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與荐文 »
June 15, 2007
[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22 週雙週網摘 ─ 加速中的債留子孫
“......【余曰】尤記得李登輝執政後期, 中央政府負債每年以千億元的規模遽增, 其檢討常是那時報端的重大主題, 而修法提高負債比率更屢次造成立法院的角力戰, 當然也成為兩千年總統大選的一個題目。今日卻少有人注意到, 其後七年來中央負債更以一年兩千億元的龐大規模倍增, 累計中央地方政府債務總額更達五兆三千億元的天文數字!這是 KMT 執政半世紀餘所累積一兆三千餘億元的整整四倍。財政嚴重惡化的程度必將讓往後數代的子孫處於繳稅替政府還債的無奈循環, 不論由誰執政都躲不開這個難題。而島民之薪資所得與資本所得在租稅負擔的分配比率上又達到三比一的失衡, 高居工業化國家第一位, 但抗稅的話可是會受到「行政執行」的處分──這是台灣「未審先判」的一個反法治原則的奇特措施。兩千年時財稅學權威林全教授替某候選人所寫的財政說帖申明可以為台灣討回上兆黨產與國產, 如今不減反增的額外四兆債務又該向誰討去呢?......”
╒═══════════════════════════════╕
│大人生活週記第 22 週自民國 96 年 05 月 27 日起至 06 月 09 日止│
╘═══════════════════════════════╛
【摘於】05/27/96
【篇名】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政治 (三)/愛德華‧吉朋
【出自】歷史月刊電子報
【摘文】羅馬人至今還在懷念布魯特斯(Brutus),一定會歌頌效法他
的烈士精神。凱撒由於擁有強大的權力而又加以誇耀,才落得
這種可悲的命運。用執政官和護民官的名義來統治可以相安無
事,以國王的頭銜會激怒羅馬人而惹上殺身之禍。奧古斯都深
知人類的統治靠著實力和名望,在這方面絕對不能一廂情願。
要是保證元老院和人民能夠享有古老的自由,他們就會甘願讓
人奴役。只有軟弱的元老院和萎靡不振的人民,才會滿足於這
種假象,興高采烈的接受,這要靠奧古斯都的後續各帝,出於
善心和謹慎來盡力維持。那些陰謀反對喀利古拉、尼祿和圖密
善幾位皇帝的人,完全是基於自保的動機,不是為了爭取自由
;他們要攻擊暴君本人,並非是要推翻君權政治。
【余曰】吉朋又析解出了奧古斯都微妙的統治性格及策略。專權的執政
者之惺惺作態, 實由於其明白當初攫取權力時所依賴的「群眾
力量」有多麼危險, 盲目的大眾是最反覆難測的, 只有時時刻
刻以「平民」為自我表徵化的怯懦統治者才能讓人民心甘情願
地繼續被他欺瞞。至於不敢直指核心問題的「改革者」僅是為
其自保而發聲, 他們絕不敢下定決心去拔除權力體制根基所由
的毛病。即便有一次又一次的軟弱反抗, 仍要等到他們失去位
子(提名?)之後, 才會突然發覺:原來吾等根本不是「烈士」
啊!前一篇摘於 5/11。
──‧──
【摘於】05/28/96
【篇名】含怨繳稅/楊麗君、林子璇
【出自】新新聞電子報
