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6, 2007

[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09 週一週網摘 ─ 倒果為因的麻煩

“......【余曰】此文可說是由行為心理的角度來介紹「性惡」說的生物性根由。原來我們心底裏本來就潛藏著原初的殘虐, 只是在社會性面具的偽裝下, 平時還可以扮作「社會人」。不過, 也別忘了, 行為科學常被質疑有倒果為因的麻煩──在現實的層面上, 它講的不見得為真, 只是結果常朝著它所說的那個方向走去。當面具被本性給揭下時, 猙獰的另一個面目就可能現形了。......”

╒═══════════════════════════════╕
│大人生活週記第 09 週自民國 96 年 02 月 25 日起至 03 月 03 日止│
╘═══════════════════════════════╛
 
【摘於】02/25/96
【篇名】獸之初、性本惡,人呢?/曾志朗
【出自】科學人雜誌
【摘文】他認為在幾億年前就有掠食的行為,而且掠食行為的演化漸漸
形成「痛苦–血–死亡」的情緒結構,某些刺激(例如獵物的
恐懼表情加上鮮紅血跡,以及死亡前的尖叫聲)和食物下肚後
的滿足感相結合,就變成有增強(reinforcement)的作用。
這些刺激也就在腦裡形成了三種侵略本能的迴路:掠食相關的
侵略表現、憤怒所帶來的侵略表現,以及性相關的侵略表現;
也就是說,與這些刺激相伴而來的快感,是有報酬作用的。這
也說明了為什麼動物的掠食行為會同時活化腦內啡的分泌,而
最高活化的部位也落在腦的快樂中心區。
【余曰】此文可說是由行為心理的角度來介紹「性惡」說的生物性根由
。原來我們心底裏本來就潛藏著原初的殘虐, 只是在社會性面
具的偽裝下, 平時還可以扮作「社會人」。不過, 也別忘了,
行為科學常被質疑有倒果為因的麻煩──在現實的層面上, 它
講的不見得為真, 只是結果常朝著它所說的那個方向走去。當
面具被本性給揭下時, 猙獰的另一個面目就可能現形了。
 
──‧──
 
【摘於】02/25/96
【篇名】【行腳】2007.02.03 拜訪狐狸/anya
【出自】閑晴賦
【摘文】 整體來說,我很喜歡二条城,這邊可以列為不同季節再來拜
訪的目標之一。
 回民宿之後,在留言本上翻到某中國大陸遊客的留言,
 其中很好笑的一句話是:同一天去看了御所和二条城,心得
是將軍果然比天皇有錢XD
 
 雖然我沒有去京都御所,不過我相信這是真的:DDD
【余曰】到外地玩, 比起只要有錢誰都建得起的現代建物(品質是另一
回事), 還是傳統景觀最能代表一個地域的特色。這篇由二条
城、西陣織會館介紹起, 頗見其遊興。京都果然不愧為千年之
城, 頗有可看的。這是作者一系列日本「行腳」紀錄的其中一
篇。
 
──‧──
 
【摘於】02/25/96
【篇名】隨語.... 無 生
【出自】淨化與堆棧之板
【摘文】有天地之木, 二鷲同棲,
其一食菩提, 其一若視。
 
太初、即顯乎?
吾等其夢乎?
吾同汝而立。汝可存乎?
【余曰】又一囈語。「太初、即顯乎?」我物賜於天地, 我身長於人間
。俗心常惑於名、義與利, 時相與爭, 煩瑣乃不離脫耳。將待
哪天, 「吾等其夢乎?」若孔夫子之願夢周公哉?
 
──‧──
 
【摘於】02/26/96
【篇名】上海灘 歌舞昇平後的隱憂/雲間子
【出自】經濟日報
【摘文】傳統中國習俗的秋後算帳,陳良宇作為上海第一把手,最終走
向政治生命的「秋決」,其來有自。上海東方衛視節目「舞林
大會」收視屢創新高,甚至威脅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收視率冠
軍寶座,也算是上海媒體產業在湖南衛視「超級女聲」風靡全
國後,急起直追,扳回一城的「秋收」傑作。
【余曰】上海已成為國際上最受矚目的中國商業新都。在本島向西鎖國
的政策思惟下, 十多年前行政院所提出的建設台灣為亞太金融
中心、轉運中心、營運中心等世紀目標, 看來一一在上海灘上
逐漸浮現輪廓了。不過這個行政面積約合二十一個台北市的大
都會, 也有泡沫經濟的一面, 這篇評論即以廣角度來點出這個
問題。
 
