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史語 »
August 12, 2011
新生 vs. 造焉
“......至於以所在行政區名為團名的 Treme 爵士銅管送葬樂隊, 其有百年傳統的歡唱樂聲卻與未亡者形成莫大的反差, 表徵的究是人生的自嘲、抑或一種無可睹的寄望呢?夫新生之常始於死, 嘆焉讚兮?......”
∠有此一說 邀請許多在地演奏家參與、滿溢即興音樂色彩的 HBO 社會寫實影集 TREME, 描述卡崔娜風災後紐奧爾良(New Orlean)的困境, 其中官僚警察怠職濫權, 不少貧民所居、未淹水的社會出租住宅更以「重建都更」為名被強制收回。 起乩島於八八水災不日鄉民即讎恨辱罵, 爵士之城災後數月猶復興無著, 民憤遂起。災民於自力救濟無奈之餘, 只得以節奏藍調、搖滾舞曲、自製短片、遊行標語等形式來斥諷官場。一場歡樂讚頌遊行的看板寫著「Chirac 把我們買回去吧!」災後立刻重批小布希總統(時台灣新聞熱播此節)的紐奧爾良市長, 他那幾個月重建期裏「自我感覺良好」的官僚態度, 更被嘲喻為「強迫射精」。 屢於 YouTube 上 "fu 至於以所在行政區名為團名的 Treme 爵士銅管送葬樂隊, 其有百年傳統的歡唱樂聲卻與未亡者形成莫大的反差, 表徵的究是人生的自嘲、抑或一種無可睹的寄望呢?夫新生之常始於死, 嘆焉讚兮? 後記:Treme 亦美國現存最古、遠在南北戰爭前已解放的自由黑人社區, 取名自其蓄奴主兼解放者。 (Tweets 7/21/11.) | ∠概焉心物 偶見人疑:「上帝為什麼要創造人類呢?」這不巧隱涉著幾個重要前提。 大前提是, 怎麼認定「上帝真確存在」呢?古典上對此有宇宙論之「第一因」說, 自然界構造之巧造變微顯然含有其設計「意圖」的設計師論, 以及 ens realissimum 之無限存有者論等三大論證。 常套用於神學理論的無限存有者論之主張以為, 大前提中的「存在」為包括於「上帝」這主詞裡的分析(analytic)概念, 否定之即自證矛盾, 故而無可否認。但依理性論哲學家康德之論, 彼實為綜合(synthetic)命題, 「存在」並非大前提的真正(≡必然成立)述詞, 因其並未由「上帝」析出實質意義, 故只是一不具絕對性、而有真偽性的「判斷」詞。 其次得先自問:「我何以要相信神的存在?」群體價值系統的須彌層次是否一定需要超自然實體之涉入呢?再者, 會問「上帝為何造人?」非即是因發問者被定位於受造者嗎?而這種身分置位又和電影中的主角突然這麼問:「為啥編劇大人偏要編弄出我這一個無聊角色呢?」不是頗相類而乏實解嗎? 「何以造我?」所設命題隱含其前提概念, 因此屬於後設性的「雞-蛋互生」性因果悖論──心又何從問心之所以來乎?苟改疑題為:「人為何需求上帝的存在?」那意涵可延展至集體潛意識的象徵層面而得一表型線索:「神人同形」已暗示著心靈想像維度之自反限性。且夫心問其心, 豈匪疑其心? (Tweets 8/4/11.) |
本板相關文章:
〈天/人之禍──莫拉克浩劫的雜感暨反思〉
〈性與生存...〉
〈[神諭] 迷途者(一)〉
〈[神諭] 迷途者(二)〉
〈反映善惡的信仰:人性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