如陳總統, 蘇院長, 國防部李部長, 外交部黃部 長, 馬主席, 黃發言人, 宋主席, 李前總統, 和其他許許多多人見過面, 傳遞以下的 訊息, 台灣需要在今年秋季的立院會期通過足夠的國防預算, 這不是單單武器的問題, 不是美國公司賺多少錢的問題, 我也樂於見到其他國家提供武器給台灣, 只是事實上, 當前也只有美國是台灣唯一的夥伴, 願意提供武器. I fully respect Taiwan's democracy and I respect the fact that the people of Taiwan ultimately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the privilege of deciding these matters. But I think that as Taiwan's indispensable partner in security, the United States has a special interest and should speak its mind. I hope through you, the print and video media of Taiwan, to reach the voters and the citizens of Taiwan with my message. Since I return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 couple of weeks ago, I have talked with all the major political leaders in Taiwan about this issue. I might miss somebody, but I will tell you that I have spoken with President Chen, with Premier Su, with Defense Minister Lee, Foreign Minister Huang, Chairman Ma, Speaker Huang, Chairman Soong, former President Lee, and many, many other people. The message is as follows: Taiwan needs to pass a robust defense budget in this fall's legislative session. This is not about arms alone, and it is not about U.S. companies or profits. I would be delighted if other countries were willing to sell weapons to Taiwan, but the fact of the matter i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only partner that is willing to do that at this point. 我們尋求和台灣軍方的合作提升生存性, 專注於重要基礎建設保護, 軍事設施和通訊 能力強化, 軍種聯合作戰, 後勤補給強化, 此外要能抵禦PRC 過去十年的建軍, 也就 是包括現代化的飛機, 短程飛彈, 水面艦艇, 潛艦等的取得, 質和量一樣重要, 所以 我們相信台灣政府軍事支出在2007年會計年度佔GDP 2.85% , 2008年度佔3%是一個適 當的目標. We look -- in the cooperation we enjoy with the Taiwan military -- to promote their sustainability, focus o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the hardening of communications and military facilities, the promotion of jointness between the armed services: air, land, sea, marines; beefing up of stockpiles of munitions, but also weapons to counter the relentless PRC buildup of the past decade, which has included the acquisition of modern aircraft, short-range missiles, surface ships and submarines. It's about quality as well as quantity. In that regard, we believe that the government's aim of raising defense spending to 2.85% of GDP this coming fiscal year of 2007 and then raising it to 3% in 2008 is an appropriate goal. ( 下段大意是, 要先過程序委員會, 才能付委進行討論軍購本身的政策, 在本會期三 讀通過預算, 趕上明年的會計年度) The next concrete step that I believe should happen now is that the legislators in the LY should permit the supplemental budget to pass through the procedural committee and be taken to the floor of the legislature so that an open debate can begin. I say this because there has been much debate in your media about what is going on, but the legislators need to take this issue, take the budget submission by the government, and begin to debate it inside the legislature itself. That would permit the budget to be approved by the legislature after the three readings by the end of this fall's session. 這需要朝野雙方的領導能力, 台灣不能讓存亡安危的問題, 被國內黨派當作人質, 我聽某些在野人士說, 通過預算就是送給陳水扁一個大禮, 我完全不能同意這樣的 觀點, 這個大禮是送給人民和台灣的安全, 美國將密切地觀察而且評斷誰負起他位 置應負的責任, 又是誰在玩弄政治, 因為在當前這個時間點, 如果台灣不能把握住, 機會就可能會消失. This will require leadership from all sides, both in the government and in the opposition. But Taiwan cannot continue to allow its vital security interests to be held hostage to domestic partisan concerns. I have heard from some members of the opposition that somehow passing a budget would be a gift to Chen Shui-bian. I fundamentally disagree with that perspective. This would be a gift for the people and the security of Taiwan. The United States is watching closely and will judge those who take responsible positions on this as well as those who play politics. Because fundamentally, this moment and this opportunity could pass and be missed by Taiwan if it doesn't seize it. 有議論說台灣要求新一代的戰機, 當我回華府的時候被人問到, 台灣方面為甚麼又 要求要新的東西, 以前多年來所要求的東西, 我們已經提供了, 但台灣卻沒有行動, There has been discussion about Taiwan's need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aircraft, and when I was back in Washington, the question that I was asked was "Why are they asking for new things when the things that they asked for for years and which we've offered them have not been acted on?" 我必須告訴你們美國也有自己的政治問題, 選出取代布希的新任總統, 2008年的大選 將十分激烈, 新總統將重新檢討前政府的政策, 不可避免地, 包括和PRC 的關係, 因 為和北京的關係隨著中國在21世紀興起而越來越廣泛, 美國不是因為要讓台灣與對岸 失和所以才支持台灣國防, 而是因為我們相信, 一個強大有自信的台灣, 自然在和中 國的許多不同議題的談判上, 取得有強大自信的位置, 這會使得台灣在擴展兩岸經貿 關係上, 取得更大的利益. 在複雜政治議題上也無須害怕威脅或壓迫. I have to tell you that America has its politics, too, and in 2008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for the replacement for George Bush will be in high gear. It will yield a new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t new president will have to take time to look at policies and review commitments of the past administration. Inevitably that new president will also have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views of the PRC, because that relationship and our cooperation with Beijing has been growing broader and broader over the years as China emerges as a major 21st-Century power. The United States wants to support Taiwan's defensive needs not because we want to alienate you from your neighbor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but because we believe a strong and self-confident Taiwan can hold discussions on a variety of issues with China from a position of strength and selfconfidence. That will allow Taiwan to expand the very mutually benefici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ip that it has with the PRC. It will also allow Taiwan to discuss more difficult political issues without fear of threat or coercion. So my message is: 現在就採取行動, 在今年秋天這個會期通過強固和安全的國防預算, 不是為了美國, 而是為了台灣..... Act now to pass a robust and secure defense budget this fall. Don't do it for the United States; do it for Taiwan. Thank you very much. I'm sorry I spoke so long, but as you can see, I had a few things to say, and now it's your turn. 下面記者提問, 請參考原文. ----------------------------------------------------------------------------- 本人英文普普, 翻得不好勿怪, 我只翻個大意, 要細讀請參考原文, 以下幾點個人淺見. 1. 看完AIT 主席記者會全文, 請問各位從媒體看到報導的印象, 和他 原本要傳達的訊息差多少, 台灣的媒體真是令人搖頭嘆息. 2. 馬英九說他不夠婉轉, 對軍購通過不利, 請問是哪裡不夠婉轉, 看 看他用的語氣, 用的字, 哪裡對台灣不夠婉轉, 事實上楊甦棣對台 灣委婉得近乎諂媚, 但重點是, 他的這些談話, 真正毫不客氣, 一 點情面都不給的對象是泛藍, 國民黨, 馬英九. 首先提到 " We intend to continue to work on issues of mutual concern with the Chen Administration until the end of its term in office." 已經狠狠甩了倒扁一巴掌, 這才是施明德在哭夭的真因, 再則他提 到泰國的政變, 蘇共解體等民主倒退或動亂, 顯然是給了反扁活動 極惡劣的評價. "The United States is watching closely and will judge those who take responsible positions on this as well as those who play politics. " 這是楊甦棣講得最白, 也是最難聽的一句話, 針對的可不是台灣人 民, 而是馬英九和宋楚瑜. 3. 今天開始有媒體聲音說, 楊甦棣幫陳水扁政府背書, 這倒不盡然, 但是 無可否認, 這些話很少見地是美方對民進黨政府的支持, 關愛的眼光, 對照上段那句極難聽的話, 使得真正的意涵才能看得出, 楊甦棣真正要 表達是, 如果馬英九再不支持軍購, 美方已經到了考慮改變不介入藍綠 爭奪台灣政權的態度, 因為這已經危害到美國的威信與國家利益, 藍色 媒體無所不用其極利用美國的態度來打擊陳水扁的威信, 正是因為大家 嘴巴都在痛罵美帝, 心裡卻是真正雪亮美國對台灣經濟上和安全上無比 的影響力, 美國的支持, 就是選民心中對總統領導國家能力評斷的重大 因素, 馬英九不能冒總統夢碎這個險, 我想媒體說CIA 有多少馬英九職 業學生的材料, 或是掌握國民黨多少把柄, 這未免過於見樹不見林. 4. 楊甦棣答媒體提問提到關於和馬宋兩主席的分別見面, I think it's fair to say that both of them have indicated support for passing the defense budget. Each of them has perspectives about some of the individual parts of it, which I respect and which I've discussed with them. 提到兩人支持預算, 但對不同的某些部份有意見, 照我觀察馬英九是最信儒家學說, 英明領袖那一套的, 對他而言, 面子就 是一切, 我想一個外交官不太可能不懂中國人的人情世故, 而且在和馬宋 見完面不久就開記者會, 顯然是沒有取得滿意的成果, 這樣的說法明的是 做面子給兩人, 暗的是下最後通牒, 這兩天馬英九的臉上. 就寫著兩個字, 那就是壓力. 5. 楊甦棣答媒體提問關於馬英九提到兩岸不應進行軍事競賽的看法, 台灣 本來經濟體和預算規模就不可能和PRC 軍備競賽, 但是防禦的經濟性比 進攻高得多, 而且海峽讓進攻的困難再大大提高, 台灣只要做到可以讓 中國得付出高得驚人代價就足夠了, PRC 必須還要考慮美國這個因素. 6. 從這些對答看得出來, 楊甦棣這個人並不簡單, 標準的外交官, 一邊發 表聲明頭頭是道, 一邊搞笑讓記者會很輕鬆, 但是應付起問題滑不溜丟, 連一句隨棍上的話尾都沒有, 記者提問, 可以明確表態支持陳水扁做到 2008嗎? 他答道, 都有人把美國, AIT , 我歸類是藍, 綠, 紅色, 但我 們只代表紅白藍( 美國國旗 ) , 這個AIT主席和記者哈拉的功力真是令 人嘆為觀止, 甚麼上帝給每一個人各自的命運, 我的名字叫 Young, 我 一天天變老, 叫這個名字也越來越沉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97.226 ※ 編輯: apflake 來自: 61.223.97.226 (10/28 12:32) [發表於 October 31, 2006 06:51 AM 在 淨化與堆棧之板-新浪部落] Link: 楊甦棣2006.10.26記者會=下文 "[以下為轉載]" 段 AIT=http://www.ait.org.tw/zh/ 「邊緣緩衝地位的挑戰」=cf.〈台灣與中國外交情境模擬之一例 【邊緣緩衝篇】 〉: 四、情境模擬──衝突 自由=cf. 筆記'Writing.':〈自由主義?〉 [以下為轉載]=http://blueapex.spaces.live.com/PersonalSpace.aspx?_c02_owner=1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B政5_乏深慮而恃其私的當前政局 | ![]() ![]() |
||
October 18, 2007 乏深慮而恃其私的當前政局 “......十九世紀時說過「權力使人腐敗」此一斷語的英國史學家艾克 頓勳爵嚐言, 「歷史給人的教訓, 就是人們從來不會真得記住歷史的教 訓。」誠然如是, 我們的島上正不乏新的金權承繼者, 使用民萃化的手 法, 成日浸淫於其利益之圖。 權力固然使人腐化, 而享受過的滋味尤使得掌有者總捨不得放手。多少 歷史人物沒能在適當的時機選擇「功成身退」, 而致有後來的敗局;便 是在局勢遠非自己那有限的能力所能適切處理時, 仍汲汲於狡獪之道以 續其權力的把持。政客與政治家眼中都以選票為重, 而其區別在於, 前 者只看得到獲取選票後所能為自己帶來的利益, 政治家則會關心在選票 後面所反映出的民心趨向與社會脈動。僅僅一個在意圖上究竟是恃其私 、還是謀公益的不同, 所帶來的權力施展後果也就不會一樣了。...... ” § 節 次 □ 局 勢 □ □ 詭 辯 □ □ 理 想 □ □ 史 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世界的一個常態是, 「一個偉大的謊言的創作, 總會導致更多的謊言與 藉口的隨附。」政治的現實常是既詭譎又離怪, 於是乎, 謊言之島也就 浮現於大海之上了。 □ 局 勢 □ 二00八年最高領導選舉大戲將至, 在歷經島內自二戰後為期最長的經 濟停滯期後, 這次的選戰將由兩組「老面孔、新組合」來對決。我們能 期待會有什麼新象嗎?還是各項人口分佈的認同因素仍會是決勝關鍵? 在過去幾年泛政治化的虛度裏, 台灣的國內總體產值(GDP) 已被泰國及 中國廣東省陸續追過;選舉時各人提出的願景是一回事, 而執政時的表 現則是另回事, 這已為全體島民所明白目睹。不過, 選舉仍將帶來激情 , 媒體終將會被選情報導給充斥填塞, 那麼, 多加了解、思索一下塑造 成當前政局的意識與心態因子, 至少讓吾等能多些判斷力, 而不至於人 云亦云吧。 在這個部落格上, 一種裝飾性的色調是綠色。綠色是代表著環境的顏色 , 綠色民間團體與與綠色政治團體的合作更曾使得台灣的政治同社會氛 圍起了很大的轉變。過去那些變換帶來了社會多元化與民主化的一些成 果, 如今的綠色當權者卻使得依法得公開審議的環評大會變成了閉門會 議, 而幾個海岸山林的環保敏感地帶在 BOT 化中被快速出賣給財團蓋 水泥飯店。就連遠在南海之涯的南沙太平島上也在加速趕工著要蓋機場 , 不惜干冒著破壞幾十年來南海主權爭議之平衡狀態的風險, 似乎只是 急著讓別人能趕上剪綵的好日子。瞧著這篇一年前的文章與照片, 又在 公視新聞上見到現今太平島惡化中的生態情勢, 看來它真得要與大自然 界道聲「再會無期」了, 思之不禁令人噓唏。 還記得李登輝執政後期, 中央政府負債每年以千億元的規模遽增, 其檢 討常是那時報端的重大主題, 而修法提高負債比率更屢次造成立法院裏 的角力戰, 當然也成為兩千年總統大選的一個題目。今日卻少有人注意 到, 其後七年來中央負債更以一年兩千億元的龐大規模倍增, 累計中央 、地方政府債務總額更達五兆三千億元的天文數字!這是國民黨執政半 世紀許所積餘一兆三千多億元的整整四倍。財政嚴重惡化的程度必將讓 往後數代的子孫處於繳稅替政府還債的無奈循環, 不論由誰繼位都躲不 開這個難題。而島民之薪資所得與資本所得在租稅負擔的分配比率上又 達到三比一的失衡, 高居工業化國家第一位, 但抗稅的話可是會受到「 行政執行」的處分──這是島上「未審先判」的一個反法治原則的奇特 措施。兩千年時財稅學權威林全教授替某候選人所寫的財政說帖申明可 以為台灣討回上兆黨產與國產, 此議在歷次選戰中亦屢被操作, 如今不 減反增的額外四兆債務又該向誰討去呢? 巧合的是, 在中文裏, 藍、綠皆屬青色系, 但「妳的秀髮漆如青絲」和 「妳的圍巾是鑲紅染青」兩者中的「青」所指的實色卻大不相同。這種 對於顏色的語意情境差距是涉及於語言文化的背景的, 至於在腦生理化 學上則有其他的差異, 例如對於顏色知覺的區別力是左腦優於右腦。雖 然對於顏色的認知會有文化情境上的差異, 但藍色與綠色在人類語彙演 化的過程中可是同一階段出現的顏色組喔!原來呀, 在文化的脈絡裏藍 、綠本是一家呢──無怪乎他們前後執政時的玩權與貪婪心態都是一個 樣? 自解嚴以來, 在藍、綠兩大黨鬥爭的夾縫裏, 前後浮出了工黨、社民黨 、新黨、親民黨、台聯、綠黨、民主行動聯盟、第三社會黨等, 意圖在 其中取得新的空間。但過往的經驗卻明白顯示, 在政治意識型態的強勢 對立下, 理性問政既屬難為, 而兩強之外的折衝權衡空間更是難得。把 延伸式民主人權給扭稱為「基本人權」的入聯/返聯「公投」戲碼, 不 過是兩黨企圖切割選民區位的愚民手法, 卻能攫獲心知肚明的媒體的最 大篇幅。第三勢力有的只是兩強的附屬陣線, 難以發揮作用, 泡沫化幾 成必然結局;而號稱中立化的另類路線者, 其論述是否強到能突破意識 型態化選民的樊籬?能否獲得主流媒體的一些關注呢?目前看起來, 在 這個只求有民主的形式、不重民主實質修養的泛政治化島嶼上, 似乎不 怎麼樂觀。 如此過去了好幾年, 島上政客的目光只及於島內, 渾然不察海岸線外的 大世界變動已廣。當東亞、東南亞成為全世界經貿成長最速、集資最力 之地時, 這裏的政府卻將自己孤絕摒外。時序將入大選年, 我們幾乎已 可以悲哀地預測出, 在上位者將不會「總算」想到了:「要認真擘畫台 灣的未來」, 眼前的權力爭奪戰才是他們(仍然)想玩的遊戲。而同時間 內, 全球戰略權力均衡的微妙改變、新的「減碳」經貿規則的實施、東 亞自由貿易區刻將上路等等國際現實, 仍會進展下去, 而與島內的執政 掌權者「無啥干係」, 那只被賦予「國家主人」此一虛名的島民又何以 自處呢? □ 詭 辯 □ 讀史的人皆悉, 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地中海週遭地域的統治者具有好辯 的性格, 而這種重辯術的風格其實在亞歷山大大帝時就這麼做了, 他是 埃及豔后 Cleopatra 所屬的托勒密王朝的開山祖。羅馬人的古典文化 與托勒密王朝的血統具有同源性, 但卻在截然不同的環境開花結果, 或 許這也是那時的埃及對於凱撒、安東尼特別有「致命吸引力」的一個因 素吧。 托勒密王室具有比流落七丘之地的乳狼之子更為正統、且早在共同的發 源地即已先開化的文化脈絡, 後來他們又能在同樣是被蠻族圍繞且自視 甚高的埃及本土人文環境中, 將異教的 Osirian 崇拜與希臘神教融合 在一起, 達成一種兼具埃及神秘論與希臘哲派理性的統治術, 也延長了 本該隨著波斯/阿加美尼帝國的崩潰也一起結束其歷史的埃及的祚命, 難怪因此而能有幸見證的凱撒會流連不已。雖然流連者終因鬆弛了根基 地的支柱而倒下, 但繼承者卻由他的經驗學到了建立帝國和平 (Pax Romana) 的統治者該有的修為。 凱撒最後的失敗對整個羅馬來說只是一時的, 任何人總有思慮不周之處 , 「禍常起於所忽之中」, 這卻不能減損他的英雄氣格。人是不能謀天 的, 英雄只是在天意、在整個大歷史的角色遞擅中, 到了該交出自己的 位子的時候了。他們的辯術是為了讓國力同權力一起繁盛, 神意為其決 斷, 這是最高準繩。 然而, 將近二十個世紀後, 在另一座重辯術的島嶼上, 誑語與謊言卻連 天也要矇騙過去, 僅偏重於權力一端, 而忽略整體社會的發展, 這就產 生了不少政治主體意識上的矛盾。 台北有座故宮, 裏面的寶物據說是由北京紫禁城與南京中央博物院「盜 運」至岱員之國的;另一種說法, 則是一個自居正統的中華民國政權以 當然所有者的名義運來「保護」的。分述以兩種意識型態, 台北故宮文 物的合法性就有了截然不同的評斷。無論如何, 故宮裏的文物早在百多 年前即已遭八國聯軍「參觀」過了, 也損失了一些;要是當時的佔領者 們已達成如何「分贓」的具體協議, 而不僅是在彼此制肘下「只」順手 牽羊的話(這幾國在十幾年後的一次世界大戰時分成兩大敵對陣營), 那 今日的台北外雙溪也不會有這麼一座故宮了。歷史的偶然把它帶給了島 民, 而島上的統治與被統治階層往後又該如何看待它呢?這將反映出他 們對自己的主體性定位的真正看法。 就以他國之例來做一個對比吧:法老圖坦卡門的母后(非生母)、被稱為 古埃及「第一美女」的娜芙蒂蒂頭像是否該從德國「回國」開巡迴演唱 會嗎?古文物宜屬於原來的文化國籍, 或保留在被強加的政治國籍, 在 後殖民時代常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爭端, 其中評價也難以定於一尊。像 是中國一些古物若未流落國外, 能否渡過文革赤禍就在未定之天, 但若 今日的中國已有維護能力, 又該不該物歸原主呢?