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8, 2007

對〈[答友] 向筆記小說學師而不囿於師〉的回應

“......像短篇〈帶淚蓮花〉這樣寫潘金蓮自辯之言的, 是在女性的地位與社會處境上給予新穎的解釋空間, 所以不同的、甚至直接與兩部原著(《水滸》與《金瓶梅》)矛盾的情節所在多有, 原作逐漸變成「借景、借事與借人」, 新的故事已走出框架了, 形成一種對於封建婦女權益的辯證「公案」。而秦可卿的死況已載於最被研讀的文本內, 在淫說管窺之外還要翻出的是「(遺)簪/珍」(出靖應鯤藏本殘批)之類的其中究細, 為的是在情節中再索求出裏面的如何如是, 並對其人再做微妙有別的評價, 淫與不淫則在於其德其命而無關於女性自主, 這是一個《紅》學上的「疑案」。兩案方向大不相同, 但都是以典作底的再發揮。......”

Re: [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15 週一週網摘 ─ 卡夫卡式預言‧樂生

 
我對潘金蓮的第一個印象來自於幼童時看的《老夫子新水滸傳》(?)漫
畫, 其描述就和初原著的定位是一般的;後來在某部武俠小說看到金庸
有意有她「洗污」的段落。待長大後, 就發現替潘金蓮翻案的古今文作
原來已是不可勝數了, 而毛時的大陸除了「批孔揚秦」外, 還有「倒貞
坊, 讚金蓮」呢。種種「愛蓮說」堪稱翻案文學中的「潘金蓮現象」哪
! :))
 
清朝中葉起對於「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的翻案同仁(人)創作與探索也不
少 (當然, 晚清狎邪小說中也有寫黛玉與寶玉等私通的另類「翻案」之
流囉 :p)。像短篇〈帶淚蓮花〉這樣寫潘金蓮自辯之言的, 是在女性的
地位與社會處境上給予新穎的解釋空間, 所以不同的、甚至直接與兩部
原著(《水滸》與《金瓶梅》)矛盾的情節所在多有, 原作逐漸變成「借
景、借事與借人」, 新的故事已走出框架了, 形成一種對於封建婦女權
益的辯證「公案」。而秦可卿的死況已載於最被研讀的文本內, 在淫說
管窺之外還要翻出的是「(遺)簪/珍」(出靖應鯤藏本殘批)之類的其中
究細, 為的是在情節中再索求出裏面的如何如是, 並對其人再做微妙有
別的評價, 淫與不淫則在於其德其命而無關於女性自主, 這是一個《紅
》學上的「疑案」。兩案方向大不相同, 但都是以典作底的再發揮。
 
盛天葆那篇〈武松的話〉裏武松對潘道「別拿貞節牌坊來同我頑笑,這
朝代,總還分個倫理」, 放到現代社會, 倒有「情理法」之辯的法治意
涵呢。而兩則短篇中潘、武的交詰與質難, 確實在有限的篇幅內發其雋
永之意, 讓讀者不用拘泥於情節與線索而可以盡思「對話」之妙而比出
內中況味呢。
 
至於〈星殞五丈原〉(這總是《三國》裏動心感魄的一幕!)所述的「完
美軍師」孔明於臨死前之幻憶故人的「情感化」, 倒有些類於《基督的
最後誘惑》之對「前-神格」與予「人性化」的影子 (這是種古希臘諸
神戲劇化手法的現代式復現) , 此作擺明了正是《新約》的再創作與「
補充」。以上各個衍作也具體證實了, 原始文本加以人的閱讀兼或書寫
的動機, 可以生成新的文本, 而在不同的時代氛圍裏延續其生命力。
 
另者, 西方不是時有書評輯而為書的現象嗎?如哈洛‧卜倫的《西方正
典》為顯例。這些評書延伸了文本的句方構義、脈絡長度與事理意興,
兄台一些閱讀筆記、像〈卡爾維諾《帕洛瑪先生》〉的見地也讓我有這
樣的感覺。所謂感文起伏, 亦可激創以析文新作。可惜此地的書市不時
興此類。
 
兄台還學中文打字啊?由診間的印象, 小弟還以為做大夫的會敲英文字
母就夠了, 要打較多字的時刻就交給護士呢 :))。汝將近四十呀... 憶
及從前與蕭兄於書板偶遇時, 自己也方二十逾半, 現在已是「立」竿行
過半晷, 不稍幾年也要脫離「年輕人」的行列了。不過呢, 隨著醫衛保
健技術的進步, 等我輩將待老死時, 台灣人的均壽可能也有八十了吧?
人生的前二十年是父母帶領我們的, 接著十幾年才讓我們自己走路, 往
後還有四十多年得自己好走。如此算來, 人生的自己路也還長得遠呢。
而紀曉嵐的確是閑人一個吧?但在伴君如伴虎之下, 還能藉著記下從海
疆到邊城諸地的誌怪奇譚, 以狐神之辭與考詰其情來暗砭官員的貪贓枉
法與百姓的無知迷信等諸多社會問題, 就其深刻處也不失為一大「善書
」哩!現在的寺廟裏應該多贊印那本《閱微草堂筆記》的, 少印什麼「
師尊成道勸善戒淫錄」之類的, 也可助信眾們在其漫漫餘生能多一條生
活啟示之道耶。 :-)
 
 
cf. 〈[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15 週一週網摘 ─ 卡夫卡式預言‧樂
生院
〈帶淚蓮花〉/楊靜嫻, 〈武松的話〉/盛天葆
〈星殞五丈原〉/魏惟儀, 出 1988.8.3 聯合報 21 版[聯合副刊]
落入凡間的耶穌 ——讀尼可斯‧卡山札基《基督的最後誘惑》
〉/伊塔
西方正典》/哈洛‧卜倫, 原名 "Western Canon", 洋大砲?
小說結構綴成的思考斷片 ——讀卡爾維諾 《帕洛瑪先生》
/伊塔

發表於 April 28, 2007 06:58 AM
| 未分類文章◎文箋書簡[]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17 週一週網摘 ─ 被「付託」的獨裁←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16 週一週網摘 ─ 「返回」的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