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國的書籍暴增現象〉譯文的疑義
我在「老貓學出版」看到〈美國的書籍暴增現象〉的協譯行動, 可惜看得太遲了, 來不及共襄盛舉 :)。以該文為發端, 其後老貓又進行了幾次同樣的工作。在此僅依原文句序, 提出對於那篇文章在譯辭上幾點小小的疑義, 俾供一筆記之用:
英文報導中所稱的 industry tracker 通常即是字面上所謂的產業研究機構或公司, 故“according to the industry tracker Bowker→對產業非常熟悉的 Bowker 公司”或可改成“一直在研究出版產業趨勢的 Bowker 公司”, 較合原義。
“The blog tracker Technorati→部落格觀察家 Technorati”, 改“部落格觀察網站 Technorati”, 「家」易被誤解為人物, 而其為一個網路服務。
The roofs of the world 如文學翻譯網友所提, 此為慣用詞, 習譯為「世界屋脊」。“Americans are sounding their barbaric yawps over the roofs of the world→而在每個地方,美國人總是放聲嘶喊響遍世界”, 可改為“國人(每一個人)總是想在世界各地的屋脊上嘶喊其聲”(這句話讓我聯想到《屋頂上的提琴手》)。American 為美國人自稱上的習慣, 並不在強調國別, 譯成「國人」或「每一個人」較為順口。
“At the Book Review→只要看看書評版”, 如站主老貓所言, Book Review 為大寫, 此篇又為《紐約時報》之文, 故特指為“只要看看本報書評版”。
“its parent company, Author Solutions→IUniverse的母公司「作者方案」”, 既然 IUniverse 未以意譯, 且皆無習用的譯名, 那最好也直稱為“母公司 Author Solutions”在體制上比較一致吧?
“"calling card" books→「名片」書”, 不論為「電話卡」書或「名片」書, 中文實無此種稱法, 「公關書」爾可?
我記得曾在某本書的版權頁看過“Borders→邊界”被譯為“博德斯”, 但也不知究屬官定譯名否, 倒與大陸譯名“鮑德斯”相近。
承上, “in local Borders stores→在地區的邊界門市”, 改“在各地的博德斯門市”, 此 local 非字義上相對於 larger area, 而是指 stores of every district。
“under the rubric "Borders Lifestyles,"→歸類於「邊界‧生活方式」之下”, rubric 此指在書脊上以小號異體字印於書名前的書系名稱, 故可譯成“歸類於「博德斯‧生活方式」書系”。
“as if writing were a hobby, like golf, rather than a calling or a craft.→一如寫作就像打高爾夫球,是一種嗜好,而不是一種職業。”這裏的 writing 專指前文所謂的 self-publishing writing, 應為“好像自費出版寫作就只是打高爾夫球一類的嗜好, 而不(像商業出版寫作)被視為一種職業行徑。”
至於“Great Works and therefore estranging the great audience for literature”的疑義, 我傾向於丁丁的「大作品」/「大讀者」解釋, Great Works 的大寫指示為「某某含有 Great Works 的書名」, 實則乃「那些被列於某某名著選集(選評)之類的作品」, 而其 Great 與 great audience 相呼應, 而後者當然不採大寫。自從 Harold Bloom 的《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一出, 高豎正統之炮(cannon)迎擊時興的眾家(後)現代文學批評主義, 關於經典或名著評集的必要性屢次成為西洋書評界所爭執的議題, Great Works 對比 great audience 聽來就頗有諷刺之味(又讓我聯想起了《大國民》一片)。其中 estranging 一詞含有拉扯、較勁的意思, 過程中常具有負面的 hostility, 有排他之味, 例如:“Political disagreements about unification or dependence led to quarrels that estranged the two friends.→統獨爭議讓那兩個朋友吵翻了臉。”故 estrange 更強調了兩個 great 具有對比的用意。
“as advocates for the mind that reads→那些願意閱讀的心靈的擁護者”或可簡為“那些閱讀心靈的疏導者”即可。
“and the author of a forthcoming book on the impact of creative writing programs on postwar American literature→同時也是「創意寫作對美國戰後文學的影響」一書的作者”, 其中的「創意寫作對……」被譯為專屬書名, 但原文只是一個對於內容的描述而已, 應為“作為一本行將上市、討論啟發式寫作課程對美國戰後文學影響的專著作者”。
“In "So Many Books," Zaid playfully writes→Zaid 開玩笑的指出”, 其中 So Many Books 指前文所提及的書名(大寫):“在 So Many Books 一書中, Zaid 有點嘲諷的指出”。
“Indeed. There's a lot of noise out there, and some of it is music.→確實,聲響充斥的世界裡,偶爾你還是會聽到一點音樂。”, 為了與前一段 Zaid 的評論語氣接合:“說實在話, 就算是一個充斥著雜音的世界, 仍會存在音樂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