再試以本島的處境思 之, 若哪天北京當局正式向台北請求歸還「被盜」的數十萬件故宮文物 , 台灣還會有以自居「中華文化正統」而保有它們的「當然所有者」立 場嗎?還是說, 那些寶物只是「國與國間」的戰爭掠奪品, 我們其實是 和保有《女史箴圖》的大英博物館、收藏《圓明園四十景圖》的巴黎國 家圖書館一樣的「權宜保管者」?雖則文物播遷的史實本身完全沒有改 變, 但不同時代、不同意識型態對於歷史事件的相異論辯, 果然常是詭 奇又有所疑義的。 不久前「中華民國郵票」被改名成「臺灣郵票」, 也引起了一陣風波; 然而, 風吹浪起波, 波落風隨去, 對無法表示支持或抗議的一紙郵票來 說, 百多年來印在其上的方寸圖案所記錄的點點史跡, 才是其本貌。像 這一篇〈中華聯合省郵票? 〉的討論串裏即由中華民國開國之夕的試印 票上的「國名」, 勾溯了當初英文國名與政體在定用時的線索, 原來 China of Republic、United Provinces of China 都較 Republic of China 更早出現或提議過。對照以今日的諸項「『政』名」之舉, 不得 不覺一切的名義之變, 待更長的時距過後, 不過都會成為蒼海桑田裏的 一顆落地而爛的粟米吧。 而讓人所質疑的, 有許多習稱以台灣之愛的人, 不見得曾用心了解過島 嶼的歷史處境;同樣地, 常成為政治性辭彙的「土地」之詞, 亦屢被濫 用。在「台灣土壤陳列館」裏則用與「政治口水」完全不同的方式, 讓 人們能認識到所踩到的地方是怎麼樣的構造。如以一公尺以上的地層剖 面展示著多樣化的土壤「標本」, 讓我們看到了 921 集集大震時斷層 線的土層被擾動後的狀態。辛勤其業的農試所郭鴻裕研究員的團隊花了 十幾年的功夫, 才由田野中收集來這麼多的材料, 並研究出台灣土地所 面臨的諸多超限利用的危機。若沒有下過真正的用心, 又如何知道要怎 麼來愛護這個島上的土地呢? 這麼用心的人還有一些。一向以旅裝自在亮相的本土作家黃春明, 其出 身頗不同於從明星中學、文藝營裏出線的諸多名家, 他自始就在市井草 根生活中作出其所體驗到的鄉土詩情。一位剛來台灣、後來被當作匪諜 捉走的外省女青教師讚賞了一個中學生所寫的台語懷母詩文, 讓一位操 宜蘭腔的鄉土創作者在教育體制的挫折壓力下, 啟蒙了他的文學世界。 黃春明一向是小人物的觀察者與理解者, 不消說理、喊口號, 我們自然 能讀出來他瞧得的社會況味, 這十幾年來他投入於兒童文學與劇本的工 作後, 又把非屬狹隘、而是身處關懷的本土觀給了孩子們的心靈。什麼 是真正的本土?黃春明已具體地寫在故事裏。 另外還有一位時代性的人權鬥士, 其乃永遠不變其意的真正志士, 他將 其椽筆化為筆鋒之利, 以針砭時局。柏楊, 也就是郭衣洞, 秉其所當為 而為, 因為一則《大力水手》的孤島父子的譯詞而成為叛亂犯, 便是在 獄中, 猶持續寫作不輟, 《醜陋的中國人》直指群體醬缸文化的劣根性 , 指出華人的社會性弱點, 阿Q化的本土狹隘地域主義者當然不出其描 述之掌握。在他著意的民主改革實現之後, 島內卻不乏投機性的人權與 民主政客大作風波, 而柏楊其萎, 仍以一個典範性的角色, 讓我等有一 足以比較而釐視聽的標竿。 回顧昔時, 在二十世紀末一場後來導致台灣經濟競爭力之沉淪難挽、兼 且金權體制承續不絕的選舉熱戰中, 陋者對當時知識份子的區別立場、 選勢而站有所感慨, 乃在一則討論中逕對「專業知識份子」與「人文知 識份子」予以分辨。現時更多的卻是逞威於廟堂之上的狡辯之徒, 多年 後復思之, 猶有今夕何夕之感哉。 □ 理 想 □ 民萃化的社會為辯士之所擅場。公眾人物的「說服力」常是其能否吸引 群眾力量與支持的關鍵, 然而陋者倒不太以為說服力能當作其成就與否 的主要評據。 人是有理想與夢想的生物, 有時就是會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伍子胥是 有自知之明的, 在死諫之前已先將自己的兒子送往他國自保, 他已明白 說服不了吳王夫差的。歷史上太多的悲劇英雄, 不是以其做成了什麼事 來論斷, 而是以其理想的鵠的為準目。凱撒被暗殺了, 有損他的龐龐氣 格嗎?他已做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只是天命的位子到了該交替的時刻了 。項羽就實在不是適於跟隨的人選, 因為他缺了自知之明與任人之眼, 劉邦就了解在最危急之時尤需謙卑, 乃忍一時之氣、認韓信為(真)齊王 而得天下。 痞子也可以很有說服力, 他可以讓眾人瞠目結舌而一時得意忘形。今日 政壇高層上頗有此類, 但我們該認同這樣的人才是「正選」嗎?此所以 以「說服力」為據易淪於浮面的判斷失準。 最好的是「有方法、有理想」的人選, 不過一時不好想出這樣的的成功 歷史人物, 本想舉田單為例, 但其事似有傳古轉造的成份。公孫(商)鞅 倒幫助秦孝公定變法之令, 以刑為用, 逼民就範, 讓秦國成為軍國典範 , 其目標既達成了, 也得諸其方法。但嚴法反及於其身, 致遭車裂之禍 。這能算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好例子嗎? :p 看來, 似乎還是得找位能順天理、致中和, 既不隨波逐流, 又不會逆倫 而行的?就態度的處理上, 明初的「正學先生」方孝孺有〈深慮論〉, 總合了歷史上恃私謀策、猶自失敗之例, 以告示後人:慮能謀者卒失, 因其能謀人而不能謀天。至若「欲以區區之智……」逞一時之智巧者何 ?天道即自然之理, 〈深慮論〉或可作為我等於狡辭者當道的時局之中 , 度時審勢之一觀: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 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 慮之未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 不及者,天道也。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 之強耳。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 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漢懲秦之 孤立,於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 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武宣以後,稍剖析之,而分其勢,以 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 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而其亡也,蓋出於所備之外。 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於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 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 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於敵國。此其人皆有出人 之智,蓋世之才,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 切於此,而禍興於彼,終至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 不可以謀天。良醫之子,多死於病;良巫之子,多死於鬼;豈 工於活人而拙於謀子也哉?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 古之聖人,知天下後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 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 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故其子孫,雖有至愚 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者也。夫苟不 能自結於天,而欲以區區之智,籠絡當世之務,而必後世之無 危亡,此理之所必無者,而豈天道哉!” 這一篇說出了「謀公以至誠」、及「謀私以害己」的區別。每個人都可 以聲稱自己有「理想」, 其用心的實質卻可以是天差地別的, 手段也因 此有異, 優劣之分乃見。方孝孺說得實在清楚, 但後代不明白者仍是層 出不窮, 十九世紀時說過「權力使人腐敗」此一斷語的英國史學家艾克 頓勳爵嚐言, 「歷史給人的教訓, 就是人們從來不會真得記住歷史的教 訓。」誠然如是, 我們的島上正不乏新的金權承繼者, 使用民萃化的手 法, 成日浸淫於其利益之圖。 權力固然使人腐化, 而享受過的滋味尤使得掌有者總捨不得放手。多少 歷史人物沒能在適當的時機選擇「功成身退」, 而致有後來的敗局;便 是在局勢遠非自己那有限的能力所能適切處理時, 仍汲汲於狡獪之道以 續其權力的把持。政客與政治家眼中都以選票為重, 而其區別在於, 前 者只看得到獲取選票後所能為自己帶來的利益, 政治家則會關心在選票 後面所反映出的民心趨向與社會脈動。僅僅一個在意圖上究竟是恃其私 、還是謀公益的不同, 所帶來的權力施展後果也就不會一樣了。 只是, 有理是一回事, 別人聽不聽又是一回事;正學先生不幸死得極為 慘烈, 由於不肯受朱棣逐惠帝草詔之令, 而被刑以腰斬, 並誅連十族, 連學生輩亦難倖免。又是一位為其「堅持」而殞命的悲劇讀書人?在我 們這個社會, 因良心覺醒而不願再同其謀, 卻反遭昔日親密同志批孫鬥 祖、貶之為「寇」者亦不乏其人。看來, 「有方法、有理想」等主觀條 件仍是不夠, 還得在客觀上「有環境」, 有識馬伯樂才行;不然, 已置 於局勢之內的善者休想持安保泰, 而得意中的小人不想留下臭名亦不得 由己了。無怪乎, 自古亂世裏總有具足智慧之人寧可隱居於荒林或埋名 於市肆之中, 避離腥羶血臊, 但求一自保而已。 這樣的不信任感常是開發中國家在政治發展歷程中的憂患。無論是再怎 麼目標一致、甚至曾經胼手胝足於革命事業的夥伴, 他們往往於新權力 體制的初肇期, 即為了各自的利益角逐而破壞了整個體制的和諧。人類 這種動物, 又常在對付被認定有「叛意」的同志(胞)時, 較之於對付敵 人更為心狠手辣。權力讓政治頭兒們腐化, 而腐敗者為繼續保有體制上 的權力, 乃以激化內鬥為其能事, 政局因此陷入惡性循環。不獨巴勒斯 坦自治政府的法塔、哈瑪斯派系之爭造成形同內戰的惡果, 揆諸二戰後 的新興民族國家, 大都經歷過這麼樣的痛苦歷程──革命/改革者往往 成為社會不安、後退、甚或動亂的禍魁。這樣的故事我們看過太多了, 而巴勒斯坦人的經歷, 也還是會在不同的時間與地域重演的:這才是歷 史給人們的最大且無奈的教訓。 □ 史 義 □ 理想總與現實發生時時刻刻的衝突, 有的會因此而激化, 有的會被消解 掉, 甚至有的會被所批判的現況給同化而腐朽了。歷史是一種回憶, 一 種反饋, 一種解釋, 也可能僅是種操作, 而也有人選擇了書寫創作之途 。在歷史中雜揉入了人情故事, 也就放入了自己的判斷與感受。歷史書 寫究竟是該平白直敘、還是可以美學化以其中的意蘊呢?那是無所對錯 的創作策略的決定, 就像是任何一個人、一個團體所述說的歷史不可能 是全貌的, 一種歷史文學書寫的態度也不會盡是全然概觀的。 新歷史神話的虛構編造, 常被作為一個民族自主主體意識的堅持象徵, 韓國人即此中佼佼者。在檀君的半島上的第一個信史王朝、由衛滿所建 立的衛氏朝鮮為不折不扣的「外來政權」, 比倭國人更早開化的高麗人 在早期還曾為日本列島的入侵者。隨著大和王朝的興起, 朝鮮半島漸漸 成為中、日兩國間的折衝地, 屢屢成為附庸政權。於是, 現代化的大韓 民國所標榜與前代最大的不同就是, 它是偉大的「崛起」──歷史教科 書修掉了, 作為李氏朝鮮治國基調的「小(中)華」立場乃成為隱諱, 「 漢城」被正名成了「首爾」, 漢字的日用更是早已廢除。只是, 「漢江 」猶存其名, 「韓」字根本是華夏的侯國名, 而第一個以「朝鮮」為名 的衛氏王朝還是漢人所創, 更不消提現代韓國人的名字仍遵循著舊有的 漢語發音的。新的文化主體神話是塑造了 (北朝鮮也以金氏「主體思想 」為最高指導原則) , 但是文化的根脈是否能那麼容易地斷然切離、且 刻意「修改歷史」的做法就能讓國家建立起貨真價實的主體性嗎?同樣 地, 某位教子無方的杜姓教育部長的「同心圓」歷史建構理論真可以讓 一座島成為世界史的中心? 與歷史神話對比之下, 文化概念本來是中性的, 體現文化的文物建築則 是具體的人為設計, 由於社會性的糾葛與交流, 文物在無聲息中被賦予 種種人文的偏好與意涵。梁思成、林徽因夫妻共同珍愛古代建築, 即便 是侵略者的平安、鐮倉時代古都他們也要求美軍不要轟爛它。最野蠻的 權力者則不顧及一切, 他以睥睨天下的姿態, 君臨皇(天安)門, 而為了 「除舊建新」, 為了去除「封建獨裁」, 於是古城的圍牆拆了, 文物砸 了, 新的「民主專政」的偉大領袖看順眼了, 而文化卻不曾因為崇高的 革命而獲得他所承諾過的新的進程。十幾、二十幾年後, 那一位偉大領 袖之已走資的徒子徒孫們, 反而得重申傳統價值的重要, 被革命掉的又 要設法找回來:多掙幾個觀光錢才是「硬道理」!至於隔著一道海峽的 移民島嶼上, 近年似乎也浮起了一股新保守主義的怨靈, 為遂其主觀的 意志之圖, 乃弄法且魯莽地要切斷文化脈絡的根源聯結。扭曲變態的意 識居然在不同時代的不同地域裏重複搬演著相同的劇目, 這豈不是一種 歷史性的弔詭? 再由歷史的教訓來看, 獨裁乃源於縱容與漠視。以「公(平)民」自稱的 野心家也會發出反省之語, 惺惺作態以訴其「必忠於人民與國家所付託 的職責與義務」, 其高明者將慮及以政經及民生的安穩為其地位的礎石 , 而其卑劣無能者卻儘從社會的騷動與裂痕中, 趁勢取利以固其權柄。 「他們拒絕接受奧古斯都退隱的打算,請求他不要拋棄親手所拯救的共 和國。」鞏固領導中心的自編戲碼在歷史中曾不斷重演, 利益結構總是 趨於服從與作倀。於十八世紀末代議政治已成為西敏宮 (Westminster Palace) 的常軌之時, 寫出擘思鉅著《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的英國太史公──吉 朋(Edward Gibbon) 的史評〈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政治〉, 於今讀來, 仍是諍然如響。 吉朋的高論中, 繼續講的是羅馬帝國成立初期「政府的基本架構」。其 中提到奧古斯都如何以武將的出身、卻形塑出文治的身段, 創造了一個 「假共和形式之名而行專制政治之實」的高明統治體制, 這種穩定化的 權力集中型態也締造了帝國盛「治」的局面。然而在「執政者」同時壟 斷了「護民者」的宣稱權力之後, 公民暨其代表者的力量是自此一蹶不 振矣。以史為鑑, 當世的「明君」並不可求, 島民豈可輕易拋棄己身的 判斷力呢? 史學家又析解出了奧古斯都微妙的統治性格及策略。專權的執政者之惺 惺作態, 實由於其明白當初攫取權力時所依賴的「群眾力量」有多麼危 險, 盲目的大眾是最反覆難測的, 只有時時刻刻以「平民」為自我表徵 化的怯懦統治者才能讓人民心甘情願地繼續被他欺瞞──此即民萃的根 源暨手法。至於不敢直指核心問題的「改革者」僅是為其自保而發聲, 他們絕不敢下定決心去拔除權力體制根基所由的毛病。即便有一次又一 次的軟弱且無力的反抗, 仍要等到他們失去位子(提名?)之後, 才會突 然發覺:原來吾等根本不是「烈士」啊!今古照映, 實有其象。 公義默啟, 不待魈言。「二二八」就是個值得省察其歷史底蘊的日子, 並不該是有心者撥弄已受傷害者的時刻──對於心中無義的狡獪者而言 這卻不是禁忌。我們都是被留下來的人民, 而真相被藏在歷史裏, 無論 是過去還是將來, 掌有統治權柄者皆不能代替人民, 遽稱其有了詮釋權 的正當性;否則, 史事的教訓將復。某一年於血腥之地餘下的磚頭, 猶 「在十字架的腳心底, 靜穆舒躺。」它不語, 「啟示的光」卻已「照耀 其上」。 cf. 敝文〈[摘文] 謊言的沒落〉 〈擦肩而過˙太平島再見〉/白鯨夢 〈顏色認知的遐思:不對稱的腦功能〉/曾志朗 〈八國聯軍「參觀」紫禁城〉/左遠波 〈中華聯合省郵票?〉/最高蘇維埃 敝文〈§S.O.S. 第五講 -- 台灣的歷史處境 --〉 〈重新認識台灣土地-—台灣土壤陳列館紀行〉/greenlost 〈等待龍眼的季節──黃春明的文學生活〉/黃春明演講 敝文〈「知識份子」的判準 之一二〉 〈迦薩危機〉/顏敏如 〈朱蒙神話在召喚韓國崛起〉/顧爾德 〈在大佛光寺,想梁思成的北京〉/張作錦 〈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政治 (一)〉/愛德華‧吉朋 敝文〈二00七‧二二八‧省思 ─ 歷史的真相與正義?〉 [發表於 October 18, 2007 04:06 AM 在 淨化與堆棧之板-新浪部落] Link: 「一個偉大的謊言的創作, 總會導致更多的謊言與藉口的隨附。 」=ref. 筆記'writing.':〈[摘文] 謊言的沒落〉 這篇一年前的文章與照片=http://blog.yam.com/belugadream /article/6377196 已遭八國聯軍「參觀」過了=http://mag.udn.com/mag /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68011 〈中華聯合省郵票? 〉=http://www.chch.idv.tw/phpwind /read-htm-tid-6640.html 島嶼的歷史處境=cf. 綱領 'S.O.S.':〈第五講 -- 台灣的歷史 處境 --〉 「台灣土壤陳列館」=http://www.esouth.org/modules /wordpress/?p=133 一則討論中=cf. 筆記'writing.':〈「知識份子」的判準 之一 二〉 「欲以區區之智……」=下文 "而欲以區區之智," 段 法塔、哈瑪斯派系之爭造成形同內戰的惡果=http://www.esouth .org/modules/wordpress/?p=151 韓國人即此中佼佼者=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D0001 /123212/web/#1L-2234737L 〈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政治〉=http://paper.udn.com/udnpaper /PII0002/117272/web/#02 「在十字架的腳心底, 靜穆舒躺。」=ref. 筆記'booklet.':〈 二00七‧二二八‧省思 ─ 歷史的真相與正義?〉 〈擦肩而過˙太平島再見〉=http://blog.yam.com/belugadream /article/6377196 〈顏色認知的遐思:不對稱的腦功能〉=http://sa.ylib.com /forum/forumshow.asp?FDocNo=1023&CL=6 〈八國聯軍「參觀」紫禁城〉=http://mag.udn.com/mag /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68011 〈重新認識台灣土地-—台灣土壤陳列館紀行〉=http://www .esouth.org/modules/wordpress/?p=133 〈等待龍眼的季節──黃春明的文學生活〉=http://paper.udn .com/udnpaper/PIC0004/124016/web/#1L-2247312L 〈迦薩危機〉=http://www.esouth.org/modules/wordpress/?p =151 〈朱蒙神話在召喚韓國崛起〉=http://paper.udn.com/udnpaper /POD0001/123212/web/#1L-2234737L 〈在大佛光寺,想梁思成的北京〉=http://udn.com/NASApp /NewsLetter/NewsPreview?NewsID=3887195&Encode=big5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C社1_「Kitty」的心態 | ![]() ![]() |
||
作者: Peter_Lin (maya 與意志十字鎬 ) 看板: Test 標題: 「Kitty」的心態... (不是我說的~) 時間: Fri Jun 25 06:38:22 1999 年初報上看到, 聯廣公司(台灣最大的廣告公司)經 營總監黃文博表示其心得, 以為在 Kitty 貓的流 行熱中, 可看出台灣成年女性分裂的傾向:「把自 己兩極化, 外表成熟複雜, 內心卻渴望自己單純、 可愛、無害, 以蒙異性青睞。」 成年女性現在認為可愛在兩性關係中, 比之美麗、 智慧更具吸引力, 而這個體認主要來自日本流行產 業體制下的浸染。日本人長期來偏愛兼具顏面天使 、下部魔鬼的性格的少女。即類似 murderer 所言 的「純真的邪惡」嗎? 主修日本文學的黃文博說:「如果日本人把 Kitty 貓『請』去拍寫真集或 A 片, 我都不覺奇怪。」 他以為, 成年女性認同了 Kitty 貓這個在卡通世 界裏最天真無邪的符號角色, 一方面顯現自己對兩 性關係的期待, 一方面也滿足了自己在充滿競爭與 威脅的都會中, 不願失去的童真或安全感, 但也或 許顯現了一種不願長大的幼稚心態。這是對都會女 性的一種觀察... -- 咳... 再聲明一遍。最先說這番意思的不是我喔, 也 不意味這含有我的真正意見。要「扁」人的去找這個 姓黃的傢伙喔... >;<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8.27] [Login: **] [Post: **] 作者: Peter_Lin (maya 與意志十字鎬 ) 看板: Test 標題: 「Kitty」的心態 2 - 「Hello 女郎」 時間: Sat Aug 7 13:48:44 1999 今日電視新聞上看到一名賣淫的楊姓女大學生(27歲),身上儘 是 Hello Kitty 飾樣,對於記者的詢問答以零用錢不夠、這 工作「賺外快而已!」、「那沒有什麼啊!」。該「應召女郎 」就讀於某私立大學(一說是某基督書院)。 前不久敝人一篇 post 中(〈「Kitty」的心態...〉),引用聯 廣主管黃文博的言論,其以為即使有一天 Hello Kitty 被「 請」去拍 A 片,他也不會覺得奇怪。近日方聞日本已有在 A 片中,以真女人扮作 Kitty 狀的傳言;不禁想到,那天當這 股風氣隨著 A 片盜烤也流傳到台灣來,眾多的都會女性與小 女孩們,不知要如何看待之啊! :-x Hello Kitty 代表的是一種「少女」式單純、天真無邪的符號 ,以這個角度來談論一下前述「Hello 女郎」的心態:首先可 說的是,該女對其身體權做分割化與兩極化(「外表成熟複雜, 內心卻渴望自己單純、可愛、無害」,黃語),顯然其腦袋中 關於 Kitty 之投射心理、跟其下身的使用/利用權利,完全 可以是兩回事。Kitty 的「娃娃」形象正確實可作為另一層其 心理面對具威脅性的都會環境的面紗/或「假皮肉」,那用來 出賣的「真皮肉」當然是另回事囉。這樣在心態上的分化,建 立了一種「安全感」的障壁,於是乎羞恥心等社會道德感,就 可以有另眼看待的可能性了。 若以另一種心態來看,該女也可能真地全然「Kitty 化」了, 則其純真爛漫,竟到了可以把「出賣靈肉」予以「去邪」(「 純真的邪惡」?)、「去污名化」(呃,近年把各種社會異象 給見怪不怪化特別好用的詞)的地步。所以嘛,「那沒有什麼 啊!」 當然,絕對、更加可能的是,Kitty 與皮相,根本是八竿子打 不著,前面說的都不過是敝人胡扯... 她不過是再普通不過、 無特定社會符號化意義的一種流行玩物罷了!──真是如此嗎 ?或者,純粹只是持此論者本身的信心問題?那宅男對於「顏 面天使、下部魔鬼」的蘿莉控(Lolicon)情結又該是? 然而, 以私人之見,我還是傾向於相信賴最後一個「當然的胡 扯」。獨善其身之人,總要有些「持身保泰」之方哩。 :-) -- 可能又要被討厭一點了... *-* -- ◇ 皮特‧林@PalmBBS (理性之鬱 ζ’) ◇ ____/| 台大◎椰林風情◎站 『假象的 錯愕的面容,窺見而得真實』 \ o.O| 《電腦漫談|PC板》 ν=(_)= ∮ 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 ∮ U ◢BM鞠躬◣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210.71.60.254] [Login: **] [Post: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C社2_自我催眠 ─ 工作篇 | ![]() ![]() |
||
May 25, 2006 自我催眠 ─ 工作篇 “......所以妳要奮發向上, 即使工作到尿液裏都有腎臟滲出的血絲了 , 也只能代表妳真得有努力工作──全台首富郭大老闆也不會為妳的犧 牲而感動, 但只要這是真正的付出, 公司就會給妳該得的薪俸紅利。得 到了實質報酬的妳, 同時得到了工作者才有的「職業高貴感」, 且唯( only)在心理上成為公司的志工── "candy-striper's oblidge", 暫 擬一俚味的英文字稱之──這是其他地方所得不到的, 妳因此知道所做 的辛苦不是白費的, 公司的成功也就代表著妳的人生是成功的。播種的 人果然得其收穫, 至少他們是這麼說的。......” Re: 自我催眠 妳果然都明白了。雖然說沒有鈔票也可以討飯(票)吃, 而工作 本來就不代表一切, 但只有從工作的滿足感中我們才可以得到 口袋有「孫中山」的實在感。 所有講企管激勵、職場挑戰的書籍, 都說妳要以工作為重, 妳 的尊嚴就在這裏。所以妳要奮發向上, 即使工作到尿液裏都有 腎臟滲出的血絲了, 也只能代表妳真得有努力工作──全台首 富郭大老闆也不會為妳的犧牲而感動, 但只要這是真正的付出 , 公司就會給妳該得的薪俸紅利。得到了實質報酬的妳, 同時 得到了工作者才有的「職業高貴感」, 且唯(only)在心理上成 為公司的志工── "candy-striper's oblidge", 暫擬一俚味 的英文字稱之──這是其他地方所得不到的, 妳因此知道所做 的辛苦不是白費的, 公司的成功也就代表著妳的人生是成功的 。播種的人果然得其收穫, 至少他們是這麼說的。 賜給我們、讓我們能享有「榮耀的機會」的老闆們, 當然都樂 於為這種書寫序, 像這樣在宣揚勞動道德, 並傳播公司福音的 書, 是再好不過求自我成長的成人教育書籍了。社會將因此會 朝更光明的一面走去, 所有的勞工──不論是勞力、或勞心─ ─的心理更為健康, 家庭生活也會更圓滿, 老年生活更能有望 , 子女養育基金能更豐盈, 這一切的一切, 都只有公司提供的 報酬能作為保障。工作是這麼地神聖與實在, 埋怨者將會成為 社會的失敗者, 他們不了解, 只有職業價值繼續存在, 他們的 人生價值才能繼續有效用(of utility, or useful)地存在: FOR THE CORPORATIONS。 也因而, 我們在財經廣播節目裏、在電視的名人訪談中, 不斷 地由「成功經營者」與「成功財經書籍作者」的口中獲得了福 音的證言。它們都是這麼地美好, 這些高貴的人也才願意如此 慷慨地現身以教導大眾:人生果然因工作而偉大。 最為勞動者所敬愛的老闆們啊!我們都會努力工作的──只要 您願意給我們這樣的機會。此外再別無所求, 只願公司賜福給 吾等! 又願這受的福就只是「$」 ──世俗社會上最具有廣泛影響力, 評價(value)的邊際效 益從不遞減, 又最簡潔的一個符碼。 僅此而已。 [發表於 May 25, 2006 06:00 AM 在 淨化與堆棧之板-新浪部落]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13_一則屬於「心靈」的故事 | ![]() ![]() |
