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生活日誌] 99 年第 07 月日新簡記 ─ 韓寒現象
99/07/27 [有此一說] 韓寒頗能點出中國國民在「認知到正邁向一個大國」階段的社會觀、民族觀、國際觀上的自我放大與自相衝突, 不過於文化核心脈絡的理解構架上仍明顯缺乏像朱大可那般的深刻論述能力。韓寒真正的價值應該在於對比性, 他不止青春有主見, 他更有勇氣突出自我、針砭自己所處的時代。
99/07/27 [有此一說] 他懂得利用名氣爭取到更多言器者所應有的發言機會與擴散力。韓寒了解本身在一些社群中所獲得的話語關注力, 而他也沒浪費這種關注, 把很多公共知識份子本該說出來, 卻不敢說、不敢明說、或者不敢大聲說的誠實諍語, 在一個專制國家言論尺度的邊緣荊棘之處, 恁直率地揮灑了出來。......”
╒═══════════════════════════════╕
│大人生活日誌第 21 期自民國 99 年 07 月 01 日起至 07 月 31 日止│
╘═══════════════════════════════╛
99/07/01 RT @mingwangx: @octw 聖經沒有明確地譴責自殺,譴責自殺與其說是教義,不如說是教會傳統。順道一提,自殺者不能上天堂是個誤解,上天堂的關鍵只在於因信得救。基諾李維的康士坦丁電影有誤導。……十誡中明確說「不可殺人」,殺人包含自殺,這是另一個基督教認為自殺有罪的脈絡。
99/07/01 [讀經時刻] 《新約‧哥林多前書》:「末後的亞當成了賜生命的靈。」生命是上帝所賜予的靈光, 汝若棄置了受賜的恩物, 焉乃敬奉上帝之道?《舊約‧詩篇》16:9-10:「我的靈快樂, 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
99/07/01 …身為受造者的俗體, 怎可違逆上帝旨意, 而竟要將受賜的靈同肉身離分?至於那謊言的父, 「起初是殺人的」(耶穌語, 《新約‧約翰福音》8:44), 說謊者執行了人類始祖的死刑。此乃魔鬼, 乃死神也。自絕恩靈者, 即掙脫了上帝的懷抱天堂, 而自甘墮入死神的黯黑之牢。
99/07/02 基(隆)福(隆)公路停擺多年, 媒體譏之「一條公路蓋了二十幾年蓋不好」。基福本來定位為大台北往宜蘭交通改善工程, 因興建北宜高失去作用而停工, 近來改說為了發展東北角觀光要復工。如今看來, 貢寮核四廠環評要求替代道路才是復工「真相」?至於說蓋高架是要減坡度, 又根本是為了通大車?
99/07/02 我是會看營養標示的, 還在個人網頁註記每日建議攝取量。我倒不在意台灣食品新聞最(只)重視的熱量值, 通常注意的是鈉、飽和/反式脂肪的含量, 紐約市的快餐店近年也已禁用反式油了吧? RT @fannylawrenC: 香港規定,明天開始所有預先製成的食品必須印上營養標籤。……
99/07/03 少時有位同學來自島南的屏東, 出遊台北時我不帶他吃士林夜市、不逛木柵動物園、不賞誠品故宮、不踏信義商區, 而偏領他去瞧台北省城各城門、植物園布政使司衙門、天后宮遺址(銅牛)、台灣首輛火車頭騰雲號、中華商場、草山古道等。於是後來他回了南部, 對台北的印象仍是「老老舊舊的」。 Orz
99/07/03 對馬龍很深刻的就是, 巔峰時他幾乎年年造成與其衝撞的球員受傷骨折, 但自己都好好的。喬丹退休後有一次馬龍與別人相撞, 輪到他列入傷兵一陣子, 那時明白了, 「馬龍老矣」。 RT @book686: @hsnuhow @raininglight 馬龍上籃根本就是保齡球飛砸球瓶~~
99/07/03 有錢有勢的太監照樣娶妻養子呀, 讓人守乾寡。清代筆記稗本裡曾看過描述, 太監用道具、甚至叫妻妾與下人「表演」來宣洩。扭曲的生理控制, 易滋生更扭曲的心理需求吧。 RT @fannylawrenC: 太監可如何戀態宣洩? RT @DDNI: 但是缺陷導致慾求不滿,最後只能變態宣洩了。
99/07/03 統一的話, 中華民國美眉就再也不會存在, 變成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姑娘囉。 RT @langzichn: 原來,每一個中年大叔的心中,都匿藏著一棵八卦的心RT @mranti: 一登上中華航空,頓覺中華民國美眉真漂亮,由此心生統一之念。
99/07/03 有了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有率為 0% 的 WM7、Meego (都還未有實品上市), 卻少列了市場佔有率最高的 Symbian? :) RT @thecat: 所以看來是這樣 iOS, android, blackberry, meego, wm7, palm pre,有漏掉誰嗎?