──‧──
 
【摘於】02/26/96
【篇名】為民喉舌 談輸入法/林克寰
【出自】udn數位文化誌
【摘文】對於工具,我向來主張要活用、要理解工具所承載的文化跟精
神,但是不要受限於工具,要超越、要主宰工具。然而人是懶
惰的生物,普羅大眾很少有人能先洞悉文化脈絡纔去使用工具
,反而是靠著工具操弄的經驗,纔開始建構文化觀;於是在這
種情況下,工具設計時的偏見與不完美之處,就會直接地影響
到使用者,並且直接建構出偏頗或不完美的認知。
【余曰】島內部落格系統中文化的早期推行者 Jedi 在此文中討論了中
文輸入法在建立資料表時的問題, 而他使用了工具建構價值論
的觀點, 提出其憂慮。敝人倒曾於號稱為第一個最吻合「中文
微電腦推廣基金會」(CMEX)所訂定中文系統介面(CSI)──當
年曾企圖統一中文系統輸出、入標準的一個規格──的中文作
業系統 MS-DOS 3.21 中文版(宏碁)上, 發現裏面的注音與倉
頡輸入法皆是依教育部頒國字標準字體與標準字音而建檔的。
也因為如此, 之前在倚天中文系統上因為種種「錯誤慣例」被
強迫習用的輸入碼, 在此「正確」系統上反而多有不順呢(它
甚至不使用 Big-5 內碼, 而使用 TCA 公會「標準」內碼)。
可見得作者所言「要說國人的中文能力退步始於輸入法,恐不
為過。」有其相當的實據。
 
──‧──
 
【摘於】02/26/96
【篇名】§民族的因素
【出自】淨化與堆棧之板
【摘文】生活方式與型態上的區分,可以造成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
民族,也影響了個人與群體的態度與價值觀。
  
生活型態又具有社會階級的主要意義,在這個層面上,它是較
時尚的與較表面的,通常呈現於服飾、消費、與娛樂等習性。
它不能完全、但能具體勾勒出社會價值觀與社會行為的比重的
分布。傳統與反傳統的類型分化,也是其內涵之一面。
【余曰】與自然界的物種相較之下, 民族的區分, 無寧是群體性之人為
的表象──有的因素是主觀的, 如現在所「流行」的所謂主體
性種族意識的建構, 即是學術界習稱的「民族主義是一種發明
」。在更多的情形下, 一個民族是在長時間的歷史跨度中, 由
諸客觀因素交互蘊釀以成; 如「生活型態又具有社會階級的
主要意義,在這個層面上,它是較時尚的與較表面的,通常呈
現於服飾、消費、與娛樂等習性。它不能完全、但能具體勾勒
出社會價值觀與社會行為的比重的分布。傳統與反傳統的類型
分化,也是其內涵之一面。」其他像是語言、文字、與宗教等
因素俱是要目。
 
──‧──
 
【摘於】02/27/96
【篇名】閱讀陳之藩》我們都是看你的文章長大的(上)/童元方
【出自】聯副電子報
【摘文】看陳先生形容劍橋與牛津這兩所老大學:
 
不知是不是一個夢,我好像看到窗前桌上有兩隻古瓶,瓶口插
滿了花。窗外是日夜在循環;晦明在交替;風雨在吹打。窗內
只有這麼兩隻古瓶沉重的立在褐色的桌上;瓶口的花放著幽香

 
這話令人鼓舞,是不是在價值觀如此混亂的時代,仍應有人堅
持理想,執著公義,而為傳統稍作深思、略加辯護。而《劍河
倒影》中所引的伏爾泰的話:「我不同意你,但拚命維護你說
話的權利。」是這個社會所應重視的原則罷!
【余曰】一個美好的時代似已過去了。曾經, 含蓄舒情兼且文辭凝思的
散文, 是學子的仰望。曾經, 陳之藩是小知識份子們的一個窗
戶, 大家隨之吟誦青年的知性面。敝人未曾恭逢那個時代, 卻
還能由留存的文字集子中, 稍聞其中的一許味道, 或也算是堪
慰於自己的一種遐思了──尤在此 7-11 式網路速成愛情小說
的氛圍中, 仍偶爾在懷舊的某種情緒。
 
