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與荐文 »
July 27, 2007
[大人生活週記] 96 年第 28 週雙週網摘 ─ 書評版的衰微?
“......【余曰】東亞報紙的一個歷史性特色在於文學副刊, 而在過去幾十年來, 也仿傚了西方報刊書評傳統之例, 開發了書評版的版面。中時「開卷」與聯合報「讀書人」每年度的好書獎項評選, 也已成為本地出版界的重要儀式。由於大眾通訊科技的進步與普及, 傳統媒體已逐漸感覺到新資訊載具的威脅, 而文字刊物又常較視聽媒材更先受到其影響。不談島內這幾年報紙是一家接著一家地關, 便是在言論出版市場最為廣大的合眾國, 報刊銷售量的下滑亦成為現實, 而被視為「正統派」的報紙所該具有的書評版面亦在利潤的減少下, 成為縮衣節食的一個目標。實在地講, 很多趨勢是無法逆轉的, 平面報紙或許就處於其中, 也許我們也該考慮一下:如果傳統上以「品質書評」自許的菁英觀點將無以為繼, 那麼在網路上是否已有足夠質量的書評文論可以取而代之、而不致於成為一種「劣幣代良」的現象呢?與實體刊物類似, 網路上的高格調文作與書評亦往往只能屈身小眾──即使是在傳播成本極低的網路上, 山本周五郎的「對象」看法也有待斟酌之處。......”
╒═══════════════════════════════╕
│大人生活週記第 28 週自民國 96 年 07 月 08 日起至 07 月 21 日止│
╘═══════════════════════════════╛
【摘於】07/08/96
【篇名】華文部落格的聯播「果園」 Palacan免費提供平等曝光機會/
張玉琦
【出自】udn聯合書報攤 - - 線上國度
【摘文】「聯播就像是果園一樣,無論好壞都有相等的曝光機會。」孫
傳雄說。他反而認為讀者可以把在Palacan看到的好部落格蒐
集到黑米網去,部落客也能在擠進部落格觀察排名之前,增加
自己的能見度。
將散落四處的部落格聚集起來,讀者依據自己的喜好揀選,這
種「分散、聚集、分散的過程,就是透過Palacan來達成。」
孫傳雄說。
【余曰】以現在的網路生態來看, 部落格的聯播技術似乎平凡無奇, 甚
至到了有點氾濫的程度, 到處都有網站提供一定範圍的 RSS
匯聚功能。不過就在去年初, Palacan!啪啦罐頭剛成立時, 卻
難得地出現了一個不分社群分野、提供平等聯播的服務。先前
已現身的一些聯播服務通常會訴於某種共同性質的訴求, 有的
只是某個網站/部落格的附屬物, 有的具有「小圈圈」或技術
圈子的味道, Palacan 則讓部落格新手有了一個不用考慮什麼
就可以加入的資訊分享平台。一年多以來, 站長 TomSun 皆以
「我們」代表站方來發言, 而這個聯播服務到底是基於什麼理
念而成立的, 又是由哪些人、如何運作的呢?這篇報導內有了
相關的採訪。
──‧──
【摘於】07/09/96
【篇名】棒球與統計/食夢黑貘
【出自】不只是捷運日記
【摘文】 只是如同 "Fever Pitch" 中的說法, 這是一個很難
去掌控的數字, 對於去喜歡玩數字的人, 更是一個有趣的事,
雖然可以設計一個系統達到 80% 的準確率, 但永遠達不到
100%, 因為現實永遠是有不可預期的.
所以設定男主角是數學老師, 女主角是做統計分析
的角色是再適合不過了, 對於喜歡看棒球的人, 這也是一部必
看的電影, 尤其是看 Johnny Demon 當時留大鬍子跟現在比較
是相當有趣的.
