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30, 2006

降格行星一顆,錯誤報導連篇

“......由於冥王星地位問題, 近日新聞上常見相關報導。然而, 無論是翻譯、還是摘要引文的形式, 其中有疑問或自相矛盾之處實多不勝數。此文就以這幾日見於 BBS Astronomy 板之轉載新聞, 略舉數篇為例, 將明顯謬誤之處以紅字標示出來......”

由於冥王星地位問題, 近日新聞上常見相關報導。然而, 無論
是翻譯、還是摘要引文的形式, 其中有疑問或自相矛盾之處實
多不勝數。此文就以這幾日見於 BBS Astronomy 板之轉載新
聞, 略舉數篇為例, 將明顯謬誤之處以紅字標示出來, 並以「
曰」句作批:
 
========================================================================
 
發信人: dororo1.bbs@ptt.cc (king), 看板: Astronomy
標 題: [情報] 九大行星成過去 太陽系增為12行星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Thu Aug 17 03:58:10 2006)
轉信站: Palmarama!news.ntu!feeder.seed.net.tw!news.apol.com.tw!feed.openfind.
Origin: sally.csie.ntu.edu.tw
 
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國際天文聯合會七人委員會十六日提議將太陽系行星分成兩組,現有九大行星除了
冥王星,其他八顆稱為「傳統」行星,冥王星則降為二軍,和三顆新發現的行星並
列為「侏儒行星」。這項提議若獲採納,冥王星仍將保有行星地位,太陽系的行星
則增為十二顆。
(曰:只有 Xena 一顆才是新發現者。)
 
由於陸續發現新行星,且體積有的比冥王星還大,天文學家從兩年前即開始討論行
星的定義,以及冥王星的地位,但始終未能獲致結果。七人委員會十六日決定,不
將冥王星從太陽系行星中除名,同時,太陽系行星家族將新增三個成員,變成十二
顆。
 
換言之,如果建議獲得國際天文聯合會大會通過,教科書中行星的定義與太陽系的
基本知識將得改寫。天文聯合會近千名天文學家廿四日將在布拉格投票表決。許多
知名的天文學家大多贊同新建議,預料大會會順利通過。
(曰:IAU 從來沒做出過嚴謹的所謂「行星的定義」。)
 
天文學家一直將離太陽最遠、最小的行星冥王星稱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現在,天
文學家將太陽系的十二個行星分成兩組。地球、木星等八大行星為「傳統」的行星
,冥王星與另外新發現的三個新天體為「侏儒行星」。冥王星仍是行星,但不再是
太陽系的「大行星」。
 
亦即,冥王星不再是體積較大的「正規」行星,而是另一類體積較小,名叫pluton
的行星。過去反對把冥王星及其他類似星體定位為行星的科羅拉多大學天文學家艾
斯波西多說:「這是很好的妥協。它們的體積實在太小,但又難以從行星行列中剔
除。」
(曰:應該是「分類為 pluton」, 但後來未獲通過。)
 
根據新建議,行星的廣義定義為,體積夠大且呈圓球形,不是恆星,是圍繞恆星旋
轉的天體。天文學家並未針對行星的大小訂定嚴格的上限或下限。
(曰:整篇報導完全誤解了「建議」。這個建議案其實是要求將冥王星是否仍列在
planet 之列作表決, 若贊同仍列為 planet, 則就可能會有十二行星。如果改列
成矮行星(dwarf planet)的話, 就沒有出現十二行星的問題了。又, 行星前是否

要添加「傳統」(classical)之稱, 也是議案之一。)
 

根據新定義,太陽系的八顆「正規」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另外四顆pluton行星分別是冥王星,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長
期被視為彗星穀神星(Ceres),一九七八年發現的夏龍星(Charon),及二○
○三年發現的齊娜(Xena)。齊娜的名字尚未獲確認,預期在布拉格會議一併決定
的機會不大。
(曰:原擬的 pluton 行星只有三顆, 不含 Ceres。「彗星」則為「小行星」之誤
。)

 
【2006/08/17 聯合報】 @ http://udn.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56.133

------------------------------------------------------------------------
 
發信人: newline.bbs@ptt.cc (漫長的等待與相遇), 看板: Astronomy
標 題: [新聞] 太空探索冥王星被除名! 太陽系改為8大行星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Thu Aug 24 21:36:26 2006)
轉信站: Palmarama!news.ntu!Spring!ctu-gate!ctu-reader!news.nctu!ptt
Origin: sally.csie.ntu.edu.tw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824/17/2jku.html
 