99/07/04 廿年前的素書樓事件可否謂是學術界「轉型正義」的初期經典實踐?時正義連線大將、立法委員陳水扁將一代國學大師、將近百齡的「老賊」錢穆給逐出了宿舍, 數月後錢氏蹇居而逝, 年後成為錢穆紀念館。十幾年後台北外雙溪小土坡上的紀念館重新開館, 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親往致意, 表達對於「大師/老賊」的景仰之情。
99/07/04 我祖母生前所說「以前的台北」, 也不包括台北東區。我也覺得古蹟是城市的老靈魂, 假城市更新或地產開發之名破壞古物是最要不得的。想十五歲時, 還曾去探索台北城各遺跡, 繪製地圖與圖樣, 滿足了少年考古家的幻想。 RT @ashec86: 我心目中真正的老台北是板橋、萬華、西門、南門
99/07/04 以後在這種話題上附加 #X-rated 或 #18禁?但只怕收到反效果, 反而吸引更多少年兄專找這種的。 :)) RT @fannylawrenC: 抱歉推上不讓我把話題分級。 RT @zhanchangjia: 推上很多未成年人啊 RT @DDNI @verklarung
99/07/04 Linux 系與 Symbian 的 codebase 還是差很大, 雖然會殖入相同的 toolkits, 但執行檔應是不能通用的。 RT @thecat: 咦?我以為現在是 symbian, maemo, moblin 一家親了哩?將來程式可以在三者間通用,所以列一個代表號...:P
99/07/05 [有此一說] 曾與陳水扁並攖其鋒的「政治金童」趙少康回國民黨任選舉顧問, 他直言若郝龍斌民調只與蘇貞昌打平那等於輸了。或許是遺留自威權時代對於主流媒體的不信任, 長年來綠民在常規式民調的表態率偏低, 因而有「藍要領先 5% 才有勝算, 要領先綠 10% 才能防『奧步』」的說法。…
99/07/05 …網路民調大異其趣。台灣首個網站目錄與搜尋商業性服務「蕃薯藤」的創立者之一具台獨背景, 早期每逢 228 紀念日與鄭南榕自焚日會把畫面黑白化, 並不時於首頁宣傳「本土化」研討會;由 @roach1971 所創立的「南方電子報」所邀文章若表達出政治立場, 一面倒為「自由報報」式。…
99/07/05 …類似於對地下賣藥電台的「信賴」, 90 年代起民進黨或綠營支持群眾顯然亦將網路視為新的草根發聲管道, 且不比傳統媒體開台需鉅額營運資金, 台灣網路上一向是綠民的政治聲量遠大於藍民。無法進行隨機抽樣的網路民調因而常呈現出離譜的 7:3 綠藍支持率或滿意度, 而選舉結果是另一回事。
99/07/05 少時曾有隻黑身白掌野貓(俗稱凶兆貓)常來找我, 某次牠吐舌舔我的手, 才赫然發覺貓舌和日前工藝課用的砂紙一般「粗糙」。還以為是不是舌苔長太厚, 都成「結石」了? :) RT @octw: 今早又被三隻貓叫起床。第二關KIKI今天的絕招是用「粒度」超過80號砂紙的舌頭一直舔我的臉。
99/07/05 我印象中就是當他把 David Robinson 給撞傷後, 媒體特別剪輯回顧「馬龍歷年犯行」, 列出連續幾年各是誰慘遭「毒手」。 :) RT @book686: @verklarung 沒有年年啦! 比較嚴重的是有一年把海軍上將撞到住院~~
99/07/06 注音符號來源暨讀音本字。取聲:ㄅ包、ㄆ撲、ㄇ冪、ㄈ匚、ㄉ刀、ㄊ突、ㄋ乃、ㄌ力、ㄍ澮(古字)、ㄎ考、ㄏ厂、ㄐ糾、ㄑ畎、ㄒ下、ㄓ之(古)、ㄔ彳、ㄕ屍、ㄖ日、ㄗ節、ㄘ七、ㄙ私。切韻:ㄧ一、ㄨ五、ㄩ凵、ㄚ丫、ㄛ呵、ㄜ(ㄛ轉化)、ㄝ也、ㄞ亥、ㄟㄟ、ㄠ么、ㄡ又、ㄢ含、ㄣ隱、ㄤ尢、ㄥ肱、ㄦ兒。
99/07/06 其實現行 Maemo (N900)、Symbian 的程式就算都使用 Qt, 執行檔也不通用, 若能在 SDK 多下功夫或有機會做到「源碼相容」。不然弄個 VM RT 好囉, 但如此手機可能也要雙核、2GHz 才夠力吧? :) RT @thecat: 啊,學到了,筆記筆記 :P
99/07/06 這倒跟台灣現在非傳統的「中秋節=烤肉」聚會很像, 有些縣市也放煙火。呃, 大熱天才開始發揮荼毒威力居然就想到秋天去了。 :p RT @fannylawrenC: 傳統上,國慶=燒烤+煙花,我下午也要準備出發了。 RT @00ovo00: 看到電影裏米國國慶普通民眾喜歡搞燒烤聚會?