【余曰】統計上的預測方法, 使得數字遊戲為一些人所樂此不疲, 職業
運動中數據特別複雜完備的棒球即是顯例, 甚至最早在美國發
展出 fantasy baseball game 的數據預測模擬賽事, 後來還
推廣到其他的運動裏去。我常看棒球轉播, 反過來說, 就是本
地職棒的現場很久沒去過了。棒球和其他的運動相比, 曾帶給
我更多的激動, 這不是短時間內的跑、跳、踫的單純汗水所可
以塑造出來的。話說回來, 近年來台灣棒球在國際比賽的表現
還算不錯, 有時還有出人意料之外的好表現, 但職棒人氣卻是
每況愈下;而人氣越來越旺的籃球運動, 在國際上卻屢屢創立
「史上最遜」的戰績。兩者的表現與票房似乎是成反比的, 不
知這可有統計學上的解釋?也或許是時代不一樣了, 賽事的魅
力已不可同日而比吧。
──‧──
【摘於】07/10/96
【篇名】月雲(上)/金庸
【出自】聯副電子報
【摘文】拿起床邊一本昨天沒看完的小說來看,是巴金先生的小說,他
哥哥從上海買來的,不知是《春天裡的秋天》,還是《秋天裡
的春天》,說一個外國小男孩和馬戲團的一個小女孩成了好朋
友,有一點少年人的戀情,可惜兩個人在一起玩不了多久,就
給大人硬生生的拆開了,不許他們兩人再在一起玩。宜官看著
看著,心裡感到一陣陣沉重的淒涼,帶著甜蜜的淒涼,有點像
桌上那盆用雨花石供著的水仙花,甜甜的香,香得有些寂寞和
傷心。水仙還沒有謝,但不久就會憔悴而萎謝的。
【余曰】以前為武俠小說創作者、後來成為自己作品最好的推銷員的金
庸, 出身於江南的富有家庭, 從小養尊處優, 不解人事, 直到
了日本皇軍南下、人民解放軍到了家鄉, 終致家破人亡。糖年
糕的回憶, 讓歷經世事滄桑的查公子終於體會到階級間資源不
均的不公義, 而這也就成了其作品中的一些人情寒暖。於是在
宜官少爺與月雲ㄚ頭的故事中, 金庸回顧了小時候的幾許點滴
。
──‧──
【摘於】07/10/96
【篇名】月雲(下)/金庸
【出自】聯副電子報
【摘文】在宜官心底,他常常想到全嫂與月雲在井欄邊分別的那晚情景
,全中國的地主幾千年來不斷迫得窮人家骨肉分離、妻離子散
,千千萬萬的月雲偶然吃到一條糖年糕就感激不盡,她常常吃
不飽飯,挨餓挨得面黃肌瘦,在地主家裡戰戰兢兢,經常擔驚
受怕,那時她還只十歲不到,她說寧可不吃飯,也要睡在爸爸
媽媽腳邊,然而沒有可能。宜官想到時常常會掉眼淚,這樣的
生活必須改變。他爸爸的田地是祖上傳下來的,他爸爸、媽媽
自己沒有做壞事,沒有欺壓旁人,然而不自覺的依照祖上傳下
來的制度和方式做事,自己過得很舒服,忍令別人挨餓吃苦,
而無動於衷。
【余曰】這是前篇所摘之文的後篇。
──‧──
【摘於】07/11/96
【篇名】越來越多人將成為意見領袖?/REX
【出自】Buzz Lab 巴茲拉伯
【摘文】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要發表意見?我認為是網路上發表口碑、意
見的空間越來越多,有比較多的管道抒發使然。而這些意見領
袖所發表的意見,也未必是要給其他人看的,有時只是對自己
的整理。當然這也是我的假說,我並不確定事實為何,只是依
照平常的觀察經驗來推測。
最後,此篇文章還做了一個關於消費者所認為的有參考價值的
資訊調查,結果如下圖,認為「親友的推薦」是最有參考價值
的資訊者最高,佔了57.7%。
【余曰】在商品口碑行銷(Word-of-Mouth Marketing)的流程中, 意見
領頭者(opinion leaders)往往居於關鍵的擴散性發動位置。
隨著網路大眾化內涵的成份加重, 網路行銷所可利用的口耳相
傳的行銷方式已然成形。依據此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圖表, 網民
對於相關資訊的偏好程度, 仍以朋友的意見最受親睞(57.7%),
這和傳統行銷是一致的;Amazon.com 等基於資料探勘、消費
模式分析技術所提出的採買建議只及約一半的信賴度, 但已算
是不錯了;而像 AdWords 這種當紅的搜尋字眼廣告方式所獲
得的偏好度卻不及於朋友一項的 1/5, 其他的網路廣告方式(
如廣告橫幅、影音廣告、垃圾信等)只會更低;反而是傳統的
電視廣告與「退燒」中的電子報仍具有三成的高偏好比率。網
路雖然是新型態的溝通與傳播媒介, 但網民對於人際間意見交
流所具有的信賴度仍明顯表現出實體世界裏的「慣性」, 這麼
說的話, 也許網路廣告不該訴求於太複雜、過於強調新奇性的
表現形式。終究, 人們在看網頁時, 廣告只是「順便」看到的
, 需要讓人付出心力去看的廣告, 恐怕是高估了網民的耐性─
─至少 Google 主力的簡易文字型廣告已具體指明了此點。廣
告主還那麼喜歡會佔據整個螢幕上緣、花花綠綠、並會動來動
去的「頻寬/視覺消耗型」廣告嗎?醒醒一點吧!