【摘文】「國外課稅,往往會將房屋稅、地價稅等人民已經繳納過的稅
目,從所得淨額中扣除,台灣稅法卻沒有扣除這些項目,等於
雙重課稅。」劉憶如進一步解釋。
稅負的不公,也讓納稅人的相對剝奪感強烈。
「台灣所得稅中有七五%來自薪資所得,祇有二五%來自資本
所得。薪資所得的受薪者就源課稅,一毛都跑不掉;資本家卻
可找來一群會計師為其逃稅,或成立基金會避稅,」立法委員
賴幸媛認為:「受薪階級繳納全國所得稅高達七五%,比例高
居全世界第一。分配不公,稅收來源集中於中產階級,才是中
產階級會覺得稅負沉重的主因。」
「國民租稅負擔率之所以會降低,是過去政府對特定產業、職
業所得來源的租稅減免過多,稅基嚴重侵蝕,也造成嚴重的租
稅不公。」政大財政所教授曾巨威分析。
【余曰】尤記得李登輝執政後期, 中央政府負債每年以千億元的規模遽
增, 其檢討常是那時報端的重大主題, 而修法提高負債比率更
屢次造成立法院的角力戰, 當然也成為兩千年總統大選的一個
題目。今日卻少有人注意到, 其後七年來中央負債更以一年兩
千億元的龐大規模倍增, 累計中央地方政府債務總額更達五兆
三千億元的天文數字!這是 KMT 執政半世紀餘所累積一兆三
千餘億元的整整四倍。財政嚴重惡化的程度必將讓往後數代的
子孫處於繳稅替政府還債的無奈循環, 不論由誰執政都躲不開
這個難題。而島民之薪資所得與資本所得在租稅負擔的分配比
率上又達到三比一的失衡, 高居工業化國家第一位, 但抗稅的
話可是會受到「行政執行」的處分──這是台灣「未審先判」
的一個反法治原則的奇特措施。兩千年時財稅學權威林全教授
替某候選人所寫的財政說帖申明可以為台灣討回上兆黨產與國
產, 如今不減反增的額外四兆債務又該向誰討去呢?
──‧──
【摘於】05/29/96
【篇名】臥了什麼虎,藏了什麼龍(2):李安的「臥虎藏龍」/弱慢
【出自】沒有人要去英國︰關心樂生2號平台
【摘文】張小虹老師在「『臥虎藏龍』中的青春欽羨與戀童壓抑」一文
裡,清楚地點出李慕白「要人」要得如此急切,不過就是男追
女的「青春欽羨」。張小虹認為︰「『臥虎藏龍』的青春欽羨
,正是建立在其江湖潛意識的中年危機。」
「俠女」鄭佩佩早已年華老去,只能演個老醜惡毒的碧眼狐狸
,而中年的李慕白 (周潤發) 與俞秀蓮 (楊紫瓊),面對青春
洋溢的玉嬌龍 (章子怡) 與羅小虎 (張震),形成兩組平行卻
錯位的關係,玉嬌龍的青春,李慕白與羅小虎都想要。
【余曰】此篇影評的作者, 將李安的《臥虎藏龍》視為胡金銓《俠女》
片中「俠」道精神的再現。徐克的「武」片又和李安重拾的「
俠」片路線有何不同?文中細細描述。青冥劍不只被類比於江
湖世界的權力陽具, 也象徵著李慕白對於兩女所具有的異性魅
力。而在年華漸去與青春活力的對比之下, 什麼又是「握不住
,卻又不願鬆手」的微妙情感呢?這才是李安的影像敘事語法
的關鍵吧。
──‧──
【摘於】05/30/96
【篇名】勇者無懼!/乜寇
【出自】南方電子報部落格
【摘文】Smangus你為何要Lmuhu吟唱悲哀古調啊?
是為了向我族人抒發我內心的苦楚!
也為了思念我榮耀的過去!
Smangus你為何要P`surx Btunux埋石立柱啊?
是為了宣示我神聖不容侵犯的疆界領域!
也為了傳承我祖先的遺志!
