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生活日誌] 98 年第 04 月日新簡記 ─ 「若為愛國故」
98/04/15 →像我等小老百姓, 實在沒偉大到敢於口口自稱「民主國家的主人」, 不過政治上總不乏「偉大」的人來教導草民徒輩怎樣去愛國的──當然, 這是基於特定的愛國「定義」。......”
╒═══════════════════════════════╕
│大人生活日誌第 06 期自民國 98 年 04 月 01 日起至 04 月 30 日止│
╘═══════════════════════════════╛
98/04/01 阮愛國、或者阿三, 由於打敗了法國人與美國人, 被美國 Times 雜誌選為廿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革命家, 雖然以非關越戰者的立場來看, 列寧、毛澤東或許更配此名吧。然而, 阮愛國的生平確實傳奇。這位阿三承繼父業曾當過漢文老師, 寫過漢文詩集《獄中日記》, 不過因為已廢除漢文教育, →
98/04/01 →今日的越南人反而得經由「越南文翻譯本」來讀二戰時他被中國國民黨拘禁時的感想。他也教過武術, 後來還成為一艘法國輪船的伙夫, 因而有機會遊歷東西方各國, 甚至愛上了美國駱駝牌(Camel)香菸的味道。他闢的萬里小徑策略尤讓美國大兵吃足苦頭, →
98/04/01 →美國人只能拍幾部《藍波》與《洛基》電影來安慰自身的「勇氣」, 奇怪的是這部純粹老美觀點影片的盜版在今日的越南卻還頗受歡迎。在獨立戰爭進行中他心臟病發過世了, 也因此我們無法得悉若他成為新國家的新元首時會有何種表現, 或許這反而讓他得保美名之幸?那麼, 這位阿三究為何許人呢?→
98/04/01 →不用多猜, 即越南國父胡志明是也。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也曾於革命期間來到時稱安南之地, 進行起義的準備, 還在友人的芽菜場幫忙採、曬豆芽菜喔, 英雄果然能屈能伸。參 vie-912〈海邊的阮必成~育青學堂與胡志明紀念館〉。
98/04/02 M$ 雖然也是 WWW 標準制定機構 W3C 的董事會成員, 卻一向以在瀏覽器與伺服器軟體搞專屬規格而「著稱」, 從而造成了 IE-only 網頁環境的不得已現實。堅守標準的 Opera 則連簡化許多的手機用版本 Opera Mobile 都能通過 Acid2 Test, →
98/04/02 →PC 版 IE 卻直到 8 版才能通過, 為主要瀏覽器中最晚過關者, 至於 IE 手機版則連 M$ 長年合件伙伴 HTC 都不太想讓客戶去忍受。Opera 最新版本還進一步通過新的 Acid3 Test, 看來 IE 8 才正式推出沒幾天就落伍了, 該趕快準備 9 版囉。
98/04/03 生產者自以為其與消費者之間的策略關係, 在長時期會產生典範性的價值轉移。於工業化初興時期「生產創造價值」, 老闆最大, 產品製程最為重要;在現代化商場與服務業興起後, 變成了「需求創造價值」, 顧客至上, 滿意度是最核心的, 至少在「表面上」如此;→
98/04/03 →而到了這個口號與品牌的符號時代, 則是「行銷創造價值」, 消費心理是可以進行操作的, 而理智消費成為了新世代的「勸世良言」。 XD
98/04/04 一代啟蒙大師胡適之強調了以方法學來治「學」的本務, 其求證據的工具主義思惟對於二十世紀前半的中國革新思想界影響甚鉅。不過, 胡先生自己並未入深入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等現代社會學科, 所以徒有方法之論, 卻無學理為據, →