──‧──
【摘於】07/12/96
【篇名】無名小站的 20大 密技/破解/Hack/billypan101
【出自】BillyPan 的部落格
【摘文】這是網路上對『無名小站』的另一個取代名詞,眾口鑠金,連
google搜尋引擎也不得不接受此一說法。有不少密技出於開發
者的怨念,必需以『丁丁大站』才能找尋的到。想要了解無名
小站快速到近乎邪惡的暴紅過程,如在http://blog.xdite.net/
的文章中,丁丁大站更是歷史文件的通關密碼,不可不知。我
對於常常被叫丁丁大站腦殘寶寶,久了也就習慣了。反正喜歡
做腦殘寶寶老梗kuso的部落客們,他們的智商也不足以了解當
年英國設計天線寶寶來教育幼兒時隱藏的艱深複雜的NLP理論。
【余曰】到底是「樹大招風」, 還是「風吹大樹」呢?在一些人眼中,
以社群基礎起家的無名小站儼然成為濫用社群支持力量的一個
負面示範, 它也就招致了不少的嘲弄與反撲。「反有名大站」
早已成為某種部落客打抱不平的共同行動了, 而無名似乎也總
是「甘願」去招惹麻煩似的, 只怕別人不注意它;近日更推出
了網路社群服務上史無前例的「雙證件認證」, 當然又掀起了
新的風波。Yahoo! 的無名實在是太有名了, 一堆喜歡、或不
是很喜歡「有名」的「知名」部落客們忍不住為它推出了一堆
密技, 此文即整理了其中二十個「實用」者。PS. 作者雖強調
他不想賺點閱數, 但敝人總覺得挖女孩密技(diggirl.net)有
SEO 的效應... XD
──‧──
【摘於】07/13/96
【篇名】蜘蛛人3--圖書館員大反攻/食夢黑貘
【出自】不只是捷運日記
【摘文】 的確, 部落格觀察是一個 SEO 工具, 能夠檢視 SEO
的成果, 這句話我是在一開站時就知道, 但我是不想說的, 而
到現在已經沒有甚麼須要監持不說的理由了, 因為部落格觀察
展現的就是搜尋引擎的結果, 而 SEO 本來就是在操弄 "Search
Engine".
生命是寶貴的, 應該是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面, 而不
是花時間在錯誤的搜尋上面, 而 SEO 在這種觀點真的是件很
不對的事, 刻意的去揭露不正確的資訊, 把時間花在非創作上
面, 誠實說我很不能茍同.
【余曰】如果你不是要賺廣告費、不是要做置入性行銷、也不要吸引一
堆蒼蠅過來(我們都知道會吸引蒼蠅的是什麼吧?), 那又為什
麼要汲汲於 SEO 技術的扭曲呢?如食夢黑貘所言, SEO 本來
是為了提供給使用者更精確的資訊定位(information locating
)的資訊擷取技術, 但走火入魔、以致於以 SEO 為本事, 而不
花更多心力於創造內容的風氣卻襲捲一時。SEO 本來是個輔助
性的技術, 就像「部落格觀察」也是輔助性的工具──後者所
做的事已超越 Blog Influence 甚多, 到了不同的次元, 但私
心自用下的 SEO 還是可以搞亂它的。工具本身是無辜的, 只
看人類怎麼去運用它:到底你是要以工具來服務內容, 還是要
以工具來服務它自己呢?