||
[留言者:Peter_Lin] [留言時間:1999/10/7 上午 07:31:40] For 妮: 既然, 「在你的內心世界裡~ 只有你才懂得遊戲規則 ~」, 那又有誰能比之自己, 更有那抉擇的權力呢? 大的世界總是陌生的。而個體恰也是這個世界的一個 元素, 在彼此相屬之中, 只有以心靈的指引、創造性 的開路, 將能使世界不被熟悉的成分減少... 故而, 一則屬於「心靈」的故事。 * * * * * * * * * * * 一 則 屬 於 「 心 靈 」 的 故 事 你要告訴我嗎?你的心靈之中,那幽幽深邃之處,那反覆輾轉之地──歡 喜、快樂、喜愛、高興、認同、不定、猶疑、遲決、挫折、失敗、沮喪、 傷心、痛苦,這麼樣的感受,那麼樣的體會,是何從而生? 我不明白。天地之浩,世界之廣──大空、流雲、汪洋、聳岳、濁世的喧 囂紛紜,我們的心都在裏面。知己的心常在啼泣。而陌生人的心既偶然又 徬徨。卻還有天真者的心猶在激然蕩漾。 生命的躍動,實是在那青春活潑,那幸福甜美,那刺激變幻,就在那歡顏 哀容之中。是在那與大自然同享的,生命的韻律。 眾生芸芸,世事多易,宛如那白雲般,幻變莫測,演示了天地萬象。於心 靈之洋,大浪般洪肆千行,包容廣形;那思緒又如小溪涇般細水長流,縷 情不逝。 我看到在那滿頰淡斑紋皺,心靈已走過千萬里的歲月,冷靜呈現:具體的 ,無形的,一切,虛幻,燈紅酒綠,夕下涼陰──往事如塵般去日如夢。 誰的心?醫院,家庭,學校,社會,養老院;曾經在那西門町,忠孝東路 ,多麼熱鬧繁喧,多麼喜地歡場。人生,一盞路燈,黃昏後,是她的時間 ;那心靈,卻如街巷,黃昏後,行人不再,這是她得以安寧的時刻;而我 的思念,終將與世無爭,總是休息忘卻的時候了。 從出生起,生命的初曙;上學去,這是第一次;找工作,就踏入了社會; 成家,有人當了爸爸;退休了,慢行吧。她總陪伴著我們,分享那些喜怨 、情緒、生涯悲痛,共嘗過那熟透將爛的豐腴果實,唯有人生中,我的心 靈常伴。 是的,我生我長,在天浩地荒之間,廣博的大自然裏。以思古悠長之情, 懷著感恩的心,既渡過了來今之河,復走過了四方之漠。本來屬於世界, 我身將還於天地。而仍緊隨著我,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也只留著她── 在那幽幽深邃之處,唯此心靈常伴。那值得我們珍惜的,盡是一切。 (民80.)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2_愛情觀? | ![]() ![]() |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 阿萊莎之鬱 ◇ζ’), 信區: Test 標 題: 阿聿的愛情觀...?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Tue Jul 21 06:12:39 1998)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男女之間有否真正的友誼? 有人說若未成就愛情, 則遲早會無疾而終。 因為愛情的本質具有強烈的排他性, 其意在獨占對方, 同時於甜言蜜語的刻意背後, 即已破壞了本有的純真。 而該不該相信自我所賦予佳偶的形象, 可能僅是潛意識幻想的作噱? 情人眼裏豈非總有一位西施嗎? 莊周試妻, 毋乃揭櫫了兩性之間的感情聯繫為人世間極不可靠的抽象營塑?! 大腦裏的唯我空間過大, 想要有那個樣子, 此般的「像」也就發明了出來。 常聞人道, 戀愛時的「盲目」成分佔了八成, 而結婚後的「現實」比例也佔了八成。 總之, 熱戀時妳所以為的「我了解了這個人」, 或許只是「自我想像中, 所了解的這個人」。 及至婚後長時間的同居生活, 戀人間無法再時時刻刻偽裝以最佳丰彩, 妳才首次「真正地了解了這個人」。 俗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實則, 愛情本身的起初即為後來誕生的婚姻形式鏟起了第一道墳土。 所以, 自由戀愛社會的離婚率一定高於媒妁之言社會的離婚率, 因為兩者的婚前期待、或謂「想像」本來是很不相同的, 生活容忍度因而有異。 愛情乃柏拉圖幻境, 它已預告了形式化後導致質變的當然性。 (Tweets 10/06/09.) 鏟起那一坏土前的創作家尤早已表白: 尖牙利嘴之功, 在在使創作資源枯竭, 其因在於語言與文字的編織模式不盡相似。 故抽象思考的主體宜滲入創造啟發之中, 除此之外只遺留一些徒具邊際效用的渣滓, 用作日常 talk 的題材, 如此最有靈思之效。 然而, 當第一坏土終於淹覆了他的腦子, 鎮日竟化為愛情的文字販子, 情愫成此, 其悲非耶? 愛情淨化了一個人的心靈, 產生了除我之外的情操, 卻也使人失去理性、神經元的交感呈現狂癲。 所謂的婚姻顧問、感情專家、情場老手, 是不是也常是失敗者, 承受過直止心底的挫抑, 方能更有談論在那高懸天際的靈愛同現實裏柴鹽米茠之間際的資格呢? 又或可謂之 "inferior reflex"? 其間分寸, 不可言說, 我等皆為世俗之人, 永難捉摸。 -- 「至於這整個世界,」我們的太陽父說,「我給予他們光和熱,他們寒冷時我給 他們溫暖;我讓他們的田地結果實,牲畜繁殖。每天我走一遭,了解人類的需要 。遵循我的榜樣吧!」 ──Carcilasco de la Vega《皇室評論》中的印加神話,西元1556年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5.33 ] [Login: **] [Post: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24_清風明月 | ![]() ![]() |
||
發信人: Peter_Lin@Palmarama (◇ 理性之鬱 ◇ ζ’), 信區: Test 標 題: 清風明月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Wed Sep 23 06:05:28 1998) 轉信站: Palmarama (local) 某夜, 夢魔襲來, 中有一女。此女溫婉如玉, 柔形盼倩, 笑靨如 鈴 。 正當恍神之際, 聞其吟一晉賦:「我嘉茲櫛, 惡亂好理, 一髮不順, 實 以為恥。」不頃該女竟持一碩大杭剪, 忽嗔目變色而斥:「大爺不知自 理之道, 小女子擅管人身不平事, 望及雜草橫生汝頂, 非除之無以快意 !」余應之曰:「好小姐、貴女俠, 彼此皆乃披髮之輩, 豈不聞『文身 斷髮, 蠻越之俗』?我寒日但求一暖頸之毛, 何苦相逼至此?」彼女不 聽斯言, 猶肆其大剪相向, 余惟閃避, 不知何所措己皮草。遇驚則醒, 而背褥其沾, 我汗涔涔, 渾然無所得適。是乃自裁頂上三千, 刻日以斷 煩惱之時哉? (Tweets 10/12/09.) * 東坡居士於〈赤壁賦〉寫有: 「蓋將自變者而觀之,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 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為聲, 目遇之成色。 取之無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大宙深宇時時刻刻都在改易, 人世俗事之變實為必然且不能避, 況乎適情之不再, 何必定要縴絆於那無常無明的情絲呢? 一日緣起一日緣滅, 那麼求一「緣滅情未滅」豈非更屬枉然? 何不學那「千山我獨行,不必相受」的瀟灑俠情, 不固相於逝去的面目, 待將來再回味那路途, 不將能因而覺然哂笑嗎? 有人訴告: 「天地蒼茫, 唯情是摯。」 情深之織纒至斯, 竟致以活死之絕念懷求那已變易之情。 我身塵浸之人總難覺悟: 只要理解爻變中有所不變之象, 肯認曾有的真誠付出, 即便終究不能同許, 亦我心之豁蕩無害於天地之間乎。 (07/07/19 modified.) * 且道, 島國之北如有一男, 原古諭今, 看盤觀市, 並懂解碼編程, 偏不 敏於佳人佳韻心。每出伴而遊, 常就步古器古展、古巷古喫、古宅古園 , 一旁還肆囉嗦以古話古事, 不自覺為古物解說員, 而女子實以為擾。 久而往, 不見改焉, 佳人乃以其為古板古意人, 性子古憋兼且作風古倔 , 頸後尤留有尺盈古怪穗兒, 不禁感歎此君古甚其齒、若滋霉醢。男子 曲辮子至此, 佳人無奈如之, 其亦知夙習有所不遜, 遂自慚謔比乎「不 脩古人」矣。 (Tweets 11/20/09.)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163.29.35.68 ] [Login: **] [Post: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25_此情只待成追憶 | ![]() ![]() |
||
[by Verklarung|Annies board|Recompose:|Orig.Fri.Aug.17.05:07:14.2007] 某位網友感情受創, 由於感受到被背叛的情緒, 而謂之「膺品一旦被發 現是膺品,就是沒有價值的東西了。」我直覺地想起, 故宮裏有些後來 證明是偽作的知名書畫, 如王羲之《蘭亭序》定武帖為歐陽詢摹寫的拓 本、原繪於北宋的《清明上河圖》則為清院本。雖然這些贗品不再被視 為真品, 不過在原作已迭失的情況下, 能「留存」真蹟最多面貌的偽作 仍有其重大價值呢。而在贗品化的男女分手之中, 原來的那段感情也已 一去不返矣。 鍾楚紅剛過世的丈夫在二十多年前的一段廣告文案, 成為經典常句:「 不在乎天長地久, 只在乎曾經擁有。」日本卡通《Nana》裏的「八公」 (奈奈)與學生時期的男友分手許多仍無法擺脫被叛離的情結, 在後來的 感情出現波折時, 還隱隱浮起作痛。她最後發覺了, 自己之所以一直無 法捨棄哀傷的緣由, 只是因為她分不清:究竟是自哪時起, 他已經「分 心」了?到底在什麼時候之前的, 才是彼此真切的情感呢? 幸好卡通裏是寬容的, 最後她總算得到了當事人給的回答。只是, 真實 的人生, 再次的溝通與諒解的機會常是稀有、困難又不合於實際的, 且 就算是了解了, 一切還是已經成為過往的流水。 然後又看到了, 「不愛了為什麼不能承認呢,需要有許多許多(人)的愛 為什麼不能承認呢」?實在是好具有質疑性的一串問題, 問得針針入裏 , 令叛離者不知能有何辯解之詞呀!不過呢, 就敝人在看了八公小姐的 經驗後, 簡單的感想之一是:原因或許不需要太究理, 一切最重要的還 只是自我的體會。 男男女女間也不需要太多的「原諒」。所以在河邊的煙火會上, 卡通並 沒有流於俗地安排了一段這樣的八股情節: 八公遇到了前男友與他的分心對象, 並面露微笑地道聲「祝福你們 」。 那太虛假了不是?「原諒」是不需要強迫自己施予別人的態度, 不然微 笑的背後將是「苦笑」。而「贗品」也只有最理智的感情專家、卻非事 變時的感情投入者, 能以中立的態度明白辨識並分解出其中的瑕疵吧。 婚姻專家苦苓曾想兼具兩種身分, 但是辨識力可疑的親身參與者又哪能 具體評斷出(身為)偽作的價值呢? 在另一個不同的例子, 行事作風上一向快人快意的旅居作家三毛卻選擇 了自盡一途。三毛在早期的流浪記作品裏, 是幽默中帶著趣興的, 她必 定是開懷地笑, 但是到了喪夫後的憂愁期, 其文字總是在自嘲中含著輓 歌式的蒼涼, 笑也常是「苦笑」。 她並未遭受到叛棄, 相反地, 荷西的靈魂一直存在三毛的心底裏。不過 , 感情對象的失去, 同樣讓她越來越沉悶了。雖然她曾在後期的文章中 一再否定了自盡的可能性, 但這反而成為一種反面的暗示。看來, 不論 感情對象是如何離緣的, 只要是原本可以把握住的狀態被遽然改動了, 失落感都同樣是難免而沉重的。《夢裏花落知多少》(1981), 即便是坦 白道出了, 那內裏的苦也仍只有她能知曉體察的吧;至於「民國世界的 臨水照花人」(出胡蘭成《今生今世》, 1976)──張愛玲把她與初戀情 人胡蘭成的愛憎情讎給刻劃編造在《傳奇》(1944)裏的〈傾城之戀〉、 《惘然記》(1978)裏改寫多遍的〈色戒〉(1950)等時代篇章之中, 皆乃 是詞人所吟「無可奈何花落去」(出宋‧晏殊〈浣溪沙〉小令)的情境矣 。 ──‧── 自古以來, 愛本是自私的。基於人類心靈之「未補完」而仍有的易碎風 險, 情愛交往中原來該是循節為營, 以免遭遇到了不可料的衝擊, 而難 以回復既往矣的心情。有舊文云: “在原始人的社會中,具有這種認同異物的「心靈」,顯示其心 靈的聯結性其實尚未被圓融地整合為一,常在遭受到突來的外 在事件的干擾下,即難以抑制其情緒的鉅大波動。原始人的「 愛」,正是需求與異性/他人作心靈聯結的一種情緒的態勢, 而這種情緒如前所述,極為猛烈,且與其他的情緒間常是無法 斷然予以切離的。這些情緒也容易造成意識之不完整的心靈在 聯結上的分裂──發生在現代化社會裏,則成為所謂「意識分 裂」──意識層面的心靈單位之解離不續的狀態。所以,原始 人的婚配,除了已受制約的部落之共通儀式之外,常是行直接 、無甚隱晦的表示與行動──如男人先擄了女人/或男人( :) 再說! 現代化人類在所處的文化情境之中,有了進一步的「自我控制 」,他們懂得如何抑制各種情緒,不同情緒的表達,也有所區 別。對於「愛」的情緒聯結中,彼此因此步步為營,更為重視 他方的感受,其中隱含著一種「自我防衛」的心態──避免或 減低其心靈受到嚴重的突擊時所生的傷害。但是,現代化的人 類,其心靈終究尚未進化到真正連續不離的狀態:「自我控制 」的能力,使我們能明白地隔離出或更完整地體會、視「愛」 為獨立的情感,這是一種能集中意識的「注意力」的心靈演化 ;因此,當這個情感遭到割裂時,人類在意識上仍不是真正「 完全」的心靈,終是難免受到傷害。” 所謂的心靈防護力場(resistence field of mind), 其根本是尚未完全 進化的心靈能力才需要的自我保護之道啊!完全進化者, 或謂之為神人 ;而我等都只是凡俗人, 需要在情感的內心裏築起一道對內、對外同時 都有防衛作用的牆, 能突破力場的人才能進入牆內, 做起心的合同── 名之曰「愛」。當這座牆一旦出現了缺口, 「愛」溢出去了、返回去了 , 則意識同自我間的衝突就難免會讓人感到失去了某樣莫名的事物的沮 喪──這時卻不是單純一個「恨」字可為其名的。 女性力量的啟示者西蒙 de Beauvoir 說過: "The curse which lies upon marriage is that too often the individuals are joined in their weakness rather than in their strength - each asking from the other instead of finding pleasure in giving." 在男女的交往與婚姻中, 他們獲得了心靈上結合的喜悅, 表象上其個體 的心靈聯結性一起趨從於更完整的狀態。但這是有代價的, 對於外顯的 感情生活, 雙方都要有某種「馴服」──有時是悖於其本性的, 而妥協 的基礎在於(仍為傳統力量為主所建構的)社會共識:到底怎樣才算一對 「合法」的戀人?我們從小就由社會性習慣與制度中學到了隱藏的前提 , 其一正是「忠實」。 (當然也知道了另一個現實:「背叛」的可能性 不是零的。) 由於意識裏有了這麼樣的期待, 所以當情感逝去時, 面臨被割裂命運的 心靈就不可免地會有傷痕烙印其上了, 而且想完全抹平它的企圖總是無 謂的。流失的感情是一種人生經歷的徽章, 而它只被鐫於心痕情傷裏, 隨著時間之流的悠悠晃去, 一段又一段的感情也就刻下了更多的徽章。 忘之何其難, 念之何其憾;平凡人的心究竟該怎麼自處呢?我不知道, 自幼患有哮喘、足不出戶的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倒在其死後才出 齊的七卷《追憶似水年華》(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裏, 以分秒 追憶式的創作來拾回(regain, revivre [Old French])已如直線般逝去 不返的時間 ('Time Regained', 卷七)──此情只待成為被「留存」下 來的惘然回憶, 如此才是人生。 後記:本篇題名與張愛玲《惘然記》書名的由來, 同出自她於該書卷首 語自述其改作〈色戒〉時的心路歷程所引用的詩句:「這個小故 事曾經讓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 絲毫也沒有意識到30年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所謂“此 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原唐代李商隱自喻生平的 〈錦瑟〉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灌水:我真是古板, 自己就是一直將「滑稽」念成「古蹟」的人。 我還會把「賜」這個字, 在文讀時讀作ㄙˋ, 說話時唸作ㄘˋ。連 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起有這個習慣呢。 -- ☆ [不成器之板: http://blog.sina.com.tw/verklarung │Peterloo﹡ -Br. 六四] Link: 某位網友=http://blog.xuite.net/annies/secret 「未補完」=cf. 筆記'booklet':〈節制與生存〉 有舊文云:=ref. 筆記'embedded':〈愛一定是自私的?〉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32_■□ 大地篇 □■ | ![]() ![]() |
||
* * * ■□ 大地篇 □■ | □ 荒 地 □ | 此門過去 | 過之爾可? | | 煩惱忘卻 | 吾習浪蹤天地之門 □ 人 間 □ | 不知時,世界之城 | 民之喜樂 | 不待從入 | 盡成墟殘 | 無我之外 | 不知時,世界之城 | 無助之子死於泥濘 | 此門過後 | □ 機 能 □ 盡毀無存 | 少之年者行於荒地 | 大千捨得 | 絕望塞地,荒沼處處 | | | 母之體 | 樂園何往? | □ 樂 園 □ | 心之質 □ 樂園之人 □ | | | 規律定生 | | 汝務求者 | 云之「機能」 汝何而來? | ■□ 天堂之門 □■ | 不過忘憂,心中如意 | | | 則過此門 | 破此機能,出之 吾極荒地之源, | 即過此門 | | 罪與罰者 「樂園」之所從來 | 果得安樂 | 汝不過之? | 生人之造焉 (9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終極之光 □■ | 裸猿滅盡,陸沉隄湮 | 究竟降臨 | 將有寒極冷然之光 | | | 散射如茲景荒? 青光漠漠,天落星痕 | 那啟示的一刻 | 蓋婭重生我壤 | (12/21/09 UTC.) 彼岸幽森,渺失生機 | | 參:APOD: 2009 December 19 - Aurora Shimmer, Meteor Flash 暖化末日爾焉 | 〈哥本哈根會議 為愚蠢年代揭幕〉/趙家緯/低碳部落格 "I foamed - I raved - I swore!" 肅靜 ∮ http://www.hello.com.tw/~petrelin/ ∮ * * *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33_遺 囑 | ![]() ![]() |
||
作者: 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 看板: Verklarung 標題: 遺 囑 時間: Tue Feb 14 14:20:18 2006 足下輕盈欲飄 額角頭冒出了相思熱的綺戀 我的心中頓時天旋地轉 腦筋糊塗無以作想 全身肢體亦酥欲躺 一切的心底兒都只著想 就在被窩裏尋得那暖和和的臘夜耽念 原來相思若此之深 讓人無惱兼而舒軟 無欲且不想旁他的事兒 或者究竟只是 感冒暈了頭的惰象? (Tweet 12/30/09.) * * * 昏頭中乃有無謂的預立遺囑: 「我的軀體還諸大自然,化為宇宙的原素。 財產皆給名義上的繼承者,什麼都不需留給我的遺駭。 回憶送給我所生活過的每個人,你們可以選擇性地記憶或全然遺忘。 願感情的深蘊永遠只存於她的心底裡,從此再無缺憾。」 ──無以名者,立於某年的情人節 ____________________ 範本之一, 不等式諧韻。 「遺駭」諧「遺骸」, 欲顯骸之駭人也, 故而不需正視。除此一深情, 餘 盡害物也。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34_人生... | ![]() ![]() |
||
Peter_Lin [10/8/98, 5:37][210.62.183.74][210.62.183.74][職業:業於無所] 人生可以是喜劇 或可為悲劇 全然莫操之於你 心之理知讓我明白 如何才是雜然人生 但實際踏在人生的徙倚路徑上 則屬 情感同意志的掙揣共舞 -- 「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 ──《新約‧哥林多前書》 * * * 友人 minHsiao 發其感慨: 「不思考,不寫作,不閱讀。 生活漸漸變得制式、空洞、貧瘠。…… 這樣的一生,真的有意義麼。」 不寫作, 不閱讀, 同樣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不是嗎? 醫以救人為志, 作家以在人心塗鴉為趣, 然而云云眾生, 究竟有幾人能思及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們其中大部分的人在過去後, 就只是「過去了」, 他人盡可以「選擇性地記憶或全然遺忘」。 那麼人生無以留名, 文字會被清除, 藏書的下場不是被資源回收就是被蛀蝕掉, 人生又為何定要求一個意義呢? 而活在當下, 人的意志至少有發揮的空間。 或許人生的目標不該定在遙遠、且可能失去主動權的未來, 唯有「活著才是真實」。 * 水母的柔雅身段是迷人的, 但就像帶刺的玫瑰, 當你的手追上、捉住了它, 就得付出被灼刺的代價。 這又是另種恐懼, 你願不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呢? 你更可以隨其上岸, 但只能以隨波漂流的形式, 主導權似乎得交給廣闊全容的海洋。 終於上岸了, 等著水母與其受困者的命運卻是陽光的蒸蝕, 最後汝等俱化為沙岸上的無助遺駭。 一切俱「還諸大自然」矣。 根本重要的是, 遺留在沙岸上的枯癟水母, 不再是原來的漂然水母了。 那你總算追上它所付出的, 終底為了? [OnlyBooking 板|Re: 思考。|02/16/06.] * 夏可君〈浪子的詩歌寫作:淚水和石頭構成的語詞〉引有浪子之詩: 「必須承認 我們的原名都是杜鵑。 寄居 或無處棲身是上天眷顧的因果。」 詩猶何從?詞感於何所糜沸之埕?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水淤沼滎, 子規其泣。 賦之形兮莫徵羽。世哂我兮塵蜉豈蹙兮! [音「慕ㄓˇ(zhi3)羽」] (2/15/10.)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35_那靈感的角 | ![]() ![]() |
||
May
16, 2006 那靈感的角“......或者是 [發表於 May 16, 2006 04:47 AM 在 淨化與堆棧之板-新浪部落]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36_不捨緒語 | ![]() ![]() |
||
December 5, 2006 不捨緒語 “......心井其深 但逑於攀 而孤秋已逝 心本已捨。 不願捨的 只有 仿縷似絲的、 妳是我 世間裏 惟一的依存......” 人皆謂 那惟一的依存 如是有情人 煩也不得 惱也不得 大千多是有情 多情滋養以緒語 而 緒語常絮 人不遺性 卻有不情的人 若朽材之將離緣 僻居而獨觀 迥世而莫言 我即蒼白 ──無情自性, 所以生存於世矣 斷其塵想 ──思慕捨得, 心緒棄絕 然而 斯人不忍 惟祂遽斷 只還有 縷縷絲絲。 意且忘 情可溶 將待 溫柔的手感 撫其漸竄不潛的念痕 心井其深 但逑於攀 而孤秋已逝 心本已捨。 不願捨的 只有 仿縷似絲的、 妳是我 世間裏 惟一的依存 彼人彼女 性情莫能禦…… 相恍妳我 緒語將續 臆爾夢迴 不捨如斯 [發表於 December 5, 2006 05:12 AM 在 淨化與堆棧之板-新浪部落] Link: 無情自性, 所以生存於世矣=ref.〈無血無淚者〉 孤秋=cf. 筆記'Writing.':〈孤 秋〉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4_異士的緣 | ![]() ![]() |
||
作者: 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 看板: OnlyBooking 標題: Re: [獨白劇] 白開水 時間: Mon Feb 20 05:41:58 2006 由於溝通時程的有效縮近, 網路世界既大且小。 或許有的交集真是由於曾出現於共通的場合, 更多的情況, 卻可能只是個偶然。 網路讓很多有共同與不同經驗的人, 於偶然中相遇, 對彼此「身分」的認知則是待擬構中的一個過程, 而不再是實體世界的被動性接收。 (Tweet 11/02/09 thru 062707.) * 異士能人, 自古是顯者稀, 隱者眾, 而隱的意味甚至就是一種異士的想望了。 或許這也是不滿足於世者的一種自我保護, 他只想「被包裹在無裡」, 一個不太紛雜的自我場域裏。 在這麼廣大的異能世界暨無邊無際的訊息網絡中, 又為何能尋得此末日之君呢? 不過是一種緣。 緣是難以體會的, 不同的心靈間有不同強度的磁場, 他們終能突破了網路線上電磁場的隔絕, 而觸到彼此。 於是, 異士不再那麼能隱了。 因為他在散發磁氣著, 或許他不自覺地, 這卻是難以曖曖自含之「光」。 而有了「光」, 就有了世界 ──一個讓文字染發光采的世界。 > [http://blog.sina.com.tw/italosa/article.php?pbgid=10046&page=8&entryid=6064] > > 謝謝你的贊美啊。能人異士,本來隱塵者眾,入世者寡。如果我是,也只是其中 > 之一罷了。 > > [伊塔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5/08/29 01:14 AM 回應] ※ 引述《minHsiao (?)》之銘言: : http://photos21.flickr.com/31965605_181cea409d_o.jpg : [Cut: 我望著白開水。想舉杯,一飲而盡。] -- ☆ [發信地:不成器之板: http://verklarung.24cc.cc │Peterloo﹡ -Br. 六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伊塔]回覆: …… 奈何這光已經很久沒再燎原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非, 是熱度不夠嗎? 沒關係, 現在已將是花季, 天氣很快就暖了。我們也還算年輕, 總有等到重新發光的一天。 :) [Vg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6/02/21 06:33 AM 回應]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41_[憶往] 老修鞋店 | ![]() ![]() |