98/04/04 →他自己雖然說過:「我所以稱中山先生做實行家,正因為他有膽子敢定一種理想的《建國方略》。」而適之先生自己卻做不到他所稱的「大膽假設」, 徒困於「小心求證」的範式。然而, 學術上的洞見常源自於直觀, 就事功上的開風氣之先大於導入技術之研鑽, 胡先生是不亂說話的人, 有論必有所本, →
98/04/04 →至少他是認真的先驅學者, 他讓現代華人正視了科學的精神, 就這點而論, 庶幾無愧其宗師之譽哉!參鄭文炫〈從「胡適思想的內在限制」說起〉。
98/04/05 世界首屈一指的巴賽爾(Basel)高級鐘錶展的熱季又到來了, 該地位於瑞、法、德邊境, 就在侏儸山谷(Jura)谷口, 這個谷地即地質年代侏儸紀(Jurassic Period)名稱的由來, 恐龍迷會較熟悉, 愛看冒險電影的也知道啦。 :)→
98/04/05 →被譽為鐘錶界最高品質認證標誌的日內瓦印記(Geneve seal), 依規定只有設立於侏儸山谷的錶廠才可使用, 並需以單款機芯來通過 12 項嚴格標準的檢驗, 所以即便是百萬元名牌錶也不見得每一款的機芯都能具備有這個印記。→
98/04/05 →如果錶廠是位於日內瓦市區或瑞士其他地區, 那很抱歉, 只能使用較普遍的 'SWISS MADE' 標記。由於對於瑞士錶的迷信, 台灣好像常見到不少以 'SWISS MADE' 來混充正統「瑞士」錶的行銷手法。
98/04/06 我們常聽到 Apple 迷讚美 Apple 的創意無限, 它發明了太多的新玩意。Apple 發明了家用電腦, 雖然在 Apple I 之前早就有好幾款其他的組合電腦(機板)上市了;Apple 發明了 desktop GUI, 雖則創造它的是 Xerox PARC;→
98/04/06 →Apple 發明了 Firewire, 然而 IEEE 1394 本來是工業標準;Apple 發明了 Mac OS X, 只是它的核心 Darwin 是修改自開放原始碼界的成果;Apple 發明了全世界最薄的筆型記電腦 MacBook Air, →
98/04/06 →已少有人記得 Toshiba 在幾年前就有更薄的產品;Apple 發明了 iTunes, 那原本是併購來的軟體;Apple 發明了 iPod, 不過其概念是一個前 Psion 工程師帶過去的;Apple 發明了智慧型觸控手機, 雖然過去十年來其他廠商已推出過數十款觸控手機。→
98/04/06 →其實 Apple 真正發明的是資訊產品的「魅力」行銷術, 它把一向呈金屬銀色剛硬感的電子產品帶到了 styling design 的層次, Apple 不塊是 fans 行銷大師。→
98/04/06 →創造它的兩位推手中, 早已離開的 Steve Wozniak 是社群界公認的偉大 hacker, 而被逼退又回鍋的 Steve Jobs 則是最有感染力的推銷員, 這兩人才共同發明了 Apple。
98/04/07 一些外縣市來的島內遊客大概較少注意到, 在中正廟/紀念堂/民主紀念館底座內, 除了有一座常推出熱門檔期的藝文展示空間(如剛舉行過的安迪‧汱荷畫展), 還有佔地廣大的「永懷領袖文物展示室」, 裏面藏有蔣介石的重要文物, 像是兩輛特別引人注意的凱迪拉克座車。由展名即可得知, →
98/04/07 →該展覽的基調仍維持在兩蔣時代的定位, 一味的歌頌老蔣為「民族救星」, 近聞馬英九總統決定將此展改為功過並陳, 228 事件、白色恐怖、雷震事件等的資料亦將列入, 不失為一應有的調整方向。老蔣是始終受到爭議的歷史人物, 可見的未來仍將是如此, 然而不管你喜不喜歡他, →
98/04/07 →其本身確實代表著影響台灣數十年政治發展史的重大過程, 無論是正面、抑負面的素材, 唯有全面性的展示, 才能讓後人能清楚認識到那麼一段歷史的經過, 而無庸政客的操作擺弄。參《中國時報》〈蔣中正事蹟展 觀光客最捧場〉。