──‧──
【摘於】07/14/96
【篇名】生命起源-比你想的更簡單/夏皮落(Robert Shapiro)
【出自】科學人雜誌
【摘文】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戴森(Freeman Dyson)形容這樣
的系統是「垃圾袋裡的世界」,不像RNA世界的景象整齊而美
麗。一個在岩石中運作的隔離系統可能會流到鄰近區域。無論
其複製機制為何,這種區隔出分離單元的過程,可保護系統不
會因區域性的破壞事件而消失。獨立單元建立後,可以有不同
的演化方式,並彼此競爭原料,於是這個從無生命物質中衍生
出來、能利用能量的生命,可透過達爾文演化而適應環境的變
化。 重建演化的化學網絡 上文描述的系統一般稱為「代謝為
始」,意指不含有遺傳的機制。換句話說,這種系統沒有明顯
的分子或結構用於儲存複製和傳給子代的資訊,然而系統內的
這些小分子本身即可做為遺傳資訊,舉例來說,我太太給了我
一張購物單,而我從超市買回的這些商品和這張購物單含有一
樣的資訊。以色列雷荷弗特魏茲曼科學學院的藍塞特(Doron
Lancet)稱這種儲存遺傳資訊的方式為「組成基因組」(com-
positional genome),遺傳訊息以小分子的形式儲存,而不
是儲存在有如購物清單的DNA或RNA中。
【余曰】生命的特徵是什麼?或者說, 我們怎樣定義出一個生命?今日
的世界, 所有的生物體概以「DNA-RNA-蛋白質」的能量轉化與
大分子複製為其生命的基礎, 所以科學家習慣以「資訊載體」
的方式來形容生物的繁殖機制;他們又告訴我們, 以核酸為基
本組成單元的 DNA、RNA 分子結構內就包含著生命體組成的所
有資訊──謂之「生命的藍圖」。但藍圖的存在, 卻無法告訴
我們, 藍圖又是怎麼形成的?在實驗室中所做的千萬努力, 從
來無法以模擬自然界的方式製造出比胺基酸更複雜的分子結構
, 不朽核酸就比胺基酸要複雜得多了, 所以「宇宙處處存在著
胺基酸」的說法, 並無法推導出「太空裏處處存在著生物」的
結論。因此有人回到以生命所需的基礎化學機制為基礎, 提出
生物與非生物的區隔脂質、可連結能量來源的驅動反應、能以
比流失物質更快的速度進行複製等等多個條件, 而假想出更簡
單的小分子演化系統的存在。這些代謝小分子並無法以單一的
長鏈結構來承載整個生命的藍圖, 但它們既是有機組織的具體
組成成分、其本身即又代表著遺傳訊息的片段。有了這樣的生
命複製的基礎後, 或許哪天在某種機運之下, 它們就會合成為
更複雜的分子構造了──只是, 到底這又將會怎麼發生的呢,
who knows?