||
[文箋書簡﹥[憶往] 老修鞋店] 我回想起了, 很小時候, 拿家中破鞋、破傘、鏽菜刀到小學校旁邊, 兩棟公寓樓間的「縫隙」裏營業的一家修鞋店。一位外省老伯伯, 除了小椅子供坐著, 充滿種種說得出來與說不出其名的小工具與零件的空間, 幾無置身之地了。約就只有一坪吧, 上面用防水帆布與木板遮蔽著, 正好可以避雨的小地方, 再沒有其他的了。 猶記得, 那時的自已, 還喜歡在現場盯看阿伯修鞋的靈巧動作, 就瞧著磨損得有如阿伯臉上皺折的鞋底被刀子刮來消去, 再鋪張新底皮, 叮叮咚咚地敲, 爛鞋子從此又是好漢一條。 也就不知是在何時, 那個攤子消失了, 老伯不知所蹤, 而這樣子的修鞋店, 再也沒出現在所居之地附近。也很當然, 從此再沒有去修鞋店裏, 拉大嗓門對著有些重聽的阿伯說要修東西的經驗了。三十幾年過去, 不關己的、這本是不會浮現的記憶, 然而見人提起曾在新聞上看過的「阿遠修理」, 總是低頭修東西的阿伯模樣登時又浮上了心頭, 沒有苦澀、沒有趣味底情緒。 不過是在某年某日我與親密友人經過時, 還不太經意指了那個地點, 然後到隔旁一家簡餐店用午飯。至於還在的公寓的外牆早已翻新, 連那個「縫隙」也難以再窺其破敗的原貌──只曾是一個過往舊日的存在。 當年阿遠的新聞播出後, 沒機會見到重播片段, 無從再去注意其中細節。但一些事常湊巧地重現, 這天隨意間讀到一篇過期的後續消息¹, 才解答了之前的小疑惑:他到底處在大都市內、大馬路旁的哪個不甚起眼的小角落裏呢? 阿遠師傅是啞語無聲的, 連他自己也聽不到叮咚的敲打聲, 然而, 我卻在無聲的文字裏, 獲得了模擬性的再次接近──想像中、於陌生的老店主與陌生的舊客人間──的偶然線索。而小時候, 阿伯鋪新鞋底時所塗的膠油味, 也似乎又聞到一絲絲……雖則, 這味道的成分已不再強烈如昔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¹ aceddar〈謠言追追追~公館阿遠修理後續報導 分享阿美小海修補〉 (Mar 9 06:31:08 2006 orig.; Dec 20 10:26:00 2020 modified.) 作者: 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 看板: fh 標題: Re: [網路轉貼] 阿遠修理 〈[憶往] 老修鞋店〉 時間: Thu Mar 9 06:31:08 2006 (deleted) -- ☆ [發信地:不成器之板: http://verklarung.24cc.cc │Peterloo﹡ -Br. 六四] 作者: fh (牛小茜) 看板: fh 標題: [網路轉貼] 阿遠修理 時間: Wed Mar 8 16:35:40 2006 阿遠修理 去公館吃完飯以後,路過汀洲路。 就在汀洲路上一家賣雲南菜的餐廳隔壁, 有一間很容易被誤認為停車場的一間修鞋店, 招牌寫著阿遠修理,想說自己一把傘骨壞了, 去問個價錢,雖然進去前只見到裡面透出一絲光線, 帶著懷疑有沒有營業的心走了進去,像是走過一條巷子般的走進裡面, 發現一個櫃檯,及一個老先生及一個小妹妹正在忙著修理東西。 習慣性的開口:請問...? 沒想到卻只見這一老一少幾乎同時的比著耳朵, 並微笑的指著桌上的原子筆跟紙,這下我懂了, 他們要我用寫的,但是了解的同時卻也訝異, 原來不只是這老伯伯如此,小妹妹也是一樣,似乎都聽不到。 這才真正了解,自己剛踏入了這城市中最真實的世界。 於是我拿著筆寫著,請問修傘要多少錢? 伯伯看完後也畫著傘的骨架交接的地方, 問我是不是要修這裡?我點點頭。 他立即寫下: 10 我嘴巴及眼睛張大了將近5秒。這時,心情幾乎就要激動了起來。 也許在呆久一點,眼淚就會掉下來。 這樣的環境下,怎麼會有人會去注意到她們呢? 修一把傘,即便只是一個小零件, 一般來說外面的行情幾乎都是一兩百起跳甚至是三百, 這時候我心想的是,10元真的就夠了嗎? 再抬頭仔細看看櫃檯後面牆上寫著維修項目, 雨傘、鞋子、釦子甚至是包包。 我不知道其他物品的維修行情是多少, 但是就傘骨的行情來看,我想全台北應該沒有這麼便宜的了吧? 10元真的就夠了嗎?一直在我腦裡問著? 另一個小女孩從後面推推我並穿過我, 我才發現其實是一老兩少。都是一樣, 那裡除了機器的運轉聲沒有一點話語。 因為沒帶壞掉的那把傘, 在紙上寫下明天再來四個字以後,點點頭示意要走了。 他們依然認真並專心的在工作著。 可憐她們嗎?不,她們應該不會希望人家是來可憐的。 我猜想著,但我真的忍不住替她們擔心。 希望看到我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如果家中有壞掉的傘、鞋、包包、換拉 的物品, 希望能夠讓這位老伯伯修理看看。 請不要因為那裡的光線而害怕她們。請他幫忙,也幫他忙。 (時間: 2006/1/15 上午 12:10:03) 我剛才也拿鞋子去修了 一雙已經磨破鞋跟的高跟鞋和一隻底已經開口的休閒鞋 高跟鞋已經磨到釘子都露出來了 老伯指著旁邊貼的字條 說釘子都外露,比較麻煩,要花很多費用 我就問那要多少錢 他竟然寫 70 天啊... 70元竟然叫"很多費用" 當時心情真是滿複雜的 另一隻開口的休閒鞋 黏個鞋底只要10 元 我給了他們100元並表示不用找了 老伯和小妹很感謝的跟我鞠躬謝謝 而且很快就可以拿了 雖然那裡環境真的滿差的 剛到那邊我還不太敢走進去 不過走出來後,我想有機會我再去 ------------------------------------ 修傘10元....... 我以為當今世上 除了最小包的餅乾 糖果 飲料之外 沒有10元可以做到的事了 感動 大家多幫忙轉貼喔 位置:公館夜市後面有"金石堂"的那條路就是汀州路 金石堂附近有一家綠色招牌的滇緬料理店"阿剛小吃" 阿遠修理在阿剛小吃旁邊的小巷子裡 地址:汀洲路三段148號和150號之間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42_[夢迴] 雨中拾影 | ![]() ![]() |
||
作者: 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 看板: Verklarung 標題: [夢迴] 雨中拾影 時間: Sat Mar 25 14:54:32 2006 雨落紛紛, 我望著窗外, 初醒的惺忪中, 猶記得夢中現出的一 股不完整的回憶。回憶是會生鏽的, 只是偶然浮現其影。 ──.── 那是個女孩子, 名字叫作x園, 從小另一位男孩慣喚她「小園 」, 但她總要他稱她為「園子」。 在還是很調皮的孩子時代, 一面荏荏的臉蛋兒、向來是老師眼 中模範生的小園, 卻喜歡當小男生與一幫街鄰小頑皮於公寓樓 梯間玩翻紙牌遊戲時, 坐在他身邊, 恁無聊地側著頭, 插不進 他們的動作裏。要一直待她母親叫她:「x園, 快回家吃飯了 !」──對甚是乖巧的她, 即使在這唯一到「街頭」與小毛頭 們「廝混」的時刻, 亦不會延宕伯母的吩咐, 而快步回家去。 曾經是同班的, 升中學後, 正好分在L形教室大樓的兩端, 彼 此不再有一下課就能閒談、切蹉課題的時間了。她學期末的成 績單總比男孩亮眼得多, 但在段考排行榜上他的名字常出現在 她的前頭, 她更覺奇怪:「你為什麼老是要翹一些課, 作業常 常不寫呢?你應該可以更用功一些的。」 某年的夏日, 放學以後, 如同往常般地翹掉了下午第五堂的「 加課」, 不想耗費精力於斤斤計較的分數補習上, 而與死黨弟 兄去後山小徑「冒險」一番, 途中得經過老師們的日式宿舍區 , 沒做好事的男孩們知道得小心一點。就像在摘那些黑瓦屋子 間的老桑樹的葉子時, 也像是在做什麼虧心事似的。 「我也要跟你去看一下山裏有什麼。」 「不要, 妳跟不上來的!」 「好嘛!帶我去一次又沒關係。反正你也不會拋下我一個人的 。」她堅持道。 「不行!這樣那些同學會亂說我們是 BF & GF, 會被別人笑的 。小園, 妳不是還有古箏課?快回家去。」 後來男孩子捉到一隻大竹節蟲, 有半手臂長, 通體皺皺的、就 像是老樹皮, 本想拿回家去嚇一嚇她──她從小就怕蟲子的。 但一轉念, 「還是算了, 萬一真嚇哭出來, 挨罵的還是我。」 上一次才有把由土壁裏挖出的、快竄出來的新蟬捉給她的經驗 。 ──.── 那天, 她纏著男孩。「昨天看你不是被叫去參加作文比賽什麼 的?那你也寫一首詩或文章給我。」 「寫那做什麼呢?我不會寫。」 「寫給我就是了。連學校的比賽你都敢翹掉, 但我不是那麼容 易應付的。」 「那題目是什麼呢?我沒有主意。」 「現在下雨嘛, 你就寫這樣的給我。」 於是, 「雨勢霏霏地, 滴答地落, 葉脈頭上, 更多的水滴子落下, 其中一滴包裹著的── 一個小生命 不自主得出世。 小樹蛙、小水滴, 蝌蚪長尾巴, 就一開始, 不受呵護的小東西, 清新地掙現了……」 隨便亂謅, 不用心的幾句詞。「怎麼寫童詩給我啊?」 「早跟妳說我不會寫的。」 「那就算了。」 哪天, 他還是瞧見, 竟被抄在她日記本的扉頁。 「真是的, 我明明是亂寫的。」心中只能這麼想──不得已帶 著一分不安的情緒, 偏偏又說不出這不安到底是什麼呢? 「少年不識愁滋味, 為賦新詞強說愁。」那時的男孩自己, 倒 看到這句, 就在黑皮小筆記本裏寫下了這麼一段話: 「強說的愁不是真愁, 讓人欲解卻解不開, 且愈加深的愁, 才是會令人白了髮的愁。 成長的歲月, 同年少的困惑, 總帶著莫名的惆悵──不著痕跡的。 這樣的強說的愁, 自然尋不得一真確的對象。」 或許也強作早熟了點吧, 他想。 ──.── 時光荏苒, 懷春期中的小孩一直在成長之中, 越顯高健了。他 們早晚會遇到現實中的現實, 每一個人都一樣的, 只是時機會 有先後的差異。 所以, 有些孩子也是得早熟的。 ──.── 「都一個月了, 阿姨還在住院嗎?」 「嗯, 醫生說她大概很難恢復意識了, 昏迷指數仍為3, 改以 T型管呼吸。醫院現在要求辦出院了。」 其後一段時日, 他無暇再顧及其餘。似乎連老天爺也要玩弄命 運, 對家中經濟不無小補的小雜貨舖給淹了, 貨品全毀, 接著 又是其他的人禍。 也許最糟的事情都湊和著一起發生, 對自己來說, 就再不會對 任何意外感到驚訝了。 就這樣到了幾乎不復記憶的某一天。「他們說, 我不該再來找 你, 要我換個離家近的工作, 找位有前途的男朋友。」 「很是呢!小園妳老是不交個男友, 一再耽誤, 這樣下去, 連 我也要笑妳是老處女了。」 「你才不能這樣說我呢, 自己不也是?不過, 我想搬出去住, 你覺得呢?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我不能替妳想什麼, 妳得自己拿定主意才行。不然我會被他 們埋怨說, 是我帶壞了妳。」 「……, 你明明知道我想要的答案, 卻不肯說明白。我真不知 道你是怪人, 還是壞人。」 或許吧, 此時已長成的男孩, 真得是有些冷殘的男人。明明知 道, 從小時候起, 她就是被動的小園。花卉憑著其所感受的外 界環境的變化而決定該集中養分於培育花苞的時間, 而這種完 全聽命於外部回饋的方式, 有時會騙了她們去誤傳、誤解了花 信。這樣的易受矇騙的本性, 反而成了溫室栽培業者的機會, 於是, 每年的各個情人節日, 也才能有那麼多被強摘下的受催 早熟的情花。花叢到底是以多為美, 還是以色為尚呢?早熟的 花, 兩者皆無法選擇吧? ──.── 一張鮮紅色的請柬, 她親手遞給了他。「阿聿, 很久不見了, 這給你, 希望你……有空的話再來吧。」 「喔。是真得很久不見了。」 「我父母也會一起搬走, 以後我可能沒有回來這裏的機會了。 也許……」 「嗯, 我知道。妳也見外了, 從小就認識到大, 怎麼都沒先跟 我提過這個好消息呢?」 本不該是近似無語的溝通, 最好的卻是無言以對。這算是人生 的一種抉擇吧, 只是有人會覺得無奈。但是, 「再會了。」 小園終於不再是小園。那偶記起的年少趣往中, 就在正成長的 歲月裏, 曾有過一次的雨中嬉遊。放學後, 又白又薄的學生襯 衫被雨水沾透得更為貼身。不經意地, 於白襯衫下隱約顯見的 身材曲線──那女性特有的, 男孩子才注意到, 原來女孩與他 都一起長大了呀! 「我忘了帶傘。」 「我的借妳。」然後他自己快步地跑回家去, 仍不免被浸濕了 全身, 水滴淋淋地流下, 似乎也澆熄了些不確知是什麼的一絲 感覺。到底男孩子仍是年少的, 他知道的其實不多。 而在那個踏著沙沙落地的秋葉、最後的再別時刻, 始終未出口 的一句話──只因由男孩至於男人、仍未褪去的一種閉塞個性 ──也僅在心中道出。 「只能祝福妳。園子。」 想起了, 曾看過安東‧聖艾修伯里的《小王子》裏寫道: 「我根本不了解我的花嘛!我應該以她的行為來評斷她 , 不該用言語來做判斷。她香氣四溢, 讓我的生活更 加有生氣, 我真不該離開她的。……我早該猜到, 在 那可笑的伎倆後面是繾綣柔情啊。花朵是如此地天真 無邪!可是, 我畢竟是太年輕了, 不知該如何去愛她 。」 俗謂, 人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至純至善者企求的是, 一種 心靈上的契合, 即便如此, 他仍可能犯失犯得──只因一時的 無心疏忽。又何況與那更凡俗的情感相陪一生的我們呢?難怪 莎士比亞稱, 人要呵護玫瑰。而玫瑰的青澀歲月將逝, 花朵兒 凋後, 香氣只存在於變淡的回味裏。 不過又是書於小記事本中的一段無標題的文字。 ──.── 再是清晨, 窗外雨聲淅淅, 盆中的拖鞋蘭正盛開著, 紅的, 或 白的, 好不喧鬧。過往的花蕊早已謝去──在城市的噪悶空氣 裏, 甚少能化為擬果, 以孕出下一代的生命。然而, 舊莖上新 生的花苞, 仍是一年往復一年地, 於最具春意的時節, 總會又 次綻放。那與稍早已不禁水力的櫻花墜瓣不同的是, 蘭花堪受 雨滴的浸染, 在她接住了雨中靈精賜予的生力後, 更顯雅緻苾 馨。 他復吟著, 「愀心地,平凡踏宵 末秋的邀舞,音符舖了一水泓的底 涓流如雨滴…… 去呵護, 呵護那仍有的、偶滲出的 靄光 過一季的停留,沒有風浪,沒有溫柔 走出心的量尺,……」 人生, 同人生的心靈, 隨著時間之流而前進無返。男孩會長大 , 他的目光也終究不再留駐於某一年、某一季節的淡然影子。 再瞧著窗外欄杆上的雨珠流痕, 這將會是一萌萌葩然的春天吧 。 -- ˍ ∮ http://verklarung.24cc.cc ▕聿▏  ̄ -- ☆ [發信地:人民公社:PalmTest群組:不成器之板│Peterloo﹡ -Br. 六四]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E抒43_[歌詞] 〈魯冰花〉 | ![]() ![]() |
||
December 17, 2006 [歌詞] 〈魯冰花〉 偶爾聽及這一首歌時, 就會讓我憶起先慈的過往, 眼眶中或許還遺點酸意的。 母親自幼是「罔飼」命 ──她的名字也與此聯結, 一輩子沒有過優渥的日子, 唯幸而遇到了視之若親生的家。 (FB 05/10/19.) 就像一出生後即被迫的命運, 重要人生階段的選擇幾乎從不由她。 甚且, 好不容易只在中年年歲, 撐到了那生命的最終路徑, 也仍得在五體俱癱、最沒自主性與生活品質的條件下, 無從留下一句遺言地走過去了。 難道, 人生即是如此無奈的嗎? 那麼, 一個於宇宙的偶然裏獲得了生命的人, 又為何定要來行過這麼一遭呢? * * * 《詩經‧衛風‧伯兮》記有:「焉得諼草, 言樹之背?」 朱熹注曰:「諼草, 令人忘憂;背, 北堂也。」 我惟賦詠:忘憂以晞曜, 慈心披芬葩。 母親乃每個人在本初天性上最屬親暱的對象, 各個民族文化也都有其母性的象徵物。 華夏民族的古典寄託是萱草(椿樹則父), 萱草就是平凡的金針花, 它沒有西洋康乃馨的繽色繁瓣, 野地裏的橙黃色金針花叢只顯得含蓄且自在, 此般黃花因而自古雅寄有療愁、忘憂之名。 而母親之憂, 莫愁於孩親之患。 有朝一日萱萎於北堂, 不肖之子將何所憶、何所忘其憂乎? (MyShare@URL 06/04/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魯冰花〉 作詞:姚謙 作曲:陳陽 演唱:曾淑勤、江淑娜等 我知道 半夜的星星會唱歌 想家的夜晚 它就這樣和我一唱一和 我知道 午后的清風會唱歌 童年的蟬聲 它總是跟風一唱一和 當手中握住繁華 心情卻變得荒蕪 才發現世上 一切都會變卦 當青春剩下日記 烏絲就要變成白髮 不變的只有那首歌 在心中來回的唱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媽媽的心呀魯冰花 家鄉的茶園開滿花 媽媽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啊_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媽媽的心呀魯冰花 家鄉的茶園開滿花 媽媽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啊_ 啊_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啊_ 啊_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 [發表於 December 17, 2006 06:11 AM 在 淨化與堆棧之板-新浪部落]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F寵2_雞鴨的苦悶與存在? | ![]() ![]() |
||
作者: 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 看板: OnlyBooking 標題: 雞鴨的苦悶與存在? 時間: Fri Mar 3 08:32:39 2006 苦悶之感, 大概是思索自身之存在性的哲學家所必有的一個情結吧?但 雞、鴨應該不會很苦悶吧?牠們根本不能理解到自己的「存在」是以對 人類的價值來決定的。所謂「無知就是幸福」, 而對於鴨子來說, 「存 在本來就是荒謬」這句大師名言是「真」的, 至少在相對於野鳥來說, 更是如此。 那人類團體中也有野禽與家禽的分別嗎?每個人都在社會中活動, 個人 也是社會的當然元素, 沒有人就沒有社會, 社會的基礎存在於人類的活 動性, 但人與人間又俱存在種種隔閡。或許, 現代城市中人是生活在一 個又一個的水泥「籠」中, 就像集約式的籠中雞飼養場一樣?我們將自 己的「籠」取名為「公寓」──這是在想像中的 "home, sweet home" 與實際的 house loan 之間暗示其「中立性」的一個聚落名詞。而究竟 籠中雞會比土雞更幸福、抑或更苦悶呢?人類會思考這個問題, 但在工 商業社會中他們又偏向於脫離土雞的生活方式, 而自願成為籠中雞, 並 將水泥性聚落的飼養場美其名為「城市」。 ──‧── 我等, 身為有智慧、能思考的人類, 究竟是為什麼而存在的呢? 人有慾有苦, 時求滿足。至少活著, 我們還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雞排── 以消費家禽的「存在」來維持人們的「存在」, 口腹之慾或許始終不能 讓人類解決自己的疑惑, 甚至可能讓自己更加沈淪於「口體之養」, 然 而意外地, 我們的嘴巴與胃部可以終結雞、鴨在個體上的「荒謬」。因 為就雞隻的生命結束的那一時點來看, 牠生命的「荒謬性」得到了解答 :「原來我是為了被吃掉而存在的啊!」 可憐又可羨的雞隻呀!其「存在」的理由反而是簡單的, 其 5 W 1 H 自有家畜學科的教科書作出明白的條列與整理。而滿足了慾望的人類呢 ?自古先賢哲人的教導, 可以明白指出: 我們的「存在」應該不是以犧牲/交換家禽的「存在」為目的的 吧? 如此的諍語(?), 讓人儆醒, 人類活著是另有其可作評價的指向與目的 的。道理上似乎是這個樣子。──可是、可是, 那為何又有恁多的知識 份子(學者、教師、技術人員)會思考到動物們的「存在」價值及使之「 有效生存」的技術, 而汲汲於寫出一本本條理分明的的家禽飼養、繁殖 與烹調指南呢?──而這些書被專家們認知為「正確的知識」, 其並有 經濟上的「價值」。至於人類的「存在」指南, 其作者同讀者的人數反 而是極有限的?──更糟糕的是, 在已屬有限的哲學小圈圈中, 不同人 對這樣的指南都各有意見, 難斷真相, 並且連這種書的「經濟性價值」 都廣受世俗中人所質疑。難道說, 人類的「存在」價值──至少就教科 書出版業的經濟層面來看, 其實是不如家禽的? 突然覺得, 我應該把標題改成〈雞鴨的苦悶與存在?〉, 更為切題?為 了表彰一下牠們為人類的「存在」而「非自願性犧牲」──這以乎不會 成為其「苦悶」的緣由──的崇高美德, 我也決定就這麼做! -- 雞鴨的存在主義大師在哪呢? :) -- ☆ [發信地:不成器之板: http://verklarung.24cc.cc │Peterloo﹡ -Br. 六四] 作者: 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 看板: OnlyBooking 標題: Re: 雞鴨的苦悶與存在? 時間: Sat Mar 4 06:25:47 2006 ※ 引述《minHsiao (還沒有設定)》之銘言: : 唉。我又敗了。 XD 為什麼啊? : 等會兒寄回家,好好拜讀, : 再想著怎麼回應罷。 : (噢,我的頭,我的頭又痛起來了……) 這篇不用傷腦筋吧?這文寫的是「雞鴨的存在主 義」, 該動腦的應該是牠們, 人類沒有必要讀這 篇啊。 ;) 不過, 兄台應該不會在家中兩隻小雞面前啃咬香 雞排吧? :)) -- ☆ [發信地:不成器之板: http://verklarung.24cc.cc │Peterloo﹡ -Br. 六四] 作者: 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 看板: OnlyBooking 標題: Re: 雞鴨的苦悶與存在? 時間: Sun Mar 5 07:52:13 2006 ※ 引述《minHsiao (還沒有設定)》之銘言: : ※ 引述《Verklarung (Danse 之顫音)》之銘言: : : 為什麼啊? : 因為敗了呀。所以敗了。(解釋得很清楚吧? XD ) 也算是快人快語。 :)) : : 這篇不用傷腦筋吧?這文寫的是「雞鴨的存在主 : : 義」, 該動腦的應該是牠們, 人類沒有必要讀這 : : 篇啊。 ;) : 咕呱?呱呱,啾啾啾啾。 喔?或許可以委請兄台幫我把這篇譯成「家禽用語」, 我才能與牠們討論、討論存在主義? :> : : 不過, 兄台應該不會在家中兩隻小雞面前啃咬香 : : 雞排吧? :)) : 這倒沒有。 : 只有在牠們面前吃肯德雞, : 把牠們放在肯德雞全家餐的桶子上拍過照。 XD 這是日式對動物的 SM 式? ;) : -- : 其實牠們正格的不是雞, : 是日本小鷓鴣。 不是後院飛來的北國候鳥就好。 :) -- ☆ [發信地:不成器之板: http://verklarung.24cc.cc │Peterloo﹡ -Br. 六四]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G競2_2006 世界杯足球賽鬥嘴記 ─ 分組賽首輪 | ![]() ![]() |
||
