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1, 2007

[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40 週雙週網摘 ─ 小鎮的平常滋味

“......【余曰】雨港基隆有名聞全島的廟口小吃, 不缺的是漁港的新鮮海產, 更有許多街弄間的老店販賣著一些老點心。在數十年前現代商場尚未興起前, 港都曾吸引台北人來朝聖的舶來品「百貨」店面猶存幾許風味, 只是老態盡露。基隆不只是雨港, 它還是個山城;在縱貫線走廊裏的七堵自古為基、北往來的必經之地, 現在為一個以外出通勤為主、商業不見繁榮的普通住宅區, 不過以其南興路菜市場為核心, 這個小小的地方型商圈還是維持著傳統叫賣與小吃店羅列的型態, 與台北業經設計規劃的各地夜市相較, 或許亂了些, 但也因此多保留了些原味吧。廟前不定時出現的早晨蛋餅攤、開元路的「重量級」咖哩麵、菜市場口的「絕」臭粿仔湯、中學生常逗留的豆花店、與卡在路中間常被警察驅趕的手工饅頭攤等, 都是一些持續了幾十年的味道。這裏並不有名, 幾乎不曾列於任何旅遊美食指南內, 但不少外地來基隆的學子在吃膩了廟口小吃後, 往往會發現最濃郁又平價的滋味就在七堵的菜市場這一帶哩。近年在七堵山區還興起了一陣休閒農場風, 如以鴨子商標著名的達克公爵山莊也隱身於其中呢。......”

╒═══════════════════════════════╕
│大人生活週記第 40 週自民國 96 年 09 月 30 日起至 10 月 13 日止│
╘═══════════════════════════════╛
 
【摘於】09/30/96
【篇名】啊!白袍!/吳易叡
【出自】南方電子報部落格
【摘文】在英國,醫學史的教育從實證醫學的年代開始直到二戰之後一
小段時期,依然是由醫學專業者所執行,主要是醫生。直到五
零年代,史學家加入了醫學史的教育團隊,切入的層面包含了
社會史,文化史以及經濟史。如今我們所研讀的醫學史巨著,
幾乎都是這批人的心血結晶,比如 Roy Porter, Christopher
Lawrence等人。直到晚近,才有又一股風氣顯示醫生或是前臨
床工作者放棄臨床專業,開始以醫學史為畢生職志。我不知道
自己是否為其中的一員,但是一開始投入的過程便是戰戰兢兢
。因為在台灣,這樣的角色幾乎等於沒有角色,講話因為沒有
權力場的支持而頓失重量。我感到惶恐的,是身為一個前臨床
工作者,同時又是歷史的入門者,必須從雙邊汲取養分,最終
更必須向雙邊挑戰。
【余曰】「醫生的養成,是從理想主義者過渡為犬儒主義者的過程。」
李宇宙醫師的斷語, 或許是許多實務從業者的慨嘆吧。本土的
「西式醫學史」可由歷史上的點滴建制裏累積起來, 另外有人
從醫學文學中挖掘其中的人性激突;而由醫界之外來看醫界,
它又似乎是個層層架構、權威塑型的階梯狀場域, 難怪日人名
之曰「白色巨塔」。整個醫界顯然有多重面目, 缺一無以觀其
全貌。在醫學風氣轉變的這個時代, 「醫學人文」浮上了抬面
, 而不在權力頂階上的醫學史建構者又面臨著什麼樣的挑戰呢
?本土醫學史書寫者吳易叡有其觀察。
 
──‧──
 
【摘於】10/03/96
【篇名】「閱讀M型化的時代」來了嗎?/不要怕
【出自】老貓學出版
【摘文】討論到此,一定有很多人難以心平氣服,認為王總編輯所提出
的「閱讀M型化的時代」與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理論本來就
無須有任何關聯性,只是借用了「M型化」的圖像來描述台灣
現階段文化產業的實際面貌,硬要將兩者放在一起討論,有刻
意扭曲之嫌。
 