98/04/08 Windows XP 關機時若出現 WMS Idle 沒有回應的訊息, 通常是與 Nero 等燒錄軟體或 DVD 製作軟體衝到, 得去相關軟體廠商的網站下載修正檔來解決。自從 2001 年 WinXP 上市以來, 其內建的燒錄功能與他方燒錄軟體打架已不是新聞了, →
98/04/08 →有時 Nero 舊版才修正了問題, 結果在新版本又再發生衝突, 有時是 Windows Update 安裝了更新檔案後就不對勁了。這或許也證實了, 一個主流 OS 企圖把它做得不夠好、但又企圖塞給使用者的東西, 全都給內建的缺點吧。
98/04/09 組合屋賣場?還是不要建吧。很久以前基隆中正公園與和平島公園都建有類似的固定式攤位, 但建材與景觀不搭調, 既醜又舊, 且無法像棚架那樣隨搭隨拆, 很早就幾乎是「廢墟」一片了(其實各地公營風景區多有類似的景觀)。如今為了「搶賺」郵輪觀光客的錢, 等不及新遊客中心的建立, →
98/04/09 →基隆市交旅處打算以省錢又省時的方式在碼頭上搭起組合屋伴手禮攤位, 這般「急就章」的思惟, 不怕反而把基隆港的形象給糟蹋了嗎?參〈伴手禮中心 打造基港新貌〉。
98/04/09 Firefox 的外觀呈現系統稱為 Chrome, Google 去年則直接把 Chrome 當作其新瀏覽器的名稱, 還在台北市西門町捷運站前廣場立個 Google Chrome 畫面的大看板, 讓這個非熟用字一時紅了起來。然而, 在程式發展的早期歷史, →
98/04/10 →"chrome" 本來指的是純裝飾性、僅有美觀作用的程式特性, 它無助於軟體實質功能的增強(fluff), 當一個軟體的某個賣點或功能被形容為 "chrome", 其實是帶著負面的貶意。後人不求甚解之例, 正好由網路時代的 Mozillia 基金會與 Google 展示了出來。
98/04/11 「國語」是外省人的母語?這真是天大的歷史性誤會!大部分的初代外省人就跟先居於台灣的各族群一樣, 從小講的是自己出生地的方言, 大江南北俱是腔腔調調, 於眷村初建時, 裏面的各省各地居民, 雖然都被簡化當作「外省人」, 但彼此間也多是言語不通。→
98/04/11 →現在所說的「國語」乃民國初立時, 孫中山先生力排眾議, 反對以廣東人佔多數的國會議員所講的粵語定為國語, 他不以自身的母語為尊, 而主張以音階數少(僅粵語八階之半)而易學、在官方與國學系統已通用數百年的北京話作為官定用語, 而北京話卒能以一票之差險勝粵語而出線。→
98/04/11 →因此, 國語實在也不是大部分外省人的母語, 其由至明。時至今日, 島內教育對於傳授「鄉土語言」的重視度增加了, 但即便閩南語課綱對於小學生的要求水準超出客家語課綱達兩個年級, 在方言母語式微的社會現實下, 第一大傳統母語尤有未收其功之疑。→
98/04/11 →至於外省人真正的母語更肯定不在「鄉土語言」的定義中了, 今日的外省人新生代直接以國語為其「假設性母語」, 在學校裏通常以閩南語取代其「真母語」而受教, 那麼台灣有真正平等尊重各個族群的語言教育政策嗎?→
98/04/11 →隨著大歷史與政治版圖上族群權力的變遷鉅移, 今日也實在難以論斷其是其非了, 且進一步, 隨著原籍東南亞配偶及其子女的比例增加, 越南語、印尼語、泰語等又是否有機會受到主流漢族群接受其也有母語傳承的社會權利呢?這些問題幾乎是所有特別強調本土母語政策的政客很容易漠視的面向。
98/04/12 新推出的 IE 8 強調配備有真正(終於!)符合 W3C 標準的預設網頁呈像引擎, 然而由於長年以來 M$ 所做的「非標準」化措施, 陸續傳出它與不少現存的網路銀行、ActiveX 動態網頁出現了不相容問題, 一些使用者因此得「降級」回 IE 7。→
98/04/12 →正牌的 IE 8 居然會與 IE-only 的網頁出現扞格, 而原因不過是 M$ 過往的獨霸優勢所造成的反競爭伎倆, 實在諷刺, 不是嗎?