June 23, 2006 2006 世界杯足球賽鬥嘴記 ─ 分組賽首輪 “......倒是英格蘭第一戰, 隊長小貝一記漂亮的助攻... 接著敵隊隊長也漂亮地將球頂進球門去, 比賽結果一開始就決定了。英格蘭是贏了, 可惜 MVP 是別人。......” §英格蘭 vs. 巴拉圭§開幕賽:德國 vs. 哥斯大黎加 §澳洲 vs. 日本 §巴西 vs. 克羅埃西亞 §西班牙 vs. 烏克蘭 》本文整理自 Verklarung 板〈2006 FIFA World Cup Germany™〉討論串。 Fri Jun 9 2006 Aries 為本屆世界杯足球賽首開話題, 「你要為哪一支球隊加油?巴西嗎?如果巴西一定會拿冠軍,也不缺我們加油了呀!考慮了幾天,我想為英格蘭加油,因為我喜歡貝克漢。雖然,我的skype狀態寫德國冠軍,那是給德國老闆看的。:~//你該不會罵我叛徒,說我見色忘友吧?我只有世界盃這期間會這樣而已,你要接受被沉迷球賽的女友冷落喔,你們男人也常因為賽事忘了女友。 >_*」 她實在多慮了, 做為男子漢大丈夫當然不會在意, 因為嘛... 別人都有妻有子了!又遠在天邊, 又有什麼好計較的? :) 當然自己也該有心理準備, 以後我會注意一下比賽時間, 避免在轉播時去干擾到 Aries 喔。 :> Mon Jun 12 2006 賽事的轉播時刻表在: http://tw.news.yahoo.com/fifa2006/broadcast_time.html 正好 F1 也會避開世足賽時段, 就不怕衝堂了。 :) §英格蘭 vs. 巴拉圭 Aries 有點酸意地說:「是的,老婆與孩子都來了,我還能怎樣。沒事那麼早婚做什麼:http://tw.news.yahoo.com/060608/253/37yqv.html。」其實也就是這樣。當一個女人說帥哥「好棒喔, 好崇拜他啊!」這代表她吃不到他, 所以男友可以放心。同樣地, 當男友一直說「林志玲嗲得好好聽喔, 腿好長喔!」也表示他只有流口水的本事, 女友也不用擔心。 :> 先前我才說要避免在轉播時去干擾到 Aries, 結果她說「討厭,每次要欺負你,都反被你欺負。:p」然而我哪有欺負她啊?我明明很「尊重」她, 還幫她考慮到轉播時間呢。 ;) 倒是英格蘭第一戰, 隊長小貝(Beckham)一記漂亮的助攻... 接著敵隊隊長也漂亮地將球頂進球門去, 比賽結果一開始就決定了。英格蘭是贏了, 可惜 MVP 是別人。 :> Tue Jun 13 2006 Aries 突然發出狠話:「你終於說出來,你喜歡林志玲了.哼!我會記恨的.原來你家客廳牆上的海報是你貼的,還推給別人.」呃... 她不也喜歡劉德華嗎?還到香港的杜莎夫人蠟像館與劉「擁抱」留照呢。 :p 不然的話, 還是換孫燕姿的海報好了?她說話有腔調, 而身材又是瘦瘦乾乾的, 應該不會被記恨了吧? :pp 「英格蘭這場球賽表現的普普,我覺得看得不過癮.如果不是巴拉圭隊長的頭太厲害,幫助小貝把球頂進去,可能結果只打成平手,0:0兩隊各得一分.」我早就說過了, 英隊雖然一堆明星, 但一向是中看不中用, 通常只能賺媒體的篇幅, 不知哪一天能讓我們這一代看到足球祖國的樣子... §開幕賽:德國 vs. 哥斯大黎加 「開幕賽德國對哥斯大黎加,反而比較好看.而且不管進球還是被敵隊進球,德國教練的表情與情緒反應都很精彩.:D」這位教練不久前還是球員啊, 但傳聞和 Kahn 有怨, 所以這次門將換人。結果新門將表現不太好, 德國人又懷念 Kahn 起來了(被進球時, 鏡頭也會轉去照 Kahn)。這幾個月來, 報導一直提到他和隊長 Ballack 不合, Ballack 還曾在記者前批評前輩呢。 §澳洲 vs. 日本 昨天的日本 vs. 澳洲更精彩!原本日本以為勝券在握, 最後幾分鐘卻慘遭屠殺, 被連入三球... 該說是快刀「凌遲」了。不過日本一開始進的那個高吊球也算是幸運球, 同一組還有巴西和克羅埃西亞, 前景不太妙喔。另外, 由於我是粗魯男人, 所以哪會一看到貝克漢就尖叫呢? :> 「對了!你看球賽是安安靜靜的看,還是像我會吶喊尖叫?」 「日本球迷看到1:0,開心的不得了,一大半時間澳洲都沒進球,正打算要徹夜狂歡慶祝勝利.沒想到比賽結束前六分鐘澳洲連進三球,日本球迷從天堂重重摔到地獄啊!哈哈!(我怎麼那麼開心日本輸球呢):p」關於時間, 媒體上分別出現 6、8、10 分鐘等幾個版本。 :p 如果日本隊的慘痛遭遇能發生在南韓身上的話, 我猜應該有更多台灣人、義大利人與德國人會大笑的。 :> 「這個搞笑網友寫了一篇,害我笑到噴飯.世足-日澳戰感想: http://blog.sina.com.tw/weinon1688/article.php?pbgid=8632&entryid=27827」, 這位主播以前也是這樣, 我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 說到假動作過人, 那巴西的小羅納度(Ronaldinho)可是世界一絕喔。尤其他常常露著牙齒, 在對手面前裝出怪表情, 然後就閃過去了! :) §巴西 vs. 克羅埃西亞 Wed Jun 14 2006 克羅埃西亞果然不好對付, 上半場持球時間還較巴西略多個 2%。桃太郎的如意算盤本來是一定可以打贏澳洲隊, 然後對巴西、克羅埃西亞任一隊至少能爭取到和局, 晉級機會就大了, 現在卻慘了。日本隊中甚至有大明星不屑與其他隊員住在一起, 而去住豪華飯店, 不知對傳統上日本球隊所注重的紀律與團結心有沒有影響? 「我連要看完我所支持的三支隊伍各三場初賽都很困難.白天要上班,晚上不能熬夜,而且還要跟人家借電視.:p」看來 Aries 等到八強賽後那會更辛苦了, 幾乎都是在凌晨三點開踢的。 O.O 她還抗議:「誰會看到貝克漢就尖叫,他踢不好也是會被我罵的。我預言他們這次不可能拿冠軍了,除非又有"豬頭"出來幫忙頂球。但聽說有足球帥哥出現,減少了許多足球寡婦,因為女人也開始熱衷球賽。:)」所以說嘛, 英格蘭能不能拿冠軍並不重要, 只要能看到貝帥哥有出場就夠了。 ;) 對了!今天為巴西踢進唯一勝分的中場 Kaka, 是那種拉丁混血味的帥哥喔。「不過,那個卡卡的確滿帥的. :)」也幸好有他, 不然巴西隊的先發陣容裏可沒有好看男喔! ;) Thu Jun 15 2006 「我沒看到這場比賽.巴西只進一球,我就猜想Croatia防守也很強.這一組的冠亞軍就已經很明顯了.:)」但還是難說, 日本如果能踢贏克羅埃西亞的話, 還是有希望的, 雖然看起來這希望也不大。巴西的「胖羅」(Ronaldo)好像真得肥過頭了, 第一場比賽完全看不到往日的矯健衝勁, 想他在皇馬隊的黃金日子, 幾乎是平均一場比賽就能踢進一球, 而通常也只要他踢進了那一球, 教練就會換他下來, 讓完成任務的他好好休息, 準備下一場。 §西班牙 vs. 烏克蘭 至於今晚九點西班牙 vs. 烏克蘭的結果是一面倒, 4:0 為目前賽事差分之最, 前鋒 Villa 進了兩球。烏隊雖有歐洲足球先生「核子彈」, 但西班牙本來就被評估為分組賽事最輕鬆的種子隊, 看來在最後一組中真沒有敵手了。即使隊長 Raul 出場時間因傷受限, 也不損前鋒群的強大火力。 「烏隊根本沒有用心在這場球賽,很散漫.有幾次大半個球場只見烏隊一個人守,其他人離的遠遠的,似乎與他們無關.」其實, 烏克蘭有豐富的足球傳統, 就像前蘇聯籃球隊的主力球員大都出身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小國, 前蘇聯足球隊的成員也大都是烏克蘭人。但他們先前兩次會外賽在加賽中被淘汱, 這次是獨立後首次踢進會內賽。Aries 說烏隊有點散, 或許是事實。早在會外賽前的六場熱身賽他們就全敗, 教練卻還說他們會奪得分組第一。本來他們是以防守見長, 這次不知是不是近場情怯, 連 AC 米蘭隊的強力前鋒、核彈 Shevchenko 也發揮不出來, 但晉級的希望應該還算大。 Aries 不小心透露:「我看球賽很high的時候,不但會大叫,還會抱旁邊的人.cc」真想請問小姐, 下次什麼時候我可以跟她一起去看棒球呢? :)) 不過此議馬上被冷水無情的澆熄, :p 「我只看世界盃足球賽,偶爾看看賽車,其他的不看說.不過,我們家附近正在蓋洲際杯棒球場:http://www.tccg.gov.tw/sys/SM_theme?page=4292bb4b」球場模型看起來還不錯, 兩萬人的球場, 看起來會比五萬人的松菸巨蛋更合於實際(以免觀眾只有幾千人, 空位超多不太好看...)。 [發表於 June 23, 2006 07:08 AM]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G競21_2006 世界杯足球賽之乾弟型美型男 ─ 分組賽次輪 | ![]() ![]() |
||
June 24, 2006 2006 世界杯足球賽之乾弟型美型男 ─ 分組賽次輪 “......葡萄牙果然少不得靈魂人物──Figo, 兩場比賽的三個入球都是他所製造的機會, 包括了這一場帥 C. Ronaldo 成功執行的十二碼極刑。兩連勝後, 被伊朗踢傷臉頰的 Figo 不僅雪恥成功, 也實現了昔年他那「黃金一代」已退休的隊友們、所沒完成的任務:讓葡萄牙進入複賽。......” §德國 vs. 波蘭§南韓 vs. 多哥 §阿根廷 vs. 塞爾維亞、荷蘭 vs. 象牙海岸 §安哥拉 vs. 墨西哥 §葡萄牙 vs. 伊朗 §迦納 vs. 捷克、美國 vs. 義大利 §日本 vs. 克羅埃西亞 §巴西 vs. 澳洲 §南韓 vs. 法國 §西班牙 vs. 突尼西亞 §瑞士 vs. 多哥 §烏克蘭 vs. 沙烏地阿拉伯 》本文整理自 Verklarung 板〈2006 FIFA World Cup Germany™〉討論串。 §德國 vs. 波蘭 Thu Jun 15 2006 德國對決波蘭, 後者已到了存亡之秋, 幾乎是失不得了, 而德國的進攻火力激烈, 全場有八次射向球門, 雙方也接了共八張牌子, 可能已創下本屆之最了吧。一直到正規時間終了後的傷停時間, 德隊 Neuville 才接踢一球, 沒幾分鐘前救球連連的波蘭門將還因為拖延比賽時間被賞了一張黃牌, 這下連和局也沒了。 Neuville 是 33 歲的老將, 從沒入選國家隊, 就連這屆世足賽的資格賽一場也沒踢過, 在開賽前幾天的熱身賽才由教練 Klinsmann 在異議聲中將他補入, 如今總算證實了金色轟炸機有眼光。話說 Kinsmann 也是臨危受命的。前年歐洲國家杯中德國表現不佳, 教練被開除後居然找不到人來接替, 於是才找了從沒當過教練的他來接這個位置。而這段時間以來, 由於他和球員間屢傳不和, 戰績也沒改善(世界排名為這幾屆世足賽前最差), 直到熱身賽前大部分德國人都對自己的隊伍不抱信心。 另外, 今夜 0:00 貝克漢... 不對, 是英格蘭又要出賽了, 將對決嘉年華之國──千里達及多貝哥。 §南韓 vs. 多哥 Fri Jun 16 2006 「前天記錯時間,意外看到南韓對多哥,這場球賽也很緊張.但兩隊犯規太多,摔傷的很嚴重(單架抬出去),手拉扯的次數很多,多隊甚至被舉紅牌與兩張黃牌.本來很可能會贏的,紅牌一出多隊軍心大亂,兩次射門機會很好,可惜踢太高了,很可惜讓南韓贏了比賽.」一般被擔架抬出去的, 很快就可以「神奇地」復原了, 所以也稱不上嚴重啦! :> 至於手拉扯衣角, 那是基本的技術, 兩個球員在追逐時, 這是常見的干擾動作, 裁判也不理的, 不過今晨波蘭一名球員卻用力過猛, 不小心將德國球員給推倒了, 累積兩張黃牌, 懊惱地出場。 「南韓會贏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數以千(萬)計的瘋狂啦啦隊,太可怕了,放眼放去都是穿上紅衣的韓國球迷,支持吶喊的加油聲,團結的愛國心,聲勢浩大非常振奮人心.」 在南韓, 愛國是正義, 只要愛國, 什麼都可以做的。裁判即使執法不公, 只要所愛的是大韓民國, 就算是被國際制裁, 回國後也會受到企業界以大筆賞金來僱用的。就像在今日的台灣, 有些人做再多貪腐弄權的事, 只要他口稱「愛台灣」, 總有一些死忠者與對權力屈膝者會願意蒙蔽自己的雙眼的。南韓人沈迷於體育活動, 絕對不單純是出於對賽事的熱愛而已, 他們視其為表現國家榮譽的機會。 Aries 就表達了她對於南韓隊的「誠實」觀感:「我原本是幫多哥加油的,想說這麼窮的國家,能贏點獎金回去應該日子會比較好過.所以我一直罵:韓國豬滾回去吃泡菜吧!想要打擊他們的士氣,不過沒效,多哥還是輸的很慘.我很討厭韓國隊,特別是那個白毛髮的,看起來很欠揍.:p」我不禁懷疑她是否有種族歧視的嫌疑?南韓人很沒有運動精神, 是「世界公認」的, 但不能代表韓劇裏的帥哥美女也是這個樣子。(但整容算不算也是一種 trick?) :> 而那個白毛怪, 一看就知道還是嫩雞。日本主將中田英壽於 1998 年首次參加世足球賽時, 也是滿頭金髮, 後來在國際上成名後, 改了自己的外型, 才成為現在酷酷的樣子。 此外, 昨晚在看厄瓜多的比賽時, 不小心就一直在沙發椅上睡到比賽完了才醒來, 結果今天早晨精神很好。 :p 這一晚的比賽沒有意外, 該贏的也都贏了, 厄隊、英格蘭將與德國一起晉級複賽。其他的就沒什麼好提了, 倒是瑞典與英格蘭的分組最後一戰頗值得一看, 且瑞典仍在晉級邊緣, 勢必要全力求勝。英格蘭教頭就是瑞典人 Eriksson (另一種英文拼法即瑞典手機廠易力信 "Ericsson"), 而英隊幾十年來都打不贏瑞典。 在本地媒體還識得的小貝之外, 魯尼(Rooney)被稱為英國的新希望。英格蘭以前還曾被同島的小老弟蘇格蘭、還是威爾斯在會外賽淘汱掉, 亂丟臉的。身為足球祖國, 英國人的期待也更高, 上次踢入了八強賽, 對其他隊伍來說結果算是不錯了, 貝克漢也洗刷更上一屆回國後不敢現身的恥辱, 但對足球發源國來說沒打進決賽總是讓人失望, 英格蘭唯一一次的冠軍是 66 年主辦時。這算是英格蘭的「原罪」吧。 波蘭則已經確定掰掰了, 難怪賽前, 他們就先與德國球迷一起演出這屆第一次的街頭大混戰。 :p §阿根廷 vs. 塞爾維亞、荷蘭 vs. 象牙海岸 Sat Jun 17 2006 如我之前跟 Aries 提過的, 阿根廷絕不可被忽視, 昨晚對決十場資格賽總共只失一分的防守專門隊──塞爾維亞, 居然演出了「格爾森基爾欣大屠殺」、6:0 的超大差分!首次打會內賽的象牙海岸則雖敗猶榮, 1:2 小輸給荷蘭, 至少比日本於 1998 年首次參戰時的成績好看多了。至此死亡之組(C組)的戰事底定, 確定由阿隊與荷蘭出線。 傳統上東歐球隊不能說有太顯赫的國際戰績, 但這是在與其他歐洲強隊相較之下, 其實它們仍是不可以輕視的。不過這一屆看來, 除了本來就很強的捷克隊外, 其他如烏克蘭、波蘭、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都滿鬱卒的。 §安哥拉 vs. 墨西哥 墨西哥被安哥拉以 0:0 逼和。本來 0:0 的比賽我都不想提的, 不過火力明顯不足的安哥拉(射向球門數為 8:1)也算是戰術成功, 門將頻頻救球, 可謂是這場的 MVP, 安哥拉因此保住了一些晉級的希望。 §葡萄牙 vs. 伊朗 對了!在「帥哥名錄」中絕不能少的, 是葡萄牙的帥羅 C. Ronaldo (巴西的小羅納度本姓也叫 Ronaldo)。他和魯尼一樣都是年輕天才球員, 皆被視為將成長為歐洲的指標球員, 雖然兩個人長相的「評價」完全不一樣, 不過同樣是火爆個性。葡萄牙是特別暴冷的 2004 年歐洲國家杯(所謂的「小世界杯」)的亞軍(至於冠軍隊希臘沒通過世足資格賽, 但沒人覺得奇怪), 而在世足會外賽這位快速前鋒一人就踢進了七球。葡萄牙整體實力並不算是頂強, 但也一點都不算弱, 上屆世足賽輸得很難看, Figo 應該會想雪恥的, 他是在全球身價最高的小羅之前, 曾當選同一年度歐洲足球先生與世界足球先生的老中場(這次會外賽途中才重回到已退出的國家隊)。 今晚九點葡萄牙將出戰伊朗, 大家可以不用熬夜就看到歐洲男同志票選的世足帥哥 No.1 喔!(那小貝呢?抱歉, 連前五名都擠不進去。)聽說帥羅也是都會熟女想要疼愛的那種乾弟型美型男呢。 :) Sun Jun 18 2006 葡萄牙果然少不得靈魂人物──Figo, 兩場比賽的三個入球都是他所製造的機會, 包括了這一場帥 C. Ronaldo 成功執行的十二碼極刑。兩連勝後, 被伊朗踢傷臉頰的 Figo 不僅雪恥成功, 也實現了昔年他那「黃金一代」已退休的隊友們、所沒完成的任務:讓葡萄牙進入複賽。 由巴西來的中場 Deco 為葡萄牙打開了大半場的僵局, 接踢 Figo 的球入門。而帥 C. Ronaldo 也在他的世足歷程上首次開張, 雖然其約三、四球的射正球被擋了下來, 帥羅還是不忘展示他的足下功夫, 像是左右腳連續交替的傳球假動作、用足背勾球讓球滯空、以後腳跟向前傳球等美技, 皆是鏡頭重播的場景, 這些部分有點多餘的動作, 讓人不注意都難吧。和他同樣效力於英國曼徹斯特聯隊的魯尼又該怎麼和他搶鏡頭的焦點呢?就等著瞧吧。 §迦納 vs. 捷克、美國 vs. 義大利 接著的迦納演了出大驚奇, 以 2:0 勝了兩位箭頭受傷的捷克, 打出了非洲國家本屆的首勝, 捷克教頭在賽前的謹慎講話果然是烏鴉嘴。而義大利與美國之戰, 並沒因早先兩國外交首長的足球笑談而略減火暴之氣, 有三個球員因紅牌出場, 上半場把有傷在身的 Totti 王子提前換掉的義大利自己入了一球, 但也為美國隊送進一個烏龍球。最後只剩九個球員的美隊還是防守成功, 以 1:1 逼和教練涉及假球事件、士氣受挫的藍杉軍。這二場比賽的「不如預期」, 使得E組在第二輪賽事後, 仍沒有隊伍可以出線。 Aries 因而好奇, 「迦納真是太神奇了,應該會是第一個晉級的非洲國家。而義大利很有可能會被淘汰喔?」這一組真得很難說, 目前看來, 內亂中的義大利仍有優勢, 其實他們好像沒有哪一屆賽事前沒傳出有爭端的。身為黑手黨的祖國, 且半個多世紀來平均一年倒閣/換閣一次的國家, 這大概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對了!聽說該國貪瀆醜聞不斷、但還是能東山再起的「幾任」總理貝魯斯科尼, 打算下海去當豪門球隊 AC 米蘭隊的教練呢, 球員可能寧願要打假球的教練吧。這老傢伙雖然惡名昭彰, 但勢力龐大, 掌握住義大利最大的媒體集團、最受歡迎的球隊、最大的金融、航空公司等等, 是義大利人真正的「大老闆」(Big Father)。他的硬拗功夫也是歐洲政客一絕呢, 雖然多年以來都被視為義大利的貪瀆總司令, 但畏於他的權勢, 很多政治人物還是得依附於他。或許某愚民島的島民還是可以這麼阿 Q 精神一下:「我們那大統領的硬拗功夫至少不輸他呢!」 :> (後來證實了連貪污的能力都不輸人。 :p) §日本 vs. 克羅埃西亞 今晚九點為日本與克羅埃西亞之戰, 兩隊都不能再敗了。 Mon Jun 19 2006 這一場比賽克羅埃西亞攻勢略強, 日本在下半場才較積極。結果前者的天才中場 Srna 一記十二碼罰球被擋了下來, 果然如某主播的「名言」:「川口能活, 日本就能活!」沒得分的兩隊也都還沒被淘汱, 下一場還是不能輸。 日本隊之前敗給澳洲後, 中田英壽鼓勵隊友說:「我們的世界杯還沒結束。」日本在分組賽的最後一個對手就是巴西──日本足球界最敬佩、也最想仿傚的足球王國。 §巴西 vs. 澳洲 而沒有意外地, 澳洲沒再創造十分鐘內的奇蹟, 在守了上半場後, 在下半場被巴西踢入兩球, 以 0:2 敗北。會外賽時的南美洲得分王、胖 Ronaldo 仍沒開張, 但有一記成功的助攻橫傳, 讓雙箭頭的另一位、美洲國家杯得分王 Adriano 為本場比賽踢出最高潮。澳洲也有幾個很有威脅力的攻勢, 包括一個巴西門將手接後的掉球差點被踢入, 而巴西隊接著更是攻門連連, 正規時間最後幾分鐘才剛換上來的年輕前鋒 Fred, 將隊友被門柱彈開的射門球輕輕一點給「滾」了進去。巴西的兩個入門一猛一軟, 正成對比, 確定進入十六強賽。 §南韓 vs. 法國 新人、老將間處於交接尷尬期的法國在第一場比成零分的和局, 這場總算由代表國家時的表現總是不如在英國兵工廠隊的攻擊主力 Henry 在第九分鐘就踢進他本屆的首球, 但不料在比賽末段時, 被會外賽跌跌撞撞、連敗給沙烏地阿拉伯兩場的南韓隊朴智星在球門區內小吊一球而追平。也是因需要而重返國家隊的 Zidane 因兩場累積兩張黃牌, 將在攸關晉級最後希望的分組末場賽事裏缺席, 但好在對手是多哥(南韓的對手是瑞士), 或許法國還是能勉強晉級。這一組(G組)最後可能得靠比失分來決定出線者, 南韓暫居分組第一。 這次法國不像上次世界杯賽前評價那麼高(結果那屆分組賽一球未入而成為「史上最遜的衛冕隊」), 而這屆還是打成這麼艱難的處境, 看樣子, 非得全盤世代交替了。兩隊持球時間差不多, 但南韓全場的有效射門很少, 顯見中場能力的差異, 不過傳統上其選手苦練出來的體力優勢, 顯然就不是法國的指揮 Zidane、後衛 Thuram 等老將能全場趕上其步調的。像是與魯尼、帥 C. Ronaldo、荷蘭的得分製造機 Van Nistelrooij 同屬英國曼聯攻擊部隊的朴智星就是以其體能及拚勁而取利的。至於法國被裁判沒收的那一球, 雖被南韓球員以身體頂出球門, 但根據規則, 球只要通過了球門線, 即使沒落地也算入門得分, 故是裁判誤判。只能說法蘭西人的運氣真是衰到底了。 §西班牙 vs. 突尼西亞 Tue Jun 20 2006 雨中之戰, 常能產生意外的情勢。全場就持球時間、傳球效率、射門數等都遠較對手為多的西班牙隊, 卻在開賽後第八分鐘即被突尼西亞中場球員 Mnari 正面攻門, 球被皇家馬德里隊正選門將 Casillas 擋住彈回後、原本入球能力並不突出的 Mnari 加補一腳, 進門得分!西班牙整個上半場就只有追趕的份了。 下半場一開始西隊就將當家前鋒、有嚴重膝傷的隊長 Raul 換上場來解危, 2004 年非洲國家杯冠軍突尼西亞則堅持守勢。中間時段時, 於西班牙國家隊史上出賽場數與入球數皆居首位的 Raul 重演了對手在上半場的得分場面──將隊友被敵隊守門員所擋掉的球給補踢了進去!解除壓力的西隊從此更是不鬆懈其攻勢, 隨後在雨勢漸歇中, 會外賽時就表現精彩的新一代前鋒 Torres 與門將一對一對決再踢入一球, 連續兩場他都有入球。攻擊慾望極為強烈的足球金童 Torres 在正規時間終了前又有個單刀直入的機會, 但射門球被對方的手彈開, 不尋久, 他就執行了一記十二碼罰球, 也以總進球數三球突破本屆賽會仍混沌的得分榜而單獨領先。在信奉攻擊足球理念、也是 Torres 所屬 A. 馬德里隊前輩前鋒的(本屆最)老教練 Aragones 帶領下, 西班牙順利地在H組中首先晉入複賽。 §瑞士 vs. 多哥 早先的賽事中, 吵著要趕快拿到出場費才肯出賽的多哥, 以 0:2 敗給持球時間相等、但進攻效率比較好的瑞士, 本來就是暴冷踢入會內賽、賽前又傳出教練「失蹤」的多哥確定淘汱。瑞士以一勝一和的戰績暫時與高麗棒子居於同組首位, 兩隊將在他們的第三場比賽中交手, G組的末兩場比賽也是分組賽程最後的比賽, 得打到結束才能決定這兩隊與法國誰能爭取到最後的兩個出線名額。 §烏克蘭 vs. 沙烏地阿拉伯 另一場沙烏地阿拉伯與烏克蘭的對決, 烏隊像是要一吐之前慘敗給西班牙的怨氣, 排出了重攻輕防的三前鋒陣線, 同樣以 4:0 的大比數獲勝, 烏克蘭控球能力極強, 沙隊全場無一有效射門, 只能任人宰割。小時候曾因車諾比爾核電廠事故而由基輔轉學外地幾個月的 Shevchenko 也終於點燃核彈引信, 在下半場將一個自由球頂進球門, 為球隊貢獻了這場比賽的第三個得分。 Aries 提到了一段「題外話」, 「某位教授平常在課堂上說的話與我實際經驗與瞭解有很大差異。但他又不愛人家發表與他不同的意見,所以我也就懶得與他說話。上一堂課,他突然問大家有沒有在看世界盃足球賽,我不知道後面有沒有同學點頭,但我沒有回應他就是了。接著他就說:『世足賽有什麼好看的,我請問你們可以從球賽中學到什麼嗎?為了要把球踢進網子裡,大家搶來搶去的,有什麼意義?同學你們都要用智慧想一想。台灣又沒有參與世界盃,為別的國家加油打氣做什麼,有什麼意思?貝克漢是你親戚喔?』台灣沒有參與比賽的節目通通都不能看,那電視還有什麼好看的。每天不是SOGO禮券就是北建銘南泰安。台灣人民被層出不窮的弊案氣到血壓只有40心跳只有50。多虧有世足賽,我們的心肺功能才會比較增強。他是懂不懂呀?不懂就不要假會。還敢罵我的貝克漢,他才是過氣的臭老頭子。哼!」那今天晚上八點黃金檔時段, 又將有陳某人的秀場大戲, 以其硬拗功力之深厚, 想必能面不改色、處變不驚的, 會因而讓人民的心肺功能更增強嗎? :> 台灣人的確也夠厲害了, 像他的夫人血壓降到只有 40, 一度昏迷了, 居然不用送醫院急救, 還可以一直對探望者說三道四。她大概是超人一族啦! ;) 話說回來, 這次德國主辦世足賽城市有十二個, 最小的一個人口不到十萬人, 著名的 Mercedes 與 Porsche 之城──Stuttgart 也僅六十萬人。由畫面中觀眾都看得到那些壯觀的球場, 那台灣呢?台北市與高雄市有像樣一點的體育場嗎?現在又說要辦 2020 年奧運, 不就像是當年大統領聽說邦交國賽內加爾足球打得不錯, 乃意興所至, 在體委會不知情下逕自宣布 2003 年是台灣的「足球年」, 結果成了誰都不當一回事的笑話。 回給該教授的話就是:井底觀天, 會以為天就只有井口那麼大。不看看別人, 又怎麼知道自己的不足?每天都聽政客在倡言「偉大的台灣, 偉大的母親」, 卻不懂如何珍惜、經營她, 台灣真得就理所當然什麼都比別人強了嗎? [發表於 June 24, 2006 07:12 AM]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G競22_2006 世界杯足球賽之森巴雙羅 ─ 分組賽末輪 | ![]() ![]() |
||
June 25, 2006 2006 世界杯足球賽之森巴雙羅 ─ 分組賽末輪 “......未完全伸展身手的小將魯尼在不情願下、被帶領利物浦隊打敗義甲
AC 米蘭隊而奪得去年歐洲冠軍聯賽優勝的
Gerrard 所替換下場,
身為中中場球員的他卻接著於站在後衛的位置時,
於球門線上成功踢掉了對手的一個對正射門。終場前幾分鐘,
上一屆因傷缺席的 Gerrard 終於頭槌入網,
英格蘭隊再度取得領先,
幾乎就要打破贏不了這一支北歐強隊的障礙了! §波蘭 vs. 哥斯大黎加 §英格蘭 vs. 瑞典 §巴拉圭 vs. 千里達與多貝哥 §葡萄牙 vs. 墨西哥 §安哥拉 vs. 伊朗 §阿根廷 vs. 荷蘭 §象牙海岸 vs. 塞爾維亞 §義大利 vs. 捷克、迦納 vs. 美國 §巴西 vs. 日本、澳洲 vs. 克羅埃西亞 §西班牙 vs. 沙烏地阿拉伯、烏克蘭 vs. 突尼西亞 §瑞士 vs. 南韓、法國 vs. 多哥 》本文整理自 Verklarung 板〈2006 FIFA World Cup Germany™〉討論串。 §德國 vs. 厄瓜多 Wed Jun 21 2006 這一晚的比賽已無關於晉級與否, 而是兩組的分組龍頭之爭。由此起, 分組的末輪賽事, 同組的兩場比賽會於異地同時開踢。此乃防止有人為了分數之差及複賽的對決排位等因素, 而打「放水球」所做的預防措施。 地主德國在具歷史意義的柏林奧林匹克競技場展開其分組最後一戰。連續、且是第二次參加會內賽就打入十六強的厄瓜多擺出最標準的 4-4-2 隊形, 德國以 4-5-1 陣列應戰。開賽時暫時由雙箭頭位置略退至中場右前衛位置的上屆銀靴獎得主 Klose 未久(第四分鐘)即接住左、右互傳球而攻入一分, 並演出了他著名的空翻慶賀動作。上半場正規時間即將結束前, 已在賽前表態支持 Klinsmann 續任教練的隊長「小凱撒」Balack 傳球出來, Klose 在接住後快閃過厄隊門將等兩人而輕鬆地滾入第二分, 也以總進球數四球獨居得分榜首位。再加入上一屆他那全都以頭頂入的五個入球, 或許再打一屆的話將有機會挑戰國家隊前輩──黑色轟炸機 Muller 所保有的世足賽累積 14 球入門紀錄。 由於德國後衛總能很快地阻斷厄瓜多的攻勢, 即使後者在全場的持球時間還多一些也做不出有效的攻擊。與 Klose 並列德國隊兩大波蘭裔前鋒的 Podolski 在被盯緊下, 好不容易在第五十七分鐘接住隊友們的過大半場連傳而開張入球, 這也是這場比賽的最後一個得分球。會外賽時在安地斯山上的主場擊敗巴西與阿根廷兩支美洲超強、號稱「高原上最強的球隊」的厄瓜多, 整場明顯不敵有體型優勢且攻守轉換過場快速的日耳曼軍團, 但在保留包括主力前鋒 Delgado 等幾位有黃牌麻煩在身的球員的情況下, 已達成進入複賽的預定目標。雙方這場 3:0 的賽事打來沒啥火藥味。 Aries 很有把握地說:「我就說德國肯定會贏的,根本不用看。果然是A組冠軍。」但是、但是, 德國隊應該還是值得一瞧的, 在眼眶深沉的德國人中也有帥哥呀, 像那位... 還是這位... 呃, 至少 Klose 長得像陽光型的鄰家大男孩耶! 只不過..., 他是波蘭裔。 :p 至於上屆金球獎得主──史上唯一獲此世界杯 MVP 殊榮的門將──的 Kahn 仍只有坐冷板凳的份。 §波蘭 vs. 哥斯大黎加 在另一個場地的波蘭後來居上, 以 2:1 勝了哥斯大黎加。 §英格蘭 vs. 瑞典 英格蘭賽前特地經由 Eurostar 列車, 運送由本國博物館中請出的 1966 年世界杯勝利球, 以加持好運, 應付其「面子之爭」。之前已提及該隊數十年來未能戰勝瑞典。只不過, 開賽沒幾秒當家前鋒 Owen 即因腳傷復發退場, 但控球上佔明顯優勢的英隊, 還是由長於傳球與遠距射門的左中場 J. Cole 以一計狀似禁區外過去的高角度「傳球」, 巧妙地往球門死角進入而率先得分。就如 Aries 所說的:「J.Cole這球射的真漂亮,毫無攔阻。(拍手)」連自己人都覺得出其不意的球, 最容易使對手疏忽過去呢。 下半場未久, 瑞典前鋒 Allback 的一個頭頂角球為該隊好不容易等到的首個有效攻門, 但也馬上突破了守備而入門追平。此後, 瑞典一改上半場的消極, 進攻頻頻。未完全伸展身手的小將魯尼在不情願下、被帶領利物浦隊打敗義甲 AC 米蘭隊而奪得去年歐洲冠軍聯賽優勝的 Gerrard 所替換下場, 身為中中場球員的他卻接著於站在後衛的位置時, 於球門線上成功踢掉了對手的一個對正射門。終場前幾分鐘, 上一屆因傷缺席的 Gerrard 終於頭槌入網, 英格蘭隊再度取得領先, 幾乎就要打破贏不了這一支北歐強隊的障礙了!「Gerrard鐵頭功這招"頂"的好,比腳踢還準咧。:))」如果距離球門很近, 前面又有幾個人在阻礙, 那麼用頭通常會比用腳更容易有高角度的入網好球呢。「之後英格蘭有十幾次射門機會,球都偏高了。很可惜..」其實也不可惜, 沒對正球門的球, 本來就是白費工夫呀! 然而, 偉大的 Larsson──作為瑞典隊具體象徵的 34 歲前鋒, 在賽末之際於球門前的亂軍中突腳踩入一球!英格蘭兩度在領先後被追平, 2:2 的比數終究無法改寫歷史, 不過以它分組第一的成績, 還是可以在十六強賽先避開與德國遭遇。Aries 的感想是:「啊啊!好可惜,最後一分鐘被進了一球,又是一場和局的比賽,英格蘭果然還是贏不了瑞典。英格蘭教練也說,16強賽寧願遇上厄瓜多也不想遇上德國。瑞典對德國一定很精彩。英格蘭果然不負我的期望,也是B組冠軍。:)) 」如果沒有第一場的烏龍球, 英格蘭就得與瑞典比分數來決定誰倒楣先遇上德國隊, 所以英格蘭這次分組冠軍的「純度」是不太足的。 :> 在明星球員的表現上, 「魯尼很快下場了,而小貝在這場球賽沒有什麼表現,我原以為有魯尼就沒有小貝,後來才看到他發球,然後一直到球賽結速都只看到"黃金右腳"在發球。:p」過三十歲後, 貝克漢射門的威力本來就減低了, 他的功夫還是在發定位球(角球、自由球與罰球)上, 這也讓他穩住在國家隊的地位。他是與 J. Cole 形成左、右犄角的右中場, 和魯尼的前鋒位置是不會衝到的。「完蛋了,最新消息,歐文因為腳傷退出世界杯,英格蘭未來會打的很辛苦了...」Owen 受過傷的韌帶確定又裂傷了, 要休息五個月, 今年的職業球季也提前結束了, 母隊紐塞(Newcastle)說要 FIFA 賠償...。 §巴拉圭 vs. 