事實確是如此。個人相當欣賞王總編輯分析與觀察的每一個論
點,然而,就只害怕在「閱讀M型化的時代」的標題下,王總
編輯的原意是想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訴說台灣讀者的閱讀行為趨
勢,可是就會有不了解文化產業的來龍去脈的人,讀完「閱讀
在變動的時代」一文後,隨意聯想到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
理論、任意套用類型書與社群經營概念,而讓原本具有充分展
現分眾社會多樣性、擔任起不同層級的成員由資訊-知識-智
識-智慧逐步跨越學習橫溝的功能的中間型書種更快退出知識
的領域,反而造成「M型化」的出版供給模式。
【余曰】現代人時興起以種種公式, 對複雜化的資本社會提供簡化的解
釋, 這樣的理論往往有符號式的標語, 既簡潔又有力, 「M 型
社會」乃其中一者。有位總編輯論述以為島民已由「菁英化的
閱讀行為」轉向為「大眾閱讀的黃金時代」, 綜合型書店的利
潤將不及於類型書店, 跨類型書種銷售率下滑、大眾書反向提
昇……等項, 故而「M 型閱讀」的時代已然來臨。實情果真如
此?此文作者有精闢的論見與辨疑, 其將閱讀風氣的低落同中
產階級的消失兩個因素之間的(非)關聯性給釐清, 而 M 型閱
讀現象究竟只是一種統計式的表徵、還是代表著社會的實質演
化?誠如文中末尾所言, 「如其應然」的理論套用, 固然有工
具式的便利, 但卻有濫用社會詮釋權之虞, 不可不慎。
 
──‧──
 
【摘於】10/05/96
【篇名】車裡的思想/顏敏如
【出自】南方電子報部落格
【摘文】有人說,寫什麼是人格,怎麼寫是風格,這話沈重,卻也真實
。世上有多少種人,就有多少種寫作者。俄國作家沙拉莫夫(
Varlam Shalamov,1907–1982)曾尖刻地批評海明威是個看
風景的觀光客,對索忍尼津(Alexander Solshenizyn)把集
中營的描寫提高到藝術美學的層次,並不以為然。他主張非文
學的文學,認為文學不能有美與道德,直覺直言的筆記式書寫
才「合法」,反對修潤與改動;強調,敘述不能太過於文學性
,否則就是敘述的死亡。他曾批判索忍尼津美化集中營生活,
是犯了「死罪」。索氏「古拉格群島」的副題「對藝術研究的
嘗試」是沙拉莫夫所難以忍受的。對集中營的全盤否定,對於
把生命期望限制在極小範圍,只要能夠在醫院裡、在床上死去
,而不是在寒冷的曠野、不是在板車上、不是在車輪旁、不是
在叫罵聲中的骯髒棚屋裡、不是在夥伴們的冷漠裡死去的卑微
而強烈的企盼,使他拒絕任何文學形式對集中營生活書寫的干
預;因為,在文字無法傳達、語言無法敘述的絕滅境況裡,美
學必定失去矯情的提昇作用,道德也不再能夠昂首批判。
【余曰】理想總與現實發生時時刻刻的衝突, 有的會因此而激化, 有的
會被消解掉, 甚至有的會被所批判的現況給同化而腐朽了。歷
史是一種回憶, 一種反饋, 一種解釋, 也可能僅是種操作, 而
也有人選擇了書寫創作之途。在歷史中雜揉入了人情故事, 也
就放入了自己的判斷與感受。歷史書寫究竟是該平白直敘、還
是可以美學化以其中的意蘊呢?那是無所對錯的創作策略的決
定, 就像是任何一個人、一個團體所述說的歷史不可能是全貌
的, 一種歷史文學書寫的態度也不會盡是全然概觀的。
 
──‧──
 
【摘於】10/07/96
【篇名】基隆探索美食 (七堵篇)/美食激進份子
【出自】美食摩人 - 美食激進份子之肥到深處無怨油
【摘文】接著我們就要進到七堵市場囉,身材纖細的Judy,領著我們穿
梭在摩肩接踵的市場人群中,吃到了很多道地美食,這裡的物
價很便宜,看到很多東西都是台北沒有的,首先來到一個賣醬
菜的非固定攤位,買了榨菜炒肉絲、嫩薑以及Judy大力讚揚的
泡菜!往前走幾步向右一看,發現另一家賣手工麵包的小攤,
老闆娘不疾不徐的介紹,他的產品不但手工而且都沒有添加危
害人體的成份,於是胡姐買了小貝果,我買了一包芝麻麵包,
慢慢嚼著香味就出來囉!還有賣素菜跟各式蔥油餅的,市場內
各式各樣的攤位多的目不暇給,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喔!
 
