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8, 2008

[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50~52 週網摘 ─ 自閹中的Y染色體?

“......【余曰】除了眾所皆知的天擇與人擇之外, 十九世紀達爾文所提出的演化理論還包括了「性擇」。由原始但仍極為普遍的無性生殖方式所演變出來的有性生殖, 是兩性既合作又競爭的無意識過程, 而人類性染色體的X、Y本來是同源的染色體, 後來才分化開來。在演化的過程裏, 雄性/男性一方總是既取巧又投機的, Y染色體即已簡化到了X的十分之一──反正只要能生成睪丸不就達成任務了?於是精子就「輕裝化」,把更多的工作與負荷都留給卵子負責, 這似乎正與社會男性常佔女性的虧成為一種表裏之相。但投機取巧的Y卻也不能再高興太久, 在數億年的主動性衝動之後, 有不少演化學家以為, 過於簡化的構造使得Y染色體難以在基因重組的過程中提供多一點的貢獻, 或許它將因而走入了演化的死巷, 以後Y、暨產生它的男性就會雄風不再, 從此失能了。另外, 原來閹割的男性平均可增加十三年的壽命呢!但雖有這麼「有效」又簡單的延年益壽之道, 只怕沒有幾位男人願意在Y被演化機制給淘汰前, 就提前拋棄了自己的男性「本色」吧?!......”

╒═══════════════════════════════╕
│大人生活週記第 50 週自民國 96 年 12 月 09 日起至 12 月 29 日止│
╘═══════════════════════════════╛
 
【摘於】12/10/96
【篇名】葉永烈:重訪紐約911現場
【出自】叶永烈的BLOG
【摘文】第三是重建的方案意見紛紜。最初,紐約市市長朱利安尼主張
在世界貿易中心原址只建紀念碑和公共綠地,禁止建造新建筑
。但是,邁克爾·布隆伯格在2002年1月就任紐約市長之后,
主張那里既要建造一個紀念碑,同時也要進行商業綜合開發。
于是,各種各樣的重建設計方案從世界各地送往紐約。
 
經過反復評審,2003年2月,選定由波蘭裔美國建筑師利貝斯
金德設計的自由塔為最終入選方案。自由塔的高度為1776英尺
(541.3米),象征美國建國的年份——1776年。自由塔從底
層至七十層作為辦公區,七十層以上將利用懸索結构建造一個
觀光區。加上頂部的電視天線,自由塔總的高度將超過2000英
尺(609米),建成之后將名列世界最高建筑之冠。自由塔預
計耗資十五億美元,將聳立在世貿遺址西北側,而非世貿雙塔
當年的位置。
【余曰】911 後的 Zero Zone 如今是什麼景象?今年的紀念儀式首次
無法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原址舉行, 所代表的是, 新的大樓刻
正施工中, 即將鵠地而起(美國人只要花一半的時間就可以建
立高度與經費皆與台北 101 等量齊觀的建築), 這會是一座連
同天線在內、首座逾 600 公尺的樓層式結構體(101 則是超過
500 公尺的第一座)。重建後的地鐵站名仍喚作 World Trade
Center, 代表的是紐約居民的懷念之心。新的建築群將比從前
更為高聳壯觀, 但已毀棄的東西, 顯然不會輕易從記憶中被抹
去。地標性建築往往象徵著城市的一種特殊風情與生活經驗,
而已消逝的同將興起的結構, 都會成為城市歷史的具體部位。
 
──‧──
 
【摘於】12/12/96
【篇名】有河book元年記:一則書話/pk2
【出自】微笑書齋
【摘文】經歷過小書店在大出版通路下的各種刁難與阻礙,慣看一樓人
潮洶湧,二樓門可羅雀,小貓比客人多,一天不過百元進帳的
苦澀以及各種「瑣碎煩人的日常」。(2)然而馬世芳說得好:
「我倒覺得未必非要時時提醒自己保持「寂寞而艱辛」的狀態
,弄得一張悲壯的臭臉,唯恐旁人聞不出你的革命純度。各人
為各自的選擇負起責任並且付出代價,如此而已。閩南語有諺
云:「歡喜做、甘願受」,大概就是這個意思。」(3)
 
因此,在夢想與現實的拉扯下,店一、店二持續守護著「我們
一起開的那家書店」,於粗製濫造、千篇一律的淡水河岸集市
中,在二樓,面對山光海色,保留那一點的優雅與趣味……
【余曰】不是附庸風雅, 而僅是一種文字愛戀上的堅持, 因此而有了「
有河book」。成立一年許, 銷售景況或許無可談論, 但總有一
批有心人將書的情感聯繫於斯。曬書的活動讓書見著許久、或
者是從來沒親炙過的日光, 也讓它有了從一位愛書人流傳到另
一位愛書人的機會, 一本舊書因此沒有必要走入廢紙廠、也不
需隨著主人日增的收藏而埋在不知名的角落裏。重見陽光之時
不只除掉了一些只懂啃蝕紙張的小書蟲, 又讓愛讀書的大書蟲
可得一新寵, 豈不是兩得之舉?
 