千里達與多貝哥 同時在進行球賽的另一個城市裏, 先前送給英格蘭一個烏龍球的巴拉圭(要是沒這一球的話, 或許它還有比失球數求晉級的機會), 總算獲得千里達隊所奉送的一計烏龍球回報, 以 2:0 結束了這兩隊的世足賽之旅。 §葡萄牙 vs. 墨西哥 Thu Jun 22 2006 話說清晨前的這一波賽事可謂是「板凳之戰」。 開賽未久, 葡萄牙球員在默契配合恰當的快進中傳射, 擅長截球的指揮中場 Maniche 入網得分, 先領先了墨西哥。葡隊就如賽前所表示的, 包括帥 C. Ronaldo 等固定先發主力被保留了下來, 以應付更艱難的十六強賽事。自 1994 年起連續數屆都能闖入會內賽且進入複賽──此為D組四隊最佳的紀錄──的墨西哥, 因先前與安哥拉打平, 為保住晉級之位, 反而較積極地組織起進攻隊形, 但有效的攻擊機會得等到更後面的反攻過程。 在第二十四分鐘葡隊邊鋒 Sabrosa 罰入一記十二碼球, 以二比零拉大比數。其後, 墨西哥國民最喜愛的偶像級強力前鋒 Fonseca 趁著敵隊門將 Ricardo 救球成功而受到一名隊友「親密」地抱頭熱擁之後的空檔氣氛, 很快以頭頂入一個角球, 追回一分。在上半場裏葡萄牙與三色旗(tricolor)之國射正球數差不多, 算是平分秋色。 葡隊於下半場由於後衛 Miguel 在禁區犯規而造成被罰十二碼球的危機, 幸而對手把球給踢飛了。不料沒多久, 又是 Miguel 的失誤動作差點造成再一記罰球, 卻因墨國進攻中場 Perez 被判為「假摔」又領一張黃牌、順便兌換為紅牌而出場, 才算有驚無險。這位後衛也因其一再的失誤被替換下去。 §安哥拉 vs. 伊朗 另場賽事中, 大部分球員在前殖民主葡萄牙聯賽踢球的安哥拉隊急欲多得分以便與墨西哥搶晉級希望, 然而在領先後始終無法得到想多拿到的那一分, 反而被伊朗以 1:1 給追平。那時落後中的墨西哥自知無需世界進球王、大前鋒 Borgetti 的襄助也可以踢入複賽, 十人對十一人的比賽雙方也不再需要得分了。 §阿根廷 vs. 荷蘭 下一個賽事組合是奪冠的兩支熱門隊伍、也都在分組賽最後一場保留多位主力的阿根廷與荷蘭。在上半場算是一種禮貌性往來的打法, 尼德蘭人的持球及傳球數據較佳, 但都沒什麼太具體的準確攻勢。阿根廷先前以 6:0 痛扁塞爾維亞後, 其在國際賭盤的看好率已超越了巨星級黃金攻擊陣容仍未完全發揮威力的巴西。 兩隊在全場的步調都有放緩, 前年以一分未失的佳績奪得雅典奧運金牌的南美強隊動用多位年輕小將, 其中被視為馬拉度納翻版的 Messi 也未能執行太多有影響力的前進突破。在去年提前交戰的國際賽中曾將阿根廷當家攻擊發動機的中場球員 Requelme 封死的荷蘭隊, 靠著曼聯隊門將、也是橘衫軍長年守護神的隊長 Van der Sar 的壓陣嚴防, 不讓對手有可趁之機。 兩隊打得小心謹慎, 不讓彼此那聲震全球足壇的強力進攻鋒線有太多表現的機會, 唯恐有害於淘汰賽時的戰力, 最後也當然握手言和, 不傷和氣, 以相同的積分共同進入複賽。 §象牙海岸 vs. 塞爾維亞 至於一路令人失望、也使得「死亡之組」名不副實的塞爾維亞, 其在會外賽時傲視全歐洲的守備陣容再次崩盤, 以一分之差先盛後衰地敗給象牙海岸。象牙海岸在分組賽中場場進球, 又以 3:2 取得這第一勝, 對於會內賽的新生來說已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Fri Jun 23 2006 Aries 轉貼了國際賭盤 William Hill 的決賽奪冠賠率排行榜: 阿根廷 1:4.00 (「←我從沒想過把它排第一耶」) 巴西 1:4.50 英格蘭 1:6.50 德國 1:8.00 西班牙 1:9.00 巴西在會外賽時就只輸過阿根廷與厄瓜多呢, 但在胖羅納度的個人入球終於開張後, 說不定又會重回排行榜第一。 §義大利 vs. 捷克、迦納 vs. 美國 上一個晚上的賽事或許比預期中更為精彩。 情勢最為混沌的「死亡之組2」──E組終於得做出決定了。也因而和前一天的比賽不同的是, 各隊得使盡全力。 前兩場表現落差極大的捷克, 開賽伊始即積極出入於義大利的半場。在超過兩公尺高的大前鋒、隊上的得分王 Koller 受傷的現實下, 2003 年歐洲足球先生 Nedved 沒多久就連施兩記抽射, 皆被其在義甲祖文特斯隊的隊友 Buffon 守門員給擋了下來。義大利隊也很快地派上向來以激烈身體對抗而聞名的中後衛 Materazzi 取代當家後衛 Nesta 的守備班長的位置, 以強固防守。也就在此時, 另一個場地的迦納隊 27 號選手 Draman 單人突入, 趁美國中場 Reyna 於腳前因受傷躺下時, 抄前向球門踹入一球! 仿佛要追上非洲黑暗之星離晉級之門更接近一步的腳程, 換教頭和換總理一樣頻繁的義大利馬上趕在第二十六分鐘, 由 Totti 開一記角球, 並由剛換上來的 Materazzi 以無人能及的高跳躍力加上其高大身材、頭頂入門, 反而領先於先發動攻勢的東歐鐵工廠國度。Nedved 其後有一個以正面迎向門將的大好的射門機會, 又被 Materazzi 那最令敵手畏懼的重量級滑身鏟球給破壞掉。 上半場傷停時間捷克再遭不幸, 代替隊長 Galasek 的防守中場 Polak 得到同場第二張黃牌而出場。上半場後半義國已將持球優勢搶過去, 而捷克隊多得多的射正球卻無一湊功。另一邊的美國隊已在之前追回一分, 不過迦納也在鳴哨前踢入十二碼罰球再居於領先。 下半場義大利以核心前鋒、羅馬隊的王子 Totti 的射門開始, 發動了連續幾波不成功的攻擊。而一再進攻、永不放棄的捷克精神領袖 Nedved 再單人突入, 可惜球仍被「隊友」給擋開。捷克教頭眼看無法得逞, 乃把沒有表現的單箭頭 Baros 叫下來, 大膽換上就在這個比賽場地(漢堡)踢職業隊的一名中場球員, 或許是種欲加強其來回傳球優勢的戰術考量吧。而唯一能多次執行有威脅力射門的攻擊中場 Nedved 只得在復出國家隊後、續拚老命, 奮力尋找突破點。 義隊這時也只有數個較弱的攻門。就在最後幾分鐘時, 失去防守中場的捷克隊果然門戶洞開, 於下半場才首次在這屆賽會登場的名將 Inzaghi 得以自左後場即直接穿越中線, 與隊友形成二人對抗敵隊門將一人的絕對優勢, 輕易地踢入其參加三屆世足賽以來的第一個入球, 2:0 的比數也就此斷了捷克的晉級之念。不過拉丁人雖然進入複賽了, 卻在比賽前傳出「假球」事件獲得證實的壞消息, 13 名聯賽球員涉案, 義甲兩支豪強球隊──AC 米蘭隊與祖文特斯隊受到降級B級聯賽的處份, 不知陣中有多位選手來自這兩隊的義大利代表隊在未來的路途會不會因此而受阻呢? 至於苦情但總是力圖向上的捷克前任隊長 Nedved 曾在 2004 年歐洲國家杯因傷退賽, 這次毅然在會外賽最後與挪威的關鍵加賽前再度投入已缺席會內賽三屆的國家隊陣容, 其意志一直鼓舞著全隊。只是, 「第一次的世界杯也是我的最後一次。」 被譽為「非洲的巴西隊」的迦納, 同對手皆無法在下半場有任何建樹, 還是以 2:1 打敗了讓人不知如何評價──世界排名為史上新高, 卻在會內賽贏不了一場球──的美國隊。雖然近年來換教練比義大利還更為勤快, 它仍成為本屆唯一進入十六強賽的非洲國家, 下一戰的對手正是「美洲的巴西隊」。 §巴西 vs. 日本、澳洲 vs. 克羅埃西亞 更受本地媒體注目的F組賽程中只有沒派二軍應付此戰的巴西已確定出線, 近半球員在歐洲踢球的日本有不能輸的壓力, 大批東洋球迷飛到只有 15 度溫度的多特蒙德助陣。強隊巴西的持球時間幾乎是日本的兩倍, 傳球效率亦有很大的優勢, 在小羅 Ronaldinho 主導的傳球助攻下, 光上半場就有七次的射正球。日隊把防守主線後退至禁區前緣, 也手忙腳亂地護住了大部分的攻堅行動。日本一直難有能進入對手球門前的機會, 好不容易在這一半場才有第一個能準確攻門的時機──月初在主辦國集訓時曾遇到 10 度以下低溫的他們自不會放過這唯一的好機會, 由曾在亞洲杯踢入連霸致勝球的玉田(Tamada)圭司於第三十二分鐘為日本打開了──如果能──創造奇蹟的第一個進球時刻。 然而, 就在補時時分, 在連兩任的現任世界足球先生Ronaldinho 所發動的橫傳攻勢中, 前兩場賽後一直受到母國媒體冷嘲熱諷的巴西頭牌前鋒胖羅 Ronaldo 接住了 Cicinho 的續傳、以頭頂入本屆的開張首球!這乃是其世足賽生涯的第十三個入球, 離 Muller 的歷史紀錄就只差一個球了。 在另一邊, 先前對日本之戰一記罰球被擋下來的克羅埃西亞年輕中場 Srna, 一開賽即射入一個正面向門的自由球, 終於建功。不過澳洲隊的中後衛 Moore 後來也追平了比數。 日本隊從未有在國際賽打敗巴西的紀錄, 巴、日之戰下半場下起小雨來, 從容以對的森巴球隊仍如往常掌握住進攻的步調。其指揮中場 Juninho 沒等多久, 就發揮出擅長於長距自由球的功力, 由禁區外直入一球。在另一地的克隊中場兼隊長 Kavoc 也得了一分。下半第十四分鐘, 還是 Ronaldinho 的又一精確助攻, 難得上場的邊衛 Gilberto 側向入球!拉大中的差距, 使得日本球迷於上半場曾出現的「有希望!」的期待被無情地澆熄了。領先者後來且將兩位主力中場 Kaka、Ronaldinho 換下場休息。 接著發生的, 或許才可能是改寫歷史的前一個時刻。胖 Ronaldo 在禁區前線漂亮地捉到對手後衛腳旁的空檔, 踢出了平紀錄的第十四個世足賽入球!上屆賽會的金靴獎得主、及與 Kahn 並列 MVP 等雙科榮耀的 Ronaldo 終於釋放了待爆發的火力。 全場巴西隊以慣常的短距互傳完全地控制了節奏, 即使被東洋人先入了一球, 也沒帶來什麼壓力地發動一波接著一波而去的攻潮, 前鋒、中場、後衛都能射向球門, 對方光是防守就有得忙了。巴西這場還極少見地派上第三號守門員, 而實力差距之大, 日本隊長宮本恒靖所率領的後衛群根本無法為門將川口能活提供及時有用的掩護, 也因此, 本屆獲得最多企業贊助金的桃太郎們對決賽前國營巴西航空突然宣然宣佈停飛的黃金隊伍, 即便在終場前猶趁著對手放鬆掉的心情發動了幾次突擊, 整個下半場仍是不能在敵方由老將 Cafu、Carlos 及小將 Cicinho 鎮守的防衛線中找到適當的入射角度。這場 1:4 的比賽終究是毫無希望, 日方無緣再入十六強。兩隊那與對方相識的巴西藉教頭──包括長期於日本J聯盟執掌兵符、那昔年為巴西傳奇球星的 Zico, 以握手結束了這場不對稱的對決。 而在克、澳之戰中, 後者的王牌前中場 Kewell 也已在禁區內入球得分, 追成二度平手, 去年才成立職業A聯盟的澳洲隊獲得複賽的參加權。就在略帶火藥味中, 陣中有多位克羅埃西亞移民後裔的大洋洲球隊結束了克隊自 1998 年由當屆得分王 Suker 所領軍開啟、而連續參賽至今的一段旅程。Hiddink 並創造了教練版本的「帽子戲法」──連三屆成功地帶領荷蘭、南韓與澳洲隊先後闖入複賽的佳績。 §西班牙 vs. 沙烏地阿拉伯、烏克蘭 vs. 突尼西亞 Sat Jun 24 2006 今日為密集對戰已逾兩個星期的分組賽程的最後一天 。 已確定晉級的西班牙以幾乎全是後備部隊的陣容, 來應付上屆曾以 0:8 慘敗給德國隊的亞洲傳統勁旅──沙烏地阿拉伯。柏林的天氣正是陽光普照, 在這個場地的烏克蘭、突尼西亞一開始是你來我往, 好一段時間見不著射門的演出。其後, 在雙方的後衛嚴防下, 球就算射出了也總是過門不入, 不過即使打成平手還是會出局的突尼西亞有更多的攻門機會與持球上的優勢。烏國的幾個定位球則都發得過遠, 無人可以接應。 第三十六分鐘, 在另一個城市的西班牙球員 Juanito 將一個自由球頂入門內。而打得有些沉悶的柏林競技場裏, 突尼西亞隊的明星前鋒 Jaziri 卻在上半場傷停時間領到同場第二張黃牌而被勒令出場。此時烏克蘭倒已慢慢把控球率上的優勢稍微拉到己方來, 不過主力射手 Shevchenko 只要一持球就會被兩人包抄, 難以起腳, 而這支隊伍在長傳球時的準確率不佳的毛病也沒改善。 賽前該組積分領先的西班牙雖以替補大軍應戰, 火力仍遠盛於在資格賽連勝南韓兩場的沙烏地隊。下半場才開始沒幾分鐘, 頻頻救球的 2005 年亞洲職業冠軍球隊 Al-lttihad 門將 Zaid 於接住一射門球時, 被西班牙選手踢中小腳, 治療後仍繼續其任務。而在柏林的烏克蘭一直很難突破非洲冠軍強悍的黑色防守陣線。直到了全場第七十分鐘, 隊長 Shevchenko 在前場禁區內受到三人包夾而跌倒, 終於獲得一記十二碼罰球的最好機會, 而他也從容地打破了持續已久的僵局。 為整個場內唯一焦點的 Shevchenko 於正規時間終了前三分鐘功成身退。幾十秒後, 烏隊另一位快速前鋒 Voronin 發出一記幾乎已突入空檔的射門, 被四十歲的突尼西亞隊法裔門將 Boumnijel 的側身急撲驚險地拍了出去。這也是這場比賽的最後一個射正球, 基輔公國軍就以一分之差戰勝了迦太基人, 在分組中有驚無險地以二勝一敗出線。 柏林終場時, 另一地的比賽還在加時期間, 東風的主播卻已「宣布」了西班牙與烏克蘭一起進入複賽。這也是H組最後的結果, 一樣是 1:0 的比數, 但伊比利的鬥牛士實是輕鬆許多。 §瑞士 vs. 南韓、法國 vs. 多哥 三個小時後, 又是一個未決之組的兩場決定賽。 瑞士與南韓這一方面是彼此搶球激烈, 而在另一邊對決前殖民地多哥的法國則始終保有控球的明顯優勢。少了法國足協特請歸隊的前線指揮官 Zidane, Henry 成為攻堅的核心, 責任更重。法國前兩場出賽都遇到不利的爭議性判決, 委屈地得自助且人助, 才能獲得繼續參賽的權利, 故頻繁出入於對方的禁區。近年來表現不佳的南韓國家隊也為了能得分取勝, 以 3-4-3 的隊列重攻於守, 以求能打破只要平手就能晉級的瑞士隊防線。 約第二十多分鐘, 瑞士後衛 Senderos 與專門在禁區盯人的崔真進行空中對抗, 而前者以高大身材之利把自由球給頂入了南韓隊長李雲在壓陣的球網, 兩人皆因面部的猛撞而掛彩。這一個本屆「最血腥」的一球就讓阿爾卑斯山的牧人們先馳得點, 後來他們又發動了幾記發定位球的不成功攻勢。 至於多哥與法國隊接著也各自策動了兩次有威嚇作用的射門, 但皆未有建樹。比起陣型不穩定的多哥, 後者在上半場有明顯的攻門企圖, 不過越位犯規也發生得更多。下半場到了全場第五十五分鐘時刻, 代理隊長 Vieira 終於為移居國開啟了希望, 在禁區內接獲傳球並進而踢入得分, 正好作為自己送給自己的三十歲生日禮物。然後, 就只在六分鐘後, Vieira 再次建功──以頭槌進行空中爭球時, 成功地將球頂給歐洲最佳前鋒之一的 Henry, 而 Henry 也不負眾望, 為法國射入了安全得分! 在另一個場地困戰中的朝鮮虎為了趕回失分, 更是努力加強攻擊頻度, 而瑞士為了保住戰果, 也換上更重視防守力的球員。結果, 瑞士的人氣前鋒、法國甲級聯賽得分王 Frei 於下半場第三十分鐘初頭發生的一個越位爭議中, 猶踢入了抗韓的第二分。 與多哥繼續攻防的法國防守中場 Vieira 在一次身體的撞擊後, 將隊長臂章交出, 帶功歇息。於是在兩國的平和氣氛裏, 驅除了籠罩多年的陰霾的法蘭西榮光再現, 近年來守優於攻的這支 1998 年世界杯冠冕者總算艱辛地晉級了。 即將以分組第一之姿進入複賽的瑞士隊則在獲得保險分後, 不再主動過場, 它那慣於橫衝直撞的敵手當然急於破門;然而不再有「黑哨」助力的南韓隊在全場雖有幾次失之毫釐之差的射門, 終得抱憾而歸。上一屆賽會的共同主辦國──亞洲之虎與日之丸國──在少了主場優勢後, 皆無法再上一層樓。至此十六強全部出列, 亞洲國家全都成為敗軍, 成為六大洲中唯一沒有一隊能進入淘汰賽程的大陸塊, 世界足球列強的大部分版圖仍落於歐洲與拉丁美洲兩大傳統地域裏。 [發表於 June 25, 2006 04:12 PM]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G競23_2006 世界杯足球賽之黃牌大混戰 ─ 十六強賽 | ![]() ![]() |
||
July 1, 2006 2006 世界杯足球賽之黃牌大混戰 ─ 十六強賽 “......到了補時時分,
席丹在吃下一張黃牌後,
趁著對手急於搶攻而將大多球員押上前方、後防空虛並來不及撤防的情況下,
親自帶球閃過敵方一員,
再往同屬皇家馬德里隊的西班牙隊當家門將
Casillas
的左手方向踢入一球!最後的比數於此底定。 §阿根廷 vs. 墨西哥 §英格蘭 vs. 厄瓜多 §葡萄牙 vs. 荷蘭 §義大利 vs. 澳洲 §烏克蘭 vs. 瑞士 §巴西 vs. 迦納 §法國 vs. 西班牙 》本文整理自 Verklarung 板〈2006 FIFA World Cup Germany™〉討論串。 §德國 vs. 瑞典 Sun Jun 25 2006 十六強賽首戰就在開幕的同一個場地、慕尼黑展開, 由地主德國對決北方的鄰國瑞典。在滿場觀眾歡呼下具有強大企圖的德國隊在第四分鐘時, Klose 一記攻門被敵門將阻止, 而另一位左路箭頭 Podolski 立刻由後接上, 將彈過來的球踢入得分!很快地在第十二分鐘, Klose 的一記助攻穿越了對手的三名後防, 而 Podolski 就於守在十二碼的瑞典門將前接傳, 連入第二分。 雙方的射門慾望都很強, 但只有德意志人能有特別多發的射正球, 這支閃電部隊的運動步伐極快, 屢屢在瑞典隊長、中後衛 Mellberg 率領的後衛防線裏製造危機。德軍那最擅兩腳強力開弓的中場前衛 Ballack 更是連發多記強勁的長射。在第三十五分鐘, Mellberg 的協防左右手 Lucic 連領兩張黃牌而出場, 本來以 3-4-3 陣型應戰的瑞典隊僅有的三名後衛如今又少一人, 氣勢更被壓制, 不久後乃以一名後衛球員替換下一位中場選手來增援。 好容易地, 於進廣告時播出的 Nike 足球眾星影像上被叫出的第一個名字、可接下 Larsson 角色的攻擊主力伊布(Ibrahimovic)終於為瑞典發出了最有威脅力的一射, 但入門角度已被德隊門將 Lehmann 屏蔽住了。德國的波蘭裔雙箭頭在上半場可謂是手腳全開, 盡力施展, 全隊持球率高達六成, 傳球的準確率也高於對手。 Larsson 於下半場第六分鐘獲得一個罰球的大好機會, 居然踢飛了這一個可望追近比數的球, 錯失良機。Ballack 在負起持續為前鋒供球的責任之外, 更是一直在禁區外對內發動強力長射, 惜大都失準偏掉。整個下半場, 瑞典後防不再讓對方有那麼密集的射向球門的頻率, 但德國仍進一步擴大了控球時間的差距。 在最後幾分鐘, 就在裝甲雄兵放緩節奏的腳步中, 以 2:0 結束了淘汰賽程的第一場戰役。波蘭人果然又為德國人打贏了比賽, 其攻守俱優於對方, 勝利是理所當然。一戰即定勝負的比賽中, 球員在應付壓力時的心理素質由專注度的對比上可顯示出來, 也不需要更多的心情描述了。 P.S. 只能在板凳上無聊托腮的 Kahn 又是現場轉播單位的鏡頭目標。附帶一記。在那則 Nike 廣告中所出現的第一位拿著球的年輕帥哥就是帥羅納度(C. Ronaldo)喔。又一附記。 §阿根廷 vs. 墨西哥 在萊比錫出賽的墨西哥由阿根廷籍教頭 La Volp 領軍, 挑戰起進球/攻門比特別高的阿根廷隊。 甫一開賽, 在這一戰上場的墨西哥超級進球王 Borgetti 即射出一略具威嚇意味的攻門球。也就在意料之外, 墨西哥於第六分鐘領先得分, 就由 Marquez 滑踢入六碼球門區內、將一自由球給送進了球門。 才一會兒, 也不過在四分鐘後, 於這天生日的阿根廷關鍵中場球員 Riquelme 開出角球, 而回到先發的強力前鋒 Crespo 以腳端與 Borgetti 的頭進行空中爭球時, 疑似造成後者的烏龍球而得到追平分。難道沒幾分鐘前才暢飲龍舌蘭酒的墨西哥人這麼快就「奉還」一分了嗎?由於這一球幾乎是被兩人同時碰到, 現場轉播單位要直到十分鐘後才在字幕上顯示為──曾與 Batistuta 組成「最強的雙箭頭」的──Crespo 的進球。雙方的攻勢此後仍是一波接著一波而往, 難有一刻或歇。 下半場於全場第九十一分鐘, 率先入球的墨國後衛 Marquez 化解了 Crespo 的一記射門, 但後來也因以膝蓋頂人, 被判黃牌一張。阿根廷更注意以組織進攻式法來傳球, 進攻發動機 Requelme 傳入多記進入禁區的機會球, 不過敵方門將 Sanchez 總能封住往球門而來接應者, 雙方持球率也是相等不讓。 在傷停補時時間, 阿隊一記原以為已結束了這場對決的入門被判越位無效, 而仙人掌之國也難再有具體的攻勢。在這個為了慶祝德國足協成立百周年而在此創立地興建的中央球場, 乃進行了本屆會內賽首場延長加賽。今年的延長賽並不實施「黃金進球」制。 然後在總共三十分鐘的加賽時間上半場, 於禁區線前緣, 阿根廷右路中場 Rodriguez 以一記偏高向下墜的球、出其不意地從對角線角度落入了球門另一端的底線內。先前猶抱怨休息天數不夠的彭巴草原的牛仔們, 就在取得平手將近兩個小時後, 獲得了首次領先、也就是致勝的比數 2:1。墨西哥的球員們最後只能進行激烈的搶球動作, 因而連獲黃牌, 他們所想望的、自 1986 年主辦世足賽後再次進入八強賽的門票, 也就此交給貌似歐洲人的南美洲強手了。 §英格蘭 vs. 厄瓜多 Mon Jun 26 2006 在上一場賽事中痛失主力攻擊手 Owen、且因兩度被追平而在防守能力上備受本國球評指責的的英格蘭隊, 對決厄瓜多的這場十六強賽, 在一開始完全控有球權。第十分鐘卻因後衛 Terry 於接回傳球時的失誤, 差點造成厄隊擅於衝陣的前鋒球員 C. Tenorio 於禁區內進球。這一個撞到門楣的射球, 是這場的首個機會球, 也是上半場最險的一記, 讓足球祖國第一次採用的外籍教頭 Eriksson 也一時嚇得跳立起來。 厄瓜多前鋒在分組賽時的入球密集度比英格蘭還優, 那時候進的五球全由前鋒所貢獻。在往後的彼此換場裏, Terry 又在後場犯得一張黃牌。英隊在開始時擁有明顯的控球時間, 而隨著時間過去, 兩隊在上半場的持球率逐漸趨於平均, 雙方的有效射門都很少。全場跑得有些毛躁的前鋒魯尼(Rooney)多次於前場禁區內奮力追逐隊友的傳球, 可惜總是因為傳得過度, 常有幾步之遙。 接著的下半場, 英格蘭隊在進行長傳時的準確率仍未見改善, 魯尼還是很難確實接到右中場貝克漢等人的供球。除了偶爾發生的無以作效的禁區攻勢, 賽事顯得有點平淡。在正規時間第六十分鐘時, 已發了甚多定位球的主將貝克漢以其最享譽的一次自由球機會, 終於讓球以優美的弧線凌空越過人牆、沿著門柱內緣而入!乃以 1:0 首開紀錄。 其後, 以紅十字聖喬治旗(St. George's)為幟的英格蘭王國用一後衛換下左中場 J. Cole 以加強守成, 持球率已略多的厄瓜多隊員仍只能徘徊於禁區之外。眼看到了賽末時刻, 貝克漢也被換下來了, 英國人所要的只是守住與戰術陣型無關的那唯一得分, 最後比賽也就此結束了。整場看下來, 不列顛人還是依靠進球可賴度更好的、明星濟濟的中場球員──而非前鋒──來贏球。兩支隊伍射正球門的數目(4:3)皆不多, 或許就是因為中場/前鋒間的接應不夠順暢, 貝克漢才決定自己去射入那一個致勝球吧。 §葡萄牙 vs. 荷蘭 接著的是場可能需要紐倫堡大審時的判官能復活執事的一齣「兒童不宜」的戰事。原本就為媒體預測為淘汰賽第一回合中勢均力敵的一役, 果然「精彩絕倫」。 由教練 Van Basten 力行年輕化政策, 且在會外賽無一敗績的荷蘭隊採其雙邊鋒陣式, 並以更年輕的 Kuyt 取代當家前鋒范尼(Van Nistelrooij)。他們的對手為與其在國際賭盤賠率相當, 由巴西獲得上屆冠軍時的教頭 Scolari 執令的葡萄牙。 開賽沒出久, 具有華麗短傳動作的帥 C. Ronaldo 就被分組賽時總犯規數最多的荷隊球員的鞋釘踢中右大腿內側, 場內治療後仍是一跛一跛的, 賽途還得再到界外療傷。荷蘭隊左路前鋒 Robben 策進了幾次攻擊企圖, 但先馳得點的是葡萄牙──在第二十三分鐘時, 攻擊中場 Deco 傳球給 Pauleta, 球再換手給由後而入禁區的 Maniche 由正面射入得分!繼對墨西哥之賽後再度立功的這位防守中場, 又讓葡隊領先之前攻勢猶多的對手。 至於中鋒 C. Ronaldo 後來還是撐持不住, 在續奔二十多分鐘後由 Sabrosa 代換下場。在加時時間, 葡隊與 Maniche 並列中場指揮另一員的 Costinha 因手部觸球而接到同場第二張黃牌, 換紅牌而出場。下半場一出場, 葡隊就將獨居第一前鋒線的 Pauleta 換下來, 改換後中場 Petit 以補 Costinha 之位。 人數多了一個的荷蘭隊進一步加強其進攻頻度, 一下子就在葡隊門將 Ricardo 面前發動兩記險球。兩隊開始吃著一張接一張的黃牌。下半場十多分鐘時, 之前曾被伊朗踢傷臉頰、剛得一黃牌的 Figo 面部遭到對方的中後衛 Boulahrouz 以手肘招呼, 後者也因再一張的黃牌而出場, 兩隊的人數又相等了。雙方的球員立刻集中起來抗議, 火爆氣氛進一步加熱中。 又約十分鐘後, 雙方球員於是發生衝突。在 Deco 因鏟人獲黃牌後, 荷蘭前中場 Sneijder 衝上來推倒敵方球員, 當然和另一位助陣的隊友各賞一張黃牌。之後的攻防中兩方都不忌危險動作, 判官的黃牌連發數張, 其中 Deco 也因此而換到一張紅牌。幾分鐘內, 這場對決已成為「黃牌大混戰」!觀眾們大概也被發牌頻率之高給搞得快眼花撩亂了吧。在亂戰之中, Ricardo 一次前進到十八碼禁區線位置截球時, 腿部被對手的釘鞋踹中而傷倒在地, 1:0 的比賽過程再度中斷。 雙方的教頭面對場面的迅變而吃驚中, 戰術調配大亂, 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在最後於控球上有絕大優勢的荷蘭隊的急於搶攻中, 傷停補時六分鐘果然是本屆至今之最。然後在荷方邊衛 Van Bronckhorst 也換領紅牌, 全場共十六張黃牌的這場大戰平了世足賽史上單場最多(四)張紅牌的紀錄後──Finally, the Game was already Over. 對於本屆世界杯後將再次由國家隊退役的 Figo 來說, 不知今天會不會是一場難忘的回憶呢?提前下場的帥 C. Ronaldo 和荷蘭隊坐了整場冷板凳的范尼雖然同在英超曼聯隊效力, 卻也在隊中發生過衝突, 莫非是這場多事之戰的預兆?曾當選三次歐洲足球先生、並繼承荷蘭「全能足球」傳統的 Van Basten 教練, 當年因踝傷而提前在二十八歲就結束了那本應更有所為的球員生涯, 或許能給子弟兵們一點啟示? §義大利 vs. 澳洲 Tue Jun 27 2006 義大利連續兩屆在淘汰賽程裏遭遇到 Hiddink。上次是他執教的南韓, 今次則是一支像是由該國熱衷的橄欖球中選才的澳洲國家足球隊。義大利中場 De Rossi 由於上一場對敵手施以的肘擊犯規, 被 FIFA 當局禁賽四場 開賽後前一段時間, 雙方急衝急攻。不過同樣採三前鋒的兩隊, 於整個上半場皆無所得。 下半場第三分鐘, 澳洲後中場 Carhill 因為抗議被犯規不成, 反吃下一張黃牌。幾十秒後, 常因鏟球動作惹事的義隊 Materazzi 於後場防線, 果然因一個從對手鞋前過去的鏟腳動作而肇禍, 獲得本屆僅見的直接紅牌!義隊後來以專事盯人的後衛 Barzagli 替換一位前鋒 Toni, 以補後防之缺。 澳大利亞趁機衝鋒連連。過場反攻不順、且頻頻被對手出入禁區的義大利決定派上王牌前鋒 Totti──事後證實這是教練 Lippi 所做有利於關鍵時刻的抉擇。也不知是否受到昨夜那一場「黃牌大戰」後, FIFA 最高層對於執法過度批評的影響, 這一夜賽事的裁判對於吹哨時機特別吝惜, 有幾個明顯的犯規動作由判官的眼前溜過。 少了一人的義隊有賴祖文特斯隊門將 Buffon 的堅守, 終於撐到賽末。就在補時時間即將結束前, 義隊獲得一記十二碼罰球(penalty kick)的機會, 由上一場與 Materazzi 合作得到晉級致勝分的 Totti 主踢。他的神態緊張、眼神猶在四望, 更加深了這一球的疑慮, 然而有 PK 恐慌症的義大利人還是看到了他們所期望的結果──就幾乎是在最後一秒, Totti 的球以一高仰角進入了球門!全場唯一的這個進球, 讓 Hiddink 將待下屆率領俄羅斯時, 再挑動輪盤中的魔術了。 Aries 注意到海峽彼岸顯然比台灣還「瘋」足球呢, 「大陸的世足賽LIVE mms://tv.dorm.ccu.edu.tw:16900/1,這個主播講的比台灣的好聽.