──‧──
 
【摘於】02/27/96
【篇名】閱讀陳之藩》我們都是看你的文章長大的(下)/童元方
【出自】聯副電子報
【摘文】這時候有朋友從台灣寄來散文集版,那一篇叫〈叩寂寞以求音
〉的,是這樣作結的:
 
我們當然對不起錦繡的萬里河山,也對不起祖宗的千年魂魄;
但我總覺得更對不起的是經千錘,歷百煉,有金石聲的中國文
字。因此,我屢次荒唐的,可笑又可憫地,像唐吉訶德不甘心
地提起他的矛,我不甘心地提起我的筆來。
 
我想我在國外還在自我流放的唯一理由是這種不甘心。我想用
自己的血肉痛苦地與寂寞的砂石相摩,蚌的夢想是一團圓潤的
回映八荒的珠光。
【余曰】前篇所摘之文的後半篇。
 
──‧──
 
【摘於】02/27/96
【篇名】[筆札] 雜「思」 之三
【出自】淨化與堆棧之板
【摘文】作者於作品中意欲表現其自我的意象,是論證過的思想,新的
矛盾將此由生。人性的特徵是:眛的,懵懂的。經由學習而開
化,獲得知性。
 
設以人的立場與理性的程序,對環境(自然的、社會的、人倫
的)作的觀察,而任由腦中獲得的印象以競爭的方式追求神經
元結合上的有選擇性的強化,進而完成重複性思惟與記憶系統
(知識)的建立。則由「道德」的角度來看,這種「經驗」的程
序豈不又是不必要、非必然的了。思想真的可以文字符號來明
確的意象化嗎?
【余曰】「思想真的可以文字符號來明確的意象化嗎?」相對於物的本
質的探索, 才有了所謂人類的自身認知。知識體系因此自始即
是相對性的「印象─觀念」的雜湊, 那麼, 到底什麼才是絕對
的原初感觸呢?
 
──‧──
 
【摘於】02/28/96
【篇名】高爾 大事 大位 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柳中明
【出自】聯合新聞網 | 意見評論 | 民意論壇
【摘文】我國近十年來經濟成長緩慢,民眾的薪資未見調漲,但是全國
能源消費成長持續,絲毫不受全球原油價格飆漲影響。可見我
國能源生產力愈來愈差,負擔的能源成本愈來愈高,更不斷腐
蝕我國的經濟基礎。現階段,到底政府有無手段,能一方面顯
著提升我國經濟成長,另一方面有效抑制能源消費與溫室氣體
排放?在這個真正會影響我國未來十年以上發展的重要問題上
,我們需要的是肯做大事而非是要做大官者。
【余曰】這個議題早為全球對環境持良心者所普遍關注, 在聖嬰現象顯
著的這個冬天尤然。掌有權力的在上位者, 常與社會的實質離
脫, 反而是重新走入人群中的高爾先生真正體會到什麼纔是重
要的。柳主任以彼喻此, 雖則講得客氣, 實則島內執政當局對
於環境議題的反動, 較之那位德州牛仔大兄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像是從去年經濟「永續」(?)發展會議起、一連串刻意忽略
而與國際「減碳」呼聲背道而馳的高耗能工業政策取向, 在十
年、二十年及更長的日子後勢必對台灣的土地與形象造成鉅大
的傷害, 其無視於此的心態令人搖頭嘆息。
 
──‧──
 
【摘於】02/28/96
【篇名】書名真的很重要◎郭顯煒
【出自】老貓學出版
【摘文】這段話不免讓我不負責任地幻想,如果台灣社會多一些哲學思
索,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思想懶惰,也許就無法讓杜老爺找
到罵人思想懶惰的藉口,也許就不會讓許多人看到「頭條新聞
背後的哲學思索」時,只看到「新聞」而看不到「哲學」。
 
如果真是這樣,也許書名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就算新聞挖挖挖
到地心去了,也不會讓人對這本書充滿誤會。
【余曰】一篇並非「認錯」的「認錯文」。因為「思想懶惰」的編輯起
了一個讓人「思想懶惰」的書名, 造成媒體、某書評者、逛書
店的人以及看到此文的一些網民, 俱都一起「思想懶惰」地誤
會了「書名」的主旨。看樣子, 每個人都似乎該挨板子的打,
不過呢, 有兩個人的板子顯然是要下重一點的。嘿!
 