市場走到底右轉,來到崇智街就在路口會看到一家賣炸雞卷跟
蚵仔粥的小店,這家店貌不驚人,但是他的炸雞卷可是令在座
的各位嘖嘖稱奇呢!店裡的產品,種類不多但便宜又好吃;隔
壁的阿美魯肉飯,粿仔跟現切的滷菜是他的強項,看看圖片中
的豬血,一看就知道很好吃啦!
【余曰】雨港基隆有名聞全島的廟口小吃, 不缺的是漁港的新鮮海產,
更有許多街弄間的老店販賣著一些老點心。在數十年前現代商
場尚未興起前, 港都曾吸引台北人來朝聖的舶來品「百貨」店
面猶存幾許風味, 只是老態盡露。基隆不只是雨港, 它還是個
山城;在縱貫線走廊裏的七堵自古為基、北往來的必經之地,
現在為一個以外出通勤為主、商業不見繁榮的普通住宅區, 不
過以其南興路菜市場為核心, 這個小小的地方型商圈還是維持
著傳統叫賣與小吃店羅列的型態, 與台北業經設計規劃的各地
夜市相較, 或許亂了些, 但也因此多保留了些原味吧。廟前不
定時出現的早晨蛋餅攤、開元路的「重量級」咖哩麵、菜市場
口的「絕」臭粿仔湯、中學生常逗留的豆花店、與卡在路中間
常被警察驅趕的手工饅頭攤等, 都是一些持續了幾十年的味道
。這裏並不有名, 幾乎不曾列於任何旅遊美食指南內, 但不少
外地來基隆的學子在吃膩了廟口小吃後, 往往會發現最濃郁又
平價的滋味就在七堵的菜市場這一帶哩。近年在七堵山區還興
起了一陣休閒農場風, 如以鴨子商標著名的達克公爵山莊也隱
身於其中呢。
 
──‧──
 
【摘於】10/09/96
【篇名】《機動戰士 Gundam OO》正式開始!/shadowzo
【出自】暗黑熱血
【摘文】吉祥物又再登場:橙色的冬瓜(現在叫哈囉),將會是我另一個
注目點,應該還會有其他顏色吧?應該是Gundam作品第一次用
上西曆紀年,勢力設定上也相當大膽,希望繼續播下去,不會
弄出現什麼問題吧?暫時所見,也放棄了「新人類」設定。觀
乎第一話,不論主角或者劇情,都有很強烈的《新機動戰記
Gundam W》味道,剎那跟希羅個性或者行為都滿像(不過對白
多一點),又有像多樂華的角色,莫非會是所謂簡易版或者補
完版?
 
主題方面,第一話已經涉獵到條約限制外武裝、武器擴散、以
武制武的矛盾等等話題,很有可能在世界各地成為不得了的話
題作(問題作?)。
【余曰】「機動戰士」最新創作、《機動戰士 Gundam OO》於香港現身
, 前所未例的使用了「傳統」的西曆紀元, 對於歷代作品中「
以戈止戰」的論辨命題也不忘交待一番。出現在 U.C.0079 年
的鋼彈 RX-78-2 已有「初代」之稱, 薩克 I 是第一台實用化
的機動戰士(MS), 那在 00 之際又怎麼會有更「初」的機體呢
?這或許是此作又採用了另一個不同於 U.C. 名稱的紀年的原
因吧。希望後話中不會冒出「U.C. 元年誕生」, 不然發展了
二十幾年的時代背景設定全都說不通了。依我猜想, 也不可能
出現真正的 U.C.0000 年之作, 不然沒有 MS、又怎會有那些
模型好賣呢?這可是 BANDAI 公司的頭牌商品呀!連《Keroro
軍曹》中都不忘時時「置入性行銷」一番哩。
 
──‧──
 
【摘於】10/12/96
【篇名】Web 2.0 的迷思與真實,其三/Jedi
【出自】Jedi's BLOG
【摘文】怎麼樣的意義呢?仔細觀察這些由使用者所產生的內容,會發
現它們不再是上一個世紀那種死板的東西,而會跟其他內容互
動。這些內容在互動時,會被取樣、重混、拼貼,甚至跟全然
不同類型的其他內容混合,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大至ニコ
ニコ動画(Nico Nico Douga/Nico Video) 的那種字幕疊影
片的玩法,到 Amazon 網路書店運用標籤雲推薦的書目,小至
Twitter 上的 Update,或 Diggirl 的最新、最熱門,都是一
樣的:從許多使用者所產生的內容中擷取部分的元素,按照某
些特定的方式重新整理、排列,然後以富視覺提示的方式加以
呈現。
【余曰】所謂的 Web 2.0 網站常強調以「使用者自產內容」, 不過內
容與特定網站的服務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性, 如何才能吸引使
用者將其內容放在、或「黏」於某個業者的服務呢?由被動地
提供一個內容載具, 到主動成為一個能將內容與內容、內容與
人間以 remixing 的技術內藏邏輯建立起網狀的脈絡, 並讓這
樣的網狀連結能產生社會性意義, 才是一個有生機的網站。互
動性向來是電腦與網路產業進化的一個主要方向, 而能否以新
格式呈現出具有社群意義的內容混紡與編造, 乃是新的所謂
Web 2.0 網站出頭的關鍵。
 
──‧──
 
【最新網摘:我的 MyShare@URL 書籤

發表於 October 21, 2007 05:01 AM
| 連結與荐文[]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心得] 荐文日新←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乏深慮而恃其私的當前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