整場下來,絕不會重覆同一句話.還會跟著球尖叫...很刺激的好玩呢. :))」在後來的新聞報「道」中, 才知道中央電視台(CCTV)一位狂吼:「義大利!萬!!歲!!!」的體育主播被 fire 掉, 另一位也是激動異常的球評則被迫發出公開道歉信, 不知現在 CCTV 的 live 激動氣氛改變了沒? ;) 另外, 「他們叫貝克漢為"貝克漢(哈)姆". :))」貝克「哈姆」, 原文為 Beck"ham", 正巧, 黃金鼠哈姆太郎的「哈姆」也是 "ham" 的日語發音(指 hamster)。 :) 「對了,同樣是Live,轉播時卻比台灣慢個五分鐘左右.不知為什麼...」如果不是程式轉換上的問題, 那麼應該是「正常情況」。在「為人民服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裏, 所謂的 live 本來就會晚一點, 以方便過濾「人民不該看到」的訊息。像是先前美國總統布希出訪北京時, 不就曾要求他的電視演說 live 得是 "real live" 嗎? 至於「人家大陸也沒參加世足賽,卻熱情狂熱,也派了駐德國記者.畢竟這是四年一次,地球人的大事啊. :D」其實台灣也有派呢, 不過好像只能在街頭巷尾跑來跑去, 鎮日去跟場外的球迷喝啤酒、聊聊天, 訪問不到什麼球星。 :p §烏克蘭 vs. 瑞士 國際賽中首次正式交手的烏克蘭與瑞士, 於可容納所在城市、凱沙羅頓逾半人口的 Fritz Walter 球場出賽。 上半場中瑞士以 56% 持球率高於對手, 五記射正球數也多於對手僅有的一球。雙方都有一記擊中門楣的射球, 這包括了可動態作中場/前鋒位置轉換的烏隊 Shevchenko 的一記落地反彈球, 及瑞士頭牌前鋒 Frei 的一個自由球。 到了下半場連瑞士的攻門數都減少了, 烏克蘭將控球率略拉回一點。約在下半第三十分鐘時, 烏國後衛 Guchin 的一記自由球緊貼著右門柱外而出, 差一點就能成功扣門。 在裁判的「自我節制」下, 這是場難得無一黃牌的賽事。也直到了延長賽, 才在烏克蘭隊出現全場首次的越位。整場賽事其實雙方都不歇不止地傳球過場, 只是始終沒幾次具有決定性的攻門機會。「平手王」瑞士在計時時間內又踢出了一場暫時的和局。 於是進入了本屆首次進行, 最令人拉緊神經、也是最易產生「國家罪人」的 PK 戰(penalty shoot-out, PSO)!第一位上來踢的烏克蘭 Shevchenko 卻也最先失了一球, 接著瑞士前鋒 Streller 也踢壞掉;沒料到的是瑞士會接連三球失手, 烏隊就用第四個 PK 球的入網, 以 3:0 輕易獲勝, 乃首次以獨立參賽的身分闖進到半準決賽。原本就以攔截 PK 球著稱的烏國門將 Shovkovskiy 擋下了對手所有的三個 PK 球, 當然是本戰的首要功臣。 到目前為止, 淘汰賽程雖則各隊精英盡出, 然而在這個「防守足球」時代也更斤斤計較於後場的完備, 唯恐一失「足」即造成遺憾, 攻擊得分因而減低。反而是之前採積分制的分組賽程較類似於季賽, 各國隊伍的身手能放得比較開, 比賽過程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巴西 vs. 迦納 Thu Jun 29 2006 [6/28/2006 稿] 這場是被視為分組賽最大黑馬的迦納, 與唯一從未在會內賽缺席的王者──巴西在國際賽上首次的對決。兩隊同以 4-4-2 擺出陣式。 比賽的高點很快就出現了。不過是在第五分鐘時刻, 巴西攻擊中場 Kaka 在一次過中線後以傳球穿越空檔, 無人在前看守的頭牌前鋒胖 Ronaldo 乃接傳並單人直入, 輕鬆地踢入這場的第一個得分。就在不過是巴西隊全場第一次突破性的組織進攻中, Ronaldo 終於以累計十五球的數目, 成為世界杯史上的進球王! 踢球向稱乾淨、活潑的巴西人在頭段時間即受了對手兩張黃牌的犯規。不久後, 另一位前鋒 Adriano 在一次以二對一、即將起腳入射時, 被敵門將橫腳給絆倒在地, 卻被裁判以假摔為由賞以一張黃牌。迦納在其後二十多分鐘內, 以快攻發動三波有威脅性的射門, 其中一記更是在球門區線直接面向球門而發, 惜偏準未入。積極反攻的迦納在上半場的持球率反而還略高了幾%, 在巴西後場禁區內有更多激烈的攻守場面。 上半時間迦隊 Draman 等展現了有製造數記險球的進攻能力, 而巴西門將 Dida 也展示其過人的近距離反射阻球的功夫。在正規時間了結剛進入傷停時, 巴西老邊衛 Kafu 將一急行中傳球給踢入球門區內, 正好碰到去年美洲國際杯 MVP 球員 Adriano 的腿部而進門, 完全避開了敵方的防衛。迦納的教頭 Dujkovic 後來因為抗議這球已先越位而被驅逐出場。整個上半場可謂沒有冷場, 雙方不斷以快節奏過場, 落後兩分的迦納在進攻內容上其實沒遜色太多。 在下半場兩隊仍有用不盡的體力似的, 續行其快步調的攻防交替。下半第十五分鐘, Adriano 被中場球員 Juninho 替換, 而迦隊到了此時已無法有像上半場那種有效的射正球。第二十三分鐘, Dida 在擋出一記射門後、又阻止緊接著的對手可能的補腳射門, 這是迦納在下半場最有力的攻門作為了。雖然在三十三分鐘時, 後者的前鋒 Gyan 有單人踢門的良機, 仍是被 Dida 給守住。Gyan 不久後因在禁區內假摔而接到第二張黃牌出場。 結果, 出現了有點奇妙的一球──未造成越位下, 巴西防守中場 Ze Roberto 發現沒有後衛在阻撓他, 在小吊一球、越過敵隊那不得不前進撲球的門將後, 再小踢補入!看到 3:0 的差距, 迦納球員的衝勁已失, 只能一率長距離遠射, 當然無功。在末幾分鐘他們反而得在己方的球門前忙於救球, 比賽的節奏還是完全為森巴舞步所宰制矣。 如這一場所示的例子, 之所以常會發生開賽沒幾分鐘就入球的情況, 多半是對戰雙方尚未熟悉於他方的步調所致。由兩大前鋒及他們後方的 Ronaldinho、Kaka 所組成的「魔法四重奏」的小組織合作力, 在這場有較大的發揮;不過, 兩路邊衛年歲趨老的後防線偶爾有門戶洞開的毛病在這一場仍然存在, 會成為來自南美洲的王者在衛冕之途上的一個隱憂嗎? §法國 vs. 西班牙 八強賽的最後一個名額, 就由在漢諾威的法國、西班牙兩雄相爭。 上半場裏, 法軍前鋒 Henry 多次中了西隊後防線前移的越位陷阱。第廿七分鐘, 西班牙前鋒 Villa 以一記彎曲度相當大的高難度「香蕉球」, 先罰進了十二碼球。就在上半正規時間只餘四分鐘時, 法國隊 Ribery 單人闖入禁區, 祭出一記對手兩名回防球員也追不上的入射球, 追平了比數! 上半場少見地沒補時, 兩隊踢得算是禮尚往來, 西隊持球率高出一成多。到了下半場, Henry 仍常遇到越位的困擾。下半第八分鐘, Villa 與頭號前鋒 Raul 一起離列休息, 西班牙隊形改以 4-3-3。打成平手的兩隊, 這一個半場時間內不斷朝著前場進軍。 下半第二十二分鐘, 這場本賽的首張黃牌送給了法國的防守中場 Vieira。兩隊多個角球皆無法立功, 在禁區內爭球時甚至開始出現推人的激烈動作。西班牙換上巴西出生的 Senna 代換指揮中場 Xabi, 已用完三個換人名額, 法國隊卻是一人未易。西班牙即使仍維持有上半場那般於持球時間上的優勢, 還是難有更多的威脅性攻門。 全場第八十三分鐘時, 由於一個引起爭議的肘擊黃牌, 席丹(Zidane)獲得並發出一記自由球攻勢, 就由 Vieira 將被接續頂過來的球給點向球門, 並在碰到守備球員的腳後入網。使得比數成為 2:1 的這一球仍記為 Vieira 的得分。到了補時時分, 席丹在吃下一張黃牌後, 趁著對手急於搶攻而將大多球員押上前方、後防空虛並來不及撤防的情況下, 親自帶球閃過敵方一員, 再往同屬皇家馬德里隊的西班牙隊當家門將 Casillas 的左手方向踢入一球!最後的比數於此底定。 分組賽晉級順利的西班牙的前景原被看好, 卻於淘汰賽第一回合即敗給勉強晉級的法蘭西人, 西隊再度自冠軍後補名單上提前退下。而以金雞為制服上傳統徽章的法國隊, 鳴啼再引;席丹、今夜過後度其生日的光頭門神 Barthez 等老一輩球員, 也在退役前讓國家隊的暮光仍繼續照明著往前的路子。 [發表於 July 1, 2006 06:58 AM]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G競24_2006 世界杯足球賽國恥篇:帥哥世代交替 ─ 八強賽 | ![]() ![]() |
||
July 4, 2006 2006 世界杯足球賽國恥篇:帥哥世代交替 ─ 八強賽 “......巴西最後的短促急攻完全不再有輕盈的舞步了;Ronaldinho
在哨聲長響時躺在地上痛泣,
有阿拉伯人血統的 Zidane
握著他的手致意一會。 §義大利 vs. 烏克蘭 §葡萄牙 vs. 英格蘭 §法國 vs. 巴西 》本文整理自 Verklarung 板〈2006 FIFA World Cup Germany™〉討論串。 §德國 vs. 阿根廷 Sat Jul 1 2006 八強之戰, 依照往例, 仍由德國啟動這一個回合的賽事, 在柏林出戰阿根廷。兩隊球員在開賽前也依大會規劃, 共同舉起了 "SAY NO TO RACISM" 的標語布條。 才一開始, 阿隊 Riquelme 與德隊 Klose 就發生了爭吵, 再沒多久, 德國前鋒 Podolski 在雙方球員的又一次爭論中, 被賞了一張黃牌。第十幾分鐘, 最自傲、常放大話的德隊前衛 Balack 的一個頂球, 失準未入, 極欲射門的他本屆仍是一球未入。阿根廷以高得多的持球率與德意志的空中傳球、身高優勢相抗, 雙方能啟動的射門皆稀。前者於禁區的攻勢總為後者防衛線的固守所抵銷, 而與地主觀眾那一直高分貝的狂吼加油聲成對比的是, 兩隊都難以創造比賽的高潮。 也是下半場一開始, 阿隊隊長暨後場 Sorin 就吃下複賽起的第二張黃牌。到了下半第三分鐘, Riquelme 發出一記精確的角球, 空中戰表現優異的後衛 Ayala 在球門區外、身體直衝地突前, 即刻一個頭槌入網!僵持之局終於打破。隨後阿隊又一次的急攻中, 則錯失了第一時間的起腳良機。到這個時刻為止, 德國人連一個發角球、或於門前作險的機會都沒有。 直到下半第十七分鐘後, 德國隊總算獲得兩個角球的發球權, 但隊長 Balack 仍是打門無望。這時他們開始加快進攻的步調。第二十四分鐘, 阿隊門將 Abbondanzieri 又再度受傷倒地, 不得不換上備選守門員 Franco, 順便也將攻擊發動機 Riquelme 換下場──後來這成了戰局丕變的關鍵。 接著馬上因德國左邊衛 Lahm 的盯人失誤, 阿根廷幾幾乎乎已由右路空檔再入一球了──或許普魯士人的運氣真得好轉了, 在全場第八十分鐘, Klose 那讓人久等的頂上功夫終於在本屆首度發威──暫居大會進球王的這位波蘭裔前鋒, 於球門區內正向著球網的位置, 與隊友合作、接力頂入了追平的一球!Klose 隨後即功成身退, 易以 Neuville。 其後在阿根廷因被誤判假摔而收到一張黃牌後, 德國門將 Lehmann 擋下一記驚險的急速頂球。到了延長賽, 上、下兩個半場的攻防分別集中於阿隊與德隊的後半場, 雙方都無法再踢出新局, 最後還是得以 PK 戰一決勝負。由於阿根廷兩員、包括這場首開得分的 Ayala 與防守中場 Cambiasso 分別失了第二與第四球, 德國隊乃以 4:2 (PSO) 勝了最後的對決。賽後又立刻發生了阿隊球員推人的衝突, 不過比賽輸了就一切都結束了, 就像 Kahn 不再、也沒有必要再出現於鏡頭上了。 綜觀以上, 上半場或許是勢均力敵, 但略嫌精彩度不足, 幸好下半場各能有所突破。阿根廷無法回報 1990 年冠軍決賽以一記 12 碼球敗給德國的舊事;過早守成的心態, 導致了難以預料結果的 PK 戰的發生, 也就決定了他們的命運。至此, 南美洲只餘巴西一隊抗衡歐洲諸強──然而, 這是世界杯過往的一個常態。 至於 Aries 則終於親身體會到, 熬夜看球賽、想睏又得撐著眼皮的辛苦了吧? :) 「昨晚這場阿根廷對德國,是我看過最緊張的球賽。阿根廷先進球,我真是擔心死了,他們真的很強。後來德國也進球,達到一比一平手。宣佈再打三十分鐘延長賽,我的眼睛已經乾澀不已,真的是拿我的健康在跟他們賭,德國你要是給我輸,我會恨你的。這時我開始胡思亂想,我該不會這麼帶屎吧。上次我寫信祝福西班牙,隔幾天他們就輸球了。早上我才祝福德國拿冠軍,如果我們地主國輸了會很丟臉,不但與冠亞軍無緣,還要讓其他球隊免費使用球場,這是很BG的事,不如乾脆把球場斷水斷電好了。(這是氣話,我不會真的這麼做。:p)//果然兩隊在延長賽中還是沒有進展,我已經撐不下去了,隨便哪一隊進一球好了,我真的足愛睏。後來裁判宣佈PK賽,這就不用說了德國佔優勢,果然以4:2贏了阿根廷。我真是太開心了。這場球賽雖然阿根廷輸了,可是我還是見識到他們的攻擊力真的很強。」 §義大利 vs. 烏克蘭 下一場賽事, 技術面被評為不如人的烏克蘭擺出本屆截球數目最多的五人中場陣線, 迎戰「黑襪」烏雲籠罩著的義大利。 在對戰的氣氛還沒上來的感覺時, 於第五分鐘半, 義隊 Totti 已發動傳球助攻, Zambrotta 由右路帶球直往敵方禁區, 立即起腳射出一記──穿越敵隊一員急於補位、卻在空中大敞著雙腳的──長射門球, 乃沿著右門柱內側送入一分!接著十多分鐘, 幾乎只見到義大利的趁勢追擊, 烏克蘭乃以前鋒 Vorobey 代一後衛上場, 希望能爭取到更多的反攻機會。上半場要結束前, 烏隊年輕後衛 Rusol 因腳趾傷到, 以另一名後衛 Vaschuk 代換掉。烏克蘭雖已能爭取到更多的控球時間, 卻掌握不到射門的適當時點。 下半場第四分鐘, 出身運動世家的祖文特斯隊門將 Buffon 為救一觸及門柱的險球, 而讓頭頂也撞到右手方向的柱子, 治療後仍能續戰。約十分鐘後的烏克蘭一記近射, 再被 Buffon 擋住彈出, 乃補腳再射, 仍被能攻更能守的義國邊衛 Zambrotta 給擋掉。緊接著不過是幾十秒, 又是中鋒 Totti 的吊中助攻, 前鋒 Toni 於球門前頂入, 把差距擴大成兩球。再幾十秒後, 輪到烏克蘭的一個頂球, 卻還是撞到門楣而出!門柱老是與他們作對, 也因為攻門不利, 兼得顧及後場防守, 烏隊聽到的哨聲是遠多於對手, 終場居然有 31 次犯規;相對照之下, 義大利沒收到任何一張黃牌。 在全場第六十九分鐘時, 義隊的兩位得分手一起合作, 這次是由 Zambrotta 衝向球門區外左側、滑身傳入, Toni 再於球門正面以左腳小點而進!進一步擴大成 3:0 的差距, 氣餒的烏克蘭國家隊不再有任何希望, 最後幾分鐘踢得有氣無力, 似乎變成友誼賽了。在過程中, 烏隊中場供輸球的工作不大順暢, 而義大利人果然具有習慣於「紛紛擾擾」的心理素質, 不受尚未正式宣布的「處分」所影響。將轉隊前往英超卻爾西隊的射手 Shevchenko 對決上多位往日在義甲聯賽的長年戰友在列的義大利代表隊, 終究無法成為一個能去力抗正規精銳部隊的巨人。 這一夜的兩場賽事都明白地顯示了:太過於依賴單一球員的隊伍, 於遭遇預料之外的情況時的應變能力是有限度的。如阿根廷在將進攻主軸 Riquelme 換下後遭到追平時, 少了這位反攻陣法現場指揮官支援的優秀前鋒群就無法施展了;而烏克蘭那位為全體隊友所拱譽的大前鋒 Shevchenco 幾場下來的表現並不穩定, 一旦他無所發揮, 則由前蘇聯球星 Blokhin 教頭所策定的「防守反擊」戰術就會失效, 烏隊也就成為一支平庸的隊伍了。今夜的兩支勝隊將於準決賽交手 。 §葡萄牙 vs. 英格蘭 Sun Jul 2 2006 Aries 原本好整以暇, 「小貝說他今晚非常有信心可以打敗葡萄牙。我要先去睡午覺,準備迎接今晚的勝利。:)」敝人只能提醒她:「妳不期待, 乾弟型帥哥能取代酷兄型帥哥的『世代交替』場面可能發生嗎? ;)」結果, 「被你說中了...果然輸給小小羅。」1998 年時的貝克漢所演出的「笨」事居然再度重現, 「貝克漢不該受傷的,這麼重要的四強晉級賽,卻留下十個硬漢一個笨,那個"笨"就是魯莽的Rooney。」 「英格蘭每一場比賽我都有看,隊員的名字我全都記得。沒有進入四強我真的很沮喪... :( 英格蘭輸了,巴西也回去了。我哭了,也吐了。通常習慣十一點就睡覺的人,在已經中暑的情況下又連續熬夜兩天,早上起來走路會飄移,然後一直嘔。:p」身體不好實在該好好休息的, 反正還會重播的。並且在看了小貝在上一場吐了胃酸後, 就知道人不能勉強喔。話說回來, 最近本人每晨起床走路時也是有點腳下飄移之感。 :p 「我支持的球隊只剩下德國還在四強內,你一定要給我拿冠軍,我不甲意輸的感覺。:~」 下面即是該場比賽的詳細報「道」: 這一夜可謂是「意外之夜」, 兩場賽事的結果將不如外界所期。 先是英格蘭再度於八強賽遇到葡萄牙的領兵者 Scolari──上屆他是冠軍巴西的教頭。兩隊皆擺出強調中場的 4-5-1 陣型。因「黃牌大戰」而有大量黃牌麻煩的葡萄牙仍得讓這些主力球員負「牌」上場, 連帥 C. Ronaldo 也是負傷上陣。 開賽第八分鐘, 魯尼進行長射, 過正的這一球為葡隊門將 Ricardo 所接住;帥 C. Ronaldo 馬上回報以同樣的一記射門, 也一樣未入──這兩個人皆是英超曼聯隊的前鋒。接著雙方的門將又各自抱住一個對手的機會球, Scolari 則一時於場邊抗議對方故意往 C. Ronaldo 與 Figo 的腳部招呼未果。兩隊接連以高空及連傳過場, 然後在上半場最長的一次暫停中, 英隊中後衛 Terry 撞及敵隊 Tiago 而獲得黃牌一張。 兩隊持球率不相上下, 在上半正規時間結束前兩分鐘, 輪到葡隊中場 Petit 拿黃牌, 下一場比賽將缺席。隨後, 貝克漢的自由球被人牆護住, 防守中場 Lampard 的對中長射被葡隊門將接下。到這時為止, 雙方的單人前鋒皆僅有一個射正但無大威脅的球。為了防禦葡萄牙在禁區較多的攻勢, 英隊犯規數遠多於對手。 下半開始, 兩者仍持續其中、後線聯防。貝克漢在一次禁區內無法傳出機會球後, 很快被 Lennon 替換下來;扭傷右腳踝的他只能傷心地在板凳上以雙手掩面。下半第十三分鐘, 英隊在一次球門前的聯合攻擊中, 接獲「A式橫傳球」(排球用語)的左中場 J. Cole 將極有希望的這一球給踢飛過了球門。其後, 魯尼在中間區域被包夾住, 雙方的手腳糾纏在一起;於葡隊抗議時, 蠻牛魯尼卻推了參與抗議的「隊友」C. Ronaldo 一把, 被直接判給紅牌而出場!──賽末證明, 這兩位紅魔曼聯的前鋒誰能控制住脾氣, 誰就能在世足賽發光。 只能以十人應戰的英格蘭派上長人前鋒 Crouch 來補單箭頭之缺。在雙方已成單調的往來中, Lampard 在下半第三十七分鐘以一記自由球來直接射門, 還是被 Ricardo 給彈掉, 隊友再補腳也不入。第四十分鐘, Figo 也退場休息了。最後幾分鐘, 就在葡萄牙於前場禁區外的徘徊、及英隊多而無功的角球攻勢裏, 進入了延長賽。還是一樣, 葡隊仍只能在球門區或禁區敵方厚實的防守線外一勁地亂射, 而英格蘭球員於球門區內也老是頂不著球。 於是又得看 PK 戰了。不幸, 後踢的英格蘭 PK 主射手 Lampard 在第一個球就失掉, 在葡隊中前鋒 H. Postiga 把球踢入成為 2:1 後, 帥 C. Ronaldo 又射入第五個球, 乃以 3:1 (PSO)結束了這場賽事。英格蘭的球運終究無法克服在世界杯賽史上 PK 戰已有三次落敗的負面紀錄, 乃繼 2004 年歐洲國家杯後, 再度於 PK 賽敗給同一支隊伍、同一位門將, 和上屆一樣止於八強。由於英隊的敗北, 差點成為「前冠軍球隊大對決」的四強之戰, 也就此四缺一了。 至於 Figo, 終於有機會在準決賽登場了!想當年(2003)貝克漢在曼聯隊發生「飛鞋事件」破相而轉隊到西甲皇馬隊後, 同屬右中場位置的 Figo 即因先發地位衝到而走人(到義甲國際米蘭隊), 今日也算是爭回一口氣。或許英格蘭是葡國的福星吧──上次他們進入四強賽時已是 1966 年英國主辦世界杯的時候了。如今, 身著葡萄酒紅色調制服的球員們、及 Dias 與 da Gama 的母國, 又續其起帆遠颺之旅了。 比賽都過去了, 顯然仍有人難以接受「事實」, 「你就不要再灑鹽了,你要瞭解英格蘭球迷的心情,現在的我非常脆弱,請不要逼我做出非理性的行為。我不想傷害自己人... :D」其實, 治療心理創傷最好、最快的方法, 就是轉移目標。當有新的寄託時, 心傷就能紓解了。「妳瞧」, 世故的英國人很快就想通了, 馬上把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裏的貝克漢夫妻像給搬移到比較偏僻的位置呢!所以嘛, 既然已完成「帥哥」地位的世代交替, 那她換個偶像不就成了? ;) 「這場比賽後隔天,國外的報紙大幅報導這個蠢魯尼...還有放大照片,他確實用腳踩了對手的胯下,那很痛耶!本來裁判也不想給牌的,就是他的壞脾氣又推人又罵髒話,才領到紅牌。昨天CCTV5播了幾分鐘,魯尼從年輕加入球隊到現在的影片。當時也提到,這種吃紅牌的心情貝克哈姆最能體會。:p」至少以前當貝克漢犯下這種錯時, 賽後他會承認自己太笨了, 妨害到大局。而魯尼直到現在仍不肯認錯, 他只爭說是別人先犯規, 且他踩別人還不到要被發紅牌的程度;但真正領牌的原因我們都知道, 他卻來個張冠李戴, 想規避責任。他這樣子狡辯, 講實用主義的英國人反而會對他有反感的。 另一位當事人小小帥羅有說了, 他絕對沒設計陷害英格蘭, 魯尼卻不客氣地抱怨:「再遇到他要把他踢成兩半!」兩人都為同一支職業隊效力, 以後可常要日夜相處呢, 聽到魯尼此言, 想必帥羅又怎麼敢那麼膽大妄為呢?一切純屬「意外」嘛。 :)) 「唉~看起來像兩個"小男孩"在吵架,應該只是鬥嘴吧,否則回去曼聯隊後不就發生命案。」他們兩人本來就是大男孩沒錯啊! :) 不過這種衝突還是要小心點為妙, 像是上一屆世足賽義大利人覺得被地主國南韓做掉了比賽而群情激憤, 導致南韓隊陣中一位在義國踢職業的球員不敢回去黑手黨的祖國, 後來轉隊到其他國家踢球呢! :> 網友 kcc 接著提示了這位球員是「安貞煥」, 「在延長賽突破Maldini的防守, 攻入了黃金驟死球, 淘汰了義大利隊, 也導致了Maldini退出國際賽舞台. 安貞煥當時是租借在義大利Perugia踢球. 合約還是在韓國的浦項隊. Perugia領隊賽後立刻宣布下季該隊陣中不會有安某此人. 過了幾天又否認此說. 爆紅的安貞煥則說想去其他歐洲球會踢球. 但是乏人問津. 最後安貞煥落腳日本. 」據我的印象, 安貞煥是南韓第一位在義大利踢球的球員, 直到現在他仍是朝鮮的人氣球員, 記得後來他好像又到處流浪, 最後是轉到德國踢球。這屆他本來並不受教頭重視, 不過在對戰多哥之役落後時還是派他上場, 他也以一個遠射入門, 幫助南韓獲得這次賽會中亞洲國家的第一勝。 提及 Maldini, 倒是那位高喊「義大利!萬!!歲!!!」的 CCTV5 台主播, 好像那時也喊了「偉大的馬爾汀尼!」什麼的?明明他早退出國家隊了呀。 由於剩下的賽事都在本地時間大半夜到清晨舉行, Aries 表示:「接下來的,我只想重播。//我已經迷上大陸的CCTV5,這個頻道整天都是體育賽事。其他的不說,光是這屆世界盃的轉播,我覺得各方面表現都比台灣好上好幾倍。一整天都可以看到相關的畫面與深入的專題新聞報導,不像年代Much播完球賽就跟沒發生過一樣,改播股市分析。大陸的實況轉播,主播的播報方式與用字比較新鮮刺激。不止這樣喔,他們會連線德國另一位主播白先生,他很專業很有知識水平,會做賽前分析與賽後檢討,偶爾說說當地球迷心態反應與他個人對運動精神的見解。也會對出狀況或有精彩表現的球員做各人精彩回顧(出道以來的記錄與影片)。在廣告方面,百分之七八十都與足球有關的廣告,不會有肯德雞與香港腳。他們會特別為輸球的國家球隊做一支短片,比方說英格蘭與葡萄牙之戰,隔天就馬上播短片。影片內容是英葡之戰的畫面回顧,背景音樂是抒情英文老歌,從球賽開打一直到英格蘭隊友坐在地上沮喪的樣子,貝克漢抱著隊友安慰的畫面,每看一次我就紅了眼眶。影片終了字幕與口白:『他們像英雄一樣的離開了。』題外話,大陸進步的好快好快。連電視廣告創意都不輸給台灣。有機會看到人家的東西,才知道我們這麼快就被追上了。」 不過, 別人好像沒有要「追」我們啊?像是努力了半個世紀終於在這短短幾年內在國民所得上首次超越了台灣的南韓人, 現在也誇口他們本來就不把台灣當作經濟競爭的對手。 :p 或許是這麼樣的:鄰國把目標放在全世界的競爭, 而台灣的政治領導人卻總只能把目光放在小小的「告狀」記者會與法庭辯論的狹促賽場上。這才是最為現世的「台灣人的悲哀」吧。 §法國 vs. 巴西 一個多小時後, 兩支過去兩屆的冠軍隊伍重演 1998 年決賽時的交鋒。巴西將小 Ronaldinho 調前到前鋒位置, 法國維持上一場打敗西班牙時的陣容。 一開賽後, 兩隊都積極攻向對方球門。法國得了幾記定位球的機會。上半正規時間終了前, 法隊 Vieira 單人直衝前場, 巴西的中後衛 Juan 只得以付出黃牌犯規的代價將其阻於門前二十多碼的位置。法軍由前鋒 Henry 主踢這一個自由球, 而胖 Ronaldo 於擋下時觸手, 這位巴西的主力前鋒因此吃了一張黃牌。就在禁區線前法國再發自由球, 不過主踢的左路中場 Zidane 也未能建功, 就這樣結束了上半場。由於法國隊的周密嚴防, 讓對手無一記射正球, 還收下了三張黃牌。老將 Zidane 仍維持著其指揮若定的中場表現。 下半才開始, Zidane 又獲發一記準確的自由球, 讓防守中場 Vieira 差點頂了進去。之後又都是兩隊徒勞無功的攻勢。突然, "Vive la Zinedine Zidane!" 法蘭西共和國的國民一定在這個時刻想喊出這一句話──全場第五十七分鐘, 中場魔術師 Zidane 從禁區左下角外約十碼處發自由球時將之高吊到另一路、就在右門柱前的空檔, 而 Henry 即在此地躍起將球給挑射破網!高盧雄雞率先以 1:0 領先了黃衫的王者巴西。在巴西前一場出戰後敝人即評述過:「兩路邊衛年歲趨老的後防線偶爾有門戶洞開的毛病在這一場仍然存在, 會成為來自南美洲的王者在衛冕之途上的一個隱憂嗎?」烏鴉嘴不幸料中。 由於又是老邊衛所讓出的空隙所肇的禍, 持球時間較多的巴西隊似乎真有些急了。在國家隊服役時具有平均約每 1.5 場入一球的超高進球效率的胖 Ronaldo, 其足下功夫在這場都被對手給封緊, 巴西乃將 Adriano 換了上來, 改以三前鋒陣式來搶攻。雙方在彼此的禁區內又各發動了數次強烈的攻防。下半第三十分鐘, 為巴西國家隊出賽最多場次的隊長 Cafu 下場, 換上他的預定接班人、攻擊邊衛 Cicinho, 接著中場 Kaka 也被球王比利欽定繼承人 Robinho 換下來, 這也是巴西隊所能派上的最後一位前鋒。在法軍全陣壓回的後防線前, 衛冕者已是背水一戰。第四十分鐘, 法國將得分功臣 Henry 換下場休息;第四十三分鐘時, Ronaldinho 未能射入約在球門正面二十碼處的一記自由球。巴西最後的短促急攻完全不再有輕盈的舞步了;Ronaldinho 在哨聲長響時躺在地上痛泣, 有阿拉伯人血統的 Zidane 握著他的手致意一會。 從會外賽起就得艱苦晉級的法蘭西人連挫兩支奪標熱門球隊, 連已締造世足賽史 11 連勝紀錄的巴西隊, 亦不敵能屢創「奇蹟」的他們。自法國隊在 1998 年的光榮起, 歷經 2002 年的羞辱, 終於在 2006 年奮進至此。暮光會成為 nova 的閃耀之光嗎?或許, 法國球員鞋後跟上的圖案將成為真正的「凱旋門」也說不定?然則, 能意料之事就不成為「意外」了。 Tue Jul 4 2006 關於「四缺一」, 「世界盃每一屆都會有非冠軍球隊進入四強。」由於晉級的皆是歐陸的隊伍, 這一屆的四強賽等於變成「歐洲國家杯」了。「巴西隊回國後,可能要被羞辱到死吧!輸球就變狗熊,也實在很殘忍,這個比賽結果要痛四年,要常聽到球迷這樣的辱罵:『應該好好減肥,你們都是驢子,全都是驢子..你們是巴西的國恥,一群大混蛋!』『你們摧毀巴西人的希望,你們是國恥,就是國恥。』:p」這倒不用等到回國, 早在他們回住宿飯店時, 就已有一堆球迷在飯店門口外高舉中指來「熱烈歡迎」他們了。 :p [發表於 July 4, 2006 06:51 AM]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G競25_2006 世界杯足球賽之老將暮光 ─ 準決賽 | ![]() ![]() |