──‧──
 
【摘於】02/28/96
【篇名】[筆札] 雜「思」 — 純粹的感受
【出自】淨化與堆棧之板
【摘文】形式的構成,任何客觀形體俱可以經由現時代的藝術家的創作
,以「表面」上的抽象,幾何的呈現,見出意象的更加內歛轉
化。幻想與絕望的結合,純粹的形式可以愈益抽象,在本能之
過激的衝動下,意識的表現愈益隱匿。潛意識的恍惚與意識的
知覺沈沒,將起無可避免的直觀的衝突;慾望的蕩漾,自我權
力的爭鬥下,唯有築夢與具有對於創作物行意象解剖而積累純
粹感官經驗的主體,能將久被壓抑的非理性的潛力給掙脫表面
的「我」的及客體交流訊息的各式假面具,而成就表、裏之形
式意象的調和,理智的再創造與心靈的集聚力量於焉新生。
 
感官、理性、慾念,於純粹的意象的集合體—美的創作物的賞
析與綜權之下,成為了遂行溝通、泉源湧思的原件與不可分離
的「我」的合體之作。
【余曰】「我」實為種種形式的一個介面。「幻想與絕望的結合,純粹
的形式可以愈益抽象,在本能之過激的衝動下,意識的表現愈
益隱匿。」私以為, 個體具有其本能的潛性, 只有調和著感性
與理性的經驗集合, 它才得以完整地創發出來。本性同著原初
感觸給昇華後, 「我」即可與美藝之作達於一交感之境了。
 
──‧──
 
【摘於】03/01/96
【篇名】宇宙塑膠人的時空之旅/SoundsandFury
【出自】Sounds and Fury
【摘文】1973年,宇宙塑膠人在一個城堡中錄製了他們第一張專輯"Egon
Bondy's Happy Hearts Club Banned",結合了迷幻搖滾、爵
士、傳統捷克民謠等。同時,布拉格的地下文化圍繞著宇宙塑
膠人,詩人們、藝術家們和搖滾樂隊們在郊區的波希迷亞村莊
進行著。他們有意識地把這種不同於官方文化的活動成為「第
二文化」,並舉辦了「第一屆第二文化音樂祭」。宇宙塑膠人
相信,搖滾樂乃是第二文化的領頭文化,是反叛文化的救贖。
【余曰】那是一個仰慕, 那是一個嚮往。228 的昨天, 捷克絲絨革命的
聲音在台北響起, 不需要政治語言, 不需要更多的歷史定義。
台下的聽眾或許各有心思, 立場不盡同意, 然而, 搖滾精神客
SoundsandFury 整理了革命的經過──有時, 過激的語詞反而
會掩飾了悲劇本身的意義, 而將歷史的過程完整地呈現出來,
就是最好的無聲正義了。
 
──‧──
 
【摘於】03/01/96
【篇名】【曲解】理查‧史特勞斯《英雄生涯》作品40/歐頭
【出自】古典啟示錄
【摘文】六、英雄的隱退(The Hero’s Escapefrom the World)--尾

 
含蓄地表達對無知敵人的蔑視,甚至不屑英雄的理智的輝煌業
績,英雄的精神勝利只會為他招來嫉妒和嘲笑。
 
英國管吹奏田園風的主題,音樂回到降E大調,弦樂群在八支
法國號支撐下,奏出英雄華美的旋律,戰鬥得勝的英雄似乎在
尋找自然的慰藉,表面上雖浮現堅強意志的音型,但不久後英
雄逐漸冷靜下來,轉由沉思冥想的氣氛。引用理查‧史特勞斯
自己的歌曲「憧憬的夢」裡頭,「我要慢慢離去,並不急躁」
的旋律,同時引用「唐吉軻德」中最後的變奏,在音樂聲中英
雄光榮的隱退。
【余曰】尼采「超人論」的信仰者──理查‧史特勞斯的自信之作《英
雄生涯》交響詩, 充分表現出其不隱諱的自傲。也唯有具傲世
之才與意志者, 才能有這種嘲蔑當代樂評與同行的自負。具獨
特性質(非一般)的天才總是孤獨的, 「英雄的隱退」也就是他
那不從眾的心境敞白。
 