──‧──
 
【摘於】12/14/96
【篇名】文學很忙,網路很忙/張耀仁
【出自】用一個故事來換
【摘文】迄1995年5月,詩人杜十三在《八十三年詩選》序<用詩抵抗
陸沉>一文中介紹歐美電腦網路正流行「佐克之詩」(poetics
of Zork
)之遊戲,「網路創作」和「電腦詩人」的概念遂被
提出,造就日後網路上的新詩發表產生更形不同以往的面貌。
 
其二,電子佈告欄(BBS)的興起:約起於1992年,網路書寫
活動即已在BBS上開始活動,迄1996年、1997年間「更可說是
BBS文學創作的黃金時期」,九○年代中葉後陸續出現文學專
業站台,諸如橫跨中興法商、東海大學與清華大學的「晨曦詩
刊」、架設在中山大學的「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海洋大學
的「田寮別業」等,其中,1998年出現的「痞子蔡現象」,將
BBS的書寫風潮推至高峰,後經由紅色文化出版實體書籍,更
是掀起書市熱賣,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暢銷網路小說」(註四
),影響所及,使得最具盛名的「貓咪樂園」全國連線板(
storynet)之作品發表數,從1998年的1191篇,逐漸增加至
2003年的2822篇,成長了近二倍以上。
【余曰】網路所具有之「個人賦權」的特性, 早自已消逝的撥接 BBS
時代即有「網友」(這是早期尚未產生的一個稱呼)嚐試著創作
不太成熟的網路詩、BBS 小說了, 而無可諱言的, 那個時代的
網路文字創作至今仍能留下具體影響的或許只剩下色情小說之
流吧。主流網民所認識到的網路文學是由 TANet BBS 傳播開
來的, 在突然興起的個人新聞台上達到一個頂峰, 而在現在的
部落格圈子裏更是眾聲喧嘩, 無以為一。有的傳統紙張作者在
跨入網路的領域時, 產生了不適應的問題, 但也有新生代的原
生作者浸淫於互動性之網洋, 而成為金石堂排行榜上的常客。
網路是一個比較晚近的傳播介面, 可以預想的是, 它將越來越
主流化, 很快地, 傳統文學的評論者就會發現:對於書本文學
與網路文學的區分已越來越沒有必要了, 文學的情境創造與人
心編織的本質才是一切文字爬理的基礎。而在二十年後, 我們
或書商現在所能注意到網路文學作品, 能留傳下去的又會是怎
樣的風貌呢?
 
──‧──
 
【摘於】12/16/96
【篇名】千樹Twitter朵朵開/醒客
【出自】醒客眼
【摘文】Q:我想互聯網創業,可以克隆一個twitter嗎?
A:當然可以,閑著也是閑著。
 
Q:為什麼大家喜歡克隆呢?
A:搶銀行富得快還是存錢富得快?
【余曰】最近看到島內有網路評論者在討論關於網路服務型式的「克隆
」(cloning)現象, 這些事情在台灣當然不會少, 而在海峽彼
岸的崛起大國裏更是大行其道, 獚肆以為得意。在講求創意的
網路創業上, 搞「克隆」到底是注射生長激素、還是揠苗助長
呢?敝人無啥評論, 只是正巧看到這一篇簡短至極的「twitter
克隆 FAQ」, 就已鮮明地把箇中精義給具體的點明出來了呢!
 
──‧──
 
【摘於】12/18/96
【篇名】出書了:二十年生涯一卷書/老貓
【出自】老貓學出版
【摘文】出版產業現在面對的是三種型態的競爭,硬體的,軟體的,以
及生活型態的。硬體競爭像電子書閱讀器,通常是大家最關心
的焦點,但其實影響最小,因為只要是表現同樣的內容,我們
就得需要同樣的編輯,處理同樣的事,這個行業,甚至技能,
幾乎都是雷同的。比較麻煩的是後兩種競爭。
 
軟體競爭是不同形式的內容,例如資料庫形式的百科,取代了
紙張書的市場。所有資訊性、檢索性、頻繁更新的內容,紙張
書都缺乏競爭力,這個威脅會把原本靠紙張書解決問題的需求
,轉移到網路上,你不會看到一個電子書取代了市場,而是一
個網路服務使市場位移。而這裡的工作技能,多半是傳統編輯
陌生的。
【余曰】「老貓學出版」出書了。一位資深編輯人, 由文字紙格子上,
爬到了網路世界裏, 為行內與行外的讀者提供了一個出版業第
一手資訊的具體管道。沒經過刻意的宣傳與任何組織的力量,
老貓的網站早成為一個傳統行業裏許多人都知道的交流寶地,
而其中所提供諸多與版面編排有關聯的平實建議, 更是值得網
站設計者多加參考。老貓的爪子不藏私, 書既然出來了, 而原
文也仍存在於網站上的原處, 虛擬的訊號復加以紙本的油墨,
又是一個優選的典例。
 