||
July 7, 2006 2006 世界杯足球賽之老將暮光 ─ 準決賽 “......葡國的「防守反擊」戰術──讓出中場的主導權,
而在後場伺機截球即攻──無法突破馬其諾防線的穩守慎攻。與鄰國人有異、並不殺死牛的鬥牛士們賽前喊出要「鎖死
Zidane」的口號,
卻失意在門將以外球員全得退開的一記罰球上。Scolari
的教練連勝紀錄中止於此, Figo 與 Zidane
於賽後交換了彼此浸透汗水的戰袍,
一場值得紀念、卻不至於太激動的戰役就此寫入兩人的歷史裏。 §法國 vs. 葡萄牙 》本文整理自 Verklarung 板〈2006 FIFA World Cup Germany™〉討論串。 §義大利 vs. 德國 Wed Jul 5 2006 將近一個月的世足賽事, 逐漸進入最後的階段。這晚交手的兩國正巧於近年陸續發生了聯賽打「假球」的醜聞, 而從來未在世足賽敗給德國的義大利(二勝二和)就要與從未在比賽場地、多特蒙德球場輸球的德國決一勝負。德國先發防守中場 Frings 因之前與阿根廷球員於賽後互毆的事件, 被禁止出賽。而本來被評為「全能的天才中場球員」的 Balack 就像本屆那隻因為少穿條褲子而備受嫌棄的大會吉祥物──獅子 Goleo VI 一般, 也需要更進一步的榮譽來讓自己因轉投效英超卻爾西隊所加諸的「叛徒」污名能被一筆抹去。 義大利隊以雙攻擊中場加單前鋒的陣式來應付現場鼓譟不止的地主優勢, 其中心鋒員 Totti 在第三分鐘就有一記自由球直接打門未入。兩隊在開賽前一、二十分鐘, 皆未能深入對方禁區, 但包括「射門(不進)王」Balack 在內幾員都有初步的射門嚐試。德國隊門將 Lehmann 於第十五分鐘於單人面對敵方一員以滑腳踹來的球時, 立刻撲住並護住了此球。義大利此時的 57% 控球優勢將能一直保持至賽末, 也發動了幾波在禁區內接應自由球的失敗企圖, 德意志坦克軍則以前場禁區外的大腳遠射試圖去找出對手在防禦裝甲上的弱點。 第三十三分鐘, 義國主動踢出界外的一記「禮貌球」, 德隊居然在觀眾席傳來的一部分噓聲中未將之踢還給對手──猶記得義隊於上屆十六強賽時, 南韓就曾將不還給對手的禮貌球硬攻入球門, 讓拉丁人有如啞巴吃黃蓮。不久, 德國資深中場 Schneider 總算在敵禁區空防範圍內對著球門射出一記飛過球門頂的球, 這算是該隊在上半場唯一一個有威脅力的射門。接著 Borowski 因從後方連人帶球鏟、讓義大利球員倒地的動作, 而獲頒本場第一張黃牌。上半場義對德國的越位數為 5:0, 除了顯示出德國後防線在移動技巧上的高明, 也暗示了義大利人更努力於侵入敵人後方, 後者也佔有上半場唯三的射正球數。 下半場才幾分鐘, 德國得分手 Klose 由中門突入原有一射門良機, 不過為門將 Buffon 趨前阻止。德隊另一前鋒 Podolski 於下半第十七分鐘, 在球門區右下角外側轉身入射──德隊比賽至此才出現的第一個射正球, 還是因攻門角度有限被 Buffon 順利擋住;與上半場有異的是, 下半至此義大利反而還沒有打門的機會。第三十六分鐘一個禁區內的犯規, 德國「只」獲得一個禁區前的自由球發球權, 得分中場 Balack 仍是讓球高飛過球門。 正規時間內雙方都無法建功, 乃進入了因得分趨低而愈頻出現的延長賽。一開始, 一樣是一記角度過小的射門球讓門柱幫了 Lehmann 的忙, 不多少又有另一個碰到右門柱的倒楣射門。義大利中後衛 Materazzi 在第五分鐘以頭部「痛苦」地擋住一個力道強勁的遠射。延長賽下半第六分鐘時, Podolski 在約離球門十碼近處的一個機會射門, 被義隊門將高舉的手給彈掉。就在雙方似乎都只能等著 PK 審判的到來時──計時將終結前約一分鐘, 義大利隊掌握一個角球攻勢, 核心中場 Pirlo 在守衛員包圍下, 背向球門、以右腳腹向左短傳給埋伏在禁區右部的攻擊後衛 Grosso, 而他就把球由敵門將 Lehmann 的左手方向給踢入到其右手側去, 瞬間入網並把全場觀眾的表情給僵住了!──當初決定義軍晉級會內賽的一球也是他的臨門一腳。在緊接著的短暫傷停時間內, 趁著德意志全線壓前、急於反攻時的漏洞, 義大利替補老前鋒 Del Piero 突入左方禁區接獲傳球、於單人挑戰門將時, 篤定地射穿了球門頂網! 全場射正球數與角球數皆多得多的羅馬軍團, 就在即將要面臨(對他們來說)有如「夢魘」般的 PK 戰前, 戲劇性地以這兩個入門結束了雙方的對決。不過是在二月時還因脛骨被鏟傷骨折、有一段時間得拄著拐杖為隊友加油的 Totti, 終於能一雪韓日世界杯時的「假摔」冤案(當年的「黑哨」事件之一)及歐洲國家杯時的「吐口水」風波, 而承繼那傳奇的前輩巴吉歐(Baggio)的路子, 真正成為能把祖國給再次帶入最高榮耀決賽舞台的「羅馬王子」了。 §法國 vs. 葡萄牙 Thu Jul 6 2006 呃, 先以某位小姐的「記恨」之詞來提點賽況, 「萬歲,法國踢走葡萄牙了!小小羅你還早咧,席丹在踢球時你還沒斷奶。我希望德國要記取"最後兩分鐘的教訓",更積極應戰,把葡萄牙踢遠一點,讓他們滾回家吃葡萄乾。替我的英格蘭隊出一口氣。對,我就是會記恨,不要以為長的帥我就不打你。:p」本人偏喜愛吃葡萄乾耶。 :) 第二天進行的是另一場準決賽。本次賽會至此, 老將比新星耀眼, 除了作為精神象徵之外, 他們常常也成為關鍵時刻的掌握者。其中具代表性的兩員大將──Figo 與 Zidane 今晚就要決定誰能將自己在國家隊的役期多延一天到本屆世足賽的最末一日。這也是兩支球隊在世界杯內的首次對決, 兩隊各有五名黃牌在身的先發球員出賽。 開賽後第三分鐘, 葡萄牙中堅中場 Deco 以一記貼地射門襲向球門, 法國守門員 Barthez 右躺將之撲出, 葡隊快速左邊鋒帥 C. Ronaldo 來不及補上一腳, 一開始的這記攻勢算是有驚無險。葡隊防守中場 Maniche 在第八分鐘發動其一貫強勁的遠射, 越門未入, 觀眾往後還會看到數次這種場面。第十五分鐘, 右路中場 Figo 正中射入禁區的球被敵門將接住, Figo 又因撞及法國隊的自由中場 Vieira 而使賽事暫停一會。 就在接任 Vieira 於英超兵工廠隊長職務的 Henry、在上半第三十一分鐘於禁區內正中方位被絆倒後, Zidane 得以主罰一記十二碼球。葡萄牙門將 Ricardo 雖然猜中了來球的方向, 但經驗更富的 Zidane 還是把球給直直地踢入球門左側靠柱處而入──絕不輕易讓難得的機會給溜掉的中場魔術師果然又讓《馬賽進行曲》得以奏起! 這場比賽因 Deco 上場而能恢復其四名攻擊前線陣容(-3-1)的葡萄牙當然沒這麼快就氣餒, 在上半場逾半後就已追回持球時間, 在其發動一連串的禁區同角球攻勢後, 法國隊在上半末幾分鐘也獲得了幾個自由球權, 乃進入了下半場的攻守。才開始沒幾分鐘, 繼法蘭西單人前鋒 Henry 發出一記極近距離的斜角度險球被 Ricardo 的觸手給勉強改變彈道後, Zidane 在接著的角球攻勢裏, 傳球給隊友吊中射門, 仍為葡隊這位門將高舉擋掉。下半十多分鐘, 葡隊後衛 Miguel 因失去重心跌昏了頭而不得不退場, 接著法國牌「洗衣機」、與 Zidane 一起應邀復出代表隊的老中場 Makelele 因用頭側阻球而得治療一下。 第二十三分鐘, 葡隊邊鋒 Simao Sabrosa 換掉無以建功的單箭頭 Pauleta, 其隊型乃由單獨先鋒改為平面並列的攻擊中場陣式, 在下半時間他們進一步拉開了控球時間的優勢, 法國隊則以守成為重。腳法華麗的 C. Ronaldo 於第三十二分鐘以三十六碼線的自由球來直接進行高吊射門, 在被 Barthez 勉強高舉的雙手給彈出後, Figo 立即以頭頂補球, 然僅飛過去球門上方──可惜了這個大好機會, 兩位攻擊手皆露出懊惱之色。 上半場因在禁區犯規而導致法國隊能有那記 PK 球機會的葡國中後衛 R. Carvalho, 由背鏟人而得到這場比賽的首張黃牌。而在後來接替法隊 Henry 上來的 Saha 跟之前一樣馬上就就吃一張黃牌, 下一場比賽得缺席。到了最後的傷停時間, 連門將 Ricardo 都不得不上前場加入沒剩多少時間的攻勢, 葡隊的努力還是在一次越位中結束了。 葡國的「防守反擊」戰術──讓出中場的主導權, 而在後場伺機截球即攻──無法突破馬其諾防線的穩守慎攻。與鄰國人有異、並不殺死牛的鬥牛士們賽前喊出要「鎖死 Zidane」的口號, 卻失意在門將以外球員全得退開的一記罰球上。Scolari 的教練連勝紀錄中止於此, Figo 與 Zidane 於賽後交換了彼此浸透汗水的戰袍, 一場值得紀念、卻不至於太激動的戰役就此寫入兩人的歷史裏。 間隔四十年再度進於四強之列的葡萄牙那僅存的黃金一代的航程, 到此已確定不能再推前了;唯有期待新的一輩能找到新的 Cape Hope, 渠等才有望再登新峰 。 Fri Jul 7 2006 kcc 特別欣賞帥羅的表現, 「C 羅納度實有大將之風. 心理素質好. 今天這一場準決賽的出場球隊法國和葡萄牙都算是爆冷門出線的. 原本熱門的是英格蘭和巴西. 觀眾中有不少來不及退票的英格蘭球迷. 他們今天來可不是要來看席丹跟菲戈的告別秀的, 而是要找小羅算帳的. 只要小羅一拿球, 觀眾就是一陣猛噓. 這種態勢之下, 而且葡萄牙一直都落後, 小羅還是不慌不忙, 表現非常好. 」由於本人只看得到年代台的 live 轉播, 倒沒注意到這種「噓聲」, 只希望他往後在英超踢球時不會遭受到和安貞煥同樣的待遇就是了! :) 巴西出局較讓人扼腕, 雖說已有前兆;至於英格蘭輸球我就沒太大意外了, 他們常會輸給自己人。 C. Ronaldo 在這場球不斷由左路帶球快速突入前場, 算是有盡到他的責任, 作為「影子前鋒」的角色, 他還比箭頭 Pauleta 更讓人感受他在前線的存在感。而他所發那一顆自由球的威力也夠, 讓 Barthez 無法控制住反彈球的方向, 差點就讓 Figo 的頂球給追平了。對了, 昨天下午東森台的報導, 居然說:「幸好 Figo 化解了這一球」!不知該台到底是在諷刺 Figo、還是當真在稱讚他「倒戈成功」啊? :p 不過負責轉播的年代在新聞時段報導賽事時, 也實在不怎麼專業, 雖然早就有心理準備了。而這次的 live 自八強賽起不在計時賽段內插入廣告雖則不錯, 但中場休息時的精彩重播總是只播一點點, 而賽後的回顧檢討更通通 cut 掉, 害我得在比賽進行期間時時「盯緊」球員, 不然就很難當場記下是哪個球員的什麼動作呢。在網路上看到文字報導前就先寫出賽況報告的難度因而增加, 本人也沒錄影機嘛。 :p [發表於 July 7, 2006 08:31 AM] |
世界性的白痴的知性,自覺理性時空之相的一個設定域。
文集|僻居獨觀的堆棧筆記
![]() |
G競26_2006 世界杯足球賽之頭槌撼世篇 ─ 決賽 | ![]() ![]() |
||
July 12, 2006 2006 世界杯足球賽之頭槌撼世篇 ─ 決賽 “......於是,
義大利代表隊首次以 5:3 (PSO)
的比數在歷屆世足賽的 PK 戰取勝, 得到該國第四次的世界足球冠軍頭銜。在間隔二十四年復聞得的帕美香乳酪的滋味裏,
硬漢隊伍又再次征服了「醜聞」施於精神上的壓力,
拋開賽前同擁三冠的德國隊,
成為世足賽史上僅次於巴西的王者之軍。 §冠軍賽:義大利 vs. 法國 》本文整理自 Verklarung 板〈2006 FIFA World Cup Germany™〉討論串。 §季軍賽:德國 vs. 葡萄牙 Sun Jul 9 2006 台灣時間今早清晨進行的是常被視為是精彩有餘、誠意不足, 而評為可有可無的世足「安慰戰」, 就在保時捷 911 的誕生地──司圖加特舉行。德國隊的 Lehmann 主動將此役鎮門的位置讓給了同為 37 歲高齡的上屆世界杯最佳選手 Kahn, 兩人因此都能在最後一次的世足賽經驗中留下上場紀念。兩隊幾位固定先發, 包括小凱撒 Balack、葡萄牙的 Figo 等沒有先發登場。 開賽後四分多鐘, 頂替 Balack 位置的 Kehl 就接傳一記自由球, 將之打中球門未入;德國中場 Frings 很快地於後場對葡隊攻擊中場球員 Deco 犯規而吃張黃牌。Kahn 的身手在第十三分鐘首次舒展, 把 Deco 從其右方底線前所發來的自由球給輕易抱住;接著他又把敵方先鋒 Pauleta 於禁區內發動的近距離射門給彈掉。第十九分鐘, 中場 Kehl 以假動作閃人後立即射門, 被葡隊門將 Ricardo 高舉的手掌於門楣前彈飛。第二十三分鐘, 輪到首次上場的葡國後衛 R. Costa 在後場禁區左前方向外領張黃牌。剛剛獲得賽會「新人獎」的德國隊前鋒 Podolski 得到發自由球的機會後, 讓球強勁地穿越過人牆旁的空處而射向球門, 為 Ricardo 料中準頭給擋了出來。在這個階段, 德意志有連續數次的自由球機會。整個上半場葡隊與德隊各自擁有持球率與傳球數上的優勢, 而在互相往來的進攻步調中皆無法破門。 換場後展開後段的賽事。Pauleta 於下半第七分鐘轉過身由防守員另一側射門, 軟弱的這一球 Kahn 當然毫無困難地接住。在第十分鐘, 德國中場 Schweinsteiger 演出首個進球──他於禁區左前方繞過兩員, 起腳射出直過禁區內防線的一記打門球, 就在 Ricardo 高伸的左手上方破網!坦克雄獅先馳得點。第十五分鐘時在葡萄牙邊衛 P. Ferreira 於後場禁區右下角外的黃牌犯規後, 德隊 Schweinsteiger 主發的自由球斜入球門區, 卻為對手於下半場才換上來的防守中場 Petit 以腳阻球時、改變了路徑而進!這個 own goal 讓比數擴大成為 2:0。 接著 Kahn 連守住兩個對方反攻的攻勢。葡萄牙教頭 Scolari 於調度中派上前鋒 Nuno Gomes 代一後衛, 欲強化攻擊力度。右中場 Figo 則於下半第三十一分鐘代 Pauleta 上陣, 正式讓這場多出來的比賽成為其國手生涯的最末一役。然而沒隔多久, 「澳洲佬」Schweinsteiger 再顯神威──以同似於第一個入球的方位進行入射, 而這次更是角度犀利地向右彎進了 Ricardo 完全觸不及的門內近右柱處!演出「帽子戲法」而興奮過度的這位滑雪能手馬上因為脫下球衫慶賀而被罰張黃牌, 但為德意志創造了全場三個得分球的功臣已可光榮地退場休息。 在這之後, Kahn 又連續彈開了兩記猶在作困獸之鬥的對手、包括翼鋒 C. Ronaldo 所發自由球攻門在內的兩個門前險球。駛出大西洋航程已遠的小國家仍不放棄希望, 就在正規時間即將結束前兩分多鐘, Figo 由前場右路準確地將球吊中傳入球門區內, Nuno Gomes 把握住機會、低空飛身頂球而入!自稱所踢的是「性感足球」的葡萄牙人總算在老大哥的成功助功下, 扳回了一記面子。 於是, 在剛贏得 F1 美國 Indy 站的 M. Schumacher 於場邊的 Recaro 桶形賽車座椅上的觀賽加油中, 這場顯得像是在分組賽裏初遇的陌生隊伍的戰役, 就由穿著國產品牌 Adidas 所設計之黑白復古球衣的德國人、在兩隊不是那麼專注的防守下以 3:1 取得其最後一勝。賽後, 不會再有機會交手的 Kahn、Lehmann、Figo 等老將彼此握手告別。季軍獎牌由 1980 年代的自由球之王、有「路易十四」稱號的前法國球星普拉提尼(Platini)與德國「足球凱撒」碧根鮑華(Beckenbauer)所領的一批官員共同頒出, 並在煙火中絢麗地結束了這一晚的例行儀式。 §冠軍賽:義大利 vs. 法國 Mon Jul 10 2006 Aries 有感而發:「德國贏了季軍,總算沒有太難看。世界盃結束了,我突然感到生活失去重心。接下來要做什麼呢?好無聊的人生,一點刺激都沒有。連要跟男友說話都提不起勁。:(」敝人於是貼出最後一篇報「道」, 世界杯也就跟我們道聲「再會有期」了: 歷經一整個月的六十多場賽事, 決戰之夜, 終於由兩支具地中海拉丁風情的球隊對壘。出身於馬賽的貧窮北非移民社區的 Zidane 在〈馬賽曲〉(La Marseillaise)的樂音中, 最後一次率領著、八年前的奪冠陣容仍佔今日先發人數近半的法蘭西國家隊。義大利即於當年的八強賽於 PK 戰敗在法國腳下, 而包括現任隊長 Cannavaro 等五位那年的隊員也還在陣中;他們今晚之前共只失一球, 得分點也極為分散, 正以強勢的姿態迎戰今年一直在力爭上游的宿敵。 這場比賽就以專為這一役而製、具有金色馬鞍片之名為「團結之星‧柏林」的球, 從中圈發出而開始。甫一開賽, 法國單箭頭 Henry 即因胸部撞及對方的中衛 Cannavaro 而跌倒在地, 雖略有暈頭之象仍回場續戰。義大利邊衛 Zambrotta 接著在第四分鐘於中圈內犯規而吃下今天的首張黃牌。第七分鐘, 義隊掃球手 Materazzi 於後場禁區內推倒了法國左邊鋒 Malouda 而犯規;主罰的 Zidane 挑起十二碼球, 偏高的此球撞及右側門楣反彈落地──此處已在球門線內, 乃首開本場進球!猜錯方向的門將 Buffon 欲在此戰挑戰守門員連續未被入球時間紀錄的企圖迅即破滅。 上半第十三分鐘, 義國中路後方的進攻組織者 Pirlo 以一記由禁區右側外所發的自由球攻門, 為法隊的老中後衛 Thuram 給擋出底線外。這位後中場球員 Pirlo 於第十八分鐘多時, 再由右方發出角球、高高飛入禁區, 正等著待罪立功機會的後衛 Materazzi 就於球門區左部前緣以其身高之利躍起、將球頂入而追平!──再次自分組賽對捷克之役後, 發揮其爭奪高空球的橫強能力, 也成為這場賽事的關鍵人物。 Thuram 於第三十四分鐘於後場禁區化解敵方亂軍突入時的起腳企圖而給了對手一個角球, 這記角球攻勢隨後在義方的頂球射門中撞到門楣而無功而返。上半場義大利隊以一波波常造成定位球機會的攻勢, 不斷襲向法軍的禁區內。而其 "watchdog" 中場 Gattuso 緊盯住對手的右路中場主將 Zidane, 加上有向來足以傲視全球的中、後兩線聯防的堅強後盾, 法隊的控球率幾乎低了兩成。 換邊攻防後, Henry 很快就突進對手的禁區, 但在包夾下無法發出有威脅力的射門。不久後義大利在前場球門區發動多人攻勢, 法隊賴防守中場 Makelele 之腳而在門前消解危險。雙方接著於對手的禁區內進行數次猛攻, 在能起腳射門前皆為後防所化解。這時, 僅次於 Zidane 的中場大將 Vieira 因於進攻時拉傷大腿肌肉, 法國隊不得不換上有「新 Vieira」之稱的防守中場 Diarra。下半第十五分鐘, 已被禁賽四場的義大利防守中場球員 De Rossi 接替無大發揮的中鋒 Totti 而上場。接著, 曾被巴吉歐提拔的義甲聯賽得分王 Toni 於一次越位犯規中讓球「入門」。到目前為止, 法軍以 Henry 的突前為主力, 主導了下半場的進攻節奏, 義國則以守為攻, 其後又是你來我往。 於下半場第二十四分鐘, Zidane 的一個吊內傳球被 Buffon 直接趨前接住沒收。二十七分鐘, 義大利的單前鋒 Toni 於前場禁區手先觸球仍行射門時, 脛骨與防守員的腳撞到而使比賽暫停一會。第三十分鐘, 在後場的 Diarra 因手壓人而被賞張黃牌, 義隊 Pirlo 以所獲得的自由球權來直接打門, 但在從球門正面飛越人牆後於左門柱前彎了出去。其後 Zidane 於前場被 Cannavaro 騎肩而在倒地時壓傷了右上臂, 暫出邊線外即再入場。正規時間終了前四分鐘, 義隊派上了前鋒老手 Del Piero, 然後法蘭西部隊在連續性的組織短傳中仍找不到突破點, 乃進入了延長加賽。 加時賽上半兩隊的傳球空間都被壓縮, 義大利明顯調慢了步調只重後防。第九分鐘, 接替在對中國熱身賽時被踢傷的 Cisse──幫助英超利物浦隊贏得歐洲冠軍聯賽的前鋒──的 Ribery 在發出一記軟弱偏向的攻門球後, 體力不支為法隊教頭 Domenech 以 Trezeguet 換了下來。延長賽的最佳機會出現在第十三分鐘, 仍然是 Zidane──他於禁區內 PK 球發球點旁, 果決地將回傳球以頭頂入射, 就在沿著楣緣將入門之際, 義隊門將 Buffon 以最快的反應速度高舉右手以掌擋出!這球差點就可為此役提前吹出結束的號角。 一進入延長賽下半時刻, Henry 為邊鋒 Wiltord 所替換。而在第三分鐘時, 義方後場發生爭議──擅於造成對手內傷的 Materazzi 在 Zidane 背後以左手捉住其腹部, 後者在對方接著的口語挑釁中, 禁不住以額頭槌向他的胸膛而致其後跌在地;於拉丁人的集體抗議聲中, 裁判違例以現場錄影的重播為據、讓 Zidane 收到紅牌而提前退場!「中場之王」的球員身分居然於這一刻劃下了讓全球觀眾為之驚愕的休止符。法蘭西人隨後仍掌握住進攻優勢, 但在少了供球的指揮官後, 前線的傳球組織無方、踢門不得其法, 兩隊仍保持著正規時間上半場的 1:1 分數, 還是得以 PK 大戰來決定輸贏。 世界杯決賽中上次出現以 PK 賽決勝負的時候, 正是 1994 年巴西對上義大利, 而義隊不幸輸了那場。這一晚則不一樣了, 先踢的義大利由 Pirlo 至 Grosso 五員皆得其分, 而法國隊卻在第二個 PK 球由 Trezeguet 發出時, 打到門楣反彈觸地──不幸地, 這次並沒有 Zidane 那記罰球的好運。於是, 義大利代表隊首次以 5:3 (PSO) 的比數在歷屆世足賽的 PK 戰取勝, 得到該國第四次的世界足球冠軍頭銜。在間隔二十四年復聞得的帕美香乳酪的滋味裏, 硬漢隊伍又再次征服了「醜聞」施於精神上的壓力, 拋開賽前同擁三冠的德國隊, 成為世足賽史上僅次於巴西的王者之軍。 賽後的頒獎台上, 冠軍球員紛吻金杯【註】, 慶賀的紙片紛飛。已退場的 Zidane 並未隨隊親領亞軍獎牌, 「金球獎」得主也遲遲未宣, 然而世人眼光的焦點在哪, 眾人皆知。與 Makelele、Zidane 於去年八月一同復出的 Thuram 流下了無盡的男兒淚。雖然是不完整的一個句號, "Zizou" 還是為自己的球員生涯填上了句點。或許, 如同摩西那不可違的命運般, 最偉大的領航者並不需要親身走完最後一步, 以登臨於彼岸那應許光榮之門, 方得配英雄之名矣。 【註】現在的金杯全名為「國際足球協會世界杯」(FIFA WORLD CUP), 於 1974 年現身。而舊有的雷米金杯(Jules Rimet Trophy)於 1970 年巴西成為第一支獲得三次冠軍的隊伍時, 已歸屬為他們的國家財產。關於雷米金杯的命運, 則是另一個故事了。另註:De Rossi 已於準決賽停滿四場的禁賽, 先前誤將場次算錯一場, 故以為會停到此場。 Tue Jul 11 2006 「蠻牛」事件在幾天後仍然餘波盪漾, 帥 C. Ronaldo 早已表明他根本沒對裁判說什麼話, 但英國人就是一直在胡思亂想:「他一定在設計陷害魯尼!」網友 sweet (藤原微步)則以為, 「我覺得他是跑去告狀沒錯,但這件事感覺上是魯尼脾氣太差,而且他之前就先犯規了,還在裁判面前推人實在是讓人不知該怎麼替他開脫啊……:p//席丹的話就是個謎,因為完全看不出來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到底引得 Zidane 受不了的是什麼樣的挑釁話呢?歐洲媒體現在是謠言滿天飛, 像有人說是:「你不過是義大利養的一條忘恩負義的狗!」Zidane 於 1998 年前曾於義甲祖文特斯隊效力過兩年。更有人解讀:「你是恐怖份子!」在 911 事件後, 美、歐的阿拉伯移民都怕聽到這樣的話, 而 Zidane 是北非的阿爾及利亞裔。還有的是:「老傢伙!你肚子都是肥油了, 早點養老去!」因為當時 Materazzi 用左手捉 Zidane 的腹部。甚至是:「你的光頭好性感喔, 我好喜歡! ^^」呃, 這個嘛...。不過, 由於尚未有當事人的證實, 以上皆屬謠言喔。 sweet 還開個玩笑, 「扣除掉紅牌告別的悲情不說,其實我覺得那一撞還挺有喜感的……A_A」沒錯。若是別人的話, 大概會用腳踹對手、用手揍對方、或學 Totti 吐口水到他臉上, 而大師果然就是大師, Zidane 連要揍人都用頭槌這麼有品、與眾不同的「專業」招式啊! :)) 賽後一直沒聽到「金球獎」得主的消息, 看來反而可確定本來就是要給 Zidane, 如今卻顯得尷尬, 不知要發還是不要發吧。「他在頒第二名獎牌時也沒出現,真的……好歹也說一下到底是怎樣嘛><雖然我覺得他應該不會說……」後來代表 MVP 榮譽的金球獎總算宣佈了, 果然就是頒給了 Zidane, 大概 FIFA 看一看輿論上普遍同情他的反應後, 才見風轉舵。Zidane 說過個幾天他會表白自己的心情。 Wed Jul 12 2006 不管如何, 賽會都結束了, kcc 對眾老將的感想是:「卡瑞拉斯和帕華洛帝罹癌退隱, 三大男高音只剩下多明哥形單影隻, FIFA 請來 Toni Braxton 賣弄性感. 可是本屆世界杯的主題實在跟榮耀沾不上邊, 只能是繁華落盡的惆悵. 臃腫的羅納度, 場邊抱著腿啜泣的貝克漢, 失誤的卡洛斯, 和紅牌的席丹. 相比起來, 菲戈在雞肋比賽垃圾時間中的一記妙傳, 雖然已不足以扭轉戰局, 卻比他的國際巨星同輩們要幸運太多了. 」 最後是這麼樣, 讓人感慨之處也著實不少。不過, 若能再回味一遍先前的比賽, 這些老將們不也創造了不少的驚喜?世足賽可以循規蹈矩地結束其盛典, 然而悲劇英雄總能引起凡常人更多的感嘆。自古以來, 眼淚與血泊就是偉大戲劇所發起的最鉅感動。反之, 上一屆賽事中胖羅納度有高達八個入球, 風光無敵, 但今日還有多少人猶為那時的進球場面深印於心裏?而凱撒最後的失敗, 卻無損其英雄榮光。 至少, 貝克漢因傷退場後摀著他的臉, Zidane 在差一點就能以其頂球獲勝後才沒幾分鐘、又以頂上功夫肇了無以挽回的意氣之禍, 等等這些, 我會想, 彼等的難捨表情會留存於世足賽的歷史畫面裏更久、更遠的吧...? Fri Jul 14 2006 謎底總有揭曉之日。Zidane 終於受訪, 為其不良舉動向全球的孩子們表示了「抱歉」。但他並不後悔那麼做, 因為「那個人」侮辱的正是他的親姐姐與住院中的母親, 等到第三次挑釁時他終於不能忍受而用頭槌反擊!至於侮辱的內容他不願述說, 因為那太過分了。在 Canal+ 台的記者主動問他對手的話是不是如同幾位唇語專家所解讀的:「你是一個恐怖分子妓女的兒子!」Zidane 應了聲:「是」。 把自己稱為「足球界的羅德曼」的 Materazzi 則雖承認有說髒話, 但仍在避重就輕, 他說他唯一的挑釁, 是為了防止 Zidane 再發出像幾分鐘前那記差點入門的頭槌球而做的, 這位掃球手還附加一句:「Zidane 永遠是我的英雄。」並且, 「到現在我還保留著一件 Zidane 的球衣。」至少,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 Materazzi 並不缺 Zidane 的球衫。 Sat Jul 15 2006 在聽了 Zidane 的自白後, Aries 仍有所疑惑, 「我始終想不透,席丹為什麼會用頭去頂人?普通人類不會這樣做的,只有山羊才會。我自己試過,不太好頂耶!:p」嗯, 答案很簡單:因為, "Aries" 是牡羊, 而不是山羊呀! ;) kcc 提供了一則史書上的源由, 「人類也有用頭頂的. 有個有名的例子: 史記三皇本紀“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然而, 共工能算是普通「人類」嗎? :p 為免有人好奇共工乃何許人, 於是自作釋義:共工(音公公), 炎帝之後;祝融, 顓頊之裔。水可生木, 火則焚木, 勢分乃定。傳說共工一怒, 以頭擊天柱使之折損, 乃成為不周之山。不周山為八根天柱之一, 文天祥於〈正氣歌〉中有:「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句, 反映出華夏傳統對世界的構造觀想:地維四角, 天柱八方。又, 《史記》所謂共工戰祝融, 後世也多稱其與顓頊爭位。數千年爾後, Zidane 用頭槌頂人, 撞動了獎杯誰屬的命運, 倒也一時撼動了世界足球史。 [發表於 July 12, 2006 05:59 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