98/04/13 「圖博」, 即唐代習稱的「吐蕃」, 乃藏人(博巴)對其土地的自稱音譯, 元代時忽必烈汗始賦予薩迦派政教合一的全藏統治權。清康熙時, 曾經來台敉平民變的福康安領兵將入侵藏地的準噶爾部族驅逐並接管全藏, 設「駐藏大臣」。→
98/04/13 →1940 年二戰仍酣, 在重慶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冊立丹增嘉措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即現世的達賴。「圖博」這個與「吐蕃」同音源但為去中國色彩而創立的新譯漢名, 近年由於部分藏獨團體發起正名運動而逐漸流傳, →
98/04/13 →在台灣的非主流媒體界(如《破報》、公視《獨立特派員》)與人權、台獨團體間更迅速接受此稱, 然而大眾仍普遍沿用西藏之名。究其細, 此正名活動以堅決「急獨」的圖博青年議會派為推動主力, 而「實質自治」政策獲得治下八成藏民支持的西藏流亡政府仍然續用「西藏」的稱呼, →
98/04/13 →「圖博」之所以能在一些本地團體間獲得青睞, 一個原因或許也是由於本地獨立份子特別同情藏獨之故, 去中國色彩正合其意, 乃產生了相合的效應。如今在台灣的非主流或獨立媒體上, 圖博青年議會派的「音量」似乎也較西藏主流政府派大聲得多。
98/04/14 離世多年後, Eileen Chang 遺作一出仍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種種意見紛陳互爭, 儼然是張學張論的一次《小團圓》。有在吵究竟該不該出版的, 有爭執祖師奶奶的「銷毀」之語是否為其本意的, 擁張派與擁胡派不斷以文論筆仗來對批, 至於一般讀者更感興趣的還是書中的誰誰誰是誰?→
98/04/14 →哪個大叔膽敢性騷擾張?另外涉及版權的是, 祖師奶奶的書仍應該由皇冠持有全部的出版權嗎?為什麼連引一張她的舊照片就會收到存證信函?為何連其弟弟寫書懷念親姊都會被寄「存證」而下架?在文學性的本位上, 則這本書能算是她的「佳作」嗎?→
98/04/14 →小說中本來是人事紛紜, 二十世紀的中國小說女王若說誰屬, 「沒爭議」的是大部分人會選 Eileen Chang 吧, 然而直到了死後, 她還是引起了繁雜索諱的「爭議」, 至少在《色‧戒》電影放映經過一段時間後, 文學界的目光幾年來難得再次聚焦在一篇小說上而「團圓」在一起了。→
98/04/14 →P.S. 簡體字版亦引起海峽彼岸書市的熱潮。雖則並非有意間的「湊熱鬧」, 團團、圓圓正巧在此書傳出出版消息前來台見客, 便此一記。
98/04/15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這是十八、十九世紀歐洲思想啟蒙與民族國家革命時代的話, 後以往後政客的操作歷史來看, 通常還可以附加一句:「若為愛國故, 三者皆可拋。」→
98/04/15 →像我等小老百姓, 實在沒偉大到敢於口口自稱「民主國家的主人」, 不過政治上總不乏「偉大」的人來教導草民徒輩怎樣去愛國的──當然, 這是基於特定的愛國「定義」。
98/04/16 徒法不足以自行, 民主法治的精神要能貫徹, 需要的是人民有尊重規則的公民素養。瞧瞧舉世所標榜的《美國憲法》, 不折不扣是東添西湊的破補丁, 其條文的段落架構上差勁異常, 以今日眼光來看, 再怎麼爛的第三世界小國, 大概也很難寫出那麼一部殘破不全的根本大法。→
98/04/16 →法雖不全, 不過美國人民尊重公平規則, 服膺程序正義, 民主乃能紮深其根。行憲的重點何在, 就很清楚了, 若想僅靠一再的修憲來造成一個「正常國家」或「民主體制」, 實在是緣木求魚。《美國憲法》的真正價值, 因此不在於其名目上的文字, 而是具體的實行過程。→
98/04/16 →以同樣的法條來釋憲, 百年前的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們評斷說黑白有別是合憲的, 半個世紀後則解釋為不合憲, 律則具有與社會變動一起演化的適應性, 得其一證。另外像是, 不願接受《中華民國憲法》的政黨卻得依據這部憲法來取得體制內的正當性權力, 也即適應性之一端。
98/04/17 近期常讀「外科失樂園」網誌的實景小小說, 文中把醫療場景所發生的種種醫病關係給放了進去, 且間雜以一些醫學常識, 為文立場又非純以醫生本位, 常有要求醫者應考量病人心理負擔的諄諄教誨。→
98/04/17 →志志新作的〈人家…〉則以「吃香喝辣在美國,用健保回台灣。」的明顯落差, 以一位「尊貴」病人的奇特心態, 對照出了美國醫療支付體系已到了不合理高漲、及其醫院「以客為尊」的商業化經營現況。→
98/04/17 →完全以利潤極大化為導向的美式民間醫療系統在世界上其實是個特例, 並非國際上的常態, 我等常在媒體上看到有專家以美國的醫界環境來評論台灣該有的醫療體制改革走向, 到底那真得是放眼全球的「目光遠大」, 還是有先入為主立場的「目光狹隘」呢?