──‧──
 
【摘於】03/01/96
【篇名】天地之心
【出自】淨化與堆棧之板
【摘文】且夫天地之養萬物,有「心」者,此駁雜以賦於天之本;其生
也,其存也,關鍵乎此。「心」者,又為規律,天地之運行勢
度,萬物所憑藉而立也。故宋有橫渠先生,謂以「天地立心」
,但「天地」之勢,抑人與萬物之所以存在之機;即所謂「天
命之賦」,俱「存」於人者焉。
【余曰】我等為社會的成員, 社會以之為細胞, 亦賴之而有生力。「所
謂「天命之賦」,俱「存」於人者焉。」唯人者, 能賦義於萬
事與夢物;亦唯人者, 可傷群以壞己。故其不應辜負生勢之所
憑藉, 若否則失人之本格矣。
 
──‧──
 
【摘於】03/02/96
【篇名】Wiki與知識網路化/林克寰
【出自】udn數位文化誌
【摘文】Wiki這個字源自夏威夷土話,意思是「快」。各家Wiki系統莫
不採行了各式各樣的手段,讓各種跟編修Wiki頁面有關的事情
變得更快更簡單。通常常用的網頁排版效果,在Wiki裏都會有
比較精簡而直觀的寫法,例如用星號(*)來建立清單、用兩
次換列來換段等等;在關鍵字方面,多數Wiki系統都用了「
Wiki字」來表達關鍵字。所謂的Wiki字指的是像 WikiWord 這
樣的英文單字,在同一個字裏會有不祇一個字母大寫;除此之
外,多數Wiki系統也可以拿一對中括號(也就是 [ 和 ] )來
標示出關鍵字。任何關鍵字(不管是Wiki字或用中括號標示的
關鍵字)都會自動變成一個鏈結,連到對應的Wiki頁面去。
【余曰】很多網民都有使用過維基百科(Wikipedia)的經驗, 而建構這
一套開放協同編輯式百科知識庫所依據的基本流程觀念, 就是
Wiki (共筆、維基、圍紀)。Jedi 在此文中簡單且明瞭地介紹
了什麼是 Wiki:其自動連結系統與文件版本管理是怎麼回事。
 
──‧──

【摘於】03/02/96
【篇名】認識當代人物》走在百元電腦前面的溫世仁/高希均
【出自】聯副電子報
【摘文】世仁以土生土長「台灣人」的先天優勢,以及在高科技產業中
展現的成就,使他無所顧忌地發揮了性格中的獨立創新,並且
勇敢地跨越了「意識型態」的門檻,變成了一個敢對兩岸負責
人以及台灣人民說真話的「新台灣人」。
 
在知識經濟年代,企業家都在尋找利潤可以更高的「新商業模
式」,世仁默默地以全球奔波及珍貴生命為代價,構建了一個
跨越五道門檻的「新台灣人模式」。
【余曰】就如同高希均所寫的, 這個人是島內少見的、願意全心奉獻自
己──包括財富與心力上──的良心企業家。我們所處的是一
個資本主義的典型社會, 資本主若只以利潤為其志向, 這個社
會就太勢利了。偶爾有少數人, 做出了不一樣的志業, 溫世仁
就同時跨越了經營組織及意識型態的樊籬, 成了一位極不典型
的本土企業家。
 
──‧──
 
【摘於】03/02/96
【篇名】徐志摩的事 之一二
【出自】淨化與堆棧之板
【摘文】聞一多說徐是個「爐子」,梁實秋則曾於回顧中形容他是一把
燃燃的「火炬」。徐以胡適之為知己、為處事服膺,胡也以為
自己為極少數「完全了解」徐與陸小曼之間的人,他們倆的名
字也時而一起成為魯迅與陳獨秀等「圍剿」的代表對象,而胡
也因與徐、陸的關係常挨太太的罵(胡太太有時就在訪友面前
公然罵起胡來,且連新月社的人都一起罵,這個性子倒沒有被
演出來),實則他們是兩個截然不同性質之人,這是顯而易見
的了。
【余曰】「梁實秋則曾於回顧中形容他是一把燃燃的「火炬」。」徐志
摩是願為愛而燒盡己身生命的舒情文人, 他的情事早已成為民
初的一樁傳奇, 至今為浪漫懷想者所傳頌。感情那麼澎湃無止
的詩人最真摯卻又平凡的心願又是什麼呢?不過就是「我祗要
地面 情願安分的做人」罷了。
 