──‧──
【摘於】07/15/96
【篇名】事情正在起變化/蠹魚頭
【出自】天上大風
【摘文】社會的變遷,影響文學的走向,早有其說。有人便認為,17世
紀工業革命興起,機器取代人力,轉致婦女擁有更多的閒暇(
閱讀)時間,直接影響了「小說的興起」。網路的出現,對於
文學的影響,正在形成,誰也不曉得最後會是怎樣?新一代的
書評面貌為何?特質為何?也尚待摸索。不過,一輩子不接受
獎賞的日本作家山本周五郎的這段話,或可為網路時代的文學
/書評走向,下一註腳︰
文學無所謂純不純,無所謂大眾或少數,只有好小說與壞小
說之分。小說必須以最大多數的讀者為對象。
【余曰】東亞報紙的一個歷史性特色在於文學副刊, 而在過去幾十年來
, 也仿傚了西方報刊書評傳統之例, 開發了書評版的版面。中
時「開卷」與聯合報「讀書人」每年度的好書獎項評選, 也已
成為本地出版界的重要儀式。由於大眾通訊科技的進步與普及
, 傳統媒體已逐漸感覺到新資訊載具的威脅, 而文字刊物又常
較視聽媒材更先受到其影響。不談島內這幾年報紙是一家接著
一家地關, 便是在言論出版市場最為廣大的合眾國, 報刊銷售
量的下滑亦成為現實, 而被視為「正統派」的報紙所該具有的
書評版面亦在利潤的減少下, 成為縮衣節食的一個目標。實在
地講, 很多趨勢是無法逆轉的, 平面報紙或許就處於其中, 也
許我們也該考慮一下:如果傳統上以「品質書評」自許的菁英
觀點將無以為繼, 那麼在網路上是否已有足夠質量的書評文論
可以取而代之、而不致於成為一種「劣幣代良」的現象呢?與
實體刊物類似, 網路上的高格調文作與書評亦往往只能屈身小
眾──即使是在傳播成本極低的網路上, 山本周五郎的「對象
」看法也有待斟酌之處。身為一個閱讀者, 敝人對於網路書評
、書論的未來仍有更高的期許──幸而就在「天上大風」、「
世界末日」等部落格上已看到了一點可能性。
──‧──
【摘於】07/17/96
【篇名】梅花詩/讀書人
【出自】讀書人 's 靜心居 & 高爾夫人生
【摘文】憔悴黃花總帶愁
此文當喻言民初的情景。「憔悴黃花」指黃興帶領的革命同志
,推翻滿清後,雖成立了國民政府,但有如憔悴的黃花,在軍
閥割据的局面下,雖完成北伐,短暫統一中原,但國共相爭又
起,且日軍壓境,國民軍在內亂外患中,將難圖大局,功虧一
匱。
吉曜半升箕斗隱
此句當指日軍侵華。吉曜為美麗的陽光,美麗的太陽。半升當
指辰時時分,此時陽光特強。箕斗為農具。一般農夫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此文卻說:太陽升起後,拿了畚箕、米斗去休息
,去隱藏。
此文隱喻:日軍侵華,銳不可擋,猶如初升的太陽,無法面視
,只有避開,才不為所傷。(正如國民政府避入蜀川,逃過世
紀浩劫。)
【余曰】北宋時著有《皇極經世》書的邵雍作有精簡化的《梅花詩》十
首, 隱喻歷代興亡之大數。其中諸多意象歷來多有所附會, 巧
合之處更不勝數, 也不乏解讀者對於國家政事經營之道的看法
。作為歷史之趣的另解, 又可復習以史事, 則觀之無妨。而又
有誰能另作詩解, 看看《梅花詩》會怎麼預言當今的局勢呢?
──‧──
【摘於】07/19/96
【篇名】誠品報告和台灣人的「心理史學」/老貓
【出自】老貓學出版
【摘文】當我拿到誠品二○○三年的銷售數字時,心裡浮現的第一個想
法便是,這豈不就是當代台灣智識階層,某種具體而微的心理
史學的集體描繪嗎?(雖然我們手上的樣本數,遠遠不及「謝
頓第一定律」所定的底限,不過謝頓是小說角色嘛,我們當然
不用被他所侷限。嘿嘿。)
去年誠品的資料庫中,有銷售紀錄的台灣圖書筆數約在十一萬
二千筆左右,其中年銷量超過一○○本的約佔十二%(13,427
筆),其他八成八,將近十萬筆,在誠品一年賣不到一○○本
。
【余曰】編輯人老貓把艾西莫夫的「心理史學」當作一個發想點, 試圖
以誠品在某一年度的銷售數據來分析對映出島內讀書階層的一