【余曰】在四百餘年的外來政權統治及外來族群(包括閩、客、外)的殖
民史裏, 原住民總是最受忽略的一群, 而外來族群卻先後自稱
為「台灣人」, 島嶼因此是屬於「台灣人」的。這個外來島名
對原住民的主體脈絡又有何真正的意義呢?司馬庫斯人發出了
一連串的問號, 而在又一次的無奈之後, 「他一無所懼也毫無
畏懼地在敵人面前舉行被遺忘的P`surx Btunux埋石立柱古老
儀式。」
──‧──
【摘於】05/31/96
【篇名】生物:前世記憶,今生解秘/thinhug
【出自】Sciscape 新聞
【摘文】實驗結果發現,參加催眠療法並宣稱自己記得前世細節的人,
比起一般人,更容易把曾經看過的名字誤認為是有名人物的名
字,並相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此結果顯示,這些人比較容
易產生不存在的記憶,並且在指認記憶的原始來源時也比較容
易發生錯誤;而這些人對某些事物產生熟悉感時,容易將其轉
化為腦海中「真實」記憶的一部份而不自知。
【余曰】原來啊, 你之所有會有前世記憶, 只是因為你的記憶力太差了
?!人有時會把一些記憶以「非真實」的關聯性來重建與連結,
結果造成了被扭曲的記憶片段。而人是極為主觀的動物, 相當
程度上依憑記憶裏的脈絡來建立對於自我的認知, 於是扭曲的
記憶也就成了自以為真實的記憶了。
──‧──
【摘於】06/01/96
【篇名】重新認識台灣土地-—台灣土壤陳列館紀行/greenlost
【出自】南方電子報部落格
【摘文】若提到「土壤標本」,可能會以為不過是把挖取得來的土壤裝
在瓶罐中陳列而已,但事實上這座土壤陳列館傲人之處,即在
於其研發的先進技術,能將深度達一公尺以上的地層「切片」
保存,而以完整的剖面呈現,其中採自台東大武山區的土壤剖
面標本,即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傑作,參觀者可完整的從表層的
土壤,下探五百多萬年前的基質板岩;又可從九二一地震後斷
層線的土壤剖面標本,像戴上地層透視鏡一樣、清楚見證大地
跳躍翻騰的痕跡;而在一塊高約三公尺的標本上,我們則可以
看到八千萬年以來,由水與風交替堆疊而成的金門海岸地層。
【余曰】就像許多習稱以台灣之愛的人, 不見得曾用心了解過島嶼的歷
史;同樣地, 常成為政治性辭彙的「土地」之詞, 亦屢被濫用
。在「台灣土壤陳列館」裏則用與「政治口水」完全不同的方
式, 讓人們能認識到所踩到的地方是怎麼樣的構造。如以一公
尺以上的地層剖面展示著多樣化的土壤「標本」, 讓我們看到
了 921 集集大震時斷層線的土層被擾動後的狀態。辛勤其業
的農試所郭鴻裕研究員的團隊花了十幾年的功夫, 才由田野中
收集來這麼多的材料, 並研究出台灣土地所面臨的諸多超限利
用的危機。若沒有下過真正的用心, 又如何知道要怎麼來愛護
這個島上的土地呢?
──‧──
【摘於】06/02/96
【篇名】不可承受之輕/王正方
【出自】聯副電子報
【摘文】那天美國電視台重複播送趙承熙的獨白,他揮舞一把鎯頭,不
時舉槍瞄準攝相機和自己的太陽穴,盡力目露凶光,耍狠。在
看手中稿子轉換眼神之間,我覺察到他的淒苦、惶恐和缺乏自
信,心神像是處在最脆弱無助的狀態。這種眼神我記得,青少
年時兒子發飆,顯露些許暴力傾向的時候,就是那種目光。一
位血案倖存者描述,我看到了他的眼神,裡面只是一片空白,
趙承熙的獨白令我有錐心之痛,不盡責的亞裔爸爸如我都知道
,這時候他最需要和人接觸,和朋友談談,哪怕冷酷麻木的父
母兄長,吼罵幾句打他一巴掌也好,他會感覺到世界上還有人
關切他,責罵他,在乎他。但是那時候的趙承熙,孑然獨我,
念著稿子,向全世界(其實是一架錄相機)表達他的沮喪和無
助,他的世界永遠只有一個人。
【余曰】「黃皮白心的香蕉」所面臨的生長處境是怎麼樣的?一個東方
種族的小孩在歐式白人文化的國度裏長大, 其中得經歷多少挫
折與歧視?東方女孩子在白人孩子眼中還有所謂「異國情調」
的神秘感, 而東方男孩就只能比體型大小、比文化世故的程度
, 以致於自學校生活起即得接受起始點不公平的成長競爭。趙
承熙又處於其中最邊緣的位置, 被主流化壓力給壓垮的他無可
抗拒地被主流文化中甚為低劣的「暴力」傳統給徹底同化, 終
於成為後悔不及的校園屠殺大案的邪惡「元凶」──而他的那
個社會環境是否真正反省過一再出現的這類「元凶」是在什麼
背景因素下長成的呢?
