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1, 2007

2007 華文部落格大獎訊息/觀點類初選入圍

“......這只是個純私人觀點的部落格, 讀者僅寥寥幾位老網友, 而其板名大概總讓路人不知所云吧......”

在今年的評審中, 七千六百多位報名者有七百多個入圍, 入圍率約十分
之一弱, 其中島外入圍者有八十七位, 入圍最多的無名小站有一百七十
八位, 新浪部落則有三十四個進入名單內:
 
2007中時華文部落格大獎 初審入圍揭曉-部落編輯台-新浪部落
 
中時電子報的公告在:
 
2007年第三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 初審入圍名單
 
至於能列入「訊息/觀點」類的感想呢?其實倒沒有什麼, 我是在昨日
逛新浪「部落編輯台」時, 才發覺原來敝板也在名單上。這只是個純私
人觀點的部落格, 讀者僅寥寥幾位老網友, 而其板名大概總讓路人不知
所云吧:
 
「我習慣以思考所得寫日記, 對時事的看法常常比重大於對自己的看
法。對我而言, 自我的思想, 是一像哲學性的想像。
 
有時, 寧顯以詩來表示模擬難辨的心情物語。不過, 我是有點害羞
的, 直指心底的詩的語言, 只偶而在公開的文字中洩露數語。藏私
, 是社會化的反面, 卻是個人主義者的天地。」 (民89.)

 
入圍貼紙的色調還算典重大方, 也不太可能會看到下一階段的貼紙出現
在這個板面上。所以, 也就是這麼樣了...
 
            
 
---------------------------------------------------------------
 
後記 at December 23,2007 06:21:
 
Re: 第三屆華文部落格大獎後記
 
難得看到一些評審過程的描述, 我是以為, 評審過程能適度公開的話,
其實也有具有增加「參與度」的意義的, 尤其對作為一種網路活動而言
;像金馬獎的評審過程也常是報端影評的行內重點, 幾大報的文學獎會
在結果出爐時公佈評審經過與意見。一般的「評審團」制 (至今仍不知
blog 大獎是採什麼評審制?)的評審標準通常很開放, 主辦單位會交給
評審們自己決定一些評定的共通標準, 而聽黑貘的說法, 這個獎好像是
「單人獨立作業」?
 
那個生命紀錄類的確超難的, 範圍太廣, 幾乎找不到其他類報名的都會
擠去這一類吧?能入圍初審我看就很難得的 :) 。中時的確該把分類給
細化的, 一個「部落格」世界所包含是就已等於社會的所有面向了 (只
是以 blog 的形式來呈現) , 較之金馬、金鼎、金曲、神農等獎, 範圍
廣泛甚多, 太籠統的分類連報名者也難以抉擇吧, 或許也是因此才連著
三屆都對獎項類別作出調整。這次倒有報名(只是早早就被刷掉了 XD )
, 對於「訊息/觀點」類就當作「訊息」是可以忽略的 (找不到個人
murmur 類...), 不過我是非常支持「棒球迷電子報」、「OttoCat棒球
新聞雜記」等幾個球類 blog :)。
 
這屆報名數好像替去年整整增加一倍, 有七千多個, 台灣號稱有數百萬
個 blog, 不知報名者中列入 Blog Look 觀察的比例是多少呢?會報名
這個獎的, 或加入 Blog Look 的, 可以假設具種某種資訊上的積極性

 
至於"實體聯結"是?Physical layer + data link layer?我想了幾秒
, 才突然明白是指什麼。 :D

發表於 November 1, 2007 04:27 AM
| 未分類[] | 回應 [] | 引用[] | 人氣 [] | 推薦 [] |

[拼貼] 自荐文章列表←上一篇 │首頁│ 下一篇→[軟] 新浪點點通 RSS 閱讀器 1.1.0.8 半調子正體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