太空探索冥王星被除名! 太陽系改為8大行星
 
東森 更新日期:2006/08/24 23:46 記者:記者管淑平編譯
 
太陽系出現重大變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議(IAU)24日投票通過,冥王星不能算是行
星,因此,太陽系將從過去的9大行星,減少一個,成為8大行星。這使得全球的天文
教材都將改寫。
(曰:IAU 在學界通常譯為「國際天文聯合會」。)
 
參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75國2500名天文學家在布拉格經過一周的熱烈討論,24日為
天文學界數十年來關於行星定義做出回應,投票通過取消冥王星的行星資格,這讓
1930年被發現以來就被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正式被踢出太陽系行星群之
列。IAU的決議聲明,「(太陽系)8大行星為:水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土
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會中通過將太陽系內的星體分成三大類別:
 
1.行星:必須是環繞恆星運行的圓球形星體,本身有足夠的質量使其重力能與應力平
而維持近似圓球狀,同時其運行軌道與周圍衛星軌道範圍清楚區分。
(曰:「環繞恆星運行的圓球形星體」, 在議案中只是 "(a) is in orbit around
the Sun", 報導中的「圓球形」和後一個條件的「似圓球狀」形成重複。「應力平
衡」應為「流體靜力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

2.矮行星:環繞恆星運行的圓球形星體,本身有足夠質量能與應力平衡而維持近似圓
球狀,其運行軌道與周圍衛星未清楚區分,以及本身不是其他行星的衛星。
(曰:同上。)
 
3.其他圍繞太陽運行的星體,如隕石,彗星,衛星等統稱為「太陽系小星體」。
根據新訂出的定義,冥王星因為軌道與海王星重疊而遭除名,被降級為矮行星﹔而太
陽系的8大行星則被加上「傳統」二字,成為傳統行星。
(曰:被除名的直接原因, 是其不能清除公轉軌道上的其他物體。至於「傳統」二字
的議案, 並未獲通過, 行星仍只稱為行星。)

 
這樣的結果與一周前行星定義委員會提出的新定義草案截然不同,該份草案除了建議
保留冥王星的資格,同時納入另外三顆新發現的行星,讓太陽系增加為12大行星,不
過這份草案引起更激烈的爭辯。如今,原本有希望加入行星之列的賽瑞斯星(又稱:
榖神星),以及編號2003 UB313、暫名為齊娜的星體與冥王星同列為矮行星。
(曰:其錯誤同前所述。)
 
發現齊娜的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布朗對這樣的結果感到滿意,他過去就主張,冥王
星和類似冥王星的星體資格稱不上行星,上周新定義草案提出後,他也質疑,依照草
案標準,庫柏帶至少有42個星體符合資格,就連地球的月亮質量都比冥王星大,而齊
娜將成為矮行星中的最大星體,「這挺酷的。」
 
冥王星在1930年被美國業餘天文學家湯葆發現,就被列為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太
陽系最遠的一顆行星,以平均59億公里的距離環繞太陽,軌道也與其他8行星很不同
,是偏離率很大的橢圓形,環繞太陽一周需要247.9地球年。由於其質量遠不如太陽
系其他行星,直徑約2360公里,體積僅地球的千分之六,質量更是地球的千分之23,
甚至比地球的衛星月球還小,因此也是太陽系中爭議最最大的一顆行星。冥王星之名
是根據一名英國11歲女孩的建議,以羅馬神祇冥府之神為名。
 
24日的決議將使得全球的天文教科書都要改寫,也牽動星相命理。不過加州行星學會
執行主任弗瑞德曼說,「級別並不重要,冥王星,以及太陽系其他所有星體,都一樣
是個神秘,且令人興奮的新世界,需要好好探索了解。」NASA的新地平線號無人太空
船已經在前往冥王星的途中,預定2015年抵達冥王星探索這顆特殊又神秘的冰冷星球

 
庫伯帶發現的大行星體,上排中為冥王星。(圖美聯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6.176.69
 
------------------------------------------------------------------------
 
發信人: bluemilk.bbs@redbbs.cc.ntut.edu.tw (EMG怎麼做), 看板: Astronomy
標 題: 行星定義修正通過 冥王星降級九大行星不再
發信站: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ri Aug 25 08:04:31 2006)
轉信站: Palmarama!news.ntu!news.ntut!redbbs
Origin: redbbs.cc.ntut.edu.tw
 
(法新社布拉格二十四日電)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今天表決通過修正行星定義,冥王星正式遭到降級,失
去七十年來公認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也是最外緣行星的地位,太陽系從此成為八大
行星。
 