些傾向。其中如生活類的銷量就遠過於自科類, 這本來已在預
料之中, 至於藝術、文學類合佔近 24% 是否算高, 卻得有更
細項的資料方能作判, 終究通俗情愛小說的目標群眾就與詩集
有不小的差距。又如在集中度的分析中, 文學類書籍的集中指
數特別高, 幾乎可推側是明星書種(如「哈利波特」?)所造成
的現象, 那麼文學類的 18% 銷量佔比就不見得能真正反映出
常態性文學讀者在誠品的消費意願了。至於對新、舊書佔比的
分析, 或許就有些疑問:難道去年度的書就不夠新了嗎?長銷
書也顯然不是只以一、兩年為其分判依據的。一個(當年的)好
消息是, 本地書市並未出現美國那種大型出版集團的壟斷現象
, 小型出版社仍能有其發揮的空間。
──‧──
【摘於】07/20/96
【篇名】出版社的「錢坑」/老貓
【出自】老貓學出版
【摘文】只要出版社開得夠久,編輯部就會累積在製品。有些是正常作
業所需(每本書都會有製作期嘛),有些是不可抗力因素(人
生總不免有各種意外嘛),有些則是太外行,以為既然是文化
事業,就應該率性、自然,不能用進度管理來要求。
一旦在製品累積越來越多,成書遲遲無法完成,你的公司就麻
煩了。資金陷在在製品中,甚至比陷在庫存書上還糟。庫存賣
不掉,多少還有一點機會,看看能否用清倉的方式消化,在製
品則幾乎沒有清倉的可能。
【余曰】文藝界往來會自嘲說:「如果你要害一個人, 就叫他去開出版
社。」經營一個出版社, 不只是文化志業, 也得顧及財務上的
流通性。偏偏這一個行業的許多關係人頗有其率性面, 出版時
程總作不得準, 於是庫存書、刻在編製中的書、預付給作者的
版稅等都成了積壓成本的因素;成本會成為資產項目, 但營運
資金得視流動性資產的餘額才有意義。因此, 就應該要從損益
表的當期收支結構, 配合以流動資產變動表做其流向的分析,
方可以看出來在整體性的資產負債表內被隱含的資金(成本)周
轉性的具體影響。而了解了成本的財務金流是怎麼滑動的, 也
大體明白了一個出版社在實物面的運作機轉了。
──‧──
【摘於】07/21/96
【篇名】感時篇》張元濟和他的書/張作錦
【出自】聯副電子報
【摘文】張元濟到任之初,即為商務確立了以「扶助教育」為核心的出
版宗旨。既以出版來扶助教育,首要是編印一套夠水準的教科
書。在蔡元培等人的領導下,於1904年起,陸續推出了初等、
高等小學教科書,除國文外,還包括修身、格致、筆算、珠算
、中國歷史、中外地理、理科、農業、商業等等,共16種78冊
,風行全國。
除了主持編纂教科書外,張元濟對西書的中譯亦極為關注。他
進館不久即組織出版了帝國叢書、政學叢書、歷史叢書、財政
叢書、商業叢書、地理叢書、戰史叢書、說部叢書、傳記叢書
、哲學叢書等一系列叢書和各種中外文辭書,為新知新學的普
及傳播推波助瀾。除此之外,尤銳意出版西方經典,其中以嚴
復所譯名著和林紓所譯小說影響最大,思想界耳目為之一新。
【余曰】台、港、滬都有「商務印書館」, 它們的分立正象徵著一頁中
國內戰史的見證。出身清末進士的舊式文人張元濟, 就像他的
鄉試同科、北大校長蔡元培一樣, 體會到國家處境的艱難, 而
去學英文、推西學。在戊戌政變遭罷官後到了上海洋場, 投入
一家從事於商務印刷品的小印刷廠的經營, 光緒後期該館就在
其主持下, 依據仿傚日本新式教育的學科體制, 推出了國文、
珠算、中外地理、理科、商業等初級學校教科書, 以具體的手
段促進了西式教育的推廣, 其影響遠及於今日包括台灣在內的
華人教學科目系統。本島五、六十年代的知識青年不少曾浸淫
於志文「新潮文庫」等中譯論叢, 而早在清末民初時的商務就
做了類似的引介當代西學的工作, 嚴復即其中卓越譯者, 這也
開闢了新型出版業的叢書編集傳統。一個仕途夭折的出版人卻
能留下這麼廣泛且長久的文化作動力, 實在是不多見的。
──‧──
【最新網摘:我的 MyShare@URL 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