99/07/06 然而, New York、New Zealand 過了幾百年也沒改名 Old xxxx 呀?(以清初滿人來看, 處處是「新的疆土」倒沒錯。) RT @wlixiong: 解釋成左宗棠所說「故土新歸」……該叫「故疆」才對。何況早在左宗棠前一百年,那片土地就已經被清王朝叫做「新疆」了
99/07/07 公視董事會爭議半年未解, 月前鄭同僚董事長更主動把戰線擴大至公廣集團華視人事。公視募款代言廣告近來尤舖天蓋地, 似在營造一種「意在言外」氣氛:「你瞧, 有這麼多社會賢達、社/環運名流在挺公視(我)!」?參須文蔚〈揭開媒改團體鄉愿的面紗〉。
99/07/07 但科舉不淮女子應考, 並且「出恭」時用的是兩排考棚中間走道的一個「公開馬桶」呢。可能要先當女皇帝, 才能改造科舉制度? :p RT @ashec86: 我……認為社會應由知識人領導、對於被摧毀、侮蔑的傳統和儒學感到龐大的無力感——沒錯,所謂「士」的精神,我要生在古代一定會去考科舉
99/07/07 但要找這麼「古早」的教本可能比較難, 還是送廿一世初的三立台收視冠軍勵志大戲《阿扁與阿珍》好囉?既好找, 又更生動厲害? :) RT @MrFriday: 個人認為大陸朋友來台灣,最佳伴手禮不是鳳梨酥,而是以前國立編譯館出的國小國語課本,讓他們知道小魚往上游的厲害
99/07/07 記得他說過, 那個步道的實際設計者是他事務所的學生。 RT @isaac: 今天看到的那座橋下步道正是他作品 RT @baixiaoci: 一直想去看看黃聲遠老師設計的那個鄉公所。
99/07/08 [正名之論] 今人把大學升學考類比為科舉, 以狀元名目加諸榜首。這是層級誤解, 大學入學考至多只能類比於明清取秀才的的童子試, 那不過是科舉敲門磚的生員「資格考」而已, 其後才真正進入府、縣學修讀。高級公務員考試才相當於古代的科舉, 現代政府人員考試即源於近代歐洲仿自中國的科考。
99/07/08 秀才苦讀幾年經鄉試中式舉人, 進京會考經殿試及第進士, 才算成就功名。但要當官還得遇缺候補, 等的人還不止當年榜的進士。一等經年很平常, 有關係的人可先求個沒職務保障的幕僚小差來做, 或尋個束脩難以養起一家老小的督撫高官的教席。用盡盤錢實在等不下去而回鄉教書、一無所得的也非罕見。
99/07/08 連續劇常演進士榜魁甲被選為駙馬爺或宰相。狀元真能馬上娶個格格, 少奮鬥二十年?那是從來沒有的事, 要娶格格還是得看出身, 並且滿清皇室原則上禁止滿、漢通婚。當宰相?更別想了!管你「一朝成名天下知」, 俱得從小官幹起, 古代中國的官職銓敘制度同科舉方式一般, 是領先世界實行的。
99/07/08 其實無需訝異, 近年島民多只關注自身, 對於「外國」事務已無力也無心去關切。為了正義, 島民籲求國際該注意台灣, 卻不以為也應認識國際現實。 RT @hsin747: 今天到台灣的電台,才知道原來大部份台灣民眾並不知道大陸互聯網的GFW及翻牆,更不用說草泥馬這些,讓我十分驚訝~
99/07/08 這是在明白告訴你:蘋果很大方, 慷慨允許上一代手機升級至新版本作業系統;但只升級軟體是不夠的, 請一併升級硬體。$$ 乃身外物, 要捨得捐給蘋果會社, 也才可以給富士康工人加薪喔。 RT @wenli: 3G升級iOS4之後,不管開什麼程式,大多數最後都會因為記憶體不足而掛點。
99/07/09 注音符號的三種譯名: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軟體輸入法用名, 最拗口), Bopomofo Symbols (Unicode 用名, 這個最親民), Chewingfuhao or Chuing- (民初譯名, 幼兒也會念, 不是「口香糖」符號喔)。
99/07/09 除了英語人口外, 推特的最大使用族群就是日本人。美、日被淘汰後, 世足賽的關鍵字就在 Trending Topics 上低調了不少, 也沒聽說再創推數/秒的紀錄了。 RT @fannylawrenC: 據聞微博在日本極度流行。另,十年前世界博客的第二天語言,就是日文。……
99/07/09 自由社會要達成 General Will 似乎常是夢想, 故有時理念得先行。把現實限制當作不作為的藉口, 正是彼岸「不適合中國國情」的標準推拖辭。有些長期事務若劃定了優先次序, 後順位者就永不會有受到正視的機會。 RT @telshl: 不遠,開始走就不遠。 @aboutfish
99/07/10 [雞同鴨講] 蔡主席說 WTO 提倡多邊自由化, 「ECFA雙邊關係,不是WTO主流」。研究過國際經濟的蔡竟會不知即因 WTO 杜哈回合談判停滯, 各國才大搞雙邊 FTA?又說中港 CEPA 是地方政府才簽的, 那韓、日、歐盟等多國都簽了 CEPA, 難不成皆屬自甘矮化賣國?…
99/07/10 …而比 ECFA 影響更廣泛的 WTO 入會書為何當初她未交付公投?WTO 如今已造成台灣小農體制的鉅大傷害, 綠朝也因之開放更多大陸農產品及毒奶粉銷台。若 ECFA 的兩岸貿易自由化會戕害台灣的傳產與就業故要反對, 她卻力主要與他國簽署也具有同等疑慮的 FTA?凡此皆矛盾難懂。
99/07/10 幸好桃園縣已達到人口門檻, 年底五都選舉後, 台灣就可以有第六個直轄市, 仍超越中國五市, 日本也只有兩都, 繼續保持我島輸人(數)不輸陣的優良精神。 RT @ljqu: 陝西省省會放哪兒去?延安? RT @youryuer: 甘肅日報:西安已被確定為國家第五個直轄市
99/07/10 島民對世界杯較關注好像真是 98 年, 席丹(他是禿頭酷哥 :)即是那屆始為國人所悉。我掃了一下書架, 正好也自 98 年開始出現較多的中譯世足賽專書、專刊。 RT @annpo: 我確定是2002年開始的,而且我身邊開始多了很多看球的,我還寫過文章罵他們不懂球只看帥哥之類的。
99/07/10 人腦運作需要熱量, 胃部缺乏食物到達信號可能會讓腦子起不了亢奮吧。 :) 舌頭破洞也麻煩, 下意識裡偏習慣用舌尖去舔食物。以前都噴西瓜霜, 吃流質的或許會好些?夏天吃綠豆湯不錯。 RT @ashec86: 天氣熱又舌頭破洞,實在沒食慾,我的食慾和精神狀況直接連結,沒食慾就沒……