經過激烈辯論,聯合會今天以舉手表決方式通過決議:「八大行星分別為水星、地球
、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與海王星。」
 
冥王星的地位多年來一直受到天文學家爭議,認為冥王星體積小,且運行軌道非常怪
異,與其他公認的行星格格不入。
 
去年學界在冥王星運行軌道外發現一個遙遠的天體,名為2003UB313,非正
式名稱為齊娜,讓一向反對冥王星為行星的人因此得勢。發現這顆新天體的人說,U
B313與冥王星體積一樣大,也可以宣稱它是行星。
(曰:既然編號為 2003 UB313, 當然是在 2003 年發現, 去年是正式發佈。)
 
美國天文學家董包一九三零年二月十八日發現冥王星,當時他只有二十四歲。
 
冥王星在距離太陽平均五十九億零六百三十八萬公里的軌道上繞日運行,預計要花地
球時間兩百四十七年才能完成公轉一周。
 
美國無人太空船新地平線號預定二0一五飛過冥王星及庫柏帶。
(曰:冥王星為庫柏帶物體之一, 不可能反過來稱庫柏帶屬於「其」。並且, 庫柏
帶很寬, 2015 年只能飛進去, 不可能「飛過」去。)

 
--
※來源 : 台北科大計中紅樓資訊站 redbbs.cc.ntut.edu.tw
※FROM : 125.229.160.163
 
------------------------------------------------------------------------
 
發信人: dororo1.bbs@ptt.cc (king), 看板: Astronomy
標 題: [新聞] 九大行星 冥王除名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Fri Aug 25 03:08:47 2006)
轉信站: Palmarama!news.ntu!feeder.seed.net.tw!netnews!ctu-gate!ctu-reader!
Origin: sally.csie.ntu.edu.tw
 
【編譯王先棠/綜合二十四日外電報導】
冥王星被除名了,太陽系九大行星減為八個。
 
國際天文聯合會會員大會廿四日宣布,根據新標準,冥王星不再是太陽系的行星,
降級為不具正式行星資格的「侏儒行星」。
 
在捷克布拉格參加國際天文聯合會大會的兩千五百位頂尖天文學者,經過激烈討論
與表決,確定取消冥王星自一九三○年發現後保持至今的行星地位。
 
這項決定和一周前七人委員會的提案大相逕庭。當時的提案是維持冥王星的行星地
位,但和穀神星、齊娜星及夏龍星等三顆較小星球並列為「侏儒行星」,讓太陽系
行星成員增為十二個

 
然而,這項提案並未獲得多數天文學家支持。大會最後決定剔除冥王星的行星資格
,和榖神星及齊娜星並列入新創的「侏儒行星」類別
,使原本「九加三」提案變成
「九減一」。
(曰:這兩段話的矛盾, 相信諸位都看出來了。怎麼一樣是並列「侏儒行星」, 數
字的加減方向卻不同呢?最前一篇報導中已經「曰」過。)

 
新的行星定義指出,行星是「一個繞行太陽的天體,有足夠質量產生自身重力,能
克服強大穩定的物體力。它會形成接近一個圓球狀,其軌道周遭並無其他物體。」
冥王星體積太小,且其長橢圓形軌道與海王星的軌道重疊,自動被降級成「侏儒行
星」。
(曰:這段在意思的問題, 就不提了。而既然是投票通過, 就無所謂「自動」。)
 
【2006/08/25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214.243
 
------------------------------------------------------------------------
 
發信人: dororo1.bbs@ptt.cc (king), 看板: Astronomy
標 題: [情報] 冥王降級 歸類侏儒行星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Fri Aug 25 03:10:01 2006)
轉信站: Palmarama!news.ntu!Spring!ctu-gate!ctu-reader!news.nctu!ptt
Origin: sally.csie.ntu.edu.tw
 
【編譯王先棠/路透二十四日電】
來自七十五國的兩千五百位科學家廿四日通過新的行星定義,把冥王星七十六年來
的行星地位降級,如今太陽系九大行星只剩八個。以下是天文學界這次決議的細節:
 
行星新定義
 
天文學家聯合會大會決定,要得到「行星」之名,這個天體必須以軌道繞行一個恆
星,但是它本身並非恆星。
 
它的質量也必須大到本身能夠有足夠的重力,吸聚成類似一個球體,使其軌道四周
並無其他物體。
 
這是國際天文聯合會第一次試圖確立行星的科學定義,大會並創造了一個新的行星
類別,稱為「侏儒行星」。大會也創造了第三種天體類別,稱為「海王星外天體

(曰:錯了, 所新創的是「太陽系小天體」(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

現在,太陽系只剩下八個傳統行星。侏儒行星成為次一級的天體,不同於水星、金
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被視為傳統行星的天體。
 
冥王星還是行星嗎?
 