──‧──
【摘於】06/03/96
【篇名】華森基因圖譜解碼/編譯張佑生
【出自】聯合報
【摘文】現年七十九歲的華森在兩年前同意成為首位擁有個人基因圖譜
並公諸於世的人。「四五四生物科技」公司將於卅日致贈基因
圖譜DVD給華森,隔天公布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網站上,
供世人觀看。
華森樂於讓自己的基因圖譜公諸於世,但是也有所保留,例如
是否有罹患老年失智(阿茲海默)症的傾向,連他自己都不想
知道,因為此症目前仍無法治癒。
【余曰】基因之分子化學雙螺旋結構 DNA 的發現者之一、生物學家華
森獲得了一份他的基因圖譜 DVD, 這是全世界第一份「個人化
」的基因圖譜定序工作。較之 1990 年代起花了十年、逾四十
億美元的國際性人類基因圖譜解碼定序計畫, 這一套以更具「
生產效率」的測序技術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花兩百萬美元的經
費即完工, 且隨技術的成熟, 其成本還將以等比級數快速降低
。這麼說, 每個人擁有自己的基因圖譜定序資料的時代即將來
臨了嗎?對於未來的醫療診斷會發生什麼具體的影響呢?甚至
, 還會只有「自己」才能擁有這一份最為化學性兼私密性的個
人資料呢?向保險公司投保時所要求的健康檢查資料, 以後會
不會也包括了你的基因圖譜光碟?時代前進的步伐說不定比我
們的預料還更快, 而社會不知已準備好了沒有。
──‧──
【摘於】06/04/96
【篇名】從 PTT、2ch 及 slashdot 說起/Jedi
【出自】Jedi's BLOG
【摘文】不管是 PTT 也好、2ch 也好、slashdot 也好,他們都是在站
長自己的需求下誕生的;於是,當時撰寫程式的人,也就是經
營網站的人。很自然地,他們把自己以及身旁親友的需求,轉
變成實際的網站功能,這也就是小圈圈的開始。隨著使用的人
(一開始的核心小圈圈)慢慢拓展,甚至分頭發展了各自的小
圈圈,於是他們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多樣、越來越複雜;所以
新的功能陸陸續續被加入,同時原有的功能也在他們的日常使
用中,逐一加以精鍊──最常用的功能會變得更容易達成,最
急迫的需求會獲得最迅速的實做。於是我們看到 slashdot 出
現了門檻、黑白名單、使用者部落格、串聯、投票……等越來
越多模組;我們看到了 2ch 出現了專用的用戶端程式,以便
使用者讀寫;我們看到了 PTT 出現了推文、噓文乃至藍爆,
還有動畫自動播放功能等。
【余曰】這次 Jedi 以 slashdot、2ch 與 PTT 為具體的例子, 來解說
「小圈圈主義」的基礎點。slashdot 發揮了草根的 /. 臧否
文化, 2ch 為日本《電車男》故事發想的起源, PTT 更是我們
所熟悉的「鄉民」言論大放送之地。作者指出這些網站有幾點
共同的特徵, 包括了以俗民大眾為主、而非以知識精英為風氣
主導者, 操作介面未經整體規劃、而是隨需求演化出來的, 且
他們都成功地由其創站者的「核心小圈圈」推向網民「多元小
圈圈」紛立的境界。要掌握住小圈圈的社群經營, 因此有其一
定的要點──至少作者是這麼指出來的。
──‧──
【摘於】06/05/96
【篇名】數位版權是正確的方向嗎?/詹宏志
【出自】數位時代雙週
【摘文】問題是,不管是光碟燒錄或網路下載,這種使用音樂的行為都