99/07/10 Plurk 以前在菲律賓與印尼佔上風, 但後來只在台灣保持優勢。印尼人會轉向推特, 莫非是為了 fo 曾住過印尼的 @BarackObama 嗎? RT @E27sg: 印尼成為推特第三大使用國,誰分析下為什麼? RT @fannylawrenC 如果 Twitter 不是被牆…
99/07/11 Publish 源乎 public, "to make known publicly", @octw 謂之「照原始定義……出書不等於出版」。這顯然是新聞業誕生前的定義, 迨新聞成一專業, 原始意涵為之所奪, 出版的意義乃限縮了。產業分工化與詞義制約, 皆文明複雜精化所伴隨的現象。
99/07/11 難不成是 Google 或應用程式透過 API 所做的搜尋也算在內?另外, 點選 Trending Topics 與 hashtags 也會被當作搜尋。 RT @octw: 推特的每日搜尋數超過每日發推數十倍,這個數字讓我很困惑,除非我看一次推點一次Home就被計為一次搜尋。
99/07/11 故立法改成完全勞工董事制或合作社型態?這也好, 至少避免政黨比例與政府介入的直接疑慮。(當然, 只怕勞工中也會有派系。) RT @torrentpien: 我覺得媒改學者需要先分析及談清楚董事會亂成這樣到底對於公視的運作……如果沒影響,表示員工自我經營得很好,所以不需要董事會……
99/07/12 台灣桃園(舊稱中正)航空站(呼號仍為 CKS)從「十大建設」的新時代亮麗國門, 如今似已淪為蛀蟲滿梁的敝宇。除了硬體建築老舊、服務水準落後以外, 就連管理人事亦已陳腐難挽矣。腑之敗必自內蠹, 果有其端?桃園機場公司化原本還有些疑慮, 如今看來從體制本身「砍掉重建」已成為不得不為之法了。
99/07/12 影音出版物乃出版在媒材、形式上之延展, 但就出版原義 "to make public" 而論, news 擴展更快, 廣播、電視、網路皆成其當然媒介, 傳統出版業卻已適應、追趕不及。 RT @octw: 不過出版仍有廣義、狹義解。最廣義的時候包括音樂、報紙、雜誌、影音都在其內。
99/07/13 用詞貧乏症候群?體育記者每提大小數據必稱「魔咒」, 無人下咒哪來的魔咒?不是還有紀錄、障礙、高牆等詞可用嗎?「咖啡達人」到底又是幹啥的?咖啡農?店主?進口商?分級評鑑員?內行顧客?指南編者?螢幕上一秀出「達人」就得多一行標註角色, 何苦呢?達人之用本求簡短有力, 今則滋繁失精確。
99/07/14 環法自行車賽一直罔顧「市民行車便利」、不惜癱瘓巴黎市中心交通, 而民眾依舊支持賽事。到了公車/自行車專用道總受到「與汽車爭道」質疑的台灣卻只封閉一半車道, 不時有汽機車趁機插入比賽管制隊列裡造成多次傷亡(日前才死了一名選手)。不願「取捨輕重」的島民真能辦出一流的世界級公路賽嗎?
99/07/14 前任林載爵偏重以專館引入異國作家交流。王榮文來了, 肯定金庸武俠電子書的氣勢會大盛? ;) 要是哪天輪到老貓先生當書展老大, 該會大倡 Epub 標準化、DRM-free/neutral 方為出版業未來正道? :) RT @octw: 台北書展基金會又換王榮文董事長當董事長了。
99/07/14 人只有一個心臟, 裡面卻藏了四個心室(房)。孔夫子在《禮記》早就明白寫道:「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及色也。」人心委實難測呀! RT @fannylawrenC: 原來八爪魚有三個心臟。人的心臟雖只得一個,但人可能是世上最多心的生物。
99/07/15 投球具魄力而有別於王建民的郭泓志成為首位登上 MLB 明星賽的台灣選手, 身為中繼投手意外獲得上場機會, 更意外播出專訪時段, 各國選手統計畫面也秀出了台灣國旗。不過差點把小小郭打成敗投的 R. Cano 就有些不夠意思, 他老爸曾來台打過職棒, 他的奶粉錢台灣也有貢獻呢! :p
99/07/15 台灣省文獻會、台灣銀行數十年來所編台灣經史研究叢刊等資料極豐富, 李登輝當教授時亦常用。後來學術與民間出版越發達, 政府已非全部, 請參考南天書局《台灣研究書目》。 RT @jollychu: 日本當時是殖民政府,他們都能想盡辦法記錄下台灣的種種,而台灣政府卻從來不曾這樣想過!!
99/07/16 [有此一說] 對許多出版、影音從業者而言, DRM-free 乃萬惡淵藪。其假設了「性惡」之確然, 若非有 DRM 之「限權」機制, 消費者必定會將其產品予以 free(-price) 化而剝之利潤版稅。為求社會「和諧」, 或許可建立一過渡性的 neutral DRM 概念。
99/07/16 [有此一說] Neutral DRM 立基於三原則。其一, DRM 得是非綁定於特定廠商專屬技術的架構, 需是業界通用的。其二, DRM 容器所包覆的內容格式應標準化, 俾於往後「限權」機制淘汰無用時, 內容仍具有成為文獻的可能;依美國憲法, 著作權本意在促進公益、而非保障私利。
99/07/16 [有此一說] 中性(neutral) DRM 立基於三原則。其三, DRM 機制不應如往常一般, 以敵意防範動機視「剝奪消費者法定合理使用(fair use)權利」為當然方便事, 否則破解即相對應成為具「去道德化」詰抗性意涵的自我賦權(empowerment)行動。
99/07/16 數十年的「浸淫」經驗讓老 K 養成了精?與老 K 相比, 小綠的貪污手法就顯得較粗糙, 還常忘了預留落跑路逕。或也可能是與老共關係不好, 小綠沒辦法學老 K 一事發就逃到對岸。這年頭連黑幫都要搞兩岸交流囉。 RT @telshl: 為何老K的貪污、賄賂、經濟掏空罪犯,總能成功脫逃
99/07/17 見 @bobchao 推曰:「能夠不要中央集權的事情我都想盡量避免」, 不少人都有此般不信任感。然則, 由於媒體目光集中於中央, 地方上所發生的鳥事就算更多更荒唐(如大埔徵地案), 也常被忽略。或許我們覺得台北的政治已夠糟糕, 更大的現實卻是, 島內的政治品質是「每地方愈下」的。
99/07/17 Linux 不少指令工具是十幾年前的, 其大都還是 70、80 年代 Unix 版本的重寫, 功能、語法數十年不變也仍適用。至今大部分的網站管理員仍在使用它們。 RT @jimmy_su: 有時候想想微軟實在了不起,它在八年前做的產品現在還被廣泛使用中。現在哪樣科技產品能用八年?