98/04/18 先前曾與友人提及基隆有家連珍糕餅, 在外地的名氣雖然不如附近另一家李阿鵠, 但其綠豆糕等「糕仔」的做法更為傳統、更有古早味呢!友人並不喜愛這種通常用於拜拜場合的「老人餅」, 不過連珍也有較新式的甜點, →
98/04/18 →像是 Christine 介紹的〈連珍新品與傳統好味:雪杯、芋泥球、雪花糕〉, 芋泥球即是小時候家母會做的一項點心呢, 而我偶爾也會「偷挖」還在鍋裏熱著的芋泥。 :)
98/04/19 今年為「國際天文年」, 主要是紀念伽利略而立的, 伽利略以其自製望遠鏡做觀測, 首次獲得了地動說的明確證據, 也因而被羅馬教廷判以禁刊與終身軟禁的處分──這是對於散佈異端邪說但認罪者的「最輕」刑罰。→
98/04/19 →APOD 刊出的這一幅十五世紀的天文手稿〈Medieval Astronomy from Melk Abbey〉則具體繪出了中世紀天動說(Ptolemaic system)的行星運動關係圖, →
98/04/19 →圖中以地球為宇宙中心, 如右上圖即展示了日食在天動說中是如何形成的。解釋一下右下圖所計算的日期:每年春分(3/21)時/後首個滿月被稱為復活節月(Easter Moon), 其後第一個禮拜日定為復活節, 是基督宗教中僅次於耶誕節的重大節日, 所以你已知道今年的復活節是哪天了吧?
98/04/20 需求在不同的電腦上作業, 資料同步就會成為課題。Windows XP 有設定檔轉移精靈(MigWiz)來協助, Linux 下用 rsync 同步也頗方便快速, 只要將設定與個人檔案在另一部電腦上載入, 即可有相似的工作環境。→
98/04/20 →若平時就把資料檔存放到 USB 隨身碟上不失為好方式, 隨身碟上還可進一步預置「免安裝」的綠色軟體(greenware), 那無論插入任一部電腦時都能直接啟動程式來使用。另一種行動化工作環境是利用 Linux Live CD, 可以直接複製到硬碟裏的 Windows 分割區, →
98/04/20 →也可以隨時放到隨身碟上, 若以可寫入資料檔的隨身碟來操作, 那不管是哪一部電腦(沒硬碟也成), 只要插入 Linux USB 碟來開機, 就能有一模一樣的作業環境與資料檔了, 且檔案並不會殘留在他人或公用的電腦裏, 因而加強了隱私上的保護。
98/04/21 人際交往是隔著帷幕的, 即使有面對面的實體接觸, 實際上每個人只以自己的主觀在想像眼前的人, 日常交往中知性話題難得成為談話之資。至於你寫在網路上的文章, 卻是出自本身的話口, 別人因此有更多的機會來深入你的想法與觀念。虛擬與現實, 到底哪個才屬真確、哪個才是虛幻呢?