冥王星從行星類別中除名,因為其橢圓形軌道和海王星重疊。冥王星落入一個新創
的類別,稱為「海王星外天體」
。這些天體繞行太陽一周所花時間都超過兩百年,
和傳統行星非常不同。
(曰:承上, 冥王星本來就一直是「海王星外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s)。)
 
冥王星和附近的齊娜星、夏龍星都被歸類為「海王星外天體」。這三顆天體加上不
屬此類的榖神星,將被稱為「侏儒行星」。
(曰:齊娜星雖與冥王星同屬庫柏帶天體, 但兩者距離極為遙遠, 齊娜與太陽的距離
約為冥王星的三倍。至於夏龍星究屬矮行星, 或仍屬冥王星的衛星?這次大會並未
解決。)

 
【2006/08/25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214.243
 
------------------------------------------------------------------------
 
發信人: bluemilk.bbs@redbbs.cc.ntut.edu.tw (EMG怎麼做), 看板: Astronomy
標 題: 冥王星雖遭天文界降格,但占星家仍難割捨
發信站: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ri Aug 25 15:58:46 2006)
轉信站: Palmarama!news.ntu!news.ntut!redbbs
Origin: redbbs.cc.ntut.edu.tw
 
路透多倫多電---
 
科學家週四雖把冥王星降格為「矮行星」,但占星家已預言這對他們分析星象影響不
大。
 
英國的占星家兼暢銷書作者葛蘭特(Russell Grant)稱,經過這麼多年的討論後,冥王
星被剝奪行星資格並不讓人吃驚,而他也不會更改用來為客戶占卜,以及他那吸引數
百萬訪客網站上的占星圖。
 
「我個人感到震撼,但並不激動,」葛蘭特在英國接受電話訪問說。「冥王星雖然失
去行星資格,但在神話世界卻永遠不可能遭降級命運,這實在很有趣。」
 
「我會繼續使用冥王星,因為它能讓我看透人們的星盤及心理,」他說。
葛蘭特說占星家長期在命理上利用非行星,例如月球。他還用某些太陽系裡的小行星
,但體積遠小於行星。
(曰:在天動說的古宇宙觀下, 月球也長期被視為「行星」。)
 
從古代盛行至今的占星學利用天體的相對位置解讀人類事務與塵世事件。它雖然很熱
門,但與現代科學研究為主的天文學確是兩碼事。
 
「天文學界過去有好幾次變動了占星家採用的物體,」西雅圖開普勒學院院長李曼(Lee
Lehman)表示。該校是西半球唯一頒發學位給占星研究的學校。
 
李曼說,自從在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占星家花了數十年才針對其關連性達成共識。
 
冥王星遭天文學家降格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科技的進步使他們發現冥王星其實比2003
年發現的Xena星還小。
 
「占星界現在對Xena也興趣盎然,」李曼說。不過他無法預料Xena是否會對占星學產
生重大影響。
 
葛蘭特則認為,Xena用途有限,因為從Xena所在的位置來看,它目前只影響太陽在雙
魚座及牡羊座的人。
 
--編譯 邱俊吉;審校 柯安琪
 
--
※來源 : 台北科大計中紅樓資訊站 redbbs.cc.ntut.edu.tw
※FROM : 140.116.78.93

發表於 August 30, 2006 06:50 AM
| 未分類文章◎時論政鑑[]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無心於曖昧的賈寶玉←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愛一定是自私的?

回應

齊娜星於不久前被 IAU 正式命名為 Eris (希臘神話中引起特洛伊戰爭的違和女神意利絲), 中文媒體有譯之為厄里斯、艾利斯、失和女神星等等不同名稱。近日在一場兩岸天文學(六千個)名詞的檢討會議上, 決定 Eris 在音譯與意譯中採用意譯, 並仿傚穀神星、灶神星等知名小行星(這幾顆小行星未來可能會「升格」為矮行星)的中文名稱之例, 定名為「鬩神星」。此乃取諸「兄弟鬩牆」之義。
 
至於冥王星是否也該比照更名為「冥神星」呢?與會諸人決定放它一馬。不久前在最具權威性的 Science 期刊上一篇由鬩神星的證實者布朗等人共同發表的文章中, 計算出其質量亦大於冥王星。

Verklarung 於 June 21, 2007 03:25 AM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