99/07/17 標題口氣真大, 我還以為就只有一神教的萬能 上帝才能「構思宇宙」呢。 ;) RT @octw: 再預告一下,Discovery 的霍金專輯,本周日晚上九點播出「霍金構思的宇宙」,下午三點是上周節目重播(穿梭時空)。
99/07/18 當我們每天在電視新聞上可以看到台北市哪裡的停車格線沒劃好、高雄市某展館的樓梯有洩露裙底風光之虞等「重要民生報導」, 而灣寶西瓜田、大埔農地、小林大愛村的問題卻難得見諸簡短描述, 那又要如何信賴主流媒體真能區別輕重、辨民所苦呢?扒糞夫公器「每地方愈下」所錯置的社會關注力益顯浪費。
99/07/19 [捕蟲捉漏] 假怕死「不完美、搞牽拖」記者會後, 蘋果秀出了預備好的「天下的天線一樣爛」網頁。「天線門」事件爆發多日以來, 該公司顯然一直很努力……找出他廠手機「沒正常握」時的收訊毛病?蘋果向來強調質感至上, 如今改跟迷們說要「比爛」才是, 不愧是常引領「業界新潮流」的前進企業。
99/07/19 用條手機或名牌的頸吊帶, 把鑰匙給扣到手上?要離車時就得拔鑰匙。 :) RT @phampoe: 要怎樣根治忘記拔機車鑰匙的症頭?這禮拜已經累計兩次了...
99/07/19 說實在話, 有些事實並非不願知道就不存在:藍綠兩黨乃一丘之貉。清泉崗機場當年在選舉時「軍轉民」、為了總統剪綵趕緊飛一日國際包機(隔日起停飛一陣子), 恰是民進黨當朝時的「政績」呢。 RT @jollychu: 國民黨民代不斷要求把軍用機場和民用機場結合,你們真是共產黨養的狗ㄟ!
99/07/20 近年韓劇、偶像藝人、手機風迷寶島, 檀君的裔國本可作為同受日帝殖民經驗「對照組」的一面反射鏡, 然而島民對於木槿國度的歷史藝術文學知之甚微。詩人商禽逝後, 南韓的許世旭也到了楊照所疑想的「可思莫思」與老友相聚。參楊文〈懷念「可思莫思花」〉。
99/07/20 Yahoo! 新聞上看到〈女一心可多用 男性卻不行〉, 這不就推翻了周伯通與郭靖能習得一心兩用、雙手互搏之術, 黃蓉卻根本學不來的「武林事蹟」囉?不過此研究的取樣不足, 效度可疑就是了。
99/07/20 邱清泉不止勦匪, 也抗日, 清泉崗直飛匪地若對不起他, 那日本包機航線不也一樣?我提的都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卻「沒什麼好說的」, 原來反國民黨是不可以就事論事的。 Orz RT @jollychu: 現在國民黨要求軍轉民都是為了中國直飛台灣的包機,親中就是親中,沒什麼好說的!!
99/07/20 香蕉熟透時, 可以去皮沾水, 放到冰箱冷凍層冰成香蕉冰, 即可長日賞味, 炎炎夏日正涼嘴。 RT @poooo_chu: 【今天買的香蕉還綠綠的,明天剛熟後天就爛了】香蕉的存在意義一定是鼓勵人們要珍惜當下。
99/07/20 這應該不算是科普, 而是飲食常識吧?連我都知道是蛋白質。 :) RT @octw: [科普猜猜看] 麵粉有高筋、中筋、低筋之別,請問這個「筋」是啥?一、油脂成份;二、蛋白質成份;三、糖分。
99/07/21 我們都「目淫」了湯唯的裸體, 為何卻僅有她要付出所有的裸露代價呢?引朱大可〈湯唯案:板子、扣子和老鼠夾子〉:「而選擇羔羊的標準,必然是她(他)的弱小性、無反抗性和最低副作用性。湯唯不幸中選,並被送上意識形態祭壇,成為令人同情的犧牲品。」
99/07/21 其實可從習慣著手。有的人常掀了電鍋鍋蓋取出食物, 就忘了拔插頭。若養成下車前一定先拔鑰匙, 把拔鑰匙的順位給提前, 應可以減少忘掉的機率吧? RT @phampoe: 我有想過在鑰匙上綁條很長的項鍊掛在脖子上,下車時自然就會記得拔鑰匙,不過繩子太長感覺很牙給,綁在手上是不錯的選擇
99/07/21 @jollychu 邱清泉不是您舉的例子?敝人只糾正貴君所以為的「事實」之誤。基於錯誤所下的判斷, 怎能確定無誤?之前我提供的那家台獨出版社的書您查一查, 即可確認國民黨真否都不做台灣研究。仍不承認之前引據了錯誤事實嗎?我本來就厭惡中共, 也只針對錯誤提供資訊, 不想與您扯太遠。
99/07/21 [雞同鴨講] 我本來不想說得這麼白的, 直指陌生網友之誤終究顯得唐突──雖然我歡迎別人指正我自己也會犯的失誤。但既然他人語氣如此之衝, 也只得說清楚了。若還不知反省其誤, 再也沒什麼話好說了, 不然只會增加我對於強性意型化民眾的某種「刻版印象」。
99/07/22 數年前某夜, 風颱襲來。晨醒但見花台遮簷吹破了一片白, 中露雲光。蕃石榴枝頭兩葉恰成一心形, 向天舒展, 猶要掙離簷下陰影似的, 只是蒂頭仍羈絆著它, 而它若真獲得自由, 也將只有枯槁發黃的無奈何命運。鏡頭內是綠葉, 鏡頭外有無助的落葉殘枝。由是而有旁側頭像。 (071110.)