──‧──
 
【摘於】03/03/96
【篇名】高雄哈瑪星廟口美食(3)麵線焿與烤黑輪/jacklo
【出自】乾亨礦油行部落格
【摘文】麵線焿其實在台灣各地都有,在北部叫做蚵仔麵線或大腸麵線
,有時也會加一些魚丸等,不過廟口的這間做法比較不一樣,
它的湯汁較多,麵線較少,而且較不黏稠,所以不是一般常見
的糊狀,不過台語還是稱它為麵線糊。它的調味也和北部大不
相同,加入兩種丸類當做配料,一種是常見的魚丸,另一種則
是古早的肉焿(不是現在用魚漿固定肉那種肉焿條,而是用蕃
薯粉漿用力裹在調味醃過的赤肉上做成的)。
【余曰】又是好吃的小吃, 此文所介紹的哈瑪星廟口麵線焿, 光看照片
就讓人流涎。還是簡單的傳統食品, 最能喚起一個小市民味蕾
中的記憶。而有了 jacklo 的高分品評, 更得在筆記中記錄下
來, 以備將來有幸往遊時可以一嚐。
 
──‧──
 
【摘於】03/03/96
【篇名】刁鑽的讀者-《巴別塔之犬》與《姐姐的守護者》之後/秤子
【出自】秤子.文字奴窩
【摘文】男主角從一開始就知道所有的答案了,讀到最後不難發現這點
,他只是、就是不能接受,用「研究狗狗開口說話與人溝通的
可能」來逃避、封閉自己,甚至非常認真地描述這些研究的過
程與心理狀態,來構築成這本小說;是內疚,對於過世了的親
密的生活伴侶,你永遠會覺得自己虧待了他/她,來不及跟他
/她說/做一切所有美好的事。正也是死亡的本質。還有一感
想說:書中寫了太多女主角吸引人的種種美麗聰明,卻看不到
男主角是怎樣吸引女主角、令她深愛的;某人答我:所以用了
一整本書去描述男主角。嗯…
【余曰】直接切入而坦白的一篇讀書評述。賺人眼淚的劇情重複上演,
你當然明白這一切只是在編弄著觀者的情感, 但眼皮又會「感
動」地被搾出一點汁淚來。秤子謂之「讓我不禁想很批踢踢鄉
民地浮現一句「因為愛…」。」原來, 感情有時也可以這麼便
利商店式的?原書作者的用意很明顯, 「巴別塔」倒沒那麼「
巴別塔」嘛。
 
──‧──
 
【摘於】03/03/96
【篇名】淺談通用的台語文
【出自】淨化與堆棧之板
【摘文】如今, 學界的「混合式台語文」是朝一種與「傳統台語文」不
同外貌、且不合於本土漢字文化的方向在走, 以外來的「造文
」思維於現代台語文理論領域的既成優勢來看, 這似乎是一種
很「理所當然」的進行式。然而, 史事常會吊詭地於不同的時
間在不同的地域重現:中國於民初西化浪潮中出現過一陣「廢
漢改文」的呼聲;電腦化時代剛來臨時由於當時處理方塊字輸
入與顯示的技術困難, 也有過象形字與拼音字於數位化時代的
「孰優孰劣」的討論;毛澤東時代曾有學者提出傳統漢字在完
全拉丁化(彼岸的「脫漢」)前的過渡步驟──即「簡化字」實
施階段後進一步的「漢、拼混合字」的構想, 正巧與「混合式
台語文」的做法不謀而合, 而兩者在書寫文字系統的形式上於
有意、無意間皆棄置「本土傳統」的文字資產。熱切地且埋著
部分執意意味的「文字改造」思惟常具有彰顯「文化獨特性」
的意識形態意涵, 會因此導向於情緒性地否定一些「過去」,
而現在連海峽對岸都已放棄了那些曾出現的改文構思了。
【余曰】什麼樣的台語文才能通用於社會上呢?學界與基督教界已有了
好幾個版本, 更不用提教育部也要提倡它自己的版本。經過百
多年來的推行結果, 顯示出那些「混合式台語文」由於它們皆
「是朝一種與「傳統台語文」不同外貌、且不合於本土漢字文
化的方向在走」, 俱存在不少學習上的難度, 而難以走出特定
階層與團體的框框、以便廣及於普羅大眾。島民早已承續了富
厚的漢字文化傳統, 其實早就有既存的河洛語文字素材可資適
用, 為何定要捨棄現成的資產呢?
 
──‧──
 
【最新網摘:我的 MyShare@URL 書籤

發表於 March 6, 2007 05:53 AM
| 連結與荐文[]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二00七‧二二八‧省思 ─ 歷史的真相與正義?←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S.O.S. 第四講 -- 中華民族的危機與孫的體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