──‧──
 
【摘於】12/22/96
【篇名】評《不生病的生活》——不科學的名醫(一)/潘震澤
【出自】生理人生
【摘文】  再來,新谷說:「在特定部位大量消耗特定酵素時,身體
其他部位會出現必要的酵素不足……大量飲酒後,肝臟大量使
用分解酒精的酵素,胃腸用來消化與吸收的必要酵素就會不足
」(p. 28),也是出自他的猜測,並無科學根據。飲酒後,
肝臟分解酒精的酵素工作量是會增加,經常飲酒者體內也會誘
發生成更多的分解酵素(同一般蛋白質的生成方式無異,都是
從 DNA 到 RNA 再到蛋白質),但並無證據顯示身體其他部位
的酵素會受影響。
 
  酵素這種生物觸酶有兩個基本特性:第一,它只加速反應
的進行,本身構造並不會遭到永久改變或破壞;第二,酵素只
改變反應的速率,而不會改變反應物與產物之間的平衡。再來
,新谷採用豪爾的說法:「生物一生中能夠製造的酵素總量是
固定的」,更是出自想像而非實證。由此可以看出,新谷醫師
的中心思想並無科學根據,他的科學知識也有所欠缺。
【余曰】誰才是名醫?名醫的建議可靠嗎?在上個月份就有三本書佔據
了誠品書店生活健康類書排行榜前三名的新谷弘實, 在向稱嚴
謹的生理知識推廣者潘震澤的眼裏, 只是個學猶無術的半調子
。潘博士以具體的生化學論證反駁了新谷醫生的「奇妙酵素」
、反對飲用牛奶、多飲還原溫水、就寢前不食等「保健」主張
, 明確指出其中的矛盾。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生護體之道, 而
各家說法紛呈, 媒體上也儘是各取所需, 造出了不少非專家出
身的「專家」, 那到底怎麼樣的保健訊息才是可信的呢?看來
還是得有基本的學術研究為憑, 才不致於自矇矇人吧。此文的
下篇在:http://tinyurl.com/2ddxzf
 
──‧──
 
【摘於】12/26/96
【篇名】男性的沉淪——《Y染色體》導讀/潘震澤
【出自】生理人生
【摘文】比起 X 染色體來,Y 可是真正的侏儒,只占整個基因組的五
十分之一(為倒數一二名),而 X 的大小則排名第八(人共
有二十四條不同的染色體,22 對體染色體加X與Y)。以基因
數而言,Y 大約是 X 的十分之一,在在可見與 X 系出同源的
Y,簡化到什麼程度;除了與生成睪丸有關的基因外,其餘的
幾乎都已退化不存。
 
在原始生殖細胞進行減數分裂形成精卵的過程中,二十三對來
自父母的同源染色體在複製的同時,會進行聯會及重組。這個
過程,可產生基因的交換,造成更多具有不同組合形式的子代
,同時也提供了突變損壞基因的修補更新管道。由於 Y 染色
體的大幅精簡,以至於除了一小部分還可與 X 有所聯會外,
其餘就似乎走進了死胡同,難有翻身的餘地。因此,包括本書
作者在內的許多演化生物學家預測,再過一千萬年左右,Y 染
色體將走入歷史。
【余曰】除了眾所皆知的天擇與人擇之外, 十九世紀達爾文所提出的演
化理論還包括了「性擇」。由原始但仍極為普遍的無性生殖方
式所演變出來的有性生殖, 是兩性既合作又競爭的無意識過程
, 而人類性染色體的X、Y本來是同源的染色體, 後來才分化
開來。在演化的過程裏, 雄性/男性一方總是既取巧又投機的
, Y染色體即已簡化到了X的十分之一──反正只要能生成睪
丸不就達成任務了?於是精子就「輕裝化」,把更多的工作與
負荷都留給卵子負責, 這似乎正與社會男性常佔女性的虧成為
一種表裏之相。但投機取巧的Y卻也不能再高興太久, 在數億
年的主動性衝動之後, 有不少演化學家以為, 過於簡化的構造
使得Y染色體難以在基因重組的過程中提供多一點的貢獻, 或
許它將因而走入了演化的死巷, 以後Y、暨產生它的男性就會
雄風不再, 從此失能了。另外, 原來閹割的男性平均可增加十
三年的壽命呢!但雖有這麼「有效」又簡單的延年益壽之道,
只怕沒有幾位男人願意在Y被演化機制給淘汰前, 就提前拋棄
了自己的男性「本色」吧?!
 
──‧──
 
【最新網摘:我的 MyShare@URL 書籤

發表於 January 8, 2008 05:44 AM
| 連結與荐文[]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心得] 荐文日新←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法] 對配合防治網路犯罪處理要點的一點小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