99/07/22 作為社會人總有某種政治偏向, 偏藍、偏綠皆為民主社會的正常現象, 而像敝人這般對藍綠皆不信任的也屬於一種政治偏向。然而, 卻有強性意型化選民固執到以政治信仰為真理, 不惜掩目無視於不合其偏向的事實, 甚至以扭曲的事實邏輯來肯定己方論點, 遇人指出其誤就易「見笑轉生氣」(台語)了。
99/07/22 讀科政文哲社都不保證可賺錢(通常相反), 讀醫學的則大都能擠身中高收入階級。雖然醫界近年常哀叫健保讓其變窮, 可也沒聽說有醫生養不起家燒炭自盡。升學選系顯然有更現實的經濟考量。 RT @telshl: 台灣數十年來最優秀的學生都拼了命擠醫學系, 結果是多了不少平庸的醫生, ……
99/07/22 [雞同鴨講] 我也同意貴方說法。就算別人提供了明確資料來源可供稽核, 「認知失調」者除了仍不願承認錯誤外, 大概還會氣得反批別人「你爭辯不過我, 才都推給我, 真倒楣」, 撂下話後卻馬上把對手給 block 掉, 以免他注意到自己還暗罵了什麼? ;) RT @jollychu
99/07/23 觀察一:自多年前在時盛的 NTU BBS 學生會板上與藍旗黨禁衛軍團論戰起, 就發現無分藍綠, 政治偏執者於面對事證辯論時的「認知失調」式防衛反應模式都是一個樣的。偶爾跟渠等玩笑雖有打點無聊、觀察心理取向的益處, 然而如此得罪人似也有違圓滑鄉愿之道?孔子有言:「鄉原, 德之賊也。」
99/07/23 觀察二:何以在論爭中, 一方會撂下「你辯不過我」的話又立即把他方給「牆」掉呢?這樣對手不就看不到其反駁責罵了?此話其實是要寫給其他無涉爭辯的網友, 代表發怒逞勇性的「勝利宣告」。在迴避面對己方邏輯偏誤後, 他會因此感到:「大家瞧!我贏了!」他已經很阿Q、很中國式地在精神上勝利了。
99/07/23 暑氣蒸蒸, 我心澹澹;日日大雨特報, 天天滴雨不落。消火綠豆甜湯一大碗公, 爽口芋泥麵包一塊, 蕃茄涼拌豆腐配一小盤, 沁涼足了吾胃。雖則這不過乃不擅於烹調、又無人幫忙料理者, 對於一道晚餐的無可選擇。
99/07/23 說得極真確, 這位同學講的是更高的自我要求與內化的領域。 :) RT @Jetfire_Azure: 我是覺得這奇怪現象來自於台灣社會缺乏三個覺察:一在簡樸(如何少用錢並讓精神富足),二在志業(這裡指人們選擇的學習及工作領域),三在生活(如何樂在現有的生活,不急於追求成就)。
99/07/23 @Jetfire_Azure 只是於功利社會的塵囂裡, 能實踐於此者幾希矣。成年之際面臨學系選擇的學子又受了長輩更直接施予的錢途考量壓力, 更難以顧及其餘吧?教改十多年來不斷推陳出新, 但社會上望子成龍、學歷至上的心態始終未改, 孩子自主選擇未來的可能性仍然受到或多或少的壓抑。
99/07/23 觀察三:這次大埔抗爭, 看來政府就只想當「個案」解決/摸頭, 無意全盤檢討土地徵收乃對於人民身家財產嚴重侵犯的事實。而農陣 OS:時勢難得見光, 趁機四處點火, 擴大反抗戰線! RT @KarlMarx: "大埔個案解決 灣寶、相思寮命運未卜 農陣:政府不要錯估形勢 | 苦勞網"
99/07/24 [有此一說] 大埔徵地案獲得轉圜, News98 《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稱「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這有引喻失當之虞。小孩是要吵別人給他糖吃, 強制徵地卻是人民本有的糖被搶了去, 讓糖已很多的財團去嚐。政府會換給你另一塊糖, 質或量卻往往變劣了, 生活習性更面臨驟然鉅變, 此豈謂公道?
99/07/24 台灣也有農民施「密室禁閉」栽培法。不止西瓜, 哈密瓜、瓢瓜、葫蘆等都有人在搞「變形金剛」。 RT @ljqu: 潘長江小品《過河》說他培育出四四方方大西瓜,日本人還真弄出了這樣的西瓜。……讓西瓜在盒子裏長大,有點像有些沒有人性的人讓小孩在罐子裏長成畸形人,日本人有點不講「瓜性」。
99/07/24 我這麼試倒對自己有用耶。 :p 曾看過一種一分為二的小裝置, 可扣在鑰匙圈上。只要兩裝置分離超過幾公尺, 就會鈴響。 RT @phampoe: @verklarung 若養成下車前一定先拔鑰匙, 把拔鑰匙的順位給提前(有試過咧,但有幾次還是會忘記拔...類似慘案昨天又發生了:()
99/07/25 [有此一說] 遣辭造句之間有其細微轉折。當有人這麼說:「妳二十幾歲呀?我三十幾歲。」貌似小妹可以稱聲「大哥」。但若說得更精確一點:「妳才二十初頭呀?我三十好幾、都快四十歲了。」則「叔叔」之名難以迴避矣, 輩份之別或許已由數字上的修辭之異潛乎心裡的認知。
99/07/25 RT @liushengfei: 这次陈文茜骂韩寒,是因为韩寒批评上海政府和世博。我似乎找到了理解陈文茜隐晦的另外一面:这个以独立女性形象得到我欣赏的女人,其实一直以来都比谁更懂得讨好权力和权贵,懂得如何最大化自己获得关注的核心利益。独立、自由、良知我相信她还是比很多人高 ...