98/04/22 夫妻間發生衝突時, 若讓孩子處於兩者之間, 甚至還讓他選擇「該支持誰?」, 絕對是很錯誤的身教。孩子是最無辜的, 不論平時與誰比較親, 在雙親吵架時, 未成熟的小孩既沒能力且無義務去判斷連大人都吵不清楚的事理。→
98/04/22 →他只會感受到莫大的壓力、甚至產生恐懼的情緒, 其心理上的傷害可能遺留至於成年, 而影響到未來對於男女交往、家庭相處的觀念與態度。夫妻間有所爭執時, 務必讓孩子「置身事外」, 這才是真正為孩子著想的舉動。→
98/04/22 →至於近日新聞上某對同居伴侶於吵鬧時, 黃姓男子竟然把親生的女嬰丟入煮麵的熱鍋裏去, 固然是絕對不可原諒的人倫獸行, 然而女方在受到威脅時以「你有種就把囡仔丟進鍋內煮!」等言詞來刺激對方的態度也實不足取;兩方皆把將小孩倚為「可恃」, 讓她成為爭吵的工具, 終於導致了最深的不幸。→
98/04/22 →為人母為人父者, 曾經也是小孩, 將心比心, 當你幼小時, 看到父母在眼前爭吵時的感覺會是如何地讓自己侷促不安呢?只要有此一想, 就知道孩子總是無辜的, 並不應該成為雙親在鬧脾氣時的「藉口」。→
98/04/22 →參王榮霖〈台灣黑暗之心:從邱小妹妹到黃小妹妹〉。
98/04/23 曾看過日本《棋靈王》等圍棋動漫作品的人, 大概會了解到近年來東瀛本土棋壇頗憂心其本國籍棋士較之於外國籍棋士, 在對奕時的競爭力似乎有每況愈下之勢, 尤其南韓與中國大陸出身者更被當成最強大的對手。至於我國呢?台灣雖然也偶爾被提及, 但通常只聊備數語, 並沒有被當作一回事。→
98/04/23 →然而, 近年在日本職業棋賽中台灣的好手接連嶄露頭角, 林海峰的得意門生張栩更成為日職史上首度出現的「五冠王」!台灣人能在國際競賽場合上出頭天當然是值得國人注意的, 然而就和體育項目一樣, 下棋在台灣並不被當作一項「有前景的正常職業」, 偶爾出現的天賦異稟者只能自求努力, →
98/04/23 →公部門通常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參《聯合報》〈日圍棋史第一人 張栩五冠王〉。
98/04/24 立法院裏邱議瑩拍了李慶華一巴掌, 又一次掀起了肢體暴力對決言語暴力的「合理化」爭執。立委豬……諸公有何高見小民鄙輩實在無能體會, 但依小民之想, 邱小姐一定是成龍的忠實影迷, 「身在曹『瑩』心在漢」, 才會急著以身作則, 馬上就為成龍的「台灣政治很亂」之說做了具體的證明。
98/04/25 細看現在的南韓歷史連續劇, 當可發現韓國人很努力在「去中國化」, 並不斷以一些歷史人物來塑造屬於自己歷史的新「神話」以表彰「現代韓國的掘起」, 有時甚至會因為太過刻意要將中國文化「變」成韓國文化的一些舉動而鬧出國際笑話。古裝劇中的朝鮮王朝有濃厚的主體建構思惟, →
98/04/25 →然而史實中的王朝是極為「親中」的, 曾自稱「小華」或「小中華」, 他們把日本幕府派去的使者視為前往朝貢的「蠻夷之邦」, 並以已學得了中華文化的精華為傲。世宗大王所創立的本土文字並不受王朝時代的士大夫階層所青睞, 漢字仍為正統, 韓文要成為普及化用字仍得待二戰後南、北韓的獨立。→
98/04/25 →朝鮮人更進一步把儒家思想轉化成了儒教, 至今在親族交往上的禮節仍然要求嚴謹, 儒術且融入為南韓企業管理文化的一部分, 長輩、晚輩間對分際的重視實非已「孝(動詞)子化」的台灣社會所能體會。→
98/04/25 →朝鮮國認為其文教水準高於海外諸邦, 為中華文明對外輸出的主要窗口, 日本的使者就是前往「學習」其率先唐化的禮俗、政制、工藝器具等項, 而這在相當程度上也符合史實, 日本的唐化運動本來就常以朝鮮半島為跳板而間接習得。→
98/04/25 →像是現在被譽為日本國寶的諸陶藝世家, 就大都有朝鮮淵源, 豐臣秀吉在「慶長之役」出兵朝鮮不順反而加速豐臣家勢的敗亡, 但當時響應出兵的一些西國大名就捉了一批朝鮮陶工回國設立窯廠, 著名的薩摩燒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98/04/26 顏漢霖先生在〈淺談基因改造食物〉提及在馬來西亞漸漸能買到基因改造食品, 並預期將越來越普遍。→
98/04/26 →其實已開發國家的消費者團體對這類食品的關切更是日增, 屢屢主張要以正面式「標示」來進行強制性原料揭露, 那麼台灣呢?台灣人雖然也知道基改食品的存在, 卻少有人注意到它們早已大舉佔據超市裏的貨架了!就在國人沒察覺之中, 大宗原物料如黃豆、玉米、麵粉的進口已逐漸由基改產品所主導, →
98/04/26 →而由這些原料所製出的食品更屬不可枚舉, 一般消費者每天都已在食用大量的基改食品而不自知, 像是豆腐、麵包就大都是使用基改原料的。在產量提升與貿易收益為優先的前提下, 新技術的安全性或許有待科學家去慢慢研究, 然而「知」的權利不是消費者本來就該享有的嗎?