是更進步也更方便了,儘管並未合法,它們是「深得民心」的
。音樂產業第一時間拒絕與使用者的「方便」站在同一邊,只
希望保持自己的「(收費)方便」,堅持要消費者繼續購買明
顯已經落伍的CD唱片,它的結果就是使消費者波濤洶湧地離開
了正版唱片,完全無視於合法權益的存在,甚至淹沒在新科技
革命的快感中,沒有絲毫罪惡感。
【余曰】與現代科技發展呈現出反動態度的「數位版權管理」, 是由上
而下的管理思維所製造出來的產物, 它既限制了消費者的合理
使用權益, 也無法真正管得住各種避開保護措施的技巧, 於是
全球唱片業的銷售額仍在持續下降。版權控制的技術是與網路
趨勢相悖逆的, 且也因為有這種技術的存在, 使得主流唱片公
司自以為找到了「武器」, 多年來不肯與消費者的真正想法作
溝通, 以致於淪落到了今日的境界。若任何產業的行銷─消費
型態都會隨時間而變動, 唱片業者又何以自信他們永遠不會變
呢?(另一個主要因素, 是以美國流行文化為主的音樂次文化
類型, 在其特定的類型範圍內可吸引到的消費階層有越顯窄化
的趨勢。)
──‧──
【摘於】06/06/96
【篇名】Digg 用戶大暴動 悍衛網路網路自由言論/謝良奇編譯
【出自】OSSF::自由軟體鑄造場
【摘文】一派人將 Digg 使用者視為自由鬥士,將其比為美國革命前夕
將英國茶倒入波士頓港的殖民地開拓者。這些人為了網路民主
奮鬥,迫使 Digg 回歸最初的使命,成為由用戶而非編輯決定
文章重要性的網站。另一派人則把 Digg 使用者看做是一群流
氓,藉著網路暴動侵害智慧財產權。
要理解這場既是暴動也是自由之戰的事件,網路的自由文化、
數位權利管理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技客 (geek)
的反文化特質,以及 Linux 用戶的需求才是不可缺少的幾個
脈絡。越來越多人認為消費者受限於重製保護或數位權利管理
,而無法在自己的設備上使用購買的娛樂產品,移除數位權利
管理才能真正有助數位內容的銷售。
【余曰】網路草民或許不知道要怎麼使用 AACS 密碼, 但對於言論自由
的觸犯可是會激起他們引發一場網路暴動喔!Digg 事件正顯
示出, 民主社會運作的一些氣氛感染到了虛擬社群裏, 已不是
網站的技術管理者所可以當然掌握的了, 草民文化反過來也帶
領著網路技術領導者跟隨他們的腳步, 往該走的方向行去。而
DRM 的建構者之不願理解社群文化的心態, 導致「他們越不希
望密碼傳出去,結果密碼卻成了網路上最熱門的話題。」正是
恰得其反之例的屢見不鮮。
──‧──
【摘於】06/07/96
【篇名】你不可不知的字典知識──專訪台灣英語教學界字典達人奚永
慧老師/羅千純採訪整理
【出自】敦煌書局外文書籍網
【摘文】第一收詞量大,包括詞彙、片語、慣用語、文化背景、時事,
甚至人名、地名都應有充分的收納。第二定義精準,精就是簡
要,準就是正確。只要簡單明瞭地將定義說清楚就可以了,不
需要太多會讓讀者越看越糊塗的說明。另外一方面,定義最好
能夠說清楚一個字的denota-tion(本意) 跟connotation(
言外之意)。也就是除了字面上的涵義之外,還要說明這個字
在英美文化裡另有什麼含意:是褒呢?還是貶呢?是slang(
俚語)或是informal usage(非正式用法)?這一類的資訊都
應盡量列入。第三查閱方便,若有光碟更好。事實上,現在知
名的字典幾乎都有光碟版。雖然光碟版各有其優劣點,但共通