99/07/25 @liushengfei 聽來像是對於偶像的幻滅。陳文茜不論處身綠藍, 似乎一直是喜愛她的人就極欣賞她, 而厭煩她的就貶其於不值一文。能受此極端化評價, 顯然就是一個非凡的女性。陳文茜的毛病或許在於, 她太浸淫於「菁英式的想像」, 習慣於舉出某種「憧憬」的命題, 接著努力抬高它。
99/07/26 囈語其一。「太初、即顯乎?」我物賜於天地, 我身長於人間。俗心常惑於名、義與利, 時相與爭, 煩瑣乃不離脫耳。將待何時, 「吾等其夢乎?」若孔夫子之願夢周公哉? (022507.)
99/07/26 受訪時就算楊致遠把 Yahoo! 的重音放在首音節, 台灣主播聽了後依舊唸成次音節重音。漢語並不太強調重音, 不知是不是受日語的影響? RT @atonny: 印象中,英文多音節的單字,重音絕大部分都是放在第一音節,不知道為什麼,台灣人在望文生音時,很愛把重音往第二第三個音節移動
99/07/26 謝謝您不惜以身作例, 為我的論點提供一個最典型的例證。 ;) RT @lihlii: 別鬼吹了,她就一典型的後極權社會犬儒主義走狗奴才。當年也只是潛入民進黨的國民黨特務。<@verklarung 陳文茜不論處身綠藍, 似乎一直是喜愛她的人就極欣賞她, 而厭煩她的就貶其於不值一文。
99/07/27 [有此一說] 年來台灣媒體終於注意到海峽對岸的「韓寒現象」, 我三、四年前開始規律讀其新浪網誌時, 島內報紙幾乎不曾見過「韓寒」兩字。這位賽車手很會直指並反諷矛盾, 或許是因其所批判的社會、文藝、國族現象在台灣都已論辯經歷過了, 故而不覺太新鮮, 台灣輿論界也向來不缺麻辣用詞。
99/07/27 [有此一說] 韓寒頗能點出中國國民在「認知到正邁向一個大國」階段的社會觀、民族觀、國際觀上的自我放大與自相衝突, 不過於文化核心脈絡的理解構架上仍明顯缺乏像朱大可那般的深刻論述能力。韓寒真正的價值應該在於對比性, 他不止青春有主見, 他更有勇氣突出自我、針砭自己所處的時代。
99/07/27 [有此一說] 他懂得利用名氣爭取到更多言器者所應有的發言機會與擴散力。韓寒了解本身在一些社群中所獲得的話語關注力, 而他也沒浪費這種關注, 把很多公共知識份子本該說出來, 卻不敢說、不敢明說、或者不敢大聲說的誠實諍語, 在一個專制國家言論尺度的邊緣荊棘之處, 恁直率地揮灑了出來。
99/07/27 Orwell 乃明確的「文以載道」者。恰巧左派與共產黨的現實主義創作觀也以為「文藝要有政治性, 必求反應現實」。 RT @telshl: George Orwell: "我可以清楚看到,如果少了政治性動機,我的作品就會毫無生氣,充斥空洞的華麗詞藻、矯飾的言辭和通篇的胡言亂語。"
99/07/27 0) 省著用, 啟動小筆電市場的首台 Eee PC 全部空間也才 4GB。1) 狠下心刪檔。2) 外接式硬盤。3) 藍光光碟燒錄機。4) 再買台 MB。 :) RT @Doriscafe: 求解決方案:我的160G Macbook硬盤快滿了…現在還有大概4G空間而已!怎麼辦??
99/07/28 「我」實為種種形式的一個介面。「幻想與冷望之結合,純粹的形式可以愈發抽離,復加以本能之過激衝動,意識的表現愈益隱匿。」個體具有本能的潛性, 只有調和感性與理性的經驗集合, 它才得以完整創發出來。本性同著原初感觸給昇華後, 「我」即可與美藝之作達於一交感之境了。 (022807.)
99/07/28 在台灣這已是四十年前才有的事。現在台灣規定要教方言或鄉土語言, 反倒減少國語課。不過也只教清朝時講的方言, 四九後外省人與近年新移民的母語直接略過。 RT @fannylawrenC: 有冇搞錯!離譜! RT @firedark 有很多學校規定學生在校一定要說普通話,這點最要命。
99/07/28 @jimmy_su 英國首相更早前所宣示的人民上網權, 是保障至少有 1Mb 頻寬。既然稱作「權」, 要是有人付不起、或者不在佈線區, 政府就得提供免費基本服務。若芬蘭的政策沒有免費保障頻寬, 那頂多只能稱為「提升消費者上網品質」, 且反而加深數位落差, 並非真正的上網「權」吧?
