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 2008
閱〈北京柳絮〉而有小感:才非風起
“......未若男兒因身起, 後人惟崇「雅致心」;「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循宗法以歸配代其身分, 謝道韞也為詠頌者困於顰女圖框, 非若《兒女英雄傳》中的俠女十三妹猶行其俠義矣。......”
Re: 北京柳絮
謝道韞應其叔謝安:「白雪紛紛何所似?」而擬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後有蒲壽宬詠以「當時詠雪句,誰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錦心而繡口。此事難效顰,畫虎恐類狗。」稱其慧惟有如此, 余但有幾點胡說:
其一, 古文中「兒女」常指兒女輩或男女之眾, 如《兒女英雄傳》是。今「兒女」、「子女」僅狹義稱其所出者, 如是語義反縮者, 於日文、國語中皆不少見。
其二, 引文謂其「溫、良、恭、儉、讓」, 原來乃「克盡婦道」, 無怪乎評者稱馬某素懷婦人之仁, 溫情念甚, 其附屬固不行惡事, 亦每壞事。思於新朝人事之頗不果決, 且乏新意, 就其性情一端, 良以有也。
其三, 俗曰, 「富不過三代」, 王謝堂裔傳六朝, 可為此語之反證歟?不過「智不過三代」恐有相當嫌疑, 資本可積累, 富者愈富實乃常態, 只恐子孫不具護產之能、不行正道而逐其堂前燕, 今之扁朝依附、官商營弊已證其事。美利堅創業家習以信託其產股, 子孫徒有董事之名, 無有管理之權, 而多能傳業百年, 可為明例。
其四, 俗又謂, 「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位成功的女人」, 然則古來有多少將有功成之資的女性, 為成事不足、虛主外務的男人給擋住了呢?顰兒聰矣, 韞女智矣, 不可比論。未若男兒因身起, 後人惟崇「雅致心」;「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循宗法以歸配代其身分, 謝道韞也為詠頌者困於顰女圖框, 非若《兒女英雄傳》中的俠女十三妹猶行其俠義矣。余意與蕭兄同, 謝女有辯勇大材卻無以才起, 不究其事而省之內外有分的封建舊陋, 不亦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