處是查閱方便。書架上擺放著十幾巨冊Oxford English Dict-
ionary(OED)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大字典(包括OED)
都已做成一片光碟,查詢簡便迅速。
【余曰】英文字典是島上每一個受過九年國教者皆使用過的工具書, 待
長大後, 英文更成為實用的國際資訊攝取語言, 但還有多少個
人會繼續常查字典呢?奚永慧老師詳述了使用英文字典/光碟
的要訣、字典的選擇要領、推薦的幾部知名字典、以及 collo-
cation/usage/phrasal verb/thesaurus/slang 等專門字典的
使用時機, 學而時習之, 字典仍是有相當價值、且俾於釐清詞
句意義的一種有用工具。
──‧──
【摘於】06/08/96
【篇名】郭衣洞和柏楊/聶華苓
【出自】聯副電子報
【摘文】柏楊說:「選擇雜文這一文學形式,是因為現代時空觀念,對
速度的要求很高,而在文學領域中,雜文是最能符合這個要求
的。它距離近,面對面,接觸快,直截了當的提出問題,解決
問題,不像小說詩歌,必須經過慎密的藝術加工,把要反映的
事象加以濃縮,它的價值和影響力,需要頗長的時間才能肯定
。」
柏楊已出版小說、雜文、報導文學、歷史著作等五十幾本書。
就是在獄中,他也寫作,完成《中國人史綱》、《中國帝王皇
后親王公主世系錄》和《中國歷史年表》。半個世紀了,他沒
停過筆,用多年時間將《資治通鑒》譯成現代語,並加評語,
成為《柏楊版資治通鑒》。
【余曰】一個時代性的人權鬥士, 永遠不變其意的真正志士, 他將其椽
筆化為筆鋒之利, 以針砭時局。柏楊, 也就是郭衣洞, 秉其所
當為而為, 因為一則「大力水手」的孤島父子的譯詞而成為叛
亂犯, 便在獄中, 猶持續寫作不輟, 《醜陋的中國人》直指群
體醬缸文化的劣根性, 指出華人的社會性弱點。在他著意的民
主改革實現之後, 島內卻不乏投機性的人權與民主政客, 而柏
楊其萎, 仍以一個典範性的角色, 讓我等有一足以比較而釐視
聽的標竿。
──‧──
【摘於】06/09/96
【篇名】楊甦棣所反映出的強權姿態
【出自】淨化與堆棧之板
【摘文】美國的確是世界強權, 不管台灣與他們在外交上有多麼一致的
立場, 島民都莫要忘了根本的一點:小國與大國在外交上的往
來與對話, 從來不會是平等且均向互利的, 而會有程度上的差
別。所以, 小國萬不可以將大國所謂的「善意」俱當作是肺腑
之言。強權國家(powers)常試圖展示其跨越國界的「權力」(
power), 這就是一種對於內政的實質干涉, 也是國際現實。當
一個國家的政治自由度(民主不民主?)與透明度(貪不貪腐?)
發生不對稱的現象時, 老美的政治表態就會傾向於忽視對於政
治品質上的期望(所謂的民主價值), 而趨從於僅以己方的戰略
與產業利益來決定其方向。
【余曰】外交辭令不能只以字句的表義解之, 尤其在探詢大國的真實意
圖之時, 更需著意於國際權力均勢運作的脈絡。楊甦棣大使自
以為得意之作的「鬱金香革命」如今似乎已成為中亞的負面名
詞, 而美國人到底曾怎樣「報答」過它的親密盟友呢?合眾國
對於他國所要求的「民主」與「順從」的標準又時時在變, 過
於天真的外交信任只會讓自己莫名其妙地成為政治利益的折衝
籌碼而已。
──‧──
【最新網摘:我的 MyShare@URL 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