98/04/27 「排行榜」文化的存在, 為現代化節奏下的忙碌人群提供省時兼省腦力的參考選項, 換另一種說法, 它們成為了「思考懶惰」的一個現成理由。→
98/04/27 →時髦品項能反應社會狀態的即時性與關注性, 然而其作用卻是有所侷限的, 以讀書為例, 只著重當前最火紅的暢銷作品, 所獲得的心得可能只是一時的, 卻易受其「流行性」而眩惑了時間量度上的真實比重。→
98/04/27 →至於經過時代所考驗過的經典之作, 可以歷久而彌新, 並且古人、今輩、來者以之為跨越時間向度上、進行交流經驗的媒介, 更可以進行思惟空間上的無限對話。讀史、讀經典者, 有更多的機會去體察到不同時代、不同人文環境下的相異社會意涵, 也更能體會到「不以今廢古」的真義。→
98/04/27 →人類知道如何累積知識, 因而促進社會型態的一再演變, 另外也有人說:「宇宙是如此寬容無形, 可惜偏偏誕生了人類, 一切就變了調。」唯有多接觸、去體察多元化的社會脈絡與歷史紀錄, 才能鑑古而知今, 不為一時現象所迷惑, 而願意去包容存在於世間的一切事物。
98/04/28 「七七事變」中日開戰後, 台灣在全面皇民化運動的政治高壓氣氛下, 報紙上的漢文欄被廢, 主力的台籍日文文壇一度失去了活力, 在這時卻出現了一位才俊作家翁鬧, 但他才發表作品沒幾年即早夭, 故包括敝人在內, 一般會讀讀島內近代史的人幾乎都不認識他。→
98/04/28 →其最後一部連載中篇作品〈有港口的街市〉失傳了近七十年, 近年才重獲研究而出土, 該作的社會意識濃厚, 對於日治下屬於既得利益的資本階級多所批判, 什麼時候書市中能得見其文呢?參林明德〈翁鬧是台灣新文學成熟期早夭的天才作家〉。
98/04/29 美國很多廠商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會將製程給外移, 一個較近的考量地點是波多黎各, 如寶僑有些個人清潔用品就在當地設廠, 而產品就不會標示為 Made in U.S.A 了。然而, 經典賽時獨立派隊的波多黎各其實也算是美國, 它是美國的海外自治領地, 早在哥倫布前往美洲時即發現該島。→
98/04/29 →幾年前該島曾經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是否要正式成為美國第 51 州, 如此才能有國會議員的代表席次, 結果因為要繳納聯邦稅的現實因素, 還是被否決了──難得在「國家大義」的爭議中, 經濟能戰勝了政治。後來美國國會則議決承認華府 D.C. 有「準州」的地位, →
98/04/29 →以後波島的聯邦派也只能爭取第 52 州的順位了, 至於台灣人的國際資訊實在更新太慢, 直到現在還有人在談要爭取成為第 51 州, 早就晚一步囉! ;) 若以台灣具有 2,300 萬人口在美國算前幾大州, 大選時的總統選舉人票與國會席次可是不少張呢, →
98/04/29 →肯定可以在大選年成為候選人很重視的大「州」, 會常上媒體版面的。甚且, 由於時差的緣故, 台灣將會成為第一個開票的「州」, 屆時必定是全球矚目呀! XD→
98/04/29 →至於星條旗上第 51、52、53 顆等星星又要怎樣排列呢?應該就不用我們操心了, 星條旗上的星星要怎麼排早就經歷過多次變動, 現在又有電腦協助, 用網路拓樸演算法就可以算出最具連結「效率」的排序法了吧?! :)
98/04/30 仿佛整個世界的設定與變動條件, 就是為了一對情侶而存在的。這是張愛玲的〈傾城之戀〉所給予許多評者的觀感。→
98/04/30 →奇特的是, 在看了金鋼狼……呃、是休‧傑克曼大展肌肉雄風的《澳大利亞》一片後, 居然也給我有類似的感覺?不管如何, 這是部原野雄偉無垠的電影, 直接觸及了最深沉的種族隔離問題, 小孩又很「靈性」可愛, 雖則女主角的「花瓶」味還是不少, 仍值一觀。
──‧──
【最新微網誌:巴布(Buboo) - 維克拉倫的首頁】