99/07/28 嚇!今日方知 @torrentpien 原來乃「正宗藍營的爛人」, 還以為找不著任何「賣台證據」, 難不成我對於從不鄉愿者的判斷有誤?不過, 仍有待圍觀。 (→繼續當無名路人 ;) RT @torrentpien: 先圍觀一下 RT @martinoei 果然係正宗藍營的爛人
99/07/29 台灣〈南北飲食大不同〉。南部吃乾麵會附清湯, 北部要給錢;北部魯肉飯等於南部的肉燥飯, 南部魯肉飯卻是北部的焢肉飯;高雄鹽酥雞攤常有黑輪片, 台北都是甜不辣;北部豬血湯加沙茶醬, 南部則沾醬油吃;南部又習慣吃完付錢, 台北多是先付錢才給吃。
99/07/29 幫友人搞定伺服器安全配置後, 他說有台年初購置的 iMac 27" 可以三分之一價轉讓給我。看來還新新的, 螢幕真大, 規格比家裡現用的老舊拼裝機強太多了。不過對 iMac 沒研究, 不知能不能砍掉 Mac OS 改灌 Linux 呢?待我 Google 收集資料去。
99/07/29 台灣的偏鄉地區也常面臨類似的接管、接線成本問題。所以, 所謂「上網權」究竟只是消費者的權益提升、抑或國民所當享有的生活權利, 就要看制度有無確立, 光政府做出宣示還不夠。 RT @jimmy_su: 我看到的BBC報導,正是電信業者與政府爭論在地廣人稀的地區鋪光纜要誰來買單
99/07/29 此所以會有 IT 專案經理、系統規劃顧問等職嘛。老闆或客戶越糊塗、越不英明, 越可創造就業機會, 此乃大德善行呀。 RT @octw: 搞清楚問題和需求多難呀。我要是搞得清我的問題,問題就解決一半了 rt @lujye 軟體工程師常開玩笑:「客戶連自己的問題和需求都搞不清楚。」
99/07/30 RT @torrentpien: 其實我覺得當前要念視野放大的中國史,只有去念日本的大學 "李敖子李戡再批韓寒、杜正勝 直言無台灣文學可言 台灣史為中國史一部分|中時電子報" ( http://bit.ly/dAJ6GO )
99/07/30 @torrentpien 十九世紀維新時日本學術界首創「東亞史」概念, 幾年前台大也設了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軍國主義時代「東亞」成為帝國「共榮圈」的理想疆域, 「東亞」因此於戰後曾成為台、中、日的敏感詞。如今日本學者所寫的東亞史以中國史為軸心, 包括日、韓、越等周邊國為延伸支脈。
99/07/30 精研中國上古史的杜正勝「御用」後的世界歷史觀以台灣為圓心。原本, 以某地為中心作對照的歷史比較研究是一種方法論, 同時具有多重視角。然而當特定角度的方法論變成主義、信仰, 則「正確」的台灣史觀竟可受定義了:台灣歷史之進程以邁向國族獨立為「前提」。這成為一種偏執化的歷史敘述教義。
99/07/30 就像是成為反動、反革命份子, 被列入「爛人腦殘」也成了榮譽囉? :D (繼續圍觀中) RT @ioktek: 喵~~被block的都算,加我一個。 RT @torrentpien: 我還是中共同路人啊:"高級外省人與中共實屬蛇鼠一窩 ? MO's notebook 3 to 4"
99/07/30 應該是 Windows 的病跟 Mac 不能比吧?作為 Jobs 重掌 Apple 後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的主要策略, 現在的 Mac 機器在軀殼與大腦上已完全 PC 化、或 Intel 化囉。 RT @jimmy_su: @roycedo PC的病跟mac完全不能比阿...
99/07/30 雖然我只是無名部落客, 倒收過幾次亂槍打鳥的體驗文邀請信, 但從來不予理會。敝人在部落格所貼的幾十萬字, 因而從來沒替我賺進一毛錢過。 (→不知對這該感到抬頭、還是慚愧? ;) RT @giffword: 活這麼大,還不知道”廠商邀請部落客寫體驗文”的e-mail長什麼樣子?><
99/07/31 [有此一說] 柳中明在〈台碳排增長 反不利經濟成長〉點出環保署以基準情景(BAU)為國光石化護航之謬。以邊際量而非總量為邏輯的 BAU 減碳估算模式, 可在碳總排放量未曾實質減少下, 營造出數據上達成「碳成長曲線斜率呈遞減」的「減碳」假象。
99/07/31 [有此一說] 可惜的是, 柳教授雖舉了範例, 仍未建立其所主張「低耗能生產←(必然)→高所得成長」的明確因果論據。高所得國家中像是西亞產油國、新加坡等, 就非如他所舉的英國之例以低碳型文化創意產業為經濟成長主要貢獻成份。還聽其他人提及向來為台灣仿效對象、近年文創產業很發達的日本。
99/07/31 [有此一說] 不巧日本十多年來處於經濟長期停滯, 無從作為低碳發展模式的實證, 並且該國仍以傳統品牌電子工業產品為產值主力。看來, 不擅長以品牌行銷國際的我島於未來所該有的經濟產業配置結構, 無論開發派、或環保派, 似乎都還找不到真正具技術性──而非僅理想性──說服力的論述。
99/07/31 這點還有爭議, 能送不見得能收。在那麼遠處的藍鯨是否真能接收到呼聲並發出回應, 仍缺乏具體實證。 RT @octw: [科普]藍鯨是族群聊天距離最遠的動物,牠們在海底發出的極低頻聲波(人耳聽不見)可以傳遞到一千六百公里以外,相當於台北發聲,可以在東京收聽。
99/07/31 圍觀 @torrentpien smash @martinoei 時, 恰有「賈君朋鳥」者在敝人網誌回應如下:「RE: http://ur1.ca/0xqyh 蝗世澤扣台灣人帽子之來龍去脈篇 http://ur1.ca/0xqyf 必讀!沒讀這篇就別說你了解黃世澤」。繼續當路人。
99/07/31 先前忘了加一句, 在「東亞」為敏感詞時代要怎麼使用它呢?那時的台灣與日本, 有些公司、機構、球隊取了「亞東」之名。那「六四」就改稱「四六」?不巧「四六」在台灣也曾是敏感詞... RT @ioktek: RT @verklarung: 「東亞」因此於戰後曾成為台、中、日的敏感詞。
──‧──
【最新微網誌:維克拉倫@推特(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